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彩虹城倒闭的设计理念中为什么要融入地球

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海底世界《海宝彩虹城》设计理念
海底世界《海宝彩虹城》设计理念天极群乐 15:35
  太平洋城的居民天真摩尼和他的小伙伴们,憨厚趴趴、聪明雨果、美丽小萌、快乐悠悠等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地壳结构发生变化引发了海底火山爆发,接而引发了大地震,即将摧毁太平洋城,而海底唯一安全的地方是有海宝守护的城,而海宝还要带领摩尼以及小伙伴们抵御玩偶王国的入侵,不要以为这是一部新的迪士尼海底总动员式的大片,这是完全中国人自己创意制作并结合世博海宝形象的主题青少年虚拟社区。
  “彩虹城”的海宝
  作为得到官方唯一授权制作运营的酷噜网络,是国内第一批进入青少年虚拟社区领域的团队。这次承担创意海宝彩虹城的光耀任务,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很多个唯一:
  • 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动画片唯一授权合作的青少年虚拟社区;
  • 中国唯一与大型系列动画片《海宝来了》同步发行的青少年虚拟社区;
  • 中国唯一与大型系列动画片《海宝来了》剧情无缝结合的青少年虚拟社区;
  经过长达一百个工作日的反复讨论,激烈碰撞,海宝彩虹城的设计理念终于出炉,概括起来就是“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完全符合海宝的设计理念。
  一、地球
  地球的概念就是人人参与,这是目前虚拟社区最重要的核心点,海宝彩虹城的设计以人人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共建彩虹城为创意基础。青少年们登入海宝彩虹城伊时,就可以从五位男性角色和五位女性角色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些觉得天真,可爱,还有自己的一点小个性。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位可爱角色开始进入社区。海宝彩虹城的核心任务是寻找玩偶王国失去的魔晶球,从而让玩偶们重新回到外星,恢复彩虹城的平静,这些任务都需要所有人一起互帮互助完成,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
  天真摩尼性格:
  摩尼非常天真,天真到极点还要过去一点点。但有时候做坏了事情,他也会很刻意的去隐瞒和保密。在淘气的时候也会出一些他认为很棒其实是很馊的主意。
  兴趣:
  摩尼对什么都充满的强烈的好奇心,但他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往往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害羞趴趴 性格:
  趴趴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总是爱缩在自己的壳里,但他也有好奇的一面,小脑袋经常偷偷伸出来到处张望。
  兴趣:
  趴趴虽然内向但是十分聪明,喜欢独自研究电脑,在电脑方面有着超强的天赋。
  憨厚香瓜性格:
  憨厚老实,有时反应有些迟钝,但很好相处。
  兴趣:
  每天发现与昨天不同的东西或游戏的玩法,并且每天和朋友一起在海底世界四处玩耍。
  严谨汤姆
  性格:
  相当安静低调的小鱼,总是有点点自卑,平时默默无闻,做事很细致,但由于实在太过害羞低调,大家总是忘记它的存在。
  兴趣:
  热爱音乐和歌唱,总是一个人悄悄地练习唱歌,摩尼曾经偷听过一次就在也忘不了帕瓦美妙的声音,可惜还没有其他人知道帕瓦的天赋。
  聪明雨果
  性格:
  雨果是个思维奇怪的小朋友,但大家都认为他智商非常高相当聪明,他只在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会努力去做这些事,而且经常能做得很成功,对于没有兴趣的事情就不闻不问。
  兴趣:
  看电影,研究电影艺术,崇拜国内外的大导演,收集摄像器材,一直在和茱莉商量合作拍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但始终没有找到好的剧本和足够的器材。
  美丽小萌性格:
  小萌非常善良,成绩优秀,爱帮助别人,是一切好孩子的典范。
  兴趣:
  小萌的兴趣是研究历史,她对一切神秘的事情都有着极强的兴趣,因为太有好奇心,所以经常所做一些傻事,比如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的翻弄着水底的石块。
  可爱茱莉性格:
  可爱活泼的小女生,非常爱漂亮,性格很随和,总是充满梦想,一直幻想自己站在领奖台领取最佳女主角时候的样子。
  兴趣:
  打扮自己和看时尚杂志,热爱表演,立志成为海底最优秀的女演员,要和最好的导演合作。
  快乐悠悠性格:
  开朗活泼,直来直去。
  兴趣:
  悠悠的兴趣是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其最高指导原则是不能有一件事情让自己不高兴……
  思考呜咪性格:
  呜咪是一条爱思考的小鱼,安静不多话但想法很多,立志成为一个博士。
  兴趣:
  很喜欢看书,由于长时间眯着眼睛看书,所以有点近视。
  时尚可可性格:
  新潮的小鱼,对于一切流行的东西都能第一时间掌握,从来不落伍,是海底世界的“潮人”
  兴趣:
  喜欢音乐,随身携带着随身听,是海底世界新一代的“动感DJ”
  “海底世界”的小鱼们
  海宝彩虹城另一个独特创意,就是共建小屋系统,小屋系统会被顽皮的玩偶们破坏,需要其他居民们协助修理和重建,这是地球概念的集中体现,地球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人人互助,共建家园。
  二、梦想
  梦想是青少年最大的财富,梦想是让人类进步和谐的纽带,因为梦想的美好,才让我们具备了寻找美好事物的眼睛。海宝彩虹城里充满着梦想,天真摩尼梦想着获得魔幻之书,有一天能够成为人鱼,游向更广阔的海洋。聪明雨果梦想着和胡子博士一起开发出更高效的机器,能够从玩偶王国手中夺回更多的水晶……
  梦想是人人都有资格拥有的,即使是作为反角的玩偶王国,玩偶王国的玩偶们是一些喜欢乱扔垃圾,有一些不良嗜好的调皮家伙们。玩偶辛迪整天想成为王国公主一样美丽的人,她喜欢收集衣服,玩偶唐吉为了成为伟大的骑士而到处寻找侍从,即使是彩虹城里占领各种资源的玩偶兵们,摩尼和他的小伙伴们只要给他们一个美丽的彩虹气球,他们也会高兴的离开一会儿,梦想让海宝彩虹城成为了美丽的世界。
  同时海宝彩虹城还策划了百位名人百万儿童参与的彩虹计划,希望大家参与净化环境的公益中去,让我们迎回大自然的礼物彩虹,海宝彩虹城以及共同参与的网站当得到百万儿童的许愿之后,会升起彩虹,这是虚拟的彩虹,是孩子们的梦想。
  三、海洋
  有人说蓝色代表忧郁,有人说蓝色代表豁达,有人说蓝色代表开阔,有人说…………是呀,蓝色让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代表忧郁,那忧虑?彷徨?忧郁?其实,都不是。 那只是一种千帆过尽后,海的颜色;万鸟翱翔后,天的颜色;事事经历后,心的颜色。归根结底,蓝色,代表宽容,代表爱。海宝彩虹城的蓝色,充满着爱和梦幻的色彩,海宝站在彩虹城中心,护佑和指引着摩尼们。
  同时蓝色是环保的色彩,是大自然最原生态时的主色彩,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这辽阔的景色都呈蔚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 理智、安祥与洁净。
  四、未来
  未来就是今天的明天,这一秒的下一秒,充满着未知和不可预期,未来有《2012》里面世纪末的悲观中透着一丝希望,海宝彩虹城的未来会更有希望,更乐观。摩尼们的未来也许是会是掌握更强大魔法的人鱼王国中的一员,成为海洋世界真正的守护者。未来作为外星来客的玩偶王国也许会成为摩尼们很好的伙伴,恢复被地震和火山破坏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未来都交还到孩子们手中,因为未来都是孩子们创造的,在海宝彩虹城的主题论坛上,孩子们可以以故事接龙的方式,用微博给摩尼们、玩偶编织未来。
  五、科技
  人类社会的进步来源于科技的发展,这个世界的科技被两个因素所主导,IT和生物技术。海宝彩虹城作为全球发行的青少年虚拟社区,将每日登入百万青少年用户,同时在线率会高达几十万,所以海宝彩虹城的技术团队以目前最先进的云技术到开发中去,采用端采用4层分布式架构设计,可适应各种类型的游戏后端需要,支持数十万玩家同时在线游戏。服务器引擎采用C++语言开发,游戏逻辑模块支持lua等多种脚本语言,满足游戏产品的快速开发需要。最后的升级***鱼的模式,是生物技术进步的体现。
(作者:网络内容整理责任编辑:郑重)
欢迎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
办公软件IT新闻整机海宝彩虹城的设计理念有梦想,这是为什么呀?_百度知道海宝彩虹城中水晶之门有什么作用_百度知道谁能具体解释一下海宝彩虹城的地球理念?_百度知道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现代传媒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陈定家
从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看,文艺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关。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如影随形。几乎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主都以某种新技术的问世为基础。印刷的发明,使士大夫的诗文得以大量刊印和广泛流布与腾播,使拥有图书的人数大大增加。在西方由印刷引起的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复兴的产生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知识冲破教会的束缚走向平民,文艺从王公贵族的深深庭院走向大众。实际上,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印刷术一直在不停地影响和改变着艺术生产的内容和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印刷术具有连续性、同一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重复性使书的价格相对缮写的书籍价格便宜得多而且便于携带,同一性使职业文人应运而生,连续性使作家能够尽情地表情达意,能对世界放声吟诵、直抒胸臆,表现手段狂放无羁。(1)
印刷术“造成诗与歌、散文与讲演本、大众言语与有教养的言语的分离”。(2)直接改变了艺术生产的形式。印刷术不仅造就了成功的出版商,也培养出了第一批职业小说家,并且对音乐和美术的普及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静态传播信息的印刷媒体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地快速变化着的现代生活的需要,于是,新的媒体应运而生。近百年来,广播、电影和电视的相继出现,一次又一次地猛烈地冲击着印刷媒体曾数百年独步天下的霸主地位。然而,对印刷媒介的致命一击也许来自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日本已经有专家煞有介事地作出《铅字消失》的预测,认为以纸张为媒体的书籍未来将会结束。在美国,托夫勒在他的《第四次浪潮》中也预言:“即使目前的词在以后仍然会被使用,但我们目前所谓的书却很可能消亡。”
今天,即将代替纸张出版物的电子出版物已经杀进书刊市场并开始争夺信息源和读者。与传统印刷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是立体的,充满趣味的,它的人机交互和自动检索功能极大地解放了读者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融文本、视频、声频、图形、图像于一体,绘声绘色,图文并茂,既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总体信息获取量,体积小、容量大、操作简便、易于携带、查阅迅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它都是出版业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同时也必然会引发一场艺术生产的革命。
就在电视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时候,日本讲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电视的消失》的书。书的封带上印着“仅仅用于观看的电视已落后于时代,双向式电视创造新的未来,”该书认为,“今后将是‘电视电脑’的时代。光缆把全世界的电脑连接起来。与电视的单向式不同,它能够象***一样进行双向式的传输。如同在语言的传送中***胜过了电报一样,在图像的传送中电视电脑也将完全超过电视。”该书进而预言,在21世纪全世界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电视电脑上得到。(3)。
纵观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人类传递和保存信息的方式本身就是一部奇特的科技史。从结绳记事到刻木为文,从龟甲兽皮到布帛纸张,从专人缮写到活字排版,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和经验,越来越真实、具体、有效地以图文及其他形式保存了下来。现代书刊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铅”与“火”的时代到“光”与“电”的时代,从用笔写稿到键盘敲入、网络传输,现代人思想情感的传递和资料信息的交流已准确和便捷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如今,互联往正在覆盖我们的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而且是一种以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闭门不出,穷识天下”已不再是神话。《圣经》中有一则故事:挪亚的子孙齐心协力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巴比塔”,42年以后,高耸云天的宝塔,已经接近天堂,据说人们上下一趟,竟然要耗费一年的时间。上帝对人类这种“大胆妄为”有所顾虑,惟恐人类从此无事不成,于是上帝派天使夺走他们共同的语言,而使人们无法自由交流思想情感而难以合作,“通天塔”的宏伟蓝图就此化为梦幻泡影……可是,今天的网络正在把全世界的人们联结到一起,是不是上帝已经厌倦了千年的孤独,后悔当初阻止了人类进入天堂,现在特派一位名叫“比特”(Bit)的天使,向人类传送重建“巴比塔”的信息?当然,传说只是传说,我们正经历着的比任何传说更为神奇的变革却是实实在在的。
按照尼葛洛庞帝的说法,在传统的世界里,人们的物质交往是由原子之间的交换来完成的。人们用缓慢、辛苦而昂贵的方式,无可奈何地耗费着时间、汗水和金钱,把大量笨重而缺乏生气的“质量”(mass)——也就是“原子”——千辛万苦地搬来运去。从阅读幼儿园的识字卡片到大学图书馆里的世界名著,你捧在手上的不是“比特”而是“原子”。经过海关的时候,你需要申报的也不是“比特”而是“原子”。即使是采用数字录音方式制作的音乐,都以塑料光盘(CD,compact disc)的形式发行,无论包装,运送还是库存,其成本都相当可观。那些堆砌在人类精神宝库——图书馆里的成千上万的“纸质砖头”在这个意义上也无异于禁锢思想灵魂的牢固的囚笼。作为精神载体的物质(如书籍、图片、光盘等)其实一直也是心灵翅翼上的沉重负担。人类的心灵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超越地球引力的存在,如今,“比特”正在把人类的智慧从“原子”的重重围困中解放出来。
于是,过去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传递的信息,将由及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这种传输形式的速度几乎只是一种观念的存在,因为传输过程所用的时间短促得无法形容,就人类迟钝的感官而言,这一过程仿佛完全不需要时间。在新的形式中,空间概念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从理论上讲,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使人们完全可以把“空间”理解为“空无间隔”的缩写。就空间而言,网络是无边界的,但是,它清除了距离的阻隔。例如一位北京的作家在自己的书房里可以任意“翻阅”一位纽约作家的个人网页,他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比不远万里从北京搬迁到纽约时所“阅读”到的信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网上信息已经成了举世共享的资源。
最不可思议的是,发生在今天的变革是呈指数推进的,如同古印度那个按棋盘格数数麦粒的故事,今天的变化速度和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老国王”的想象!昨天的毫厘差异,可能会导致明天的天壤之别。当年玄奘(602-664)去“西天”取经,途经十六国,历时十七年,费尽千辛万苦也无非带回“故纸一堆”。今天这类事情,只需一按开关,打开电脑,万卷经书就会出现在面前。
尼葛洛庞帝宣称:“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庞大的中央计算机——所谓“主机”(mainframe)——几乎在全球各地,都向个人电脑俯首称臣,我们看到计算机离开了装有空调的大房子,挪进了书房,放到了办公桌上,现在又跑到了我们的膝盖上和衣兜里,到“下一个1000年的初期,你的左右袖扣或耳环将能通过低轨卫星(1ow orbiting
satellite)互相通信,并比你现在的个人电脑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你的***将不会再不分青红皂白地胡乱响铃,它会像一位训练有素的英国管家,接收、分拣,甚至回答打来的***。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学校将会改头换面,变得更像博物馆和游乐场,孩子们在其中集思广益并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相互交流。地球这个数字化的行星在人们的感觉中,会变得仿佛只有针尖般大小。”(4)这个曾经被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变着花样一再使用的比喻,如今已经没有了庄子寓言中的那种浪漫诗意,这个“地球如针尖”的夸张,甚至根本就找不到李白诗歌中同类修辞的那种感人的气息。因为,人类已经把无数的昔日智者的寓言和古代诗人的夸张变成了平淡无奇的现实。
当电脑网络环球相连时,整个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民族国家的观念,将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美丽的梦想。在网络可视***里,人们甚至可以跨洲际“当面”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网上相逢无纸笔,发email报平安”,这早已是远渡重洋的莘莘学子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尼葛洛庞帝说:“20年后,当你从视窗中向外眺望时,你也许可以看到距离5000英里和6个时区以外的景象,你观看的电视节目长达1小时,但把它传送到你家中所需的时间也许不到1秒钟。阅读有关巴塔哥尼亚高原(Patogonia)的材料时,你会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一边欣赏威廉·巴克利(William Buck1ey)的作品,一边可能和作者直接对话。”(5)
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现代传媒例如网络,无疑会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深入性、广泛性和彻底性必定是前所未有的。以文艺接受为例,由于网络艺术的传播是数字化的、多媒体的、互动式的,所以网络艺术的接受者就象逛一个网络大超市一样自由选择艺术对象,同时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作品下载到个人主机上,在个人电脑上对网络艺术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接受者对艺术的鉴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二度创作”。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把自己的哪怕是即兴涂鸦的“作品”送上网络。无论艰深奇奥还是通俗浅显的作品,网络一概来者不拒。诗人与大众之间已不再有鸿沟。如今,数字化的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能使网络艺术作品以光速传播……
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说过,希腊神话和它对自然的观点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观点,是无法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的。他认为,在避雷针面前,丘比特是无容身之地的。我们过去一直把这些话理解为艺术生产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的“不平衡”,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论述分明也包含着一种惋惜。他认为就像阿基里斯不能同火药和弹丸并存一样,《伊利亚特》不能同活字盘或者印刷机并存。他感慨地说,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现代传媒确实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必要条件”。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媒介不仅在改变文学艺术存在的本质,而且在改变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同时,还改变了文艺生存的基础。
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
现代传媒作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直接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引起媒体的演进和发展,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强烈地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存命运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相信,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演变和进化的历史。媒体是艺术的传插和接受手段,“艺术”这一概念也随着艺术传播媒介形式的更新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以媒体形态来划分文化历史时,通常认为世界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口头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电子文化时期。
人类先民创作的种种神话和传奇,最早是靠口头相传的。口头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生存经验,其夸张式的理性化的表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源于对部落首领的敬畏和对往古英雄的崇拜。口头文化的核心人物超人,或半人半神的英雄。如《荷马史诗》就主要是口口相传了几百年的希腊神话的生动记录。直到今天,它仍然能给我们以艺术上的享受。
文字的出现,使得口头传唱关于神和人的故事具备真正成为一门精美艺术的基础。但是,印刷术发明之前,仅靠手来抄写,文学艺术的传播仍然极受限制。印刷品成为文学的传播载体后,文学艺术的保存、传播有了大的突破。近百年来,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介始终能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分庭抗礼,表明这类传统媒体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从口头传播的希腊神话到文字传播的《荷马史诗》再到电子传播的好莱坞大片,艺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效率越来越高,传播媒介将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主客体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而互联网络传播则更是将传统的经验和人们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艺术消费者可以感同身受地自由遨游于神奇的“时间隧道”,削平历史深度,“观古今于须臾”; 消解文化疆界,“抚四海于一瞬”。有了网络媒介这只翻云覆雨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无论什么样的宏图大志,不管何等异想天开,谈笑间,仿佛鼠标一点即可了却心愿。有人预言,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电脑技术则更是如虎添翼,人类“所见即所想, 所想即所得”的梦想似乎已不难变成现实了。也许,在未来电脑虚拟的世界里,真的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麦克卢汉说过,新的传媒已不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传媒早已日甚一日地内化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现代传媒本身早已就与现代艺术血肉相连,浑然一体。
现代传媒的崛起不但使电子文化成为文学艺术的本体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和制作手段;例如图文传真、电脑通信、家用录像机、VCD已不能与传统视觉艺术相提并论;广播、立体声音响、卡拉0K、收录机、高清晰度激光唱盘等的出现已使得过去的听觉艺术无法望其项背;而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激光照排、快速胶印,只读光盘、杜码影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电子文学、电子诗刊、电子杂志、电子日报等等的出现,已不可与传统艺术生产和传播同日而语。特别是各种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电子游戏,已经使传统的文艺表现手段,显得原始和落后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发生在“荣宁二府”中的那些痴男怨女间的恩恩怨怨,在《红楼梦》游戏中真正“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游戏者面前。人们无须解读曹雪芹留下的那些细细密密的“文字化石”,现代的“多情公子”甚至可以以“宝二爷”的身份参与游戏之中。虽然这一类的游戏目前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给文学艺术的传播和接受所带来的变化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有人说电子文化正“悄悄地”改变着文学艺术的性质和目的,其实不是“悄悄地”,而是“大张旗鼓地”、“大刀阔斧地”。
关于电子文化对美和艺术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破坏了美和艺术的本源的权威性,其二是破坏了美和艺术模仿现实的权威性。正是这两个方面,导致了美和艺术的生产方式、结构方式、作用方式、知觉方式、接受方式、传播方式、评价方式在当代的转型,毫无疑问,也导致了关于美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当代的转型。
传统的艺术观念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区别为前提。因此,在两类劳动明显有别、两类财富差异迥然的情况下,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文学之间也是沟壑分明的。借用本雅明的概念来说,传统的艺术禀赋着持久的价值和水恒的魅力,是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是永远蕴含着“原作”的在场,对复制品、批量生产品往往保持着一种权威性、神圣性、不可复制性,从而具有了崇拜价值、收藏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传统艺术及其审美观念是印刷文化的产物。而在电子文化时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审美与非审美活动之间的鲜明界限已经日益模糊。现代艺术观念同传统观念一样,也是人类建立在超越世界的浪漫理想和审视现实的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的,它融合着哲学中的理性迷狂和科学中的求真热望,在使理性日益感性化的同时,也使感性日益理性化了。现代声、光、影、像的魔力足以使哲理诗情舒转目前、萦绕耳际,而人们的色、香、味、触早已听命于各类精确的量化调适。
当人们利用现代传媒随心所欲地制造大量足以乱真的“梦幻泡影”时,经常处于“物我两忘”境界的艺术接受者,渐渐钝化了对理性与感性之对立和差别的确认能力。早在十九世纪,悲观主义者就认为,技术的介入成了艺术精神衰落的根源,对技术的钟爱,使人们丧失了对美的仰慕、对真实的依恋和对精神方面神圣事物的敬佩。波德莱尔在批评摄影业对艺术的腐蚀和破坏时说,摄影的进步如同一切纯粹物质上的进步一样,错误的应用极大地加剧了本来已经很少的法国的艺术天才的贫困化。他认为,闯入艺术的摄影工业成了艺术的死敌,功能的混淆使任何一种功能都不能很好地实现。(6)梅拉腊在《摄影对十九世纪法国艺术和文学传统构成的其它威胁》中认为:“在摄影器材代替艺术家颤抖的手的同时,艺术跌进了贱民的手中,工业无可挽回地玷污了艺术的纯洁。”(7)
波德莱尔断言,如果允许摄影在艺术的某些功能中代替艺术,那么,它将凭着它在群众的愚蠢中找到天然的盟友而立刻彻底地排斥或腐蚀艺术。所以,他认为,摄影应该回到它的真正的责任中去。“让它迅速地丰富旅行者的手册并保存旅行者可能忘记的准确性吧,让它从遗忘中拯救那些受时间的吞噬的尚存的废墟、书籍、图画和手稿吧,让它从遗忘中拯救其形将消失、需要在我们的记忆的材料中占一席之地的珍贵的东西吧,它将因此受到感谢和欢迎。然而,如果允许它侵犯不可触知的、想象的东西的领域,侵犯那些只因为人在其中放进了自己的灵魂才具有价值的东西的话,那我们就要倒霉了。”
他接着说:“艺术一天天地减少对自己的尊重,匍伏在外部的真实面前,画家也越来越倾向于画他之所见,而非他之所梦。然而,梦幻是一种幸福,表现梦幻的东西是一种光荣。但是,我还说什么!谁还知道这种幸福?真诚的观察家会断言摄影的入侵和工业的大疯狂完全与这种可悲的结局没有关系吗?能够设想两眼习惯于把具体科学结果看成美的产物的民族未曾极大地减弱对更空灵和非物质的东西的判断和感觉的能力吗?”(8)
众多先贤圣哲异口同声地告戒我们,要警惕技术对艺术的排斥和腐蚀,不要让技术玷污了艺术的纯洁性。技术正在削弱和瓦解我们“对更空灵和非物质的东西的判断和感觉的能力”。平庸的艺术家正在混淆天才的艺术家对“技术”和“艺术”功能的区分。但是,现代科技爆炸式的发展彻底轰毁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例如,现代媒体,通过混淆能指与所指、混淆说者与听者、混淆现象与本质,混淆“我”与“我们”,破坏了美和艺术的本源的权威性。因此,就像潘知常所说的,艺术的本源已经被艺术的“泛本源”所代替。于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源流论”相反的事实出现了:西方学者克罗科说,在当代社会,不仅是电视是社会的镜子,而是社会也成为电视的镜子。王尔德提出的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在当代社会通过电子媒介竟然部分地成为现实。
过去艺术与生活两者之间的清晰界限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实际上,经过电子文化包装的现实早已像幻影一样迷离,而美和艺术因为高技术文化所提供的新手段(新闻报道、电影、电视、摄影)却反而成为现实,本源性、唯一性、原作的观念悄然退出了艺术神坛。例如在一系列古典名著的游戏软件中,文献所载的“已经发生了事”实实在在地被无数库存在“阅读”者和电脑的合作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事”代替了。即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看,电子艺术也应该比纸媒艺术更有“诗”的意味和“哲学的意味”。
传统的再现性的模仿概念让位于当代美学的创造性的虚拟的概念,再现性的模仿只是对于过去的再现。它所再现出来的现实是过去的、已知的,创造性的虚拟却是对于未来的幻想。是先有想象,才有现实,先有创造,才有对象。它不是根据过去来描述现在,而是根据未来以规定现在。假如我们联想到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洗礼,最初的现实早已面目模糊,世界也早已成为文本。就不难意识到,虚拟与现实之司实际上是相对的,昨天的现实可能是今天的虚拟,今天的虚拟可能是明天的现实。电子文化所恢复的正是人类的弄假成真甚至弄虚作假的审美天性。最真实的世界,谁又能说不是虚拟的世界?
正如贝尔所断言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的根本差异,是由以它们分别作用于人的“本能感觉”(如声色味触觉)和条件感觉(如对语言、文字的感觉)的分别而造成的。任何人只要坐在电脑前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马上获得视觉的满足,而这样一来,审美对象就被无穷地扩大了。对高雅文化的接近也不再只是那些有幸受到过年深月久文化熏染的少数知识分子。即使不识字的人也可以通过影象观赏来消费经典艺术。如在电视剧《西游记》面前,成年人与稚幼的接受差异是在“共同消费”的层面上的差异。而在原著面前,成年人与不识字的儿童的差异就不在一个层面。因为不识字儿童的“条件感觉”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被完全拒绝在***“阅览”的艺术世界之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子文化破坏了美和艺术模仿现实的权威性。潘知常认为,在电子文化时期,美和艺术的手段与载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概括言之,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美和艺术的手段从描述(再现)、叙事(情节)、虚构、装饰(美化)、传达向复制、模拟拓展,而美和艺术的载体则从“作品”转向“文本”。第二,电子文化使得制作凌驾于创作之上,类像凌驾于形象之上。如前所述,电子文化已不再外在于而是内在于美和艺术,是美和艺术的本体存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潘知常在这里所说的“文本”,更准确地说,其实应该是“超文本”。因为,电子文化的特点之一,可以说就是有“文”而无“本”。
从近几年电子传媒对文学艺术的传播影响看,电视的威力已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公认。作家一旦“触电”,旋即名扬四海的例子太多了。不少作家,为了追求作品畅销,常常在创作小说的同时或完成创作之后,就立即着手将作品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本,如《年轮》等就是这方面的成功的例子,有资料说,作家在完成小说《年轮》创作后,并没有及时发表,出版社为作家选择在电视剧《年轮》播放的时刻出版,是小说一问世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又如长篇小说《孽债》,初版发行2万册,作为纯文学作品,这样的印数是令人欣慰的。但是,等电视台将它拍成电视连续剧以后,广大电视观众被作品所表现的人和事深深地吸引着,小说7也因此热销起来,在电视播出的几个月里一直供不应求,经几度重印后,印数高达25万册。由此可见电子媒介对文学作品传播所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
今天,电视不仅成为文学名著一个特殊的传播载体,同时也是文学名著重新畅销的最成功的广告渠道。有研究者指出,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所有的读者加起来都远不及电视剧《红楼梦》的观众多。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全新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条件下,已经变得陈旧和过时,过去那种认为只有原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审美感知力的说法实际是没有依据的。人们常常盲目地把影视名著改编的不尽人意处归罪于影视本身,而多数情况下这不过是技艺还不太成熟的影视人极其同道掩饰缺失的借口。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只读光盘、电子期刊、电子公告栏。多如繁星的文化和文艺网站正变成为文学艺术的新载体,毫无疑问,INTERNET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比书籍、广播、电影、电视更为迅捷更为大众化更为开放的传播形式。
在数字化成为现代传媒的必然趋势的情况下,所有的信息,包括文本、数据、声音、图像,都将以一种与传统形式极为不同的形式表现。一个文本、一幅照片、一首歌曲、一个三维图像、一件艺术作品等,经数字化之后,都成为易于传播、置换、存储、重组的通信媒体上的信息。这让人对本雅明的著名理论产生了疑惑,本雅明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萎谢的东西是艺术作品的韵味。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它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的对象恢复了活力。
本雅明认为,这两种进程导致了作为和现代危机对应的人类继往开来的传统的大崩溃。这两种进程,都跟现代群众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电影。电影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它那最积极的形式中的破坏性排泄性的一面,即对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进行扫荡的一面,是不容忽视的。这种现象,在伟大的历史性电影里最为明显。然而,本雅明去世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美和艺术的领域不但没有萎缩或消逝,反而被大大地拓展了,历史上人民大众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审美,纯艺术品的韵味似乎并没有真正萎谢,相反,非艺术品正渐渐地变得富有艺术韵味。
本雅明也许并不知道,在他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同一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播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其中有一首题为《电视》的歌曲这样唱道:“神秘的电视,从蓝天而降,把迷人的‘魔术’送到我们身旁。”此后,电视“把诗歌、小说、散文,从图书馆搬进了一个个窗口;她把戏剧、电影、音乐会从大剧场投送到一个个房间;她把建筑、雕塑、摄影巧妙地运载到每一双渴望的眼睛前——无需长途跋涉,无论风霜雨雪,她成了人们全天候的精神安慰盛典,她滋润着每一颗倍受战争创伤和创业艰辛的心灵。
的确,“电视成了一个新的神话,它既像一个精美的橱窗,让世界所有的奇观一一在这里展示,又像一个没有尽期的剧场,古今中外经典与拙劣之作同时向你奔涌而来。电视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地球变小了,明星变近了,异国风情或本土往事清晰可见,然而,我们自己却不见了。”(10)
电视“几乎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艺术、军事、卫生、历史、体育等都涵盖于一体,而且还公然把新闻性、教育性、娱乐性、艺术性、服务性等功能包揽于一身。
电视可谓多元综合体——
电视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
也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电视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也是个体欣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
电视既是独立的一门文化,又是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建筑、雕塑、摄影、乃至电影的最广泛的综合艺术,因为它不仅可以照相式地再现绘画、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也可以动态式地展示音乐、诗歌、辩论等这些时间艺术,还可以完美而别致地凸现舞蹈、戏剧、电影等综合艺术,它几乎是艺术殿堂中无所不能的“第九女神”(在她之前人类已接纳八类文艺载体)”(11)
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屏幕化”了。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可以坐在计算机屏幂前学习各种知识,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事务,与他人通信、打***,甚至购买生活用品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玩游戏、看光盘、上网浏览别处的生活,也在悄悄变成为人们消闲生活的主要方式。随着他种艺术不但搬上屏幕,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方式正在悄悄发生着一场革命。图像泛滥时代的来临,艺术的高度“屏幕化”,使传统的文学艺术从 “十年磨一剑”的精雕细刻的创作变成了一日数万言几日一本书的制作。艺术家散兵游勇式的传统打法正在被淘汰,艺术生产越来越成为需要大军团协同作战的群体行为。艺术鉴赏也变成了一次性精神消费活动。泛滥的直观图像淹没了人们的遐思冥想,日常生活的诗意气氛的营造和限时性的感官愉悦,代替了需要有高深艺术修养作为前提的“澄怀凝思”和“虚静感会”。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现代媒介,使艺术第一次真正由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品,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精神财富。普通大众可以像往日有身份有教养的少数人那样欣赏艺术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机械复制技术通过现代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艺术的权威性,将与艺术品一模一样的复制的形象统统搬出收藏处,艺术品及其收藏已不再是隐含文化权威,或是富裕、尊贵和智慧的标志,现代传媒使文学艺术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不知不觉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正如约翰·伯杰描绘的那样,“现代的复制手法”使以绘画为代表的视觉艺术“第一次成为昙花一现的、异地同现的、有形无实的、唾手可得的、没有价值的、自由自在的物象。”(12)
互联网络的兴起,是艺术的传播媒介的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它极大地加速了艺术的平民化过程,世界上任何一个对艺术展品有兴趣的人,在网上只需鼠标一点,就能够在一夜之间游遍户浮宫、故宫博物院、纽约现代艺术馆。
一般说来,不同门类艺术以不同媒介为载体,如文学艺术以印刷为传播媒介,影视艺术以电子为传播媒介。而当代文化正在从一种印刷文化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部分是因为现代传媒使得视觉文化在传播速度上要快于印刷文化,传统的印刷文化以一种静态图文记录方式得以传播或保存,而以电子媒介为主流的现代传媒则靠声光的连续运动传播信号或信息。电子媒介传递的速度、频率、容量都是印刷媒介无法比拟的。
但是,丹尼尔·贝尔指出:“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视觉媒介——我这里指的是电视和电影——则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概念,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由于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是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不是变得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文化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得更快。”(13)
贝尔的话主要是针对影视文化而言的。网络文化则有所不同,就艺术而言,互联网络这一媒体中,融入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样式,是各种媒介相互渗透、补长取短的产物。它将两种文化的优点集中起来,加以创造性地发展和发挥,极大地提高了艺术生产的创造力并使艺术消费变得通俗直观、简单便捷。以光速传播的网络艺术作是传统的印刷文化艺术难以比拟的。
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的审美意义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道德和艺术的分化和对立的过程。(14)他说:“文化合理化是在宗教传统的认识组成部分、审美表现的表述部分和道德评论组成部分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借助科学和技术,借助自律的艺术和表现性的表达的价值,借助普遍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分成了三种价值领域,这三种价值领域各自遵循自己的逻辑。”(15)科学技术遵循工具理性法则,主要针对的是客观世界;道德伦理遵循实践理性法则,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审美领域表遵循表现理性原则,主要针对的是主体精神的世界。这三个领域分别与三种话语相对应:科技——理论话语;道德——实践话语;艺术——表现话语。这种人为的“三分天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康德的“三批判”所针对的三个领域。
然而,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与文化的分化绝不是一种单向行为,科技、道德和艺术理所当然地会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分化。显然,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一旦科学、道德和艺术各按一种抽象的价值尺度、一种普遍的运用要求进行衡量,都可以区别一种独立自足的价值领域的真实性,规范正确性或者实在性,或美,那么,按照各种专门意义的客观进步、完美、提高都将是可能的”(16)。也就是说,各个领域只能依据它自己的准则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例如,艺术生产只能依据艺术的表现理性法则在审美领域中开拓创新才能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各个领域虽然获得了相对的自律性,却又只能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发展进步。例如艺术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在市场化语境下就已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现代尖端的科学技术正在促使艺术生产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学者指出,数字取样技术可以使汽车的关门声和狗叫声变成用各种声调演奏的音乐;乐器数字库可以使一位音乐家坐在控制台前代替一个大规模的交响乐队演奏;电脑不仅广泛地应用于音乐演奏,而且亦被应用于绘画、雕塑、电影、电视、戏剧演出,甚至文学创作、艺术品分析研究等等。
同时,现代艺术也正在积极地向科技领域渗透。先进国家的城市建设、园林建筑、日用工业品乃至航天飞船的设计,无不体现着现代人的美感直觉和审美情趣:优美雅致的韵律、流畅明快的节奏、丰富独特的内蕴等等。而且,从科技实践中正在逐渐形成的工程美学、实用美学、建筑美学等各学科的互相渗透、融汇,正在建构着科学和技术美学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学者担忧,在技术对审美的入侵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技术的工具理性超越审美固有的表现理性呢?也就是说,技术理性在艺术生产中究竟会不会越俎代庖?技术的工具理性是否会压制或排斥表现理性呢?
周宪认为,“技术在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文化消费新花样的同时,也在把技术自身的逻辑和规则强加给文化。如果说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逻辑,即技术的逻辑和文化的逻辑的话,那么,这两种原本并不兼容的逻辑如今出现了新的局面,技术的逻辑在文化中,特别是大众文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技术的逻辑一步步地消解着文化固有的逻辑,并有取而代之之势。这样一来,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型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工具理性对表现理性的凌越。”(17)
当文化的媒介化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遏止时,当技术的作用在文化中不断上升时,技术自身的工具理性逻辑便不可避免地增强起来。甚至有可能超越审美固有的表现理性,并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于是,正如马尔库塞说的,技术的解放力量转而成了解放的桎梏,对技术因素的迁就和依赖,在艺术生产领域也变成了一种潜在的足以造成创造力衰减的危机。
在充分考察过技术媒介和工具理性对主体的多方面的压制后,周宪认为,最能体现这种技术在审美文化中渗透及其工具理性作用的,莫过于卡拉0K现象。当今社会,卡拉0K为何如此流行?其魔力究竟何在呢?
首先,卡拉OK为大众的出场提供了可能。演唱者在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望的同时,也实现了展示自己甚至可与歌垦同日而语的可能性。其次,在卡拉OK情境中,表演者在一种虚拟的演出情境中,与其说是向他人展示自己,不如说更具有某种自恋色彩,卡拉0K是在自恋中操纵着人们的表现欲望。最后,是卡拉0K对歌者嗓音的修饰美化功能,使任何一个演出者,无论嗓音多么劣质,都能对自己的歌声沾沾自喜,志得意满。
然而,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技术的功能。在这里,工具理性原则迫使表现理性原则作出让步。在卡拉OK中,工具理性的表现最明显地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卡拉OK具有特定的模式化和标准化,是对乐曲的任何个人理解和发挥的无情压制。在卡拉OK情境中,只有人服从技术的逻辑,而无技术服从人的逻辑。其次,技术逻辑和工具理性的表现的另一个方面,在于表面上演唱者对自己美妙声音的自恋中,实际上掩盖了一种看不见的技术崇拜,以及对主体的压抑。在卡拉0K中,与其说是人在表现并制约着技术的无知因素,不如说是相反。人在这种状态中的存在,已经从本体论的存在状态,转化成一种工具性的存在状态。
在各种“发烧友”行为中,对视听器材技术精度和功能的崇拜,早已超越了对图像或声音本身所蕴含的人的能力的关注。视听设备的技术更新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人的能力极限,比如早已超越了人的视觉或听觉分辩能力。然而,技术并未因此而停步,而发烧友们也并未因此而满足。相反,他们追求技术表现“完美”却变本加厉,其实,在发烧友行为中起作用的并不是那些具有人文意义的图像和声音,而是一种工具理性,一种技术的逻辑。(23)这些分析应该说是切中时弊的。我们只要看看《数字化生存》中如何漫不经心地对待那些总是惟恐自己赶不上科技的发展速度的“电脑科技焦虑症”患者,我们就不难想见,技术崇拜在高科技社会是如何普及和流行,例如,尼葛洛庞帝说:
“看电视的时候,你会抱怨影像的分辨率、屏幕的形状或是活动画面的质量吗?大概不会吧。如果你有什么抱怨,一定是对节目不满意。或是抱怨像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所说的‘空有57个频道,却毫无内容’。然而,几乎所有关于电视升级换代的研究,都把目标瞄准影像显示的精致化,而不是节目的艺术性。”(18)
按照通常的逻辑,关于电视升级换代的研究,理所当然应把目标瞄准影像显示的精致化,而不可能瞄准节目的艺术性。但实际上,这也是工具理性原则对表现理性原则凌越的一种表现,包括这种“通常的逻辑”本身也是如此。
伯尔舍说:“自然科学构成了我们整个当代思维的基础。我们日益减少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观察世界和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由于鬼神的存在遭到科学的否定,诗歌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启示目的,都再也无法使彼岸的精灵抛头露面,因为如果它这样做就会使自己完全招人耻笑。它再也不能由诗的动人辞藻来建立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已被现代科学的心理学的发展判定是错误的,虽然人们对此还不熟悉,但这却是真的。人们唯一能要求的就是去符合科学研究的新成果。”(19)今天,技术“以自然科学为根基,将所有的事物都吸引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变化,而成为一切生活的统治者,其结‌果是使所有到目前为止的权威都走向了灭亡”。(20)在当代艺术生产过程中,科技意识形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式,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着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支配着当代艺术生产。
当代大众传播活动不断助长了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由于当代艺术的生产对科学和技术的依赖,不知不觉间,传统的、手工艺性质的艺术生产活动和鉴赏型‌的艺术消费行为逐渐消失了;对艺术创造性的追求渐渐变成了对技术和工具革新的追求。在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可拒绝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艺术舞台的中心。说到底,科技对艺术生产的影响主要的原因是,科技作为意识形态已经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
因此,科学在艺术中不断地以令人震惊的方式‌焕发着新的生机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有人把斐波‌纳契数列当成一种创作方法、或者‌把熵作为艺术的基本原则、以绘画再现体细‌胞、把构图变成实验、凭雕刻遥想生物进化史、把天‌体物理学用于描绘交战的天神、在雕刻中广泛应用剥制术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在美国,一位名叫艾伦·松菲斯特的艺术家却甘当“植物历史学家”——他重建的曼哈顿原始‌森林现在仍然矗立在西百老汇街和休斯敦街的‌街角。这样的例子其实是数不胜数的。
科学已‌把艺术家引‌入许多新的‌方向。例如在美国,画家特里·‌温待斯的半‌抽象绘画以‌天然的形状‌和结构为基‌础一一一多年‌来,他已从植‌物主题转向‌了既微观又宏观的线性网络。基基·史密斯用人工制造的红色玻璃制作了巨大的红细胞分子,从而展‌现了身体中某些隐藏的美丽。弗雪德·托马塞利用‌嵌入树脂的处方药片制作出漂亮的图案,表现了他‌对社会执着于药物的一种评价。加里·施奈德则是‌对人类特性的最微量度一DNA一感兴趣的艺‌术家之一,他把自己的DNA拍摄下来,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自画像。没有哪一种科学上的发明、原则、事实、‌技艺或技术能够逃脱艺术家的胃口。考虑到艺‌术、科学和现实的本质,类似的作品还将大量‌出现。‌‌‌
总之,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对文学艺术来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正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它在观念上拓宽了文学艺术的审美范围和领域,指导艺术家把各种新鲜的形式和内容带入艺术生产之中。由于技术的进步保证了以媒介化为方式的文化的民主化,使人人都有可能和机会接触审美文化的产品,因此构成了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换和价值实现。但是,技术同时也把一种工具理性带进了艺术生产领地,主体性原则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人的想象力和自由在得到解放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伤和压制。
“历史地说,在古典文化中,技术还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角色,它并未对主体及其表现原则构成任何真正的威胁;然而,在现代文化中,技术的比重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它不再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已经是审美文化待别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构成力量。因此,技术及其工具理性也就逐渐形成了对传统的审美表现理性的威胁。在未来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中,技术的力量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对工具理性在审美文化中的扩展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重视。”(21)拉特利尔曾经说过,科学和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当然包括作为审美文化的文学艺术在内)的内容,而且改变了文化的基础。而深深浸染着理性观念的网络文化和网络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代言者,正是在更新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彻底瓦解了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的根基。
的确,网络化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举措,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消费方式和竞争对抗方式,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当然会更加深远。
产生于不同地域、民族、背景中的各种文化圈,由于地域、交通、传媒等多方面的限制,一般只能在其产生的环境中生长繁衍,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地区,也会有千姿百态的文化内容、种类和形式。因缺少外部动力,这种文化的更新嬗变也必然会产生惰性,某些民间艺术品的衰落,就是很好的例证。网络覆盖面之广,为全球不同形态、模式的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的发展,将加速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网络的交流,终将会重新‌调动起暂时受到工具理性冷落的主体积蓄待发的创新潜能。‌
网络的发展,将形成各种文‌化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如今,‌利用网络欣赏全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节目,使全球的艺术资‌源共享,正渐渐在成为事实。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馆、歌剧院。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网民目前虽然并未都能大受其‌益,但是其潜在的好处却是无法估量的。1996年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通过互联网向100多个国家‌的18万名顾客售出了价值&#万美元的书籍,为此,克林‌顿在1999年财政年度中拨出巨‌款,要把美国所有的文化财富‌都搬上互联网。有人预言,21世纪人们的‌消费注意力将从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需求,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对‌文化的需求理所当然地会有所增加,而网络的发‌展为不断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最先进的‌手段和最快捷的途径。
当然,如前所述,网络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现代传媒,对于艺术生产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对文化当然包括文学艺术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文化接受者而言,已经面‌临着“殖民文化”的“侵略”。如今在互联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占5%,其他世界上众‌多的不同语系只占5%,这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专制。正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的那样:“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尤其是对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只能成‌为被迫接受信息的群体,其唯‌一的选择是无奈地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问题是,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不可抗‌拒地影响受众对其的感受和价‌值判断。久而久之对同一文化‌理念的传递。接受,会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依‌赖,与此同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危‌险的,将松动其存在的根基;因‌此,1996年5月在南非召开的‌“信息社会与发展”大会上,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代表都强‌调,要保持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全世界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不良文化通过网络更易传‌播,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不良文‌化的认定尺度存有差异,有些‌对这种文化的传播还有各种‌制度的保证,淫秽、***、暴力‌等丑恶内容由此进入了网络、‌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游艺项目必将得到少年儿‌童的青睬,不良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显而易见。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曾对国际互联‌网中的***服务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跟踪调查,统计出网‌***有儿童***图像45062O‌个,在半年时间里,、仅在美国‌就有6432297人次调看。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国家对此持‌有不可理解的宽容。在瑞典和‌匈牙利,拥有任何儿童***资‌料都是完全合法的;在比利‌时,出版儿童***书籍,最多‌只判一年刑;在德国,——套利‌用网络儿童图片制作的少女‌被轮奸的***片被炒到;美元一套。可见,***的来源‌不断,就难免互联网横遭污染,使网民受到心‌灵的伤害。(22)‌
有媒体报道,一位美国人的妻子由于独自在家而感到孤独,她便在网络上与不知什么人进行了邮件交流:由一般的“谈话”发展到大谈性事。她的丈夫发现后,竟以在电脑网络上“通奸”的罪名把她与“他”告到法院。而现行的法律对此根本就无法做出对与错的判决。如此“奇案”,在网上也不过是信息垃圾中微尘一粒而已。如梦如烟的“网事”,五光十色“幻景”,一个真正无边无际而又无法无天的世界,它理所当然地成了意马心猿者忘情纵欲的乐园。由于网络***服务在某些国家的合法存在,并在一定意义上迎合可人性结构的某些特征,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和无边的开放性及无尽的辐射能量,引发了一种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其魔力之大,足以领导网络性文化的潮流。网络世界不可避免地要比现实社会中“色”重。麦克卢汉曾不无夸张地说:“自摄影术诞生以来的世界,犹如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妓院。”(23)如果说这句话对摄影世界的描述有些言过其实的话,那么用它来说网络世界则显得非常恰当。
抵制不良文化、信息垃圾的渗透和入侵,在‌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强调创‌新和发展,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当然不良文化和信息垃圾并不是网络的必然产物,实际上它们自人类产生以后就出现了,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存在的方式或表现的形态不同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加强网络时代文化特征的研究,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抵制不良文化和信息垃圾的渗透和侵害的有效方法和合理途径。
数码时代的文艺命运
数码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把计算机变成了万能的工具。它能把我们眼睛变成“千里眼”,足不出户,便能阅尽人间春色;它能把我们的耳朵变成“顺风耳”,鼠标一点即可聆听仙乐飘飘。如今计算机还能***们朝夕相处的“知心”朋友,尼葛洛庞帝甚至把计算机描述成“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毫无疑问,这些发展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句话,这些发展,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即将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在世纪之交,《中外科技》曾以整版篇幅登载了日、美、俄、德等国的25名科学家就未来100年内全球高科技发展情况,及其对相关学科的冲击拟出的100个选题;其中第26个选题是:下个世纪中叶,包括电影、绘画在内的各门艺术由机器人和电脑代替的可能性及其影响。我们相信,这种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的艺术生产的革命将真正成为古典艺术终结的标志:昔日艺术家独立特行的多少有些神秘的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将会变得更加黯淡,传统的以单个主体为创作核心的艺术生产劳动的低吟将会被创作群体的精细的分工合作的“大拼合”的“众声喧哗” 彻底淹没。 现在,电脑已经杀入艺术领域,初露锋芒即剑气冲天咄咄逼人。例如,去年以来,好莱坞生产了一批“非人”的电影,把世界影坛搅得沸沸扬扬。票房价值空前高涨,以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为核心情节的同名卡通片在美国十分火爆,票房早已突破亿元大关;《蚁哥正传》、《埃及王子》等亦正大行其道,而即将出笼的《金城探宝》、《太阳帝国》更是前景看好。这批出手不凡的银幕佳作竟由电脑包揽全活,片中人物都是天生的“银幕英雄”,电脑世界的“优秀儿女”;这些电脑影星之间不再有没完没了的艺术上的争执,不再狮口大开漫天要价动辄要求百万千万美元的巨额片酬,不再为头牌的位置勾心斗角甚至大打出手。因为这些将主宰21世纪影坛的明星,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些服服帖帖的计算机程序。
就目前的情况看,电脑高科技在影视领域最为威风,其中一个显著的特色是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枝场面的高科技制作。《玩具总动员》、《勇敢人的游戏》、《龙卷风》等大片之所以有不俗票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奇妙的电脑设计所产生的逼真而神奇的画面效果,使观众领略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更无法体会到的全新感觉。前几年的《烈火雄心》所呈现的火场世界,《烈火狂风》等片子中,那种让火山在人们的眼前爆开,并让观众目睹演员在龙卷风中抛上半空的逼真场景,没有电脑特技是不可想象的,敢于赴汤蹈火,不怕粉身碎骨,面对惊心动魄的挑战,无论多么勇敢高超的演员也无法与“电脑大师”匹敌。至于像〈〈侏罗纪公园》、《狮子王》、《未来水世界》之类几乎完全依靠电脑撑腰的电影,已经把高科技创作艺术的绝活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震动1998全球电影界的《泰坦尼克号》和《天地大冲撞》等已注定名垂青史的大片对观众视听的强烈审美冲击和艺术震撼,高科技制作更是功不可没。有的文章说,《泰坦尼克号》一片中的海水、烟雾、云、船乃至人,有60%都由电脑合成,在夜色中巨船逐渐下沉,成百上千的人高空跌落沉入水中的场面,都由电脑完成。影片中计算机利用数字信息模拟出海洋、海豚以及数以千计爱德华七世时代的人物,令人无法找出任何假造的破绽,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动情力。影片中所看到的沉在海底的船骸和舱内景象,绝大多数是在3800公尺的海底实地拍摄的。导演说,他所采用的复杂技术,几可与登陆火星的摄像机比美。因此,这部影片利用高科技创造出高度的艺术真实,歌颂人的最美好的爱情,科技与审美联姻,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该片上演,“万人空巷,好评如潮”。它在全世界的票房价值已近12亿美元,为这个文化溃败的时代创造了又一个匪夷所思的艺术神话。
多年来,美国影视业如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电影人一直在努力,希望将来的某一天电影将由电脑包打天下。现在人们似乎已对这些或许多少有点夸大电脑神通的说法深信不疑。用电脑代替真人表演,眼下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或至少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近年来,好莱坞巨腕们的身价一涨再涨,让惟利是图的制片商们伤透脑筋。例如,有“美国甜心”之誉的梅格·瑞安,在《有你的信》中身价高达1100万美元,令人惊讶;“漂亮女人”朱丽娅·罗伯茨出演《安娜与国王》的片酬1700万美元,更是让人咋舌;而《泰坦尼克号》中的明星迪卡普里奥目前的身价已超过2000万美元!水涨船高的明星片酬令制片商们不堪重负,如有可能的话,他们真想炒掉所有的明星。
事实上,下个世纪演员失业不是没谱的事,我们已经在《狮子王》中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狮子,在《勇敢者的游戏里》看到了难辩真假的犀牛和大象,在《侏罗纪公园》里看到的巨型恐龙更是活灵活现。至于《真实的谎言》、“007系列”中的有关飞机导弹之类的特技镜头则只能是电脑的杰作。随着电脑的日益精密化,“非人影星”的出现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目前,美国科学界已经看到了预示这一未来的东西:一个名叫蒙蒂的无伤大雅的计算机形象,它能读出现场输入一个便携式电脑的语句,而且口形与发音保持一致。尽管到目前为止,蒙蒂的声音听上去还有人口合成的痕迹。但是沃尔特·迪斯尼图像设计公司负责研究与开发的资深副总裁埃里克·哈兹尔廷说,蒙蒂这样的计算机图像有希望把电影业带入一个全新的空间。他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召开的年会上说:“模拟技术使我们得以代替并改善真实的世界。”这种情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例如,《泰坦尼克号》在拍摄船的远景时就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表现了甲板上的人物。哈兹尔廷说:“通常情况下,那些人应该由临时演员扮演。”而现在某些高难度的表演,用不着拿替身的生命去冒险。今天的电脑已经能出神入化地图解艺术家们的大多数意念。《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和《丛林王乔治》中的大象等动物明星就是计算机图解人类各种奇思妙想的生动例证。电脑技术用于制作虚拟的布景和声响效果就更是影视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绝活。
当然,在目前,导演必须与相关技术人员合作才能使计算机生成的人物开始工作。有了新的程序,导演则可以直接与这位“明星”合作了。由设在俄勒冈州比弗顿的流畅语言技术公司创造的蒙蒂不仅能根据指示说话,而且还能做出各种表情。
中国电脑界人士认为,只要在存储、运算及通道的带宽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电脑通过大幅度增加帧数和改善像素点,就可以制造出完全逼真的人来,通过肉眼,人们将无法分辨真人和电脑影像的差别。制片商们将有可能根据市场的需要,用电脑制造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虚拟明星。电脑专家们甚至为明星们退出影坛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表。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电脑把迪卡普里奥们从银幕上清除掉大概要10到15年时间。接下来,交互式电影将会产生,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跳进某部电影中扮演主人公,就如同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简单方便。观众还可以让经典名片中的主角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加工改造,如,让黛米·摩尔扮演林黛玉,让赵本山变得比巴顿将军还要严肃,如此等等,可让各类影迷随心所欲地混迹于影视圈中。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电脑技术就更是如虎添翼,人类“所见即所想, 所想即所得”的梦想似乎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也许,在未来电脑虚拟的世界里,真的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
当然,也有人表达了某种担心。有文章用幽默的口吻说:“真人表演的电影存在着极多的变化,同样的剧本由不同的演员来演,风格会截然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令人着迷。电脑制作的虚拟明星是否也能用有个性上的魅力?此外,虚拟明星不能制造绯闻,无法为观众作出额外的贡献,他们不能在街上拥抱自己的崇拜者,让她们尖叫起来——这些未尝不是虚拟明星不能走红的原因。”另一方面,在最重要的角色上,“电脑影星”也许没有必要取代真正的演员,因为,被电脑取代的潜在可能性足以使大腕影星开价时三缓其口,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人们愿意出比现在的影星索要的片酬还要高的价钱,卖一次当明星的机会。再者,正如哈兹尔廷所说的,“这种技术的目的不是代替旧的东西,而是创造新的东西。”
比较起来,电脑对电影界的“渗透”还算“温和”的,另一种崭新的电脑艺术行为——电脑剧已开始并流行了起来,日,人类第一部“电脑连续剧”《地点》问世了。人们从此可以随时随地任意从网络中调出《地点》,因为它就是为电脑网络特制的电脑剧。这部作品虽然只是描述七个年轻人一段平凡经历的普通的“肥皂剧”,但与一般的电视剧有明显的不同,即电脑剧的观众可以随时调出演员的背景资料以及剧情介绍,与喜欢的角色扮演这联系,并可随心所欲地延续剧情、查看剧情或预看结局。电脑剧的观众不仅是欣赏者,还可以参与剧情之中;观众仿佛不仅仅是把电视台搬到自己家里,连导演和演员也可以随时听候“调谴”(如调出他们的档案资料,在网上与他们进行随意的交流等等)。于是,观众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真正的“上帝”。“电脑剧”的诞生,不仅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而且对传统连续电视剧形成了挑战,电视连续剧把持观众的“悠悠岁月”的黄金时间已不会太久了。
此外,电脑在美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各种期刊杂志五光十色的四封设计和变化万千的内文编排,生动活泼地反映了以电脑为主体的高科技对图文媒体的改造成果。报刊杂志的美编们对电脑的妙用,已将传统美工从感性的纯经验的层面提升到了一种科学而自由的数据化操作层面;过去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被电脑游戏般的快乐操作代替了。各种由电脑专家绘出的“点、线、面”和将纯粹美高度符号化的彩色图案、黑白题图意味无穷;千姿百态的由电脑写真艺术融会哲理诗情的创意组成的梦幻般的图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过去,大型宣传画、壁画、装饰画均由美工完成,而如今,电脑已让画家丢下画笔,用电脑喷绘来制作更加微妙而准确的作品,在深圳的红岭中路,一幅反映小平南巡讲话的大型宣传画就是由电脑完成的。电脑使广告绘画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使广告本身的审美冲击力极度强化;如果抛开广告即推销的偏见,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广告实际已经变成了一种新兴艺术,也许对某些现代人来说,还很难找到一件古典艺术品能象一则优秀广告那样令人百看不厌;因为,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艺术所蕴涵的叫人回味无穷的东西已渐渐失去了魅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诗情画意,雅俗相宜地浓缩在声色精美无比的影视中,人们无须作出任何努力,就能在电视的“机关***发射碎片”中遇到符合自己胃口的“精神快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芸芸众生在万丈红尘中早已无心情、无工夫、无必要回味那些“回味无穷”的东西;这也正是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古典艺术终结的主要原因之一,艺术家成为艺术流水线上的工人,读者、观众成为艺术超市中的购物者。
电脑不但可以制出上百平方米的墙上广告,还可制作手工不可企及的电视广告,它不但可以极大简化动画片、连环画的制作,还可以把绘肖像、画速写变得像照相一样容易;而作建筑效果图、搞工业设计等枯燥乏味的工作已经成了工程师乐而忘忧的艺术化游戏。人们已经在各种画廊举办的电脑艺术大展上看到了由电脑复制的中外名作,包括油画、素描,和版画,某些作品看上去比原画更加魅力四射。在电脑画师面前,传统画师已经饭碗不保;例如,一位毕业于四川美院辞职下海的青年,过去在广州、深圳靠画笔谋生,日子过的比较滋润。可半年前他又回到成都,所见到的情况与广州、深圳基本相同,一般报刊也开始用电脑代替美工。美工中至少有20%的人将走向失业。面对这种情况,无奈之下,他只好向电脑要求再就业 。
电脑的全面入侵可能也会危及书法艺术,书法界已有人士发出“救救书法”的惊呼,说如果当年西洋硬笔代替中国毛笔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巨大的打击,那么,当今各种摇笔杆子的人普遍“弃笔操电”则几近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毁灭?有文章写道:“一个幽灵,叫做电脑的幽灵,已经在书法界附近徘徊。”但是,人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清楚,幽灵到底会摧毁还是拯救这个香飘千年的笔风墨影的世界?有人认为,书写方式的改变,无情地威胁着书法艺术的生存。尽管电脑中也输入了楷隶行等书体,然而,经过打印的这些书体,实际上已成为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电脑由手敲击成字,这种新方法,是刺向艺术的一把利剑。因为以敲代写,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退化了人们的审美能力。汉字的内在审美特质比较隐晦,只有通过经年历月的书法研习和体味方可进入知味识趣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电脑正在瓦解书法的群众基础,这一趋势也会加速书法艺术的萎缩。电脑将改变我们下一代的写字能力和对书法艺术的基本认识。电脑的多功能书写能力以便捷的方法占有市场,使一批用户忘掉书法;也使一大批职业书法家变为业余书法爱好者,而过去的书法爱好者则随时有可能移情新兴的艺术领域。
电子媒介系统的崛起,预示着支配社会现实的强大体系的诞生,南帆在98年第6期《天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电了时代的文学命运》一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一体系对文学的影响,认为电子系统正在剧烈地改变既有的形态,创立新的社会组织形式,重新配置一系列社会集团的经济地位及相互关系,解除种种文化封锁,同时派生新的无形桎梏。文学的命也是如此。
南帆认为,电影的诞生打乱了书写社会的固有状态,它同时代表着另一种符号的生成。电子媒介系统的复合符号,以影像、声音、及时性与现场感等形式全面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造成强大的冲击。
影像作为一种更加感性的符号,它的日臻完美将对书籍——书写文化的保存形式——造成巨大压力,也使文字阅读过程中包含的理性思考遭到剥夺。尼葛洛庞帝也曾经指出:“互动式多媒体留下的想象空间极为有限。像一部好莱坞电影一样,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太过具体,因此越来越难找到想象力挥洒的空间。相反地,文字能够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阅读小说的时候,是你赋予它声音、颜色和动感。我相信要真正感受和领会‘数字化’对你生活的意义,也同样需要个人经验的延伸。”(24)
书写文化依赖于文学符号系统。文字的能指与所指是疏离的,这种疏离本身即已包含了人类思维对于外部世界的凝聚、压缩、强调或删除,电了媒介系统启用了复合符号体系,影像占据了复合符号体系的首席地位,与书写文化相比,影像与对象是合二而一的,在人们的意识中,影像就是现实本身、影像的真实外观遮盖了人为性的精心设计,观众有意无意地在其呈现形式的引导下认可或服从影像背后某种价值体系的立场,这就是电子媒介系统的强大效果:让观众在独立自主的幻觉中接受种种意义的暗示。
崭新的符号体系形成了新型的艺术,新型的艺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政治功能。电子媒介系统提供了消愁解闷的大剂量的迷幻药,使人们放弃了对历史的不依不饶的提问,而“虚拟生存”的数码技术更显示出不可估量的前景。“比特”可以随时制造一个令人向往的天堂,这意味着数码技术可能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作用: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将得到缓和,百万富翁和穷小子在“虚拟生存”中可以得到同样的享受,这种“虚拟的平等”削弱甚至释除了反抗剥削的革命冲动。一个新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该种虚拟的享受是真正的自由,还是一无所有?
随着电子媒介的长驱直入,文学在旧式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小。多媒体光盘上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非线性”,它拆穿了故事只能向结尾发展的神话。非线性文本没有结尾,只有更多的环节不断展开,每个多媒体文本(甚至每个词)都可以作为通向其它数字化地点的电子门厅。在这种情形下,创造性叙述的核心就从作家转到设计文本联系的制作者手中,或是利用这些联系的读者手中。传统文本中的固定框架撤除了,读者冲出了情节式叙述逻辑的拘禁,凭借鼠标从一个空间跃入另一个空间,但是,如果将这种纵横驰骋当作读者的自由,将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读者只是进入了一个软件设计师重新配置的叙述关系网络。这个改换制造了解放的假象,并在假象的背后设置了更为强大的控制。
电子媒介系统是现代技术的产物。现代技术包含了伦理和政治的涵义、并己深深介入人与人的关系,甚至成为人性的内容。南帆认为,现代技术不可避免地参与它所置身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但往往又被导人一套复杂的控制网络,现代技术的历史事实上是与某些集团利益或某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在发达社会还产生了意识形态的附带效果。当人们愈来愈相信现代技术正带来巨大解放的时候,还需要看到,它所掩盖的权力关系制造的现实。电子媒介系统——这一现代技术的产儿,无法避免这种尴尬境况;电子媒介系统控制下的文学,同样难以避免解放与控制的双重交织。
人类文明是否真的像尼葛洛庞帝所断言的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所谓的“数字化生存”果真是现代人注定无法逃避的谶语?现代技术革命在大幅度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一定要留下无数意念中的奇幻诱惑和谜一般令人困惑的现代神话?现代人匆匆忙忙涌向“网络新大陆”,仿佛找到了一只逃避过去,通向未来的诺亚方舟。李河说:“作为一个敞开的全新的世界,计算机网络对于许多富于好奇心的人来说确实产生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年前,我的一位尚未入网的朋友在看过网上漫游的演示后大发感慨说:现在忽然觉得自己就像刚从树上下来那么原始!”(25)。这种感慨其实只是网络社会无数“正常”的奇怪感受的一种正常表达而已,因为网络社会是无数惊人的奇迹组成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迷人的神话。
毫无疑问,网络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创造,有人认为它是通往天堂的“巴比塔”,它将给人类带来无比美好的全新的文明,它不但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人们的愿望,甚至在帮你实现愿望的同时,还为你设计了无数你根本就没有想过的愿望。它为人类创造幸福生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也有人担忧,网络这个伟大的神话,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一个陷阱,网络召唤人们逃离“原子”组成的现实家园,纷纷奔向“比特”组成的“太虚幻境”,它把现代人变成匆匆过客——现实生活也因此成了一个失去家园的驿站。
在盛赞网络社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解放时,渴望早日致富的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在经济领域频频制造的“金币爆炸”事件。当王选宣称要在他的公司推出100个百万富翁时,网络经济早已经在美国创造过无以数计的“淘金”神话。(26)“电脑购物”则更为商家和顾客津津乐道。在政治领域,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新的通信手段如印刷机和电报都大规模唤起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当克林顿于1996年把互联网络引进到白宫时,电脑是否会赋予民众以新的力量,人们正在拭目以待。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更为引人注目。(27)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人们为万能的网络感到惊异和惊喜的同时,人们也是不无疑惑和戒备的。事实上“自从人类始祖学会了钻隧取火,人们就在受益于技术的同时对它怀有戒惧之心。”刘宗坤说,在人类发明的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发明都曾引起人类的不安。文字的印刷化带来了印刷文明,当时的人类曾惊叫过“人类文明的堕落”;电影电视出现后,也有人认为是“现代文明的庸俗化”,更不用说,他们确实举出了大量事实,以证明新的发明是带来了新的“罪恶”。“他们用怀疑的眼光打量印刷机、汽车、***和电视,似乎它们都是磨损社会纽带的工具。技术统治不仅会剥夺俭朴的生活方式,也会摧毁社区,使人们变得彼此疏远、相互隔绝。现在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社会交往方式,同样的希望和绝望相混杂的情绪再次抬头。它是否会损害人类的亲密关系?独处是否已成为不可能的事?交流是否已不必依赖于有形的存在?……像***和汽车一样,技术把人们的生活割裂,同时又帮助把碎片缝合起来。挑战在于,怎样把电脑化空间里建立起来的联系融入真实生活。”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28)
李河在《得乐园·失乐园》一书中,给我们讲了一则“反科学”的令人震惊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2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了一起延续十多年的系列爆炸案。在美加边境蒙塔纳林肯镇附近森林的一处与世隔绝的小房子中50名特工人员逮捕了代号为“TC小组”的凶手西奥多·卡赞斯基。他在过去17年中曾16次邮寄炸弹,炸死3人,另有二十多人致残。
卡赞斯基的犯罪不是出于个人恩怨,他精心选择的袭击对象大多是大学中的科技研究人员。在系列谋杀案的最后阶段,他向美国报界要求发表一份宣言,在炸弹的胁迫下,《华盛顿邮报》破天荒地刊登了他的《工业化社会及其前途》一文。
卡赞斯基在他的宣言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称:“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们,工业化虽然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生活乐趣,但也打破了社会均衡,使生命不再充实,使人类尊严受到折辱,造成了广泛的心理创伤(在第三世界则造成广泛的肉体痛苦),并给自然界带来严重灾难”
在例举现代社会造成的灾难时,他指出:现代社会把整个人类纳入了一个“力量角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确立目标,努力实践和实现目标”等要素。它造成了人们为金钱地位、名誉、实力和权力而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残酷竞争中,科技盲目发展,社会迅速变迁,传统的家庭社会形式以及价值系统陷入瓦解,环境和人口问题日趋恶化,个人因为严重地依赖机器和社会而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性”,除了在力量角逐中获得成功的少数精英之外,更多的人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染上了“无聊、道德沦丧、自悲、顺从心理、失败主义、焦虑、负罪感、挫折感、虐待妻子子女、贪图享乐、吸毒、异常性行为及睡眠和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总之,在他看来,“如今的世界似乎变得疯狂了”!
在长达几万言的宣言书中,卡赞斯基几乎抨击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过度社会化、政治集权主义、无休止的经济贸易战、奴性教育等等。但他抨击最多的却是现代科学技术,正因为他本人曾是一位科学家,所以这些抨击更加令人关注。
在技术与科学已经成为君临一切的“意识形态”的今天,我们也许应该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义“科学”这个法力无边的带有神性特色的“魔咒”。
1979年出版的《辞海》对科学作过这样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30)这种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和“经验结晶”的观点,大体代表的是19世纪以前人们对科学的普遍认识。但是,科学并不是把已经认识的真理作为追求的目标,相反,所有已成为“体系”和“结晶”的东西,即使它曾经是科学长期追求过的目标,但只要这个目标一经实现,它就只能是科学追求下一个更新的目标的手段。所以,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31)而网络社会的发展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所谓“科学”,其实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计划周密却又永无止境的探险。崇尚科学的人类,自一踏上遥无归期的科学征途,就注定要向那茫然无知的未来不断漂流。这是比远涉重洋的铁血征战更为雄心勃勃的思想远征。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有一句名言:“哲学原本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意味深长的是,一位诗人谈哲学不期切中了科学的最大特点。其实,科学原本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人们相信早在希腊化时期科学就走出了神圣的哲学殿堂,但科学始终没有淡忘那份绵绵不绝的浓重乡愁和寻找家园的强烈冲动。
显然,科技在不同人眼中扮演着天使和魔鬼两种角色。它不仅能生产造福于人类,也为人类制造过数不清的灾难。它不停地制造美妙的科学幻想和现代神话,同时也以它无穷的破坏力制造着人类终结的倒数计时器!当乐观主义者数着科技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步伐时,悲观主义者则从相反的方向数着人类走向终点的脚步。对于艺术生产,科学技术同样扮演着敌人和盟友的双重角色。
但是,不管怎么说,科学和艺术毕竟都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的手段。米·贝京在《艺术与科学》一书中评价福楼拜时认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机械化生产的环境中,人会丧失人性,并变成机器。在金钱和暴力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福楼拜产生了一种悲观的思想:“美大概对人类没有好处,原来,艺术是介于代数和音乐之间的某种东西?”但是,“这位目光敏锐的艺术家相信人的理性,相信科学”,尽管“人的思想不可能预见到未来的创作将被怎样的精神阳光所照耀。我们暂时停在一个拥挤的过道里,在黑暗中来回摸索”。但是福楼拜相信,“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32)显然,这个美妙的“重逢”在这个全新的世纪里正在成为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
1、2、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体通论》,第204,20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富原照夫《多媒体商业成功的关键》,《中国电子出版》1998年第二期
4、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6《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2页
7《第欧根尼》1996年第2期
8《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集》403
9、参见潘知常:《美学的边缘》第129,1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0、孟繁华:《众神狂欢》,第118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
11、汪云天等:《电视社会学研究》第3、11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0月版
12、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第36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版
13、、丹·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192、169页
14、15、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第217页、第233页
16、17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第287、29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18、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51页,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
19、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50-451页
20、雅斯贝尔斯:《何谓技术》,见《文化与艺术评论》第一辑,第201-202页。
2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第2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22、程云端:《网络——文化的双刃剑》,见《光明日报》‌
23、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体通论》,第21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25、29、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200页
26、如1995年克拉克的“网景公司”在困窘的经济状况下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上市,结 果一开盘股票价格就一路飚升到71美元,500万股第一天就销售一空,克拉克因此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美国的亿万富翁。这一类神话,使人相信互联网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巨型产业。而且,由于互联网络不是任何公司能够单独垄断的,竞争就变成既意味成为对手,也意味着成为合作伙伴。因此,这种竞争具有“环保”的意味,既不破坏生态平衡,又能争取自己生存得更好。
27、例如在经济发达的美国,由于人口爆炸、空气污染、废品污染等原因,许多人不愿继续生活在大都市里,可是,如果远离了都市,信息联络又将受到较大限制。在互联网络问世后,由于它能够保证通讯速度比打***更方便的“即时性”,所以人们开始再一次向西部迁移,“农村人口”增多起来。
28、姜静楠、刘宗坤:《后现代的生存》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30、《辞海》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7页
31、夏禹龙:《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32、米·贝京:《艺术与科学》,任光宣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原载:《审美文化的当代形态》
阅读数[9835]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