战地3真实地方的足迹有哪些地方?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人们宁愿关心一个蹩脚三流明星的吃喝拉撒,也不愿关心一个普通人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平凡的足迹也值得关注
A Place Nearby
早就想创一个小站,一直没有鼓起勇气。觉得没什么想弄的,最后想想,还是记录下什么好些,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值得关注,都是一篇传奇,赞扬别人,不如关注自己,把周围的每一个故事记录下来,仅仅是我创办小站的初衷,不想去宣扬,看到的人觉得有意思就行了
不是每一个女神都叫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岁的女人是否些许沉重,跟受到同样关注度的其它行业女星比起来,波姐显然不具备同等实力的后备团,相反或许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次来台波姐又哭了,我想波姐心里一定是百味杂陈,在业界已经工作了五年,辛苦恐怕只有本人最知。&以前看过几场波姐的综艺节目和深夜直播,相比其它的女嘉宾,我们波姐明显矜持羞赧许多,我想在学生时代,波姐也是同龄女孩里较安静的吧。但在节目中轮到波姐的表演时,波姐又能迅速进入角色表现出超高的职业素养,或许这就是工作环境对波姐造成的影响。&可想来,波姐才岁。&
贫寒的影响
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话语少,眼神坚定,能感到他有义愤,他内心拧着,耿耿于怀。曾经有过一个男生在课上愤青般地批评余秋雨,一一列出背后的社会原因等等。下课后,跟我一起离开教室的几个学生说,这男生是个怪人,刚入学竞选班长的时候,他一个人滔滔不绝讲了分钟(没竞选成功)。&
针对这事,有同学和我交流:&
&估计他是农村来的,心里有一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感觉,现实中经历过不公,而他无奈又无力,再过两年,他可能就淡漠了,不在乎了,其实生活就是这么一回事,不需要思索,也不需要痛苦。&
&让受现实挤压的人保存思索和义愤是更加不公平的事,是双重痛苦。&
&而好像只有受挤压的人才会思索得这么深。&
&其实富家子弟最单纯,无忧无虑,而从社会底层家庭挣扎起来的人往往显得阴沉、猜疑、敏感。&
当然,我们的交流没有互相认可的结果,从这位学生的角度能感到他家境不错。七年里多次面对这样的场合,不同家境的学生在一起,不一会儿,就有人不知觉中渐渐显出夺话炫耀和强势,而另外一些变得沉默和没底气。我一般都是不出声的旁观者,只在心里有不舒服。社会本不该低看和挤压任何一个人,爱惜袒护信任才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基点,可惜,现实经常刚好正相反。&
炎热的月,收到一条短信:老师,今天爬了好几座山,很高很深的草,浑身都是伤口和血迹,脚底已经破皮了,下山喝了三瓶王老吉一瓶矿泉水,当时饿坏了,但收获颇丰!起码算得上可以&
一个不认识的号码,问他是谁。原来是新换过号的邓伯超。&
一年多了,邓伯超在闽西和粤东两地间拍他的第二部关于客家人的纪录片(第一部是海南儋州客家人的纪录片《余光之下》)。他说:预计年后上剪辑台开始后期制作,大约还要做一年,整个片子会讲大概三到四个故事。他说他相信电影有它自己的能量。在中国,做纪录片这种事几乎都伴着纠结波动抗争和各种透支,没这些起伏折腾几乎就不能叫拍纪录片。这一年里,收到邓伯超片片断断的消息,有时候不敢确定他现在做的是不是他想要的和是不是愉快。为什么他要在南方最酷热的季节去爬山,是折磨自己还是证明自己。&
把一身的力气用给了好几座山,能得到最实在的回报,就是划伤疲劳和饥渴,虽然这回报完全无用,但是效果立马可见。或者,他只是一时兴起,要再验证一次这世上真切地存在着他这个不想屈服的邓伯超。他在靠身体的损耗来呈现生命:我没辜负岁月时光,我没有浪费它。&
秋天,也听人说,邓伯超在一个台风之夜有事到了广州,当时身上只有块钱,去提款,发现他妈妈把钱全还了助学贷款,卡上已经空了,只好走路去找朋友,走了三个多小时,到能休息的地方已经是早上五点多。记得邓说过,他爸妈急着还上助学贷款。&
邓伯超的同学说,邓有种悲情的倾向。我想,没有人要期待悲情,人的本心都想快乐简单,但是像上面那位学生所说,也许富家子弟才能做到。世事把一些人悲情化,不是他主动去选择悲情,很多时候他这条生命的出现就是一场跌宕悲情的开始。期待这种悲情的聚集能给邓伯超的新片带来持续不绝的力量。&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些同学那么敏感:一次课后,班长通知贫困生先别走,留在教室(类似情况我碰见过几次,能看到有人从桌上收书的动作开始放缓,我一般会赶紧走),留下的人开始填一张申请助学金的表格。当时有个学生嘟囔着说:我不愿意填这个东西,但是我还是填了向我转述这句话的人说:也太敏感了吧,不必这样,贫困怎么了,也不是你的错。&
贫寒不是错,但由贫寒带来的暗伤害很少被他以外的人理解和重视。&
一个学生在作业里说:我不要生活在社会底层,任人宰割。&
因贫寒而变得脆弱的年轻人,平日里周围人吃什么零食,买地摊衣服还是品牌服装,用什么护肤品,又网购了几本书,漫画还是专业书,这些耳旁流过的信息都可能伤害他。寒假临近,少数人买了飞机票,多数人要排队(有的排一整夜,最后没买到)购买半价学生票。去年就遇到学生在说:不就是坐飞机吗,到处说,有什么可显摆的?有人提前很久买了折扣比较低的飞机票,别人问他怎么回家,火车还是飞机,他支支吾吾,不想刺激了别人。也有相反,听到过女生旁若无人说:飞机票买好了!&
飞机和火车,相差只是人民币块,而正是这张红纸暗自拨弄着人心,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值也许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起码,在很多人的大学四年里,拿不出元就是事实,他们得像齐仙姑的文章春运二日所写,和很多回乡的人一起挤在车站的地上过夜。一位《羊城晚报》记者说,听说北大课堂里,学生几乎都是用苹果手提在记笔记。希望这种事慢一点被我们的学生知道吧。&
萍告诉我,刚刚过去的年暑假,有些同学搭伴去旅游,大三了,大家都对暑假越来越珍惜,而她赶回了老家江西萍乡,整个假期过得很忙很赶也很充实。有段时间,她要早上五点多起床,赶很远的路,给当地一个准备中考的学生做家教。现在还会有农民看重教育,辛苦攒着钱,要给孩子请家教,每小时付费二十块(当地人认为这收费很高了,羡慕萍能找到这种不出大力就赚多钱的俏活儿。学生在海口市做家教一般每小时四十)。家教课结束,她马上赶去另一个地方给***辅导班做老师。每天跑路讲课很累,一个暑假下来,赚了块。自己带了,其余的都留给了妈妈。现在萍已经基本不用家里汇钱。萍的姐姐师范毕业,先在当地做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块,后来经过省里的统一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现在是正式的小学教师,每个月能拿。姐姐的路就摆在眼前,萍问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所以她想考研。&
说回已经因纪录片《余光之下》有了名气的邓伯超。年的夏天,忽然收到他的短信,大意是如果没有摄像机,这生命就没什么意义&
另一次,他再提起在学校时候第一次去献血之后,他让医生同意他隔着采血袋去摸摸自己的血。他回忆那医生当时只是让他摸过一下,就赶紧把血袋拿开了:我的血啊,好像怕我带走了一样,第一次献血,摸着舒服,我想多摸下我摸了之后,他很快拿回去,穷人有穷人的穷,但这个方面,医生比我穷多了&
从摸到血的温度到穷和富,这中间的逻辑跳跃太大了。记得年那个晚上的课,请邓伯超来跟学弟学妹说点什么,他就站在门边,他当众说出的那句话:我不想和富人站在一起。这种情绪在他心里一直持续到了年,好像有增无减。对金钱,对城里孩子的性格(城里孩子不够狂野,上课记让我摸摸我的血写到过),他始终有抵制,或者在潜意识里他始终在站队在排斥在自我鼓舞:我不富有,我有富人所没有的东西。&
他只是想伸手摸一下刚刚交出去的还热着的自己的血,也许在捐血车里,这个农家子弟有点文艺的要求早被医生忽略和不以为然。但是对于邓伯超,这个被自己的血暖一下的过程和医生的举止神情是记忆深刻的,也许由此,正是他始终要找到的唯一得以高擎起来的自己独有的道德优越感,他的傲然,不顺服和敢挑战:&
和富人相比(医生不该算真正的富人吧),我可能更豁达大度,更慷慨救人;我能吃任何苦,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我无所畏惧;我一点不比别人差,只是无权无势无钱,而你有的那些不一定来得正大光明。&
六十多年前,贫寒的农民分得了相对不贫寒人的土地资产,当时叫土改。近些年,不断看到相关记录说当年很多地主的财产积累是靠多年节俭勤勉所得,而今天的贫寒人群想靠节俭勤勉将很难变成富人。这无法改变的贫寒会不会逐渐被酝酿培育成了一个准信仰,一个精神依赖,贫寒也因此得到升华,获得永固不变的、可以坚守的某种意念?当明白了贫寒不可扭转,甚至十多年努力背书考试依然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种与生俱来又不可脱离的贫寒就没什么可羞愧的,就有点正义凛然了。贫寒之力也能攒聚,因为每个生命都需要自我解救。如果一个人始终感觉生命被抑制,他又不甘,就得时刻攒力等待个人光彩的爆发,只是不知道那光彩将以什么形式暴发,这个庞大的刚有温饱的群体不断在被挤迫中积累情绪,没准儿布下了火种。&&
宋都汴京之谜
一、迁都之议&&
那天,应该是个阳光黯淡的日子。残雪斑驳,田野寂寥,东京汴梁城外疏林薄雾,茫茫苍苍。宋太祖赵匡胤站立城头,久久凝视着远方,眉宇间透出少见的凝重。京城四周旷野无际,一马平川。无山岳护卫,无江河阻隔,一旦天下有变,仅凭城高池深、重兵守护,就能够确保京师安然无失吗?定都汴梁转眼已经16年了,他还从来不曾象今天这样忧心忡忡。&&
  历史上,通常把四面平坦、无险可守的地方称之为&四战之地&。战国时期的赵国定都于四战之地,不得不全民习兵,最终还是被强秦所灭。汴梁地处黄河南岸平原的舒缓地带,也是自古有名的四战之地。在北宋之前,强盛的汉唐王朝不是定鼎有潼关天险的长安,就是坐阵有山河之固的洛阳,只有五代时期几个短命的政权定都于此。按照后朝以前朝都城为都的贯例,大宋取代后周,汴梁也就顺其自然成了它的国都。然而此时,赵匡胤登城远眺,四顾茫然,迁都的念头浮现脑际,再也挥之不去。&&
  这一年是公元976年。三月初四这天,赵匡胤心怀迁都之念西巡洛阳。洛阳是他的故乡,他曾在这里曾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自12岁仗剑出游,数十年戎马倥偬,君临天下后又日理万机,难得再有机会故地重游。赵匡胤看到西洛山川关河雄壮,迁都之心更加坚定,甚至想一迁洛阳,再迁长安。&&
  然而,随行的大臣们安于汴梁的四通八达、漕运便利、重兵屯驻、府库丰足,无不表示反对。赵匡胤满心不悦,赌气般在洛阳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似乎要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皇上不肯起驾东返,令群臣大为惊骇,一时无人敢奏。这时,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站了出来。他劝谏说:&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有江淮数百万斛的漕米供给京城数十万兵马,如果陛下留居洛阳,粮米从何而出?况且,府库重兵皆在汴梁,根基深厚,安固已久,怎么可以轻易动摇根本呢?&&&
  &那就直接迁到长安。&赵匡胤决意迁都,不为所动。他向群臣解释说:&我想西迁不为别的,只是想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听后以首叩地,言辞恳切地说:&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啊!&&&
  赵匡胤沉默了下来,久久无言。面对群臣的强烈反对,他思前想后,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协。在众臣退下之后,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二、定都之举&&
  虽然宋都汴梁易攻难守,曾令赵匡胤产生迁都之念,但在北宋开国之初,定都汴梁却并非草率之策、错误之举。&&
  汴梁位居中原,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隋朝开通大运河,运河经汴梁入江淮,使这里成为了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重地。到了唐中后期,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地区。作为南粮北运必经之地,汴梁迅速崛起。赵匡胤建立大宋之际,汴梁城&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而此时的长安和洛阳,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凋弊不堪。对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在京城驻守着庞大军队的赵宋王朝来说,要解决官府和军队的给养问题,汴梁无疑是建都的首选城市。&&
  汴梁无山川之险,不利于守,却未必不利于攻。以四战之地取攻防要枢,纵横捭阖,无论南下还是北上,进退自由的汴梁城都显得利兵利战。开国之初,赵匡胤为实现统一南征北战,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在别人的土地上摆开战场,对自家后院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定都汴梁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汴梁本是唐代的汴州,五代时期先后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经历代帝王悉心经营,城市规模宏大。周世宗柴荣修筑外城,使汴梁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守备完善。城内建筑规整有序,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颇具帝都风范。大宋王朝依后周旧制定都于此,应在情理之中。&&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然后又以&禅让&形式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实现了改朝换代。由于追随赵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在汴梁安居多年,置下了产业,早已过惯了汴梁的安逸生活。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心。也正因如此,当赵匡胤接出西迁洛阳时,那些安土重迁的大臣才纷纷反对,以至于使宋太祖在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对这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做出妥协。&&
&这种妥协,对于开封来说,是福音,是机遇,因为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鼎盛。可是对于赵宋王朝来说,却是隐患,是灾难,因为它为这个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病根。
三、后顾之忧&&  &&  北宋禁军的数量居历朝之首。北宋初年,全国兵员为37.8万人,其中驻守京城的禁军为19.4万人。仅仅过了几十年,到宋仁宗时期,全国兵员就猛增到125.9万人,禁军达82.6万人。由此可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80万禁军教头,并非虚言。&&  造成北宋禁军庞大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京都汴梁为四战之地,守卫困难。&&  纵观北宋一朝,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开国之初,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迅速扫平了南方诸国。可是当他目光转向北方时,却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顽强地阻止了宋军的攻势。赵匡胤三次攻打北汉,屡屡受挫,均无功而返。&&  北汉之地在黄河以北,距汴梁仅相隔一河。在北汉之北,还有更为强大的辽国。契丹人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何以抵挡呼啸而来的辽军铁骑?&&  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赵匡胤陆续调集数十万精兵驻守京城。然而,要想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择地迁都,据险固之地而立都。只可惜,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多数大臣的理解,迁都之议遭到反对,未能付诸实施。&&  &西巡洛阳7个月后,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继续对北汉用兵,围城打援,分割孤立太原,一举攻灭北汉。赵光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接着便转兵北向,亲率10万大军攻打辽国,结果惨败于高梁河。此后双方互有攻守,宋军几遭惨败,渐渐转攻为守。此后,京城的守卫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起来。&&  宋太祖以后的北宋皇帝,大多羸弱,都没有象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经过25年的宋辽战争,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输绢纳银,以求得边境和平。随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相继崛起于北方。面对强敌,汴梁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忧患重重。屡战屡败的大宋找不到确保京师安全的更好办法,除了输绢纳银求和外,只好继续在京城四周集结重兵。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王朝十分之九的税收,国家积贫积弱,京城成了越背越重的包袱。
四、奇妙之思&&  &&  相传,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考虑到京都汴梁四面平川、无险可守,曾秘密开挖了工程浩大的转兵洞。此洞城内的洞口就在龙亭大殿内的皇帝宝座下面,城外东到招讨营,西到瓦子坡,南到朱仙镇,北到陈桥驿,长各45里,洞内能藏千军万马。一旦京城遭受围困,大宋禁军可从洞中悄悄出城,突袭敌后。&&  转兵洞修成以后,由于京城无险,被封了100多年,一直未能派上用场。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犯,将京城汴梁城团团围困。宋徽宗慌忙退位,仓促继位的宋钦宗起用李纲、钟师道率兵抗金。李纲率领少量精兵坚守城池,其余的将士则由钟师道指挥,悄悄进入转兵洞,包抄敌后。一天晚上,无数宋兵突然出现在金军背后,回面合围,犹如神兵天降,杀得金兵抱头鼠窜。大宋将士里应外合,奋勇追击,取得了东京保卫的胜利。&&  然而,此后不久,宋钦宗听信谗言把李纲调出京城,钟师道不幸病故。第二年,金兵再次攻打开封,因为已从叛徒口中得知了转兵洞的秘密而做了防备,这才攻下开封,灭了北宋。&&  这就是在开封广为流传的&转兵洞&的传说。传说中提到的招讨营、瓦子坡、朱仙镇、陈桥驿,确是北宋时期京城四面的军事门户,但&转兵洞&是否真的存在,却是未解之谜。&&  前些年,重修龙亭大殿,曾发现殿中有9个洞,但龙亭为清代建筑,洞的大小也去传说相去甚远,不足为凭。在对棚板街地下设施整修改造时,也曾挖出青石砌就的暗道,有认为是转兵洞,也有人认为是宋徽宗幽会李师师的地道,争论无果。据说开封东郊和南郊的农民在打井时都曾挖出过地洞,洞长数里,幽暗曲折,只是难以确定这些地洞是否延伸到了城里。&&不管转兵洞是否真的存在,&转兵洞&的传说都无疑都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奇思妙想。它反映出了人们希望确保京师安然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也折射出人们对汴梁城防的忧思与无奈。&&  辽、西夏、金和元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的军队以骑射见长,机动灵活,在平原作战更是任意驰骋。北方骑兵一旦进入平原,便可以策马扬鞭,千里奔袭,直取汴梁。骑兵可久战,即使一战失利,仍&败不至乱&,随时可以重整队列,卷土重来。而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宋军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耗资费巨大。&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理由。由于经费困难,宋军骑兵只占军队的七分之一。更好笑的是,仅有的这些骑兵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最高曾达十之八九***。与敌军平均每人两匹马、精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相比,宋后的劣势可想而知。&&  没有骑兵,注定要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募兵、养兵导致冗兵,冗兵导致冗费,冗费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北宋走进了难以自拨的怪圈儿。在此情况下,开挖转兵洞以助防守的奇思妙想就应运而生了。遗憾的是,即使真有转兵洞,也不可能多用、久用。定都汴梁168年后,北宋灭亡的丧钟还是敲响了。
五、四顾之叹&&
  时过千年,开封城四周一如北宋,仍是一马平川。有所不同的是,黄河自北向南推进了数百里,现如今已成为依城之河。赵匡胤发动兵变的陈桥驿被抛在了黄河北岸,那个近在咫尺却隔河相望的小镇已不再属于开封;曾经身踞四大名镇、更因岳飞盛名而家喻户晓的的朱仙镇也日渐衰落,如今已很难找到当年光耀天下的辉煌身影。陈桥驿和朱仙镇,作为北宋兴起与覆灭的特殊符号,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那么,同为北宋都城四面军事要塞的瓦子坡和招讨营呢?它们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据说,瓦子坡素以烧制砖瓦而闻名,直到清朝末年,维修开封城墙所用的城砖仍是由那里的匠户烧制。可惜,历史没有为它留下多少可骄傲的记载,直到今天,它好象始终都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我曾无数次路过招讨营,远远望去,小镇四周的土地田垄全是斜的,横竖错位,前后不照,就象九宫八卦图。也许正是这种罕见的地形,让招讨营有了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
  相传,北宋名将杨六郎去世后,辽国大将韩昌领兵30万大举进犯,扬言要消灭大宋。宋廷一片惊慌,只好任命女将穆桂英为招讨大元帅,出城御敌。穆桂英率领杨家兵在京城东北的枣林村摆下五方八卦迷魂阵,阵中间为高达三丈的帅台,台下是直通京城内转兵洞的洞口,以便随时增加援兵。布阵完毕,穆桂英派人向韩昌下战书,以决胜负。韩昌欺负穆桂英兵少将寡,率5万精兵杀奔而来。待敌军入阵,穆桂英下令拉响转兵洞的串铃,成千上万精兵从洞中源源而至。辽军被困阵中,左冲右突,死伤及被捉者不计其数。韩昌见大势已去,化装成士卒潜逃。双方激战之际,宋军击鼓撞钟,用力过猛,竟把钟鼻震坏。高悬的大铁钟从空中落下,正好套在一棵小槐树上。小槐树长势旺盛,后来突破铁钟,长成几抱粗的大槐树,人称&铁裹槐&。几十年后,穆桂英的儿子杨文广路过此地,曾在这棵槐树上栓过马。为纪念母亲的功绩,他将枣林村改名为&招讨营&,延用至今。&&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辽兵进犯到汴梁附近的记载,也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招讨营倒中有过一棵在破铁钟里长起来的千年古槐,只可惜前些年在拓宽公路时已被毁。那九宫八卦图似的奇特地形倒是至今未变,当时人说那是因为穆桂英布阵形成的。&&
  不管怎么说,这又是一个与转兵洞有关的神奇故事,它反映出仍是人们对京城守卫的忧虑。然而,北宋定都开封,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历史因素造成的必然选择,其是非功过几乎难以难以评说。有宋一代,迁都之议时有提起,一代名臣范仲淹也曾提出迁都的主张,但终北宋一朝,都未能付诸实施。&&
  成为宋都,开封掀开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它不仅以人口愈百万、富丽甲天下而傲然于世,而且造就了黄河文明的绚烂、古代文化的高峰。如果仅以一个王朝的兴衰得失放眼,也许我们会象宋太祖赵匡胤那样四顾茫然,心怀遗憾;如果冷静地审视宋都汴梁对世界的影响、对人类的贡献,我们也许应该对历史作出这样的选择充满敬意,无限感叹。(完)
雪靖康之耻----南宋灭金新考证
一.宋军进攻金国首都&
宋、金对峙之时,蒙古崛起于蒙古草原。在其首领***的带领下,东征西讨,所向披麾。金国也是其目标之一。金朝在蒙古的压力下,不得不南渡黄河,从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开封)。河北等地区遂落入蒙军之手。&
铁木真死后,蒙古窝阔台继位,其后,兵分三路大举攻金。并在三峰山战役中一举击溃金军主力,进而包围金国首都南京。
国内公开出版的很多历史书在描述金国灭亡时,基本上都认为攻克金国首都南京的是蒙古军队。可是我在阅读拉施特主编的《史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史集》第二卷第39页至41页),却看见宋军参与进攻金国首都南京的记载:&
&......因为在蒙古人称为南家思(当时蒙古人称南宋人为&南家思&)的摩至那(***教历史学家称南宋人为&摩至那&)君主与出身女真的乞台(即金国)君主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敌对的,所以合罕发出诏书,要他们从彼方来援,蒙古军队则从此方与他们一起围攻南京城。按照诏书,从南家思开来了很多军队;朵豁勒忽扯儿必(《元史》称塔察儿)便率领蒙古军队,与他们南家思军队一起向乞台人出动;双方摆开了队伍。乞台人被击溃,躲进了南京城里。据说该城周长四十程,它有三道城墙。蒙古和南家思的军队一起从哈刺沐涟两岸围攻该城,在城墙旁边架起了很多射石机和梯子,在城墙脚下安设了带有撞城槌的纳卡卜,开始了鏖战。乞台的异密和军队眼看着城将陷落,他们便这样地考虑道:&我们的君主性格脆弱,如果我们对他讲了,他就会想得太可怕而吓死,那就什么都完了。&他们便把情况对他隐瞒起来,他仍按照他们的习俗在宫堡中与后妃们寻欢作乐。当后妃们得知城将陷落时,她们哭泣起来,阿勒坛汗(即金哀宗)问道:&是何缘故?&她们禀告了城将陷落的情况。他不相信,便登上城头,亲眼看到了这种情况。因为他无疑已失败了,便想逃跑。他同自己的一些近臣与后妃们登上船,顺着从哈刺沐涟引入城中并通往另一地方的一条运河,进到另一座城中(即归德)。当蒙古人与南家思人获悉这一情况以后,他们派出军队来追他,围攻了该城。他又从该处坐船前往另一城(即蔡州)。他们也跟上来围攻了该城。因为他的逃路已被隔断,蒙古与南家思的军队便放火焚城。阿勒坛汗相信城就要陷落了,他对异密和近臣们说道:&我享受了这么些年的荣华之后,我不愿当蒙古人的俘虏受辱而死!&他把自己的衣服穿到自己的一个武士身上,把王冠戴到他的头上,并让他坐上宝座以代替自己,独自走出去自缢而死了。人们埋葬了他。在有些编年史中说,他象合里安答儿般(即流浪的苦行僧)穿上破烂衣服隐藏了起来。在中国的编年史中则说焚城之时,他烧死了。但两种说法都不可信。唯一可信的是他自缢死了。接着,两天之内城就被攻克,他所立的嗣位者也被杀死了......&&
上述摘自《史集》的文字明确地指出了宋军曾经参与进攻金国的首都南京。《史集》的主编者拉施特曾任蒙古伊利汗国的宰相,而《史集》也是奉伊利汗国的第七个汗合赞汗之命编纂的,有极高的参考和史料价值。&
无独有偶,在蒙元的丞相脱脱撰修的《宋史.理宗本纪》中,记载在绍定五年十一月己巳时,亦称:&
&宋与大元兵合围汴京(金首都南京,宋朝称之为汴京),金主奔归德府,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史嵩之以邹伸之报谢。&&
《宋史》的这条记载与《史集》中关于宋军参与进攻金国首都的记载互相吻合,这两部奉蒙古统治者之命撰修的史书,都肯定了宋军曾经参与进攻金国的首都南京。&
可是,《宋史》关于宋军参与进攻金国首都的记载,仅仅在《理宗本纪》中有;而同样是奉蒙古统治者之命撰修的《金史》则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怀疑蒙元在撰修史书时隐瞒了昔日敌国南宋的战绩。&
二.宋军歼灭金军主力&
歼灭金军主力的究竟是蒙古军还是宋军?下面将予以探讨。&
在蒙金战争期间,宋朝不再给金国岁币,嘉定十年,金国为扩大疆域,弥补对蒙古战争的损失,以宋岁币不至,派军度淮南侵。金军的野蛮侵略理所当然遭到了宋朝的抵抗,双方陆续打了数年。&
据《金史.完颜合达传》记载:&
&初,宋人于国朝君之、伯之、叔之,纳岁币将百年。南渡以后,宋以我为不足虑,绝不往来。故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
金军在南侵中损失惨重、损兵折将,不得不停止了攻势。&
铁木真死后,蒙古窝阔台继位,继续执行铁木真的灭金政策,于正大八年(1231年)五月兵分三路大举攻金。其中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西路军绕道宋境,进入金国境内与金军主力在三峰山进行了一场大战。历史界传统的观点认为,三峰山之战后,金的主力已经不复存在。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将对三峰山之战予以全面的分析。&
首先简略介绍一下三峰山之战的过程。&
据《续资治通鉴.宋绍定五年(金天兴元年,蒙古太宗四年)》的有关记载:&
&乙未,蒙古游骑至汴京,金完颜哈达、伊喇布哈自邓州率步骑十五万赴援。蒙古图垒问苏布特以方略,苏布特曰:&城居之人,不耐辛苦,数挑以劳之战,乃可也。&遂以骑三千尾之。哈达等谋曰:&敌兵三千而我不战,是弱也。&进至钧州沙河,蒙古兵不战而退。金军方盘营,蒙古兵复来袭。金军不得休息、食饮,且行且战,至黄榆店,距钧州三十五里。丁酉,大雪三立,金尺僵立,刀槊冻不能举。图垒以其众冲出,蒙古兵自北渡者毕集,前后以大树塞道。杨沃衍夺路而前,金军遂次三峰山,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蒙古兵与河北兵合,四面围之,炽薪燔肉,更迭休息,乘金困惫,开钧州路纵之走,而以生兵夹击之。金军溃,声如崩山,武仙率三十骑入竹林中,走密县;杨沃衍、樊泽、张惠步持大***,奋战而死。哈达知大事已去,欲下马战,而布哈已失所在,乃与完颜彝(即《金史》中的完颜陈和尚)等以数百骑走入钧州。&&
这里要说明一下,&三峰山之战&与&三峰山战役&是两个不同的慨念。&三峰山之战&是当时一系列战事的焦点,而&三峰山战役&从广义上来看也许应该包括拖雷出宝鸡、入汉中、绕道宋境及禹山之战,甚至还包括三峰山之战之后的钧州之战等等。&
究竟古代存不存在&战役&?例如有人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例如通讯设备等),古代是没有&战役&的,只有战斗。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有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古代没有&战役&这个词。我认为,传统观点所说的三峰山之战仅仅是指蒙军与金军在三峰山地区的战斗,并不包括此前的蒙军绕道宋境及禹山之战;也不包括此后的钧州之战。例如《元史.睿宗传》记载:&
&壬辰春,合达等知拖雷已北,合步骑十五万蹑其后。拖雷按兵,遣其将忽都忽等诱之。日且暮,令军中曰:&毋令彼得休息,宜夜鼓以扰之。&太宗时亦渡河,遣亲王口温不花等将万余骑来会。天大雨雪,金人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拖雷即欲击之,诸将请俟太宗至破之未晚,拖雷曰:&机不可失,彼脱入城,未易图也。况大敌在前,敢以遗君父乎!&遂奋击于三峰山,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流血被道,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余众迸走睢州,伏兵起,又败之。合达走钧州,仅遗数百骑。蒲阿走汴,至望京桥,复禽获之。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盖又指其定册云尔。拖雷从容对曰:&臣何功之有,此天之威,皇帝之福也。&闻者服其不伐。从太宗攻钧州,拔之,获合达。攻许州,又拔之,遂从太宗收定河南诸郡。&&
可见,《元史》就是将&三峰山之战&与&钧州之战&分开的。基于传统观点,本文所说的&三峰山之战&仅仅是指蒙军与金军在三峰山地区的战斗。&
金军三峰山之败,主要是因为合达、陈和尚、杨沃衍、高英、张惠这些人没有大兵团野战的经验,指挥失误所致。三峰山之战金军之所以败于蒙军,就是后勤出了问题。在此前的禹山之战结束时,参战金军就已经缺粮,准备&入邓就粮&(见《金史.移剌蒲阿》),途中被蒙军劫去了辎重。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来看,弱军之所以能战胜强军,劫粮就是手段之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就使用了这一着。这次蒙军故技重施,而金军则重蹈覆撤。之后,十五万金军尾随蒙军至三峰山地区,又开始缺粮,最好解决的办法似乎是北上前往钧州就食。可是通往钧州之路被蒙军堵住了,同时退回邓州之路也被蒙军堵住。金军奋战,企图打通钧州之路,但由于天气恶劣等种种原因而没有得逞。这时候金军&军士有不食至三日者。&十五万金军战斗力大减。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蒙军有意放开了通往钧州之路,金军各部为了争道,拥挤在一起,蒙军适时以骑兵追击,金军遂全线崩溃了。&
不仅仅是金军缺粮,蒙军也缺粮。史载钧州之战后,"窝阔台至其弟拖雷营。拖雷为言自凤翔进兵南下所经种种险阻,士卒饥困,至以草及人肉为食。可汗奖其能,谓非吾弟不能竟此功。拖雷谢日:'此虽士卒之坚忍勇敢有以致之,然亦托可汗之福也。'"(见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86页,转引自波斯拉施特的《史集》)&
金军蒙军都一样缺粮,但蒙军人数比金军少,在战区筹集给养也比金军容易一些。那么,三峰山之战金军与蒙军各有多少人呢?《金史.移剌蒲阿》称:&
&癸未,大军发邓州,趋京师,骑二万,步十三万&。&
可见三峰山之战金军兵力为十五万。&
至于三峰山之战蒙古军的兵力,据《元史.睿宗传》记载:&
&拖雷既渡汉,......时拖雷兵不满四万,......壬辰春,合达等知拖雷已北,合步骑十五万蹑其后。拖雷按兵,遣其将忽都忽等诱之。日且暮,令军中曰:&毋令彼得休息,宜夜鼓以扰之。&太宗时亦渡河,遣亲王口温不花等将万余骑来会。天大雨雪,金人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拖雷即欲击之,诸将请俟太宗至破之未晚,拖雷曰:&机不可失,彼脱入城,未易图也。况大敌在前,敢以遗君父乎!&遂奋击于三峰山,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流血被道,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余众迸走睢州,伏兵起,又败之。合达走钧州,仅遗数百骑。蒲阿走汴,至望京桥,复禽获之。&&
由此可知,三峰山之战蒙古军总兵力为五万人左右(拖雷四万、亲王口温不花等将万余骑)。五万蒙古军要想全歼十五万金军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蒙军兵力少,所以没有办法对金军形成严密的包围圈,只能击溃。&
事实也是如此,三锋山之战金军失败后,甚至有&余众迸走&到了几乎距离三峰山三百里远的睢州。三峰山之战败逃的金军还有的跑到了昌武,据《金史.古里甲石伦传》记载:&
"正大八年,大兵入河南,州郡无不下者,朝议以权昌武军节度使粘葛仝周不知兵事,起石伦代之。石伦初赴昌武,诏谕曰:&卿先朝宿将,甚有威望,故起拜是职。元帅苏椿、武监军皆晓兵事,今在昌武,宜与同议,勿复不睦失计也。&时北兵已至许,石伦赴镇,几为游骑所获。数日,知两省军败,溃军踵来。有忠孝军完颜副统入城,两手皆折,血污满身,州人忧怖不知所出。&&
书直到第二年还有三峰山之战败逃的金军在洛阳防守:&
&九年正月,北兵从河清径渡,分兵至洛,出没四十余日。二月乙亥,立?攻城。洛中初无军,得三峰山溃卒三四千人,与忠孝军百余守御。时辇疽发于背,不能军,同知温迪罕斡朵罗主军务,有大事则就辇禀之。&(《金史.撒合辇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峰山之战败逃的金将武仙,其逃跑时沿着密县、御寨、嵩山、南阳留山等地旋转,以三锋山战场为圆心绕了大半个圈,&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修器仗,兵势稍振。&&
武仙在三峰山之战后&收溃军得十万人,&这个数目占了三锋山之战中十五万金军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剩下那三分之一的金军,大约为五万人。这些人也并没有全部被蒙古军歼灭,当中有很多成功逃脱,例如跑到了洛阳的三四千溃卒就是个好例子,估计还有一些躲藏在民间,变成了老百姓。因此,三峰山之战蒙古军最多只歼灭了金军三、四万人左右,其余的全逃跑了。&
在三峰山之战成功逃跑的金军主要将领有完颜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等,《续资治通鉴》称杨沃衍在三峰山之战中&奋战而死&是错误的,根据《金史.杨沃衍传》的记载,杨沃衍逃到了钧州。完颜哈达、完颜陈和尚成功逃脱之后本来应该收扰溃兵,以便再战,可是他们却坐困愁城。这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后来,蒙古军包围了钧州,完颜哈达、完颜陈和尚马上成了瓮中之鳖、束手待毙。完颜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都在蒙古军攻陷钧州之战中死亡。&
合达、陈和尚、杨沃衍这些人都突出了重围,但他们没有象武仙一样去收拢溃军,准备再战.而是跑入钧州,坐困愁城,就这一点而言,这些人的应变能力比武仙差得多了.(事实上,武仙军队的战斗力本来就不低,金宣宗曾经对九股地主武装进行"封建",充许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有权设官吏、收税、赏罚可便宜行事,武仙就是其中之一。地主武装因作用特出而被政府征募助战,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元末察罕帖木?及扩廓帖木?皆是地主武装的重要领导人,其战斗力在蒙元正规军之上,实际已经代替腐朽的蒙元的正规军成为了起义的红巾军的主要对手。)&
合达、陈和尚、杨沃衍等人在钧州之战中或被俘或被杀.这些人的死亡致使十万溃军,群龙无首,反而成全了武仙。(《书〈金史.完颜合达传》称三峰山之战前:"?山公仙万人元驻胡陵关,至是亦由荆子口、顺阳来会。十二月朔,俱至邓下,屯顺阳。"可见,尽管三峰山之战期间金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五万人,但其中属于武仙的军队仅仅有一万人。而武仙在三峰山战后&收溃军得十万人".其实力竟然比战前增加了几乎十倍!)&
蒙古军在三峰山之战后没多久,围攻金汴梁仅十六昼夜,便许和撤围。这表明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蒙古军队暂时还不能迅速消灭残金。蒙古人采取了两手政策,在与金国议和的同时,另一方面则要求宋朝出兵合击金国。&
金国这时候仍然能够击败蒙古军,《宋史纪事本未》之《会蒙古兵灭金》篇称:&
&金蒲察官奴袭败蒙古军于毫州。&&
《续资治通鉴》也有几个金军击败蒙军的战例,一个例子是记载金宗出汴京之后:&
&甲辰,进次黄陵岗。时拜?击蒙古,降其两砦,得河朔降将,金主赦之,授以印符。郡臣遂固清以河朔诸将为导,鼓行入开州,取大名、东平,豪杰当有响应者。&&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归德之战中:&
&(金)忠孝军却而复进,官努以小船分军五七十出栅外,腹背攻之,持火***入蒙古军。特穆尔岱不能支,大溃,溺死三千五百馀人&。&
此外,蔡州之战开始时蒙军亦打了败仗,这期间甚至还发生了蒙古高级将领投降金国的事,蒙古都元帅国用安便于当年七月降金。&
三峰山之战后,金国一些将领在与蒙古人议和失败且北窜无望的情况下,购思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即是企图集中力量占领宋朝四川,以待时机卷土重来。被《金史.完颜仲德传》誉为&南迁以后,将相文武忠亮,始终无瑕者,仲德一人而已&的金将完颜仲德,自始至终都是这一战略决策的拥护者。《金史.完颜仲德传》记载:&
&仲德提孤军千人,历秦、蓝、商、邓,撷果菜为食,间关百死至汴。至之日,适上东迁。妻子在京师五年矣,仲德不入其家,趋见上于宋门,问东幸之意。知欲北渡,力谏云:&北兵在河南,而上远徇河北,万一无功,得完归乎?国之存亡,在此一举,愿加审察。臣尝屡遣人奏,秦、巩之间山岩深固,粮饷丰赡。不若西辛,依险固以居,命帅臣分道出战,然后进取兴元,经略巴蜀,此万全策也。&上已与白撒议定,不从,然素重仲德,且嘉其赴难,进拜尚书省右丞、兼枢密副使,军次黄陵冈。&金帝在西迁的问题上忧柔寡断。不过,即使是后来在坐困蔡州之时,完颜仲德也念念不忘西迁。&仲德有文武材,事无巨细,率亲为之,选士括马,缮治甲兵,未尝一日忘奉幸秦、巩之志。&&
金国一些将领购思的占领宋朝四川的计划,与辽亡之后,残余的辽军进军中亚,建立西辽,实在是有某些相似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金史.武仙传》记载武仙"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武仙后来还"徙军邓州".(邓州、南阳相距不远,《金史.地理志》记载"邓州,武胜军节度使。宋南阳郡,尝置榷场。")武仙的老巢并不在邓州、南阳一带,他还何长期在此地流连忘返?联系到邓州一带是宋金对峙的边沿,历来有大量金军驻守在这里,而三峰山战前,十多万金军就是从邓州一带出发的,就可以断言,武仙收拢的十万溃军肯定有大量邓州、南阳这一带的人.金将武仙在三峰山战后实力超群,而且拥有地利,所以是占领四川这一战略决策的急先锋。&
《宋史.孟珙传》记载:&
&武仙时与武天锡及邓守移剌瑗相掎角,为金尽力,欲迎守绪入蜀,犯光化,锋剽甚。&&
除了武仙之外,当时宋金边境的另一位金将武天锡亦实力超群。&天锡者,邓之农夫,乘乱聚众二十万为边患。&(《宋史.孟珙传》)&
另外,邓守移剌瑗也一样实力不靡,残金凭着这庞大的数十万大军,似乎复兴有望。&
然而金国占蜀的计划遭受到宋朝名将孟珙的力挫,武天锡在与孟珙作战时全军覆没,史载:&
&珙逼其垒,一鼓拔之,壮士张子良斩天锡首以献。是役获首五千级,俘其将士四百余人,户十二万二十有奇。&(《宋史.孟珙传》)&
另一金将邓守移剌瑗因为作战失败,不得不向孟珙投降:&
&瑗遣其部曲马天章奉书请降,得县五,镇二十二,官吏一百九十三,马军千五百,步军万四千,户三万五千三百,口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三。珙入城,瑗伏阶下请死,珙为之易衣冠,以宾礼见。&(《宋史.孟珙传》)&
孟珙亦多次击败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宋史.孟珙传》)&
至此,三锋山之战中成功从蒙军阵前逃脱的十万金军溃卒,在与宋军作战时损失殆尽。金军主力已经荡然无存。&
武仙军队究竟是自我溃散的还是被宋军歼灭的?《宋史》与《金史》的记载互相矛盾。《宋史.孟珙传》记载绍定六年七月孟珙多次击败武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武仙&易服而遁&,实际上已经全军覆灭了。而《金史》承认武仙全军覆灭,不过只是宣称武仙军队是自我溃散的,没有提到孟珙多次击败武仙,&降其众七万人&的事。&
我认为《金史&武仙传》的记载有破绽。武仙军队如果真的是自我溃散的,武仙完全有能力再次对溃军予以收拢,原因是武仙先后有两次收拢溃军的经验。一次是在三峰山之战后,(武仙"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还有一次是在贞?九年三月的出援汴京之役,(《金史.武仙传》记载:&哀宗以仙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河南行省,诏与邓州行省思烈合兵入救。八月,至密县东,遇大元大将速不?兵过之,仙即按军眉山店,报思烈曰:&阻涧结营待仙至俱进,不然败矣。&月日思烈急欲至汴,不听,行至京水,大兵乘之,不战而溃。仙亦令其军散走,期会留山,仙至留山,溃军至者益众。哀宗罢思烈为中京留守,诏仙曰:&思烈不知兵,向使从卿阻涧之策,岂有败哉。军务一以付卿,日夕以待,戮力一心,以图后举。&&)可见,武仙有丰富的收拢溃军的经验,所以直到绍定六年七月全军覆灭之前,武仙仍然拥有的军队为十万左右。绍定六年七月,武仙军队如果真的是自我溃散的,武仙完全有能力再次对溃军予以收拢,但是,无论是《宋史》还是《金史》,都没有记载武仙有任何收拢溃军的动作,相反,他在四处逃亡。鉴于一方面武仙的地盘已经落入宋军之手、另一方面武仙的十万军队在此期间几乎全军覆灭这两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我认为《宋史》记载的宋军击败武仙,&降其众七万人&的事比较接近事实的真相。也只有这样,武仙才没有第三次收拢溃军的机会。&
宋军不但使金国占领宋朝四川的战略决策破产,而且成功的全歼了金军庞大的后备军,致使金国占蜀的计划成为泡影。金帝从而变成了瓮中之鳖、俎上之肉,死期近矣。其意义丝毫不亚于随后的攻克蔡州。&
这时候的金军在强大的压力下精神上已经濒临崩溃,甚至还要靠宋军来帮它维持军纪,《金史.哀宗本纪》承认:&
&乙酉,大元召宋兵攻唐州,元帅右监军乌古论黑汉死于战,主帅蒲察某为部曲兵所食。城破,宋人求食人者尽戮之,余无所犯。宋人驻兵息州南。&&
在这场大战乱中,金军和蒙军都吃了人肉,金蒙在河南的战争是历史上最丑陋的战争之一。&
与战绩辉煌的宋军相比较,这一时期的蒙古军并没有太多出色的表现,甚至,在蔡州之战刚开始时便打了败仗:&
&(金军)逻骑驰报敌兵数百突至城下,将士踊跃,咸请一战,金主许之。是日,分防守四面及子城众出战,蒙古兵溃奔。塔齐尔以数百骑复驻城东,金主遣兵接战,又败之。自是蒙古不复薄城,分筑长垒围之。&(《续资治通鉴.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
宋军终于参与了蔡州之战,先前双方僵持不下的战局马上明朗化了。&
《续资治通鉴.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记载:&
&(绍定六年)十月,孟珙、江海帅师二万,运米三十万石,赴蒙古之约。&&
三十万石米足够十万大军吃十个月。围城的蒙古军假如没有宋军粮食的支持,能否坚持下去尚属疑问。而这个时候,蔡州城内的金**民已经开始捱饿了。&
端平元年正月辛丑,有投降宋军的金人向孟珙透露了蔡州城内的情况:&
&&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孟珙遂下令:&诸军衔枚,分运云梯布城下。&(《宋史.孟珙传》)&
宋蒙联军终于攻入了蔡州。金哀宗匆忙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后自杀。&
《续资治通鉴.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文》记载:&
&珙乃与(蒙古将领)塔齐尔分金主骨及宝玉、法物。承麟亦为乱兵所杀。金亡。&&
综上所述,宋将孟珙在绍定六年期间成功的全歼了数十万金军,而蒙古军在同一年中没有一场战役有这样的辉煌的战绩。
三.宋军争夺金帝头颅&
《史集》记载宋、蒙联军攻克蔡州之后,双方马上对金帝的头颅展开了争夺:&
&......蒙古人认出他们所杀的并非阿勒坛汗,便搜索他本人。乞台人断言他已经烧死了。蒙古人不相信,便索取他的头颅。因为南家思的军队知道这件事的情况,所以尽管他们也是阿勒坛的敌人,但他们却支持了拒绝蒙古人从坟墓中把他挖出来、交出他的头颅的要求,他们和乞台人一起证明他是烧死了。为了确定真相,蒙古人索取他的头,但他们知道,如果把另外某个人的头交给蒙古人,他们会认出来这不是他阿勒坛汗的头。最后,他们把某个人的手交给了他们。为此,蒙古人对南家思人不满;但当时却难以同他们争执。&&
《史集》认为蒙古人寻找金哀宗头颅的原因是为了确定他是否真的已经死亡。事实上,游 牧民族有猎取敌人头颅的习俗。例如《史记&大宛列传》记载:&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另外,明代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往绍兴葬宋理宗顶骨。先是上与侍讲学士危素论宋元兴替,素因言元世祖至元间,胡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时夏人杨辇真伽为江南总摄,奏请如二僧言。遂发诸陵,取其金宝。以诸帝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于其上以厌之。又截理宗顶骨为西僧饮器,天下闻之,莫不伤心。上叹息久之,谓素曰:&宋南渡诸君无大失德,与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取之,何乃复肆酷如是耶!&即命北平守将吴勉访索顶骨所在,果得诸西僧庐中。命有司厝于京城之南。至是绍兴府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于故陵。&&
元灭宋后,有番僧在元江南总摄的支持下,遍掘宋陵,甚至将宋理宗头颅,截为饮器。显然,蒙古人在蔡州大肆寻找金哀宗的头颅,其目的耐人寻味。&
而汉人也有获取敌人的头颅的传统,后来的明代,明军甚至以在战场上获取首级的多少来记功行赏。&
由此可见,获得金哀宗的头颅,对参战的宋、蒙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金哀宗头颅的下落如何呢? 《宋史.孟珙列传》记载:&
&珙与?盏(《元史》称塔察儿)分守绪骨。&&
金哀宗的名字叫完颜守绪,其遗骸被宋将孟珙与蒙将塔察儿瓜分了。而根据《史集》的记载,蒙古人仅仅获得了完颜守绪的一只手,因此可以认为,金哀宗完颜守绪的大部分遗骸(包括头颅在内)落入了宋军之手。&
宋军携金哀宗的遗骸而归之后,如何处置金哀宗的遗骸?《宋史.洪咨夔列传》记载了宋臣洪咨夔处理金哀宗遗骸的一个建议:&
&&此朽骨耳,函之以葬大理寺可也。第当以金亡告九庙,归诸祖宗德泽,况与大敌为邻,抱虎枕蛟,事 变叵测,顾可侈因人之获,使边臣论功,朝臣颂德。且陛下知慕崇政受俘之元?,独不鉴端门受降之崇宁乎?&然不果悉从。&&
宋廷接受了洪咨夔的建议。正是:&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热映厅】小时代----郭敬明拍给大众意淫的一个“阳春白雪”时代
文/我是小江&[时光网]
从客观角度说,《小时代1.0》的成片质量没有预想的那么差,我的意思是,还有一点可看之处,影片比较大的亮点似乎也就集中在视听影像上的现代化和唯美化,唯视觉系论,《小时代》确实做得还是可圈可点。再一个亮点就在于&HOLD住姐&谢依霖几乎包揽了全篇90%的笑点。这一点,功劳不全在郭敬明,而在与谢依霖本身。
商业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满想象力和力度的宣发能力,铺天盖地的水军式传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给足排片面子的强大噱头,让这个提前到8点的超前预售场,呈现了非常好的饱满状态。但是这有一点侥幸,那就是晚上8点场确实是黄金时段。不管怎么说,这个电影会向郭敬明的小说那样,不管质量如何,票房会爆。大众唯一关注的是&爆多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影片的质量、叙事和口碑。无论是《北西》、《泰?》、《致青春》还是《合伙人》,票房之所以轻松飘红过5亿大关,全部是观众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坚挺下来的。也许《小时代》&的首轮观众会比上述几部电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档,首周票房,《小时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创一个记录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说的那样轻松过10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众群太集中,影片对于70、85前的另一主流电影观众来说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气,无法达成社会性集体追忆话题;3、影片叙事成为最大硬伤。
《小时代》影片本身有着非常大的硬伤,那就是在于故事本身,并延续到了影片的视听影像表现手法上。郭敬明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是一个善于将文字用无逻辑的拧巴手法而让大众认为这是一种艺术,这个大众专指90后一代中钟爱他文章的人群。用一个比较不讨人喜欢的名词就是&脑残粉&。事实上我们不能控诉《小时代》这样一部不太电影的电影卖钱,我们应该控诉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某些因素让我们的审美变得扭曲和异样,让我们的认知不那么高尚,所以《小时代》才能卖的了钱。郭敬明于历史人物一样,只是在一个对的时刻出现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变法的性质没什么区别。
一、这到底是谁的时代?
郭敬明在《小时代》里打出的口号中有一句是&这就是我们的小时代&。这句话表明,郭敬明想通过他的故事来给年轻人呈现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实际上,这个时代,虚假得很,文艺的很,阳春白雪的很。
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时代&概念,仅仅是依托&时代姐妹花&、&上海时代中学&以及林萧、宫茗等人嘴里的独白吐出的&时代&来完成的,整部电影对于&时代&概念的解释是依托于粉丝对于郭敬明本身的信仰来达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极度奢华而浮夸,如果假设心理学有这种理论,他是用这种奢华来弥补他生理的劣势。郭敬明的生活与当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诉别人这时年轻人的&时代&,本身就是悖论,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笃信这种情节。
郭敬明在小说亦或是电影中,所呈现的那个时代,离年轻人的时代相去甚远。生活无忧,性格忧伤,仰望四十五度。那只是郭敬明一个人的时代,他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夸张而浮华的写出来拍出来,让那群还不懂的生活和现实的年轻女孩子们意淫成自己的时代,这种做法,不论是于文学、于商业甚至是于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点,没人知道为什么。
《小时代》小说和电影里到底讲述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一点,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说法都不能够完全的让人服众,而宣传过程中小四粉们说郭敬明写出了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这种说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过度个人崇拜基础之上的。从小说中描写的浮夸世界来说,不管是草根的林萧、高傲的顾里、与世无争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对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轻女孩子们可以一一的比对,把自己想象成此间的人物,但是小说中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为、习惯、身世、思想、言语似乎都太&阳春白雪&的厉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么说话和办事,只有宛如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实的写照。也许现在的学生们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时代的进步让这一代的年轻学生缺少对信仰、文化以及审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们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乱码的一代人。于是郭敬明抓住了点,写出他们想要的人物,于是,女孩子们开始疯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实际上,他只是抓住了时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园民谣,借着时代的契机,文艺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时代》确切要讲述一个时代的话,那就只是郭敬明个人特殊人生经历的写照,来虚构这样一个时代的假象,借助于年轻学生对于认知上的处女地,活生生的赚着钱,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神。
《小时代》里的时代,并不是真的,它与当下的时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社会真的是上帝创造的。郭敬明是《小时代》的上帝,但是那个世界里,没有人,只有几个既定了人物命运而没有生命的俊男靓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么讲故事的
《小时代》电影115分钟,全片围绕着顾里、林萧、南湘和宛如四个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外加与简溪、顾源、席诚、宫?、崇光和卫海一群型男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片子没有涉及亲情故事,因为这种类型故事不卖钱。友情故事成为核心,爱情故事成为调味料。故事的主线则是林萧的菜鸟上位记。
电影中的重点是爱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现爱情和友情上面,因为缺少了戏剧的推动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构成,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爱情和友情感动人的地方几乎没有。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郭敬明&全神&视角的想法,在他的笔下,他说&你们要有爱情,于是就有了爱情;林萧你的爱情是这样的,于是林萧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他笔下的人物是缺少灵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这些人物不管什么性格,都是太文艺,高高在上,说话做作,这些人物本来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壳光鲜,实际上空如草莽。
从故事讲述的角度说,郭敬明犯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电影叙事的均衡性。为了让影片展现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硬生生的将那么多人物塞进了电影里。他使用写小说的手法在拍电影,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电影的讲述方式是戏剧性的,是视听性,而小说的审美艺术在于读者的二次想象。直观艺术遇到幻想艺术,本质的区别导致电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说那样零散不堪。
实际上《小时代》的小说三部曲就是一种介乎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下意识文学作品,可读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间。这一点对于正在埋头苦读,生活中没有色彩的中学生来说,就是一味良药。郭敬明在电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种近乎桥段拼凑的手法在讲故事。《小时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还是这种叙事方法不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讲完一件能够吸引人,且带来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写剧本的时候,还算是做了一些功课,知道电影的叙事是按照情节点组合而成的。
影片叙事的情节点,按照戏剧性的要求,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情节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要解决,另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点是,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两点,郭敬明都没有做到。影片中虽然是以林萧的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但是每一个关乎工作的情节点似乎都没有融入到主线中去,从剧作的角度说,这些情节点都还是仅仅在表现一种情绪状态,而非一种事件的推动力。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都过于&假定性&,几乎没有给足动机和理由。在小说的阅读中,观众尚还可以花时间去仔细考量,而时间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这种假定的,没有逻辑推动性的人物情感变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会觉得,本来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脱光了对着镜头诡异的表情做结尾,对于这个电影来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而宫?所说的从林萧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双鞋子,与前文有没有直接性的联系。
郭敬明还犯了一个比较大的致命错误,那就是给出了线索而没有去结尾亦或是说明。林萧面试幻想与宫?的亲密接触,到了终了也没有交代林萧是真的爱上了宫?还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宫?送给林萧的戒指,中间出现了两次,一次简溪发现,一次圣诞节矛盾爆发,本是一个好的戏剧线,结尾处也被阳春白雪的雪地温馨场面给弄没了,到了也没给出理由来。
另外一个于电影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物的命运变化是几乎没有的。人物既定命运,没有前史,性格形成没有诱因,一切以假定性为主,是郭敬明小说创作的手法,从他的《幻城》到《小时代》,里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几乎都是没有行动性说明的。郭敬明就是一个上帝一样的说:&顾里应该是这样的,于是顾里就这样了,南湘是这样的,于是南湘就这样了&,《圣经》的开头都这么写。整个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萧的画外音来交代的。在不是大师的导演手中,如此多的运用画外音,确实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和编剧的最好证明。从侧面说,郭敬明不会讲故事,让他真的成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着郭敬明小说或是电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难书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当上帝,那么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一点问题。
郭敬明还是不会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电影成片中所出现的逻辑性错误,以及指导演员表演情绪表现上出现的误差,都让人看的出,这位从不那么地道的作家转战大荧幕的稚嫩和蹩脚。
你选择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么美的画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时代》的画面绝对拍的是近几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中最讲究的。
初看《小时代》,每一个人都会被这种美轮美奂的画面所吸引,甚至惊叹。郭敬明对于画面的构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赋,《最漫画》的画风和风格相对于电影来说更具有优势。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将镜头语言运用的相当复杂多变,这似乎是郭敬明急于想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专业的,懂行的导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现的太明显了,这些华丽的镜像背后所反映的并不是郭敬明多么专业,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电影《小时代》中几乎可以成为一个摄影专业的教材了,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长镜头,蒙太奇,逆光,剪影,对焦,散射,慢镜头,快切,似乎电影拍摄和剪辑上应该有的技术都在电影里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时代》中用了一种比较现代化的影像方式来表现这个更加现代化的故事。这种现代化也仅仅是表现在了四格画面,还有快切的MTV剪辑手法上。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性的手法在电影中贯彻下来。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奢华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与叙事之间的裂痕,而且裂的离谱。慢镜头和摇臂的使用在电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点,相对的来说,郭敬明在电影中将视觉影像放大化的意义,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出整部影片在视觉上的夺人效果,因为对于他的粉丝来说,小说的故事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种奢华而浮夸的感觉,他就是要用这些与故事本身脱离很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再现一个小四迷们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虚假&小时代&的盛景。这一点,他做对了。
也许于小四迷来说,叙事本身带来的愉悦感早已被更有叙事性的小说所消化掉。
商业上《小时代》成功了,这一点完全归结于郭敬明发达的商业头脑,《小时代》不管是从小说包装,卡司挑选与配备,影像风格,还是从口号上,都做到了完全商业的无以复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丝积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这种商业吸金称之为&青春的觉醒&。然而,《小时代》本质上的虚伪性和假定性,让这部电影必然与小说一样,不可能青史留名。电影本身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社会性折射,都与当下隔着王屋太行,借着满山的风景,告诉你一个美丽的谎言。《小时代》是尊重读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说确实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写进了读者的心坎,电影《小时代》也是尊重观众的,消费《小时代》确实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图》值得那个票价的。但是《小时代》的本质是虚伪的,它远不能拿着&青春&来叫嚷,它所谓的&青春&和&时代&,都是水中月雾中花,你以为就在眼前。
国产电影刚走上一个重视故事,重视电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这群自诩为神的人搅合了。
上述观点,观影直接感受,欢迎小四粉来骚扰。&&
投稿作品:毕业季
拍摄于苏州大学
摄影师微博:/photographerdreamon
&&来自&&的投稿
很喜欢民国时代的学生装&&转自&
和顺古镇.2
云南腾冲的和顺乡,这座迷人的小镇,群山环抱,四周葱绿。一座座青山,数万年前岩浆涌动,现已经是山明水秀、绿树成荫了。远远望去,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深渐高,连绵一两公里。几条小河或绕村而过,或穿流田间,垂柳拂岸,荷花映日,难怪人们在这里总是流连忘返,称誉它是“小江南”。
和顺图书馆
必美大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198师指挥部
中国远征军198师师长----叶佩高将军
重返狼群o狼图腾
& & &&今天去明珠广场换了本《重返狼群》,因为看到了姜戎写的序和评语,便义无反顾的买了下来,想起高中第一次看《狼图腾》,就被深深震撼了,这就是狼的文化和信仰,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名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
再用力一点
古镇记忆 ---- 对手
&&来自&&的投稿
1949年解放前平静的广州
白崇禧和李宗仁
这是一组由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杰克伯恩斯,拍摄于1949年8月份的老照片。照片主要描述了国民党大陆政权败亡前的广州的民生。惊涛骇浪前最后的平静。
我们要花很久的时间才愿意相信,很多时候,我不过是一个局外人
忽梦少年事--紫烟如韵
岁岁红莲夜 花千树 灯戏月
小女尚垂髫 牵衣角 乐流连
笑说来年再把竹灯结
归去兴未歇 见屋梁 满落月
灯下茶半盏 是故人 应未远
只得残盅剩余温浅浅
忽觉年少踪迹远 二三旧友仍比肩
扇上浮羽 酒里千山
红袖凌雪 剑魄凛然
故人安在否 年少浮事飘零久
忽梦相逢春尚浅 蓬莱剑指尤欢言
错落荒唐 书此残卷
鬼火光寒 阖目俱灭
故人安在否 弹指春秋人不留
归去兴未歇 见屋梁 满落月
灯下茶半盏 是故人 应未远
只得残盅剩余温浅浅
忽觉年少踪迹远 二三旧友仍比肩
扇上浮羽 酒里千山
红袖凌雪 剑魄凛然
故人安在否 年少浮事飘零久
忽梦千山龙吟远 谁曾长剑荡云雪
昔日相携 天地浩远
今夕故里 烟火人间
故人安在否 回首浮灯满溪舟
故人安在否 旧事梦逐潮声休
市井生活 作品来自poco影友小女子
很喜欢这样的图片,城市的一角,不要多漂亮,多壮观,只是以一角单纯的存在,这是生活的一个场景,看到这个你会想起很多东西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吼秦腔
梦游天姥吟留别
BY : 李白_
海客谈瀛(y&ng)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y& ),水澹(d&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ju&)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站长在关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