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属性和土属性的人火和土在一起好吗会怎么样

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在这个世界里,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全部,由人类衍生出来的各种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源,由国家演变出来的关系是一切人类关系的主导关系。
  ( 1 )怎样理解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这一含义,我们应对人的本质做如下理解:①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②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③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就不同。这样,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并不存在。④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应当说明的是,
关于人的本质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这是整个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从人与人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与人不同。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 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②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③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要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某些学者把人的本性说成是抽象的、 天赋的、 不变的, 这是完全错误的。“自私”、 “善”、
“恶”都不是天赋的、抽象的、不变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人的本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农民还是地主,是工人还是资本家,不由所谓的“天赋”决定,而由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①在人与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关系中, 包括价值关系。所谓价值关系,是指外界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
  ②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具体地表现为人具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③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多少。
  ④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肯定,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⑤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为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即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个人应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智,为人类造福。
  ⑥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
享受与贡献、消耗与创造的统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或者相反,都是片面的。
  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具有一致性,但也有相矛盾的一面。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自我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 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
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公务人员来说, 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员来说, 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化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
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自然肌体要服从生物发展规律,所以人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然属性表明了人和动物的联系和共同性,而不能说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它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因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本质属性不仅是该类事物的共性,而且是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性。
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
(1)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区别与联系
①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
②产生的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的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因此,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社会属性。
①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②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
③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色彩。
总之: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
&&&人的自然属性,就是生物的本性,比如进食、消化、排泄、求偶、生育、繁衍。
社会属性说的是家庭的一员、单位员工、物业业主、流水线的一个环节、一名乘客……就是社会大家庭不可缺的一个元素。
而社会属性还要基于人特有的生物特性: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科技手段、善于学习和运用知识、遵守道德理念行为规范、懂得人类的爱、关怀、协作、宽容。
但是不管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能单独呈现,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中也注入了社会属性带来的文化渗透、文明特征和高级的认知和更加精确的和丰富的表现方式;社会属性中同样可以把社会规则中的爱岗敬业看成生存的手段、赚钱吃饭…人类的发展遵循的是从实际出发的自然规律;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是分析和认识人类生活的一小种观察方法或者说是角度。
对于人类社会的思维,任何时候都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道理。一切都是变化的,甚至在对错之间转换。
独立思考是关键。自然属性--作为动物的各种特征
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人的各种特征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前边有关的内容,概括起来分属于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价值观的,本课书要学习和探讨的则是关于人生观的,那么这三者之间是否是彼此分立、毫不相干的呢?
&& 通过粗略地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部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本章的主题侧重人生观,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实现人生价值是需要条件的;人生价值总是与人生目标相联系的,这几部分知识的有机联系,便构成了我们将要学习的这课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一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显示:
  “人处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细,灵长目,人科。”─ 林奈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会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提问:以上两段话各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
  林奈的观点是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列子?黄帝》则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那么,以上两种关于人的属性的观点,对不对呢?人究竟有哪些属性?人与动物有哪些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林奈所说,人处于动物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因而,人必然具有与动物相似之处;即具有自然性。人的自然性有哪些表现呢?
&&&&一、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1)人的自然属性及其表现: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会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那么,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
投影:一个风平浪静的上午,中国的两艘远洋船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突然,船体猛的一震,船尾的人看见泛着白色浪花的航迹上,浮动着一片鲜红的液体!待船赶回出事的海域,大家发现海上漂浮着一条大鲸鱼,其背上被螺旋桨打出了一道伤口,伤口深及脊柱,白色的椎骨清晰可见,伤口的血还在汩汩地向外流,然而,更为奇特的事出现了,这时,只见十几条大鲸浮出水面,组成一个大圆圈,将受伤的鲸围在中央,接着,群鲸一齐向天空喷水,水柱高达十多米。人们一时弄不清这是群鲸在保护受伤的同伴?还是向大船示警与抗议。  
&&洪水到来时,蚂蚁会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个蚁球。大的蚁球可有篮球那么大。当洪水到来时,蚁球随波漂流,一旦能够靠岸,蚂蚁就有救了,此时的蚂蚁便一层层散开,象是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当然,岸边的水中里会留下不小的蚁球,那是最底层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起来了,但他们的尸体仍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狗急跳墙是大家熟知的成语,是以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的冒险。狗跳跃而上的墙壁高度,以日英国第22届军用犬大会上,德国牧羊犬所创下的3.5米为最高记录。
  请同学们分析: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
  以上的材料反映了动物的自然性,主要体现了动物的求生欲及自保的本能。这种自然性人也有,是人与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有同学提出,这些材料也反映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社会性,因为动物之间也有兄弟情深。也有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蚁球漂流中牺牲的蚂蚁。这种看法究竟对不对?
  大家知道,生物在种类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而种类互助的现象又是常见的。例如,很多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常常聚集成群,过着群聚生活。这种群聚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蚂蚁、蜜蜂等昆虫所过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来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洪水中的蚁球。另一种类型的群聚,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如蝗虫、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聚集成群,在一定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径漫游,一起寻找食物。这种群聚生活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就捕食来说,成群的狼可以捕食到身体比它们还大的动物。就御敌来说,成群的麝牛可以有效的对付狼群的袭击,成群的鲸可以抵御意外的侵害。
  狗急跳墙,主要是由于动物的生理机能所导致的,动物体内贮藏着一种叫三磷酸腺苷(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平时其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和日常生活,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隐藏在细胞内以备急用。当“狗急”之时,平时“养精蓄锐”的ATP就会迅速出击,并摇身变为“二磷酸腺苷”(简称ADP),释放出的能量。这时的化学能就转变为机械能,或光能、电能、声能等。狗的这种机械能的转换能力特别强,当它窘急时,狗的肌肉获得了巨大的能量,便会产生超乎寻常的爆发力。使肌肉猛烈收缩,狗就会跳墙而过了。
综上所述,鲸、蚂蚁或狗的行为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本能行为或生理机制,都是动物自然性的表现,它们与人的社会性是不同的。
那么,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什么说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二、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1)人的社会性的含义
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人的产生角度、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把握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正如同学们所言,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它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那么,什么是社会属性呢?
  ①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维,都是社会的产物。
  ②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③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为什么)
  人的社会属性提示的主要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本质.人会做事情,不会像动物那样只听众“本能”的召唤,还要遵循其它的规则。如,法律的规定、道德的制约等。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是主要的,根本的,它渗透着并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人的社会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它改变着客观物质世界,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是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区别了人与动物,又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区别开来了。
  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人的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总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不同阶级的人,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占有关系。因此,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4)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①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有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
②产生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①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②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③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较低层次 较高层次
产生条件不同
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
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联 系 &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性就没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在把握人的社会性时,要注意几点:第一,这里讲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类的本质,不是某个人的本质;第二,这里讲的是本质特征,而不是讲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等。第三,这里讲的本质属性是与其它相比较而言的本质。第四,本质属性并不等于唯一属性,人类还有其它的属性。
三、“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自私是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指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它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三是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之所以讲“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l)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
设问:所谓本质,应该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具有的,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对人类社会来说,自私观念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吗?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了那时的人们不可能有私有观念。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8页的最后一段小字材料,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设问:那么,原始人那种一切从群体出发、一切为了氏族是否是“公”的思想呢?也不是,当时的人们既不知道什么叫私,也不知道什么叫公,只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正如教材所引拉法格的一段话所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脑筋却不那么容易。当人们开始思想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当归大家。”当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之后,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才有了私有观念。而且将来,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以后,自私观念也会消失。既然自私的产生、消失并不是同人类社会的产生、消失相一致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更不能说它是人的本质。
(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
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都有的属性,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因此不能混同。动物遇到危险时,只会本能地反抗或逃遁。人遇到危险时,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当情况特殊时,人可以把利让给别人,把害留给自己。大家非常熟悉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邱少云,假如单纯的是趋利避害的话,受本能的驱使,那本能该告诉他,扑灭身边的火焰,而且初时只须吹灰之力,但他为什么一动不动任火将其烧死呢?后来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人真会在生死关头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选择这种痛苦的死亡吗?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一个人会留下最后一份食物给别人吃吗?”“会把剩下的最后一口水给别人喝吗?”我想对同学们说,会的,就因为他是人,所以他可以做到。邱少云是接受过党多年教育的志愿军战士,所以,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他可以制约自己的本能。
1998之夏抗洪抢险中,当浊浪排空、惊涛击岸的时候,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江总书记称为“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有多少子弟兵为了他人的生命让出了自己的救生衣;有多少洪区百姓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眼看着洪水淹没了自家的一方土地、一片家园。
所以,有人说,人的思想境界越高,就越能自觉地运用社会属性控制和调节人的自然属性。对照他们的行为,再把动物本能的“自保性”说***的本质,用以证明“人性自私”,很显然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在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人人都有个人利益”,所以“人人都是自私的”。“雷锋再无私、高尚,他也拿了国家发给的衣服,领了国家发给的津贴,所以,英雄人物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私的一面”。这种观点的错误还在于:
(3)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9页第3自然段,看一看什么是个人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利益是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的,所以,确实人人都有个人利益。而且,人也只有有个人利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关键的问题是个人利益不等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的、正当的个人利益,没有损人,就不能算自私,非但如此,还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国家的很多法律就是维护人的正当个人利益的。
(4)“人性自私论”不符合历史现实
设问:假如自私是人的本质的话,那么,就应该是人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所有人、所有人的所有举动,该都是出自自私,都是在私欲的驱使之下的,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民族都涌现过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心甘情愿地为之做出贡献,甚至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我们敬仰的周恩来总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爱戴,就是因为他有着大公无私的、高尚的品德。日,周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决定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当时,有的成员国代表表示反对,联合国秘书长讲了这样三句话:“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只有一个夫人?有哪个国家的总理在国外银行没有一分钱私人存款?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受人民爱戴!?”反对的人无言以对,下半旗的决定因此而顺利通过。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社会中也有舍生取义、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同学们都喜欢看《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但我想讲的却是有关泰坦尼克的真实历史。
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沉人冰海,这次海难死亡者多达1503名,仅704人获救。幸存者约定,每隔10年到瑞士洛桑城举行一次集会,以纪念这次事件。每次聚会,都打开了他们的记忆闸门。最令人感动的是史密斯夫人的一段回忆: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已被抱上救生艇,因为超载,我不能上了,出于母爱,我喊了一声“让我上船吧,孩子不能没有妈妈!”闻听此言,一位已经坐上此艇的女士离开了座位,回到了泰坦尼克号,并把我推上了小艇。刹那工夫,船便沉没了,那位女士连自己的姓名都没留下。里德帕恩的丈夫,送她上救生艇,她不愿一人独活,紧紧地抱着丈夫不放,万分无奈中,丈夫一拳把她打昏,等到醒来,她已坐在小艇中。此后,她一直没有再婚,以报答亡夫的深情。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他们可以为了亲人,为了不相识的母亲,献出自己的生命。
其实,即使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着无私的举动,可能还达不到“大公”的程度,但也不是“自私”二字全部能概括得了的。生活、学习在社会主义的人们,应当比前人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绝不能以“人都是自私的”错误观念来推卸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自私不是人的本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自然属性--作为动物的各种特征
&&&&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人的各种特征
&&对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的看法&
----给老同学的信
老同学:你好!当我提出把七十亿人区分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即阶级人,把社会区分为自然人的社会和阶级人的社会后,引起了有些网民的讥笑、反对。在目前的阶级社会中,这是毫不奇怪的,我是能够理解的。
一个浅显的真理就是:人既是生存在自然界中,也是生存在社会中。从这个真理出发,我们可以做如下的推论:人之所以生存在自然界中,因为人是自然界的生物,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靠自然界生活。人作为自然界的生物属于人种或者人类,可见,人是类的存在物。因此,单个人就具有人种的属性或者人类的属性;人之所以生存在社会中,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在自然界中除了人形成社会以外其他一切物种都不存在社会。可见,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在人的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指的是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许多个人的合作条件、合作方式、合作的目的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个人的不同地位就表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属性,即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吃、喝、穿、住,或者说必须先进行生产,然后才能进行社会活动。显而易见,马克思在这里把吃、喝、穿、住以及为此而进行的生产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位,而把进行社会活动列在第二位。吃、喝、穿、住以及生产,不就是人作为自然界的生物的自然属性吗?人的社会活动不就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社会属性吗?有人说,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社会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规定人的自然属性。我认为,恰恰相反,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社会属性。不是人的社会属性规定人的自然属性。举个例子说明。人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因而是人的自由的劳动。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劳动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别人劳动的异化劳动或者雇佣劳动,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第一,人的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从700万年前直立行走诞生第一个人那时开始,直到人类的灭亡,始终是不变的劳动活动。人的劳动是自然界的产物。第二,异化劳动最早产生于5000年前的奴隶制度中,直到三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变成雇佣劳动。无论在异化劳动或者雇佣劳动中,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始终是存在的,不过这种自然劳动被划分为奴隶、农奴、工人的专业活动,而且是强制地为不劳动的别人劳动的专业活动。第三,人的自由劳动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雇佣劳动则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由劳动之所以变成雇佣劳动,仅仅是因为这个人丧失了劳
动的客观条件。不劳动的人则霸占了劳动的客观条件。由此可见,人的劳动的自然属性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只是人为地把劳动的客观条件由劳动者手中转移到不劳动者的手中,才产生了异化劳动或雇佣劳动,才产生了劳动的或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是人的自然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着人的社会属性。说什么,人的社会属性规定人的自然属性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人作为自然人的属性是在7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人的社会
属性至多有5000年的历史,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属性也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社会属性怎么能决定人的自然属性呢?
说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类社会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规定人的自然属性这个观点,其实是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观点。因为,这里把人的自然属性理解为吃、喝、穿、住和生理因素,这些自然属性需要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是资产阶级提供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活资料生产的组织者,这就是人(资产阶级)的社会属性。而劳动者则是雇佣劳动者,这就是人(工人阶级)的社会属性。因此,在资产阶级看来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自然属性(即吃、喝、穿、住和生理因素)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生活资料的占有性),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就规定人的自然属性。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社会属性占统治地位,人的自然属性是从属的地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人类的两极分化,才造成了劳动者阶级的不断贫困,才造成了不劳动者阶级的奢华享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全世界七十亿人中的贫困的阶级,才要起来革命!这个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自然人的生存条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七十亿人要把全部的劳动的客观条件即全部资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老同学:有的网民说,我是在鼓吹阶级斗争,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在阶级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广大的劳动者阶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不得不为资产阶级打工挣钱。劳动者阶级和资产阶级首先他们都是自然界中的自然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是资产阶级并不理会这一套,而是首先在一个国家内部把劳动的客观条件作为商品来生产,制造恩格斯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即竞争,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把种族变成民族制造世界竞争、战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占有者作为一方,劳动的客观条件的丧失者作为一方,这种争夺劳动的客观条件的斗争就是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绝不像无政府主义者那样,进行暗杀的行为,也不象布朗基主义者那样一味地密谋暴力革命。这种阶级斗争是占人口多数的劳动者阶级同少数资产阶级的斗争,前几年美国的99%同1%的人的斗争。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只要占人类多数的劳动者阶级只要认识到自己的斗争目标就是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劳动的客观谈条件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回来,把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告诉资产阶级,我相信,资产阶级中的有人类良心的人会站在劳动者阶级一边的,会支持劳动者阶级的斗争。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明的,就能利用“向来是欺骗工具变为解放工具的普选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这里理解的阶级斗争,绝对不是为了争取增加工资的斗争,绝不是为了同资本家个人的斗争,而是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把全部的劳动的客观条件回归到全世界劳动者阶级手中!“恢复全部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宣传这样的阶级斗争难道错了吗!难道是空论吗?
&《君主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马基雅弗利是西方政治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希望通过这部书得到君主的赏识从而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本书被称为西方的《厚黑学》。
作者通过对君主国、军队、君主及其统治等问题的探讨来宣扬强权与铁腕的治世之术。他主张政治非道德化,认为君主应兼具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猾,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可以行欺诈之术,不顾信义、不避恶行。也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基雅弗利主义”思想的中心。马基雅弗利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君主论》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前面十一章)探讨了君主国的种类获得方法以及如何统治的问题,针对不同特点的君主国提出了相应的统治方法。&
第二部分(第十二章----第十四章)作者探讨了军队的问题。通过对军队种类?特点的详细分析,告诫君主:必须建设和依靠自己能够直接掌握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有“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本国军队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君主“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考离开军事训练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是对君主治世之术的建议。最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君主:他应该是“狐狸”和“狮子”的统一体,表面伪善,内心狡诈凶残,”每一句话都要表现出高贵的品格,但是做事不必如此。“,君主要认识到:手段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是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它与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这一部分内容历来饱受争议,却恰恰体现出了帝王之术的精髓:为了国家和政权的长远利益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和毁誉。&
最后(第二十六章),通过对意大利君主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救意大利的愿望和设想。&
《君主论》中的很多观点是基于“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的,作者片面的把人性归结为虚伪贪婪?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损人利己,“人们容易忘记父亲之死而不易忘记遗产的丧失。”他认为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马基雅弗利还指出: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能识别陷阱,又必须像狮子一样能惊骇豺狼。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君主对人们要么爱抚他们,要么除掉他们。君主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马基雅弗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只要目的能实现,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保证事业成功才是君主的头等大事。诚实、慷慨、守信、仁慈是值得赞扬的,但人类的条件不允许这样。“一个君主如果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使用或不使用这一手,也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性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为“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但是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和福祉。&
马基雅弗利不过是这些主张的收集整理和提炼研究和总结者,这些主张的原创和践行者是历朝历代的君主和统治者们,政治活动中的尔虞我诈和残酷无情与之相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历史上那些即使是最伟大最受人民拥戴的统治者也有其极端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们所作出的一切亲民爱民的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手段而已。每一位君主心中都有一套帝王之术,那是他们深藏心底秘而不宣的利器。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马基雅弗利是泄露天机者,他将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加掩饰的曝于阳光之下,尽管他是集大成者,也注定了他不容于世的悲剧性结局。然而,马基雅维利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揭开了政治思想上新的一页,他实现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神学的彻底分裂,自此政治学研究开始以政治的典型形象----权力为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用马克思对其的评价来说,他对政治理论的研究和观察已经脱离了道德的束缚,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而不是像前人一样只从神学中得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马基雅弗利与古代、中世纪的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为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探索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同人的自然属性是一对矛盾体。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又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为方便讨论,先暂时将其从人的属性中单独剥离出来讨论。自然属性是人体在头脑中,关于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面貌、规律、现象的反应和认识。所以,也可以叫做: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这里,探索人的自然属性,必须要提及到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说》。他的观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基督教的“神创说”和“物种不变”理论,第一次科学地讲述了生命的起源。达尔文所提出的天择和性择,至今仍是生命科学中一致通用的理论,它第一次勾画出了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式,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把“神造论”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所以,恩格斯称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科学家们经历大量考证,从地球形成到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再到今天的人类社会形成,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漫长过程。地球在其形成初期,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大约在39亿年前,地球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只有生命特征而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原始生命---核蛋白物质,它们又逐渐进化成了各种各样的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存活的生物群体。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是动物界中的一种,是动物大家庭的一员,准确的生物学分类为:动物界一脊椎动物门一哺乳纲一灵长目一人科一人属一人种。人属于群居性的高级动物,所以,人首先具有动物属性,有取食、运动、繁衍等基本的动物需求。面对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的竞争,人脑逐渐增强了对大自然有意识的反映,导致人脑急遽地变化,大脑逐渐形成,这成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分水岭,它是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因此,人类从动物大家庭中升级成“高级”动物,大脑皮质特别发达。大脑皮质是用来学习知识和进行精神活动的,人的一生(包括胎儿期)可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加之人有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和创造、使用工具的能力。
从联系和发展观点看,还必须再回到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对矛盾体来.上述这些现象都可从通过人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人既表现出自己的社会性,也表现出人的生物性,也就是自然属性,不论人的社会属性纯度如何,都渗透着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高明之处,就在于考察人的自然属性必须从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的关系上出发,绝对不能从自然界中寻找到***.
因为这样,一是讲清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所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因为劳动的需要,人类的祖先逐渐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石头和木棍等简单的工具来抵御野兽的进攻,猎取食物,采集果子,控掘植物的根茎等。因为劳动,人类的祖先渐渐学会了直立行政,学会了用语言去交流。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手变得越来越灵巧,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人类社会的形成主要不是人的生理组织与机制进化的生物学过程,而是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等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是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得出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二是讲清了人与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还是马克思说得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个经典的表述首先可以从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其次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就不同。这样,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并不存在。再次,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批判抽象的人性论,某些学者、精英把人的本性说成是抽象的、天赋的、不变的,这完全是颠倒是非、愚弄公众的把戏。“自私”、“善”、“恶”都不是天赋的、抽象的、不变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的本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农民还是地主,是工人还是资本家,不由所谓的“天赋”决定,而由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与人不同。
&人性是人类共有的本质属性
在分析了人是什么之后。再来分析一下什么是人性。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归根结底是一种物质形态,而且是一种最高的物质形态。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最高的一种物质形态,不是因为他占有较多的物质(或具有较大的质量),而是因为他具有最高的物质属性。从物质量来看,人所占有的物质量远远小于自然所占有的物质量;从物质属性来看,虽然自然占有大量的物质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等,但人却占有自然所不具有的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是物质属性在社会条件下的最高表现,是物质属性中的最高属性。人的有智慧、会实践的属性及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属性,都是自然物质形态所不具有的。因此,从与自然相区别的角度看,人性就是社会性,就是人的智慧性、实践性及其他方面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总和。
但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在一起的。如人的智慧性是和人的自然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当人的个体的生理需要和人的集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矛盾时,人的智慧是倾向于个体还是倾向于集体呢?这个问题,在不同觉悟的人身上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当这个人的觉悟高尚时,他可以千方百计地使个体的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当这个人的觉悟低下时或个人主义突出时,他就会想方设法不顾集体的利益甚至损害集体的利益而只顾个人的利益。
自古来就有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的讨论。随着人的智慧的发展,一方面人的善良的品质越来越增强;另一方面恶势力的手段也越来越残忍。充满社会历史各个领域的善恶之争从来就没有给人性一个圆满的答复。马克思主义提出,从来没有抽象的人性,而只有具体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当然这是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本质方面,而不是全面。)和一切事物一样,人性之中也是充满矛盾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爱和恨、平等和霸权等等,都是人性中的矛盾。在明确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物质属性之后,人性的内部矛盾还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发展。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只能发展和转化而不能消灭。因为,没有了矛盾就没有了事物发展的动力,世界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人性只能在正与反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和进化,不断把恶转化为善,把非正义转化为正义,把恨转化为爱,把霸权转化为平等。但差异总会存在的,对和错、先进和后进、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聪明和愚蠢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会存在的。人性也是会在这些矛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进化的。
人性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研究必须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首先人性不是指人的个性。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的个体所具有的属性都不能被说成是一般的人性。个别不能代替一般。因为个体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合格的人也有不合格的人,有高素质的人也有低素质的人。他们身上的属性各不相同。如果把个体人的属性说成是人性,就会出现多样、复杂和不统一的情况,甚至出现与高尚的人性相背离的情况。因此人性不是指个体的人性,而是指存在于个体的人中的共同的人性。由于在个体的人性中会存在许多方面共同的属性,有社会的属性也有自然的属性,有进步的属性也有落后的属性。所以人性也不能是个体人性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对个体人性的本质综合。而本质的人性是指那些高于动物的正义的、前进的、良好的、有发展前途的人的共同属性。这是符合人类进步的发展要求的,是符合辩证法的发展规律的。因此人性从根本上说应是指人类共有的本质的属性。而一切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是不应纳入人性之中的。否则我们就不能对人性给以科学的研究和回答。总之人性是高于动物的良好的、正义的对人及人类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的属性。他即是区别于动物(自然)的标志,又是对人的本质的肯定和规定。人性虽然是来源于物质的一般属性,又是物质的一般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的最高表现。把人性作为物质一般属性的具体表现,这就把人性和物质的一般属性统一了起来,把人性和自然属性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把物质属性系统(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立起来,从而使人们把人和自然对立的观念改变为人和自然联系的观念。
人性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总概括。它的具体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的内容也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总趋势应该是善良、友谊、团结、奉献、正义、平等,这些对人性的肯定和发展的属性。一切负面的、反人类、反社会的属性都必然在矛盾的斗争中逐渐被削弱、被消灭,一切消极的、后进的属性都应在矛盾的斗争中被改造,被转化。但矛盾终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化、被进化,人性的进展也不能最后终结,而只能在矛盾的斗争中进化和发展。
人的社会性是通过人的个性而表现出来的。人的个性一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对外部世界的独特的主体倾向性;在社会群体中的社会特征性;在世界中的个性存在形式。
第一、对外部世界独特的主体倾向性。它主要包括个人心理倾向性、社会倾向性和个人对这种倾向性的追求,以及由此出发对个人行为和态度的评价。其内容要素主要有:个人能力、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能动积极的创造性。个人能力是他顺利成功地进行操作和掌握各种活动及其职能的力度,因而是使个人成为主体的一个主要根据。独立自主性与依附性相对应,是个人的一种自我确立、树立自己形象以及地位和作用的能力,其本质在于使个人成为社会中相对独立的主体。自觉性与盲目性、自发性相对应,既指人意识自身的需要和活动目的之能力,又指个人独立自主地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并依规律和一定计划从事活动的能力。其意义在于使人成为意识、活动和外部世界的主体。自由性与限制、强制相对立,是指人在实践中认识、支配和实现客体必然性和自身必然性,以及为人的目的服务之能力。能动积极的创造性是个人独立自主性和自由自觉性等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本质特性。
第二、在社会群体中的特殊个人特征。它大致包含个人特殊的社会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特征和道德精神面貌特征。个人所体现的不同社会特征,如工人的个性与科学家的个性,无产者的个性与有产者的个性等。一方面,它不仅体现个人的社会制约性,而且体现群体间个人与个人在社会特征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它把个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并揭示出个人间不同的社会特征。
第三、在外部世界的个性存在形式。它的内容包括:唯一性(个人是某空间中的单个存在);不可重复性(个人在时间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他是什么取决于他在时间变化中所遇到的条件和现实);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自我性(对自我独特价值的觉识)。强调这种个性的意义在于:不能把个人溶解在他人和社会中,他有自己不可被他人和社会取代的个性及其价值。
总之,个体的人是构***类社会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个性既是具体的个人在一定时空中对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又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有属性。个性与社会性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是从与社会对立统一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人的个性的。
探究人类性的本质与属性
人的性行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的性本能----性的自然属性
人类性本能包含两个方面:一部分是遗传方面;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学习方面。人的本能表现为性的自然属性。性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类生命的诞生、性成熟、性繁衍等性生理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在受生物本能的制约上与动物无异,但又有别于生物的一般本性。
从人类起源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繁衍、就要生殖。但是人类和动物在对待生殖问题上有着根本不同。人类从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开始,其生殖后代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人类成熟后性活动的生理机能来看,是性***及人体其它系统(眼、耳、鼻、舌、身)协调活动的有序的生理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去单纯理解人类性活动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因此,生物属性不是人类性的内在本质属性。
心理属性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人类的性活动是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在性科学上,把它概括为性的心理属性。这是从精神的范畴来把握人类的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性。人类作为代表生物界演化到文明时代的产物,就在于人具有任何其他低等动物都没有的大脑和意识。
人类的性活动首先产生于心理的体验,而如何去从事这一活动,又受大脑的支配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性活动特有的性意识和性观念,这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社会属性是性的本质属性
性的社会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人类性活动所表现的性角色的形成、性的社会化、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性观念、性习俗、性文化等。人在性活动中的一切表现方式,都是通过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如人的性行为已不是专为性欲的需要而发生,是性欲与 的结合;人类异性间的交往,是一种心情的表达,爱意的沟通,情感的流露;人类异***往,在心理上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人类的性生活已变成情感生活的一部分。上述种种要求不仅仅是社会的规约或文化上限制的结果,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人性的要求。被概括为性的社会属性。
人类的性行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时期,要受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制度和法律的制约。现在,包括性社会学在内的性科学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性文化的色彩如何斑斓而令人陶醉,归根到底,它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属性才是人类性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形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生理属性是性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属性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类性的本质属性。性生理因素的正常与否是人类性活动的前提,它为性心理因素的健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性心理因素的发展又有赖于性社会因素的作用。所以,在人类性的三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性的社会因素。
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问题,是人生观理论的最初始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它制约着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实践,直接震响着人们处理人生各种矛盾的基本原则。现行高二《思想政治》(下)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第七课第一节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指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P72),而在第五课讲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时却表述为“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P28)。怎样正确理解这两朴说法?本文就此作些简要分析。
&&&&所谓人的本质属性,是指在人的种种属性中,使人成其为人或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些属性。要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属性,就必须首先了解人的属性。
&&&&人的属性也称人性,人的属性是人同他物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如人的食欲、性欲、求生欲、理性、意志、自我意识、语言、文化、劳动、能动性、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凡是人力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作人性。归纳起来,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通常把人的属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对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即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社会特性,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虽然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但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它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社会属性则揭示了人和社会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人所以是人而不是其它动物的特殊性质,因此,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本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不变的。这是因为,人的社会性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不同的、变化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因而,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属性也是具体的、不同的、变化的。例如,在原始社会中,在民族、部落内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共同的劳动,形成了人们平等、互助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是原始人的社会性的特征。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群是划分为阶级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不同阶级的人的本质是不同的。例如,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占有无产阶级的劳动,从而形成资产阶级贪婪自私、剥削成性、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本性。无产阶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形成了严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本性。可见,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性。
&&&&为此,对教材的以上两种说法,既不要简单地对立起来,更不要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首先,基本内涵不同。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从人与动物相比较的角度来说的。人的社会性或者社会属性是指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的那些属性,如劳动、语言、思维、情感、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它揭示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社会性作为人类特有的属性,是人的一种类特征。
“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则是相对于抽象的人的类特征
而言的。人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相互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婚切家庭关系等,它揭示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一个人之所以是自己不是他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人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的特有属性。
&&&&其次,侧重点、着眼点不同。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倒重于人与动物的区分,着眼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着眼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具有社会性,人离不开社会,所以,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则侧重于分析、总结和概括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着眼于正确把握群体或个体人的本质属性。教材指出,“人有许多属性,会说话,有思想,能生产,处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和生产关系之中。如果只是把它们罗列出来,那还不是真正的分析。通过对人的各种属性内在关系的分析,明确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才是对人的科学分析。”在这里,不是从总体上分析和把握一个社会、一个回家的人的本质属性,而是分析和把握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类人或者某些群体人的木质属性,比如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本质属性,分析和把握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个体人(如张三、李四)的本质属性。
&&&&再次,对人的本质属性揭示的程度不同。
&&&&人与动物相比较,有许多本质的、根本性的区别,如劳动、思维、理性、情感等等,但人的这些社会性特点是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共有的。作为人的类特征,还不能把不同时代、同一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区别开来,也无法说明每个具体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意志、政治立场、才智、道德品质等,因此,社会性还不是人的最深刻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和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存在无不历史地受到他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所制约,人的发展无不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人的本质的明确规定,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人的本质的正确方法,即我们不应当根据抽象的原则去规定人的本质,而应当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确定人的真正本质。这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之所以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情感意志、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特征,是由后天的社会实践和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决定的,是不同的社会关系综合作用造成的。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处在复杂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这些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阶级关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包括了一个人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也包括了他所受到的各种思想的影响,所受的教育。这既是每个人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也是铸造每个人的熔炉。在这些诸多社会关系的长期影响和反复作用下,才使一个自然人转交为一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人的这种社会特征,才是人的最深刻的社会本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导入新课我们前边学习的有关内容,概括起来分属于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价值观的,本课书要学习和探讨的则是关于人生观的,那么这三者之间是否是彼此分立、毫不相干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本课书的前言这一段,并翻阅一下本课的节题和框题.
? ? (学生阅读,回答)
通过粗略地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部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本课书的主题侧重人生观,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实现人生价值是需要条件的;人生价值总是与人生目标相联系的,这几部分知识的有机联系,便构成了我们将要学习的这课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板书) 第一框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板书) 投影显示:
"人处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细,灵长目,人科." 林奈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会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提问:以上两段话各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
林奈的观点是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列子?黄帝》则力图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那么,以上两种关于人的属性的观点,对不对呢?人究竟有哪些属性?人与动物有哪些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林奈所说,人处于动物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因而,人必然具有与动物相似之处;即具有自然性.人的自然性有哪些表现呢?
一、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板书) 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1)人的自然属性及其表现: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会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那么,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
投影:一个风平浪静的上午,中国的两艘远洋船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突然,船体猛的一震,船尾的人看见泛着白色浪花的航迹上,浮动着一片鲜红的液体!待船赶回出事的海域,大家发现海上漂浮着一条大鲸鱼,其背上被螺旋桨打出了一道伤口,伤口深及脊柱,白色的椎骨清晰可见,伤口的血还在汩汩地向外流,然而,更为奇特的事出现了,这时,只见十几条大鲸浮出水面,组成一个大圆圈,将受伤的鲸围在中央,接着,群鲸一齐向天空喷水,水柱高达十多米.人们一时弄不清这是群鲸在保护受伤的同伴?还是向大船示警与抗议.
洪水到来时,蚂蚁会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了个蚁球.大的蚁球可有篮球那么大.当洪水到来时,蚁球随波漂流,一旦能够靠岸,蚂蚁就有救了,此时的蚂蚁便一层层散开,象是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当然,岸边的水中里会留下不小的蚁球,那是最底层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起来了,但他们的尸体仍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狗急跳墙是大家熟知的成语,是以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的冒险.狗跳跃而上的墙壁高度,以日英国第22届军用犬大会上,德国牧羊犬所创下的3.5米为最高记录.
请同学们分析:动物有哪些属性呢?动物的属性与人有什么不同?
以上的材料反映了动物的自然性,主要体现了动物的求生欲及自保的本能.这种自然性人也有,是人与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有同学提出,这些材料也反映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社会性,因为动物之间也有兄弟情深.也有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蚁球漂流中牺牲的蚂蚁.这种看法究竟对不对?
大家知道,生物在种类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而种类互助的现象又是常见的.例如,很多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常常聚集成群,过着群聚生活.这种群聚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蚂蚁、蜜蜂等昆虫所过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来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洪水中的蚁球.另一种类型的群聚,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如蝗虫、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聚集成群,在一定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径漫游,一起寻找食物.这种群聚生活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就捕食来说,成群的狼可以捕食到身体比它们还大的动物.就御敌来说,成群的麝牛可以有效的对付狼群的袭击,成群的鲸可以抵御意外的侵害.
狗急跳墙,主要是由于动物的生理机能所导致的,动物体内贮藏着一种叫三磷酸腺苷(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平时其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和日常生活,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隐藏在细胞内以备急用.当"狗急"之时,平时"养精蓄锐"的ATP就会迅速出击,并摇身变为"二磷酸腺苷"(简称ADP),释放出的能量.这时的化学能就转变为机械能,或光能、电能、声能等.狗的这种机械能的转换能力特别强,当它窘急时,狗的肌肉获得了巨大的能量,便会产生超乎寻常的爆发力.使肌肉猛烈收缩,狗就会跳墙而过了.
综上所述,鲸、蚂蚁或狗的行为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本能行为或生理机制,都是动物自然性的表现,它们与人的社会性是不同的.
那么,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什么说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二、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板书)
(1)人的社会性的含义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人的产生角度、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把握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正如同学们所言,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它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那么,什么是社会属性呢?
①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维,都是社会的产物.
②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③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为什么)
人的社会属性提示的主要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本质.人会做事情,不会像动物那样只听众"本能"的召唤,还要遵循其它的规则.如,法律的规定、道德的制约等.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是主要的,根本的,它渗透着并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人的社会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它改变着客观物质世界,也在改变着人类自身,是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区别了人与动物,又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区别开来了.
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在人的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总是属于一定的阶级,不同阶级的人,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占有关系.因此,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4)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区别:①层次不同.自然属性是人的较低层次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特有属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属性.②产生条件不同.人的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联系:①二者统一于人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人的社会属性.③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 区别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层次不同 较低层次 较高层次
产生条件不同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联系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性就没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在把握人的社会性时,要注意几点:第一,这里讲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类的本质,不是某个人的本质;第二,这里讲的是本质特征,而不是讲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等.第三,这里讲的本质属性是与其它相比较而言的本质.第四,本质属性并不等于唯一属性,人类还有其它的属性.
三、"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板书)
自私是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指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它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三是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之所以讲"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l)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板书)
设问:所谓本质,应该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具有的,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对人类社会来说,自私观念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吗?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了那时的人们不可能有私有观念.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8页的最后一段小字材料,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设问:那么,原始人那种一切从群体出发、一切为了氏族是否是"公"的思想呢?也不是,当时的人们既不知道什么叫私,也不知道什么叫公,只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正如教材所引拉法格的一段话所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脑筋却不那么容易.当人们开始思想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当归大家."当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之后,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才有了私有观念.而且将来,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以后,自私观念也会消失.既然自私的产生、消失并不是同人类社会的产生、消失相一致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更不能说它是人的本质.
(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板书)
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都有的属性,但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因此不能混同.动物遇到危险时,只会本能地反抗或逃遁.人遇到危险时,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当情况特殊时,人可以把利让给别人,把害留给自己.大家非常熟悉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邱少云,假如单纯的是趋利避害的话,受本能的驱使,那本能该告诉他,扑灭身边的火焰,而且初时只须吹灰之力,但他为什么一动不动任火将其烧死呢?后来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人真会在生死关头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选择这种痛苦的死亡吗?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一个人会留下最后一份食物给别人吃吗?""会把剩下的最后一口水给别人喝吗?"我想对同学们说,会的,就因为他是人,所以他可以做到.邱少云是接受过党多年教育的志愿军战士,所以,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他可以制约自己的本能.
1998之夏抗洪抢险中,当浊浪排空、惊涛击岸的时候,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江总书记称为"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有多少子弟兵为了他人的生命让出了自己的救生衣;有多少洪区百姓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眼看着洪水淹没了自家的一方土地、一片家园.
所以,有人说,人的思想境界越高,就越能自觉地运用社会属性控制和调节人的自然属性.对照他们的行为,再把动物本能的"自保性"说***的本质,用以证明"人性自私",很显然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在讨论中,也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人人都有个人利益",所以"人人都是自私的"."雷锋再无私、高尚,他也拿了国家发给的衣服,领了国家发给的津贴,所以,英雄人物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私的一面".这种观点的错误还在于:
(3)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9页第3自然段,看一看什么是个人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利益是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有的,所以,确实人人都有个人利益.而且,人也只有有个人利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关键的问题是个人利益不等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的、正当的个人利益,没有损人,就不能算自私,非但如此,还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国家的很多法律就是维护人的正当个人利益的.
(4)"人性自私论"不符合历史现实(板书)
设问:假如自私是人的本质的话,那么,就应该是人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所有人、所有人的所有举动,该都是出自自私,都是在私欲的驱使之下的,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民族都涌现过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心甘情愿地为之做出贡献,甚至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我们敬仰的周恩来总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爱戴,就是因为他有着大公无私的、高尚的品德.日,周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决定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当时,有的成员国代表表示反对,联合国秘书长讲了这样三句话:"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只有一个夫人?有哪个国家的总...
在自然界,生物的种类不计其数,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与其它生物存在本质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人脱离了单纯的自然属性,具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其根本原因是人具有了高度的智慧。当人因具有了高度智慧,而从自然动物变成社会动物后,这种社会动物与自然动物的区别,却早已不仅仅只停留在高度智慧之上了。
  是否机器人具有了高度智慧之后,会产生情感,这个命题的严格论证似乎一直处于缺席地位,没有人对它进行过认真而系统又严格的分析与论证。事实上,仅仅具有高度智慧,并不能使人从根本上与其它生物,或者更有针对性地说,与其它动物有本质性的差异。仅仅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不论其智慧达到多高,仍是自然人,而并不具有社会性。其本质与一个具有极高智慧的机器人是一样的。很显然,是人在产生了情感之后,使其具有了社会属性。正因为人有了极高智慧,人才有了情感体验。二者因果关系显然若从理论上严格论证是有必然性和绝对性的。但情感体验与高度智慧却并不能因此就混为一谈,如果说二者具有绝对性和因果关系的话,那么,二者其实却又不具有同一层次性,同一范围属性性。也就是说,二者做为一个概念,具有绝对的不可比性,无关联性。真正让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起因和起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的是高度智慧。但其真正的原因,却是心理体验。
  高度智慧是如何让人具有情感体验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
  在计算机,也就是电脑未出现之前,这两个命题对于人类而言,都是极为困惑的。但是当电脑出现之后,人们吃惊很又可笑的发现,电脑与人脑做为一个工作系统,已不再仅仅是具有相似性。从本质上讲,二者的工作方式是完全一样的。不管人把自已的思维方式分为多少种,逻辑判断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艺术能力,灵感,兴趣,诸如此类,等等,不凡胜举。而这一切,其实当人类参考了电脑之后,会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原来都是基于计算基础之上的。
  学过电脑基本原理的人都懂,电脑的一切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功能,都是基于与一种人类十进制的数学加减法并无区别的电脑二进制加减法。电脑之所以采用了二进制,是因为电子原件只有开和关两种选择,或者说电子原件只有开和关两种选择更容易做到,或者说要做到有两种以上选择。做为一种电子原件,也许根本无法做到,就算是做到了,也不具有实用性。目前有报道说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超级计算机研究的,并取得了初步的,可行性的成果新型计算方法。这似乎在模仿大脑的计算方法。表现上,与二进制计算有了本质区别,但实质上,仍是计算。
  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所谓的高度智慧,不过是人的大脑的高度计算能力而已。
  然而,当人们因为电脑的诞生,对大脑为什么具有高度智慧终于从根本上找到了原因时,并知道原来不过如此,只不过一个是人脑,另一个是电脑时,另一个本来就十分费解的问题,此时却变得更加令人费解。人的情感体验又是如何从高度智慧中导引出来的呢?
  也许我们从另一个层面介入,会对分析这一问题有所帮助。较为高级的动物,比如,狗,羊之类的,它们也具有类似人类的低等情感体验。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时,却又发现一无所获。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智慧会产生情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情感来自于智慧,来自于计算,以计算为一切的基础的电脑,却并不具有情感。换句话说,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可能也不能产生情感。美国大片里的机器人与人类之战,很可能永远只是一种想像。很显然,这说明,除了计算,无论是动物,还是人,还需要第三方的介入。那么这个神秘的第三方又是什么呢?
  我们很难回答,也无法回答。然而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却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人不具备高度的计算能力,情感体验从根本上就无从谈起。这是否是说,我们还需要从计算入手,来着手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以解答。我们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情感体验需要以高度计算能力,或者高度智慧做为基础,仅此而已。这里分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高度计算能力,情感体验就缺少肥沃的土壤,生根,发芽,以至于开出花朵,就没有一双坚硬的翅膀,可以在天空展翅自由翱翔。二是,通过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情感体验与高度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无法截然分开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发挥时,需要高度智慧的帮助。当人的情感体验产生于高度智慧之后,可以孤立于高度智慧而存在。但当人的高度智慧一旦失去,情感体验仍会存在,但此时却已无法发挥出来。
  那是是否可以这么说,智商越高的人,情感体验能力越强?事实上并非如此。然而,过于低智商的人,情感能力的确很弱,也是不征的事实。这说明,这二者有联系,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也从而反证了,情感体验与高度智商,并无绝对关系。很显然,情感体验来自于另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通道。
  那么,智商的高低会不会对情感体验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很显然,如果说情感体验对于每一个人强弱差别很大的话,但有一种却例外,就是忌妒心里。忌妒心理的强弱似乎与人的智商高低并无绝对关系。只要此人能正常思考,那么,就算他是小学生水平,也与北大清华的人的忌妒心理强弱是一样的。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人的情感体验里,最不应该有的就是忌妒心里。然而有意思的是,忌妒心里强弱并没有像其它情感体验一样,需要高度智慧的依托。它很强悍,不分高低贵贱之人,就算是捡垃圾的,其忌妒心里的强度也不会比一个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逊色一丁点。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为什么忌妒心理如此特别呢?
  这个问题似乎更加难以解释。 
  当原因我们无法找出时,结果却很有意思。忌妒成了人思考与进取的最强最好的催化剂与原动力。人的忌妒心里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越对思考本能的不能说感兴趣,是逼迫他不得不思考,从而使他的大脑思考力在天长日久的锻练中变得更强,使他更容易成功。
  当我们分析人的社会属性时,做为社会人,虽然人的情感体验是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但很显然,妒忌心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人的妒忌心里存在,人才从自然属性进化到了社会属性。
  做为自然人,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产生争斗的。但做为社会人,则争斗变得空前的激烈而复杂化了起来。
  说白了,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人类社会一切丑陋现象的最基本根源。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什人的社会属性了。原来人的社会属性是一种高度的忌妒心里。这种忌妒心理,让人心理发生了扭曲,并让这个世界变得极其复杂起来。于是,做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处在社会中,又无法离开社会时,他也就无法回避开那些绞尽脑汁要致对方于死地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了。
  我们因此可以说,都是忌妒惹的祸。因为有了忌妒,人的社会属性 才更加明确,人类所处的这个社会的社会属性才更加明确化了。
  简而言之,社会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人,即可理解为忌妒性,忌妒属性,忌妒属性人。于是一切复杂问题就简单化了。当忌妒与高度智商结合时,就成了这人社会毁灭的祸根。而如何拨掉这个祸根,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十分严峻而又艰难的课题。祸根不除,很显然,人类社会必将永远宁日。事实上,当人类在从自然性变成社会性时,人类自身一直就在寻找由自已带来的这个祸根如何拨除的方法。探索一直在进行,现在看来,建立一个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使所有人在约束的范围内活动,维持公正,公平,维持正义,并有一个相对衡定与稳定的机构来维持这一切,是目前探索的主要途径。
  社会性根本原因因忌妒而起。然而,人的情感体验却并没有止于忌妒。另外一些体验,虽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却对于有些生命个体而言,可能更是主要的方面。比如,对自已做为生命个体的顾影自怜,以及寻找情感寄托的爱情追求,还有单纯执着于望,以及一些艺术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与忌妒体验分道扬标,在人类社会中,结出的是另一些或许有的是盛开的美丽的芬芳花朵,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美丽无比了。
  与此同时,第三种体验升华而出。当人意识到人类做为这世界,或者说这宇宙中唯一具有性灵的生命时,人类在思考这是为什么时,也在思考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于是哲学产生了。哲学的根本命题就是解决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和宇宙各自又是什么的。
  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佛化的理解哲学。这种哲学是建立在神明在统治这个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当有些疑问无法解答时,一些人当然要做这方面的尝试与理解。而另一方面,神存不存在,并无证据,只是一种猜测与想像。一些务实派,则从宇宙与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真实的东西,从实际层面,切入,来思考这一问题。本来这一问题似乎无解。然而,当达尔文的进化论,把人是如何进化出来的,解决了这个疑问时,神明的传说,不攻自破。然而,神与非神论似乎在哲学层面并未到些为止。因为另一些疑惑似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反而更加的强调了出来。
  当某些人在试图解决人类与宇宙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在做着如何维持人类的和平与安定。这些人,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并不在乎神与不神,而在乎全人类是否幸福。他们以社会人同样具备的另一种情感体验,无限高尚,让人的社会属于达到了最高境界,并也成了人类在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中,之所以存在下去的,最有的力的支撑。无疑,当人类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人时,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这些人,也因此,成了人类社会的定海神针。他们让人们景仰,并值得永远怀念。在他们身后,是人类美好而幸福的美丽的人间。
  从计算入手,然后到情感体验,再到忌妒,到社会。然后是爱情,于望,梦想,等等。最后是神与非神的探索与争论。直到最后,是一些人着手解决当人类进入社会性之后的一些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永恒的世界友爱与和平。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从计算入手,然后,到达的是,和平与幸福,美丽人间。如果我们只看见我们追求的是美丽人间时,我们很可能不太容易想到。这一切的最初,是因为计算开始的。是从如电脑那电子元件的二进制的计算开始的。正是人类跨过了这一步,才从自然人,到达了社会人。也因此,才有可能出现美丽人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是计算,让我们进入了美丽新世界。正如同计算,让电脑进入了无所不能的美丽新世界一样。
-------------------------------------
经济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经济实际上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如何从自然那里获得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这个关系中,人既可以是以个人的形式而与自然发生关系,也可以以人“类”的形式发生这种关系,“类”的形式即指人组织起来,以人类社会的形式而与自然发生关系,在这种类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所谓的“生产关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与生产的全部意义。
人们经常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这个生产力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表现,人在自然界那里拥有多大获得物质资源的能力,这个生产力就有多大。另一方面,一定的生产力需要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否则,这个生产力就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人的“类关系”对生产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但它始终只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工具性因素而不是主导性的根本因素。
因此,某些人认为经济学只是研究人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这是片面的,就象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演化发展状况一样,经济学必须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如何更好地从自然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资源,当然,附带也研究人是如何组织起来更好地去实现这个目的。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