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暑气逼人由哪些特技组成

晨星(小说连载)(四)
文章引用自:.cn/u/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绿豆加鸡蛋,神奇效果自己看
绿豆加鸡蛋,神奇效果自己看
只要一溃疡根本就别想享受美食,严重时一日三餐都是问题,为了根治各种各样的喷剂、贴片、维生素丸、牙膏用了不计其数,但也都只是一时之效,总是开始的时候很有效,可时间一长就产生了抗药性。本来贴一片就能好,贴过几次后贴两片也没什么作用了,而且据说有些品牌的贴片还含有激素,经过多方打探,妈妈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食疗小偏方,说是即有效还很好喝,连喝半个月就可以根治,天哪这是真滴么!!!带着几分怀疑的心情我开始了一连半个月的食疗,嗯味道确实不错,淡淡的绿豆香闻着似乎就能消去几分暑气,也真的很有效,起码我已经将近一年没有复发口腔溃疡了,现在我一旦觉得有些上火,就会冲一碗喝,未雨绸缪嘛,何况还这么好喝,真没想到原来绿豆加鸡蛋竟有如此神奇的食疗作用。
绿豆30克、鸡蛋1枚、清水、冰糖适量。
1、称取30克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
2、把淘洗干净的绿豆用清水浸泡15分钟;
3、15分钟后用中火煮开,水滚6分钟后关火;
4、在煮绿豆的时候,取一枚鸡蛋敲开倒入碗中;
5、用筷子快速均匀打散,备用;
6、把刚刚关火熬好的绿豆汤迅速从高处冲入蛋液中;
7、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适量冰糖或几滴麻油;
8、把绿豆鸡蛋饮放入盛有凉水的盆中镇凉就可以喝了。
注意事项:
1、煮绿豆的水开6分钟就可以关火了,时间长了绿豆一开花会降低清热解毒的疗效。
2、用铁锅煮绿豆,汤色会发红,最好用不锈钢锅煮绿豆,煮制期间盖好锅盖不要开启。
3、绿豆鸡蛋饮镇凉后引用食疗作用会更强。
绿豆又叫青小豆,古名?豆、植豆,具有粮食、蔬菜、绿肥和医药等用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由于它营养丰富,用途较多,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更高的价值是它的药用。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绿豆粥,甘凉可口,防暑消热。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
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这里是中医的殿堂,这里是知识的海洋
每天都有最新最热门的健康、养生、百科等知识与大家分享!
我会把这些年来搜集到的医药资料陆续传上来,
希望有缘分的朋友看到能珍视之,广为转载,广积善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晨星之子来自一部同名的美国小说、电影,这里对于我是另一个家,所以叫“晨星空域”,我的Q名也是晨星之子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1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084',
blogTitle:'《明》 第二卷 大风 第四章 棋局(四)',
blogAbstract:'秋风从江面上吹来,涤荡去金陵积聚了一个夏天的暑气。金***的桂花伴着缕缕幽香绽放在枝头,大街小巷的人家里,又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打月饼声。\r\n八月,半夜里再听不见锦衣卫们的砸门声,百姓们终日提着的心也慢慢的落回肚子里。听在衙门当差的消息灵通人士说,皇帝停止了谋反案的深入追究,把案子交给了太子主持审理。这太子是有名的宽厚人,现在已经有被证实无辜的官员从监狱里放了回来,一家人死里逃生,悲喜交集,这谢恩的头还是要磕的,虽然本身就是被冤枉。\r\n朱元璋这几天心情出奇的好,高丽那边,虽然李成桂立誓,宁可赔上高丽王的性命也要驱逐明寇,但大明军队已经陆续开到了岛上,由不得李成桂为首的勤王人马不服,和议么,就交给常茂和曹振他们去处理吧,这两人一个粗中有细,一个心思慎密,红脸白脸唱和,出不了什么大错。再者说弹丸之地,自己犯不上花太多心思,反正开始也没想把高丽给彻底灭了,曹振奏折上说',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8,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晨星之子来自一部同名的美国小说、电影,这里对于我是另一个家,所以叫“晨星空域”,我的Q名也是晨星之子',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洛洞的教训 郑江萍
同志,你到过洛洞吗?
你还记得那儿密茂的森林和那潺潺的流水吗?
假如你没有到过洛洞的话,那么请你翻开70年代初期的报刊杂志看一看吧。那时候,几乎所有对于洛洞的报道,都夸说它为“南国红旗”、“广东大寨”、“人间天堂”,并将洛洞改名为“乐洞”。真是“名传海外”、“誉满全球”!
我,最近因事路过洛洞,曾到那儿作了一次“过时”的参观。
不消说,今天的洛洞,那条蜿蜒的公路已经不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了,那间热闹的大饭堂变得泠泠清清,百货商店残存下来的高档商品无人问津,尤其是那豪华的招待所,由于管理人员不足,只能任从蜘蛛织网、老鼠造窝,一张张贵重被褥被咬破了……这一切,都证实了时过境迁,洛洞那种吹出来的“阔气”,早已像肥皂泡一样闪现一下就消失了。
当然,洛洞那条山溪的急流仍在歌唱,那一座座的多级小水电站,机组仍在不停运转,发出应有的光芒,照亮着洛洞人民前进的道路。
洛洞的人民是心明眼亮的,干部群众都不讳言过去的“发迹”史,他们对我详细介绍,带我实地观看,使我对洛洞的纵横而有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老实说,在那战争的年代,我随游击部队到过洛洞,知道这里的一些风土人情,听过人们中肯的评价,说那儿是“山高水削,出门非上则落,做工靠抬靠托,人穷蚊子恶。”这样的穷山沟,即使过了建国之后的十多年,人民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什么一到十年动乱的时期,竟像《天方夜谭》说的一样,有人在那里摆弄几下,突然就变成一个“共产主义的乐园”呢?
“假的!”洛洞群众矢口否定“乐园”之说,带着一种愤懑的情绪告诉我:“洛洞那时给人打肿了脸充胖子。其实生产队的分配水平很低,一天劳动只角把钱,人平口粮每月十来斤谷,大家饿着肚子干活,不得不找野菜充饥,或到外地的亲戚朋友家里讨点杂粮回来维持生命。”
靠山吃山,近水吃水,洛洞人民也是有过一段好日子的。那里的山高林密,竹木资源十分丰富,只因交通阻塞,运输不到外地,公社化前一直捧着金饭碗去讨饭吃。打从60年***始,大队的党支部看准了主攻方向,坚决领导群众“打翻身仗”,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好像蚂蚁啃骨头一样,连年累月地用锄头、钢钎挖泥凿石,终于建成一条十几公里长的深山公路通往平原。这以后,车轮滚滚,源源不断地把山上的竹材木材运往城市支援国家建设,又把大量的化肥农具等生产资料运进山沟,促使当地的生产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的生活开始改善了,战天斗地的劲头更足,接连又办起了几个小水电站。有了能源,又兴办起了一些小型的加工厂。这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人平分配大大提高,比起正在“武斗”、只抓“革命”不顾生产的社队,自然优越得多,像是万绿丛中的一面“红旗”,因而引起领导重视;某些人便着意打出这面“红旗”沽名钓誉,宣扬它是“学习大寨的典型”,借以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谁料他们大肆宣扬“乐洞”之日,却是洛洞倒霉之时。自从县里派来了工作队,一切生产、生活都由工作队长指挥,而且这种指挥,大多是脱离实际、专搞形式主义的瞎指挥,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群众带我看过一个小小的山沟田洞。那儿原有大约二三十亩水田,在林彪、“四人帮”左倾路线和大搞“假、大、空”的影响下,某领导人嫌那一级级的田基不好看,下令集中全力整治田基,不惜工本砌大石水泥梯级田基,真有点像广州沿江路的河堤一样,美是美了,但这对于稻谷增产毫不相干,只增加了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浪费了巨大的劳动力。
同是上述那小山沟里的田洞,某领导人嫌那构成田洞的几座山嘴参差不齐,犬牙交错,硬下令要群众连年累月劈山造田,拦腰削平五座三楼高的突出山嘴,使之成为一条直线,像那京广铁路两旁的山间峭壁一样。这一来,所增加的水田不到三亩,而所花费的劳动力,却以万来计算。
发动群众改天换地,本来是件好事,但总得要讲实际的收益才行。当年指挥洛洞“大批大干”的权威人物,却不是这样考虑,他光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灵机一动就叫群众干这干那。例如,某领导人看见大队部门前那条小河弯弯曲曲,下令把河挖直,不惜拆掉五六百间民房让河通过。结果小河并没有挖成,房屋却拆掉了,至今仍有十多户人家无法安身。干这蠢事,既无受益,反而受害。
“明明谷子熟了要收割,但瞎指挥者硬要强迫大家放下禾镰,拿锄头上山开荒种植茶树,结果茶树并没种活几棵,而成熟了的水稻却迟割了十多天,白白看着那黄澄澄的谷子掉进地里,这怎么还有吃的!”有个大叔向我诉说往事,仍禁不住要捶胸顿足,眼眶装满盈盈泪水。
“积肥是我们大家愿意干的,但积了肥硬是不准我们就近放下田去,而要我们挑到老远老远的公路边去堆放,目的就是让人参观。结果风吹雨打失去肥效,运来运去增加不少工夫。这真是……咳!”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愤愤不平地对我叹息。
“我们自己是农民,但做农民也没资格。”一个老农对我诉说:“外宾来参观了,就把我们赶到山上去做工,老弱病残也只能躲在家里不让人见,村子任由一些干部假扮农民看守,以便他们接触外宾说假话。”
我访问过一些党员干部,他们也有满肚子的气话:“那时候,我们熟悉本地情况的党员,根本就无说话的权利,一切都只能听上边派来的人指挥。洛洞大队只有十一个生产队,上边就派来了十三个领国家工资的干部来当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每个生产队都驻一名支书,连同卫生站和招待所各驻一个共十三个。他们生怕我们洛洞的党员干部反对他们那一套!”
打倒“四人帮”后,洛洞本地的干部群众,果真忍无可忍,大家起来对那瞎指挥者狠狠批评一顿,“送走”那个专搞强迫命令、“左”得出奇的人物。党支部进行改组,重新选出当地干部群众信得过的同志负责。经过这几年的实事求是指挥生产,安排生活,一手抓粮,一手抓钱洛洞变得又好起来了,一九八0年的分配人平二百多元,人们心情舒畅,感到大有奔头。
当我离开洛洞的时候,心里老是在想:这穷山沟由穷变富,富了变穷,然后再作挣扎站立起来,更加着实地迈开脚步走上集体富裕的道路。这当中,经历过二三十年长期实践,取得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彻底清除“左”的干扰,倒也是个山村建设社会主义的典型。
从今以后,洛洞走上正轨,再也不会摔跤了吧!我想。
(郑江萍,佛冈县水头镇人,广东作协副主席。本文1981年发表于《南方日报》)
佛冈十景*(选五)洪流
佛冈地处广州北郊,属丘陵地带。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常青,物产丰盈,得天独厚。境内山清水秀,胜景颇多。古时有所谓“佛冈八景”,但有些只徒虚名,如“碧云望月”等景只能供墨客骚人吟风弄月,不宜列入名胜古迹之列。清代道光丁酉年间(公元1837年),佛冈同知龚耿光组织人员,根据有关记载、民间传说并实地查访,正式核定为“佛冈十景”。
榜山西列 在龙南咸水村后。山势开张,平面壁立,形似列榜,故名榜山。旧时称“挂榜”。这里林木繁茂,遍野山花,蜂飞蝶舞,莺啼燕啭,景色十分迷人。清代有个廪生叫李济颜,写了《榜山西列》诗一首:“画屏平列翠相连,石壁横开蕊榜悬。最是春光明媚日,鸟声齐唱大罗天”。
山下有一湖,阔四丈余,水清如镜;冬季凝结成晶粒,味咸似盐,故名“咸水湖”。附近的咸水村也因此而得名。
羊角归樵 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山形象羊角,故名羊角山。高六百余丈,群峰环抱,中有一尖峰耸立云霄。古时树木茂密,县城薪炭都取于此。每当夕阳西坠,农民砍柴回归唱山歌;这边山与那边山对唱,听得很清楚。左边一峰叫大??,有七星石,排列圆整。中有石岩洞,洞中有床灶。史书记载:数里以下有温泉,远望烟雾滚滚,水溅飞花;可灌农田百多亩,农民称为“暖水塘”。不知这个暖水塘是从化温泉、汤塘温泉或老人松小温泉?查此三温泉距离羊角山都不止数里,或许另有一个温泉被湮没,尚待查考。
龙潭飞瀑 在龙南与英德交界的天花兰山上,山多石壁,飞流直泻而下。有上下两潭,瀑布从顶峰注入上潭,水从石磴间转数十回旋,汇会在山腰,注泻入下潭。远望如白练当空,近看喷水如雪花。有诗为证:龙潭瀑布喷晴晖,匹练当空界翠微。欲筑隔溪亭半角,四时长看雪花飞。
清代文童余善本,写了一首七古赞龙潭飞瀑:“君不见罗浮大小两帘泉,恰似银河落九天。又不见,阳春三白十三叠,叠叠高挂崔嵬前。佛冈山岭多崇峻,绝少飞瀑翠微颠。独有龙潭标胜概,百尺流泉万古悬。碧练条条界山色,冰帘一一隔尘缘。深潭忽然怒涛涌,峭石难闻寒声喧。有时奔激飞烟雨,有时喷泻滋陌阡。何必庐山观瀑好,对此使人心浩然。”
雁岩石室 在观音山左股。石岩上面有一大石覆盖,岩内可容百人。岩的正面镌有“永佛寺”三个大字,当年石床至今犹存。门外是旧时和尚耕种的田地,和尚走后长满茅棘。清道光年间,佛冈同知龚耿光写了一首五古:“高峰欲回雁,长剑为倚天。石室拓岩畔,石床当门前。壁间永佛寺,大字摩崖镌。寺古僧已去,面壁问何年?我来访遗躅,荆棘生僧田。但领山中趣,山幽意自便。野花放朝暮,鸣禽相往还。松涛起涧底,逸韵答流泉。即此尘嚣远,已悟清静缘。无心云出岫,得意时忘筌。”
又有一个文童叫廖明佐,写了一首七律赞叹雁岩石室的幽雅与冷落:“雁岩高耸出尘寰,石室幽深寄此间。远黛回环青锁闼,晴岚掩映白云关。壁中古寺浸苔藓,门外僧田没草菅。胜迹空留仙已去,石床独坐意俱闲”。
神石滩潆 在大庙峡河中。是全县河流总汇出口处,滩水壮猛,河道弯曲,有一石挺立河中,如中流砥柱,力拒狂澜。奇妙的是柱石高不过数尺,河水上涨也不淹没,因湍急流水在石顶打回旋,形成自然穴孔可见石顶,蔚为奇观,民间称为“神石”。石上有脚印迹,人们叫“仙脚足迹”。由于水运交通事业的发展,“神石”妨碍过往船只,1955年被船民炸掉,从此舟行无阻。岸上山腰间有一古寺叫大庙,古时商旅船家过此,要登寺焚香祷祝,求庇舟行平安。
(洪流,广东省揭阳县人,原任佛冈县副县长。该文1957年发表于《佛冈农民报》)
*佛冈十景:第一景----文笔东擎;第二景----榜山西列;第三景----羊角归樵;第四景----龙潭飞瀑;第五景----雁岩石室;第六景----马寨甘泉;第七景----丫髻古碑;第八景----飞桥双柱;第九景----禹门鱼跃;第十景----神石滩潆。
我记忆中的烟岭圩 郑国仰
今年春节,我探亲回到故乡,曾专程去了一趟我儿童时代度过了一段美好岁月的地方--烟岭圩。从而勾起了我对这座岛中小圩镇的回忆。
我入居烟岭,是在1938年。那年春天,我的祖父郑位中寻求闹市行医,把其创办于仓前圩的“广益堂”药店迁入烟岭,我亦随之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儿时光阴。烟岭对岸的?头铺小学、庙咀头小学都是我启蒙的学校。福音堂(现在楼下小学校址)礼拜颂经时拥挤的男女信徒们的虔诚留给我的是基督的神秘。
烟岭,本是个美丽的小岛,它处在四江汇合的烟岭河道上[1],方圆约半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清流,东、南、西都有木桥与对岸相通,岛的南头有两棵高大的榕树,它在河边撑起罗伞般的浓荫。街市中部的关帝庙,是一幢方形二层筑物,正门的两根方形石柱,颇有几分庄严,特别是院中那棵直径盈尺的白玉兰树,花开之时,香溢半街,令人陶醉。街市北端那座高大的当铺大楼,围墙内几棵枝繁叶茂的番石榴,那伸出墙外的枝丫上挂满黄橙橙、香喷喷的果实,着实使路人咂嘴。岛的四周,还有几丛婆娑的绿竹。环流处处可泳,清流黄沙,大可以与海滩浴场媲美,与我年龄相近的人大都在这天然泳场学会游泳。入夜,江边木船、渔舟,透出灯光点点,倒映在迷朦的江水中,曳影光波,使这小岛平添了几分色彩。
烟岭圩四面环水,且地势较低,常发生河水暴涨而水浸街的事。一年之中总有三、两次,曾有过一次水几乎浸上二楼,我坐在楼梯口伸脚玩水,而不知道险情。
烟岭圩,建国前作为佛冈二区三个主要圩镇之一(另两个是大陂圩、高冈圩),有过繁荣的历史,1938年日本鬼子南窜广州,铁蹄蹂躏过烟岭,圩上的主要店铺被焚毁殆尽。但是,由于人民生活的需要和历史形成的商业往来的习惯,当地人民重建了烟岭圩,使此处的商业很快又复苏了。由于它位于北流英德与北江汇合的烟岭河道上,那时候山区林木茂密,水量丰盛,装载量二、三万斤的木船溯江可到大陂、三江。在陆路未有开通公路之时,这僻静之乡与外界沟通的运输要道就靠这条水路。小小的烟岭圩商业十分繁荣,四乡物资集散于此,每逢四、九圩期[2],不仅附近一二十里的农民络绎于市,而且英德白沙、太平的小贩也来此***。因此,小小的街市,人头攒踊,小摊档延伸至河边沙滩,市面人流不下三五千众,新谷登场季节,三五百担谷米出售,把关帝庙前的圩亭挤得移步艰难;东南沙滩上的牛行,百十头牛交易,引来了清远、汤塘的牛贩;西北边的两三列圩亭及那开阔的沙滩,是土特产、肉菜市场,本地蔬菜、水果,诸如莲藕、茨菇、芋头、花生以及烟叶、苎麻,生猪、三鸟,铁木农具,竹木家具,一摊接一摊。农民们用自己的产品交换英德、清远运来的煤油、火柴,龙门、从化贩来的生盐、咸鱼,好一派农商交流的景象。成交后的一批批竹、木、谷、米,通过船运,外达英德等地。每逄街期,除了商业活动之外,常有耍把戏卖药的,给圩日增添点热闹。他们在沙滩上支起个布顶棚,吹一阵唢呐便敲锣打鼓开市,班中人耍几套拳脚或玩点小魔术,便摇唇鼓舌宣传其自制的膏丹丸散的神功,向围观者兜售。耍蛇耍猴者,则向观众讨几个赏钱。以这种营生的,多为外地江湖客,本地人范少雄、范少威兄弟亦在其中。
由于商贾云集,小圩旅店、客栈就有杏生堂、安静等三、四家。圩上裁缝、白铁、皮鞋、木作、食品、酿酒等作坊齐全;百货、糖烟、布匹、杂货、陶瓷、粮食、药材皆备,店铺三四十家。那间由外地人开办的茶楼----天香楼,由于店主的苦心经营,而且能烧制出几款在乡间算是出众的菜式、点心,故生意兴隆,收入可观,也因此引起了乡间歹徒红眼,致使其倒闭于谋财害命的劫案之中。
当然,烟岭也有过污秽与创伤,圩市中几家赌肆烟窟,常常通宵不息,赌徒、烟客出入其间,这些藏垢纳污之所,也曾酝酿过不少倾家荡产的罪孽。那幢相当于五六层楼高的当铺大楼,经历了一段吸血生涯之后,40年代典当歇业,随之成了反动武装的巢穴,国民党乡公所、联防队盘踞其中,范烈光等地头蛇以此为据点,鱼肉四乡,干出了一桩桩人所不齿的勾当。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这股反动武装频频袭击活动于翁(源)、英(德)、新(丰)、佛(冈)边境的北江第一支队的游击战士,多次把被他们残杀的游击队员的头颅,用竹竿竖在据点前作靶子比试***法!不过,嚣张一时的反动派,有如夜空流星,光流短暂,1949年春末,反动头子范烈光就受到了游击队的惩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不久,烟岭也就获得了解放。
建国后的烟岭,曾经是乡政府、人民公社所在地,商业更比从前繁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烟岭圩整个地拆迁了。我因外出求学、参军,生计在外三十多年,今春才得故地重游。望着那一片沙滩,我想,这黄沙覆盖之地----昔日的烟岭圩曾有过闪亮着光辉的过去。
注:[1]四江汇合是指三江加上大陂河。
[2]农历逢四、九日为烟岭圩期。
(郑国仰,佛冈县迳头镇人,广西柳州市房地产管理局秘书科长。该文1984年发表于《佛冈文史》)
水头圩的回顾 郑中禄
水头,顾名思义,水之源头也。在它的东面有发源于通天蜡烛山的潭洞水、独王山水,北面的王塘、五洞水,南面的耀洞铜溪水,诸水汇合后滚滚滔滔地流经水头,由?江向西注入北江。
1937年,我出生在水头圩,那年正值日寇发动侵华的芦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进入全面抗战的年代。我的童年和小学生活是在这个小圩镇度过的。随着时光流逝,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小圩的风貌,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元末明初,水头附近已有先民入住,崔姓在丰村,黎姓在茶园,?邹姓在王田,形成三足鼎立。水头处在这些村落的中央,逐渐成为聚散之地。几百年来,随着中原人口历史性的向南迁徙,在小圩几条河流域的土地上,陆续有黄、李、陈、郑等诸姓迁入,他们经过长期的融合,不断的共同开发和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了逢五、十为圩期当地居民和邻县人民进行贸易互市的圩市。
㈠大榕树与当铺
凡是到过水头圩的人,都知道圩里有两棵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的大榕树,形如罗伞,为镇圩之宝。这两棵大榕树,何人所植已无从稽考,但从树干的胸径推测,树龄已近千年。两棵大榕树,一棵位于圩的中心,另一棵在谷行附近。它起着美化圩中环境和蔽日遮荫的作用,也为趁圩和行人提供分辨方向及相约聚会的好地方。
位于圩的东缘,有座用青砖砌筑的当铺,是圩中最高的建筑物,比之周围的店铺,如鹤立鸡群。每逢圩日,从四面八方来的趁圩人,当他们还在途中的远处,就看见这高耸的当铺,预示着快要到达目的地了。记得在孩童时,曾约几个小朋友壮着胆子爬上当铺高处玩耍,从开有很小的窗口向内窥视,几束幽暗的光线从室内分散开来,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㈡关帝庙与镇丰庙
昔日的水头圩,位于当铺旁有一座气势非凡的“关帝庙”,给人一种严峻肃穆的气氛。庙内每天香烟缭绕,灯烛旺盛,每逢圩日和关帝诞,一批批善男信女不期而至,到此顶礼膜拜。祈求消灾避祸者,向关公塑像三跪九叩,手执签筒求签问卜。各地“盲公”亦聚集庙堂,为求神问卜者解签算命,有的还自命不凡,以“鬼谷先生”的传人兼大弟子自居。“盲公”们由信奉者提供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之后,便掐弄指头,口里喃喃自语,堂而皇之道出几句玄妙之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时而使你点头称是,时而叫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其所云。而这些迷信的人们就是这样企盼“盲公”指点命运,预测吉凶。
镇丰庙位于圩的谷行、猪仔行附近,靠近南去石角、北上迳头的路边。水头圩内有两座古庙,为其它圩场所罕见。因它处在多条河水交汇之处,又是人口稠密的圩镇,兴建庙宇是为祈求苍天?吾子民,年年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㈢放花炮的习俗
水头的民间习俗,除了新春佳节期间敲锣打鼓、舞狮和武术表演之外,最独特有趣的是农历年初九放花炮。这一天,水头地域六十多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汇集于圩镇内外,成群结队,敲锣打鼓,热闹非常,为的是观看放“地墩”,拾花炮。这是一年一度的民间大型娱乐活动。放花炮是在圩场北面收获了庄稼的农田上进行,搭起棚子,上面摆放着民间艺人扎好的、缀着各色“公仔”的花炮,花炮有两人多高,五彩缤纷,十分精美。当主持这一活动的司仪发出点炮的号令后,点炮手点燃六个有引线的火药制成的“地墩”,接着是轰、轰几声钝响,此时,每一个事先放入“地墩”的编有号码的铜环随声音升空,经一段时间后由空中落下,村民争先恐后去抢拾,拾得铜环者以编号按丁、财、贵、福、禄、寿的顺序,赢得一尊花炮。此时,拾得花炮的村民万众齐心,精神百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胜利者的姿态,簇拥着花炮迎回村里,把花炮摆放在祠堂里供奉,以祈在未来的岁月里鸿运亨通,消灾纳福。这项民间活动,年复一年,深受群众喜爱。
㈣繁荣的商贸
水头圩原是天水乡公所的驻地,为佛冈县的重要圩镇。鼎盛时期,商店林立,街、巷、亭、行纵横交错,各类店铺接近百家。经营有布匹百货、糖烟食品、客栈酒楼、粮油肉店、山货陶瓷、木作铁器、五金文具、裁缝工艺、油漆颜料、中西医药、屠场作坊、典押当铺、烟馆赌场等,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圩内的中心商业街呈丁字形,由直街和中心街组成,是水头圩最热闹的街道,每当圩日,人头攒踊,挨肩接踵,举步维艰。中心街有著名商店“永泰”、“裕发祥”,经营苏杭及各埠名优的丝绸布匹,品种繁多,明码实价,吸引众多来客光顾。直街有“存仁堂”、“天宝堂”两间药店,不分身份贵贱,一视同仁,视病人如亲人,常有名医驻店候诊。老中医邹世敏先生,行医数十年,医术有独到之处,他本着仁心仁术、有求必应的医德,济贫恤民,是水头的一代名医,深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圩里“千里”鞋店制作的皮鞋,精工耐穿。“新万栈”的木做嫁妆,制作精美。打铁铺“李炎记”的农具、刀具,?火恰当,锋利耐用。“忠和”肉店,肉鲜秤足。“品元”茶楼的云吞,香靓嫩滑。“广源”精细的烟丝,香醇不假。“黄林记”理发铺的采耳、剃面特技,成为一绝。以及“永儒”的精制牛皮,“顺和”的宣纸笔墨,“泰和祥”的纸扎工艺,“崔明记”的精心裁缝,“成聚”、“义和”客栈的周到服务。还有许多大小商店,均以“货真价实、百问不厌、***公平、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做生意,颇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水头圩地处南来北往要冲,是古时中原经浈阳(英德东部、佛冈的迳头、大陂)入岭南至广州的主要陆路通衢。且与从化、新丰、翁源等县相邻,由于历史上形成往来的习惯,当时的水头圩仅次于石角,成为我县第二大商贸集散中心,甚至有“水头旺过石角”的说法。来往的客商有远自英德白沙、本县迳头、大陂一带的谷商,清远、从化的牛贩,龙门的盐商,潮洲的菜种摊贩,还有嘉应州的牙医,翁源的钟表修理匠,均逢圩日而至。本地农民饲养的三鸟、种植的生姜、豆类、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以及山区带来的冬菇、木耳、竹笋等摆满集市各处的圩亭和街道两旁。还有那些以武术招揽生意来卖药的拳师的吆喊声,***交易的嘈杂声和一阵阵牲畜的吼叫声,好一派农商交流的繁荣景象。
㈤文化源远流长
水头圩的文源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1915年由清末秀才郑景初发动乡绅集资创办,郑景初出任该校第一任校长,抗日战争曾停办,1946年春复校。
文源小学在水头圩东隅,进入校门是一片大操场,有两米多高的围墙与校舍组成封闭式的建筑,平面为“回”字形,前半部是校长和教师宿舍,后半部是校务处与教室,中央是大礼堂。东西两侧内排是学生宿舍,外排是学校辅助用房和一块供学生种菜的空地,均用外廊相联系。校园露天部分植有花草树木,平面布局紧凑、简明,采光通风宜人,功能齐全,整间学校雅致,是良好的育人环境。
复校那年,天水乡长廖泽南兼任校长,廖诗淮任校董,聘任受社会欢迎、有教学经验、治学严谨的教师任课。学校提倡“诚敬为训,治校育人”的校风。当年全校有六个班,学生150多人,教职工8人,从1946年春至1949年夏,我在此读书,一切事物至今还历历在目。
㈥害人的魔窟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腐败,水头圩的社会风气亦随之败坏,赌场烟馆应运而生,赌场里以赌字花、21点、买番摊、掷骰子等招引赌徒,烟馆里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在吞云吐雾,吸食毒品,消磨时光。这是旧社会骗人钱财,使人倾家荡产乃至家散人亡的魔窟。赌场堂皇开张并不秘密,赌台中央坐着摇手,旁侧坐的是专司报数,两边高凳上坐的是“看清”,都是坛上兄弟,这伙人横眉怒目,凶神恶煞。光顾的赌客不绝,座无虚席,还有坐在身后的,来来去去,川流不息。向赌台下注的大有人在。除赌台服务者每天拆账和抽水分得利银之外,还有“吃黑饭”的社会流氓头子和一批专门敲诈勒索的游民,躲在幕后把持地方恶势力的黑帮人物,他们都视赌台为唯一敛钱的渊薮。幸亏这段没落的畸形社会时间不长,随着水头获得解放,这些污泥浊水就被清除和荡涤,烟赌潜踪。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如今水头圩之面貌非旧日可比,昔日热闹繁华的中心街、直街等街道已被改造,新建了农贸市场,街道宽阔,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毗,繁荣更胜当年。那两棵历尽人间沧桑的古榕依然存在,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我从文源小学毕业,离开这片出生和度过童年生活的故土之后,在外读书、工作,没有机会回故乡看小圩的变化。曾听人说,我出生的那间小屋依然存在。十多年前,我就曾想过将昔日水头的面貌用文字记载下来,好让后人知道小圩也有它闪烁着光辉的过去,无奈因工作繁忙,无暇援笔。今天,我退休后了,才有空闲,静坐下来,回顾过去,沧桑话旧,聊发童年遐思。
(郑中禄,佛冈县水头镇人,佛山市建委副总工程师,受聘为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师。该文1994年发表于《佛冈报》)
清幽的世界
----佛冈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散记
刚到佛冈工作不久,就听说佛冈有座风景秀丽的观音山。今年7月的一天,我们陪同省报的记者到观音山采访,所见所闻,真是名不虚传。
一大早,汽车从县城石角镇开出。沿途山峦凝碧叠翠,推波涌浪。不一会儿,观音山的黄副站长提醒大家说:“能望到观音山了!”我们急忙探出头来观望。只见观音山群峰竞跃,那苍翠的、朱砂的、紫褐色的山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上有倏来倏去的云,还有迷离多彩的霞光,下有鲜艳多姿的山花。那些活了一千几百年的古松,依旧青翠欲滴,枝繁叶茂,仿佛是一群青春不老的寿星风云际会。海拔1219米的主峰亚婆髻鼎足而立,撑起青天,神秘地藏在雾里,她也许是正在悄悄地梳妆哩……
到了观音山脚,只见一堵削壁于万绿丛中兀立,中间断却,分作两层,落差百米以上,一条“银练”飞泻而下,这就是“龙潭飞瀑”。那“龙”的腾飞状,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观。记者们急忙拿出照相机,抢拍这美丽的镜头。
管理站的黄副站长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观音山的景状。他说,观音山距佛冈县城15公里,1985年被列为全省七大自然环境保护区之后,她正像一位窈窕的淑女掀开了迷人的面纱,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喜爱。这里有森林面积2846公顷,植物起源于古热带植物区系,是华南中部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热带植物丰富,已查明的维管植物有517属1073种,除松、杉等针叶及阔叶树外,属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杪楞、观光木、白桂木、吊皮锥、巴戟、穗花杉、毛椎、木莲、长叶竹柏等;动物有181种,鸟类121种,哺乳类27种,属国家保护的动物有云豹、水鹿、蟒、穿山甲、小灵猫、苏门羚、猴面鹰等20多种。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给古老的观音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年年都有不少游客游览观音山。特别是九月重阳节,秋高气爽,数以千计的游客不畏艰险,以一睹观音山的隽秀风光为快……
接着,我们参观了龙潭山庄。龙潭山庄坐落在“龙潭飞瀑”旁边。这里具有都市与森林、古香古色与现代色彩兼容的特点,外表新颖别致,里面奇花异草,各显风姿。龙潭山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餐厅部、旅业部、小卖部;娱乐设施有游泳池、动物园、烧烤场、卡拉OK厅、标本室、钓鱼塘、观瀑亭等,是游人休憩的理想场所。
尔后,我们沿着一条幽径直奔观音山。路上,熟悉观音山的老李告诉我们,观音山有不少自然景观,除主峰亚婆髻和“龙潭飞瀑”蔚为奇观外,还有“观音坐莲”、“雁岩石室”、“牛洞银湖”、“竹径通幽”、“翠拥峤桥”等胜景,亦出神入化,令人流连忘返,一咏三叹!特别是那些如神工巨匠雕刻而成的虎虎有生气的怪石,或似身着古装的仙人,或似展翅欲飞的大鹏,或似狮、或似虎、或似金龟,形状各异,气象万千!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了。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饿,也许是“秀色可餐”吧?越往上走,景观越多越美,我们的游兴也愈来愈浓。
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安排了像观音山这样迷人的胜境,为她抹上神奇色彩,对许多人来说,这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只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现在,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这个清幽的处女地,正期待着有识之士去进一步开发,让她变为人间的天堂。
我们坚信,观音山的明天会变得更妖娆!
(黄玉龙,广东省翁源县人,《佛冈报》副总编辑。该文1993年发表于《羊城晚报》)
“佛宝”的魔力 郑中品
公元日。广东大厦二楼大厅。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请你们常来饮黄花湖天然矿泉,或去佛冈县黄花湖矿泉所在地畅游、沐浴、观光。新闻界的朋友,愿通过诸位的生花之笔和优美的语言,让这一珍贵的黄花湖天然矿泉水产品早日誉满全国,飘洋过海!”这是在国家地质矿产部举行的广东省佛冈县黄花湖“佛宝”天然硅质碳酸矿泉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轻工部杜钟教授的讲话。光临新闻发布会的有广州市、清远市的领导同志和全国著名矿泉专家陈炎冰先生:《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报社总编辑;省内部分高等院校、科研、医院等单位共二百多人。几乎是同时,广州各大报刊均报道了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小小的佛冈县因这么一种天然矿泉水而惊动了北京有关专家和广州各大新闻单位,专家、学者、领导,这在佛冈县建国40年来还是第一次。很快,“佛冈县黄花湖矿泉水”几个大字,也登大雅之堂,实在寥若晨星。
中国地质信息中心研究员王维勇说,黄花湖矿泉水经地质部、轻工业部、卫生部三部有关部门的专家评审鉴定,确定为与世界名泉----法国“维希”同类天然矿泉水。一位参加国际汽车拉力赛的法国运动员曾到井前痛饮“佛宝”后,连声称赞,简直喝上法国“维希”。
龙年岁末的一个明朗的中午。一架银色的波音客机掠过大江南北,坐在这架机的一位中年男子探身望了望机翼下茫茫的云海,又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陷入沉思中:这是第四次“北上京城”了,此次北上只准成功,不准失败……这位身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子就是佛冈县黄花湖温矿泉开发公司总经理何榕。他原来是县水电局副局长,是改革的大潮把他推上矿泉开发总公司经理这个“宝座”,然而,这把交椅并非好坐,纯粹是白手起家,当开荒牛。开始,何总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种饮用矿泉,一种可行性的开发项目,是否能开发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上任伊始,他兴奋、忧虑。兴奋的是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在改革的年代里为佛冈人民干一番事业,作一点贡献,忧虑的是万一出师不利,会中箭落马,身败名裂。
岁月匆匆、春去秋来。当人们还在因行政区域变更懊恼,为物价上涨,为没有山区补贴而怨叹的时候,黄花湖地下千年的古泉喷薄而出,变成为纯净晶莹的瓶装饮料奉献在县三级干部会议的桌面上,让全县干部品尝。“唉,好,可以,可就是这气味有点……”一位农村基层干部边喝边对邻座干部嘀咕。甜不甜,故乡水。干部们对本县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都说可以、说好,然而对矿泉水气味却困惑。7岁的童稚像喝汽水一样呷一大口清如白水的“佛宝”被呛得哇哇直叫:“不甜的!不甜的!”吵着要妈妈加糖。殊不知正是这碳酸气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广州南方医院80多例的临床试验均有疗效作用。
“佛宝”脱颖而出,何总却喜中有忧。产品批量生产了,并得到省内有关科研单位,医学院的肯定,但是由于没有经过国家技术部门的鉴定,产品始终不能出口,不能创汇,销路受阻,企业就不能生存。
此行上京,千里迢迢,是好是坏全在此一行。
到京后,他上下求人,奔波不已,个中的酸甜苦辣,自然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京里的有关部门、单位、有关的专家、学者、有关的领导从科级、处级一直到司级的干部领导,该跑、该求的,都跑遍求够。也许是凭着全国开放改革的大潮,依着岭南人的热情、直爽和诚实,凭着盖有中山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省质量卫生监督、防疫站等10多个有关单位的公章的鉴定意见书,终于取得了国家级的技术鉴定书。经地质部、轻工业部、卫生部各部有关部门的专家评审鉴定,确定佛冈县黄花湖矿泉水为偏硅酸、锂、锶、硒的重碳酸----钙钠型珍贵的优质饮用天然硅质碳酸矿泉水。何总经理还在北京就发了电报向县里报了喜,他手捧着梦寐以求的鉴定书简直有如普罗米修斯举着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如擎起达摩克利斯宝剑。
隆冬,在佛冈县城南郊的一片梅林里,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妇,频频地从不同角度拍下不少雪景般的记忆。他们为何对梅花如此钟情?是喜爱寒梅傲雪、报喜不争春的风范,还是希冀逝去的青春能否梅开二度?这是一对刚毅忧郁的知识分子,一对患难的银婚夫妻。他们都是退休了的老干部,男的是原县科委副主任李震、女的是县文化馆长廖凤。他俩就是佛冈黄花湖矿泉水的最早开发者之一。他俩不是佛冈县籍人,却在佛冈县里度过了30多个春秋,佛冈的山山水水也许还没有一个佛冈人像他俩踏得如此普遍。至今很多本地籍人在困想,“这么一对来自外地的知识分子,怎么还没有飞走呢?不是流传叶落归根吗?事实上这种情况至今还存在,近几年来有不少外地知识分子、有识之士,本地的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走出了大庙峡,理由是,佛冈实在太穷;有理由离开佛冈并不等于不爱佛冈。人各有志、出走归出走,也还有不少没有走的,将来要走而没有走的外地、本地知识分子精英。这些人中有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中学教师,高级建筑工程师等。要不,何以佛冈县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佛冈的教育质量一直居于原广州市郊八县之首,佛冈连续九年获得农业丰收?正是有大批没有走的知识分子,有志之士的不懈的坚持和奋斗。
是的,佛冈原本很穷,山多、虎也多,李震知道佛冈这个名字,还是从青年时代读黄谷柳小说《虾球传》中知道的:“……我的天哟,这个女人……还怕不是给人拐卖到佛冈去做奴隶吗?”然而,他的命运却偏偏和佛冈连在一起。从1951年6月随同第一批土改工作队进入佛冈,从青年风度翩翩的佛冈四大秀才之一到如今皓首穷经的退休老干部,曾经沧海难为水。廖凤大姐,这位广州画院学生,南方大学第一期学员也似乎同一时期来到佛冈,共同的志向使他们结合,在这山区边县30多年风雨历程,于艰难困苦中筑巢繁衍,儿女悄然长大、流年在暗中交换,其间有下乡,下放、牛棚生活、干校日子,有追求,也有奋斗。一个是50年代的土改工作组长、建设科长到80年代的科委副主任、县志办主任;另一个是从进入佛冈就开始写申请要求加入中国***组织,到退休时才批准为正式***员。一位哲人说过: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信念。他们的信念就是对这片土地执著的爱,对这第二故乡的眷恋。此情此恋如南郊的寒梅晶莹皎洁,如黄花石寨的青松穷且弥坚。
凭着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足迹的功力,凭着20多年来的调查研究,他俩曾经大胆断言,佛冈县是温泉之乡。李震主任积累的资料可以编纂一部佛冈矿泉志书,谈起佛冈温泉矿泉的分布、性质,他如数家珍、了如指掌。1984年秋初,廖凤大姐在黄花湖区考察,发现湖中一处异样,每当早晨总是烟笼雾锁,黄昏时水牛群总是游到该处就不走了,廖大姐意识到此处可能有温泉喷出,于是她把这种情况通报有关部门,与地质工程师研究下钻,发现不是温泉水,而是一种饮用矿泉。正如日《羊城晚报》叶青云文章《矿泉水----总统饮料》报道:“……在我国广东佛冈县黄花湖水池附近,因为有了汤塘温泉,钻探队在水库大堤下游的70米处,钻到一百米左右时,喷涌出来的竟是矿泉,其可谓想抓鸡却逮住了凤凰。”
诚然,封闭在地下千年的古泉始终是会被发现,被开发的,然而,却在将进入90年代的改革浪潮中才被发现、开发,这难道说是偶然的吗?这正是有赖于立志改变佛冈落后面貌的知识分子,有志之士长期的艰苦奋斗和无私的奉献。
发现了这只地下金凤凰,使她能展翅翱翔,为佛冈人民造福,并非是一件易事。使这股浑浊的地下矿泉变成洁净的瓶装“佛宝”饮料,中间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从县委书记、县长到经理乃至一般干部,然而,他俩始终以绵薄之力奉献于“佛宝”的开发投产事业。廖大姐曾经多次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前来黄花湖观光游览,品尝矿泉水;两次陪同经理上京办理鉴定书,绘制黄花湖风景区的全景图。参与“佛宝”商标的设计……但是,他俩却不是温矿泉开发公司的在编工作人员,而人们却把他俩当做公司的元老、顾问。
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
独自走出山谷……
它就这样给自己开出一条大道。
1989年仲春,天气由冷转暖,佛冈山城还沐浴在阵阵炮竹声中。刚过完春节后不久,县委连续召开几个大型会议,为佛冈县经济步上新台阶提出了奋斗目标,制定了措施。一天下午,何总经理匆匆地赶回公司,在车上何总回顾了近两个月来的主要活动的片断:一是“佛宝”和黄花湖风景区的开发成功被列为县的十年改革开放十件大事之一,并被定为县对外开放的21个联合剪彩项目之一,何总参加接待外宾商客的工作;二是就“佛宝”的销路拓展与中国南海石油公司进一步合作开发,他跑了几趟广州办理洽谈事宜。最近,广州市棉纺厂方面前来洽谈,同意投资黄花湖兴建疗养区……,他的思路正想到这里的时候,汽车已经到了黄花湖区边缘,他习惯地示意司机停车,自己从车上走下来,让司机把车开回公司。他沿着湖区的公路慢慢走着,在湖畔的一个高坡上停下望望那苍苍云山,泱泱湖水,静静地打开了思想的闸门。……前几年,当佛冈县刚划入广州市不久,记得在一次干部会议上,一位广州市干部笑着问他:“佛冈是不是很多老虎的?”他当时哑然失笑,以为这是省城人在哂笑佛冈县。也许这位广州人没有这样的意识,只不过是随便问问而已。问者无意,听者有心。是啊!我们佛冈县是山区县,难怪佛冈的干部到广州市开会几乎都是有意坐角落,发言或在汇报也是最后的。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佛冈县旧志才蓦然一惊,那位广州的同志并没有问错。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今黄花湖地区山高林密,猛虎出没,就像《水浒传》中景阳岗的大虫一样咬死咬伤120多人,使人不敢单独经过黄花湖,清远县令苏廷龙曾经效仿当年韩愈驱鳄,写了一篇驱虎文。这位父母官也可算是用心良苦,然而猛虎驱走了没有,难以考证。大概是驱走了老虎,又迎来了贼。翻开一部旧县志,映入眼帘的是一部动荡史,直至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流传着“?江贼,英德差……。”的顺口溜。建国以后,上述的一切早已历史尘封,然而落后、贫困,洪荒似乎比猛虎、盗贼更难以驱走,多少年来,洪水、贫困一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肆虐。也许是这块多灾难的土地背负着的历史重荷需要补偿,在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终于献出大自然的瑰宝,如今的黄花湖区正处在106国道上的广韶线上,与从化温泉,清远的飞霞,英德的宝晶宫接壤,可谓是相得益彰的风水宝地。她的湖面宽800多亩,周围山林地带1500多亩,兼有温泉、矿泉,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疗养度假的旅游胜地。
盛夏的一个晚上,公司会议室灯火通明,何总经理满面红光:“同志们,开会了,最近县委、县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开发黄花湖若干问题的决定》,成立黄花湖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就意味着我们黄花湖将进一步拓展,将来不单是一个矿泉水开发公司,而且还有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旅游业公司,……黄花湖区将成为多种功能的……”干部们听完何总的传达,议论纷纷,认为“佛宝”,黄花湖风景区碰上了最好的机遇,然而也面临了挑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里的矿泉水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众多的客户纷纷前来洽谈合作和订货,但是目前只初步形成日产一万支矿泉水的能力,看来速度太慢了,泉水日涌量160吨,相比之下,生产能力很低。当今,省内矿泉家族并起,泉区林立,单是四、五月份以来投产面市的矿泉水就有开封县麒麟山矿泉,广州南湖天然饮用矿泉、龙业矿泉、惠东优质矿泉、恩平健峰矿泉等十多家,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大埔矿泉,旅港同胞姚美良先生投资4400万元合资兴办南源矿泉公司,日产将达200吨。在众多矿泉崛起的竞争中,黄花湖矿泉水能否站稳脚跟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信息的时代,改革的浪潮。在呼唤和摇撼着佛冈、“佛宝”、黄花湖的决策者们和开发者们……。
是的,黄花湖是块璞玉,是颗明珠,是位窈窕淑女。有山有水,有景有情。不知是黄花湖风景之美得益于“佛宝”之名,还是“佛宝”之名受惠于黄花湖、风景之美?人们很难分得清。饮着“佛宝”,自然想起山清水秀的黄花湖风景区;沐浴在黄花湖自然要畅饮清澈的“佛宝”……。
啊!流吧,神奇的“佛宝”,秀丽的黄花湖。
(郑中品,佛冈县迳头镇人,***佛冈县委办副科级干部。该文1991年收录于清远市《春光集》)
银湖水绿 黄敬文
我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要赞美的事物很多,而我却要赞美家乡的湖。她银湖水绿,源远流长,象征着家乡由老年、中年至年青的神奇生命历程。
范仲淹曾高歌:“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苏轼亦曾低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前些年用自动翻板闸门拦蓄?江河水,扬弃了袒露肮脏的沙滩,建成县城的人工湖。从此,南北两岸,绿树红花,长虹卧波,三桥映趣,使县城又增添美景。
晨风纱缦,南北堤,株株绿树成行,宛如绿色的长城。每当人们看着那枝条轻柔的线柳,千姿百态的垂柳,枝杆茁壮的紫荆和绽开着的金灿灿花朵的黄槐时,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家乡人民创造的伟力,自古至今,从无到有的绚丽(画)图。
黄昏,两岸鳞次栉比欲遏行云的新建楼宇,倒影在水中,覆盖了半泓湖水。夕阳西下,那将落的金光,映在树梢,散在湖面,又是一幅美景!月挂中天,碧波粼粼,株株婆娑堤树倒映在水中,清风徐来,飒飒凉意,沁人心脾;树叶沙沙,一层层细浪,受了月影的返照,鱼跃银光。这时,如果你在人工湖泛舟,就会领略到“闲看鱼儿游镜里,不知人在镜中游”的绝妙情趣。
湖,是城市的眼睛,她那一泓碧水,不仅给城市增添娇美和调节气候,招来水禽,而且往往是资源开发的宝库。
我家乡颇负盛名的黄花湖,就是这样的资源宝库。
黄花湖距家乡县城18公里,离广州也仅79公里,地处106国道旁。湖面宽广、平静、清澈。黄花翠岭,青山绿水,如一块白玉镶嵌在翠绿的大地上。春天,松脂幽香,令人陶醉。夏日,凉风习习,在这里游览,将暑气全消。秋天,松涛澎湃,气势雄浑。冬天,白鹤盘旋,野鸭争游。总之,黄花湖旅游区是多功能的,如银湖垂钓,爬山狩猎,泛舟荡漾,溜马射击,林中野餐,露宿守夜等等。
黄花湖还储存着大量天然碳酸矿泉,经中山医科大学化验和有关专家鉴定,属一类天然优质珍贵的饮用矿泉,是矿泉水的佼佼者,可与世界四大矿泉之首----法国维希矿泉媲美。目前,我县已建成日产二万支的矿泉加工厂,生产“佛宝牌”系列矿泉饮料,最近通过国家鉴定。从此,佛冈的矿泉系列饮料,源源流向车水马龙的都埠闹市,流向大江南北,流向世界各国,流向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清凉,带来甜蜜……
我爱我的家乡!我赞美家乡的明珠----人工湖,黄花湖!
(黄敬文,佛冈县石角镇人,佛冈县建委办公室主任,佛冈县政协常委。该文1990年发表于《佛冈文明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