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情缘”“风雨征途”今日开放
1.60呼风唤雨
官方微信gyyxwd
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 &
& 常见活动内容
“天府情缘”“风雨征途”今日开放
发表于:日
&&& 伴随新版v1.35掀起的游戏热潮,《问道》人气一路走高,全新增开的两组新服“香格里拉”“鼓浪屿”已24小时处于爆满状态。同时,《问道》现有注册用户已达3500万,同时在线人数也已突破40万,32个大区共300多组服务器空前繁忙。&&& 为了缓解服务器压力,同时让更多新玩家流畅地体验游戏乐趣,光宇华夏特决定于日中午12∶00整,再次增开电信新服“天府情缘”与网通新服“风雨征途”!目前这两组服务器已经提前开放,玩家可进入新服体验游戏乐趣。
&&& 祝您游戏愉快!
微信公众号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问道
微信号:gyyxwd
首款纯修真2D回合制网游
百万在线演绎巅峰巨作
八周年盛典最好的时光 全民福利海量发放 精品2D回合网游 百万在线巅峰巨作……
问道官方网站台湾同胞的天府情缘
您的位置:&&&&&&&&&&&&正文
台湾同胞的天府情缘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爱在四川] 6月12日,星期天。为卧龙两只即将赴台大熊猫举行的网上征名活动却没有“休息”:自6月2日新浪网开始向社会征名以来,短短10天里,共有56297位热心人为两只宝贝献名。“归归”、“来来”、“爱爱”、“国国”、“团团”、“圆圆”……而在这之前的6月6日-8日,台湾作家刘墉巡讲成都,引来市民热捧。海峡两岸交流盛情可见一斑。 浅浅海湾,两岸情缘。四川与台湾同胞的交往日趋频繁。 ———目前全省共有台胞台属60多万人,而在台湾的川籍同胞有40万人。此外,每年接待来川台胞30多万人次。 ———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自1988年,台商在宜宾投下第一笔资金以来,台企目前来川投资累计1186家,项目总投资22.9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5.60亿美元。 ———来川台胞日渐融入本地生活。在四川长住的台胞有3000多人,他们像生活在大街小巷的本地人一样,娶妻生子,漫步街头。而一群台商的太太们,在成都相夫教子,闲暇之余,常聚在一起,不打牌、不喝酒、不跳舞,热心公益事业,懂得惜福,乐于奉献爱心。 83岁的“台湾奶奶” 大爱照亮1150个孩子的天空 15年。1150个四川贫苦孩子。一位靠退休金过活的台湾老太太。 83岁的黄清津有一颗“大爱”之心:自1990年以来,她用微少的退休金,甚至变卖了台湾的住房,资助着一个又一个她不认识的四川贫苦孩子。 “当听到孩子们叫我‘奶奶’时,我感到活着更有意义了。”6月3日下午,记者敲开黄清津在成都的简陋住所,听这位“台湾奶奶”平静地讲述自己15年的点点滴滴。 下了汽车,又上去屏山县龙华镇的山路,晃晃悠悠的滑竿,黄清津脸色惨白,呕吐不止,浑身哆嗦…… 1990年春,黄清津和丈夫邓永澍一道回到盐亭县玉龙乡探亲。玉龙乡是邓永澍的老家。“这里的孩子们太苦了。我们省下一些钱来资助几个孩子吧。”当年,玉龙乡的20个贫苦学生成为老两口的资助对象。 根据台湾地区有关规定,退休金必须本人领。“来回一次就要1万多元,节约下来可以帮助好多贫苦孩子啊。”为节约旅途费用,夫妻俩决定两年来成都一次。1992年,黄清津和丈夫再次到四川,捐助的对象从玉龙乡扩展到成都、宜宾…… 今年4月,黄清津第8次来到四川。金堂县福兴镇长堰村、南溪县马家乡、屏山县龙华镇……,整整奔波了1个月,把带来的3万多元捐助款200、400、600元地分发到172个贫苦学生手中。看着张张稚嫩的带着汗痕的小脸喜笑颜开的样子,黄清津觉得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但是身为83岁的老人1个月来在乡间山路的颠簸,黄清津不愿多说。这次到屏山县龙华乡的捐助,是原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曹礼瑶牵线完成的,她告诉记者,途中曾发生过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黄清津有2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4月19日,距龙华中心小学还有几公里路时,因为川南连续大雨,山路泥泞不堪,汽车无法继续前行,只得下车改乘滑竿。晃晃悠悠中,黄清津清瘦的脸逐渐惨白。滑竿刚放下来,还没扶到路边,她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浑身打着哆嗦。低糖症发作了…… 半小时后,终于到了龙华中心小学,孩子们整齐响亮的欢迎声让“台湾奶奶”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她连忙拿出准备好的钱,二百三百地递到一双双小手里,偶尔爱怜地摸下小脑袋,特别嘱咐:要好好读书啊。 3万多元,一个月就发完了。而这15年来,资助了多少孩子?捐出了多少钱?黄清津已经记不清了。曹礼瑶透露,早在2003年时就已经捐出几十万元了。“一位靠退休金过日子的老人能够坚持15年资助贫困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为了给孩子们凑学费,2002年8月,她回台湾卖房子,8月20日赶回成都,分别给他们寄钱。“我不能误了他们上学的时间。” 靠退休金生活,又在大量地资助孩子,黄清津过得很“清苦”。采访中,保姆小张告诉记者: “黄奶奶一个月生活费200元都不到,一棵莴笋、一个小黄瓜就能吃一天。”“这很好啊,既符合我的生活习惯,又能为孩子们多凑些钱。”黄清津插话说。拖鞋后跟磨平,牛仔裤已经洗得发白,素色的T恤,这是她的一身“会客装”。不比以前上班时,动辄就是上万的意大利皮鞋、服装。自从15年前开始资助贫困孩子,黄清津回到台湾后,在地摊上猛买了20条牛仔裤,穿至今天。 为凑学费,2002年,黄清津卖掉了在台湾的房子。“我那年8月份回台湾是去卖房子,为孩子们凑学费。他们9月1日开学,我8月20日就回来了,回到成都之后就分别给他们寄钱。不能误了他们上学的时间。”玉林南路上的邮局,工作人员都很熟悉这位可敬的老太太。 也并不只是资助孩子,遇上有困难的人,黄清津总是解囊相助。1998年,是她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当年秋天,她和丈夫还有小女儿乘坐的汽车在茂县被一辆货车撞倒,丈夫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节约安葬费,资助穷困学生。 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丈夫就这样离开了,黄清津有些接受不了。“当时我整天想把肇事者杀了,然后自己也去陪丈夫。”这种疯狂的念头整整两个月纠缠着她,原本青黝的头发白了,体重从65公斤降到45公斤。 可是,当她从有关部门得知肇事者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父亲已经过世,家中还有多病的母亲需要照顾时,黄清津内心却产生了同情和怜悯。她想,人死了不能复活,自己再倔强的话,还可能造成另一幕悲剧。 后来不仅没让小伙子承担经济赔偿,黄清津还专程去茂县监狱看他,给了他几百元生活费,教育他好好做人。肇事司机非常感激,他在狱中给黄清津写信,感谢她的宽恕和大恩大德。刑满释放后,他来成都看望黄清津,并在“邓爷爷”遗像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这一老一小,肇事者和受害者从此成了朋友。 报纸也是黄清津寻找资助对象的途径。有一次,她从《华西都市报》上了解到,一个小伙见义勇为,为制止一次抢窃被歹徒刺穿了肾,但是家境贫穷住不起院。问清病房,黄清津骑着自行车来到医院,把一百美金交到小伙手里。第二天,她又带着营养品和钱去看望。“总共去了5次吧,具有好品质的小伙应该得到奖励。” 黄清津的资助行为也感染着她身边的人。5年前,台湾朋友偶然听说她在大陆资助学生,于是你1万我2万地委托她资助孩子们。今年,她的四女儿邓绍衡、小女儿邓绍婷各资助了20个贫困学生。 寄望年轻人:要有大爱之心 来来往往中,黄清津对四川充满了眷恋之情。“成都三环路很漂亮。我的川剧小生扮相也像模像样呢。”她说。 客厅角落里,摆着一辆26圈轻便车,她喜欢骑上自行车到处逛。成都市老年骑游俱乐部的孟昭勇主任告诉记者:“跟着我们出去玩,黄老师第一次骑了40公里,第二次骑了50公里。”黄清津显然对这个成绩很满意,“当我告诉女儿我骑了50公里,她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和不相信呢。” 除了晚饭后运动运动外,黄清津每天晚上的工作就是和孩子们交流。读孩子们的信和写回信,是她非常乐意的事。孩子们生活中的琐事、心声,黄清津读来“就像是涓涓细流流过心底”。据曹礼瑶介绍说,孩子们给黄奶奶回的信有上万封,足足装了两麻袋。 一个小学女生写信说:“奶奶,这些年您帮助我,我没忘记。您教导我要学会帮助别人,我也没忘记。一天,我从衣柜里找了一些不能再穿的衣服,送给了一个小姑娘。看着她喜悦的眼神,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还有一种成就感。” ———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发芽,黄清津很高兴。 “你问我为什么要不停歇地资助他人?”黄清津说,也没有什么高尚之处,只是希望用自己的爱心感染他人。她希望,年轻人要有三颗“心”:一是孝心;二是要有大爱之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三是要有上进之心,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采访后记 在去见黄清津老人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象:一个靠退休工资过活却资助了上千孩子的人怎样在生活?见她第一面,高高的,瘦瘦的,成都的大街上,这样老人很多,只是她笑起来几乎没有皱纹的眼角隐约透出年轻时的风韵。客厅右边墙上一扇宽大的木刻,那是一位老人在2000年时送给女主人的,“名门闺秀出烟城,祖德遗风今犹存……十年呕心寄希望,认养贫困六百生,无私奉献谆谆嘱,孝心爱心上进心……” 李启民 嘿嘿,我讨了个“成都太太” 高高的,站直身体仿佛就要顶着天花板;笑眯眯的,黑黝的脸上两个调皮的酒窝;领带整齐,夹个皮包———36岁的李启民走在成都大街上,很惹眼。从台北到上海再到四川,“晃来晃去”,李启民的视线被成都姑娘张敏所吸引。“嘿嘿,我讨了个‘成都太太’。”6月9日,李启民向记者讲述在成都的幸福生活。 缘分成都:遇见“辣妹” 2000年3月,李启民第一次到成都,之前,对四川的印象是老人们口中的“天府之国”和爱吃辣椒的川妹子。 “一下飞机,突然感觉好像到了伦敦。”第一次与成都相遇,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到处都是雾蒙蒙的。当时二环路、三环路随处是一垄接一垄的农田,没有现在这么多靓丽的住宅小区。除了工作,李启民来成都还有一个秘密,看看他所认识的“爱吃辣椒”的成都姑娘张敏所描绘的家乡。 1999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公司另一个分支机构的张敏。“这个女孩子素质很高,工作、交往、为人处事都不错。”后来李启民调往上海,张敏成了直接的下属,两人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她是最漂亮的女孩子。”不久,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或许是女性的羞涩,语声清脆的张敏不好意思地说:“当然喜欢哪,要不然怎会嫁给他。他的菜炒得很好啦。”倒是李启民打圆场:不能说谁追谁吧,双方都有意思。说完,黑黝的脸上浮现出甜蜜的“坏笑”。 味道成都: 玉林串串香简直不摆了 2003年底,张敏回成都,当上了***。或许是“娶鸡随鸡娶狗随狗”的缘故,李启民随后也辞去了工作,跟着太太到成都,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你问为啥?爱情当然比事业重要啦。事业可以从头再来,但姻缘是可遇不可求的,遇上了就要紧紧把握。” 有了固定的家,当然要承担家庭义务。“那平日里都谁在做家务活?”记者问。 “嘿嘿,”李启民又笑:“都是商量着做哪。比如她做饭,我就洗碗,我做饭,她就洗碗。平日里也陪太太逛街,至于买东西嘛,只要她喜欢就可以了。”除了上班,李启民会很老实地呆在家里陪老婆。“以前,加班、应酬到凌晨是家常便饭。现在在这个很悠闲的城市,两人耳鬓厮磨,能有时间呆在一起,当然要惜福了。”周末,小两口还会开车去郊区兜兜风。 住在成都,李启民觉得自己真有口福。“玉林串串香、麻辣火锅、冷锅鱼,味道简直不摆了。一周大概要吃两三次吧。” 对于将来,李启民有个“10年计划”,从上一份工作的高峰时刻转向另一个领域,自然一切要从头开始。“职业是一个长期的规划。目前从大的环境来讲,成都市民还没有网络消费的习惯,需要长期培育。” 台商太太 懂得惜福,乐于奉献 成都台商协会有一个“妇女联谊会”,于日由台商的太太们和在四川投资的台湾女企业家们组成。她们经济宽裕,但外出公益活动时却自带干粮;她们大多有私家车,但为了山区孩子,有时却不得不翻山越岭,挽着裤腿趟小溪,拄着拐杖走泥泞。一群台湾女人在四川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 记者从成都台商协会获悉,今年,她们写给成都一家本地媒体的一封信,向大家展示了她们的他乡生活和情怀。 “……我们是一群台商的太太,先生们在成都投资做生意,而我们在相夫教子闲暇之余,常聚在一起,不打牌、不喝酒、不跳舞,大家都有个共识———要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公益事情。既然来到成都,我们希望很快能融入这个社会,也非常想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的宗旨是:联谊、济困、解难。以建立台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己任。 我们是抱着惜福,再造福,付出无怨,甘愿欢喜。我们想能做多少算多少,做总比不做的好。因为我们不是过客,我们是一家人。” 据台商协会透露,妇联基金的来源是由会员每月交会费,台商协会每年拨款3万元加上台商善心人士每月捐款给妇联累积而成。台商妇联成立一年来,她们的足迹已走过四川金堂、乐山、广元等地: ———2004年元月,捐助金堂石栀子村20万元盖10处水塘,以解当地干旱之苦,帮助改善农作物收成。这是台商协会捐助的。台商妇联则捐助10户特困户年货400元,红包200元; ———日,到乐山更生学校考察。家访后,捐助8名贫困生助学金。其中,中学生每月100元,小学生70元,直到高中毕业; ———2004年,台商妇联为筹募基金,太太们自己动手做台湾粽子向台商义卖,共卖22400元(含成本)全数捐赠妇联; ———日,到广元朝天区鱼鳞小学考察。校舍因年久失修已经垮塌,需赞助建校。后经捐款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希望小学于当年11月中旬落成。台商妇联还捐赠一批物资,有文具、玩具、书籍、点心及衣物; ———日,台商妇联发出倡议书,募捐衣物、鞋子、日用品45大箱,捐赠金堂鸿发村、明参村、竹林村上百户人家…… “……我们是多么的爱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更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她们表示,“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发展在四川] 13年前,掘金首选在成都 1992年———1993年,台商在大陆直接投资出现第一次高潮,刚过不惑的杨朝明和他的同事正是在这时被公司派往大陆,选择战略投资基地。他们所在的公司是获得台湾“十大杰出优良建设公司”的“台湾宏杰”。北京、上海、广东、四川,东西南北一圈考察下来,杨朝明决定把掘金的地点首选在成都。 首次遭遇“滑铁卢” 为什么选成都?杨朝明的同事何霁灿经理介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早有台商投资,相对来说,西部机会更多。“1992年,距第一笔台商直接投资四川不过4年,对台商来说,这里还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处女地。” 1993年,台湾宏杰和成都一家设计公司合资成立地产公司。是时成都,外来投资的房地产大鳄尚未出现,优秀的本土地产商也未诞生。从1995年到1997年,上万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开卖,尽管房价现在看来依然偏贵,甚至4000元/平方米都有,却销售一空。 赚到第一桶金,满心欢喜的杨朝明准备再投资住宅地产。这时,一个始料未及的情况出现:房屋陆续出现质量问题。“这给我们一个教训,对本地市场建材价格和质量不了解。”为维护信誉,开拓今后市场,只好拿出已经装进口袋的利润对房屋进行维修保养。“这样一来,利润差不多全出脱了。”何霁灿冒出一句“川普”。 二次转向开了好头 2002年,与合资伙伴分道扬镳后,宏杰决定转向自己熟悉的工业园区建设。2002年,宏杰在龙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圈”下1000亩土地,投资8亿元开发工业城。 记者采访时看到,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成,“3.3万平方米的厂房被一租而空”。 闲时最爱打垒球 休闲城市里忙碌的人,短短的交谈时间里,数次业务***打断我们的采访。何霁灿深表歉意,但他说:“我也不是天生的工作狂。很多在成都的台胞都喜欢打垒球,成都市台商协会有个30人的垒球队,我也是队员。周日,我们会凑到一起打场比赛。” 上周日,成都台商协会垒球队编成了两个队,与电子科技大学队、高新区队等进行了一次垒球比赛。6个队,台商协会的两个队分列三四名。“很有意思啦。”何霁灿哈哈大笑。 40出头的何霁灿两鬓已有些许斑白。他说,很大部分都是到大陆后才白的,因为工作也因为思念海峡那边的家人——他的妻儿都在台北,虽然他们有时也会来成都看看,但毕竟聚少离多。 “最大愿望就是台湾与大陆能直航,物流、人流都能节约大量时间。”何霁灿举例,现在他从台湾出发要在早上4点多就起床,经过辗转,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到成都。 采访后记 第二故乡催人进 川台两地的交往中,台商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在成都的事业,他们在成都的生活,是我们想要记录的。 在百花潭附近一所漂亮的小楼里,我找到何霁灿,他正忙碌地和客户交谈着,而这之前,记者已经在***中预约了多次。在这个以休闲之风著称的城市里,何霁灿们一边享受着生活,一边拓展着事业。何霁灿的外婆是成都牛市口人,他会的“川普”不少。这次他又用了一句来表述心情:“第二故乡催人进啊。” 选择融入,笑傲12年风云 年销售额8.7亿元、四川食品制造企业的排头兵,在大腕云集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成都统一企业”不愧英雄本色。然而谁又想到,12年里,“成都统一”在融入本地市场的道路上,上演了三幕悲喜剧。谈到9年亏损,谈到力转乾坤的“非常时期”,48岁的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政感慨万千。 第一幕: 举步维艰,全年开工不到两个月 1993年4月,注册资金2000万美元的“成都统一”在温江落户。这一结果是“统一集团”高层多次考察大陆中西部城市后确定的。同时也是其“T”型投资策略(以大陆经济发展轨迹为导向,沿长江流域与沿海两条线布局)的展现。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一波三折。 背负“台湾最大食品企业”的盛名来到大陆投资,最初几年,“统一”把在台湾的经验、品牌复制到大陆,忽略了大陆各个区域市场间的巨大差异,结果被竞争者远远甩在身后,经营相当困难。 “成都统一”在西南地区的营销也面临相同窘境,“我们当时饮料TC线全年开工不到两个月”,而方便面在不断变换经营品牌的过程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定位。 第二幕: 单骑“救局”, 不惑李世政5年扭亏 日,在上海总部任方便面事业群协理的李世政被点名派往成都“救局”,是年他刚好不惑。 “当时有很多惶恐。”李世政坦言,但是回头一想,人生只有直面困境才能超越自我。 当时,“成都统一”生产部和事业部分别在温江和成都市区两地,难免沟通不畅。为此,上任的第一把火,李世政就把事业部迁回温江,确保产销通畅。 整顿销售网点,提升一线销售能力,是第二把火。年销售额从1997年的1亿元增至2000年的3亿元。 开发果汁饮料市场,是“两只脚”走路的开始。2002年3月,公司在持续亏损9年后实现整体赢利。 第三幕: 甜蜜成长,老总最爱爬青城山 “选择融入本地市场。特别是食品行业,口味本地化,这一点尤为重要。”“成都统一”成为“统一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分厂中效益最好的单位。 先后在几个大城市工作过,李世政对记者表示,最喜欢的还是成都。在这里工作、生活近8年,愈加感觉成都是一个非常适合居家休闲的地方。现在,他的家人都在成都工作和学习,一家人已经融入这座美丽的城市。 每到周末,如果没有工作事务,李世政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爬青城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体验大自然的波动,别有一种味道。”
&&&&记者王代林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