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工资级别方案的方案

品管部检验人员技能级别工资的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品管部检验人员技能级别工资的方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检​验​人​员​技​能​级​别​工​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怎么算提成方案_百度知道镇级市_百度百科
镇级市指以前中国的一种行政区划,现已撤销。在探索强镇扩权的过程中,公开提出建立“镇级市”的想法,这在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方面可谓首例。“镇级市”,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新名词进入公众。2009年,温州的乐清市柳市镇、瑞安市塘下镇、永嘉县瓯北镇、平阳县鳌江镇、苍南县龙港镇作为试点镇,率先启动市级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日,温州市委常委举行强镇党委书记座谈会。温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在会上指出,开展强镇扩权试点,加快强镇转型升级是温州市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1]
镇级市名词解释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透露,我国将积极研究完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县(镇),适度改设为市。
这也向公众释放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信号。在探索强镇扩权的过程中,温州公开提出建立“镇级市”的想法,这在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方面可谓首例。“镇级市”,这一独具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新名词进入公众视野。[1]
镇级市发展
细数最早的镇级市,应该要追溯到民国广东去,当时就有政策提出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镇扩权,提升为市,当时设市的镇有佛山(今佛山市街办)、九江(今佛山市)、海口(今海南省海口市)、江门(今江门市市府)、梅?(今湛江市市区)、陈村(今顺德区)、石龙(今东莞市)、石歧(今中山市市府)等8镇。
在中国国内,“镇级市”的概念首次见诸于媒体是2010年2月。温州市委书记在2月22日的强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出,要“把、、、、这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
在全国两会期间,邵又提出建设“镇级市”要下放权力、做好规划,将按照的目标,规划、建设、管理。这意味着,国内首次将“镇级市”写入官方文件。
镇级市改革方案
镇级市目标
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市。
“镇”改“市”,不只是一个名称的更换,更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破题的重要一环。[2]
镇级市举措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计划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到强镇。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市)与强镇的财政关系原则上采取确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几年不变办法。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时向镇财政倾斜。
3、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4、扩大县(市)派驻强镇部门的权限。
完善工作平台
1、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城镇综合性管理。
2、建立镇审批服务中心。
3、建立镇中心。
4、建立镇招投标中心。
理顺管理体制
1、党政高配。
2、县(市)派驻强镇的机构建立分局。分局正职由县(市)部门领导兼任或明确为正科级。
3、合理设置镇内设机构。在核定的编制内,强镇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内设机构。
4、强镇范围内的县(市)属部门单位正职的人事任命需书面征得镇党委的同意。
镇级市改革模式
按照温州“镇级市”试点方案,这些试点镇将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
扩大土地使用权是指:每年安排不少于所在县总量1/3的用地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给强镇统筹安排。
扩大财政支配权则是指:县与镇财政分配采取确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办法。强镇的土地出让收入除上交有关税费外,80%—100%留给镇,县属部门驻强镇的下属单位在镇内的各种收费,除县以上部门代收和特别规定外,都统一纳入镇财政专户管理。
此外,尽管试点镇的行政级别不提高,但其党政一把手“升级”:书记进入所在县(市)委常委,镇长明确为副县长级,列席县(市)政府常务会议。
在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一部分属于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赋予乡镇一级政府。党政一把手的升级,又让他们在协调工作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一概念提出半年之后,温州5个镇已进入实操阶段,不少县级职能部门在试点镇成立分局。山东则于上周宣布将启动镇级市试点,计划用3—5年时间将省内20多个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广东则在派出大批考察团学习温州模式之后,仿照温州启动了“简政扩权”改革。[3]
镇级市各方观点
温州市综合体改处处长邹向阳说:“这只是一个概念,具体还是强镇
扩权的改革,此‘市’非彼‘市’,“这个‘市’不是行政级别的改变,而是以镇的属级建设小型城市。现代化小城市才是“镇级市”的真正含义。
“镇级市”的提法,表面上是名字的更改,其背后深层之义仍是政府权力的下放。苍南县龙港镇有关负责人认为,“镇级市”的概念主要是让镇级政府承担起建设城市的职能,由镇级政府承担起县级管理的能力,解决城镇责大权小的问题,推动城镇向城市转型。
该负责人称,龙港镇现有本地人口约28万,外来人口10多万。然而,按照以前的政府机构设置,“很多权力不在我们这一块,管理人口的能力也比较弱”。
因此,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很难充分发挥。如在平阳县鳌江镇,拥有20多万人口,但由于体制问题,该镇交通仅由一个20多人的交警中队来管理。
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镇级市”的改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让有这些有实力的经济强镇扩权,有力地推动它们突破发展瓶颈,带动附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法治,是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有网友公开发文反对县辖市的模式,在他们看来,“镇级市”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很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反对者认为,在中国沿海地区,许多建制镇的城市化水平早已达到或者超过了设市的标准,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因此,“镇级市”对于中西部地区没有任何意义。
镇级市发展情况
浙江日报官方微博爆猛料:“浙江部分镇有望升格为‘市’”。微博称,12月25日召开的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传出消息,“浙江初步考虑建立小城市试点镇用地指标单列制度,争取国家在浙江率先开展撤镇设市试点,将条件具备的镇升格为小城市。”[4]
镇级市浙江镇级市
争取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庐县      (4个):
        (4个):
        (2个):
    (3个):
      (2个):
    (2个):
    (3个):
      (1个):
    。
镇级市培育镇状况
日,浙江小城市培育试点启动,该试点为期3年,2011年将是收官年。历经两年的努力,首批入选的27个实力强、人口多、城区面积大的中心镇不断向城市靠拢,依照省政府“三年大变样”的构想,2011年27个试点镇中的佼佼者把“镇政府”的牌子换成“市政府”,听上去顺理成章。
镇级市的诞生是否已板上钉钉,什么时候能挂牌,挂牌后的市会有怎样的行政级别,它拥有怎样的行政权力?昨天,记者就此致电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未予以回应。
诸暨市店口镇位列27个试点镇之中,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维炯明确表示,没听说店口镇将更名“店口市”。
一位出席了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中心镇负责人透露,省里的确有意设立镇级市,但这还只是初步构想,事情能不能成,镇级市的地位如何确定,还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
依照浙江出台的相关规定,保持镇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委托、交办、延伸机构等方式和途径,试点镇将享有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镇级市影响
“镇级市”,这个几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名词”让这个城市迅速“升温”。一同“热”起来的还有房价。龙港镇居民说,“镇级市”一词出现后,原本每平米1.2万元的商品房骤然涨至1.6万元。一时间,“作秀”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此外,炒卖地基卡、户头证、集资卡等凭证现象也随之出现。为此,日龙港镇政府特别发出公告:禁止炒卖安置留地建房指标。
镇级市温州镇级市
镇级市瑞安市塘下镇
瑞安市塘下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浙江省教育强镇、体育强镇和温州市三星级文明镇,先后组建了全国首家乡镇级行政审批中心、浙江省首家乡镇级总工会、温州市首家村级青年中心、温州市首家乡镇级慈善组织。
塘下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面积83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有常住人口17.09万人,外来人口11.03万人。
距温州机场20多公里,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温福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塘下作为瓯越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塘下还是南戏和温州鼓词的重要发源地。
改革开放以来,塘下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为人先,大胆实践,凭借“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连接点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市场经济的搏弈中抢得先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
塘下连续多年名列浙江省百强镇、温州市三十强镇行列。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8.8亿元,工业产值170.68亿元,外贸出口值17.97亿元,财政收入8.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96万元。
汽摩配是塘下的支柱产业。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与商品经济同生的塘下汽摩配产业,如今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全国汽摩配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是瑞安市“中国汽摩配之都”最主要组成部分,培育了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了瑞明集团、胜华波集团、超阳集团、南洋汽摩集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
2006年全镇拥有各类汽摩配生产企业2000多家,产值达73.4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3.2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7家,销售收入达57.57亿元,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20家、超亿元的企业有13家。
近年来,塘下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6年还启动了塘下中心区开发建设,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进步,许多工作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展望未来,塘下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重点,接轨大温州,建设新塘下,积极实施“重镇强乡”战略,打造“实力塘下、活力塘下,魅力塘下、和谐塘下”,把塘下建设成为经济贸易繁荣,水乡特色鲜明的小城市。[5]
镇级市平阳县鳌江镇
鳌江镇现有面积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下设7个办事处,辖8个社区、59个行政村。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领导下,以“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工作要求,按照“一主两翼三基点”的发展思路(“一主”即突出工业,“两翼”即狠抓城建、提升商贸,“三基点”即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城镇、解决民生问题),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镇”的目标,负重拼搏、克难攻坚,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鳌江,这个古老的百年商埠如今发展成为富有现代港城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区域中心城镇,先后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全国创建文明城镇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和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教育强镇、综合治理先进镇等荣誉称号。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10.14 %;财政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30.34%,其中工商税收5.01亿元,同比增长13.84%;实现出口产值6.87亿元,同比增长1.0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207元,同比分别增长7.17%和7.94%。
【经济建设】
位于鳌江镇内的万达广场
围绕又好又快,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克服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确保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全县领先位置。
工业经济保持增长势头。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0.53亿元,同比增长10.55%,其中规上企业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4.7%。规上企业达到106家,同比新增1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8家,其中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产值达5.1亿元,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墨城临港工业小区有5家企业进场开工建设,其余3家进入园区企业将在近期陆续进场。主要行业进一步壮大。
机电行业产值达40.2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0.07%,同比增长9.46%,化工、食品、服装、制鞋、印刷等行业也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三星、益坤、亨力公司通过新一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三联、亨力),市级名牌2个(瑞成、合力),省著名商标2个(雁峰、南麂岛),省知名商号1个(雁峰),市知名商标4个(益坤、亨力、坤彩、瑞成珠光),益坤公司进入拟上市名录。面对宏观经济调控压力,该镇企业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如三星公司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苦练内功”,加强内部管理出效益;雁峰等企业依靠科技研发,开发新型圆织机等新产品,在金融风暴中转危为安。
农业发展实现增收增效。狠抓粮食生产。出台了对种粮农户的扶持政策,鼓励粮田向种植大户转移,完成早稻3100亩、单季晚稻3.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3696吨。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仙岩水库的验收、草池水库的主体工程、东头水闸工程,启动了罗?水库和下厂水闸的修复工程,完成了“万里清水河整治”工程5公里、河道疏浚6公里。重视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业龙头企业达12家,新增2家。
在省农博上,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的大黄鱼和信业水产有限公司的水产品获金奖,塘川橄榄、大坪特早茶获优质奖;浙江腾飞鸽业合作社和龙雾茶叶合作社获省农业厅示范合作社。花岛农家乐获县示范农家乐,塘川橄榄被定为县保护开发项目。抓好渔业生产和安全管理。通过渔业协会、伏休期和开渔节等对渔民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定期检查渔船的安全设施,开通了渔业电台,建立了安全联络员制度,开展渔业安全村创建活动,实现渔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实现规模户免疫率达100%,散户免疫率达90%,无出现重大疫情。
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96亿元,同比增长8.77%,共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17亿元。钢材、建筑材料、家电等专业市场不断巩固和发展,江滨商业广场、西洋装潢精品街按期开业,国际大酒店升级为四星级酒店,五星级皇家大酒店建设启动,浙南物流园建设、钢材市场迁建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城乡建设】
围绕城乡统筹,城乡建设进一步推进。坚持在城镇扩张、功能完善上做文章,继续打造宜居城镇,同时关注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瓯南大桥配套工程胜利路、昆鳌大道拓宽工程相继通车,火车站大道、广场路、府前路二期、环城东路建设攻克阻力加快推进,曙西路、园林西路等道路延伸工程取得实际进展,城镇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抓紧推进一批提升城市内涵的项目,蓝田花苑建设启动了前期工作,进入土地公开出让程序;旧城五期改建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已出台拆迁办法;江滨沿江景观带建设取得突破,即将启动建设;火车站建设顺利完工,站前区建设正加快推进;鳌江消防中队营房投入使用。同时,加强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投入800多万元用于人行道、绿化带、排污管网等各项市政设施建设。
农村面貌得到改善。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投入近150万元,完成了塘北村、埭头村、珍岙村、厚?村、岳巢村和下厂村等6个村的整治工作。三年来,全镇共完成整治村31个,极大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总体情况,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象。
【社会建设】
鳌江实验小学
围绕民生需求,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构建社会和谐。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做好低保和优抚工作,发放低保金260万元,为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成立“星光”老年之家5家。全镇有80869人参加了新农合保险,任务完成率达111.9%。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共有16个村3020名被征地农民申请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金。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共有25016户参加投保,参保率达96%。
文明创建共建共享。制定文明创建实施意见和目标责任***表,并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创建。重点在6条主干道启动了“六大专项整治”,城镇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文明创建活动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编制完成《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平阳县鳌江镇卷》;组织节目参加第二届平阳艺术节比赛;在荷莲村、厚洋村等农村地区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了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镇94%的村(居)***了健身器材。
在郑家墩村、贵德村、珍岙村开展了农村体育俱乐部建设。着力发展教育事业,中、高考成绩继续位列全县前茅,鳌江中学迁建工程已完成填方工程,开始进场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完成郑家墩等9个村的改水工程,启动平河等5个村的改水工程。计划生育常抓不懈。
【党的建设】
围绕改革创新,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教育。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开展领导干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推出四个活动载体,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出台了《鳌江镇机关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和《鳌江镇农村工作指导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落实驻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制,并加大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完成了全镇67个村(社区)党组织的换届,在选举中创新实施了公推直选等制度,举办新任村干部培训班,并着力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启动11个村级组织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工作。
规范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共建立远教站点66个,在全市率先成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六站式”服务。稳步推进“两新”领域党建工作,指导三星、益坤、雁峰、通用包装等4家重点企业做好党建文化形象建设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党员为民服务日”活动。
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提出了以“抢抓新机遇,建设新鳌江,实现新跨越”为我镇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在镇区大型固定宣传窗上刊出十七大辅导文章20篇,在闹市区张贴宣传图片17幅,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标语70条,在农村刊出宣传栏160期,出动宣传车16次,及时编辑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简报10期。共安排宣讲72场,受教育达50000多人次。同时,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编印了鳌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画册。
党风廉政和***败工作深入推进。抓制度建设,巩固村账镇代理制度,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和监督,开通鳌江镇村级财务公开网,将村级财务在网上实施公开,并选择10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开展村级财务审计;严格落实“规范公务消费管理、节约行政运营成本”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外出、公文会务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对13个工程进行招投标。
抓***倡廉教育,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共300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警钟》和《赌之害》,邀请县纪委领导分别为全镇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和老干部作党风廉政专题培训和报告。抓案件查处,全年共报结信访件15件,立案5件,处理违纪党员5人。同时,人大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责,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视察活动,督促代表议案办理,工作卓有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围绕大局创新实践;统计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镇科协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党管武装、统战、老龄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6]
镇级市乐清市柳市镇
柳市镇位置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岸线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城镇----柳市镇。它位于烟波浩渺、鱼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以柳树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城镇,早在西汉时,这里就已经形成村落,集镇则形成于北宋。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记载的却一直是贫穷和落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柳市大地,柳市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改革新事物,低压工业电器的集聚化生产、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里声名远播,成为新闻界、经济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焦点。***、吴邦国、***、李鹏、李瑞环、尉健行等中央领导先后视察过柳市,充分肯定了柳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做法与经验。
这个奇迹般崛起的“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距温州机场35公里。全镇总面积49.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户籍人口10.1万,外来人口11.2万。柳市系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浙江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和星火科技示范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柳市镇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令全国、全世界为之瞩目。近年来,柳市经济更是呈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之态势。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5亿元、财政总收入7.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698元。自1994年以来,柳市镇一直稳居温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三十强镇第一位,列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大强镇第三位。2004年入围全国千强镇,排名为第21位。
演绎财富神话 柳市名闻天下
柳市镇是一个以生产经营低压电器而闻名的传奇集镇,它以浓墨重彩书写了一部雄奇壮丽的农民创业史;柳市也是一部温州经济的浓缩史,它生动地记载了温州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激荡风云,荣辱沉浮,有力地显示出时代的主旋律----发展才是硬道理。
与温州所有农村一样,柳市人多地少,冲破土地的束缚,在工商领域施展能工善贾的才能,谋求更大发展,一直是柳市人潜在的冲动。早在70年代初,柳市镇的一些能人就敢为人先,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涉足于低压电器产销领域。1977年上半年,温州第一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在柳市镇后市街应运而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柳市农民放开手脚闯市场,门市部和家庭作坊相结合的“前店后厂”式样的低压电器企业在柳市逐渐增多,至1981年,达300余家。然而,当时寒冬才过,冰凌未消。1982年春,作为全国性的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斗争的“重中之重”之地,柳市镇八位经营特别出色的“冒尖户”、时称“八大王”的专业户遭到了无情的打击,逃亡的逃亡,被关押的被关押,一时间,柳市镇人心惶惶。
政治上的高压并没有使柳市人放弃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执著追求,1983年,柳市人想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变通之法,即企业表面上戴着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注册登记,实质上在企业内部实行股份合作制。由于这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产权明晰、经营自主、机制灵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特征,即使在当时萧索的环境里,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企业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984年春,随着中央对乡镇企业政策的放宽,温州市委郑重宣布为“八大王”平反。这一消息使柳市人民群情振奋,低压电器产业以势不可挡之势获得迅猛发展,至当年6月份,柳市的低压电器门市部骤增至1000多家,供销员队伍达1万余人,低压电器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小城镇为依托、家庭经营为主体、供销员为媒介、前店后厂为基本形式的“柳市现象”初步形成,柳市镇生产的低压电器源源不断走向大江南北。
由于柳市低压电器产业是在刚脱离土地的农民手中承受着资金与智力的双重饥渴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市场拉力过大,致使在生产经营方面泥沙俱下,清浊相激,一些柳市生产的低压电器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1989年,国家检查了近7000个经销单位,查出伪劣低压电器170多万件,其中大多数来自柳市。由于这些假冒、伪劣的低压电器漏电,事故频频发生,甚至导致一家煤矿瓦斯爆炸,多人伤亡。199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为柳市镇单独“发文”。随后,由国家7个部委联合牵头,省、市、县三级政府配合,200人的工作组开进柳市,展开了全国少有的打假行动。这一打就是5个月。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全部关闭,1544个家庭工业户歇业,359个旧货经营执照被吊销。打假“打”得柳市人抬不起头来。许多人哀叹:这下柳市完了。
事情的结局却出乎他们的预料。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工作组最终达成了共识:打假决不手软,必须坚决彻底,但“倒洗脚水不能同时把小孩一起倒掉”,“打击、围堵、疏导、扶持”这8字方针,一个字都不能少。
柳市镇的干部群众开始真正理解“打假”的含义了。柳市镇党委、镇政府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推动经营者走上合法经营、诚信致富的道路。工作组走后,镇里有关部门忙开了。他们从成立低压电器检测中心着手,整顿企业,整顿市场,继续打假治劣,实施扶优工程。
符合要求的513个零售企业领到了“通行证”,没有问题的产品领到了生产许可证,一些诚实经营的企业得到了重点扶持。同时,由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智囊团”,深入企业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
一年多后,柳市的低压电器业面貌大变。日,***总书记来到温州,其间专门考察了经过整顿后新建成的柳市“电器城”。在“电器城”里,他俯身电器柜台,仔细察看各类电器。当得知这里的产品许多已获得机电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有的还获过奖时,他说:电子产品一定要保证质量。
在柳市镇党委、镇政府的扶持下,一些经过打假“筛选”出来的“良种”在迅速成长壮大,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位的正泰和德力西就是他们的代表。这两家企业比质量、拓市场,在不断的竞争***同成长。正泰提出“宁可少做亿元产值,也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德力西则把“质量立厂,名牌兴业”作为企业始终如一的目标。正泰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国际CB安全认证、美国UL认证等。德力西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1999年12月和2000年1月,正泰、德力西商标双双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是目前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仅有的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都说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柳市企业品牌创建成绩骄人。在“正泰”和“德力西”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正泰、德力西、天正等3家企业的7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60多家企业商标和多个产品被浙江省、温州市评为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基础上, 2004年,柳市镇又获得了“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产业基地”两张金名片。到目前为止,全镇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328家,取得ISO-14000国际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0家,获得3C、美国UL、欧共体CE等认证5000多张,成为全国持证最多的电器生产基地。4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品实验中心,部分企业开始涉足ERP管理,CAP技术已被规模企业所采用,德力西电器成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助推器,正泰集团获得质量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正泰集团还携手世界500强GE公司在柳市投资建立通用正泰电器(温州)有限公司。
质量高,产品俏。每天,都有价值5000多万元、生产地标着产地乐清的低压电器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成为长江三峡工程等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产品。80多家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国家、省(部)级“两网”改造推荐产品目录。乐清低压电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5%。
到今年春节,柳市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电器文化节”。这一年一度的新春节会不仅成了乐清市和柳市镇企业界的盛会和文化大餐,更成了全国和世界各地友人了解柳市的生动载体。“中国电器文化节”使柳市民营经济文化内涵不断升华,也使“中国电器之都”----柳市声名远扬!
促进城乡一体柳市走向文明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有着宽阔干净的公路、气势宏伟的高楼大厦的地方仅仅是个镇级建制。走在柳市镇的大街上,人们感受到的是一股现代大都市的气息。
柳市镇镇长陈宣安向记者介绍说,随着强势经济的形成,柳市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按照温州大都市单体规划和乐清市中等城市规划的要求,也是根据中国电器之都的产业定位和柳象片区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柳市镇政府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力求把这个面积不大的城镇打造成为一个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区块。
镇城建环保局的同志介绍说,柳市镇现已完成8.3平方公里的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4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中心村规划6个,旧村规划6个,洋心村改造工程开始启动。新区开发建设方兴未艾,不仅完成了镇府新建搬迁,建成了柳市历史上第一个供市民休闲的广场,而且以经济社会服务中心新建搬迁为标志,以及绿化广场和海关、商检、法庭等大楼的建设,新的中心区初步形成。
为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柳市镇现已完成了柳黄路、柳白路、柳青路、柳翁西路、三里一路、新光大道、环城东路、长江路南路、兆丰北路、柳青北路等道路的建设,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城市道路网框架;配合完成了新104国道、高速公路、进港大道等省重点工程建设;城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路灯亮化率达98%,做到路平灯明,为有序快捷的城镇交通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些基础性项目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了乐清市中等城市柳市片的基本框架,为实现与温州大都市经济圈的对接创造了条件。
让人们钦佩的是,柳市镇在城市建设中,不等不靠不要,而抓住机遇,快速而上。其奥秘是,近年来,柳市农村经济飞速发展,集体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村已达5个,2个集体资产超亿元的村组建了集团,7个村进入温州市奔小康百强村行列,8个村被列为乐清市奔小康示范村。至1998年底,城乡各项储蓄余额达12亿多元。柳市镇党委、镇政府顺应广大村民群众城市化的迫切要求,从柳市镇自身特点出发,多方面筹集到资金,从而赢得了宝贵的建设时间。
在不断推进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柳市镇党委、镇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注重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把文明城镇创建看成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富民强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奋斗目标的有力举措,不断加大文明城镇创建力度。
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提高市民素质,积极引导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促进文明城镇创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筹措教育经费1亿多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校网调整,通过了省级教育强镇验收。
他们注意工作重心下移,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到镇村联动、村企联动、干群联动,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方齐抓共管镇村单位联动的创建格局,目前,已创建省级文明单位3个,温州市级文明单位主13个,乐清市级文明单位45个。
现在,柳市镇已经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共同良性发展的新阶段。1994年至2003年连续十年荣获“温州市综合实力三十强乡镇”称号;1995年被温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温州市级文明镇;1996年荣获“浙江省卫生镇”称号;1997年荣获第五批“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称号;1999年荣获“浙江省教育强镇”称号;2003年先后荣获“浙江省体育特色镇”称号和第七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2004年被评为温州市三星级文明镇、全国千强镇。上列荣誉就是对柳市镇文明创建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的最好肯定。
奏响和谐音符建设平安家园
***总书记最近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正在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柳市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本地区社会的民主法治、安定有序。2004年4月份开始的“平安千村工程”就是柳市镇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出重头戏。
新光片区是柳市镇一个重要的电器生产基地,前些年,这里几乎每夜都发生工业原材料被盗案件,闹得民营企业一到天黑就提心吊胆。开展“平安千村工程”创建活动以后,柳市镇委副书记陈民进村蹲点指导协调,这一区域的四个村委会和一些民营企业集资六十多万元,利用背山面河的天然屏障,在通往104国道的4个桥头堡建造了4座治安岗亭,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记录、监视进出车辆。一到夜里12点就拉上电动门,找人的、运货的必须出示有效证件,说出人名、厂名和理由方可通行。
目前在柳市镇,像新光片区这样舍得出资买平安的不在少数。柳市镇上一些家产千万的电器企业老板走下奔驰、宝马车,戴上红袖章,穿上迷彩服,跨入村里的巡防队伍。他们说,只有社会平安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蟾东村有一天夜里接连抓到四班盗贼,第二天一早,50个村民代表聚集到村委会,一致表决立即开展“平安村”建设。没多久,本村民营企业家赞助20多万元,再加上村集体资金,投资60多万元购置了24台电子监控设备。村民高兴地说,“过去是盗贼躲起来偷我们,现在是我们躲起来捉盗贼。”
在柳市镇张衢村村委会大楼,记者看到办公室墙上挂着外来人口一览表,上面粘嵌着黄、绿、红等不同颜色的塑料棋子。村党支部书记余洪波介绍说,他们村有外来人口3055人。在“平安村”建设中,他们将全村分为6个责任区,实行棋盘式、动态化的服务与管理。他解释说,“黄子”为A类,表示有固定职业、收入稳定、证件齐全、表现良好人员;“绿子”为B类,表示无固定职业、收入不稳、表现良好人员;“红子”为C类,表示没有职业、收入不稳、经常性流动人员。他说,搞社会治安要抓重点,“好的要服务,差的要监控”。对后一种人群,要一对一,“盯死看牢。”
柳市镇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陈民介绍说,开展“平安千村工程”创建近一年来,柳市镇已初步形成了全镇、办、村三级联防体系,形成了网络化大巡防格局,有效遏制了刑事案件的高发。目前,全镇刑事案发率同比下降7.7%,盗窃等可防性案发率同比下降14.7%,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发案率比乐清全市低12%,吸毒人员新增数与脱戒数相抵继续保持负增长,被推荐为温州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到目前为止,柳市镇共向乐清市委政法委申报创建五星级平安村居5个,三至四星级平安村居21个。
精心绘制蓝图 铸造辉煌明天
改革开放以来,柳市从一个农业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工贸为主的现代化新城镇,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出现了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柳市现象”。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柳市镇将怎样描绘自己的未来发展新蓝图呢?
柳市镇镇长陈宣安说,目前,柳市镇正处于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的关键时期。柳市镇要以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造“国际电器城”的目标,集中精力,开拓进取,抓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陈宣安镇长说,要在国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产业层次的升级非常重要。去年8月,乐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乐清市打造成“国际电器城”,柳市镇要借此东风,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强势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继续抓好规模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规模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陈宣安说,打造工业强镇,关键在科技,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基于这样的认识,柳市镇政府已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如在电器行业开发高压开关成套设备,开发智能化、模块化、组合式、具有通讯功能的电器及元件,研究国外第五代电器产品,努力提高柳市电器开发和制造水平,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谈及2005年的具体工作时,陈宣安镇长强调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以人为本,借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之契机,加强镇班子领导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干部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抓好村两委班子的改选和建设,把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干部选上来。第二,要以民为本,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要建立一种立体型服务的便民体系,要创新体制,提升工作效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第三,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要以湖头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带动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要以镇前大道建设为龙头,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2004年,柳市镇不仅在宏观调控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在实现科学发展观上取得了新突破。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柳市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柳市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柳市,这座充满魅力的江南名镇正如一艘巨轮,将以新的风姿和风采在新的历史起点破浪开航,昂首驶向光辉的未来![7]
镇级市苍南县龙港镇
龙港镇位置
龙港镇,地处浙江省温州南部,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西接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南背依经济发达的江南平原,北岸为平阳县鳌江镇。是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文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浙江省体育强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现辖9个办事处、23个居民区和107个行政村,辖区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34万(户籍人口24.5万),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本地语言为温州话、蛮话。苍南蛮话人中心城镇。镇政府驻镇前路,邮编:325802。辖23个居民区(江浦、通港、海港、建新、镇前、龙跃、沿河、文卫、江湾、西南、龙湖、站前、百有、江滨、龙华、望城、永盛、建北、龙威、鹤浦、东浦、泰安、繁华)、107个行政村(新渡、方岩下、河底高、金钗河、江口、下埠、池浦、朝西屋、流浦、柳江、咸园、砖瓦、新陡门、新兰、东排、西排、新美州、洪宫、涂厂、黄家蓬、瓦窑头、李家?、下涝、浦后、三大屋、河北庙、黄中、象北、象中、象南、七河、刘北、刘西、刘南、方北、方中、方南、章良、岑浦、下东庄、二河、海头、河尾、前东、朝北处、后岸、民主、海下、新?、西桥、东河、下?郑、双桂、陈良、杨家宅、凤江、双龙、汇龙、李庄站、长连屋、朱家站、三?、凰浦、水深?、童处、林陈、新光、麟头、张西、张东、环河、徐家庄、陈家宅、韩家?、希贤、仕家?、梧桥、吴家弄、陈宅、林官仓、陈华?、吴兰楼、余北、余南、施良、孙店、周家车、西河、下水门、郭宕、新河、上河头、薛北、薛中、薛南、月星、大店、文楼、东庄、三大庙、都口、卢处、平桥、寿山、王家门、下湾、振棋)。
龙港镇地处温州南部,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西接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南背依经济发达的江南平原,北岸为平阳县鳌江镇。是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文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浙江省体育强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现辖9个办事处、23个居民区和107个行政村,辖区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34万(户籍人口24.5万),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
龙港于1984年建镇。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功实现了龙港第一次跨越。1995年被国务院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开始全面实施龙港小城镇综合改革。2002年以来,我们又确定了“既不能忘本,又不能吃老本”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抓产业的提升和城市框架的构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4.37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总产值222.86亿元,增长16.8%;财政收入8.83亿元,增长16.5%;市场商品成交额87.6亿元,增长13.0%;外贸供货值9.19亿元,增长29.4%;人均纯收入9938元,增长11.6%。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现在的龙港工业发达,印刷、礼品、纺织、塑编是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电缆、光缆、磁卡、BOPP、BOPA、BOPET、不锈钢带材、陶瓷、服装、食品等是龙港的新兴产业。为扶持工业发展,几年来,龙港镇花大力气建成印刷、小包装、塑编、城东等四个工业园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各地200多家企业入园,使之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龙港水陆交通便利,鳌江港是浙江省五大港口之一,陆路与国内39个大中城市有客运往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龙港成为浙南闽北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全镇现已建成礼品、腈纶毛毯、陶瓷、服装、建材、水果、家具、水产品等十五个专业市场,其中温州礼品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礼品城。
龙港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海水捕捞业、养殖业和种植业发达,水产品年产量在8500吨以上,3700亩水产养殖园区和3000多亩蔬菜、水果基地能向周边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近年来,龙港以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人”和“城”这两大主题,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后建成30幢高楼,同时建成江滨外滩广场、龙翔广场、金河广场、大桥公园、象湖公园等广场公园,城镇道路灯亮灯率达95%,城市长大了、长高了、变亮了、变美了。通过文明城镇和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人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当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强化温州南部地区在该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实现龙港第三次跨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法治浙江”、市委“三个温州”以及温州第三次跨越和苍南县委“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全面实施“六六”发展战略,即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实力龙港;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都市龙港;实施生态支撑工程,建设生态龙港;实施社会进步工程,建设文化龙港;实施平安和谐工程,建设平安龙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建设活力龙港,通过产业提升、招商引资、环境优化“三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执政能力“三项建设”,做到在鳌江流域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发挥主战场作用,引领鳌江流域的跨越发展。[8]
镇级市永嘉县瓯北镇
瓯北镇位置
瓯北镇地处浙江中南部,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12万人。改革开放后,瓯北生机勃发,贸、工、农全面发展,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五大支柱产业,获得了“中国泵阀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等称号,被誉为“温州浦东”。
瓯北,俗称江北岸。约于西汉前形成村落,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海王邹摇(俗称东瓯王)曾在此建立国都,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今瓯北罗浮新城,清光绪年间,这里分属贤宰乡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都和仙桂乡三十二、三十三都,民国期间,称永嘉县第六区罗浮乡、镇江乡、江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罗浮乡析置三江乡。1956年3月,罗浮、浦西、礁下三个乡合并为江北乡。清水埠原分属三江、江北、黄田三个乡管辖,1981年建立清水埠镇。1989年4月,撤销江北乡和清水埠镇,建立瓯北镇(县直属镇)。1992年5月,撤销三江乡,并入瓯北镇。2001年7月,撤销原瓯北镇、黄田镇、罗东乡,建立新的瓯北镇。至此,以原瓯北镇、黄田镇和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瓯北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9]
镇级市青岛培育
小城市培育五个镇级市
日,青岛市正式启动小城市培育试点,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莱西市姜山镇、即墨市蓝村镇、黄岛区泊里镇5个强镇成为首批试点镇。这也标志着,山东成为继浙江之后第二个启动“镇级市”试点的省份。
“小城市试点,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会的胶州市李哥庄镇党委书记李述献介绍,纳入试点的5个镇,都是青岛的强镇,已经具备了迈向小城市的基础条件,但是这些强镇的发展日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约束,急需扩大发展空间。
对于此次试点目标,青岛提出,到2016年基本完成首批小城市培育工作,5个小城市试点镇主要指标达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居民互动服务、市场商业服务三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青岛重点从户籍制度改革、财政体制调整、实行扩权强镇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户籍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出台低门槛落户、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民进城鼓励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到小城市试点镇落户,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3]
镇级市通过名单
2014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试点对象将重点放在镇改市工作,通知要求每个省(区、市)选择不同层面的非县级政府所在地重点镇进行试点,数量控制在4个以内,这次明确提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设市。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镇名单于8月底前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各省区市正在积极遴选试点镇名单,部分省区市已确定了最终上报建制镇。按照国家最新的镇改市要求,一是镇区人口必须达到10万人(西部地区会相应放低标准),二是该建制镇既不是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镇,也不能是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镇(城市郊区镇也排除在外)、以下为各省可能会选取的符合国家镇改市要求的建制镇名单。  广东省: 佛山市狮山镇,常住人口: 67万人  东莞市长安镇,常住人口: 66万  东莞市虎门镇,常住人口: 63.8万人。  东莞市塘厦镇,常住人口: 48万人。  浙江省: 温州苍南县龙港镇,镇区常住人口25万  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镇区常住人口14万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总人口14万人,镇区10万人  大足区龙水镇,总人口13万人,镇区9万人  九龙坡区西彭镇,总人口15万人,镇区10万人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镇区常住人口15万人  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镇区常住人口11万人  达州市宣汉县南坝镇,镇区常住人口10万人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镇区人口15万人  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镇区人口15万人  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镇区人口16万人  莆田市秀屿区忠门镇,镇区人口16.7万人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太平店镇,总人口11.5万人,镇区人口7万人  荆门市钟祥市胡集镇,总人口13.7万人,镇区人口8万人  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总人口10.1万人,镇区人口6万人  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总人口5万人,镇区4万人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田镇,总人口10万人  怀化市洪江市安江镇,镇区常住人口7.9万人  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总人口11.7万人,镇区人口5万人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总人口16万人,镇区人口5.5万人  宿州市萧县黄口镇,总人口10万人,镇区人口5.3万人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总人口15万人,镇区10万人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总人口80万,镇区人口45万人。  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总人口17万人,镇区人口12万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总人口42万人  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总人口14万人  南通市启东市启东吕四镇,总人口18万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总人口10万人,镇区5.2万人  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镇,总人口10万人,镇区8.6万人  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镇,总人口10万,镇区5万人  伊春市铁力市朗乡镇,总人口7.4万人  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农垦分局三江镇,镇区人口5万人  红兴隆农垦分局兴隆镇,镇区人口3万人  宝泉岭农垦分局宝泉岭镇,镇区人口5万人  牡丹江农垦分局裴德镇  九三垦区分局双山镇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沟帮子镇常住人口8万人,镇区人口6万人  沈阳经济区辽阳市辽阳县刘二堡新市镇,镇区人口7万人  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总人口7万人(副县级镇)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总人口12万人,镇区人口10万人  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总人口5..5万人(规划30万人)  四平市梨树县郭家店镇,总人口10万人,镇区人口6.5万人  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总人口8.5万人,镇区人口6万人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总人口15.7万人,镇区9万人  梧州市藤县太平镇,总人口14万人,镇区7万人  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总人口12万人,镇区3万人  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总人口10万人,镇区3.5万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总人口7.8万人  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总人口10万人  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总人口7.5万人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水冶镇,总人口15.5万人,镇区人口10.3万人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总人口18.5万人,镇区人口11.3万人  郑州市巩义市回郭镇,总人口11.4万人,镇区人口5万人  新疆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镇,总人口2.2万人  伊犁州霍城县清水河镇,镇区人口5.5万人  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总人口4.5万人,镇区2万人
.温州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温州网[引用日期]
.温州网[引用日期]
.温州网[引用日期]
.温州网[引用日期]
.温州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