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qq飞车侯爵要多少荣誉师傅,前提不是侯爵的不要进,最好找个20岁…

找个QQ飞车高手做我师傅,我113级了,可我感觉自己技术(拐弯…等)还不到家。找一个每天基本都在线的师..._百度知道&p&「8月6日更新:感谢这几天点赞的各位,为了更好的交流,我会在8月7日20:30举办一场知乎Live,主题就是《工作了才开始学钢琴晚吗?》,欢迎参加,报名请点击:&a href=&/lives/293888& class=&internal&&知乎 - Live&/a&」&br&&/p&&br&&p&首先破解一下最高票***:有点难,爹妈已经打不过你了。&/p&&p&26岁爸妈打不过你,但可以花钱雇人揍你啊。反正我曾经这么吓唬过我儿子,毕竟从我3岁开始学琴的生涯中,是被父母混合双打打大的。&/p&&p&不过玩笑归玩笑,儿子不喜欢钢琴,喜欢做饭。和他约定考过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五级后,他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足球、做饭、运动等等这些。&/p&&p&在这个约定前,他每次练琴之前都会大哭:上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但在这个约定之后,他用了三个月的时候,就考过了五级。&/p&&p&这是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当不喜欢的时候,以告别为目标,可以很快地学会。&/p&&br&&p&而26岁开始学钢琴的人,一定是因为喜欢。当以喜欢为出发点,也可以很快地进入状态,去享受它。&/p&&p&26岁开始学钢琴,你学到的是enjoy,满足的是你自己对音乐的热情,我觉得这应该是特别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情。&/p&&p&因为你已经有权利决定去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在3岁的时候,就被父母期望着向专业的方向发展,当然这样的琴童不止我一个,中国这样的情况很多,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而是被安排了这样的专业目标,学习的过程里,关键词是一丝不苟、全力以赴。我不相信任何一个26岁的成年人,不爱好音乐,不喜欢钢琴,而去学习钢琴。从“专业目标”转变成“爱好”时,重要的关键词变成了热情、分享、开心和高兴,所以决定在这个年龄去学钢琴的你,是幸福的。&/p&&br&&p&坦率的说,从专业角度,钢琴的学习,技术技巧真的没有那么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弹出自己喜欢的旋律,愉悦自己。&/p&&p&如果一个没有学过钢琴的我,站在四十多岁的年龄里,有一次重返26岁的机会,我不会先去学习什么叫音阶,什么叫琶音这种非常技术层面的东西,反而是会选定几首我一定要学会的曲子。即使是我拖着疲劳的身体回到家,坐在钢琴面前时,弹出我喜欢的声音,这会让我真正放松下来。这是我想到的,作为26岁的你,学习钢琴最大最美妙的回报。&/p&&p&知道自己喜欢听什么,远比自己会弹什么更重要,因为你一定可以找到简单的技巧去完成它。在儿童时代学琴,你一定会有大量的练习曲,有大量针对考级的技巧练习,三度六度八度等等,而在26岁学琴,只是把自己对音乐的爱用更深度的方式表达出来,表达的是旋律,而不是专项的技术。&/p&&p&至于学习的方法论,我想说的是,放轻松。&/p&&p&一、你会打字吗?&/p&&p&弹钢琴是被妖魔化的一种行为,往往越是庸师越是要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妖魔化,这样才能让人不明觉厉,造成一种“我听都听不懂,你都能弹出来”的效果,这个是最坑爹的。我认为是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才是个好老师。假设现在你是一个不会打字的人,给你一个礼拜,让你能打出一篇文字来,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学习时间绰绰有余?把学钢琴想象成打字,记住每个键在哪,控制好节奏,配合左右手,学钢琴也就比打字复杂20%吧。
&/p&&p&我曾经在台湾做过一个电台节目,让一个音乐零基础的扫地阿姨,一个礼拜时间,每天一小时,最后她学会了弹《月亮代表我的心》,并且弹得非常好,即使她还不会看五线谱。&/p&&p&二、从简单到复杂。&/p&&p&26岁想学钢琴的人,我相信你已经有了完全的鉴赏能力,甚至很可能是有具体的某一首曲子,某一个音乐家打动了你,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现在资讯很发达,网上有各种难度的琴谱版本,我记得见过一个超级简单针对小白的琴谱,把一个复杂的曲子变成了,左手弹单音,右手也是单音,左手的单音控制了和声,听上去还是那个调调。当你从小白入门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可以再逐渐选择复杂的版本。&/p&&p&三、相信成年人的优势。&/p&&p&其实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也有超过孩子的优势。成年人更容易专注,耐得住寂寞。&/p&&p&我也很喜欢美食和美酒,但一直觉得美食家未必孤独,钢琴家一定是孤独的。因为要自己解决所有问题,可是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孤立无援,耐寂寞是孩子的天敌,所以他们需要父母打着来学习。&/p&&p&反而,到了26岁的你,已经很成熟了。人越成熟,专注能力越高。
&/p&&p&所以,打算在26岁去学习钢琴的题主,你是个幸福的人,而且你一定可以学得会弹奏你喜欢的曲子,加油!&/p&
「8月6日更新:感谢这几天点赞的各位,为了更好的交流,我会在8月7日20:30举办一场知乎Live,主题就是《工作了才开始学钢琴晚吗?》,欢迎参加,报名请点击:」 首先破解一下最高票***:有点难,爹妈已经打不过你了。26岁爸妈打不过你,但可以花…
工作能力分为两个大类:&b&执行力、创造力&/b&。能在工作的&b&前3-7年就崭露头角的,往往是执行力超强的人&/b&,但这些人能否在后续的职业长跑中始终保持优势呢?要看他们有没有&b&后续的创造力&/b&。&br&&br&公司的初级岗位,也就是下面干活跑腿的,能把腿跑得利索,当然就是能力强,受领导重用。尤其是巨无霸型企业,企业格局早就形成,每日工作需要的是&b&大量重复劳动&/b&,这就对&b&执行&/b&的质量、&b&细致程度&/b&提出了高要求,在细节里琢磨到变态的,看上去就是牛逼到爆。&br&&br&如果一个人刚好是个执行力超强,并且在职业生涯之初加入到一家巨无霸企业,那么在3年以后,TA应该怎么都能升个小头头,在同学之间看上去混得很好。这些人的特点就是喜欢琢磨细节,一字一句、一图一划都不放过,反复修改,逼死一堆人。&br&&br&这样的人是真的混得好吗?不,&b&他只是很幸运地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执行力专长。&/b&&br&&br&这样的人大量栖身于大企业,如果你跟他们稍微深入接触,你会发现他们&b&知识面与视野狭窄得不可置信,思维能力也是庸庸碌碌,讲话枯燥乏味无亮点&/b&,你会很奇怪他们是怎么到现在这个位置拿年薪几十万+的。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前些天出事的刘总,事实上大公司里刘总这样的人多得很,只不过没有去外面的大会上丢人现眼,所以不为人所知。&br&&br&这些幸运儿的幸运,往往终结于栖身的巨无霸企业崩塌、或跳槽去另外一家企业、或脑子一激动离职创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30岁以前光芒万丈的人,仅仅换了一个环境就从此泯然众人。新的环境未必需要那么强的执行力,但对创造力提出了高要求,这一点是大部分执行力小超人们搞不定的。&br&&br&但是执行力小超人并非全军覆没,这时候就能见真章,极少数人爆发了旺盛的创造力。这些人是真正的牛人,他们既具有魔鬼一般的执行力,又有着天才、艺术家一般的创造力。他们会有大成。&br&&br&另外一部分人是执行力普通,在大公司时非常普通,经常因为PPT做得不够美、空格多了一行而遭到领导的敲打。他们天马行空,提出的点子亦会遭到驳回。这些人的黄金期会在去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或创业时到来。&br&&br&除了双料大牛以外,普通人能在执行力与创造力居其一已是优秀。认识自己很重要,若自己是严谨而乏味的人,那么尽量去成熟大公司去琢磨细节;如果自己天马行空,就不要去大公司浪费时间了。&br&&br&昨日与一个老同事喝茶,提及别后几年,众人的际遇各异,感慨非常。彼时我们都是工作三四年的样子,如今又过去几年,各人变化比起当日却又更是天差地别。当日的小专员,如今已是盈利不错的小公司创始人;当时的小经理,如今在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担任中高层;当日有光环的、不到30岁的副总裁,如今悄无声息;当然也有稳步上升的同学,已是公司总监。&br&&br&一时得意、一时失意,如今看来都不是最重要。去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位置,你就会做得好、有自信。&b&不去笑一时混得不好的人,不去羡慕一时混得好的人&/b&。3,4年的时间,还不够资格来给我们判断。&br&&br&临别时我对老同事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要相信这一点。
工作能力分为两个大类:执行力、创造力。能在工作的前3-7年就崭露头角的,往往是执行力超强的人,但这些人能否在后续的职业长跑中始终保持优势呢?要看他们有没有后续的创造力。 公司的初级岗位,也就是下面干活跑腿的,能把腿跑得利索,当然就是能力强,受…
前几天写的一篇东西《老码农的技术理想》,其中有这方面的思考,贴出来看看:&br&&br&&p&小时候,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说是工程师,于是长大之后果然成了工程师。&/p&&p&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用技术手段改进世界。&/p&&br&&p&那么,在软件方面,目前的世界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有这么一些问题可以思考:&/p&&ul&&li&现在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是偏高还是偏低?&/li&&li&程序员的人数够用吗?&/li&&li&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li&&li&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li&&/ul&&p&我想说说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p&&br&&p&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智能手持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可穿戴设备也在蓬勃发展。十年前我们用手机收发短信或者邮件,浏览非常简单而老土的wap页面,但现在,绝大部分人的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p&&br&&p&我们用手机交流,购物,欣赏影视,阅读书籍,玩各类游戏,尤其是飞速发展的移动购物和支付体系,使得我们能在任意场合购买心仪的物品,订购旅游服务和宾馆,叫快餐,打车等等,生活非常美好,那么,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处于什么级别呢?&/p&&br&&p&我觉得,才刚刚相当于小学二年级,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严重偏低。从现在算起,往前10年,往后10年,这20年时间中,面向个人的信息化服务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个领域非常吸引眼球,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另外有一些领域,却非常需要发展,那就是传统行业的信息化。&/p&&br&&p&之前有不少传统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这个信息化仅仅能满足自身运作的基本要求,当它与整个社会的潮流相对接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落后,迟缓。比如说在网购这个大体系中,普通用户所能看到的是商品展示,比价,下单的过程,但背后的核心环节却是配货与物流。&/p&&br&&p&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有老师这么说过,现在计算机行业非常火热,很可能要饱和了,你们不一定非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回头看这句话,觉得很有趣,人真的很难有眼光看到未来。去年我入职苏宁培训的时候,孙为民副总讲了当年一个决策失误的例子。90年代末,公司统计发现全国空调的年销售量达到数百万台,觉得很可怕,这个行业可能要饱和,估计要再想办法拓展别的商品经营了,但现在,全国空调的保有量为七亿台,即使完全没有新增,十年换一轮,每年也卖得出去七千万台,当年凭什么说这就饱和了?&/p&&br&&p&所以我现在看程序员的状况,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程序员,十分抢手。这个问题的背景就是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加速,之前的程序员人数远远跟不上需求量。&/p&&br&&p&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是继续培训,促使更多新人来到这个行业,并且认真做下去,另外还有一些别的手段需要考虑。&/p&&br&&p&我想追问一个问题:世界上懂业务的人多,还是懂技术的人多?很明显,懂业务的人要多很多,什么叫业务?其实就是行业常识,生活经验。&/p&&br&&p&比如说,一个有经验的仓库保管员,可能文化程度不高,理解不了软件的运行原理之类,但一定对产品出库入库的流程非常熟悉,包括各种审批过程和异常状况,但这些,程序员是不懂的。那如果要促进这个领域的信息化,必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程序员可以学业务,业务人员也可以尝试参与软件研发过程,目前来说,都是前者比较多,因为程序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学东西快些。但从整体社会效益来说,这其实是不利的,因为程序员是更稀缺资源,而传统业务人员非常多。&/p&&br&&p&之前见过一个问题:如何让业务人员更好地参与软件研发过程。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核心解决方案是二次开发平台。&/p&&br&&p&什么是DSL和二次开发平台呢,这两个词听上去很高端,但其实大家有很常用的东西就属于这个范畴,比如Excel,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公式,还有VBA,使用这些东西的人绝大部分不是软件行业的,Excel就是一种很成功的二次开发平台,公式和VBA就可以算DSL了。&/p&&br&&p&很多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够直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比如Scratch,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兴趣班就会学,这些东西相对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抽象,以图形化的方式让业务人员能够参与,比如流程配置等等。图形化的东西,是最适合非技术人员理解的。&/p&&p&所以,要促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最好是能够想办法把各行业的业务人员都拖进来一起搞。具体的分工大致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一起定义DSL,技术人员负责DSL的底层平台实现,业务人员负责使用它来构建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甚至业务界面。&/p&&br&&p&那么,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呢?我认为严重偏低。什么叫严重偏低?如果以机械力量的变革来对比,软件行业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处于蒸汽机发明之前。也就是说,生产力远远没有被解放,大家做的大部分东西将来是会被机械化的,不再需要这么多人来做这么重复的劳动。可能很多人会对这段话不满,怎么就重复劳动了,你说说我做的什么是可以被机器替代的?&/p&&br&&p&换个角度看,为什么几乎所有外行都觉得软件贵呢?因为人力成本太高了,他们觉得,做出这么多东西,应该是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为什么双方的反差这么大呢?&/p&&br&&p&我觉得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绝大部分工作的抽象程度严重不足,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效率损失在编程平台或编程语言的不完善,比如Web前端。&/p&&br&&p&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编程语言,每一代都是损失一定运行效率,而大幅提升编写效率。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软件编程必然越来越粗放,大的趋势是不特别重视细节效率,只要没有数量级的性能损耗。&/p&&br&&p&所以我们可以预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一些运行效率相对不怎么高的语言或框架,只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力。从老板们角度想,也会明白,提升运行机器的性能,要比多雇几个程序员便宜多了。因此,从整体趋势看,追求细节性能的程序员们恐怕会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了,除非是在某些特定领域。&/p&&br&&p&那么,绝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我换一句话来问:各位程序员朋友,如果你们住的房子质量跟你们正在做的软件一样,你敢住吗?感觉大家都在笑,笑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懂的。&/p&&br&&p&那为什么软件系统的质量不容易高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流程不完善。那为什么不完善?需求容易变。为什么容易变?是因为不论程序员自己,还是需求方,其实潜意识都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是变更成本较低的。&/p&&br&&p&试想一下,为什么没人在盖高楼盖一半变更需求?为什么没人修大桥修一半变更需求?甚至做衣服做一半的时候变更需求,理发到一半变更需求,都会被人认为是不讲理。但是在软件领域,好像这倒成了普遍现象。&/p&&br&&p&因为整个软件系统的实现,都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并不消耗什么物料,所以从这个角度想,变起来当然是容易的。但软件系统的架构,其实也跟实体的没本质区别,变更时候要考虑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就那么孤立的看一小块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影响全局的变更。打个比方说,如果你在盖房子盖到一半,那变更外墙颜色肯定是要比变更窗户大小容易的。要是想变得太多,估计只好拆了重来。&/p&&br&&p&我见过不少公司是通过加强测试的方式来试图控制质量,但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划算,而且收效不高。要想很好地应对需求变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有这个软件一定不会改的想法,然后,从架构上做拆分,隔离,组件化等等,力争做到即使要改,也只改某一块的内部,不影响别的地方。&/p&&br&&p&很多软件公司,一方面不注重架构的设计与宣贯,导致变更的时候问题多多,程序员也不能很好领会架构意图,一方面忽视整个过程中对架构的管控,认为架构只是最初那张静态图。&/p&&br&&p&任何一种架构方案,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控机制。没有哪个盖大楼的只认真管设计图纸,不控制施工过程。架构其实是跟施工过程严格相关的,架构并不是一张扁平的图,而是一个立体的东西,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骨架。如果能在开发的时候看到这个骨架逐渐建立,血肉充盈的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成功把握一定会大得多,这也就是开发过程中架构管控的理念,具体实现要依赖于不同场景。&/p&&p&所以,将来的软件开发方案,一定是会朝着几个方向发展:&/p&&ul&&li&高生产力,单位时间生产效率更高,普通人员也可以参与&/li&&li&高可控性,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完备可靠&/li&&/ul&&p&有时候看现在的小孩子,会觉得他们很幸福,因为等他们这代长大,就不需要像我们现在这样编写程序了,那时候,编程已经成了一种令人习以为常的通用技能,就像现在的人用Office软件一样,所谓的编程,很可能已经不需要敲代码了,而是图形化,设置几个参数就完事了。&/p&&br&&p&原文地址,里面还有一段06年写的东西,算是回顾吧:&a href=&///?target=https%3A///xufei/blog/issues/1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xufei/blog/i&/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ues/1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欢迎转载,保留上一行那个链接即可。&/p&
前几天写的一篇东西《老码农的技术理想》,其中有这方面的思考,贴出来看看: 小时候,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说是工程师,于是长大之后果然成了工程师。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用技…
与其讨论计算机行业能够火几年,不如将问题聚焦在:未来世界的行业格局将会是如何?以下这篇来自著名程序员霍炬的雄文,让这个问题的***不言自明。&br&&br&&img src=&/5d4ba6bbce09b32177a4c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5d4ba6bbce09b32177a4c_r.jpg&&&br&&b&为什么你招聘不到程序员,以及软件如何定义现实世界&/b&&br&原创霍炬&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huansong.me/account/wxieshuo&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歪理邪说&i class=&icon-external&&&/i&&/a&&br&&p&现在已经是2015年的最后几天了。这一年里面,互联网创业从火热到“寒冷“,但有一件事全年都没有变化,就是大家都觉得招聘不到程序员。我没有确切的数字知道2015年这一年程序员的薪资增长的比例,但是我确切的知道,在2015年,一个有3~4年工作经验的年轻程序员,在北京和上海能拿到的薪水已经接近2010年盛大创新院给我的薪水了。要知道,2010年盛大为了创建创新院,给出的是业界顶级的薪水,而且那时候我已经有8年的工作经验了。这不过是5年前的事,今天,3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薪水已经到了这个水平。在中国,大概唯一增长率可以比的上北上广房产的,就是程序员的薪水了。&br&&/p&&br&&p&很多人人根本拒绝相信这件事,不仅仅这个行业之外的人,甚至连这个行业之内的人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当你需要程序员的时候,会发现根本招聘不到程序员。那个“所有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个程序员就可以开工了” 完全不是笑话,我知道无数个项目,都是真的就差一个程序员了。&/p&&br&&p&但是,他们就是招聘不到这个急需程序员。&/p&&br&&p&还有很多人的看法是,过几年程序员就好招聘了,现在只是泡沫时期罢了。甚至还有人认为,过几年我们就不需要程序员了,因为有更多的工具可以帮助生成软件。不好意思,这两种想法都不是2015年才有的,从1995年,甚至1985年,这两种看法就存在了。30年来,泡沫起了一轮又一轮,破了一轮又一轮,自动化工具也确实出了一个又一个,更多的平台也被建立起来,确实某种程度人,一些人可以“不需要写程序”,也能 &strong&*开始*&/strong& 进行互联网创业。但是,几十年来程序员的需求始终是上升的,符合需求,能写出可用代码的程序员从来没好招聘过,这个职业一直处于一种古怪到近乎疯狂的供不应求阶段。回头来看,就算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崩溃时刻,全世界范围内,程序员好招聘也只持续了半年。美国H1b签证只有2008年没用满,之后每一年都要抽签才能获得,无数中国和印度的程序员急盼签证。&/p&&br&&p&“不需要写程序就可以进行互联网创业”,这个倒是某种意义上是实现了。不过并不是有自动生成软件的工具,而是各种应用平台发展起来了。比如,一个专心内容创业的人,用微信公众帐号就可以开始,一行程序都不用写。但是不要忘记,这些平台背后,仍然是无数程序员的工作成果。就算是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始了创业,如果规模发展的大一点,终究还是要写一些程序的,要么是自己的App/社区,要么是HTML5做的各种活动,或者是用微信SDK接口做的各种自动化功能。总之,早晚你还是要写点程序的。如果换个角度看,像微信公众平台这类应用,只不过是把过去没有写程序能力的人拉了上来可以有个开始,等其中的强者被筛选出来之后,他们又回到要雇程序员的境地。这么一看,这些平台不仅没有减少程序员的职位,反而扩大了需求。如果没有公众平台,可能很多创业者压根到不了需要程序员支持这一天,也赚不到钱去养活一个程序员,现在,他们中的成功者终于可以活到这一天,加入竞聘程序员的行列了…&/p&&br&&p&这个世界对程序员的需求几十年没降低,按照我的观点,甚至未来几十年也不会降低,薪酬也只会持续上升。各种社交平台上,也会见到各种恶毒嘲笑讽刺程序员的人和段子(基本来自传统行业,他们大概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不需要好好的和程序员打交道吧),这些人显然是不相信我这个看法的。无论相信不相信,眼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程序员会这么难招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一般会推荐对方看一篇文章,叫做《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这是2011年美国著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写的文章。今天看来,这篇文章的意义显然被低估了,Andreessen写过很多文章,但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篇,也是对未来的指向最清晰的一篇。但别说2011年,就算是今天,也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并不长,看完我这篇,推荐找来再读一遍,相信你会有新感受。&/p&&br&&p&我一直非常推崇这篇文章的看法和远见,但是,我觉得他用的“吞噬”(Eating)这个词并不好,它没有能精确体现真实情况,我更愿意使用的词是“&strong&定义&/strong&”(defining)。“&strong&软件定义现实世界”&/strong&,这算是我发明的一个新词。我这篇文章要写的,就是关于软件是何如定义现实世界的。&/p&&br&&p&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在杭州和一个朋友聊天,我们叫她夕总,是做传统行业的。她很惊讶程序员为什么这么难招聘。我给她大致描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软件来替代传统人力劳动的状况。她恍然大悟的说:“啊,我知道了,我家小区过去是个老大爷负责收停车费,现在变成了完全自动刷卡进入。所以,很多个老大爷被软件替代了,软件又需要程序员来开发和维护?” 这个例子找的非常准确,从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就是这样的。她敏锐的抓住了现实世界最基层的情况。我也继续用这个例子做为背景说下去。&/p&&br&&p&图片:以前是这样的&/p&&img src=&/2aee060b0b610d8f1ebede6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2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br&&br&&p&图片:以后都是这样的了…&/p&&img src=&/f4cc2fd263e367f99e70f5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4cc2fd263e367f99e70f5c_r.jpg&&&br&&p&当我们用一套停车场管理系统,替代了停车场管理员(那个老大爷)之后,整件事情改变了什么?它并不仅仅是节约了一个老大爷的人力成本这么简单,仅仅节约人力成本的价值并不大,因为基层体力劳动的人力成本是相当有限的,节约20个老大爷的工资,也未必能比得上一个程序员的工资支出。&/p&&br&&p&比节约一个人的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用软件来规范了停车场的行为,即所谓“定义”。在使用软件之前,停车场管理员是有很大权利的,很多人都知道,给停车场管理员塞一包烟,他可能就会少收你20块钱停车费。甚至很多停车场管理员会直接把停车费塞到自己口袋里面,如果你没要停车***的话。停车场的运营是没办法监督这种行为,要监督,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甚至冒很大风险。有了软件系统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不再需要去监督这种往自己口袋里面塞钱的行为了,只要软件没有能被他们找到的漏洞,一切都变成了非常规范的行为。开车来的车主进入停车场的时候取卡,系统拍下车牌照,出停车场的时候自动计时收费,付钱之后停车场出口才打开,车才能离开。这个过程可以完全没有人力参与,就算是保留那个停车场老大爷的职位来做应急工作,他的行为也是严格被软件规范的。不交钱,停车场出口不打开,车就没法离开停车场,这是一条被明确定义了的基本规则,除非暴力去破坏停车场设施,否则,一切都是被软件管理的,人改变不了什么。从此,整个过程中不会再有钱的损耗,停车场运营方会获得更多收益。这些收益中的一部分,就变成了软件公司的利润,软件公司利润的一部分,变成了程序员工资。&/p&&br&&p&这就是软件企业为何有巨大盈利,程序员工资为什么这么高的原因。仅从这个例子看,软件没有创造新的价值,但是在若干传统行业中,软件夺回了一部分人本来不应该拿到的钱,把这些钱重新变成了利润,程序员分享了这部分利润。在这个停车场的例子中,按道理说,停车场管理员的收入只应该是一份工资,不包括偷偷塞到口袋里面的停车费,但是如果没有软件,这种行为是没法阻止的,一定会有很大一笔钱流到不应该获得它们的人手里。另外一方面看,在车主这边,他们的行为也被定义了。过去很多人是愿意接受10块钱买一包烟,省20块钱停车费这种设定的。但在软件管理之下,这种利益交换没机会发生了。在这个停车场的案例中,参与业务的两方行为都被软件重新规范和定义了。&/p&&p&整个过程可以这样看:在软件企业的帮助下,现实世界的资金流向被重新分配了。这就是“软件定义现实世界”。软件重新定义了社会规则,定义了人的行为。当然,目前软件还只是体现了业务人员的意愿,在这个阶段,更确切的说法是:软件&strong&帮助&/strong&人们重新定义社会规则。&/p&&br&&p&这只是个开始。我们站的高一点看这个已经被软件接管了的停车场。你会发现,关于它的细节都被隐藏了,你只知道它存在着&strong&接口&/strong&(Interface)。所谓接口,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抽象,我们知道它提供什么,比如在这里例子中,可能是停车场有多少空车位,已经停有多少车,每天有多少收益,停车场的位置在哪…等等,具体的细节,被装进了一个黑箱子里面,我们不再关心它。比如,一个软件管理的停车场还有没有看车老大爷,这就算细节,在这种视角下,我们不再关心这个人是否存在,也不关心他在做什么,因为已经用软件定义好了他的行为,这时候我们只关心提供结果的接口即可。&/p&&br&&p&在软件世界中,知道了接口,就可以使用这一份资源。从此,我们把这个停车场可以看作软件世界里存在的一个&strong&单元&/strong&(Unit),刚才说了,它的现实状况已经被装进黑箱子屏蔽掉了。如果你只有一个这样的单元,它只能用来规范基本行为,但如果你在相邻街道再有一个这样的“停车场单元”,这时候就能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了。比如,停车场单元A已经几乎停满了,但停车场单元B还空着一半车位,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软件来调整资源,让车主尽量往停车场B停。具体手段有很多,比如通过智能手机发送一条消息,告诉正在开来的车主,停车场A要排队10分钟,停车场B排队1分钟就可进入。自然可以分流一部分人到停车场B。甚至是把停车场B的停车价格降价10%,吸引更多人前往。这些实时的,根据资源剩余情况的动态配置,利用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方面是传统手段没法快速反馈信息,另外一方面,传统方式的审批决策流程过长,要降价总要有个负责人批准一下吧?从而让实时的动态调整变得不可能。但在一个被软件定义的世界里面,是可以做到的。在这种模式下,如果我们再屏蔽掉具体的引导办法(降价,排队时常通知之类),甚至可以把A和B两个停车单元合并成一个看,即,在软件层面上,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停车场单元。&/p&&br&&p&再继续下去,如果有更多的资源具有了接口,他们之间还可以发生什么交互?比如,两个停车场旁边有两个规模和品质相似的餐馆A和餐馆B,它们也具有了接口,软件世界里面,我们抽象出餐馆单元A和B,知道它们的座位有多少空余,知道今天厨房有什么材料,知道价格…那么,停车单元A报告自己已经满了的时候,这时候餐馆B是不是愿意暂时降价10%来吸引更多客源?如果餐馆B通过降价,成功把自己空余的资源卖掉了,他是否愿意分享一部分利润给停车场,以及分享一部分利润给帮助进行资源配置的软件运营方?&/p&&br&&p&这些都是会在未来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现实世界资源通过一个接口,接入软件世界,成为一个抽象的单元,它们会直接发生相互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多年所说的“智能化”。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需要软件实现。把一个现实资源抽象成接口这件事,在软件行业称之为“虚拟化”,一个60年代软件行业就使用的概念。通常这个词被用于云计算行业,云计算产业在真正的物理计算机上虚拟出了计算机、路由器、内存…把这些资源弹性分配给需要的用户使用。但实际上,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虚拟化的。这就是未来被软件定义的现实世界。对于这样的世界,如果找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最适合的是游戏。未来的一切都像即时战略游戏所表现的那样,如果你玩过星际争霸,大概会记得拿鼠标点一下,派出一个SCV去采矿,用鼠标点一下工厂,坦克就开始被生产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知道点鼠标下达指令,之后收获指令的结果。点一下鼠标,几分钟之后得到一辆坦克,至于工厂里面具体如何生产一辆坦克,SCV如何获得矿石,这些细节被屏蔽掉,不用在关心。将来现实世界,传统行业的一切都会变成这样,甚至连下达指令的(玩游戏)的这个操作者早晚也会被软件替代。&/p&&br&&p&我并不是在写科幻小说,在今天,很多行业已经实现了类似的效果。比如航空业,这个行业里面很多部分已经是高度虚拟化的了,他们已经可以用一个指挥系统调动各种地勤和支持资源去完成航空行业运转的各种流程。当然,他们也需要好多程序员来开发和维护这个系统…&/p&&br&&p&说到这里,推荐一部非常符合这个主题的动画片,叫做《夏日大作战》,这部2009年的动画用图形化和更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这种未来的场景,非常好看。这是2010年,当时还在九城工作的布布推荐我的,我们都非常喜欢它,也一致认为这就是未来。(布布这个人也在笑来关于比特币的文章里面出现过,他跟笑来说不要挖矿,要花钱去买比特币…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家伙)&/p&&br&&p&图片:夏日大作战&/p&&img src=&/d3ff87754cbb3b02f1ad31308a52ffcf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p&我们再站高一点,看之前描述的场景。现在我们有了若干的资源单元,他们分布在不同的行业,这些单元已经被软件定义好了,我们看作是黑箱。在软件之下,又定义了无数具体工作人员的行为。刚才的例子里面,除了停车场管理员,还有厨师,服务员…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想,还会有给餐馆进货,供应原材料的供应商,维修停车场设施的公司…所有这些,会会被虚拟化成软件世界中的一个单元。然后是各种被提供服务的人(所谓用户),他们有接收信息的方式,大到计算机,小到智能手机,或者各种嵌入式系统,比如特斯拉电动车驾驶舱里面的那块大屏幕…一个使用手机的用户,或者一辆特斯拉,同样都可以被抽象成一个带有接口的资源单元。所有资源单元的行为,都是被软件定义的,他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和可能产生的结果,同样是被软件定义和调配的。这其中的每一层,每一部分,都需要大量程序员的工作。越来越多的现实资源被虚拟化,也就产生了更多的交互和更多的可能性,这些一样需要程序员去实现。今天,人类社会被虚拟化成软件的资源还只有极少的部分,我没有具体统计的数字,但大家只要想想自己每天的现实生活所需所用,至少能有个大概的感知,恐怕被虚拟化的资源连1%都不到。未来的空间有多大?几乎是无限量的大。&/p&&br&&p&现实世界能被虚拟化到什么程度呢,我之前几次推荐过科幻小说《雪崩》里面描述了未来的世界只剩下三种职业:娱乐业、程序员和Pizza快递员。这本写于90年代初的小说,早年看起来非常震撼,今天看起来…觉得他还不够极端。因为现在我们已经确知了,Pizza快递员的工作会被无人机改变,娱乐业会被VR/AR改变。最后干脆现实世界只剩下了程序员这一种职业…软件并没有吞噬掉现实世界,而是重新定义了现实世界的所有资源。&/p&&br&&p&图片:雪崩封面&/p&&img src=&/e043407dae261c633dc442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br&&br&&p&所以,今天一切关于软件/互联网泡沫的看法都是过时的。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已经快到了相当的程度,我们真的需要大量的程序员,未来仍然需要,有多少都不够用。因为程序员职业缺口太大了,早就不是有钱就能招聘到的了,甚至一个程序员因为公司要打卡,就会选择另外一家企业,因为他们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大了。很多企业远远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聪明的企业,已经在忙着做“企业技术文化”工作了。如果你不是BAT,又不是一个很酷的新公司,程序员们根本对你没有兴趣,到这个境地,花别人一倍的钱也未必能雇到人,所以就需要做技术文化工作,去宣传我们也是很酷的,我们也是能改变世界的…从而不至于在这种竞争中落后。&/p&&br&&p&最近一段时间,我周围很多其他行业的朋友都跑来问我,是不是他们应该学写一点程序。我通常都回答,只要你有兴趣,学的下去,那就当然应该。就算不能成为职业程序员,在这个软件定义一切的行业里面,理解程序如何产生,理解程序员如何工作,那就一定会有一份更好的职业机会等着你。为什么不学呢?&/p&&br&&p&以上这些,就是难以雇到程序员这种状况产生的基本面,因为这个职业缺口确实太大了,未来这种职业缺口不仅不会减少,毫无疑问还会继续扩大下去,甚至可以夸张一点的说,人类世界现代化的速度,很大程度被程序员数量不够制约…这个话题会是一个系列,下面还有好几篇,关于程序员、关于创业、关于工程…敬请关注。&/p&&br&&p&顺便再推荐阅读我年初写的文章 “人类的未来注定灰暗”,链接我放在文末 ,这篇文章同样是说这个话题,只是更科幻一点。&/p&&br&&p&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对程序员这个职业发生了兴趣,无论是想学一点,还是想理解他们多一点,推荐订阅漫画公众号《神秘的程序员们》。这部漫画是我和西乔多年经验的总结,等你以此为乐,能理解每一期漫画里面包含的几层梗和彩蛋的时候,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就已经非常深了。不可错过,扫码关注。&/p&&br&&br&&br&&p&对了,这应该是我今年年底最后一篇文章了。所以在此提前祝各位朋友,各位读者圣诞快乐,新年快乐。感谢大家2015年的关注,就算我更新这么少也没退订…真是太感动了。谢谢大家。&/p&&br&&p&我们2016年见!&/p&&br&&br&&p&参考备注:&/p&&ul&&li&&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MTE4Nzk1NA%3D%3D%26mid%3Didx%3D1%26sn%3D32d72cc75f20548a5fdc%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论强人工智能能否出现,人类的未来注定灰暗&i class=&icon-external&&&/i&&/a&》&/p&&/li&&li&&p&标题图:Image used under Standard license from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张图是我们付费购买的,转载也可直接使用,不用换掉它)&/p&&/li&&li&&p&译言翻译的中文版《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yeeyan.org/view/6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译言网 | 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i class=&icon-external&&&/i&&/a&&/p&&/li&&li&&p&华尔街日报英文版“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SB2946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ticles/SB1000&/span&&span class=&invisible&&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li&&/ul&&br&&br&&p&本文来自霍炬的微信公共帐号“歪理邪说”,用微信添加 wxieshuo 公众号,即可订阅。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帐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除特别声明和单独授权,本公众号一切内容禁止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的任何应用和衍生。&/p&
与其讨论计算机行业能够火几年,不如将问题聚焦在:未来世界的行业格局将会是如何?以下这篇来自著名程序员霍炬的雄文,让这个问题的***不言自明。 为什么你招聘不到程序员,以及软件如何定义现实世界 原创霍炬 现在已经是2015年的最后…
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人,来分享一下当离开学校之后,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br&&br&我之前在几家所谓的大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拿到的 offer 薪酬是7500元,当时特别激动,因为之前上学的时候我家里管的严,一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块,我那时候还天真的想,是不是每个月能存下6700块了。&br&&br&开始上班之后发现,身边的女孩子谈论的都是名牌包包和护肤品,她们会问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眼霜。当我和同事一起去逛街,她买了一条一千多的裙子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也想要拥有一件那么贵的裙子。为了能融入她们,就要和她们有着一样的消费观。那个时候没有记账的习惯,真的想不起来钱都花哪了,我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一分钱都剩不下来,甚至还欠着信用卡。&br&&br&&b&当习惯了这种高消费的生活之后,就会依赖这种生活。&/b&那个时候我上班是不敢请假的,因为请假要扣考勤费,扣了之后我怕就还不上信用卡了。&br&&br&这样的生活过去了一年多,有一天逛豆瓣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特别好,我记得我也读过,但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就去翻一下。结果翻了几页之后,当时有种惊醒的感觉,我发现上面描述的就是我那时的生活,&b&为了钱而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的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b&,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单-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书里面说,&br&&blockquote&为了跳出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转换思维方式,不能为了钱工作,而是让钱为你工作。&/blockquote&&br&但我那时候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来理财。书里面又说&br&&blockquote&正因为你没钱,就更要去学习。你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blockquote&&br&于是我手机上最经常打开的 app 从「淘宝」变成了「多看」,我觉得很幸运的是那个时候遇到了许多好书,不夸张的说,我的一些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形成的。&br&&br&&ul&&li&《国富论》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分工有了重新认识,影响了我的工作观和金钱观。&br&&/li&&li&《精益创业》完全的打破了我对工作流程的固有观念,我还在大公司的时候就开始在团队中用这种工作流程制定产品决策。&br&&/li&&li&《每周工作4小时》让我形成了一种反直觉的工作观和时间观。&br&&/li&&/ul&&br&&b&那种形成新观念的感觉很奇妙,看待世界的视角都不一样了。&/b&把观点写成文章分享出来时,读者也说对他们很有帮助。那时候我觉得学习真是一件太有意思的事儿了,我甚至想要不要后半生都做和学习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于是我跳槽去了一家我认为是教育领域最牛逼的公司,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同事,他业余时间在北京的清华附中做翻转课堂的老师,我去参观过一节课,那节课上他让初二的学生动手编程实现自平衡飞行器。让我特别震撼的是,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是没有编程这门课的,但那些初中生基本都会编程,而且遇到问题了就特别熟练的先去百度搜索。看着他们敲完代码,屏幕上开始滚动一串串漂亮的数字。就觉得编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br&&br&&img src=&/d0f6b41a323a5a3a5bf3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0f6b41a323a5a3a5bf36_r.jpg&&&br&(这是初中生们遇到问题正在搜索)&br&&br&&img src=&/cd80c57f1f0d8dded60caa923b2a9b1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d80c57f1f0d8dded60caa923b2a9b1a_r.jpg&&(这是代码运行成功了大家都很 high)&br&&br&受到他们的感染,那时候我也想去学编程。我知道你们想听到的故事情节是我顺利的成了编程大牛,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尝试过看很厚的编程语法书、找工程师同事教我树莓派,但最后都失败了。那时候编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又麻烦又难懂,还是放弃吧。&br&&br&一晃过去了两年,后来有一天侯爵找到我说,他想做给初学者的编程课。他是学设计出身的、自学编程,所以特别能理解初学者的痛苦。我们俩一拍即合。坦白说我现在掌握的编程知识都是侯爵教我的,魔力教程的每一章、还有实战课程的每一课,都是侯爵先给我讲一遍,我作为零基础学习者告诉他哪里不明白,他再改。我觉得很神奇的是,以前看别的教材和课程看不懂,但是看侯爵的就能看懂。&br&&br&我还记得有一次,绞尽脑汁在做一道编程题目,当时报了好多错,我一个个排错,最后都独立解决了,程序顺利运行的时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那种专注于沉浸在编程里的感觉真的特别棒,可能是接近于心流的体验吧,没有任何杂念,就想把眼前的这件事做好。&br&&br&我觉得,学编程是对我的价值观的又一次升级。以前我有了什么新点子的时候,总是想着找个程序员帮我实现吧。但是现在,我想做个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判断大致怎么实现了。&br&&br&我个人最想做的产品是,一本叫做「什么值得学」的互动式的电子书。很多讲如何学习的书都不能让读者坚持行动,我希望通过技术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下来自己的行动,让他们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能真正的改变。&br&&br&现在,我更加接近了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br&&ul&&li&&b&我不再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b&我们还找到了好几个大公司技术背景、stackoverflow上高声望的优秀人才作为讲师团队与我们一起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高薪酬。&br&&/li&&li&&b&我不再被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制束缚。&/b&我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想休息的时候休息。我发现专心工作2小时,然后再休息半小时看看书,这样效率更高。而且,在工作日出去玩,真的很惬意,避开了人流,一点都不挤。&br&&/li&&li&&b&我的消费观发生了改变。&/b&我为节省时间和品质生活付费,比如定期找保洁做家务、约手艺人上门做头发、购买有品质和有设计感的商品。但我不再为了炫耀和谈资而消费。&br&&/li&&li&&b&我不需要看电视、打游戏、逛淘宝来娱乐自己,学习就是我的娱乐方式。&/b&我想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学习架子鼓弹奏喜欢的歌、我想学习滑雪直到可以上高级道、我想学习摩托车去环岛骑行、我想考深潜***然后去水下看珊瑚海……更重要的是,我想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成为更好的自己。&/li&&/ul&&br&回到学习的意义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很多上班族可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我当时的那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而为了跳出那种状态,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就是花时间投资自己,这是我的亲身体验。&br&&br&也许只有少数人会选择通过学习来进化自己。如果你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我们是同一类人,你并不孤独。&br&&br&&img src=&/1fed789f7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2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fed789f7c_r.jpg&&
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人,来分享一下当离开学校之后,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我之前在几家所谓的大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拿到的 offer 薪酬是7500元,当时特别激动,因为之前上学的时候我家里管的严,一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块,我那时候还…
说点大实话。&br&&br&我是一个留英硕士生,学校名气不大,排名不好。我承认我开窍非常晚,并且是个精神上十分懒惰的人。高中不把学习当回事,感觉没什么用,上了个三本大学玩了四年,一学期最多挂过五门课,可是大四那年,当真的走到青春尽头的悬崖时,我才开始用生锈的脑子思考出路。&br&&br&老爸给了几条路,当兵,考***,要么读研。然而当我知道英国留学一年制,只要英语过关,三本学生也能轻松上时,我心动了。出国嘛,拿出来能吹一辈子得事啊。&br&&br&那时太想体验社会,就自己在招聘网站上找了份销售的工作想试一下,与此同时下班和周末时间学英语。&br&&br&工作了半年,准备结婚,感觉事情太多就辞了,安心学英语。&br&&br&脱产半年,我和老婆一边学雅思一边没事就看看以前的课本,当我快把大学时课本都看完时,我发现我这么一个懒B竟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学习,爱上了阅读。而那时候,知乎也走进了我的世界。&br&&br&这一年,我发现了两件事。一个是纯粹的兴趣那强大到让人无法自拔的力量,另一个是如果你的父母有能力给你一个从失败者的深渊中爬起来的机会,你要抓住,而且要深深地感到庆幸。&br&&br&这一年,我自学完了本科市场营销学的所有科目,并且读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我真的在浑浑噩噩的绝望中看到了光。&br&&br&踏出国门,我看到了无数曾经的自己。&br&&br&我在英国读研得学校并不好,所以也借此认识到了很多和我出身差不多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大部分都家境优渥,学识平平,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有的连真正的社会是什么都还没有见识过,最重要的,当问起将来如何时,他们和我的回答一样,都是回国。&br&&br&刚开始,有的人想回去是因为家人都在国内,有的人是因为适应不了国外独立的生活,有的人是自认没有能力在这里打拼,有的人本来出国就抱着混个国外***的想法。我想,在英国留学如此商业化的现在,很多来英留学的人有这些想法。&br&&br&很多来这里的本科生,没接触过社会,还没开始感激他们学习的机会,这些想法很正常。但是往往这些想法他们都难以启齿,因为国人的观念中,这些想法都是你没本事的表现。&br&&br&又不能留在国外,你出去不是浪费钱吗?&br&&br&我觉得并不是。&br&&br&我接下来的话想说给那些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迷糊糊就考虑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听。&br&&br&你们现在站在人生的三岔路口,这个选择可能让你一声为之庆幸,但更可能只是你将来茶余饭后无聊的谈资。&br&&br&你出国是为了什么?再回国是为了什么?&br&&br&我在做销售的半年,每天要在武汉市穿梭大街小巷推销杂志广告和培训课程,客户都是些中小企业的小老板,由于杂志里会有很多文字内容,我又兼职采访了很多这样的人,和他们深聊了很多创业守业的事。&br&&br&他们,大多是一穷二白起家,没什么文化的人。他们企业做得越大,越发现自己的局限。&br&&br&有的天天参加骗人的培训课,有的只看各种励志鸡汤,有的本科毕业接手父亲的工厂,有的一年花几十万东奔西走参加没用的老总课程,他们都说,年纪大了才发现,学习这么重要。&br&&br&对他们来说,这些漫无目的的经历,就是学习。&br&&br&对你而言呢?&br&&br&你知不知道,你只是上了大学,就击败了成千上万这样的人?&br&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大学学到的内容有多么的珍贵?&br&看看他们再看看你,你知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什么?&br&&br&看到这些人,我开始无比珍视我拥有的一切,我开始知道,出国留学不仅仅是感受异国风情,混混***,到处游玩那么简单。&br&&br&出国留学,是给了你再继续做一个纯粹的学生最宝贵的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br&&br&趁你还是个学生,有着大把大把属于你年轻的时间,将学习这件事做到无怨无悔,以后跟人提起,这段经历就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吹吹牛皮的资本,而是你对人娓娓道来的一段美好故事。&br&&br&回国与否,只是完成学业后的一个选择。你可以说出一万个回与不回的原因,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来过,你见过,你真的学过。&br&&br&不论你是不是要出国,别把你的青春挥霍在玩乐上,学习这件事,很稀有,也远比玩乐美妙。&br&&br&&br&&br&&br&“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择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苦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br&&br&陶杰《杀鹌鹑的少女》
说点大实话。 我是一个留英硕士生,学校名气不大,排名不好。我承认我开窍非常晚,并且是个精神上十分懒惰的人。高中不把学习当回事,感觉没什么用,上了个三本大学玩了四年,一学期最多挂过五门课,可是大四那年,当真的走到青春尽头的悬崖时,我才开始用…
如果是一个蠢的普通人,起码目前在天朝是要交高额的智商税,因为天朝是赢家通吃的社会,走的越高,攫取的利益会成几何数量的增长,由于制度不健全,对弱者没有任何维系基本生存的保障,由于为弱者发声的人从咱们的历史上来看也没几个善终的,这样没有形成一个制衡,导致所谓的精英人士可以横着走,对于他们来说做任何事都几乎没什么风险,而且底层异常残酷的竞争,人在高压的生存状态下,是没有精力与时间思考的,而这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分辨各种信息的真伪,因为你怕动脑,你把选择的权力轻易的交给了媒体,社会精英人士,非常容易的被舆论牵着走,这点在知乎上其实也很明显,表现在各种问题下,大v的论点更能引导舆论的方向(前提是他们的观点更加的一针见血,否则你也不能点赞,是吧?靠爆照涨粉,抖机灵的大v起码在热点问题下极少能得到高赞的,但为什么你自己不想想,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你看到想到的都是表面,而有人能看到更深层次的呢?)&br&包治百病的神药,你信;&br&贷款公司的高额利息回报,你信;&br&永远都不会跌的房地产,你信;&br&牛市会一直下去,你信;&br&父母为你做的决定,你信;&br&进入体制内就会高枕无忧,你信;&br&全民创业,你信;&br&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你信;&br&考上***好找对象,你信;&br&但是在你信之前,为什么自己不动动脑,好好想想其内在的逻辑是否通顺呢?&br&为什么你从来都是迷信权威,但为什么不想挑战权威呢?&br&要想不交智商税,也简单,凡事多问自己为什么,不要急于下决定,多给自己时间好好想想,多动脑,脑子时间长不活动是会锈掉的。&br&当你沉浸在欣欣向荣的时候,某些人已经早早的买好了后退的船票,却还在与你谈笑风生,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对凡事都是质疑,都不会相信别人给出的***,而去自己寻找,“把选择权交给别人,不如相信自己”,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如果是一个蠢的普通人,起码目前在天朝是要交高额的智商税,因为天朝是赢家通吃的社会,走的越高,攫取的利益会成几何数量的增长,由于制度不健全,对弱者没有任何维系基本生存的保障,由于为弱者发声的人从咱们的历史上来看也没几个善终的,这样没有形成一…
&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450& src=&/1ac6b0fb38c09aa51e17a1f4a1e20b4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1ac6b0fb38c09aa51e17a1f4a1e20b4f_r.jpeg&&&br&永城高中清华大四学子陈博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看看吧)&br&亲爱的师弟师妹们:&br&现在我在清华的教室里给你们写这封信是非常荣幸的,但愿我的信能给现在的你们的高中生活和学习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br&我在高一的时候有这样一种困惑: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但是我要考好大学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求学这条路?***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好多家长的***是 “为了光宗耀祖”。 好多老师的***时:“为了你们将来的前途。”作家郑渊洁说:“我小学毕业一样当作家。”比尔.盖茨说:“大学退学也能成为世界首富。”在经过了三年清华的磨练,我现在的***是“求学的这条路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br&这里我举几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我在清华的一个师兄刘自鸿,他通过自己一年的钻研,在去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上获得特等奖第一名,他的专利“人体生物传感芯片”被一家企业以三百万元买走。看看吧,一名大四的本科生已经身价百万了,这样的例子在清华很多。&br&***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错。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玩过的那种红光激光笔,我前几天在市场上看到最低的一款售价时三元人民币。我们系心细光电子所做的一个项目“绿光半导体激光笔”,现在美国买一支是二百美元,事实上成本就是十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做来了,别人没有,我们就可以决定一切。&br&我查阅了一下福布斯‘财富“杂志,中国大陆35岁以下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100%都是靠科学技术起家的。说到这里,文科生可能不高兴了,都是靠理工科的科技,我们文科生怎么办啊?别急,我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这位同学是清华经管学院朱?基教授的博士生---文科生,现在是中国招商银行的副行长,今年只有29岁,他因为在一个月的时间那解决了河北一个城市建行的呆账坏账,被朱?基院长破格提拔。他获得重用所依靠的就是他出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捷径,他用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其他人可能要几十年甚至终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因为一流的大学会给你全面的专业知识,会教会你快速学习知识的方法,会给你一个个观察世界的广阔视角。这就是我所说的”求学这条路时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所以,你在学习上面耗费再多的精力和心血也不过分。&br&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自己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了,我们也应该坚定信念来争取考上一流的大学。现在我们的问题时我们要考什么样的好大学?&br&现在好多同学可能心里没有什么概念,你们的成绩的确也可以考上大学,但是不同大学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心里有数。名牌大学的学风,师资力量及科研经费是一般大学无法比拟的。我们的成绩有高有低,可能前几名的同学想的目标是重点,靠后的同学可能在想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也不错。我的观点是,你们至少要把目标定位在复旦或者是上海交大一级的水平上。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高一入学的时候曾经排在年级1400多名,后来有一次还到过2000名。但是我从来都认为我将来一定会走进清华,并且向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我现在很多的大学同学很多都有我这样的经历。信念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但你从骨子里认定你是清华的水平,你生来就是要上清华的,你自己的行动上就会处处表现出清华的素质。&br&现在我想大家对自己的未来都应该心中有数了,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br&我在高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这里我总结出我在高中时代遇到的几个很烦的问题,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br&(一)偏科问题&br&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学讨厌物理,化学和数学吧?还有的同学只喜欢某一科,不去好好学其它的主科。但是“白痴”教育部为什么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子都可能用不着的东西呢?这么说不夸张,我在高中时学的最好的就是化学和生物,但是我在清华学了三年电子我们完全没有用到这两科,有理由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再配平一个化学方程式了,用好多人的话说,这两科就是高考的敲门砖。我当时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相信我们在座的好多人也不明白吧。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大一时有一门必修课,特别难懂的问题,而且就上了一个月,那学期之后我们也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我们好多同学非常不满,我们的系主任为了平息怒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带过一个大四的本科生做毕业设计(16周),他给这个学生的课题是一台新型计算机的编写应用程序。这台计算机结构既不是冯-诺依曼体系也不是哈佛体系。它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完全不合常规。第一周老师先给这位同学一本相关的书让他弄懂。经过一周的努力,弄明白了。第二周到第八周都是这样。第九周到第十五周开始编程。最后一周写论文。这位同学顺利完成任务毕业的时候,导师问他:“你这次毕业设计用到了大学四年的哪门课程啊?微积分?”“没有。”“线性代数?”“没有。”“C语言。”“没有。”“微机原理。”“也没有。”.....顶多用到了英语,因为编程是用英语编的。那你大学四年都干了些什么?你所学的所有课程都没用啊。”这位同学傻了。但老师又问:“如果你是一个刚高中刚毕业的学生,你能十六周完成这个课题吗?”“显然不可能。”“这就对了,你大学四年学到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四年前我给你的每一本书你都要学一学期,但是你现在一个星期就完全吃透了。”&br&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永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都会伴随你一生。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我现在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br&(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br&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我已经尽力了,只有胜利者才能赢得赞美皇后的芳心。”我个人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的体育成绩特别差,1000更是一直比别人差的远,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三千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清华都不想拿不到***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十点半,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也在15分钟之内跑完了。想起高中我向体育考试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br&(三)怎么学好高中课程?&br&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的方法。但是知道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br&大二时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老师这么说呢?一个山东省的理科状元高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时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时只要是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br&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例子,看看他是怎么样做题的。他的智商绝对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课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br&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时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短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做题少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的多。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术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br&(四)怎么挤时间&br&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是九天假。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省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南扩招一个。回想我们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我能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师弟师妹,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br&那我们怎么挤时间呢?&br&首先,我个人觉得高中我们的走路速度太慢,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到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据绝对的优势。&br&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二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就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道题。再有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很愚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是智力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宿舍都有电视,但我们宿舍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终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人家考试后没有轻松休息,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以你们不要总想着轻松,要不断充实自己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不要把清华的学子都想象成智力超群,大多数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那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里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Qinghua, No Saturday。 No Sunday。 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br&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br&(五)给自己找压力&br&我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教授许纪敏先生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说:“我觉得电子系的学生压力太大了。”许教授说:“清华的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是压出来的!”不错,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有的同学说:“高中学生的压力已经太大了。我现在觉得,我们当时在高中时的压力太小了。说实话,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比如我就有点厌学。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清华有的系的淘汰率是30%。太可怕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的学习。比我们恶心的还有美国的MIT,我大一的辅导员现在MIT读书,他给我发的Emai说他上学的第一节课,教授向他们宣布考核要求:上我的课,最后的成绩是一个A,两个B,一半C,一半D。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将会不及格。MIT的淘汰率比清华还高,这也是MiT的学生只要拿到***就会被各大跨国公司高薪聘请的原因。&br&我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人可以做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br&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的课,学习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opu来。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在其它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的。但是老师说的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就疯狂的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的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了几个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三点,周四编了二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八点通过了验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接着第二周周一早上,老师告诉我们周三下午交一个超声波测距仪。又是疯狂的两个通宵,周三下午把超声波测试仪交上去了。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可以做这么多的事。再举个例子,我们大一的英语课前,要我们背5000个单词。没有办法,以后每天早上我五点起床,背单词到七点再去上课,最后还是能背下来的。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的确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在这里我给各位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的给自己找一些压力,比如说规定自己一个星期内必须做500道题,考试不得140分以上就算自己不及格。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很过分,如果各位真的发誓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并且现在的南方高中生就是这么干的。&br&(六)情感问题&br&在高中阶段我们必须面对的就是情感问题:相信班主任和校长也不至一次和大家提过这件事,三令五申不准谈恋爱。我个人觉得,我们在高中阶段的这种情感是非常美好的。我高中时候就非常喜欢和漂亮的女生坐同桌,也喜欢打篮球时听全班女生尖叫。在体育课打篮球的时候如果边上有女生观看,我肯定会拼命做出几个漂亮的动作。如果老师把那些我比较喜欢的女生调到我的座位附近,我肯定会非常注意个人形象,说话也不会那么粗鲁了,那种感觉还是甜蜜的。主要是学习压力不容分心,还有我觉得高中时候谈恋爱太麻烦了,给大家说说我高中时那些谈恋爱学生的处境吧---首先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家长知道了。但是一定会被发现的。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找去谈话。最后尽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了。就算是考上了大学,天南地北的也各奔东西了。所以我说费尽心力的找个女朋友还不如安心的好好学习。于是清华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说法,正是这些过着苦行僧生活的学生使得清华的学风在世界上有口皆碑。我们这个年龄阶段多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本领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的多。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不妨做三年高中僧,千万不要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经历而自责和苦恼。&br&(七)不要抱怨老师不好&br&当我们某一科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抱怨我们的老师。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咱们永城一高的老师都是非常不错的,至少都是非常负责和敬业的。我和大家说说我在清华的经历大家就明白了。清华的学生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几乎没有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有一次上微机原理课,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人员必备的软件。”然后转身就走了。没办法,我们回去在图书馆熬了三天终于把这个软件学会了。还有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用MATLAB画一个三维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好像是数学系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啊!我们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明白了。我们现在用的好多计算机工具,老师们都默认为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人教你怎么办,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所以,我们的同学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一定不要抱怨老师,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当你总是抱怨客观条件的时候,成功也离你越来越远了。&br&(八)锻炼出一个好身体&br&你们如果真的要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话,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锻炼好身体。清华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的体育课之所以要求那么高,那么严格,就是逼着大家好好锻炼身体。清华的体育传统的确非常好,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身体的确非常差,学习很容易累。现在,我们班今年有20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全国报名的大学生只有5000人,清华就有3000人)。一是为了体验一下;二是对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我的建议是:我们每天的课间操一定要用力做。跑步一定要坚持认真跑。体育锻炼一定不能忽视。我推荐大家多练习长跑,最好我们每天跑个1000米。相信吧,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高中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重要。&br&(九)一些学习的小技巧&br&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学习的最终技巧就是多做题。现在我再给大家讲一些学习方面的小经验,都是我从大学的同学那里获得的,都很容易,但很难持之以恒。&br&比如英语,大家可以利用这个假期把高中单词都背下来,这个假期不够可以多用几个假期。这对于我们并不难,只要大家用心。还是那句话,相信自己的能力。现在清华也有好多学生两个月准备GRE就考了满分,两个月20000个单词也背下来了。巨大的单词量对于我们高考英语有巨大的好处。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清华15食堂的小师傅农民工张立勇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托福考了630分(满分670分),清华高材生考600分都不容易。我吃饭的时候经常和他聊几句,他就是每天挤出能挤出的任何时间来学习英语。他的英语基础教育和在座的各位根本没法比---农民工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现在已经被北大录取了。看看这你们可能觉得我把好多的地方说的太夸张了,根本做不到。而我说,只要你们心里有不考名牌誓不罢休的信念,我相信,以你们的智商,绝对具有冲击超一流名牌的实力。现在我们省其它高中学生还是按照原先的方式学习,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向南方的高中学习,最后高考的时候,你们将会相对于河南的其它高中生有着巨大的优势。我希望一两年之后,你们当中能有更多的人考入北大和清华。如果你们坚持住,像我说的这样做了,而你身边的人却没有,最后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br&最后两句话与大家共勉:&br&第一句,是朱?基教授在给清华的学生讲话的时候对大家的要求:为人为学,追求完美。你们的成绩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名牌大学,这就要求你们不能在细节上出问题,不该丢的分数绝对不要丢。追求完美就是要求我们即使100分得了99分也要认真仔细研究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高考的一分之差就可能断送你的梦想。&br&第二句,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即使是一时的失意,也绝对不能磨灭自己应得的激情。同时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和竞争对手。&br&无论过去的你们成绩如何,你们高中还有一两年的时间,足够了!拼命吧。师弟师妹们。命运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中,抓紧时间从现在开始。&br&此致&br&敬礼
永城高中清华大四学子陈博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看看吧)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现在我在清华的教室里给你们写这封信是非常荣幸的,但愿我的信能给现在的你们的高中生活和学习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在高一的时候有这样一种困惑: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但是…
港大孙教授的一段话:“大学,就应该是早起吃点早餐;跑跑步;专业课认真听;公共课看看自己喜欢的杂志;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参加个社团活动或打打篮球;晚上陪着喜欢的人散散步;或去自习室安静地看看书…… 社会不需要学霸,也不认什么学生会主席,更不希望看到学生放弃学业去创业。你只要能平稳完整地读完大学,寻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和兴趣,多去没有目的的看些能丰富自己思想的书,认识几个好的不成样子的朋友,锻炼或是塑造自己的身体,学精自己想要从事事业的专业知识…… 做到这些,平淡地度过大学这几年你就已经足够优秀了。 ” &br&心静得下来,一切都自然而然的。
港大孙教授的一段话:“大学,就应该是早起吃点早餐;跑跑步;专业课认真听;公共课看看自己喜欢的杂志;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参加个社团活动或打打篮球;晚上陪着喜欢的人散散步;或去自习室安静地看看书…… 社会不需要学霸,也不认什么学生会主席,更不…
这个***编辑出来后,不断有人留言力证我答不对题。为了不再让大家浪费时间纠结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陈述。&br&题主问,为什么我读书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br&在我回答前,已经有很多人分析了读书越多越跟周围人思考纬度不同的内因外因,表示看不起别人很正常。&br&&br&我不知道题主看过之后是不是很释然,然后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进而开始独来独往。我在看到他对问题描述的时候,说到他自己现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孤独一个人。我觉得他完全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来改善这个问题。&br&读书会让人产生偏见吗?我认为不会,至少不是直接原因。&br&并不是读的越多,越接近真理。只能说读到了一定程度时,你感觉自己离真理很近很近了,因而站在了某一高度去俯视其他你认为可笑的理论。而再过几年,再多读点,你也许会觉得自己现在这个观点同样幼稚可笑。&br&&br&因为自己懂得多一些,就要把自己孤立吗?我觉得这样不好啊,除了把自己玻璃般的自尊傲气捧的高高的,对整个人生并无其他益处。&br&古人说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太过于唯我不是可取的一种态度。所以我讲了我这个教授的事。&br&评论里有一个人的留言我很喜欢。&br&他说,你在库里面前投三分,没有投进。&br&库里不会嘲笑你没投进,只会告诉你,你的姿势哪里不对。&br&&br&看不起是因为比较了。你把自己跟他们比较了,才会看不起。&br&库里不会看不起我,因为他不会拿自己跟我做比较。&br&我的教授也不会看不起我,因为他也不会把自己跟我做比较。&br&我不会看不起我那上中学二年级的表弟,因为我不会拿现在的自己跟现在的他做比较。&br&我认为你现在对身边同学的看不起,是因为你把自己跟身边的朋友做比较了,那你的看不起并不是因为读书多导致的。&br&如果有一天你对身边朋友的“看不起”,类似于你对大猩猩的“看不起”。那时候的你,就不会有现在的苦恼了。因为那时候的你会很明确,自己跟他们不是一类人。&br&&br&以下是原***&br&~~~~~~~~~~~~~~~~~~~~~~&br&这个***你大概不喜欢,我认为你想的太多读的不够。&br&刚到美国的时候,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教授。刚认识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背景,只知道曾经是物化博士,现在在教西方文学。&br&&br&之后有一个假期,我们共同的朋友组织了一次野营,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他,当时完全把他误认为一个ABC,于是跟他各种扯古代历史文学什么的。结果教授听的很认真,时不时跟我讨论一下。&br&&br&回去的路上,我跟朋友说,没想到教授对中国历史这么了解。然后朋友耻笑到,人家本科是港大文学院的,他大学时的同学是林夕,金庸还给他上过课,他是研究生才转的物化。&br&&br&我当时的心情啊,简直就是哔了狗了。&br&&br&后来又一次聚会。吃饭的时候,教授突然跟我说,他回去想了想,还是觉得我当时对朱元璋的评价不够中肯。&br&&br&我发誓,我对朱元璋的认识仅限于《明朝那些事》,多一点都没有。当时只是认为他不了解中国历史,于是尽情吹嘘。可他不仅愿意听我瞎扯,还认真考虑了我的观点,我简直激动的无以言表。&br&&br&&br&记得看过一幅画,很老的图了,没有找到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共勉吧&br&&br&&img data-rawwidth=&259& data-rawheight=&640& src=&/799d52ff61b1fd8e6c2f9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9&&&br&&br&随着读书的增多,你也许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偏见。劝你不妨继续读下去,当你读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br&种子需要落在地上,卑微进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br&~~~~~~~~~~~~~~~~~~~~~&br&&br&评论里很多人对教授好奇,那我就再补充个关于他的故事吧。&br&大约去年暑假的时候,我有段时间比较迷茫,学业出现了瓶颈,年纪也慢慢大了,家里人开始催婚催工作。&br&&br&某个周六的下午,我在教授家吃完饭,跟他说起不知道应该继续学下去,还是跳出专业出去找工作。&br&&br&&br&我说了自己的顾虑,怕自己能力有限,也许继续下去还是不会有成果。但如果现在出去找工作,又会觉得这么多年的坚持都白费了。&br&&br&然后教授说了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的一段话。&br&&br&他说,你现在好比走到一个苹果树下面,你想摘苹果,但是这棵树上的苹果太高你够不到。你使劲往上跳,一次比一次跳的高,可是始终还是没有碰到。跟你一同的人也许会嘲笑,你努力了那么久,什么也没得到,跟他什么也没做的结果是一样的。&br&但是人生的路还很长,苹果树还有很多。也许等你们继续走下去,下一个苹果树恰好没有那么高,因为你之前的努力,这次,很轻松的就摘到了苹果。&br&付出的努力只有暂时没有显现成果,却永远不是白费的。&br&&br&&br&&br&其实当中的道理我听过很多次,无非就是那句“天道酬勤,功不唐捐”。但是他的这个小鸡汤故事,却比干巴巴的一句话来得动人。他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抛出那句逼格特别高的名言警句,来突出自己的学问知识。他只是像一个慈爱的长辈,对一个迷茫的孩子讲一个最浅显不过的故事。而对于那时的我,对于情绪烦躁迷茫的我,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才真正能打进我的心里。&br&&br&&br&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br&作为一个学者,要始终有一个谦卑的心态。即使面对暂时还不如自己的人,也不要自视过高。优秀的品质有很多种,书读的多,只是众多品质当中的一个罢了,并不值得去炫耀。&br&&br&~~~~~~~~~~~~~~~&br&很多人留言问我苹果树这个故事后,我到底选择了什么。&br&其实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应该选什么,而是让我做选择的时候可以排除眼前的迷障。&br&选择继续留下还是换一个方向,每个人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都需要一个好的时机。可是时机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别人始终是别人,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个契机在哪里。&br&&br&这个故事无非是说,在你感觉还可以努力的时候,继续努力一下,不要管是否最后能成功。因为无论是否成功,付出努力的你已经跟刚走到树下时的你不同了。&br&而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在这棵树下待够了,你想要move on的时候,也不要被自己在这棵树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套牢。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想要换条路走,但是耳边脑中响起的那句“我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会让我们停滞不前,也许最后老死在这棵树下,什么也得不到。其实你在这棵树下付出的,并不是白费的,你强壮了自己,去到别的树下依然可以用得上。&br&&br&当然说到这还是会有人问,“道理我都懂,你就说什么时候该做出抉择吧。”&br&&br&这个***我回答不了你,任何人都回答不了,这是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能找出这个***。而纵观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甚至伟人,他们与我们的差别,也仅仅是那每一步的选择。而只差这一步,相却千里。&br&&br&有人说苹果树的故事答不对题。你说的没错,因为这个故事本来就不是***的一部分,编辑***之初,很多人对我提到的教授感兴趣,希望听到多一点教授的事情,于是我补充了这个故事。后来收到太多转载邀请,我又勉强把它们编在了一起。&br&&br&这个***里面没有干货,就是碗鸡汤。送给那些,跟当初的我一样焦躁的人。喝完这碗鸡汤,冷静一下,人生的路还是得自己走,选择也得自己做。&br&&br&因为时时刻刻,你所经历的,你所付出的,你所想要的,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这个***编辑出来后,不断有人留言力证我答不对题。为了不再让大家浪费时间纠结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陈述。 题主问,为什么我读书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 在我回答前,已经有很多人分析了读书越多越跟周围人思考纬度不同的内因外因,表示看不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98 条内容
312 人关注
572 人关注
491 条内容
12777 人关注
144 条内容
6348 人关注
1045 条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