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OL的一点心理变化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高手是否都这样?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 TEL:400-080-1200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3|回复: 24
【原创】《心理是如何发展的》12节段互动文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原创】《心理是如何发展的》12节段互动文 (心理是如何发展的,十二)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风神)
《对人的心理结构、幼年到成年期的心理发展历程的一些思考。
意义性生活及虚无
&&佛陀说“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够教导,一个人必须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问题存在时,一个人不能把自己投入到某种关联中,或则说挣扎和痛苦就是发生关联时候发生了困境。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抛入”某种关联中,问题将不会存在。客体关系学也称为人际关系学,我觉得仅从人际关系上解释人的种种的困境是不够全面的,因为人际关系并不能凭空产生,某种意义上,人与人的关系不可能在纯粹的感情上发生着。感情也是借助某种“媒介”发生着,所以如果失去了发生关系的某种媒介(或手段)关联将不可能发生。 & &如,有买有卖才是生意,有来有往才是互动,以棋会友、以画会友、以琴会友等等,都是用一种“交往媒介”(琴棋书画、***、来往)上与他人发生着关联,一个人若处在某种“无能状态”,就很难与他人发生着关联,这样的生活自然走向某种虚无,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关联也会失去内涵而变得空洞。正如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无内涵的生活和交往首先吃穿住行如何解决? 其次情感在缺乏生活中会如何发生,空虚的情感在交往中又会流向何处?人的七情六欲将会变得萎靡不振,为了不使自己萎靡,只能在寻求官能的刺激中感受自己“我还活着”。诺贝尔文学作品“性的人”,讲述的便是虚无中人与人的关联走向扭曲和破坏,空虚和麻木。这些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阐述的极为透彻,在罗洛梅那里人的基本本能是“原始生命力”,它在创造着生活,当这种生命力无处可用时,就会流向破坏、幸灾乐祸、虐待等等,内心虚无和麻木的时候,人们就会以这种破坏性的方式对待他人和自己。
以往我写的一篇文章放在这里是合适的 《精神分析的弊端》(精神分析学是制造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罗洛*梅曾说“....事实上,有一些精神分析专家公开承认,他们是在致力于培养一种幻想,并力图使这一行为合理化”。是的,精神分析学到底分析些什么呢?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无意识的东西成为意识化人就健康了,事情确实如此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依然用分析学的观点去看看人的精神活力是靠什么来的,分析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产生苦恼,是因为他的精神能量(里必多)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对象,而淤积在自己的身上的现象,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健康,那么她/他就把里必多在客体中得到利用,就大功告成了,各种改装形式就是里必多没有在正面的客体中运用的迂回表达。所以说,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说,一名健康的人就是会如何灵活地运用自己生命得力(里必多)的问题了,重要的是这种里必多运用是与行为相伴随的,因为只有在行动中里必多才可能得到利用。& && &然而,在实际的咨询中,我们不少时候将会被当事人的一些无穷无尽的思考卷进去,他们信奉分析学的分析能够给他们带来健康。事实上,咨询师有足够的洞察就会发现,他们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把精神能量用在无目的的思考上来的,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行为把自己的能量运用到外部事务中,他们的很多苦恼将会消失。如果一名咨询师对这样的当事人深挖潜意识,那么他们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因为咨询师在强化他们的病根——把精神能量运用在无实在客体的思维游戏中。& && &不少时候,“内省”是相当有害的。对此罗洛*梅谈到“‘付诸行动’是把冲动或意向转入公开的行动以避免‘内省’。对一些欲望或意向的内涵和意义过分地去‘内省’,往往会更加混乱个人的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并因而产生更多的焦虑和痛苦。”& && &如果精神分析后,所看到的里必多能量没有可利用的具体对象,那么分析将可能带来巨大的内心混乱。& &&&认识了什么就应该有相应的行为,否则认识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超越了他的行为和建设能力,那么他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 & 一则神话里一个人刺瞎自己的双眼后咆哮“为什么让我看到这些!为什么?!” & &&&好像是客体学家克莱因的话“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建设性的活动中,那么他将不会罹患任何精神障碍”。& && &存在大师沙特曾说“行动吧,人在行动中成就了自己,除此以外人什么都不是”。》
互动文------------ (以下文字互动时间大约在2012年2月---3月份)
在《心理是如何发展的(原创连载十二)》的评论区,与猴子先生的精彩互动使文中一些话题得以深入,特将互动載录如下: 原文链接:。。。。。。。。。。。。。。
猴子: 呵呵,先生这篇文章写得俊!(这个词从《鸿门宴》电影里学来的) 文中所提不少思想已经上升到一个哲学高度了,发人深思。这不禁让人想到那个问题:人究竟是为何而活,是因自己而有了诸多外在关系,还是因诸多外在关系而有了自己? 人之所以苦恼,是因为精神能量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的确,此为事实。但人为何自寻苦恼呢?这似乎又会涉及到个体本身上的东西,而这些或许就是弗洛伊德所考虑的。举例来说,某人苦于无法向心爱之人倾诉,可能几句鼓励可帮助他,但如果这种焦虑已经使他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且该焦虑特质已经固化在他的行为中,使他的“精神能量”凝固于无谓的胡思乱想上无法自拔,精神分析就会尝试从特质形成的根源上查找原因。 关于分析学和精神分析,我觉得,这似乎与先生之前提到的孔子“闻斯行诸”有点类似,精神分析初衷是由根源推结论,结合“闻斯行诸”或许就是先生所写的“冉有啊,你的性格特点来说应该马上去做”;而分析学则强调行为和结果,忌讳“先入为主”,所以更接近于孔子的做法。这或许就是先生这几日所强调的地方吧。 不过,对于心理学理论派的人,或许更倾向于脑筋急转弯似的精神分析,呵呵。
博主: 呵呵,深入心理学时,涉及到哲学问题带有必然性。
人究竟为何人活?这个话题挺大的,不过可以简单处入手说说看,应该是为满足而活,满足什么呢?食色性也。“食色性”虽仅仅仨字,涉及到的问题可就多了。食者吃,哪里来的食物呢?需要劳动,劳动就需要技能,技能还需要有地方发挥,一个吃饭问题弄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色是财物了,吃饱了,我们要看电视上网穿衣服,这个都要花钱,金钱是挣来的所以要工作,呵呵~,这些概括起来,最终落在了“行动”,更确切地说是“有效的(能产物的)行动”---有效行动又可以说是“能力”了,所以,能力的受限是所有苦恼的根源,受限的原因会很多,学历、性格、机遇等等,虽说“心外无物”,字面上我看到这句话容易让人误解,于是加了“物外无心”,供养心者定是外在之物,对此孔子倒是很干脆“闻斯行诸”,用大白话说是“小伙子,你就干好了”,呵呵。。还有“性”,人之欲,青春期多以学习或运动等方式转移这些能量,到了成年,个人的综合能力上能选择怎样的对方了。。总之,食色性满足过程很简单,但是搭起这个抬起的过程编织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物欲、文化、规则上形成了种种的方式。
正如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猴子: &能力的受限是所有苦恼的根源&说的很有道理,呵呵。 由这个话题可以展开一个哲学命题:人因苦恼而活,还是因活而苦恼。 针对于前者,可以假想一个极端模型:人如果没有了任何苦恼会如何。此时人“能力不再受限”,但因为没有了任何阻力,能力也缺失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能力逐渐会被忽略,逐渐的,人会丧失一切能力,因为人不再需要能力去克服阻力(苦恼的根源是阻力)。丧失一切能力的人也从此消失,因为任何物质和系统的存在是具有能力价值的。就像那句话,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人挂了。 针对于后者,这是人的直观感受,为了活着而忍受着各种痛苦和苦恼。苦恼就像大气中的氧气,伴随人一生,你只要活着,就有他的身影,除非你永远不再需要它。 两者自相矛盾,却又可相互制约。或许心理学和哲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此,使人在两者之间寻觅一种安全的均衡,不致于在任何一个极端丧失自我。扯远了,呵呵。 先生谈“食色性”,类似于心理学中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无论“满足”是否具有层次感和优先级,还是无法避免这个话题:人究竟存活于需求的满足之上呢,还是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或者两者都不可或缺,具有辩证意义上的同一性?前者是能量的结果,后者则是能量的存在感。呵呵
博主: 人因苦恼而活,还是因活而苦恼到极端模型上说下看看;
两级极端模型也有的,画个简易图; (左边:极端痛苦)--------(中间:常态状态)------(右边:无限自由) 大多数人在中间地带,左边是极端的不自由者,如先天白痴、严重精神分裂等这些人群几乎没有自由,所以法律也不制裁,精神混沌到极端的时候他们本身是没有悲喜感觉的状态,而右边的是“极端自由者”,如佛陀等,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自由的定义,自由很多时候并不是行为到财力的无限自由更多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如何才能自由呢?就是彻底地放下而无碍无挂,通常说的“涅槃”,外界的任何变化已影响不了内心的稳固,这就是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同为一体的状态,当然那种状态就是我们想象了,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这种状态,但是这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通常我们说的所有的快乐和痛苦是一体的,如老子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大喜者有大悲,因为被“物相”敏感的人,患得患失就会强烈,我们通常说的自由应该更接近于很大程度上能够放下,放下的反面就是“控制”---外界一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转,但是人所能控制的范围都多大呢?实际上没多大,所以“瞎操心”就多了,神经在这种执着中消耗的气喘吁吁,,,当然,这么一说,很可能有感觉人不用努力和追求什么,而实际上“尽人事顺天命”就是不错的状态。
满足和需要导致人的寻找,而人真正需要的真的那么多吗?可以说很多也可以说很少,很多是人心所造。相当多的苦恼问题恰恰出处想的多做的少或做不了,而做多少享受多少是一件快乐的过程,对改变不了的事情接受也是自由。黑格尔对自由是这么说的“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用我们的话说“智者不惑”,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苦恼,一个人一顿吃一碗饭足够了,然而他总是看着一锅饭烦恼。呵呵~
对于快乐想到的一种情景是。当一个人投身于一件事情忙碌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需求不足的,停下脚步的时候那种乐趣也在延伸....
猴子: 呵呵,先生的学识令人佩服!向先生学习收益匪浅啊! 品先生回复的话,我又想到了王阳明。朱子谈“格物”,求万物之理,莫不也是求圣人般的“无限自由”。理想甚好,人觅之却若雾花井月。后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倡导“事上磨炼”,就是让人把“致知”放在行动上,而不是敬恭在心里去酝酿。 这种想法和先生的话比较起来甚是类似,只不过先生以心理学的角度上去讲,更加通俗易懂。但是,知与行还是存在着矛盾,先生所引黑格尔的话中也窥见一斑:行若不知,不知而惑,惑,方不行,不行又不知。 这种矛盾存于行与知之间的联系上,苦恼的人或源于不知,或源于不行,无论哪一端,都是死结。只有行利于知,而知利于行,才是出路。放在苦恼的模型上:人是知苦恼而活(此处“知”是了解苦恼),又在活中更近一步知苦恼。呵呵,用苦恼来诠释此理就是一个无解的困境,如果把苦恼换成快乐,道理亦相同,此时人却是“快乐的不得了”。如此来看,行并不一定能解决知的问题,而知也不一定能解决行的问题了,只有“跳出圈外”扭转了“知”与“行”任何一方,才可能打破之前的关联。事实上,何为内外?何又为正谬?甚难追溯。呵呵
考虑到先生推崇以行为为主导改变认知,而分析学又不像认知行为疗法那样刻意去挖掘根源来纠正行为,分析法是否就有这样一个前提: 人“困境”的存在性(如苦恼)本身是自然的(如焦虑等因素并非源,而也只是一种表象),只不过不同关注和强化的方式使人逐渐背离平衡,让自己陷入“异象”的“幻觉”之中;强化过程使人固化了这种“幻觉”,但也并非不可变更(人格心理学强调特质的稳定性),只需要引导人思维的强化方法、使人的知与行恢复于统一,人会自然而然摒弃之前的“幻觉”,回归于正常。 不过,这种假设也是一种基于表面的设想而已,由于对实际临床治疗情况缺乏了解,我现在区分不出如认知行为、精神分析等疗法和先生所倡导疗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区别来,都是纸上谈兵,惭愧,呵呵。
博主: 呵呵,读的甚是仔细~!
痛苦的根源说来是平衡问题,形象点说的话太极图--阴阳不协调就是痛苦。那么何为阴阳呢?我们姑且把人分为两部分,即,心智所能面对的问题+个人感受到的真实问题。心智是解决能力,包括对事物的解决能力和包容能力,感受到的问题,这里包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如吃饭穿衣),另一些是心里的期待(如穿得好吃的好,还有名车豪宅,名利等等),前者(心智)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后者(感受到的问题)的,然而人们常常是解决的事情没有期待的多,这时候“剩余的期待”会让人烦心,那么剩余物多少会让大多数人烦心呢?我们以学习时候的成绩做个比喻,60分是及格,80分是良,90分以上是优,那么超过60分的人会感觉到危机,80分感觉不错,90分应该说感觉很棒的状态,60分一下的人危机就来了,所以这里有一个基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达到60分,某种角度说,困境是常态的,因为人活着很难达不到100分,只是多数人在60---90间的动态平衡状态。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同样的80分,有些人感到挺满意,有些人就感觉很痛苦,这就是“心理期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感受,但是这种痛苦是有益还是有害呢?从发展意义上来说,不满足是发展的动力,但是不满足不切实际的时候就会有“大跃进&的冒进和对状态的心灰意冷。过犹不及便是此理。 以上所言以分数人格化有些不够恰当,人心比这要复杂得多,旨在说明道理。
先生看到的我是行为主义了?呵呵,行为主义和分析学细推敲起来很有意思的,分析学在分析什么呢?简单来说能量(力比多)淤积导致了心理障碍,那么淤积的能量用什么利用呢?最终它只能导向行为,是人心变化了就万事大吉了还是人心变化了倒向了积极的行为或是积极的行为导向了健康的心理,实际上,我们很难在某一点上&定位&,有时候是心理松动了行为将就积极了,有时候强制自己行动后慢慢心理就健康了,常常是行动和心理互为因果,行为和心理如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哪个先有也行,怎么说都行。呵呵。
另一方面,存在主义疗法也称之为意义疗法,意义性是人在激活的,举例说,同样在一个单位的几个人每个月拿着差不多的工资幸福度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生活注入了多少意义性的内容,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说,事物本身是无意义的,意义性是人对事物充盈出来的、说到这里行动显得并不重要了。呵呵
猴子: 呵呵,收益匪浅啊! 存在主义疗法与行为主义疗法明显是不同的,我觉得行为主义更强调了行为的“正当性”,即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的,什么样的是有害的,如此方可通过强化进行纠正和治疗;而分析学中似乎没有体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分析学更强调了个体,但是这种强调最终还是以“行为实现”来体现的,即将“淤积的能量”疏导至相应行为之中,通过释放这种心理能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行为的“强化”是由个体自身执行时来学习完成的,并非治疗中完成的(当然也不会强调行为的强化,行为只是手段而已),呵呵,这可能是两者的最大不同吧? 我只是在考虑,一个人能量在某处的淤积是否对于特定个体来说具有必然性,也就是根于某种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情况下,转移能量的对象或许可以解决当前个体的问题,但是否会又在不久遇到类似新的问题呢?举例如考试,人考80分,生活一下子消沉起来。基于当前,先生可以使其丢掉这种“包袱”,令其重新找回自我,但他是否不久又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呢?呵呵(实际还是涉及一个强化的问题)。
通过这几天学习,我觉得先生所谈的这种思想非常好,其理念对每个人都是有帮助的。我觉得人可以通过这种想法反思自己的行为,至少让自己明白:将精力过多放在某件事的意义推想上(意义可以实例化为:是否值得、是否美好、是否成功等),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不如落在基于行动的考虑上;通过实际的行动,或者基于实际行动中考虑的风险、收益等,来获得这件事的实际意义,更加健康有效。人必须把握住:将焦点落在事上而不是凝聚于心中,任何意义只有在行动上方可体现。 不过,如果对于较少经过大脑而直接付之于行动的人,该方法就不要再考虑了。对于想法比较多的人,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但也不可过于使用,因为当人过多去想“能量是否又淤积”时,人已经将能量淤积在此了。把握住事情的实际才是关键,而非各种意义。
博主: 存在主义疗法与行为主义疗法明显是不同的,我觉得行为主义更强调了行为的“正当性”,即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的,什么样的是有害的,如此方可通过强化进行纠正和治疗;而分析学中似乎没有体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分析学更强调了个体,但是这种强调最终还是以“行为实现”来体现的,即将“淤积的能量”疏导至相应行为之中,通过释放这种心理能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行为的“强化”是由个体自身执行时来学习完成的,并非治疗中完成的(当然也不会强调行为的强化,行为只是手段而已),呵呵,这可能是两者的最大不同吧?------------------------行为主义对一些行为障碍性心理问题的效果不错,不过有一些问题在行为主义这里就会遇到一些麻烦,不少求助者轻微能力很强在事业上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就是感觉生活缺少生机和意义,这种体验性的苦恼,行为主义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当然目前更多是认知行为疗法,单纯的行为主义者很少了。分析学相当程度上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我们反过来再看看人的行为,所有的行为是情绪的体现,如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对电影是有兴趣的否则他会放弃看电影这一过程,所以分析学中的指向行为并非是咨询当下的问题而是情绪上舒展展开过程,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行为可以改善很多情绪,但是情绪往往是影响行为和行为意义性的重要的有时是核心的动力。再说下“行为”为何物,很多时候我们会误认为行为是做什么的过程,这个实际上是简单化的认识,比如说有人坐在那里郁郁寡欢也是一种行为状态,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情绪状态,归根到底情绪和行为本身就是无法分开的一体,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情绪的行为和没有行为的情绪---情绪是用行为表达,行为在运用情绪,所以说,我们很难说“我在治疗情绪或我在治疗行为”---简单来说,它们是一个刺激-反应过程,是互为因果关系,孤者难力。接下来。。。 “我只是在考虑,一个人能量在某处的淤积是否对于特定个体来说具有必然性,也就是根于某种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情况下,转移能量的对象或许可以解决当前个体的问题,但是否会又在不久遇到类似新的问题呢?举例如考试,人考80分,生活一下子消沉起来。基于当前,先生可以使其丢掉这种“包袱”,令其重新找回自我,但他是否不久又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呢?呵呵(实际还是涉及一个强化的问题)。”
-------------------对一种行为每个人的含义是不同的,以挣钱来说有些人事养家糊口,对李嘉诚这样的人来说很可能是自我价值的寻求,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价值肯定的过程,又以性来说,性对有些人来说是本能的满足,对有些人来说是爱的表达,另一些人可能是控制和害怕恐惧,所以一种行为一定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是未必的,在创造中产生相应情绪(喜怒哀乐等等)首先是对象对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上起着多大的作用相关,如考了80分的人马上会消沉的时候,重点未必在分数上,为什么消沉?她要达到多少分?或则对他来说学习是不是生活的重点?或这个人根本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等等,“同病异治”在心理学上也非常重要,“消沉”这个角度上,我考虑的是,有些人先天缺少体验(或叫“体验障碍”),体验障碍里还分为缺少相应的环境而导致的,也有些人是神经递质(或叫“特质”)上的问题,也有些人是吸毒或游戏上瘾后脑神经传递发生了异常等等,对一种现象多方位考虑是接近现实的,否则观察者很可能被经验上“预设”了***,而事实很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我治疗过一个个案,他在很多事情上犹豫郁郁寡欢,治疗过程中发现他在很多问题上没有得到积极的认可,过分按照“你应该这么做'的方式按别人的要求做久了以后生活似乎与己无关,这时候治疗的核心是激发他的自主性,后来他的自主决定的增加郁郁寡欢的兴许就有了很大的好转,回到上面80分后的郁郁寡欢,那么观察者就要考虑,成绩是他需要努力的结果还是为了父母的要求做的?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剥夺了他的业余爱好等等,原因可能会很多,具体问题只能具体看了。呵呵~
“通过这几天学习,我觉得先生所谈的这种思想非常好,其理念对每个人都是有帮助的。我觉得人可以通过这种想法反思自己的行为,至少让自己明白:将精力过多放在某件事的意义推想上(意义可以实例化为:是否值得、是否美好、是否成功等),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不如落在基于行动的考虑上;通过实际的行动,或者基于实际行动中考虑的风险、收益等,来获得这件事的实际意义,更加健康有效。人必须把握住:将焦点落在事上而不是凝聚于心中,任何意义只有在行动上方可体现。不过,如果对于较少经过大脑而直接付之于行动的人,该方法就不要再考虑了。对于想法比较多的人,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但也不可过于使用,因为当人过多去想“能量是否又淤积”时,人已经将能量淤积在此了。把握住事情的实际才是关键,而非各种意义” --------------有所收益,我很开心!我观点的基本框架是“以心求法,以物借力”,没有离开心地事情,也没有孤零零存在的心,不喜欢的时候那么自己喜欢什么,什么都不喜欢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围魏救赵也好单刀直入也好,流动中寻求方案是恰当的,若暂时流动不起来也别让心闲着,古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了基本的资本总是有机会的。我也非常认为先生的观点“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但也不可过于使用。”,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虽然是针对学习,但是我们的生活那个不是学习的过程呢?学者知也习者操练也。
猴子: 先生所言极是。事业成功而生活缺少生机和意义的,用行为理论是难以全面解释的。我也觉得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动机-行为”或许应该是目前成功的一种解释行为的理论了,但它还是抽象在“需要”的理论假设中。尽管基于“需要”的扩展理论可以解释诸多行为,但我总觉得它成功是建立在“定义太大”的基础上的,因为无论人如何表现、如何去做,都是一种需要。就仿佛说苹果是水果一样,你用水果的诸多特征诠释苹果,那当然都是正确的。呵呵
针对于先生03-04 20:19的回复, 的确如此,行为的含义是很难统一定位的。 但我觉得先生所讲的这个案例实际上也有了强化的含义,“激发其自主性”作为治疗目的的情况下,激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强化,不然换一个情景后,或许其很难再适应这种变化。如果有了强化的概念,而理论本身却无关联体现,那自然而然的,这就成为了在该理论框架下高手和菜鸟的甄别准则之一了,呵呵。 万事通理,一个事物下为何存在了百家争鸣的诠释?是因为每家所处的视角不同、针对的侧重不同而已。如果不同的理论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而理论本身并无谬误,那在熟知当前框架的条件下,如何补缺其他理论之长就应该是重中之重,其区别就是高手与菜鸟之分。呵呵,在此看来,先生是高手,我就是菜鸟了,因为我只能看到理论本身的东西,却无从洞察与其所关联的实际中的那些必要要素了。
针对于先生03-04 20:19的回复: 呵呵,和先生交流非常开心。 先生的“以心求法,以物借力”已经是一种哲学了,只要是哲学的东西,就涉及到人本身的悟性和生活环境。我虽然觉得理解了先生,但实际上还是以之前所持的王阳明的心学来影射的,我所思所想所认同的“先生的理论”,或与先生本身所想相去千里。人之心,本身就是一面镜子,物质世界虽然都一样,照出来的世界却千奇百怪。 我在看书中感受到一点,涉及哲学的东西,有些想法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因为无论你如何去解释,都会使人理解有所偏差。钱穆将思想***为三类:宗教、科学和哲学。宗教基于万物来源于神,科学基于万物来源于质,哲学基于万物来源于心所照现。而只有基于质的理论,才有可能原模原样的复制。心理学的渊源很深,与哲学诸多地方难解难分,希望与先生交流中有更多收获。 期待今后的学习,呵呵。
博主: 呵呵,我也是同样的开心~
对于认识论来说,我并不觉得环境决定着人的认识,当然我也是相当程度上认可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不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上来说,我们否有一颗相同的心,否则交流本身就是失去基本的可能。呵呵~。在这个话题上,我稍稍扩展一下,人们常恐惧外星人或UFO的根源是我们很大程度上不相信他们的心有着与我们相同之处---这意味着所有的理论或解释变得长白无力,各自在自己的生物特质上思考的感受。这种对外星人的恐惧,应到引申到另一个话题上,人与人或国与国的交流再艰难还会继续,这个前提是“我们都是人,有着相同的生物本质,所以,我们一定会在某点上会能够说的开”,,这也是现象学的本质,现象学虽然认为每个人因为对事物的意向不同人对同一个事物感受会不同,但是人的基本想听点是人人都具有“基本差不多的神经感受系统”,换句话说,人的***功能决定着他会看到怎样的世界(反之,有些动物可以分辨2000多种颜色,狗则能够嗅到2000多种味道,这种***差异性的迥异,决定着它们对世界的感受不同,接下来的解释和体验就是在这个感受上扩展),,人因为七情六欲的差不多才有相同的文化最起码在基本的道德上是各国与各国差不多---这种差不多的根本就是人之所以人的生物本性决定的,我们想象一下够诱人的智商后定法律和道德,那么肯定会与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的生物性不同感受性不同它们制定的法律或道德等等一定让他们的种族方便为准绳。话到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本事就是我们生物性上的现实世界。到这里,世界的本质是不是并非人认识的,而是人的生物性的解释,跟世界的本质毫无关系呢?
这里面有“对方为何会学习?&的话题出现了,将心比心下,我们愿意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方首先是理解自己并对对方说的新的方法自己能够感受到,换句话说交流中发生了“产生了效应”,否则对方就走了。那么,是什么产生效应的呢?我们与人交流的时候对另一个人有一个整体的感受,这个感受在后分析学里称之为“自体客体”---也就是,对象中有心理上能够满足自己的特点(这种满足常常是心灵上的愿意接受的,类似“通情达理”),这时候交流本身具有治疗效果(而不是交流后对方得到了要如何去做才是对的信息),人常常是被人“感染”的,譬如,我们跟一名乐观的人在一起就会开心跟豁达的人在一起就会豁达,在这个话头上继续说说人为何罹患心理障碍---长期的重要关系上(如父母,夫妻等)互动是伤害性的或精力透支性的,于是产生了多愁善感或小心翼翼,尽管自己不想这样但是身边的人总是以他们的特质“感染自己”所以就成为那样的人了。所以,心理咨询本质上是新的人际互动(尽管看起来就是一个言语交流过程),这种互动使他的心里构架发生着松动和改变,而这些是治疗师这个人在影响了对方并不是治疗师的脑子里装了多少知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知识不重要,重要是重要,而重要点在那些只是已经镶嵌到治疗师的灵魂中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这如同我们看《论语》书籍并不是已经成为了孔子一般,但是论语看透以后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孔子那样的人,呵呵
所有的理论实际上是文化,它最终指向一点---幸福。所有的文化最终是让人幸福的,简而言之,意义性就是一种对个体来说是幸福感。在这个幸福角度去思考人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很难定义一种行为对对方来说一定适合什么样的,人在过去的生活中形成了那样的心里构图,那么只能在那种心理构图上才可能做文章,如我们装修一个房子的时候,装修知识首先要尊重现实---对方要花多钱?周围的气候适合什么样的材料?现有的房子在什么层面上能够动手?等等,一种理论模式化的时候可能成为邯郸学步的笑话。
猴子: 嗯,对人来说,认知的本质就是基于人类感官的经验积累,如果将其他生物的认知强加给人,人是无法理解的,即便可理解,也只是在人感官的本质上去过滤吸收了。这个概念放到不同生物上容易被人接收,但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时,一般都不会被认同。我觉得人之间的关系或都是建立在“对方与己几乎无异”的感情基础上的(可理解类似于移情,但或许这种基础来源于生物本身,而不是情感心理),对方是聪明还是狡猾、是憨厚还是呆傻、是正气还是伪善等,实际上都来源于自身的认知,与实际是否一致甚难严格评判。正因为如此,神学、哲学和科学对人类的意义才非常重要,因为缺失了这些,认知是难以规范、统一、传承的。说白了,认知本身并无对错可言,只是基于人类,很多经验是有利于人自身发展和繁衍的,所以才会被保留和传承,是否是世界本质是无法证明的。 即便是科学,我们依赖的自然科学中固有的公理(被定义却无法证明的)、因果性、充要和必要条件等都是基于我们人类的理解而定义的,如果世界真实存在非线性的超维的空间等等假设,那我们人类的认知更无法和本质这个词语相提并论了,呵呵。
针对于先生的回复。 言之有理啊,先生说的非常好。 “对方为何会学习”,或许原因根植在人的生物基因中了,呵呵。“学习”这个特点人皆有之,只是“学习”的方式和特质不同而已。心理学中讲刺激与唤醒水平的关系,或许可说明这一点。刺激只有与人的唤醒水平相协调时,人方可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否则人就会疲劳,视图逃避。 对于交流来说亦是如此啊。有些人偏重于行动而忽略理论、有些人偏重于实际而少于理想、又有些人偏重于当前而少于未来……诸多不一致的因素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而无法协调,从而达不到自己唤醒水平所需要的刺激水平,使得交流无法进行下去。 治疗师最伟大之处或许就体现于此了,其有足够的唤醒水平来应对对方的变化,使得交流得以进行下去。如对那些偏执人格的人来说,一般人与其建立交流是非常困难的,但治疗师却可以做到,足可说明治疗师唤醒水平和方式优于常人吧。 对于“为何”上,先生所言“对象中有心理上能够满足自己的特点”说的非常好,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囊括这一切了,呵呵
针对于先生的回复。 幸福这个定位实际上很高了,呵呵。 人或从本质来说就是无法维持严格的“幸福”的,只有不断在幸福与非幸福之间跳跃,人才会有生存的激情和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先生的话,理论指向的目标是幸福,不假,但“最终是否为幸福”则就不好评判了。或许生活就像走平衡木,当人倾向左时,往右偏就是接近“幸福”,这个过程中,人又偏离了中心倾向了右,此时往左就会接近“幸福”。虽然向左和向右是矛盾的,但它们都指向了“幸福”,所谓过犹不及,就像先生所说的“我们很难定义一种行为对对方来说一定适合什么样的”,但只要不远离幸福这个意义(从平衡木上不掉下去),实际上人应该是可以理解为幸福的吧,呵呵。在此,我对先生强调的意义性,也是非常认同的。
博主: 呵呵,所言甚是!
人与人的交流困境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需求差异的碰撞和认识差异后的嗔怪或抱怨; 需求差异的碰撞往往对站的立场而决定,如***关系里买者少花钱卖者多卖钱两者都清楚对方的意图,所以讨价还价----为各自需求的协商过程。谁都不退让***便不会成功,对物品的***是最为直观的现象,而它的特点辐射出的现象则很多,如规则和自由间的“讨价还价”,监督和被监督间的“讨价还价”,服务和被服务间的“讨价还价”,需求决定着博弈。呵呵
另一种就是如先生所言““对方与己几乎无异”的感情基础上的”,人的天性中就有这种固执,觉得对方应该像自己想的那么想,总是用自己的感受去揣摩别人,所有的控制和软控制都是基于这一点。当然,这些“与己无异”的想法中也有现实因素,人类道德和人际关系的维系基于“共性认识”为前提的,反过来“共性认识”是维持道德的基本框架的重要要素,如,一个人在路上光上半身我们会谴责,也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已不仅仅是他的意愿了,他要承担社会属性的一面,但是光着膀子干活在很多农村是普遍的也就是允许的,这里就出现了“文化差异问题”,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而说事情,这是必然的现象,进一步说,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很大程度上是维系社会基本稳定的手段,但从理解意义上来说未必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实际上法律根本就没想“理解你”而是“会这样”的意义上制定的,然而这又会有什么错误呢?对此,弗洛伊德是这么说的(大意是)“有了社会后才有我们”,所以控制很大程度上我们社会允许和提倡的,如人们(或社会)会控制辱骂或伤人等等,然而一经有允许就会有泛化的特点,也就是过分控制。事实上,完全自由和完全的控制都是有问题的,他们有各自的相对空间才是一个合理的“运作方式”。呵呵~
有效性一定是发生在孔老夫子的那句“因材施教”上,高出自己的目标或低于自己目标的我们都会放弃,人心都一样。同现代的话说实事求是是寻求方案的前提,事事都不清楚的时候所有的方案失去了针对性,这样的方案就是去了效应。“对方为何学习”一定是“我愿意”的基础上,愿意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帮助的为前提,所有的这些前提是从切入现实上才可能发生。呵呵~
呵呵,从满足角度看的时候“幸福”是忽生忽降的过程,然而这里有另一种状态,心理结构上相对对外在的感受和要求是一种喜悦状态,类似“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心理结构,举个具体的例子雷锋相对是一直是比较幸福的状态,再如爱迪生是一直幸福的比较幸福的状态,这就是当人对一件事物投注了相当的热情并成为自己的某种对人生的信仰时,外界对他的影响很小了,对此,孔子的话很有启发意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别人看来颜回是很苦很悲的,然他”不改其乐”还乐在其中,再举例,陈景润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这个问题几乎谁都不成问题,除了极端情况)数学应该是对他的是最大乐趣了,齐白石王羲之等等我想都是这样的。。。在这个意义上,幸福更多是从“心”发生的,而“乐心”是某种稳定的心里结构。呵呵~
猴子: 针对于先生 有道理啊,先生把人之间的交流上升到了社会的层面,令人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呵呵。 “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很大程度上是维系社会基本稳定的手段,但从理解意义上来说未必理解当事人的处境”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也的确为事实。人之间交流的困境,实际上存在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关联上。“事实”或许永远都只能为露冰山一角,就源于人的先入为主,或选择性接受。 社会的管理需要建立在一种公开机制上,人需要以该公开机制为先验的认知来建立交流平台,如道德、规范、法律、法则等,只是很可惜,人建立的机制总是接近完美而是存在缺陷的,加上人因各种原因对机制的认知和认同并不一致,所以人世间还是纷争不断,人把有生的精力多数都奉献在这上面。甚至,这种美好机制本身的存在,就是对人个性的一种磨灭。一方面人需要建立一种共赢的“共性认知”,而另一方面,这种建立需要牺牲和磨灭个体的特性,这种矛盾使人难以割舍任何一处,但也像之前所举的那个平衡木例子一样,左右摇晃着帮人维持着一种平衡。 如先生所言,“法律根本就没想‘理解你’而是‘会这样’的意义上制定的”,既反应了社会的一种的本质,对个体来说,也道出了人世间的一种无奈,呵呵。
针对于先生
因材施教是教育界一直所提倡和幻想的,只可惜,生拉硬拽填鸭猛灌似的作风还是主流啊。一方面需要考虑动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这在当前大跃进似的全民大学教育主题下是多么格格不入啊,呵呵,牢骚了几句。 无论如何,只要想学,而且能够做在事上(又回到先生这个文章上来了,呵呵),就是值得提倡的,是否有效,我觉得倒无所谓了。当人面对的方向是对的,或许步子很小,起码不会走错,呵呵。
针对于先生 先生举的例子我觉得可归到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这一层上来。 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就像我们在思考问题一样,思考的过程就是一种实现自我的过程,这种过程强化了自我存在性的感觉,对个体是积极的。所以人会容易沉醉在这种幸福之中,呵呵。 针对于幸福这个概念,我现在倒觉得先生讲的“意义性”才是最重要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的是不同需求层次逐级满足,人会在任何一个层级达到幸福,但同时也会追溯更高的满足感。这里面隐藏的是人自身的意义。人无论如何满足,都指向这种意义性,一种自我的实现感觉,或者说一种自我的存在感。对万事万物都能做到如此的人,估计称为圣人都不为过了,呵呵。
博主: ------------------“一方面人需要建立一种共赢的“共性认知”,而另一方面,这种建立需要牺牲和磨灭个体的特性,这种矛盾使人难以割舍任何一处”---这句话颇耐人寻味,“共性认识”到&共&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这里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类的东西存在,如“he-ping-gong-chu-wu-xiangyuanze”,也就是互不干涉人quan等大框架下讲规则的道德,换句话说,最大的道德是让人幸福,规则和道德无非是在个人和个人或个人或群体间幸福(自己满足)冲突时候的一种妥协现象,我们似乎都要妥协这一规则,因为这一规则也是别人要妥协于我们的,也就是自己多了别人少了没别人了自己也没意思了,呵呵。当然,一些时候自己少了别人似乎越来越“挤压”的现象出现,于是,社会一直就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存在,因为异类物和异类人在一起不和谐就会出现,当然,这是一个大背景,成熟更多的含义是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能够自如地生活,话落到“成熟”上了,呵呵~
(拼音字母是因为“敏感文字”不能发的写的,呵呵)
呵呵,说到教育问题上了,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是技能的学习,为人做事这一块确实需要加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把做人做事放在了学习之前,我们姑且不说孔子说的对不对,从现实角度看挣钱和为人、幸福这些,很多时候跟教育没有太多的联系。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学习来学习去一不留神还不如不学吗?不管怎么样,最终的落脚点就在生活的好自己幸福对生活有贡献是真的。呵呵~
是啊,最终我们都是在寻求意义性的生活,而意义性的生活很多时候与物质需求关系不大,更多是一种自我状态,这种状态确实不好用文字说明,如一个人的性格,有些人生活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而有些人则郁郁寡欢老少满腹,常常这些与他们的经济收入没关系,就是那样的人过着那样的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外部给的,而是这么一个人创造出来了那样的生活,这里的核心是稳定的体验性东西,何为体验性?花开美丽吗?可以说,事物本身是没有意义呢,意义性是人赋予事物中的,“赋予”这个词我觉得不够恰当,以“充盈”来代替“赋予”似乎更为合适,也就是对眼前的景象个人有多大的“充盈能力”外界便有多丰富,而充盈能力可以是“与事物的关联能力”,建立不了关联,外界的东西便与己无关,无关则没有意义,跳跃一下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关联能力上说的,有“利用火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也就是人能够驾驭火种为其所用,火的意义性出现了,一步一步现在我们有了电视电脑等等,人们为了充盈自己而创造了很多很多,然而电脑和电视等等也是对能够与其发生关联并产生相应的效应的时候充盈就出现了,如上文说道的,数学对陈景润和普通人不一样一样,充盈中才显出拥有性。呵呵
猴子: 最近又开始忙了,呵呵。 成熟也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啊,貌似在心理学中每个派别都会有基于自己理论框架的诠释,呵呵。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先生所言的“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能够自如地生活”,说白了就是能够在既有的社会文化框架下适应得生活下去,这里面实际涵盖了规则等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都是利己的,不会存在无意义的利他行为。建立规则实际上也是一种利己行为--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但由于人所处位置、所在利益链结点不同,就产生了矛盾。一种现象之下,什么样的规则算是好的规则?实际上无法评判。只不过基于民主的做法是规则的受益者为大多数人而已。
但是否规则受益者更能接近幸福的概念呢?理论来讲是的,但实际上还是存在双赢或者双败局面的,这就是人认同的规则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造成的。这好像又回到了之前的话题了,呵呵,由“交流障碍”话题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不过介入到精神世界的“成熟”或许有另外意义的泛化或迁移,记得荣格好像将成熟设定为人对潜意识原型的“发展”(个人理解),由于很多人无法实现幼时的原型意向(如对异性的原型意向),“到去世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呵呵
唉,教育的确如此啊。 现在的教育是把人当做机器了,或者说当成一个没有任何自我的特殊动物了。就像训狗训猫一样,不允许它有任何自我的实现,只允许用人的理解来行动和生活,呵呵。 我现在一直在想,这种教育的根源是否来源于对“科学”的崇拜。这里“科学”加了引号,意思是这个概念并非通常科学的概念,而是一种对物质对道理的看法。当人将一切观念都追溯到的物质时,人会很理性,但是人或也容易丧失人本身上的东西。因为基于物质和基于自我是矛盾的。 而对于更多的人,由于缺乏真正的科学教育,使其无法理解科学的内在含义,又没有其他理念来相弥补(缺失宗教或自我心理哲学),人就在熟悉劳力技能之外缺失了心理那一部分“技能”。或许他们也有自己的幸福,但对于悟性不高的人来说,融洽和“明智”的融入社会并非一件易事。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理解和明白前辈遭受的痛苦和责难,但如今来看,教育似乎已经有点脱离本质了,或者说,将“人能够在心理上自我正常发展”作为前提了。 当人还不会爬的时候,社会就需要你百米冲刺了,于是学校出现了,它告诉你如何不需要正常步伐来冲刺,这就是当前的教育现状。
呵呵,先生所言已经囊括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了,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来跟先生学习到的。 不过只明白这种意义应该是不够的,还需要行在事上。我觉得这一点远远做的不足啊。按对王学的理解,理,必要有事;无事则无理,不行是不知。 人能够理明,不易;能够事明,不易甚。
博主: &理,必要有事;无事则无理,不行是不知。&,呵呵,在这句话上再引申下去看看;
我们在说的时候与行为有关联的事情,即便是说某种想法也是预测某种行为的“道理”。人对事情的沉浸度和熟练度决定着事物对这个人的意义性有多少,所以人说的客观性纯然是“主观感受性”的过程,看到了感受到了它便存在否则对这个人是不存在状态,换句话说关联性决定着存在的显现,如“你在世界上就是某一个人,但是你对我来说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就是关联上说对象,“理,必要有事”上进一步说,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在有,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何故?我与事关联有多深或有多少本质性的联系决定着理显现出多少,“不行事不知。”在整理脉络上是对的,如同“不学习是不知”,然另一方面是,很多人行的事同样多,然而人-物关联深度不同而很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经验论”有时候很难站住脚的,对此,有句话到时能够说明些道理“无知必然有之未必然”
对于大多数人,教育上的问题可能要面对俩点:基本的教育+个性化教育。除了特殊的先天的残障人以外,基本教育(也可以说基础教育)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如同我们每天都要吃基本的饮食量一样,然而个性化教育就很重要了,任何过分勉强的学习(适当的勉强在学习中带有必然性,呵呵)如同鹦鹉学舌,学得再像不知道无言为何物,这并不是笨来的,如同龟兔赛跑,兔子跑起来肯定比龟快,龟完全发挥自己的特长跟兔子比游泳岂不是更好?我们在“龟兔赛跑”上更多是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它们的特异性,兔子努力学跑乌龟努力学游泳应该是恰当的,何必赶鸭子上架赶鸭子上湖岂不是好事。呵呵~
忙是一件好事情!祝你诸事顺利。
何为成熟?从几方面说下去看看,对事情适合自己目前状态的方式介入是成熟的做法,譬如目前能学习初中课本就不要勉强拿着高中课本,这类似“打肿脸充胖子”一般出力不讨好的,进一步说工作上能够自己较为顺手的方式一步一步递进是成熟的方法或成熟的过程,这在佛教修行中称为“道次第”,就是学习的一步的时候不要试图学习第二步,一步一步走,当然有些人天资高“跳着学”,然这是少数,话题稍稍跳跃一下,现在都讲“绿色食品”,何为绿色食品,就是自然而然地成长和做出的食物就是绿色食品,任何促长和添加都会破坏基本的东西,务实的人会真实地成长夜会真实地快乐。呵呵
猴子: 先生所言甚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的确可在认知的重要性上给予说服力。(刚从百度查了一下,呵呵)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认知本身,而在于人与认知的关系上。我那句话写的有点繁琐和绕口了,呵呵,实际意思就是认知和行事一定是要协调一致的,只有认知却没做在事上,等于无此认知。 我们一般人都有这种体会,有人在和他人理论时总能找到道理和说辞,但他自己也会遇到别人的情景,或许此时又会存在与之前有所悖的理论来。这是一种实用主义思想,也是人之常情,就是那句“怎么说都有理”的民间吵嘴王之精髓。 这种思想是个体方法论的一部分,人的确需要这种思想,不然人会因认知失调而无法缓解,导致人格紊乱,难以发展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归因考虑对自己是永远都是直接有利的,但对自我认知的发展却是有害的。 认知的用途主要是实用,而不是拿来辩论和摆谱的。所以,学理一定要放在事上,一方面是在事情上去磨炼和发掘理的精髓,另一方面是悟出的道理要致用。不然的话,学了数载,即便满口经文一脑子道理,也是无用之辈,呵呵。 我现在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这点了,若言事,很多道理都明白,但真的到事上,却是另一回事,甚至有时是明知如此却不为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对认知是个隐患,自己如何评判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基于片面的“怎么说都有理”呢,还是真正可被大家认同的道理? 就像前段时间马路上扶摔倒的老太太一样,很多专家呼吁要提高个人责任感和道德水平,这或许说的并没有错,但这些专家有几个能做在实际这种情景上呢?这只能说明这种道理本身是存在问题的,让天下老太太都能摔倒后有人扶,这样不切实际的看似有道理的空谈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必须从其他地方找寻方法。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道理。
先生讲的龟兔比赛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啊!呵呵 所以,最好的教育是传授方法论,按古人说就是心法。 这种教育并不着重教导人的技能如何,因为世界技能如此之多,岂能学完?而且人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让钱钟书去做数学题,最后你只能得到一个一直不及格的“菜包子”。 所谓心法,应该涉及一部分哲学,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与自身心理发展相关的。如,遇到挫折时,如何考虑和处理;顺利时如何面对和反省等等。很多基础的方法论是学习技能的基本。 如果个体好奇术,说明他是聪明而急躁的,这个时候他就有学习理科的天赋,只需要发挥悟性天赋即可入门和发展,但他缺乏忍耐力,如无自我调节是难以适应语言等技能学习的。这时候他就需要一种方法,让自己调整心态和策略,如降低短期的期待程度、转移和寻找激励源等等。 这些心理方法和策略绝不是老师夸夸其谈几句就能明白的,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学子们只能在学海中自悟。当然,芸芸众生不乏神人,但还是更多人在不断强化中,出现了习得性无助的特点。 如果一个成年人是有思想的,他必然受惠于之前某个年龄段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见闻上,为何现代教育就不能做到让每一个成年的学生对之前的教育印象深刻呢?
呵呵,还好不是忙的没有边际,也祝先生诸事顺利啊! 先生所言之意,与其要求“人贵有自知之明”,倒不如说“人需要踏踏实实”。务实贵在知,自知贵在省。“对事情适合自己目前状态的方式介入是成熟的做法”很有道理,呵呵 年轻人工作有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事情能直着走就绝不拐弯;但工作若干年后,人就迟钝了很多,实际上是稳了很多,做事情讲究渐进性和实现方法,这也说明了此理吧,呵呵。
博主: 先生所说蕴含了言语的有效应和意义性。意义性的话需要几个必备条件,说者说的一定是自己能够做到的,此时言语是由衷的也会是鲜活的,否则言语流向空谈了,所以我们尊重“言行一致”的人,说道这里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通常我们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能说的很有道理呢?实际上这种心里的背后我们不想承认自己对事情有不知道的一面和做不到很多事情,这种对自己状态的如实的觉察会发生很有意义的面---也就是对他人的不知道和做不到,不会硬让对方做更会设身处地向对方的处境,这时候我们的言语会对对方有帮助---因为这时候,我们并不是把道理放在了首位,而是把活生生的人放在首位后再加进去了道理。。以老太太摔倒后扶起与否的事情上,更多是一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安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信息,这种现象和信息会导致人心的焦虑而会阻止人的(扶起)行为,这就是我们的我们的行为一定建立在情感体验基础上的,恐惧和不确定的时候人们会就回避相关行为,所以,一种行为往往并非来自认知,而是“情感性认知”,缺乏情感体验的认识更多仅仅是劳力活动过程离事实甚远, 你谈到的““怎么说都有理”的民间吵嘴王之精髓。”的根本是缺少基本的价值观的人的一种语言游戏,我们无法与没有基本是非观的人谈论什么,对此,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仁矣”孔夫子继而说“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言乱者行乱。呵呵~
呵呵,心法说的非常好!
我们的社会把成功定义的过于僵化和模式化了。当我们说成功的时候,脑子会空荡荡的,因为模式化的东西缺少灵魂,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行业没有高低,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非常好了,恩格斯的话我觉得挺实在的“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呵呵~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里,言语的含义可能发生着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似乎更适合中年人,到了中年就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就会变的务实,踏踏实实做事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积累和发展的时候缺乏踏实就变得浮夸而浪费了大好时光。
走些弯路似乎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弯路的生活往往潜伏着危险,因为跌倒的人才真知道什么是痛,呵呵。在这个问题上我似乎回到了“经验论”。
猴子: 呵呵,对于语言和交流来讲,先生所讲“有效性和意义性”的确可以说明问题。 可能就因为“意义性”的存在吧,才会存在诸多认知偏差。因为人对意义的认识是基于自我认知,而非真实客观的。有的时候,这种意义性并非建立在言语本身的意义上,而在于先生后所言“情感”上或其他上,如对个体自我焦虑的一种心理补偿等。所以人会违背内心去说一些话,也会选择性听取别人的话。知与行协调,其实更强调一种内心自我的协调,并非完全侧重于言与行。即,内心所持的观点和想法,要与实际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 “民间吵嘴王”,在古代存在职业:纵横家、说客、辩论家等等,如今也有律师、公关等。两方对弈,彼此你来我往,各持一辞。有时的确可看做语言游戏,但也有时可看做哲学上的论证,如悖论之证。由于人的主观性,很多观点都是存在二义性的,所以会被这些职业人拿来使用。而人认知,容易主观化之外,也会存在这个情况,所以人需要在事上去磨炼和验证认知,也需要有从事上领悟“意义性”的觉悟。 就像扶老太太例子,因为这个模型涉及到诸多社会因素,专家给予的道德建议看似大义凌然、权威无限、甚有道理,但实际上和没说一样。因为这些话不具备实用性,就如先生所分析:即便道德高尚的人,也会因恐惧而逃避。
“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说的很好啊,先生知识很渊博,呵呵! “走些弯路似乎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弯路的生活往往潜伏着危险,因为跌倒的人才真知道什么是痛”这是实实在在的话,呵呵。 或许也可以拿到发展这个层面来:心理需要挫折来引导发展,缺失挫折的心理会给自己今后埋下巨大的危机,只有经历过挫折,心理才会健康发展。当然,过犹不及,挫折也不能太过凌厉了,不然就是致命打击了,呵呵
博主: 意义性和客观性,通常人们觉得他只有一种,大概来说,他们都是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的现象;
一种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意义性和客观性,如名车豪宅等等便是幸福,客观性是可见可重复的测量等等,但是这种意义性和客观性有局限性,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说。举例说,名车豪宅确实能够带来幸福,但是不少拥有的人并不幸福甚至会自杀。客观性就更具有局限性了,如糖是甜的这仅仅对人的味觉说的,煤块是黑的这也仅仅是从人的视觉意义上说的,这本书有半斤重也仅仅在地球引力上说的,这把刀有30cm长也只是静态意义上说的(相对论上说,尺寸接近光速的时候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得到现代物理学证明的)
另一种客观性,依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事物是绝对的,无常(即变化)和死亡,剩下的所有事情是人折腾出来的或人对事物贴上了所谓的东西,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简单翻译过来的话,看到的是没有特性的没有特性的就是看到的。 一言蔽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人折腾出来的,除了人的折腾什么都不存在。现代的心理学和哲学基本聚焦在“人是如何折腾的”,呵呵
是啊,成长既不是风和日丽也不是腥风血雨。呵呵
猴子: 人活着就是为了折腾,如果不折腾了,人也就没气了。呵呵为了折腾而折腾,人是无法真正分辨意义性和客观性的,另一种意义上来讲,人领悟到的客观性,也只是意义性的一种稳定性相对较强的常态表现而已。哲学帮人指引出常态的道路,心理学能帮人从异常中找回这种常态,如果不聚焦在“人是如何折腾的”,估计人也就不会关注它们了,呵呵
博主: 人性上说来说去我们回到了“人性相对论”,相对论的观点非怀疑主义,呵呵~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超越了他的行为和建设能力,那么他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复制代码{:soso_e179:}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伴生一个有点迷惘的问题,或者说,问题的另一面:行为(能力)和建设能力跟痛苦和孤独,在行为主体身上,是如何关联的?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哇塞,难得一见发帖,就这么长→_→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祥达 发表于
伴生一个有点迷惘的问题,或者说,问题的另一面:行为(能力)和建设能力跟痛苦和孤独,在行为主体身上,是 ...
看周瑜和诸葛亮的交往中的行为模式挺有意思的----周反复设圈套让诸葛难堪,到头来自己更难堪。最后“既生瑜何生亮”中去了那个世界。嘿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绿丶苹果姚 发表于
哇塞,难得一见发帖,就这么长→_→
很多人是不看长帖的,学习意义上的思考并不多。呵呵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风神 发表于
看周瑜和诸葛亮的交往中的行为模式挺有意思的----周反复设圈套让诸葛难堪,到头来自己更难堪。最后“既生 ...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祥达 发表于
问题的另一面:行为(能力)和建设能力跟痛苦和孤独,在行为主体身上,是如何关联的?
--------------------------呵呵,再试着说下看;
譬如,某人总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总裁什么的,于是觉得身边人素质太低而不来往,一些家务活也不干,因为这些琐事感觉玷污了自己的能力,如此高不成低不就地“耗着”,于是总觉得怀才不遇世人迂腐,这种能力和生活上的隔离状态就是痛苦和孤独。内心的关联上的主要矛盾点是----自我表象(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的发展中过分投射我他界限模糊导致的强烈的控制与相关,或则说,理想化自体客体掌控了自己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有点看懂了。
不过,这看懂的内容,跟看不懂的内容,像是风马牛关系。
并且,我问的是,这帖子内容里面的一点,可你回的是两个纠结的人。我认为这样不好。问事,回的却是人,有点让人不舒服。
再说,这句“既生瑜,何生亮”是个病句,有逻辑错误。亮年纪要比瑜大,何来“既生瑜,何生亮”之说?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祥达 发表于
现在有点看懂了。
不过,这看懂的内容,跟看不懂的内容,像是风马牛关系。
并且,我问的是,这帖子内容里 ...
呵呵,我的字你就凑合着看吧。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风神 发表于
问题的另一面:行为(能力)和建设能力跟痛苦和孤独,在行为主体身上,是如何关联的?
---------------- ...
如果消除了这个想法呢?是不是矛盾就没有了!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祥达 发表于
伴生一个有点迷惘的问题,或者说,问题的另一面:行为(能力)和建设能力跟痛苦和孤独,在行为主体身上,是 ...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超越了他的行为和建设能力,那么他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风神
心高于行。或应该叫眼高手低。
在一个人身上,是身心分离的表现。身体的实际操作和想法分离了,想到天上了,可是自己呢,走在马路上,是不是落差很大啊?
那么,治疗上,如果这个眼高的,想法没有了呢? 是不是可以踏踏实实的务实了呢!
《放松技巧的运用》消除杂念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风神老师,博主和猴子,谈到很多,实际上我看第一句,就无法继续看下去了。人,是食色性。是一大盲点。为什么吃,为何喜色?是因为,通过吃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是通过看,体验到我的满足。一路下来,讨论其实都是在形而上的范围绕。而没有涉及到根本。那就是,吃,穿,住,是谁在做这个。是人,准确说,是我。是我们这个意识在主导。比如,车为什么要刷漆,为什么要加油?是为了跑的快,是为了车需要漂亮?不是,车要维修,要保养,要加油,是因为人要开车,要拉风。人为什么活着?我说句:“人,是为了体验自己而活。一切的行为,想法,都是为了体验自己的存在。”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风神 发表于
很多人是不看长帖的,学习意义上的思考并不多。呵呵
对的。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稍微长一点,就会别误认为是深奥。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绿丶苹果姚 发表于
对的。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稍微长一点,就会别误认为是深奥。
呵呵。想起了“快餐文化”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一时间有点晕,我要细细品读。。。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超越了他的行为和建设能力,那么他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
不同意这个观点,个人认为不存在这种状况。
假设他真有这么高深的认识,那么他也应该有能力认识到自己的阶段性现实,认识到自己的阶段性现实他就有能力开始建设性的行动,那个深远的认识会成为他指引性的力量,而不会是他更孤独。他也会成为一个思想家理论家,诺贝尔经济学家未必能很好的经营企业或者当财政部长,但是他的认识至少可以写成论文,这样就够了。
如果不是这样,那会是什么情况呢?很多是自以为是的认识,是个体先无力察觉、认同和把握自己的现实,然后长期处在孤独隔绝状态,陷于空想,很多前人成熟的观点他看都不看,觉得就他自己最厉害,然后自己闭门造车,得出一些自以为高明无比结论,其实那些结论是很偏激的甚至是错谬的,拥有这样的观点自然是无法有所作为的,也改变不了他自身的困境。这样的状态是需要心理援助的。
不是认识太高让他孤独,而是认识的偏颇让他孤独,解决那个让他经常产生偏颇认识的心理基础才是关键。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林祥达 发表于
现在有点看懂了。
不过,这看懂的内容,跟看不懂的内容,像是风马牛关系。
并且,我问的是,这帖子内容里 ...
这样的传说式的东西,本来就不适合用来论证观点,明显是情感上偏爱诸葛亮。
况且,用计来算计自己的敌人,也是一种斗争策略,也是内在力量的运用,用得好,同样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现实效果的。周的失败只能说明自己技不如人,而不是说他设圈套暗算诸葛亮是心高手低。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新厝282 发表于
如果一个人的认识超越了他的行为和建设能力,那么他注定是痛苦和孤独的。
------------------------------ ...
何谓高深的认知。以什么标准去判断的?
何谓认识偏差。以什么标准去评估呢?
何谓认识和把握自己的现实。以什么样本去评估的?
另,评估和判断的标准和样本是否出错,又如何来判断?
主题帖子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初来咋到,心情不够,看来要多回复多乐乐,才有机会分享到如此宝典。 不。。。。过没有看懂。
会员交流群:
工作时间:8:30-18:00
******:400-080-1200
官方微信扫一扫
Powered by Discuz! &
( 粤ICP-号
咨询预约:400-080-1200|心网总部:0|电子邮箱:||
给每一颗漂泊的心以停驻,给每一个陌生或者熟悉的人以温暖和放松,给你感动,给你一份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让我们彼此相依相伴,一起踏上漫漫人生路。
心网.十一年
&第一家综合型心理学服务平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