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声monster耳机怎么样(monster)

王旭晗作品 - Monster 魔声 Beats iBeats CT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Monster 魔声 Beats iBeats CT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Beats是一家美国声乐设备公司,其产品的品牌名称为beats by dr.dre[嘻哈歌手Dr. Dre为创始人]。它旗下的耳机时尚、新潮,深受年轻用户的喜爱。不仅如此,Beats还经常与艺人、体育明星等合作代言或推出特别款产品,比如Lady Gaga、Justin Bieber[贾斯汀·比伯]、Lebron James[勒布朗·詹姆斯]、Kobe Bryant[科比·布莱恩特]等,更是牢牢把握住了粉丝、追星族这样庞大的消费群体。享受时尚需要付出的是高昂的价格,Beats耳机在美国的售价一般为数百美元[国内最低千元左右]。但即便如此,它仍迅速风靡出现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对于这类广受欢迎但又昂贵的时尚耳机,它们的实际表现如何,声音又有什么特点,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
ibeats CT正是一款来自Beats的耳机,不过从产品和外包装上还可以看到Monster[魔声]的品牌。2008年,Beats授权Monster生产和销售耳机产品,其中就包括ibeats,还有Solo HD、Studio[录音师]等。也许是中国市场对Monster更为熟悉的缘故,所以大家更习惯将它们称为魔声耳机。2011年,HTC收购了Beats的部分股份,并随即推出了两款搭载Beats Audio音效[HP曾推出过使用此音效的笔记本电脑]的智能手机Sensation XE和Sensation XL,其中Sensation XE的标配耳机就是ibeats。一年后的2012年,Beats结束了与Monster的合作关系,开始自己制造音频产品,ibeats也从双方官网的产品序列中消失。这样的一款老产品,它在上个月曾特价490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恢复为980元]。
Beats和Monster在“蜜月期”携手推出的耳机品牌是“魔声Beats”,其产品设计时尚,配色大胆、丰富。而这只ibeats CT入耳式耳机,它的外观风格虽然不像该系列的便携头戴式耳机那样张扬,但银色的金属耳壳,搭配鲜红色的装饰圆环[耳壳尾部]、“b”字标识以及导线,耳机整体是非常漂亮的。而且它的做工也十分出色,ibeats CT看上去特别精致、高档。在细节处理上,它左、右耳壳的前端设计有颜色不同的装饰环:左侧为蓝色、右侧为红色,用户佩戴时分辨左右简单、方便。前面提到,HTC Sensation XE智能手机的标配耳机为ibeats。从造型来看ibeats CT与其是极为相似的,但遗憾的是我们那只ibeats耳机不慎丢失,因此不能完全确定两者是一致的。
ibeats CT的线控器[麦克风在其背部]位于左声道导线上,线控器的造型独特做工不错,而且按键的手感也比较好。ibeats CT可以完全兼容iPhone的各种操作:除了调节音量大小、接听挂断***外,单击按键的中间部分还可以控制音乐的“播放/暂停”,双击或者三击可以进行曲目的切换[下一首/上一首],长按可以启动Siri等功能。
ibeats CT在配件中提供了7对不同尺寸的白色硅胶套,其中包括两对三节套。此外,它还配有一只小巧的衣夹便于固定导线,一只质地很好的皮革收纳袋方便耳机携带。
根据官方资料ibeats CT耳机阻抗32欧,灵敏度108dB。我们对其煲机超过75小时,音源选择iPod Touch 4、iPod Classic播放器,vivo Xplay智能手机,以及乐之邦Monitor 03 US声卡,对比耳机为索尼EX100LP、Vsonic VSD1等。
低频表现:Beats耳机声音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低频浓厚、量感充沛,但解析力一般。这种低频表现让耳机的中低频衔接更好,表达男声等声音相对饱满,而且演绎多数流行乐时也可以增强氛围感,是年轻人很喜爱的一种声音。ibeats CT的低频也是这样的表现,但是它在搭配iPod touch 4时,低频的量感还是过多,声音显得比较沉闷。相比之下,EX100LP低频相对收敛、扎实,解析略好。VSD1这款耳机的低频也是浓厚的风格,不过它低频量感没有ibeats CT这么多,声音相对干净、有弹性,但同时也稍偏硬、偏紧一些。
中频表现:受低频的影响,ibeats CT中低频部分和人声的中音区动态表现稍好,相对适合表达成熟女声和男中音。它中频的密度、解析力也都不错,表现比低频部分好,并且也优于EX100LP的中频部分,声音相对细腻。与VSD1相比,ibeats CT中频同样要细腻一些。而VSD1中频和中高频的衔接比ibeats CT均衡许多,声音整体都很饱满,动态表现良好,人声的形态、立体感也明显更好。
高频表现:ibeats CT高频较为暗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高频的动态不足。另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它低频量感过多,影响了声音的平衡,使得高频听上去要更暗。VSD1同样是低频浓厚,高频也不是很明亮,但它与ibeats CT相比动态还是要好不少,而后者解析稍好,声音相对柔和。与EX100LP相比,ibeats CT的高频相对舒展,密度和解析力也要更好一些。在表达弹拨类乐器时,ibeats CT没有特别凌厉的速度感,瞬态欠佳。
搭配不同的音源:换用Xplay智能手机发现ibeats CT低频量感变得更多,声音也更沉闷。而使用iPod Classic,其声音趋势和Xplay时类似。ibeats CT在驱动力更强的Xplay、iPod Classic下的表现反而不如iPod touch 4?我们特意将它连接到乐之邦Monitor 03 US声卡上,其低频的量感明显比iPod touch 4和Xplay时少,低频相对收敛,声音沉闷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中高频部分表现也相对较好,声音比较干净、柔和。从整体上来看,ibeats CT在Monitor 03 US下声音相对均衡,表现明显比搭配移动音源时更好。而这些说明它是一款不易被驱动的耳机,并不适合搭配手机、便携播放器等使用。
除搭配不同音源外,《》[作者:]
一文中提到使用开孔较大的硅胶套耳机的声音表现会更好,ibeats CT也同样如此。它的7对硅胶套中有一对三节套,其开口直径和耳机导管直径相当[其余均是小开口]。配合使用时ibeats CT低频明显更松弛,中频人声更干净、通透,高频也相对舒展。耳机整体的声音更均衡,质感更好,因此建议使用时选择这对三节套。
ibeats CT拥有漂亮的外观、精致的做工,再加上Beats出众的品牌影响力,这一切都让它的身价倍增。Beats耳机低频浓厚、量感充沛,适合表达流行音乐,它的这种声音风格更符合年轻用户的听音口味。ibeats CT的低频部分同样如此,而它中频和高频的解析力、密度也都不错,表现要优于200元左右的洋品牌入耳式耳机。但是,ibeats CT作为一款出街用耳机,在搭配手机、便携播放器等移动音源使用时难于驱动,低频的量感还是过多了。而低频比例过重不仅导致它的低频沉闷、偏糊,还明显影响了中高频声音的形态,所以其声音的总体表现还不能令人满意。
本文的相关书签:
203020102058
相关的文章
1831001852944
本文一共有 126 条评论
220.163.112.***220.163.112.***
222.211.011.***222.211.011.***
106.080.030.***106.080.030.***
114.252.046.***114.252.046.***
175.044.***.***175.044.***.***
116.238.***.***116.238.***.***
116.238.097.***116.238.097.***
058.038.***.***058.038.***.***
027.190.023.***027.190.023.***
001.025.206.***001.025.206.***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7233 为防止***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魔声耳机开发恩怨史:Monster如何失去一切的
[导读]魔声公司(Monster)是由于一连串的决策失误而与巨额财富擦肩而过。
Beats By Dre耳机腾讯科技讯(张和)北京时间2月12日消息,科技新闻网站Gizmodo撰稿人山姆·比德尔(Sam Biddle)近日撰文,讲述了高端耳机品牌Beats By Dre的创立故事,揭秘在这一过程中魔声公司(Monster)是如何由于一连串的决策失误而与巨额财富擦肩而过的。以下为文章概要:从来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能够像Beats By Dre那样特立独行。在商场里、飞机上、酒吧甚至随便一条美国街道的路边,都可以看到有年轻人带着Beats By Dre的肥大的彩虹耳机。与它们的名字一样,这些耳机体积庞大、精美且昂贵。Beats By Dre品牌创立于5年前,最初是由一家唱片行业巨头与一家以高价HDMI线材而闻名的小众音响公司的合作建立的合资公司。关于Beats的历史,你可能略有耳闻;甚至自己也有一副印有魔声logo的Beats耳机。但你所不知道的是,在这笔横跨唱片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的交易中,魔声是如何损失一大笔财富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关大卫与歌利亚之战的故事--只是有一点不同:大卫被打得满地找牙,在众人的嘲笑中仓皇逃离战场。本文讲述的,正是这笔科技行业历史上最糟糕的交易幕后的故事。这个以饶舌歌手名字命名的热门耳机品牌,最初不是在某俱乐部VIP包房里的觥筹交错间诞生的,不是在迈巴赫跑车的后座上琢磨出来的,也不是在墙上挂满白金唱片的唱片公司董事会会议室中讨论出来的。要想说清楚为何这个红色的“B”字logo能够被戴到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的头上,故事要从美国加州的一个华裔家庭中喜爱摆弄音响设备的儿子说起。Beats起源于魔声公司,而魔声起源于李美圣(Noel Lee)。李美圣为人平易近人,又聪明之极,拥有一头像漫画人物一样的发型。他患有行走障碍症,每天出行都依赖一部Segway双轮电动车。他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电子设备,在从加州理工大学工程专业毕业之后,他开创了专门生产音响零部件的魔声公司。与许多硅谷创业公司一样,李美圣最早在父母的车库里创立了魔声公司:他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铜质线材,直到找到他认为提升了音质的类型为止。随后,同样与硅谷公司一样,他为自己的产品展开了疯狂的营销攻势,然后向消费者索要不可思议的高价。这就是魔声线材公司(Monster Cable)。在与Dre合作之前,魔声就已经在试图让音乐爱好者为只存在于想象和宣传册中的高级音质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我们重新发明了音箱线材,”李美圣宣称。而他的儿子凯文却有不同的说法,“那就像是给根本没有患病的人推销药物。”魔声随后扩张至HDMI线材、电涌保护器等市场,甚至还推出过5种不同类型的屏幕清洁剂。多年以来,这些定价高昂的非必需产品使得魔声公司收获了“烧钱艺术家”的名声,但同时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魔声的确有能力制造出真正很棒的音响产品。事实上,音响线材与高端篮球鞋市场非常相似:全世界可能的确有那么几千个人真正需要最顶级的篮球鞋,但绝大部分普通人根本就说不出这些天价篮球鞋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无所谓:通过强大的营销能力和高端定位,李美圣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音响线材帝国。你或许可以将一根线缆卖到200美元,但市场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音箱市场成为了魔声的下一个目标。然而,该公司进入音箱领域的时机太晚;Hi-Fi时代已经结束,电视机和普通的条形音箱已足够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戴在头上的耳机呢?这绝对是下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李美圣开始制造耳机原型机,并让他的儿子前往洛杉矶,与众多唱片公司和艺术家洽谈,希望为一种专有的环绕立体声音频格式寻找合作伙伴。这种音频格式最终未能真正推向市场,但这些洽谈是值得的。“你一定要找亚瑟、Mary J. Blige和U2,”凯文·李被告知。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有时候一些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它就像意外发现的珍宝,”凯文笑着说。“如果他没有与这些歌手谈判使用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环绕立体音乐格式,他就不会遇到Interscope唱片公司的老板吉米·艾欧文(Jimmy Iovine)。”而正是凯文与艾欧文的相遇,酝酿了音响行业历史上最棒也是最糟糕的主意。Beats诞生了。吉米·艾欧文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唱片大亨;他曾帮助策划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和50 Cent等知名歌手的作品,如今是Interscope唱片的董事长。而Dr.Dre就是那个Dr.Dre。每当Beats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时,艾欧文都会和Dr.Dre搭档出席:艾欧文语速极快,言辞犀利,逢人就会说起有关Beats起源的故事:Interscope希望Dre代言运动鞋广告,但Dre回复称:“去他妈的运动鞋,我们来制造音箱吧。”(Fuck sneakers, let's make speakers.)这个故事几乎肯定是虚构的,但仍流传甚广,部分原因是它很有趣,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句话很押韵。但据李氏父子称,这个故事其实半真半假。在凯文·李与Interscope接洽讨论有关环绕立体声的合作之后,艾欧文和Dre向魔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让我们来制造电子产品吧。”“在拜访魔声公司时,艾欧文和Dre都显得对我父亲在音频领域开发的许多技术非常喜欢,”凯文回忆称。李美圣称,他和吉米一拍即合:“他懂得音乐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我也懂得音乐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而全世界其他人基本上都不懂。”这笔交易最初是一场“爱的宴会”,凯文说。紧随其后的,是一堂“关于音响的教育课”,李美圣向艾欧文和Dre展示了魔声公司的各种音响技术,比如震撼人心的低音技术和一款入耳式耳机原型等。这对Interscope组合需要补一补关于音响市场的知识,老李说:“Dre和吉米必须明白,如今的世界不再是音箱的世界。他们完全不懂,音箱的时代早已过去。他们在录音棚里总放着巨大的音箱。如果不是魔声,他们根本就不会用耳机代替音箱。”魔声认识到了这对说唱组合在音响领域的雄心壮志,并将他们指引到了一条利润丰厚的道路上:高端耳机。Bose耳机的质量不错,但外观设计太过老套。市场上其他所有耳机要么是垃圾,要么就是太过复杂难懂,消费者根本无从下手。“让我们合作制造耳机吧,”李美圣提议。不管初次邂逅是多么地浪漫,李美圣和艾欧文注定永远不可能建立起像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那样的极客友谊。从一开始,二人的合作就只是商业上的合作--尽管李美圣如今明白了这一点,但魔声公司在与Interscope进行谈判的时候,却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强势。魔声迫切希望振兴耳机业务。在2000年代中期,Dre和吉米也在迫切寻找唱片之外的盈利方式。但出资安排注定了这次合作将由艾欧文,这个曾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谈判过、运作着一个庞大的音乐帝国的人主导--而非魔声这种小众线材厂商。魔声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利用Dre在“娱乐和体育”行业广泛的人脉,他们将有望借此机会打入主流市场。魔声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其准备却严重不足;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魔声几乎搞砸了所有的商业决策。当凯文·李前往洛杉矶与Dre进行谈判时,他除了一纸本科***以外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为其父亲工作以外,他没有任何其他商业上的经验。凯文·李只身一人来到洛杉矶,与拥有强大法律、财务和企业运营经验的唱片巨头公司进行谈判。这种鲜明的对比从一开始就很明显--在双方试图签署协议的过程中,Interscope在谈判中明显要强势于魔声。魔声拥有音响工程方面的专长,但许多其他公司也有。“吉米·艾欧文和Interscope营销总裁史蒂夫·伯曼(Steve Burman)提出了一系列财务上的要求,但作为一家刚刚在音箱市场上亏损了5000万美元的小规模线材公司,魔声心有余力不足,”凯文·李称。Interscope开出的收入分成条件甚至无法维持魔声的生存。Interscope公司故意虚报低价的做法使双方的讨论陷入了僵局。艾欧文和Dre提前离开了谈判桌,他们最后在***中跟魔声说,“我们也不想撕破脸,但我们将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魔声的如意算盘落空了。6个月之后,史蒂夫·伯曼打来了***。此前,Dre团队与在音响领域名气更大的SLS Audio公司尝试展开了合作,但合作并不成功。伯曼打***过来的目的,是询问魔声是否仍然有兴趣与Dre合作推出耳机。魔声的***是肯定的。但那半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Beats by Dre”这个品牌已经通过Dre与SLS的合作推向市场,SLS还拿出了一款奠定今后所有产品线外观基础的原型耳机:巨大的耳帽、厚厚的流水线式的头饰,外观炫酷堪比F1赛车。但这款耳机实在太大了,凯文·李说--就算是Dr.Dre那种拥有巨大脸庞的人带着它都显得太大。“把它带到头上,然后对着镜子自己照一照。实在太丑了。”随后,魔声试验了40款到50款原型耳机,承担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凯文坦承,父亲对于这次合作“并不像自己那么热心”。因此,凯文瞒着李美圣,未经允许使用了魔声公司数百万美元的研发资金。“我们是在2008年的展会上宣布合作的,但在双方甚至尚未签约时,我就已经在工程设计和营销方面支出了150万美元。”凯文就像着魔了一样,偷偷地将他父亲的公司的未来押在了这次合作上,“当时,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价位如何,成本是多少。”在双方还未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时候,凯文·李就已经秘密研发出了一整套耳机产品线。在获得Dre授权之前,魔声就已经开始制造Beats By Dre耳机。于是凯文·李开始陷入慌乱之中。“这已经不是叛逆的问题了,”凯文说。“我甚至可能失去父亲的信任。我已经生产出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库存。他一定会杀了我的。”如果他不能与Interscope达成协议,年轻的凯文·李将面临财务和家庭上的双重毁灭。因此,他无论如何也要与Dre达成合作。他独自一人代表魔声与Interscope拟定了极其复杂的合同细节。他除了一纸***以外什么都没有,而谈判对方却是一群专门研究公司法的专职律师。很明显,这笔交易的双方不会都是胜者。魔声与Interscope签署了合作协议,帮助Beats Electronics起死回生并重新上市销售耳机,但自己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吉米和Dre所代表的Beats将保留魔声开发出的所有产品的永久所有权。所有的耳机、驱动和远程控制器--只要是任何一块与Beats By Dre有关的金属或塑料,李圣美和凯文·李都将其让给了吉米和Dre。魔声还将全权负责产品的制造--这是这笔交易中代价很高的一部分--也是很麻烦的一块。“我有点被Dr.Dre震慑住了,”凯文·李坦承。李美圣坐在他旁边一言不发。Dre团队在合作中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经过数月的研发,凯文·李向Dre展示了第一款最终产品。Dre戴上耳机,播放了“In Da Club”这首歌,然后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耳机。”这就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Beats By Dre从此起死回生。凯文·李曾希望邀请一群音乐人帮忙进行推广活动,教育普通消费者,向他们灌输高端耳机的理念--同时解释音响领域的专有名词,以便让更多普通人对之产生兴趣。设想一下尼莉·费塔朵(Nelly Furtado)向你解释声音失真的危害和保真的重要性,或者罗宾·西克(Robin Thicke)在电视上强调高音部的意义。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合作伙伴Dr.Dre团队对这些魔声制造的耳机进行了不知疲倦的宣传,将其变成了无可匹敌的地位的象征。艾欧文对凯文·李说,营销和市场培育所花费的时间太长。相反,Beats的策略是用强大的宣传攻势迷惑公众:Beats要成为所有人心中“最热门的产品,而声音就是植入消费者脑袋中的木马。我们就是这样做的。Beats出现在了每一支歌曲的MV中,”凯文说。艾欧文将Beats这个品牌渗透到了几乎每一个观看音乐视频的美国人的脑海里。这个策略奏效了。“甚至有小孩子跑去百思买购买Beats耳机,不是因为它听起来酷,而是Beats耳机让他们看起来很酷,”凯文坦承。与李氏父子醉心于音响技术不同,Beats本质上是一家时尚公司。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的人行道上走一走,你都能看到年轻人带着肥大的印有“B”字logo的Beats耳机。Beats的广告或许做得是有些过火,定价也有点高,但这些产品并非篮球鞋,而是复杂和精密的电子产品。他们是工程项目的产物,需要花费上百万美元的研发经费,经历十几个版本的原型机开发,以及艾欧文与凯文·李来许多轮的讨论。但如果你询问Beats有关于与魔声合作的情况,他们就会把凯文·李和李美圣的角色贬低到联邦快递或富士康的水平--它们是名气很大的合作伙伴,但只是负责制造产品和运输产品而已。Beats否认魔声在耳机的工业或音频设计方面用过任何贡献:“我们拥有自己的工厂。我们控制了所有环节。耳机的声音表现更是我们的专长,我们拥有自己的受专利保护的声音特征符,”Beats公司称。“这些绝对都是我们的。”Beats CEO卢克·伍德(Luke Wood)说。他仍然坚称各方依然是友好关系,但魔声仅仅负责制造“外包”零部件,以及按照Beats对音质的要求选择“材料”。对于以上说法,魔声公司作出了反驳,甚至拿出了内部保密设计文档,以证明魔声全程参与了Beats耳机的音响工程和工业设计。配图2:魔声公司内部文档显示,包括与Lady Gaga合作的热门Beats耳机在内,魔声均参与了相关设计魔声对于Beats声称拥有一切所有权的说法非常气愤:“绝对不可能,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工程师,”李美圣说。凯文接着说:“Beats在工程领域没有任何贡献,”这笔交易的实质部分是毋庸置疑的,“Beats By Dre耳机的音响工程设计都是由魔声进行的。他们告诉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做出来,然后他们批准生产,但真正制造那种声音的,是我们。”李美圣和凯文·李表示,Beats在双方合作中的角色仅仅是“批准方”:魔声将硬件产品送给吉米和Dre,由他们二人决定是否可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还会讨价还价,最后才会有最终产品出现在商场,以及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单里。这种模式运作得非常顺利。直到有一天--台湾手机巨头HTC对Beats产生了兴趣。HTC开价3亿美元,要求获得Beats公司51%的股权。凯文当初匆忙间拟定的合作协议,使得Beats毫不费力就脱离了合作并投入HTC的怀抱。Beats发言人称,Beats与魔声的分手使得公司能够更加敏捷,降低组织架构的复杂程度,但抛弃李氏父子背后的动力绝不仅仅是这些说辞。魔声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钱--与其说是***走人,不如说是拿了一些赔偿金--而Beats却获得了所有成果:所有魔声在音频方面的作品、所有专利、注册商标的设计,以及最重要的,Beats By Dre这个名字。艾欧文甚至迫使魔声将名字从自己设计的耳机包装上全都去掉--他希望耳机包装上除了“Beats By Dre”以外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魔声的logo,更没有在任何地方提到魔声。在HTC收购交易完成之后,魔声彻底退出了Beats公司,就连魔声自己帮助Beats开发的技术,该公司也今后也不能再使用。在Beats抛弃魔声的同一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了6.1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为2.98亿美元),获得了“高端”耳机市场(100美元及更高价位)64%的份额。昨天,魔声宣布与饶舌歌手、著名制片人史维兹·毕兹(Swizz Beatz)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的新款旗舰耳机将被命名为“Diamond Tears”。
[责任编辑:jamesd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