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督查系统
国有资产登记
国库集中支付
新农合网上系统
县长信箱管理员登陆
鳌江镇旧事纪
地域以鳌江镇新城区为界,时间以民国37年为限。
鳌江镇平安渡马道(即江口渡)遗址
宋乾道元年(1165)十一月十五,陈士廉舍建石桥于腊田里(今鳌江镇市府路蓝田村)。注:旧石柱桥,三板三间,座落于蓝田村东旧路亭旁。现改建为车行水泥桥,卸下桥石二条,砌于左岸河埠下,其刻字清晰可辨。一石为:&林故十四娘,男陈士廉钦老侄仲嘉,重建石桥用酬前志。&一石为:&皇宋改元乾道岁次乙酉十一月十有五日庚申谨题&。此桥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有载。
宋庆元五年(1199)九月十九,横河(今鳌江镇园林东路横河村)建石桥一座。注:石桥座落于村头横河宫前。1989年在旧桥上扩建为车行砼桥,桥板亦浇铸其中,桥题已不可见。但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有载:&庆元已未九月戊申日建。&1966年,横河村曾出土一西晋古墓葬。墓主无考。出土文物有青瓷楼台堆塑罐、鬼灶、鸡笼、狗圈、猪圈、井、鸡首壶、罐、耳环、青瓷桶、簋等瓷器等12件,炉等铜器2件。12件瓷器中,以青瓷楼台堆塑罐最有价值,罐上刻有&元康(西晋惠帝年号)元年(291)八月二日,会稽上虞&铭文。该罐曾于1983年被大型彩色图册《中国陶瓷》(越窑)选为封面。
宋端平三年(1236),县令林宜孙于北江口(今鳌江镇陡门街)创建&江口陡门&。(见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六《平阳重修江口斗门记》)。注:林宜孙宋瑞平元年,任平阳县县令。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里人郑存耕重修江口陡门。(见《苏平仲集&平阳重修江口斗门记》。
元大德十年(1306),因横阳江江口渡(今鳌江镇江口街)两岸石马道倾圮,提控滕天骥捐修北岸马道一百二十丈,南岸倍之,高广各七尺,并于渡头构筑石门,额题:&平安渡&。(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八&建置志四)。
元延礻右间(),陈刚在慕贤西乡腊田(今鳌江镇府前路蓝田村)创办植德堂书塾,&尝教授弟子,末尝有虚岁。堂上之席常满,人皆称&潜斋先生&。&注:据《弘治温州府志》卷十、人物志一《陈刚传》:&陈刚,字公潜,平阳腊田人。尝从石塘胡先生学,时先生为杭之西湖书院长,见其勤苦,昼夜不倦,留之于家,同起居寝食,凡先生所学,尽以授之。每应试,累不就。父母皆年八十,孝养至笃。遂返乡里,尝教授弟子,末尝有虚岁。堂上之席常满,人皆称&潜斋先生&。&又叶嘉伦《过潜斋旧居》诗:&曾从故里仰遗风,植德堂空百感丛。问字有书来汲仲,寓楼无地访盲翁。门前冷落衣冠冷,笔砚尘堆著述空。欲问腊田荒驿路,一村浓树绿烟中。& 考《元史》卷七十七《胡长孺传》:&胡长孺,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人。延礻右元年(1314),任两浙转运盐使,司长山盐场司丞,以病辞,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胡长孺,在杭州办学,应在这段隐居期间;陈刚就读西湖书院及回乡授徒,亦当为延礻右间。今蓝田村仍有&植德堂&,但为尼庵,是否元代的&植德堂&旧址失考。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郑存耕族人郑礼、郑公宜,再修江口陡门。(见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三》)
明洪武十四年(1381),县丞彭尚贤与县令吴蕴中、典史杨孝忠,重建江口陡门。就应海堤中断之处,楗石为两涯,深广各三丈,内外贴石为左右翼,又敷石坛于前后,中涯植石楹析为双门,左右石楗和中间石楹皆凿石槽,陷厚板为闸门,板十二层,视水盈缩而闭纵之,上覆以屋五间,号江口陡门。(见苏伯衡《江口斗门记》及民国《平阳县志&水利志&陡门》)。
明正统五年(1440),在横阳江北江口(今鳌江镇南门社区营盘巷)兴建江口城。城周围八十三丈;高一丈五尺。(见《乾隆平阳县志&城池》)。注:考乾隆《平阳县志&县境图》,北江口、南江口均有城堡图标;又《疆里》:&慕贤东乡九都:下埕、邱步、江口。&&邱步&南江口旧名,即今龙港镇下埠,&江口&当指北江口,即今鳌江镇江口街。苏伯衡有《重修江口斗门记》,说明明洪武间,北江口已称&江口&,故&江口城&当在横阳江北江口为是。
明成化二年至十六年(),柳嘉洋(今鳌江镇柳王路)相继兴建&进士&&登龙门&&擢秀&三牌坊。注:柳嘉洋进士、登龙门、擢秀三牌坊,乾隆、民国《平阳县志》均有记载。今三坊具没,其中一坊。毁于1996年。考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柳演,于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及第,其从子柳杲,于成化十六年(1480)中举,&三坊&分别为柳演、柳杲登科而建,今俱毁,志书亦无建坊时间,暂以其登科时间为建坊时间。
明弘治四年(1491),县令王约、县丞李选重修江口陡门,已而又坏;万历二十二年(1594)县令朱邦喜捐俸倡修,耆民张世英等助筑厥工。(见乾隆《平阳县志》卷十八。水利)。
明正德间(),僧勖庵在柳嘉洋(今鳌江镇兴鳌中路)创建龙华庵。清嘉庆乙亥年(1815),普淦师重修,易名莲花庵,又名藕莲庵。鲍台为其作《嘉洋莲花庵募建大悲阁序》。(见《一粟轩诗文集》。)注:庵于1996年鳌江镇扩建时迁移至柳下路塘河边,易名&宝贤寺&。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二月,陈应元、张承明、吴子像,撰刻世桥(今鳌江镇曙光北路西桥村)&金氏祠堂记&石碑。(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十六&金石志二)。注:今石碑尚立在西桥村金家桥头榕树下。吴子像,字笃忠,号小石,吴昴长子,西郭白石里(今昆阳镇白石街)人,善书。嘉靖间,官鸿胪寺序班。隆庆初,预内阁史馆纂修事。万历中,与同乡徐祺、叶应昌等,建会馆于京师。民国《平阳县志》有传。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县令朱邦喜,议以预备仓谷易银,召匠砌筑九都海塘(今鳌江镇塘(沽)路),时蛎灰壳缺乏,忽潮拥蛎壳至,修塘足用。塘成该地之田,尽为膏壤,乡民称之为&朱公塘&。(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七&建置三。)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傍晚,鳌江江口渡。因大风翻船,溺死50余人。(见民国《平阳县志&杂事志》)
清乾隆四年(1739),县令彭绍堂在杨爷殿浦(鳌江镇老十字街口),修筑塔鳗陡门。后重修时叶嘉伦为其作《大丰桥记》。注:塔鳗浦,在旧时九都古鳌杨爷殿前,又称杨爷殿浦,其据有三:一为,鳌江民谚&杨爷殿前捉塔鳗&。塔鳗,比目鱼之俗称,喜在涂边觅食,浑身带泥,谚语讽喻小孩滑倒,脏污衣裤。二为,叶嘉伦《大丰桥记》:&吾闻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将有济,斯言信不诬也,我于鳗埠浦之陡门见之矣。&三为,1998年,鳌江镇第三期老城改造,修建排污工程,于广元路至老菜路口中段(旧杨殿前)掘土,发现条石及凿槽的闸门陡石。
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建娘娘宫(今鳌二小老校址)大殿五间,两庑十余间,并构筑歌台及仪门;迨嘉庆某年,王筠园等又为其建台门、围墙。(见鲍台《一粟轩诗文集&古鳌陈十四圣姥宫记》。
乾隆二十三年前,叶世壁妻张氏,于西塘塘边(今鳌江镇火车站大道塘边村)建&文溪书院&。历聘应玉衡、张温山、张南英诸名儒主讲,称盛一时。(见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二》)。注:考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应玉衡,乾隆庚午(1750)岁贡;《人物志》:&张英南,雍正十年进士;乾隆三年,以知县分发贵州;乾隆二十三年(1758)致仕修编《平阳县志》,二人入&文溪&讲学时间,当在乾隆十五至二十三年之间。故,文溪书院创建时间,应在1758年之前。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海关帮政税务官赵献廷在横阳江江口渡北渡口(今鳌江镇望江路),创建骘渡亭,县令何子祥作《骘渡亭记》。(见《蓉林笔钞》、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四》。)注:亭今仍在鳌江镇望江路宝林寺旁,易名&望江亭&。因江涂淤涨,渡埠迁移,亭距今新渡口约200多米。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县令何子祥与训导朱凤藻、县尉李珍,于开钱仓河竣工后,重建江口陡门(今鳌江镇陡门街)。疏浚积淤,尽起旧陡废石,熬蜃灰杂黄沙周填之,以为址,横压巨松,上铺条石,箕张其口,以御潮纳流,并将&端平旧址&改为护闸。阅六月告成,改名&五福陡门&,谓闸成,五都之福也。见《蓉林笔钞》。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荆溪山重建荆山寺。(见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注:古时山顶有天然岩窟,供奉许真君,故又名&石室庵&。同治、光绪间,又增建三宝殿、观音阁。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七月,于三官亭(今塘沽北路一粟亭)前,竖立石灯竿一根。注:灯竿上题字为&三官大帝,大清乾隆丁酉年巧月吉日建立&。旧灯竿于日,被汽车撞断为六段,不能修复,按原样复制一根,于同年10月1日重立。
清嘉庆元年(1796),王瑞在荆溪山外(今鳌江镇山外村)王家祠堂,创办清源书院,鲍台曾于此执教。(见世桥《王氏宗谱》)。注:王瑞,字应凤,号慎斋,世桥王氏三世祖。考陈常《慎斋公传》:&度地山外,独立建祠宇,于其后筑丙舍为书院,延师训子,四方之来就学者如归焉。&又考叶衡《荆山八咏&山外清源》诗眉注:&清源书社,设于山外王氏宗祠,其池莲今犹盛开。&据此,王氏清源书院,当在今山外村。但引证文,均不具岁次?参考陈常《王氏宗谱原序》,撰于&嘉庆岁在柔兆执徐&,柔兆,天干在丙;执徐,地支在辰,嘉庆岁次丙辰,即是公元1796年,民间习俗,建宗祠后大都随之修谱,以此为书院创建时间,当相差无几。
清嘉庆五年(1800)秋,鲍台自萧江淡浦,移居鳌江柳嘉洋(今鳌江镇兴鳌中路柳王村)。(见鲍台《一粟轩诗文集&庚申岁自江西洋浦移居昆南柳嘉洋感赋》)。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平阳县正堂于徐家站(今鳌江镇兴鳌西路徐家站村)立&奉宪严禁&石碑,碑示禁:畜鹅鸭纵放水田,捕食鳅螺,践踏稻禾;稻田捉蟹,挖田塍,坏水利等,害农事由。注:今碑仍立于鳌江镇雁门路高湫庙内。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七月,温州正堂立《奉宪勒石》碑于舟卢艚头渡口。注:碑于2012年冬,发现于鳌江镇会馆巷,青石质,高138公分、宽76公分、厚9公分。铭文楷书,直书,正文6行,满行49字;左附各埠运价目录22条;横分三档、每档七目。碑尾落款:上首为&道光十五年七月日给示&,下首为&发舟卢艚头渡口立&。据民国《平阳县志&今乡都村庄表》:&鳌江,地因渔人聚集成市,名舟卢艚头,译为古鳌头,旋易今名。&故&舟卢艚头&,为鳌江镇旧称。会馆巷,乃&四明会所&鳌江驻地,距今江岸不逾百米。
清咸丰三年(1853),职员周京倡募修筑江口堤(今鳌江镇五板桥、下洋埠、郑家墩一带。旧堤遗址仍在。)那时飓风洪潮毁坏旧堤,咸水冲入下厂、丰山等处为害。堤屡筑屡坏,三年始成。(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七&建置志三)
清同治三年(1864),孔昭发等于新渡北渡口(今鳌江镇望雁路),重建平安亭一座。注:平安亭,俗名三大厂路亭,在今鳌江镇望雁街,于20世纪80年代,修路时拆除。
清同治七年(1869),陈杲东等募建安澜渡,渡在鳌江步(即胜利亭渡埠),与江南坊额下相对。较江口平安渡,此处江面稍狭,风涛不惊,故名。(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八、建置志四)。注:安澜渡北岸渡口,解放后易名&胜利亭渡口&,位于鳌江镇胜利街,于2003年兴建瓯南大桥迁弃。
清光绪十四年(1888),&鳌江&地名与&古鳌头&并称。(见《厚庄日记》:&戊子五月廿三日,自鳌江归,阅颜氏学记&。)
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王理孚、陈君仲芸、王惺园等,于杨爷殿后文昌阁创办&鳌江书院&,并聘请刘厚庄为山长,定月之朔望授课,以经义史论命题。(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0),外国航船进鳌江港贸易。(见《厚庄日记》:&庚寅(1890)三月十五日,古鳌头泊售外来,自二月至今,计刮洋三万余圆&)。注:&泊售外来&,即为&销售舶来品&。&舶来品&原指国外航船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
清光绪十九年(1893),温处捐总局移设鳌江,严禁闽盐船驰入古鳌头行销。(见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平阳金宗财在蔡郎桥(在今鳌江镇府前南路下厂村)建立神拳会,号召&除灭洋教&,从者蜂起,先后拆毁平阳西门、鳌江、萧江渡、北港等地耶稣堂。后遭清军及地主团练合击,金宗财于同年七月十五被杀。(见《温州市志大事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陈竞生毕业于宏文师范科,归自日本,议办鳌江小成学院,且偕海盐陈大齐、龚宝铨,绍兴陶成章,担任英文、算术、体操、史地各科。并请陈楚清出任校长,更邀范子良、金剑波、潘藜仙、李雪槎等,筹垫款项,招集潘品梅、张叔玉、沈苑明、陈锐生、白恺生、李魏生、樾生、王春生、黄瑾生、范介生等六十余人,编甲乙丙三班开学。时王理孚任国文教席,为学院撰写《校歌》。(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王理孚年谱》)。同年邑人祝霖、张蔚等禀准总局,于古鳌头设&闽盐公栈&。(见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
清光绪三十年(1904),陈楚清、王理孚、陈仲芸、王惺园等,创办&鳌江女子学堂&,学堂办在王家祠堂(今担水巷永新路路口),聘请江黎臣任国文、修身、算术、图画各科,由公学教师分任。(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注:王家祠堂在后半洋,即今担水巷永新路路口。
清宣统元年(1909),鳌江设***分所。所址于娘娘宫(今鳌二小老校址)内。(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六&建置志一。)
清宣统三年(1911),陈仲芸在鳌江天后宫(今鳌江镇会馆巷),创办&鳌江商校&,推举孙志球为校长。(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
民国元年(1912),陈仲芸聘宋伯光任国文教席,于陈府庙(俗名陈老爷庙,在鳌江旧时北港埠)改建&公铺学堂&,为二校级复式。校长李瑞曦,教员有:方韵石、姜其卿、李松等,经费由鱼行乐捐,学生七八十人,瑞曦牵于商,仲芸实主其事(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是年八月,王理孚开垦南麂岛,集资二万元,创办&南麂渔佃公司&,并置船护航,招募渔民垦殖。(见《王理孚年谱》。)同年,设在鳌江的厘金总局,改名统捐局。(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六&建置志一)。
民国4年(1915),里人募修石渡亭马道,架木桥九十余间,以便停泊。(见民国《平阳县志》卷八&建置志四。)注:石渡亭渡,俗名&舟卢艚头渡&,位于安澜渡(胜利亭)下游二百米处,后因渡埠淤涨,于同治七年陈杲东迁建上游,名安澜渡。因二渡距离较近,时人并称&安澜渡&。石渡亭渡创建何时,无考。但2012年冬,发现于鳌江镇会馆巷的道光十五年(1835)七月《奉宪勒石》碑,已载有&舟卢艚头渡&之名。
民国12年(1923)八月二十,鳌江镇发生大火,烧毁民房和商店500余间。王理孚上书,请拨款造房,以栖流民。同年十月,鳌江王广源商号成立。(见《王理孚年谱》《平阳县志&大事纪》。)注:《平阳县志&大事纪》作九月三十。考《万年历》,1923年农历八月二十,即公历9月30日。
民国13年(1924),广源商行经理沪商&达兴轮船公司&光济轮,开辟了鳌江至上海航线。(见《王理孚年谱》)。
民国14年(1925)二月,王广源在鳌江上埠坦(今兴隆路水文站旁)购地四亩,兴建三江轮船码头一座,堆栈七间。(见《王理孚年谱》)。
民国16年(1927),陈闻章筑室鳌江菜场街,题额名:&横海楼&。(见王惺园《陆军中将衔陈公鲸量纪略》。)注:陈闻章(),谱名闻韶,官名陈蔚,一字鲸量,别号今亮,人称&陈大人&,鳌江人,祖籍江南双牌殿。清光绪间,毕业于江南陆师堂。后赴日本,就读陆军士官学校,与孙传芳同学。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授陆军少将衔,晚年长斋奉佛。著有《横海楼诗集甲稿》,康有为为其题写封面。
民国16~18年(),鳌江成立&六里联合委员会&,王惺园任会长。(见王惺园《鳌江六里联合委员会成立宣言》)。注:鳌江镇行政区划,旧分上、中、下三埠,后又按村里编制划为:访贤、新河、康宁、吉庆、永宁、鲸浦六里(村)而治。据1993年编制的《平阳县志&集镇建设》载,鳌江于民国22年(1933)建镇,迟&六里联合会&成立4~6年。&联合会&虽为民间组织,但亦为民选权力机构,是鳌江建镇之发端。故此,编撰镇志,当以此为起始为妥。可惜王惺园《鳌江六里联合委员会成立宣言》一文,未具岁次?但就《宣言》其四:&拟就鳌江公学为设三部:一商业部,二初级部,三女子部,教授管理,用人行政,其权统于一人,经济则另设经济委员会担任。&可大致推算出其成立时间当在&民国16~18年&之间。因为据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载:鳌江小学女学部成立于民国16年,停办于民国18年秋。此为推定时间,待有确实文证,以文证为准。
民国18年(1929)王广源商行又经理&三江&、&福州&轮船,开辟鳌江至汕头、香港、新加波、大连、营口航线,复购置&南歧&小轮船开往南麂。同时,同生生利商行亦经营瑞平轮,航行于鳌江、上海,兼顾瑞安。(见《王理孚年谱》《平阳县志&大事纪》。)注:《平阳县志&大事纪》作民国17年,现宗《王理孚年谱》。
民国20年(1931),鳌江内河至平阳坡南,外港至水头,小汽轮通航。(见《平阳县志&大事纪》)。
民国22年(1933),鳌江镇公所成立,袁秉民选任镇长。(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
民国24年(1935)一月二十四日,陈再华在广州被害。(见《平阳县志&人物》)。注:陈再华(),原名锡光,又名黄光,陈仲芸之子,鳌江镇曹门人。同年,王理孚在鳌江新堂(今玉佛寺)前,建新桥、界岸井。注:是年先生六十寿,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赠&义门&寿匾,两浙知名人士数百人或赠诗,或致贺函。三月二十五日,先生设宴酬客,并将亲友全部馈赠,在新堂河捐建石桥一座,水井一口。桥,俗名&新桥&,井名&界岸井&,桥、井约于1997年,鳌江镇第三期老城改建时毁弃。现凿有题字的两根桥石,尚暴露于玉佛寺金刚殿的台阶下。
民国25年(1936),鳌江设立***分局。同年五月,开始架设鳌江至水头,鳌江至灵溪,鳌江至宜山、钱库、金乡的***线。(见《平阳县志&大事纪》)。
民国27年(1938),鳌江创办电灯厂,并架设全县第一条鳌江至县城的2.2千伏,配变系15伏安线路。(见《平阳县志&大事纪》。)同年12月,项经川等进步青年在鳌江康阜底(今鳌江镇塘(沽)南路康阜巷),创办《平报》。(见温州日报《黄之宏&红色教师项经川》。)
民国28年(1939)六月,为防日军侵入鳌江港,国民政府下令沉船投石狮子口,封锁入海口。八月二十六日,日机入侵鳌江镇,机***扫射。同月二十九日,日舰窜入鳌江海口封锁线,引爆鱼雷,炸沉渔船20只,死23人,伤5人。是年九月二十五日,日机轰炸鳌江镇,烧毁出口茶叶2700余箱。(见《平阳县志&大事纪》)。
民国29年(日,县政府查封鳌江《平报》社,黄如藻等3人被捕。同年五月十三日,日机侵入鳌江镇投弹2枚,炸毁渔船1只,死2人;八月八日,又日机3架,轰炸鳌江,死3人。伤18人;同月16日午后,日机4架,在鳌江、方额下等处投弹,炸毁民房多处,居民死伤100多人;29、30日,日机复来,投弹29枚,鳌江镇炸毁房屋50多间。几轮轰炸,王广源商号商店及栈房化为瓦砾。(见《平阳县志&大事纪》《王理孚年谱》。)同年四月,陈闻章、王理孚、王惺园等二十七人,发启重兴鳌江横海寺,寺建成后,陈闻章舍缅甸玉佛一尊,易名&玉佛寺&,俗名&新堂&。(见《翁奇玉百年纪念集》(增补)卷)。
民国31年(1942)七月二十七日晨,日舰7艘,篷船3只,入侵鳌江港,登陆鳌江镇,焚毁房屋百余间。鳌江娘娘宫、鳌江小学大部分校舍,化为灰烬。(见《平阳县志&大事纪》)。
民国32年(1943),邓大新商行老板邓志元捐资三万六千元,借用访贤阁五显庙殿(今鳌江第一小学校址),创办&江北乡147国民学校&,其子邓孙生任校长。解放初,毁神像,折戏台,于庙外建操场,扩建为&鳌江中心小学分部&。(见王惺园《鳌江公学大事纪》《访贤阁五显殿暨晚年宫碑)。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第一支队,从平阳县城进驻鳌江,鳌江镇解放。(见《平阳县志&大事纪》)。
荆溪栖凤桥
鳌江镇蓝田村原陈刚植德堂,今改为寺
鳌江蓝田村宋乾道元年桥石
鳌江镇康阜底平报旧址
鳌江公馆清道光碑
王广源商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老家日照?海边旧事(14)#石河县_日照大众网-爱微帮
&& &&& 【老家日照?海边旧事(14)】石河县
每日为您分享朋友圈最火爆的文章!【1】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 小时刚记事,就听到过这个老呱。村人还言之凿凿,指村东(涛雒镇宅科村)就有一条通石河县的大路,从那里直去就能到石河县。 相传,今石臼所以东的浩瀚海面原是一片沃野,石河县就在此。这里鱼有阔水,禾有沃土,山青水秀,地肥水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惜此地富人不仁、穷人不义,欺男霸女屡见不鲜,偷盗劫掠随处可见,坑蒙拐骗俯拾皆是,坏人当道,好人遭殃。 陆上不安,必殃及水族。东海龙王赶赴天庭奏本:淹没石河,另立新县! 玉帝看了东海龙王的奏本,又听其所细举的石河县人不仁不义的缺德***之事,十分恼火。于是,不假思索地准了东海龙王之奏。 龙王正欲遵旨下界,太白金星忙出班急奏:“玉帝,上天有好生之德,难道石河县就连一个好人也没有?” 玉帝略为沉思,亦觉不能感情用事。为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纵一个坏人,遂收回成命,并责成东海龙王下界实地查访。 东海龙王领旨,即刻直奔石河县城,适逢大集,摇身变作一卖油老翁,设摊叫卖:“卖油啦,一葫芦头半斤,两葫芦头四两。”一听有这等“便宜”可赚,赶集的人马上把“老翁”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你争我夺,甚至拳脚相向,可都只是一葫芦头一葫芦头地买,就是没买两葫芦头的,更别说提醒他卖亏了。 龙王卖了整整一上午,日到中天,油“卖”了个一滴不剩,仍有买了好几趟的还在打听:“下回卖不卖了?”龙王一看人心如此,正欲上界缴旨,这时过来一个小孩:“老爷爷,你这样卖不折本了吗?”龙王一听,心说:“幸亏听了金星之劝,石河县还是有好人的。”遂即收摊,把小孩叫到一边,悄悄说:“好孩子,你心善,也很实在,难得。爷爷告诉你一件事,三日之内,要是看见县衙门口的狮子红了眼,就立即往西北方向跑。记住,跑到山顶前,千万千万不能回头!” 小孩急忙想问为什么,龙王却一言堵住:“此乃天机,断不可泄!”话一说完,就不见了。 返回天庭,龙王如实禀报:石河县好人坏人都有!坏人多、好人少。 玉帝于是降旨石河县土地爷:为惩恶扬善,火速查清石河县的坏人、好人,不许漏掉一个善良诚实之人,然后托梦与他们,告知早避水灾,把坏人全部淹死。 当天夜里,石河县里善良诚实的百姓都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梦。 天明,知心人一啦,都觉得惊奇,虽将信将疑,但终是“天机”,自是各悄悄准备。 再说,那个孩子把“卖油老爷爷”的话一直记在心里,每当路过衙门口,就去看看那石狮子。 第三天,看见石狮子的眼真的红了,像直往外蹿火。于是,拔腿就往西北跑。身后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地动山摇,海浪咆哮,好像紧跟屁股追赶一样。他不敢回头,没命地跑,也不知到底跑了多远、多久,当跑到一个岭顶上,回头一看:天那!老大的石河县不见了,一片汪洋…… 这时,山顶上的人们陆续聚在一起,这便是石河县里的善良诚实之人。 也就在此时,东海之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劫后余生,喜极而泣,人们向着太阳欢呼雀跃。 从此,这些人便在山岭周围住下来,几经变迁兴废,建起一个新城。 因大难过后,适逢红日东升,便把这个城取名“日照城”。【2】 “石河”与“日照”始终如影相随,“石河县”的传说在老日照世代口碑相传,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年逾八旬、老家涛雒街的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传玺先生曾对笔者哼出吕剧中有关“石河县”的唱词。 在根据章学楷先生唱词整理的“连珠快书”《阴魂阵》中,一开头就是: [注头] 表的是逆天行道的黄伯央,信顽徒一派谎言、未查虚实、暗背教主、偷下了高山,私开荤酒、大破杀戒,怒摆一座阴魂险恶的阵场。 [春云板] 都只为乐毅伐齐心太狠,意气全无把天理伤。杏野林中将邹妃剐,石河县内晒死愍王。赶尽杀绝要拿殿下,才惊动了天罗山上的三位贤王…… 这以致日名“愚儿”的邑人仍以《小城故事》为题记道---- 很小很小便听姥姥讲小城的故事: 小城名叫日照, 取的乃是“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传说北宋元佑年间, 小城本不叫日照而叫石河。 石河县一夜之间被海水掩埋, 幸存百姓流离失所, 漫山遍野哀声震天。 惊动了天上一位善良的女神, 于是她化身为一位老太太, 下到人间求见东海龙王: 欲借一箭之地。 东海龙王见其老迈, 想如此妇人一箭又能射多远? 故爽快答应。 于是神女挽弓搭箭, 一箭射出数千里, 箭到水退, 露出被淹之地, 龙王后悔莫及。 而后为免再遭地震水灾, 神女又招来神龟, 背负这块借来之地, 让其永远免受天灾。 享受日出之照。 逃亡的人们重又有了栖身之地, 自是非常感激神女, 一代代流传着神女的美丽传说。 于是,便有了“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之说。 而在《日照:我的天使之城》中,另一乡人孤风虽飘在异乡,却更声情并茂: 别后七载,你的笑容渐渐地只在梦里流连。我开始相信了,也许,你真的只是在我梦中出现过,否则,为什么?你会像如缕的青烟,离我遥远仿佛又这么的贴近? …… 你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无酷暑,无严寒,拥着你,我能感受自己心静如水,涤荡尽所有,尘世留给我的浮躁,离开你,我于是成了无根的浮萍。 ……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从远方归来,你一定会用你永恒的天使一般的笑容,迎接久别的游子,你的名字,日出曙光先照。 在黄海澎湃的海水下面,也有你的牵挂吧,石河县,你的祖先,如亚特兰蒂斯大陆,沉睡着。那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是你,思念的泪水么? 我将怀念你,日照,我天使一般的小城。 应该说,日照诸传说中,“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 故“匿名”先生在《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中言之凿凿: 极其类似的说法在江苏的赣榆、无锡也广为流传,难道历史上的某一瞬间,真的发生过那一磨难?还是各区域文化的巧合? 本人曾与一些附近村居的老渔民闲聊,提及那神秘消失的石河县,有人便有根有据地谈起了石臼沿岸石栏中的几处石痕,也就是古车辙。 紧邻万平口的苗家村一秦姓老人讲:从小就在附近海域摸蛤蛎、抓鱼虾,经常在落大潮的时候,在距岸边二三里地的鹞鹰岭上,看见约摸宽十几公分、长几十米的石痕清晰地延伸到海水里,在石臼嘴那儿也有一条更长的,都说是石河县人推木轮车压磨的结果。 明朝邯郸人张成教在任日照知县时,曾吟诗“咏海”:“石痕犹带始皇鞭”。经考,此石痕指的便是古车辙…… 我隐隐省悟到,无论是有没有石河县,以及何时淹没到海底,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这个故事,使今天的人们认识到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真理所在,并不断地加以落实,用具体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勿让悲剧重演。 对“石河县”被淹的原因,海曲王氏另有说法: 明初,王氏世居金陵乌衣巷,家族庞大,遍布京师。有一年上元节(正月十五),百姓悬结灯彩,马皇后出宫观灯,京师家家悬灯结彩,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大脚马皇后一行前簇后拥,走到乌衣巷时,看到王家所悬之灯乃一马猴抱西瓜,翘起一双天足。马皇后游兴尽消,知是王家讽刺她,怏怏而归。 朱元璋来到后宫,见皇后满面愠色,问及随从,得知原委,加之本来就忌讳京师王氏家族势力太大,遂勃然大怒:明日,当使乌衣变红衣! 时宫中诸多太监与王家有旧,连夜派人上门相告。 王氏族长急召众族人查询,方知是一群年幼之徒闯下弥天大祸,如不及早逃离,必遭灭门之灾。 然家大业大,一动便知全城,只好能逃一个算一个、逃两个算一双,迅速告知族人连夜出逃,一路拖儿带女,翻山涉水,尝尽艰辛,终渡江北上于石河县隐姓埋名。 几天后,从金陵传来消息,出逃后的第二天天刚亮,锦衣卫就将乌衣巷围了个水泄不通,凡王族中人无一漏网,且株连九族,鲜血染红了乌衣巷。 至此,朱元璋仍不罢罢休,密令锦衣卫对逃匿者务必斩尽杀绝。 几年后,曾受恩于王氏家族的地方官员上奏明太祖:逃匿的一干人犯,潜入石河县。现石河县海沉,逃匿者无一生还。王门一族从此避免了残酷的追杀。 再后来,王氏一族迁到海州荡芦村,其后七兄弟枣树下分支,各奔东西…… 关于“石河县海沉之说”,传闻海沉前日,有道士来王氏门前叩门诵经:“汝族忠厚传世,与吾有缘,我当救之。” 族长急问其故。那道人说:“大难在即,石河县不日海沉。” 族长半信半疑,问在何时。 道人说:“门前石狮眼红之时,即海沉之日。”言毕不见。 族人惊异。于是,时时派丫鬟出门查看石狮眼睛是否变红。 丫鬟不知其故,跑了几天便感厌烦,于是偷拿胭脂涂红了石狮的眼珠,回复说:“老爷,石狮眼红了。” 族长出门一看,果然石狮眼珠变红。迅速率众人逃离石河县。 三天后,回望石河县,一片汪洋。 借丫鬟的恶作剧,应验了道人之话。 不过,在海曲王氏家谱及传说中,“石河县”为“石鹤县”。 另,胶南文史资料在《沐官岛》中记“石河县”为“什河县”。 传说,自然传之有别,说之各异。 如按“愚儿”所记,在“淹石河、立日照”中,多了一位足智多谋的神女。龙王也由惩恶扬善的正神,变成为祸人间的昏仙。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还算“守信”。但不管民间如何相传,据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日照历史上从来没有“石河县”!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只是一个神话。 毕竟,诗人不是史家,传说不是历史!【3】 话虽如此,可“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之说为何如此长盛不衰? 还是先回到民间传说,这存有两个问题: (一)“石河县”的沉没时间:传说约在北宋元佑年间()。 据明《一统志》:宋哲宗赵煦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金国升日照镇为日照县。 平心而论,日照单一建置较晚,因之县方志不多。 故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始创日照县志的知县杜一岸在《日照县志序》感慨: 夫日照之为邦,久往无论。兴朝亦数百年矣!是书缺而不举,诚为废典。 越明年,搜罗散帙,博访故实于乡大夫家,仅得手录数条。遂会邑博士王君曰塾,同吴君曰可学,率生员张珏、张凤翼、孙化、郭之俊、刘可学等十数辈,聚于别室,斟酌群采,订以郡志。削其不经,录其可备。起于某卷,终于某卷,共若干篇。人物、风俗、土地、山川、淑慝、劝惩,案往警来,展卷在目。是非久而不判者,度其备于斯。数百年未举之书,仅仅成帙。岂曰不刊之典,或亦少有补于治道也耶?后有作者,更色之、详之,裨为信书。若典经可矣! 在日照历史上,共纂修过四部县志: 首志成书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有钟羽正、焦?、杜一岸作序。 续志成书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有杨士雄、丁泰、丁?、丁昱等作序。 增修志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有成永健作序。 续修日照县志,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有丁守存、赵国华、陈懋、郑作相作序。 在此之前,日照无志,所有史实或入莒州、或入密州等地方志。但查遍莒州、密州等与日照有关的地方志, 仍一头雾水——不仅山东从无“石河县”这一建置,而且海内外冠“石河县”地名的,可能仅3地:广西石河县、新疆石河县和越南河静省石河县。 (二)石河县的沉没之因:传说为地震引发的大海啸。 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人非常看重“天人感应”,而赵宋王朝理学达登峰造极。按常理,如因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致一县沉沦者,当属“大凶”,不仅地方志必须实录,且当入国史。 因此,仅从有宋以来所有史料皆未言及“石河县”地震之事,即可断定,“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之说不实。 至少,在宋后,这不可能。 如从因地震引发海啸进而城陷为海之说推论,并以史为据,时间必须大幅前移,即或远古日照境内确曾发生特大地震,但距今异常遥远,应于成文史之前,或至少为日照单修县志之前周边曾发生特大海啸地震。 因日照前身“海曲县”属“犹言海隅,谓沿海偏僻的地方”,故未入当地正史,但民间对此惨烈之祸世代难忘,并口碑相传,其中不免添枝加叶,如上天扬善惩恶、因果报应等等。 据《汉书》载: (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公元前70年6月1日),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或山崩水出。 这次地震按现代震级推算,在7级以上,是西汉前史载死人最多、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当时汉宣帝对此“甚惧”,并“素服,避正殿五日”,下诏“被地震坏败甚者,勿收租赋”,并求官民直言,访寻贤士,大赦天下。 也正是这次大地震,不仅毁坏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至爱”----“南巡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史记?秦始皇本记》)”。同时,毁坏了整座琅琊城和琅琊港。 从此之后,琅琊这个物阜人丰、商旅云集的东方大郡城丧失了其政治、经济、文化和航海中心地位,盛极一时的琅琊文化随之消失无踪。 老日照县,当时属徐州刺史部琅?郡,恰属地震重灾区。 而日照县的前身“海曲县”,何时所置,史料无记,今已不可考,但曾有“平帝四年(公元4年)置海曲”之说。如按该建置时间,是在这次大地震70多年之后。 对此,胶南文史资料在《沐官岛》中记: (沐官岛)位于琅琊古港西。据史书记载,始皇求仙,其从官沐浴于岛上。 岛上有甘泉,地处海滨,潮来则隐于水下,潮退则可取用,据说与日照丝山相连,故又名“丝山泉”。 岛上还有秦始皇沐浴的遗迹。岛前湾内,查为什河县城,后沉于水中,故当地有民谣“先有什河县,后有日照城”。据说天晴之日,可透过清澈的海水看清海底的村庄等遗迹。 张树枫先生的《千古名胜琅琊台》文中亦言: 琅琊台湾向西,海湾中横卧一约0.3平方公里的平坦海岛,名“沐官岛”……在岛与陆地之间海湾中,传说有古代深入海底的古城邑。 当地渔民说,在退大潮时可以看见海底的房屋,曾有渔民从海中捞出过锅、陶罐等器物。 当地广泛流传古代曾有一个石河县城,后被淹没,故有“淹了石河县,建了日照城”的说法。 查阅史籍,无石河县建置,但《汉书?地理志》载琅琊郡属有石山侯国(县)。古“山”“河”同音,可能“石河县”即为“石山县”。 联系到公元前70年摧毁琅琊城和琅琊台的大地震,这可能是此次震灾中受灾的城邑。 至东汉,琅琊国(郡)13县中已无石山县的建置。 因之,“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如改为“淹了石山县,立了海曲城”,似更为接近历史的真实。 在拙作《“遥观若画”前三岛》中曾对前三岛与鲁南苏北地质渊源略加揣测: 前三岛文化悠久,1987年1月,日照市博物馆在达山岛考察,挖掘出与胡家林相同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填补了太平洋西岸岛屿石器考古空白。 胡家林遗址,据《东庄“龙山文化”遗址介绍》:在安东卫以东胡家林村西,曾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堆积厚度达6-20米。在砂砾石层中及深沟内出土文物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等…… 1986年、198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物研究所龙玉柱先生曾两次来安东卫周边实地考察后认为:“胡家林旧石器文化遗存,距今约3-5万年。” 众所周知,因淡水等因素,即使目前在前三岛,都不可能成规模、长时间的生存。但3-5万年前古人类却能于此繁衍生息。 笔者推测,原因可能是:当时曾与大陆相连,后沧海桑田,方孤悬于外! 联想至“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之说,如属实,今前三岛周围海域亦在当时“琅琊郡石山县”之内。 这就提出了一问题,既然淹了“石山县”后,立的是汉平帝四年方置的“海曲城”,可为什么竟下移至1180年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才由日照镇升格的日照县? 笔者妄推,可能与日照立县后境内曾多发小烈度地震有关。 从日照地质状况看,这也完全可能。按全国地震区、带划分,鲁南属于华北地震区,境内存有多条断裂带。 如沂沭断裂带,为一古老构造,太古代业已形成,后经多次构造运动改变,才形成目前的格局。其断层性质,开始主要表现为张性正断,中生代后期,受燕山运动影响,表现异常活跃,在其自身形成两条十几公里的大裂谷,数百公里长的断裂带上到处是火山活动,两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新生代,改张性为压扭性,第四纪以来,受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断裂带构造运动重新活跃。其南延部分即郯城----庐江大断裂带,断裂带东侧还有两条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安丘----莒南断裂,均较清晰明显;西侧两条断裂:唐?----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则隐伏于第四系覆盖层下,并向西南延伸。这4条断裂走向基本平行,构成大型北北东向构造带。 日,北部渤海湾内发生过里氏7.4级地震,烈度均较大。另外,安丘、东部长岛在历史上都发生过6~7级地震。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地震频繁,常有4-5级地震发生。 据《潍县志》记: 1668年(清康熙七年)莒县、郯城大地震(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昌邑县官署、民房十倒八九;诸城县被砸死2700多人;潍县倒房屋5000余间,砸死470多人;临朐县栋宇倾覆,连日不止;高密县城垛尽崩,水涌出如墨;安丘县地裂泉涸;寿光县人、畜多压死;益都县震后微动,岁余方止。 1829年(清道光九年)11月19日凌晨3点至9点,临朐、益都等县地震(震级6级,震中烈度8度),连震8次,自此一月数震,或数月一震,至1831年(道光十一年)方止。 1846年(清道光廿六年)8月3日境内地震,10月12日又震。 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4 日境内地震,震中在昌乐县南部。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6月13日15时至17时,渤海湾发生7.5级地震。震中为北纬38.5度,东经119.0度。 特别是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周边方志记载甚细,民心恐慌可见一斑。 清康熙版《蒙阴县志》记:“海潮啸汇川。” 清康熙版《日照县志》载:“山间涌海上车螯。” 清光绪版《日照县志》云:“地震声如雷,城舍多倾圮,后屡震历四年始息。” 据方志记载,这次特大地震不仅曾使日照屋倒城塌,也曾引发特大海啸。6年后,知县杨士雄只好再次重修城墙。 从此角度,在经历了一场屋倒城塌的大地震之后,隔不几年脚下的地再摇晃摇晃,一种本能的恐惧便融入记忆,进而赋以道德说教,披上一层神话外衣。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即应运而生了!爱推理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等于什么?友情提示: 回复“等于”给“日照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rizhaodazhongwang)即可查看***阅读计时,你总共用了
? 秒阅读计时分享此文章只需一秒哦??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日照大众网”是大众网日照站继网站、论坛、手机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后又一官方宣传互动平台。即时新闻、生活、活动更新,更有【最日照】【本地事】【好活动】等金牌栏目,真诚为日照网友打造最贴心的服务互动平台。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