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天梅西和C罗不会再拿金球奖,但那不是因为超越他俩的人出现。。。只是因为他们老了
终有一天梅西和C罗不会再拿金球奖,但那不是因为超越他俩的人出现。。。只是因为他们老了
看到奖项名单,第一个念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啊”…以及“山中无老虎,咳咳咳咳咳”....&br&&br&戴佩妮和林俊杰都是老人家了,林俊杰2003年出道;戴佩妮更早,2000年出道,我还买过她前三张专辑的磁带。这两位都是2004年“华语唱片工业大崩溃”以前出道的,和那拨天王天后潮是同一拨的人----当年大家都知道孙蔡萧梁(排名不分先后)四小天后,也知道周陶王林{排名同样不分先后)四位创作男歌手----现在回想简直有种沧海桑田的赶脚。如今同期的那拨人或拍电影、或参加电视节目秀、或结婚生子,纷纷淡出乐坛。而这两位老人家也终于拿到奖,可喜可贺吗?当然。但这无力掩盖华语乐坛总体惨淡的现状。&br&&br&我曾在戴佩妮的回答中说过,她的旋律创作能力爆棚,也勇于尝试各种风格,但运气不好,出道时真好挤在那拨天后潮中。天后潮退潮后,她又等了很长时间。有一篇娱乐报道说,2006年《爱疯了》空手而归,“令她一度情绪变激进去组乐队发片”----原文如此,用词颇为玩味。知乎曾有问题讨论为何林俊杰相比周王陶人气略逊一筹,可是该死的搜索引擎,搜不出这道题了!!我冒着挨板砖的危险说句良心话:林俊杰的创作实力的确比周王陶三人有差距,把四人的出道创作专辑放在一起比较即知,尤其是和陶?的《陶?》和周杰伦的《Jay》比较。&br&&br&昨天有知友在戴佩妮的回答下留言,说她拿奖是打我的脸----这是哪门子的打脸...你也得看对手嘛。这有一份台湾金曲奖历届提名获奖名单&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金曲奖历届提名名单&i class=&icon-external&&&/i&&/a&,我们就挑2004年以前的看。2000年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的提名如下:&br&&br&&blockquote&王菲/〔只爱陌生人〕/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范晓萱/〔我要我们在一起〕/福茂唱片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张惠妹/〔我可以抱你吗?爱人〕/丰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br&莫文蔚/〔你可以〕/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杨乃文/〔silence〕/魔岩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blockquote&&br&其时王菲、张惠妹、莫文蔚正是如日整天之时,范晓萱的《我要我们在一起》也是强悍之作,拿下当年度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如果我因此认为“杨乃文怎么可能得奖blablabla...”,这才叫“打脸”。另外,这个提名阵容和2001年的提名阵容可算是历届最强之一了。&br&&br&再看看2001年的提名名单:&br&&br&&blockquote&?那英/〔心酸的浪漫〕/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王菲/〔寓言〕/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莫文蔚/〔十二楼的莫文蔚〕/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张惠妹/〔不顾一切〕/丰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br&孙燕姿/〔我要的幸福〕/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blockquote&&br&提醒一下,戴佩妮是2000年推出出道专辑的,已经有参与评选资格了。&br&&br&2001年戴佩妮推出第二张专辑《怎样》,2002年提名名单:&br&&br&&blockquote&顺子/〔And music's there〕/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林忆莲/〔原来…林忆莲〕/香港商维京百代音乐事业(股)台湾分公司 &br&蔡健雅/〔I Do Believe相信〕/环球国际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br&孙燕姿/〔风筝〕/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张惠妹/〔真实〕/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辛晓琪/〔永远〕/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lockquote&&br&2002年,戴佩妮推出《Just Sing It》,2003年提名名单:&br&&br&&blockquote&张惠妹/〔发烧〕/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那英/〔如今…〕/华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顺子/〔Dear Shunza〕/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许茹芸/〔芸开了〕/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br&张清芳/〔等待 张清芳〕/丰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br&?莫文蔚/〔[i]〕/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lockquote&&br&你再看看今年的提名名单:戴佩妮、杨乃文、蔡健雅、何韵诗、家家。这叫我说神马好呢...&br&&br&至于林俊杰,他是2003年出道,2004年的提名名单:&br&&br&&blockquote&陶?/〔Ultrasound乐之路〕/伊世代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br&陈奕迅/〔黑白灰〕/艾回股份有限公司 &br&?伍思凯/〔爱的钢琴手〕/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王力宏/〔不可思议〕/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r&周杰伦/〔叶惠美〕/阿尔发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blockquote&&br&咦?为什么偏偏得奖的那张专辑我就没听过呢...周陶王林这四位并称的创作男歌手,只有林俊杰一位没有入围。&br&&br&再看今年提名名单:李荣浩、周华健、张震岳、林俊杰、杜振熙....&br&&br&就像费德勒没有通过直接击败纳达尔拿到法网冠军,奖杯含金量总遭人诟病,战胜这样的提名对手并不能说明专辑质量有多高,就算戴佩妮拿到两项大奖也一样。&br&&br&金曲奖历来有“分猪肉”的传统,这是我非常不喜爱的。今年分的非常彻底,猪腰猪肝任君取用。虽然对于音乐从业者来说,“排排坐吃果果”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观众更想看到“赢者通吃”的局面。举个荔枝,有《泰坦尼克》的那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创下了收视纪录。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华语乐坛缺乏一锤定音的王者----当然,乐观者可以说“这是因为好专辑太多评选者无从选择”,可是如果你对华语乐坛现状有所了解,这种话能说出口吗...遥想2002年,周杰伦的《范特西》拿下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奖、最佳作曲人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编曲人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这就是“王者之尊”。虽然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跟切猪肉一样分给庾澄庆...能让热爱分猪肉的金曲奖评委作出这样的选择,不愧是周董最好的专辑。&br&&br&另外大众对华语乐坛的关注度降低,目前依然没有回暖趋势。在华语唱片工业崩溃前,那些提名的专辑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大家都听过。而崩溃后,歌手沦为小众粉丝的最爱,受众范围缩小,粉丝之间难有交集。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环境,很难出“天王天后”了。2003年以前我还有劲吐槽:“为什么周董没拿到最佳新人奖啊啊啊!!!”或者“为什么孙燕姿没有靠《我要的幸福》拿下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嗷嗷嗷!!!”现在只能对着提名/获奖名单暗自疑惑:“呃,这是谁啊...”&br&&br&有娱乐新闻说金曲奖“不如四年一办”,正说明金曲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以前金曲奖是台湾内部奖,后来扩大到整个华语乐坛,也因此,这次内地的李荣浩、赵兆和李健能够得奖。饶是如此,这不足以回复金曲奖过往辉煌。我曾说过音乐产业终将复活,它可能通过互联网音乐,可能通过电视节目秀,但不是通过台湾金曲奖。&br&&br&最后题外话,听说苏芮的《一样的月光》唱成了车祸现场,这不是这首歌第一次被唱成车祸了。去年有迪克牛仔在《我为歌狂》上的翻唱,今年有周笔畅和苏见信在《我是歌手》上的翻唱。这首歌到底要被毁几次啊喂...&br&&br&--------------------------------我是补充的分割线------------------------------------&br&&br&&p&(傲娇的)萌萌老师说:“你应该说’好不好’,而不是’红不红’。”他还在评论区英勇拉仇恨:“怕什么拉仇恨啊,就那些张惠妹,王力宏,什么的东西,有什么好怕的。”(“***叔叔!就是这个人!和我无关呀!”)既然如此,我就冒着挨板砖的危险说说男女演唱人奖提名的感想。&/p&&br&&p&女歌手方面:&/p&&br&&p&戴佩妮:我说过戴佩妮有强悍的旋律创作能力,经过那么多专辑依然保证流行旋律质量。但是《纯属意外》的风格,说好听是“丰富”,说不好听是“杂乱”,把各种风格都踩了一遍。套用知友的评论:“我觉得她不能走心更多了。有时候觉得她是太走心了,思维很跳跃,使得专辑整体逻辑性欠缺。”&/p&&br&&p&蔡健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风格统一,配器也颇有亮点,有往“大配器制作”靠拢的趋势。但是蔡健雅的这个旋律创作能力啊,算是一个软肋吧… &/p&&br&&p&家家:嗓音出色。《为你的寂寞唱歌》呈现奇怪的分裂感,一些歌曲颇令我惊喜:“Wow!怪不得有’亚洲Adele’的称号。”另一些歌曲却让我哀叹:“为什么要拿这些九十年代***抒情金曲充数…”多来几首《50个或许》不挺好的吗…&/p&&br&&p&杨乃文:坦率说,《ZERO》不能让人满意。粉丝们希望她能回复滚石时期的“小众尖锐”风格,但是《ZERO》又软又慢“还累人(肉泥语)”,有过之无不及的往《女爵》的路线歪。这一定是制作人的关系吧…&/p&&br&&p&何韵诗:也许是音色关系吧,《共存》和《ZERO》有某些共同之处,而且《共存》保留了 “尖锐感”,所以我认为质量在《ZERO》之上。不过《The Science of Crying》真是“港味”十足的一首歌啊…&/p&&br&&p&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会在戴佩妮、蔡健雅和何韵诗间择一,这三位水准不分仲伯。甚至由于看过音乐剧《贾宝玉》的缘故,我的感情略偏向何韵诗。不过考虑到戴佩妮作为本土出道的创作歌手专业陪跑那么多年,把奖“补”给她我也能接受。&/p&&br&&p&另外,陈老师和田馥甄没进提名,我觉得评委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p&&br&&p&男歌手方面:&/p&&br&&p&林俊杰:用《因你而在》来补偿真没说服力,就像用《无间行者》补偿老马金像奖遗憾一样,专辑放在提名名单中并无优势。这是一张好听的、中规中矩的华语流行专辑,你所了解的华语流行音乐要素,在这张专辑中都能找到。有新意吗?没有。优点就是好听吧。&/p&&br&&p&张震岳:一张主打环保概念的…吉他小清新…真的很清醒啊,旋律悦耳,木吉他拨啊拨…&/p&&br&&p&周华健:提名中理念最“超前”的专辑。可能是过于“超前”,导致流行度不足,完全和“流行旋律”拗着来。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有人觉得歌词过于堆砌意象。如果你刚开始觉得听不下去,建议在地上打两个滚换个姿势再来一遍,不行再放弃嘛。&/p&&br&&p&杜振熙:说唱专辑我听得不多,而且缺乏对比性,就不妄论了。啊对了,这张专辑比《江湖》更入耳,更易于听众接受。&/p&&br&&p&李荣浩:我最喜欢的是《模特》,它让我想到陈奕迅和John Mayer,李荣浩的音色是加分项。整张专辑在“风格化”和“流行度”之间平衡得很好,华语乐坛需要的不就是这个嘛。放十年前,李荣浩也许会更红。&/p&&br&&p&男歌手这边猪肉分得厉害。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就是李荣浩了。万一杜振熙以黑马之姿拿奖,我也能接受。我不怕拉仇恨的强调一遍,林俊杰这个奖项补偿得没有说服力。&/p&
看到奖项名单,第一个念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啊”…以及“山中无老虎,咳咳咳咳咳”.... 戴佩妮和林俊杰都是老人家了,林俊杰2003年出道;戴佩妮更早,2000年出道,我还买过她前三张专辑的磁带。这两位都是2004年“华语唱片工业大崩溃”以前出道的,和那…
个人认为是:C罗&br&&br&&br&可能性由低到高来说一下:&p&来碗豆腐司机&/p&&br&&br&拜仁慕尼黑:联赛?国内杯赛冠军 欧冠四强 挖掘机在国内一骑绝尘,少有竞争对手,这两个冠军的含金量相对于西甲英超略显不足,欧冠中连续三年倒在四强被西甲三雄击败。这点上来碗豆腐于其他三位竞争者并没有优势,甚至欧冠上被西甲三连杀还会有点减分。(不过很看好安胖胖执教的拜仁,大耳朵杯应该妥了!)&br&国家队:欧预赛波兰位列D组第二名,来碗豆腐成为预选赛射手王打进13球其中包括帮助球队直接晋级的关键一球(2:1战胜爱尔兰)不过鉴于欧预赛的在评选中的地位和波兰国家队整体实力,来碗豆腐还是有些悲剧。&br&个人:德甲小钢炮(34场30球)。 9分钟5球神迹&br&&br&&br&苏牙&br&&img data-rawwidth=&347& data-rawheight=&510& src=&/ddfe2fdfe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7&&&br&&br&巴塞罗那:联赛冠军?国王杯 欧冠八强 相对于拜仁来说巴萨的双冠含金量更高一点,毕竟国内有皇马和马竞这对表姐妹,还有在欧联实现统治的塞维利亚,还有黄潜、毕巴等。唯一欠缺的是欧冠,倒在八强。(当然没人怀疑巴萨的实力,巴萨在欧战是很有统治力的球队之一)&br&国家队:乌拉圭 貌似今年苏牙不会参加美洲杯 好像是去参加奥运会吧(不确定)&br&个人:西甲金靴?欧洲金靴(38场40球)?西甲助攻王这一点应该是四人中最大的闪光点。 个人中有一点是不利于苏牙的:不止一次咬人。虽然这事过去了,但是这依旧是新闻上可以反复炒的黑料,评选者几百人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不受这个影响。&br&&br&梅西&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src=&/8adfb9cb6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adfb9cb6e_r.jpg&&&br&&br&巴塞罗那:和苏牙那里一样&br&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雄鹰,阿根廷也是顶级强队了,但是梅西被说的最多的也是国家队战绩,目前看来,确实也没有足以反驳的东西拿出来(世界杯亚军,美洲杯亚军,这里面不能说梅西没出力,他站在那里就要有至少两个人盯着,只能说在拥有梅西,阿圭罗,伊瓜因,马斯切拉诺,迪马利亚,盖坦,罗霍等一票牛人的阿根廷没有达到预期成绩)换个主帅应该会好很多!&br&个人:西甲射手榜第三?西甲助攻王
&br&数据没有苏牙闪亮那排名高于苏牙 why?&br&:在巴萨梅西依旧是老大,未来几年也是,战术体系就是围绕梅西打造的,而且梅西在大家心中已经留下了强大的印象,人们不会因为他偶尔的失常而否认他的能力。默认也是梅西大于苏牙。梅西还有一项优势:足球比赛中,你会为后卫一次高难度解围喝彩,你会为一个漂亮的传球鼓掌,但是印象都远不如一次连过N人留下的印象深(超难度破门,不是常态)(战术上一过N也有很大意义,可以打破对方防守)梅西太多次一挑多了。
梅西本人的低调也会加分不少!(说梅西散步的,梅西身体不好,你让他每场比赛跑一万米?跑的多为什么不练马拉松!)&br&&br&C罗&br&&im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6& src=&/e81a3c3d92edf36a56d88cb89c18e4b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e81a3c3d92edf36a56d88cb89c18e4b9_r.jpg&&&br&&br&皇家马德里:欧冠冠军,联赛第二名(联赛从落后12分到最后以一分之差惜败,从个人感觉上和第一也没多大区别,要是非较真,那也无所谓)欧冠冠军是最大的加分项:11冠确实是史无前例(上古时代五冠?别在意这个了,贝利,查尔顿爵士时期攻防还没现在有条理科学呢?但是你能否认人家的伟大吗?!用上古说话的不如回去骂老祖宗为什么没给你留点好东西)三年两个欧冠,除了 就是 &br&水果牙:这个是C罗最弱环节,总有人说水果牙厉害,吐槽C罗也说国家队成绩,但是只要不是黑子就能看出水果牙的尴尬处境,出现断层了,老的老小的小。豪门里效力的球员一只手数过来了。这一点C罗排在苏牙和梅西之后。&br&个人:欧冠金靴?西甲射手榜第二名 连续六个赛季进球总数50?
还是欧冠历史射手王 一己之力把皇马扛进四强 (有人会说在关键对手中隐身,那只能说明你太黑,或者看的少。C罗依旧是皇马头牌,有C罗和没C罗的比赛可以看出不一样。C罗的跑位和抢点着实厉害,年纪大了,改变自己的踢法显得很聪明)(说C罗是射门机器的,没错,1米85 31岁 你让他干啥?速度?跑位?超强身体素质?精湛射术。哪一项练到这样都是球星,何况这么多于一体)&br&&br&&br&说了一堆,还有很多荣誉就不一一列举了,括号里的是针对看到的各种喷子,个人的一点想法!&br&如果加上欧洲杯和百年美洲杯:只要水果牙正常发挥,C罗金球应该跑不了,百年美洲杯有点鸡肋的嫌疑,两年第二个美洲杯,地位有点尴尬,虽然FIFA认可,主办方重视,但是参赛国反响不如上次热情啊,内马尔在百年美洲杯和奥运会中选择参加奥运会。&br&&img data-rawwidth=&71& data-rawheight=&77& src=&/1ec5df3c80134fdea99a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71&&&br&&br&打完收工,个人意见,不喜拉倒。
个人认为是:C罗 可能性由低到高来说一下:来碗豆腐司机 拜仁慕尼黑:联赛?国内杯赛冠军 欧冠四强 挖掘机在国内一骑绝尘,少有竞争对手,这两个冠军的含金量相对于西甲英超略显不足,欧冠中连续三年倒在四强被西甲三雄击败。这点上来碗豆腐于其他三位竞…
谢邀!&br&&br&
普利策摄影奖作为新闻和摄影的最高荣誉,呈现给大众的,是一系列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景象。这些景象往往是以某一社会部分的成员行为为核心展开的肖像、周遭环境和景观。&br&&br&
既然是以行为为核心,所以摄影者、被摄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均建立在“行为”之上。&br&&br&
作为&b&摄影者&/b&,按下快门的动机往往是“刺点”,即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另摄影者感到怪异或者突兀的行为。人的行为可能看起来怪异,细小的怪异可以耐人寻味(比如跳广场舞的大妈),巨大的怪异则令人感到震惊(比如偶然发现被非法拘禁的人)。每个怪异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促成因素和社会背景。在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中,这些行为逐渐在群体、家庭或是个人上体现出来。&br&&br&&b&摄影者&/b&通常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对这些怪异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所以大多数时候他们并没有直接感受到这个行为形成的过程。这就如同,一个15岁的少年每天都在长高,许久不见的人会觉得他突然长了好多,然而每日与少年相伴的人却没有什么感觉。也就是说,怪异行为存在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会察觉到那种怪异。就好像,生活在城里,你很可能已经习惯了广场舞大妈的存在。然而一个在国外生活很久的人突然回到国内则会觉得广场舞的集体行为极其荒诞(其实最近回国后的真实感受是这样)。&br&&br&
总体来说,这种对怪异的感知其实来源于感知的对比。&br&&br&
为了更简单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拿广场舞大妈来做比喻。作为一个摄影者,并且是一个外来的摄影者,观察到广场舞大妈的跳舞行为是具有侵略性的,这种侵略性是指对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比如噪音,比如空间侵占等等。所以在一个快速的环境转换中摄影者对这种侵略性格外敏感,于是开始记录。&b&而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提到摄影是具有侵略性的。于是拍摄者和被摄者就构成了双向的侵略。&/b&现实是,我在构想中试图去用一种极具侵略性的方式来拍摄这些大妈,即走近大妈,在非常近的距离对她们进行拍摄。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发现,当你开始走近大妈的时候,她们就好像有一层强大的结界... 结果是发现很难靠近,也许是因为尴尬,或者是别的什么。但是当硬着头皮强行靠近的时候,大妈们则又开始闪躲镜头。&br&&br&
于是我们可以窥见摄影者和被摄者之间微妙的关系。&br&&br&
而观看者呢,观看者是一个复杂的构成。观看者中可能有怪异环境中的人,也有对此毫不知情的人。当摄影者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以静态图像呈现的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这就好像给了温水中的青蛙一面镜子,或者把温水煮青蛙这件事情直播出去。于是在影像被观看之后,就产生了反思。&b&于是这幅摄影作品就得以完成,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一个摄影作品的四个要素:内容,实质,评论和影响。&/b&&br&&br&&br&&b&&u&在这个过程中,摄影者发现了内容,被摄者组成了实质,观看者构建了评论,共同作用之后摄影作品就会产生影响。&/u&&/b&对于跳舞大妈的案例,如果摄影师用这种侵略性的手法去应对她们侵略性,产生的碰撞就会使所有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此之后大妈会意识到跳广场舞是件可能很羞耻的事情,从而停止她们的怪异行为。&br&&br&
所以,普利策摄影奖所呈现的作品,都是一些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格外怪异的行为,需要被矫正或者被改变的怪异行为。
谢邀! 普利策摄影奖作为新闻和摄影的最高荣誉,呈现给大众的,是一系列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景象。这些景象往往是以某一社会部分的成员行为为核心展开的肖像、周遭环境和景观。 既然是以行为为核心,所以摄影者、被摄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均建立在“行为…
我本来想听其他人答的,结果***全部都是百度出来的东西,作为一个门罗太太的浅层读者,我来聊聊我的看法吧,当然最好有知乎上熟知70年代的作家出来作答。&br&&br&门罗太太呢,是随着60-80年代,北美新女权主义运动成长起来的,并且秉承了美式短篇小说传统的作家。应该说这个时间段是一代女性作家,比如Edna Annie Proulx(《怀俄明故事集》),又比如阿特伍德,而不单单是某个现象,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br&&br&一般出道在婚姻时代,大多并非专职作家。&br&中短篇为主,文字平淡(“如散发着泥土的芬芳”)。&br&时间线比较琐碎,叙述手法混用,“叙述感”大于情节。&br&叙述注重细节,多用女性视角,所以看多了有点大妈在你面前唠叨的感觉&br&环境往往架空到“一个平凡,与世无争的北美小镇或者乡下”,虽然她们往往都是女性社会题材出身,但是在作品之中会将当时得“社会背景”打包成“元素”加入到小说设定里面,而不愿意去叙述一个北美女人的“大时代”。&br&北美早期的女诗人也是以小作品为主,这一代女性作家大致也是比较愿意将“作品”写“小”。&br&&br&题材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br&“一段特殊爱情之中女性的纠结心理”&br&“一段家庭关系中的女性责任。”&br&“一个平凡女性的自我救赎”&br&“以一个女性的旁观视角去解读北美在思想变革时代的伦理纠葛”&br&“叙述一个平凡女人的生老病死从而来讲解一些女性话题。”&br&&br&都是写小品性质的作品,但是衬托的是一个成熟女性的时代视角。。。&br&&br&因为门罗太太的作品还是在国内比较冷门的,那么我就举一个大家勉强有可能看过的书《逃离》。&br&《runaway》里面,&br&就是以一个神秘向的叙述方式,来讲一些极为写实,且繁琐的故事。&br&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女人与时间”的故事。&br&故事有力,轻描淡写的去刻意变得厚重。&br&&br&“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这一句话已经讲所有故事的集子逻辑串在了一起。当一个人过于沉溺在一个确定的社会角色的时候,每天干一样的工作,每天走同样的路,每天见同样的人,有同样一份对物质的忧愁,有同样一份孤苦,也有同样一份爱,也有同样一份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所有人不得不不安,固执地守着这一条时间线。&br&而你选择逃离,开始学会偷懒,开始学会在丈夫起床的时候不给他做早餐。开始放弃一个妇人的固执去打量街上年轻的男人。开始在本该工作的早晨,任性不起床。&br&但是你始终没有去和其他男人幽会,还是习惯讲自己的一切给丈夫听,没有抛弃家庭去流浪,没有望着不上进的丈夫想一刀把它杀死。&br&虽然,她的笔下写出了太多“逃离”的女人,但是她给了悲剧的落幕,但却给不了她们任何的道德审判,而她也甘于这重将梳子摆放到不同位置的乐趣。&br&因为,岁月已经漂白了一切,直至只剩下空白。&br&&br&这就是一个平凡女人,平凡妻子的自我救赎。&br&门罗太太的人生观
我本来想听其他人答的,结果***全部都是百度出来的东西,作为一个门罗太太的浅层读者,我来聊聊我的看法吧,当然最好有知乎上熟知70年代的作家出来作答。 门罗太太呢,是随着60-80年代,北美新女权主义运动成长起来的,并且秉承了美式短篇小说传统的作家。…
转一张图&im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913& src=&/a2e5fdb65faca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2e5fdb65facae_r.jpg&&
这样看,晋江还是很有水平的。毕竟,当年涉嫌抄袭的流潋紫,涉嫌抄袭刷分的唐七公子,都被晋江踢出去了。郭敬明还被王蒙邀请进入中国作协呢。十年前的案子判他抄袭,他至今可都还没有道歉呢。的确,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扼杀艺术的国家里。
这样看,晋江还是很有水平的。毕竟,当年涉嫌抄袭的流潋紫,涉嫌抄袭刷分的唐七公子,都被晋江踢出去了。郭敬明还被王蒙邀请进入中国作协呢。十年前的案子判他抄袭,他至今可都还没有道歉呢。的确,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扼杀艺术的国家里。
&br&引用原文地址:&a href=&///?target=http%3A///blog/534082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30&/span&&span class=&invisible&&34082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村上春树和莫言的诺贝尔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中日两国的一种较量。我不了解国内对这次诺贝尔文学奖评比的关注程度如何,但是在日本,可以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当然,这也和村上春树高居首位的博彩赔率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有信心自己国家的代表摘下这一王者冠冕。但是,村上败了,莫言赢了。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我对莫言的了解少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纵观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比,凡是头号大热门的作家,最后都会两手空空。而莫言一直被媒体排在村上之后,在我看来,***打出头鸟,莫言必胜。&br&&br&在这里,我感慨的不是这场战役谁胜谁败,而是结果出来之后,日本国内民众的反应。以下是雅虎日本网友们对诺贝尔文学奖评比结果的评论:&br&&br&村上春?氏に受?されなかったのは残念だが、政治的なメッセ?ジの?い平和?以外で
&br&ノ?ベル?を授与されたのは、中国人にとってうれしい事だろう。喜びに沸くのも
&br&理解できなくもない&br&&br&很遗憾村上春树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能够获得政治色彩浓重的和平奖之外的诺贝尔奖项,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就不难理解中国举国上下的那种喜悦了。&br&&br&中国もノ?ベル?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br&アジアの?りだ&br&&br&恭喜中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亚洲的骄傲。&br&&br&村上氏は残念だったけど、仕方ないと思う。莫言氏のことはよく知らなかったけど本を?んでみようかな。&br&きっとすごい作品つくっているんだろうな&br&&br&虽然对于村上的落选感到很遗憾,但是确实没有什么办法。我对于莫言的书知之甚少,看来是应该拜读一下他的作品了。想必一定是很优秀的作品吧。&br&&br&??に、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日本?版が出たら、?んでみたいです&br&&br&发自内心的恭喜。如果有日语版的作品出版的话,很想拜读一下。&br&&br&?を作る技?や?字という素晴らしい文字を?明し、陶?明、李白、白居易から?迅まで数々の?大な文学を生み出してきた民族だから素?はあったはず。&br&&br&造纸术的发明,汉字的创造,中国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陶渊明,李白,白居易,鲁迅等数不胜数的文学大家。这应该是一个很有底蕴的民族。&br&&br&?国でないことに万?!!&br&&br&太好了,不是韩国!!&br&这只是摘取了其中一部分支持率比较高的评论。我对日本国民的反应感到尊敬。在中日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冷静实属难能可贵。同时,对于最近的对日“闭关锁国”,我想说,政治是浑水,但是百姓是无辜的。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期盼中日两国关系早日春暖花开。&br&&br&
引用原文地址: 村上春树和莫言的诺贝尔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中日两国的一种较量。我不了解国内对这次诺贝尔文学奖评比的关注程度如何,但是在日本,可以说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当然,这也和村上春树高居首位的博彩赔率密切相关…
平衡大法好,每个人都有糕分。&br&&br&说说争议吧。题材上史诗级的To Pimp a butterfly和Taylor swift的1989当然不是一个高度,但格莱美并不是诺贝尔文学奖,流行音乐主要还是被人用来娱乐的。&br&&br&所以,kendrick lamar很可惜很遗憾,但不算冤。1989太好听了。&br&&br&--------------------------------&br&&br&说点别的。我一直觉得流行音乐要“创新”是非常难的(这里不是贬义)。你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做出一些新音色,或者借助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用文化扩充内涵,但是想形成“流派”“潮流”“运动”,是非常难的。伴随唱片工业产生的流行音乐历史不过百年,风格和流派意义上的变化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br&&br&所以你看,今年的格莱美各热门作品有个统一的特点----复古+根源。&br&&br&Taylor Swift说过1989的灵感来源于80年代末的synth-pop。&br&Mark Ronson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uptown funk是对Minneapolis sound的杰出再现。&br&我们很久没在一张热门hip-hop唱片中听到to pimp a butterfly这样多的jazz elements了,更不要说歌词探讨的文化/社会意义。&br&Alabama Shakes是southern rock/root rock在美国流行音乐价值体系中地位的最好体现,是与Tom petty、Dave Matthews Band一脉相承的美式音乐符号。&br&&br&这个东西甚至可能不值得拿出来说----流行音乐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大部分时间都在复古、重复、融合、再现……融合得有新意,复古得不腻人,便会是极好的创新。
平衡大法好,每个人都有糕分。 说说争议吧。题材上史诗级的To Pimp a butterfly和Taylor swift的1989当然不是一个高度,但格莱美并不是诺贝尔文学奖,流行音乐主要还是被人用来娱乐的。 所以,kendrick lamar很可惜很遗憾,但不算冤。1989太好听了。 ------…
请善用知乎搜索&br&&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诺贝尔奖会颁发给过世的人吗?&/a&&br&最后的回答是10月8号,而且解答了一半问题。&br&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进这个题目问?&br&1974年之后诺贝尔奖原则上不再颁给去世者。历史上只有3次颁给去世者的情况。并且74年之前的2次破例一个是文学,一个是和平奖。(文学奖的那次是获奖人生前得奖但拒领,死后被诺贝尔强行颁发的,很特殊,2011年的情况是因为得奖者在得奖结果确定后才去世,本身并没有违反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与牛顿有关的物理学,化学这些奖项从开始就没有颁给去世者的先例。&br&&br&那么1974年之前该怎么说?&br&&br&随后我很容易的百度到诺贝尔的遗嘱&br&&br&&b&诺贝尔的遗嘱&/b&&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nobelprize.org/alfred_nobel/wil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ill&i class=&icon-external&&&/i&&/a&----官方版本&br&&br&译文&br&&p& 签名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经过成熟的考虑之后,就此宣布关于我身后可能留下的财产的最后遗嘱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
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i&&b&&u&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u&&/b&&b&&u&during the preceding year)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u&。&/b&&/i&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其分配办法
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
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
化学奖金,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授予;文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授予;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选
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来授予。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
授予奖金。
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理的遗嘱,一概作废。
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1895年11月27日&/p&&br&所以可以看出,诺贝尔本人的意愿是把这个奖颁给距离现世较近的杰出贡献者。&br&后人在评选的时候参考了诺贝尔的意见。&br&&br&但是这还不够,还要看下诺贝尔的评选流程。&br&这是官方给出的文学奖的评选流程。&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huodong/special/2012nuobeierwenxuejiang/content-4/detail_/.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评选流程&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官方给出的物理学评选流程&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physic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m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Physics Laureat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从中可以看出,要成为候选人,一要很多符合官方资格的人来提名,二还要通过初选,复选。物理学奖的流程也差不多。并且诺贝尔奖有它自己的&b&霸王条款&/b&:&b&“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br&&/b&&br&&blockquote&&i&The &a href=&///?target=http%3A//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prize_awarder/committe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cs&i class=&icon-external&&&/i&&/a& sends
confidential forms to persons who are competent and qualified
to nominate.&/i&&br&&br&&i&Are the nominations made public?
&/i&&p&&i&The statutes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restrict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nominations, whether publicly or privately, for 50
years. The restriction concerns the nominees and nominators, as well as
investigations and opinions related to the award of a prize.&/i&&/p&&/blockquote&&b&&br&通俗一点说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爱评评,不服滚”的意思。&br&&/b&&br&牛顿能不能层层过关,这是个问题。。。就算最后大家不服,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也不会去为此做解释,过程也要保密50年。 &br&&br&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br&如果牛顿要拿诺贝尔,那么亚里士多德要不要拿?阿基米德要不要?希波克拉底要不要?甚至第一个有证据证明学会钻木取火的人类要不要拿。这样搞下去,哪里是个尽头啊。就算牛顿被很多人推荐。但诺贝尔数学奖这个奖一直也没有,牛顿就算能竞争也少了数学这块。化学牛顿又没什么大的成就。经济学(1968年增设,非诺贝尔遗嘱所定),这方面牛顿好像又不够拿诺贝尔的程度。&br&--------------------------------------------------------------------------------------------&br&(原先的回答,无语了改题目内容打脸的泥垢了!!)&br&因为知乎逐渐反智化,庸俗化,所以牛顿为什么没拿诺贝尔奖这种问题的人已经从去百度知道转移到了知乎来寻找***。&br&恭喜知乎的用户群已经扩大到了中小学生群体,为他们扩展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br&&br&幸好百度知道问里还有“牛顿获得诺贝尔奖是为什么?“这种问题&br&为知乎挽回了一点点尊严!&br&&br&图片就是回答,第一行的***已经回答的非常清楚了,2010就解决的问题,提问者看下百度知道就解决的事情。发到知乎来,真是浪费自己也是各位的时间。&br&&img data-rawheight=&824& data-rawwidth=&619& src=&/8d2c77d7f54b2df19c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9& data-original=&/8d2c77d7f54b2df19c46_r.jpg&&-----------------------------------------------------------------------
请善用知乎搜索
最后的回答是10月8号,而且解答了一半问题。 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进这个题目问? 1974年之后诺贝尔奖原则上不再颁给去世者。历史上只有3次颁给去世者的情况。并且74年之前的2次破例一个是文学,一个是和平奖。…
&p&我是来帮概念设计奖说话的。&/p&&br&先概括一下红点奖的分类&br&&br&&p&红点奖分为3种:&/p&&p&?
Product design (产品设计奖)&/p&&p&?
Design concept
(概念设计奖)&/p&&p&?
Communication design (传播设计奖,广告之类)&/p&&br&&p&其中Design concept(概念设计奖)包含前面刘同学介绍的1,2,3,这是概念设计奖的3个等级,而不是3个不同的奖项&/p&&p&官方的翻译是:&br&&/p&&p&&b&Red dot (winner) &/b&&b&:红点奖&/b&&/p&&p&&b&Red dot : best of the best&/b&&b&:最佳中的最佳奖&/b&(这名字取的…)&/p&&p&&b&Red dot :Luminary&/b&&b&:红点之星奖&/b&&/p&另外还有一个Red dot :honourable mention,优秀奖,不是很了解&br&&br&&p&&b&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拿了红点奖,那就是第三名的&/b&&b&winner&/b&&b&,并不存在模糊歧义,如果你拿了第二名,你一定会说自己拿的是&/b&&b&best of best&/b&&b&,不会跟普通红点奖混淆,红点之星一年就一个,就更不会搞混了,反而有人会把&/b&&b&best of best&/b&&b&看得和&/b&&b&winner&/b&&b&一样,不知道其中区别,其实第几名都好,都是工业设计领域很高的奖项。&/b&&/p&&br&&p&前者好像都把概念设计奖放在了其他两个奖之下,先不说产品奖,红点作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奖,视传类奖是鲜为人知的一个部分,当我们谈论红点奖时,我们谈论的其实大都是概念设计奖。&/p&&br&&ul&&li&红点产品设计奖和概念设计奖的区别&br&&/li&&/ul&&br&&p&产品设计奖的获奖对象是已经生产销售的成熟产品,这个产品不单独属于任何设计师,如宝马的汽车,题主的显示器.红点每年选出各个产品领域最优秀的产品,汽车在汽车里选,手机在手机里选,是涵盖领域非常广的奖项,所以每年的确会颁发很多,一个生产销售获得成功的产品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长时间的努力,所以产品设计奖显得特别扎实牛逼。&/p&&br&&p&但是,大牌企业用最优秀的员工最丰富的资源生产时下最好的产品,得到一个肯定是金上贴金水到渠成的事,这个赛场并没有头破血流残酷激烈,在已经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挑出最好的,让你选你也能选出来,相比之下,概念设计奖是针对独立设计师,学生,小型设计工作室的充满活力和未知的赛场,尤其是青年设计师和工业设计的学生们,这几乎是在求学阶段目光可及的最大的目标。&/p&&br&&p&概念设计奖是颁发给设计师的,这是和产品奖最大的不同,这也是这么多产品设计师和学生们趋之若鹜想到得到的原因,因为那是对个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肯定。&/p&&br&&ul&&li&红点的概念设计奖的含金量&/li&&/ul&&br&&p&参加红点概念设计奖每一步都要花钱,提交作品按个算钱,过了初评再算一次,颁奖礼带人要加钱,***邮寄自己花钱,作品年鉴自己花钱,多人团队拿到一个奖最少要花两千+,去领奖就更多了。&/p&&br&&p&收费说明:&a href=&///?target=http%3A//www.red-dot.sg/zh/participate/fe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费用 |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对一个学生团队来说,一个作品提交就是几百块是很高的门槛,这间接提升了参加比赛的作品的质量,你不会随随便便把上课的作业拿去投红点,我接触到的同学,都像我一样把其他大大小小各种比赛当训练场,用最满意的作品去红点和其他设计师PK,早几年国内学生拿红点是很稀罕的,一个winner学校就可以加分甚至直接保送研究生.后来拿的人多了…其实也还是挺稀罕的,因为土豪们一次投几十个,怎么也能中几个,大家都把自己提升到了较高水平后,就看运气了,我接触到的拿过红点的人,大部分都比单个获奖作品体现出来的水平要高许多.红点概念设计奖每年选出200多个产品,总数一直没怎么变化,只是国内的获奖比例提升了,我相信红点依然是一个高水准的比赛无疑,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作品.只是学校对应的奖励比起早几年的确缩水了很多,奖以稀为贵.&/p&&br&&p&每一个领域都设有各种奖项,像摄影类的普利策,建筑类的普利兹克,而设计师最想得到的往往不是最难的,而是名声最在外的,比如我这个外人其实就只知道普利策和普利兹克一样,红点无疑是工业设计最声名远扬的比赛.除了学生,几乎所有的大牌产品都乐于标榜自己是红点获奖产品,互相贴金所以成就了大雪球。国内品牌想要走出国门,就像我们拼命想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一样为了拿红点而专门做一些符合红点选择标准的产品,拿的多了,那些习惯性鄙视国人的人顺带着轻视红点.&br&&/p&&br&&p&再者,虽然我们几乎拿了一半的红点winner,超市里卖的热水壶还是那么丑,这种自上而不往下的设计风气也难怪为人诟病,靠砸钱大量投稿,为了拿奖而做设计的浮躁气氛的确在高校里蔓延,把拿到红点视为工业设计生涯终点的也大有人在,可这些是红点奖本身的错吗.&/p&&br&&p&也许大家发现红点已经证明不了自己的牛逼,就都去刷IF,IDEO了。&/p&&br&&ul&&li&红点概念奖额外的吸引力&/li&&/ul&&br&我们对红点的趋之若鹜,除了名声,褒奖,还因为很多让你身为工业设计师感到心满意足的地方.&br&&br&&p&红点每年会集合获奖作品出版一份厚重的年鉴,年鉴上将有你的作品,你的名字,你的照片,你的团队介绍,你会在一本精致的设计书上出现,拥有这本年鉴的设计公司都会看到你的存在,这是一种让你终于觉得自己是设计师了的高级体验.&/p&&img src=&/64f4debd0d4fc7ac0f8f2c93feb5b07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4f4debd0d4fc7ac0f8f2c93feb5b07b_r.jpg&&&br&&p&其次,红点有其他齐名比赛都没有的隆重的颁奖典礼,酒会,音乐,红毯,聚光灯投射在你被精心布置过的作品上,对工业设计师学生来说,那个颁奖礼简直是无以复加最棒的一刻.&br&&/p&&br&&p&红点设计师庆典每年都在新加坡红点博物馆举行,对国内学生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地方,每年到场最多的,都是韩国台湾和国内的学生,在颁奖礼开始前会有交流酒会,你在那接触的就是各个一流大学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尽管去和他们相识,得到的远远不是&啊我今天看到一个外国人好帅&那么简单.&/p&&br&&p&庆典:&a href=&///?target=http%3A//www.red-dot.sg/zh/celebration/photo-gallery/celebr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庆典 |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i class=&icon-external&&&/i&&/a&&br&&/p&&img src=&/d7f28efa3d15fbc4cc39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7f28efa3d15fbc4cc394_r.jpg&&&br&&br&&p&不管红点的含金量是否缩水,更重要的是,我曾经以它为目标拼命提升自己昼夜不歇,直到今天它已经是我过去一个没人提起的标签,但我获得的成长值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我,就此变得更好,我常常鼓励我的学弟学妹,好歹要有一次走红毯踩音乐领奖的经历,在学生时代,有一个这样的目标是百利无害的。&/p&
我是来帮概念设计奖说话的。 先概括一下红点奖的分类 红点奖分为3种:? Product design (产品设计奖)? Design concept (概念设计奖)? Communication design (传播设计奖,广告之类) 其中Design concept(概念设计奖)包含前面刘同学介绍的1,2,3,这是概…
完全有可能,不过主要集中在理论物理领域。因为在理论物理领域,学生的工作相对来说可以独立于导师,不受到实验条件(通常由导师提供)的限制。&br&&br&除了上面几个***说到的,我再补充一些,比如:&br&&br&Hugh Politzer 2004年因为非阿贝尔规范场渐进自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原因就是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Sidney Coleman, 而导师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博士毕业后不久Politzer就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正教授职位。&br&&br&t'Hooft证明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可重整性,其导师是Veltman,然而他的证明甚至连其导师也看不懂,所以当时人们认为是他的导师蹭了一个诺贝尔奖。有个小故事:&br&&br&有一天t'Hooft和Veltman散步,Veltman给t'Hooft讲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可重整性问题,并跟他说这个问题太难,不建议他选这个题目。谁知道t'Hooft马上说道I can do that, I can do that, 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Veltman听了以后一头撞到了树上。&br&&br&苏联理论物理学家Abrikosov是朗道的学生,他通过Landau-Ginzburg理论找到了II超导体的一个钉扎解,然而朗道自己却不相信。最后2003年Abrikosov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朗道自己也通过超流理论1962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完全有可能,不过主要集中在理论物理领域。因为在理论物理领域,学生的工作相对来说可以独立于导师,不受到实验条件(通常由导师提供)的限制。 除了上面几个***说到的,我再补充一些,比如: Hugh Politzer 2004年因为非阿贝尔规范场渐进自由获得诺贝尔物…
C罗实力确实很棒。不过还是那个老观点,随着传媒的发展,体育娱乐化偶像化的逐步加重,如今的体育奖励中竞技价值已经越来越少,包装价值越来越重。尤其是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合并后,就彻底玩坏了。&br&&br&说玩坏了,是因为金球奖成了进球奖。足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场上有十一个人,有无数种变化情况,球员间种种分工和配合可以带来各种力与美的享受。诚然,进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终究是一个环节,它远无法涵盖足球的全部。终结者们或许是球场上最壮那条大腿,最猛那个胳膊,但很少能是球队真正的大脑和心脏。以往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更看重的便是在球队运转中,最大意义之所在;而合并后前后的金球奖,更多迎合的就是看球那一刻的快感,除了最后一击,前面的情节都忽略了。&br&&br&&b&下面回到正题,即世界杯年的情况。&/b&&br&&br&&b&一、世界杯年金球奖的情况&/b&&br&&br&世界杯的价值毋庸置疑,毫无疑问是足球的最高殿堂。在金球奖合并之前,无论世界足球先生还是金球奖,都给了足够的地位。&br&&br&以下为世界足球先生(创立于1991年)历届世界杯年的情况:&br&&blockquote&1994年罗马里奥(巴西)&br&1998年齐达内(法国)&br&2002年罗纳尔多(巴西)&br&2006年卡纳瓦罗(意大利)&/blockquote&可见,先生都毫无疑问是冠军队成员。&br&&br&再看之前的金球奖历届世界杯年的情况:&br&&br&&blockquote&1958年 科帕&br&1962年 马索普斯特&br&1966年 博比?查尔顿&br&1970年 盖德?穆勒&br&1974年 克鲁伊夫&br&1978年 基冈&br&1982年 罗西&br&1986年 别拉诺夫&br&1990年 马特乌斯&br&1994年
斯托伊奇科夫&br&1998年
齐达内 &br&2002年
罗纳尔多&br&2006年
卡纳瓦罗&/blockquote&&u&注:1994年之前金球奖都是授予欧洲国籍球员。&/u&&br&、、的金球奖获得者全是冠军队球员;、、都是因为当年夺冠的非欧洲球队,基于当时金球奖的授奖范围,所以给了当年欧洲球队中表现好的球员;只有一个例外是1974,那一年德国夺冠,金球奖给了荷兰的克鲁伊夫,但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克鲁伊夫那一年世界杯上表现毫无疑问是最佳的,球队也是决赛中惜败于德国。&br&&br&&b&但是,这一情况在2009年合并后停止了,金球奖获得者从以往的冠军球队中产生,变成了被屠杀四球的球队中产生了。&/b&&br&&br&所以,世界杯年应该注重哪些荣誉,这个在体育娱乐化还不那么重的年代是很明确的事情;但是到了2009年合并,体育娱乐化达到顶峰后,就逐渐变味了。考虑到完成欧洲杯世界杯三连庄这个前无古人记录的西班牙队,硬是没能出一个金球奖获得者,哈维伊涅斯塔这样的一代战术革命中的指挥官都未能染指金球,今年的德国球员们没能获得也没啥奇怪了----金球,依旧是最耀眼的C罗和梅西的。&br&&br&&b&二、冠军杯、欧洲金靴价值该多大&/b&&br&&br&诚然,这俩价值是很大的,但是说其价值足以获得金球奖是没有说服力的。&b&在金球奖合并后,获得冠军杯的球队有国际米兰、巴萨、切尔西、拜仁和皇马。而出了金球奖获得者的只有巴萨的梅西和皇马的C罗&/b&。其余诸如国米的斯内德,切尔西的德罗巴、兰帕德,拜仁的里贝里、罗本、拉姆、穆勒、施魏因施泰格,甚至于巴萨皇马中的其他球员,都没能获得过金球。相比之下,2010年梅西击败斯内德、哈维、伊涅斯塔和2013年C罗击败里贝里、罗本已经基本给合并后的金球奖定性了,今年只不过再重复一次。&br&&br&至于欧洲金靴奖,价值就更低了。以下为1996/97赛季积分改革后的欧洲金靴奖得主:&br&&img src=&/4beba1b8b3dcbaecfbe64e2_b.jp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4beba1b8b3dcbaecfbe64e2_r.jpg&&&img src=&/119a119bcda0adbe92ee4a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119a119bcda0adbe92ee4a_r.jpg&&&br&可见,除了97年的罗纳尔多外,能为自己挣来金球奖(包括合并前的金球奖、世界足球先生)的,只有C罗和梅西了。&br&&br&&b&三、诺伊尔为何入围&/b&&br&&br&今年的冠军球队德国队中,入围三甲的偏偏是门将诺伊尔,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本届冠军球队中真正做到了战术创新的就是这个门将位置。德国队固然在进攻中打的无比强大,但是战术更多是沿袭于tikitaka、传统的立体进攻和反击,而这三种战术都是以前已经有了的,德国人更多是将其糅合的更加优秀。&b&但是,门将位置上却开创了一个“门卫”先河。在任何时期,战术上的创新都是价值无比巨大的事情,所以诺伊尔理当价值最大&/b&。&br&&br&但是,对于诺伊尔竞争奖项来说,却未必好事。除了防守球员获得荣誉更难的原因外,还因为本届德国队并不像2002年德国或2006年意大利一样,更多依靠防守来前进。那两届世界杯上,卡恩和布冯也大放异彩,人们对这两支球队的印象也都是防守起家。但本届世界杯上,德国人给人更多的印象确实恐怖的攻击力,一共打人18球,先后屠杀葡萄牙和巴西,这种恐怖数据下,防守球员的价值多少让人有些轻视。所以诺伊尔竞争不到金球奖,从自身角度来讲,也是正常的。&br&&br&&b&最后想说的是,在今天这个资本化越来越重的时代里,足球运动属于球员、属于球迷,但更属于金元。足球运动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必然推动足球娱乐化的进度,从而获得更巨额的利润。C罗梅西这种攻击力强广告效应好的球员生逢其时,是其幸运;而足球无法像先前那种纯粹,也是时代之必然。&/b&&br&&br&&br&&b&----------------------------------------------------------------------------&/b&&br&&br&&br&既然上报了,就把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也链接放过来吧。&br&&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755&/span&&span class=&invisible&&9630/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
C罗实力确实很棒。不过还是那个老观点,随着传媒的发展,体育娱乐化偶像化的逐步加重,如今的体育奖励中竞技价值已经越来越少,包装价值越来越重。尤其是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合并后,就彻底玩坏了。 说玩坏了,是因为金球奖成了进球奖。足球最大的魅力就在…
为这几年一直追随的科学家们致敬。半年前还在和同事聊Moser夫妇能不能得诺奖,我说O'Keefe都还没得奖,怎么能轮到Moser夫妇?今天很开心,竟然听到他们三人同时得奖的消息。&br&&br&我本人是做机器人建图与定位,探索与导航方向的,但是最近三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研究O‘Keefe和Moser夫妇的工作。其中还见过一次O’Keefe本人,聊了数分钟。现在若是再见,估计没这么好的待遇了(题外话,想起04年雅典圣火在北京传递的时候,刘翔把火炬传给了羽泉,羽泉立即被女生包围,男生则可以轻松与落寞的刘翔合影)。让我来评价他们的工作,有点担当不起,就来说说为什么愿意追随他们的工作。&br&&br&从小就想致力于机器人的研究,其根本是想研究“人”而不是“机器”。研究人的灵与肉,自然是想多探索一些“灵”。而生在我那个年代的孩子,多是无神论者,奉守唯物主义。我便是这样,并且根深蒂固,我相信人的大脑最终可以被解析出来并产生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灵”。现在,虽然扮演工程师的角色,心里还是惦念不忘哲学问题。虽然一直没机会拿一个Doctor of Philosophy,心向往之。&br&&br&真正接触到神经科学是三年前,开始独立认真的研究Gerald Edelman晚年的工作,用机器人作为实验平台来进行脑科学的研究,主要是验证脑科学中解剖级别的连接猜想。我原以为Gerald Edelman是因为脑科学的贡献获得1972年的诺奖,查了一下竟然是因为免疫学。而且仔细看了一遍生理和医学奖的获奖名单,才发现大多数获奖者贡献都在病理,制药,免疫,还有部分在遗传学。脑科学研究者呢?理论物理学家在没有实验支持的时候也是无法获得诺奖的。脑科学的实验支持太难了----动物要被保护,亿万神经元的活动怎么记录,每个神经元又和数不清的神经元相连接,激发的先后顺序也至关重要。&br&&br&对海马体的研究应该是始于对阿兹海默症的研究,也是从病理开始的。却不想开启了细胞层面的脑科学研究。从O‘Keefe在海马体发现place cell到Moser夫妇在内嗅皮层发现grid cell,历时三十年。自后这十年,关于动物如何在环境中定位的神经机制已经大体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这在脑科学中是没有过的贡献。虽然今天“赛先生”发文说该工作的机理还没有被阐明,这个诺奖发的有争议。可能太吹毛求疵?亦或是有点吃不着葡萄的感觉?脑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强归纳的学科,在脑的神经机理上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肯定。基于Moser夫妇研究室的工作,我们组已经可以用他们的计算模型做机器人的制图与定位系统。如果跟踪一个虚拟神经元的活动,我们甚至可以得到和生物实验相近的数据。他们基于简单的实验现象归纳出的整个环境认知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已经非常完善了。&br&&br&记得某个Ted Talk里面,说Brain cannot understand brain,诺奖要告诉大家我们现在了解一些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大脑的主要差别在新皮层,负责记忆存储。人脑的新皮层超级的大。而海马体是一个很古老的皮层,负责形成记忆,低等的哺乳动物也有。科学家一直很想弄明白记忆形成的神经机制,海马体就是一个关键。内嗅皮层围着海马体,应该是负责信息抽象。Place cell和Grid cell在这两个关键的地方被发现,其意义在未来看应该会更加重要。
为这几年一直追随的科学家们致敬。半年前还在和同事聊Moser夫妇能不能得诺奖,我说O'Keefe都还没得奖,怎么能轮到Moser夫妇?今天很开心,竟然听到他们三人同时得奖的消息。 我本人是做机器人建图与定位,探索与导航方向的,但是最近三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研…
实际上,即使不算戈尔丁的蝇王,科幻文学也早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br&&br&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的代表作《阿尼阿拉号》,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它星球,但飞船最终失去控制,脱离原定航线,听任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坠落,展示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br&&br&你说这么有名的书我怎么没听说过?&br&&br&因为它是一首科幻长诗!&br&&br&长诗!&br&&br&原文是瑞典语,英文版差不多20年后才出版,早已绝版,除了在费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中留下了一个“阿尼阿拉舰队”以外,基本淡出了科幻界的视线,而且在天渊系列翻译成中文时,被误译成了“阿丽亚娜舰队”,更是差到十万八千里以外了。&br&&br&前两年国内有翻译出版,但是再一次复制了英文版的遭遇:喜欢科幻的不知道这是科幻,喜欢诗歌的觉得你写的这是什么鬼。&br&&br&比较一下英文版和中文版&br&&blockquote&100&br&For the fierceness of space does not exceed mankind's.&br&No, human cruelty stands up more than well.&br&In the desolation of a death-camp cell&br&space made of stone enclosed the souls of men,&br&and the silence of the cold stones met the ear:&br&Here mankind rules. Aniara's ship is here.&br&&br&100&br&太空的残酷远不及人类残酷&br&不,人类的冷酷更无可匹敌&br&地球上随处可见死牢的荒凉&br&石头筑起高墙围困囚徒的灵魂&br&冷凉的石头在沉默中听到回答:&br&这里是人类主宰。&br&这里是阿尼阿拉号。&/blockquote&
实际上,即使不算戈尔丁的蝇王,科幻文学也早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 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的代表作《阿尼阿拉号》,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它星球,但飞船最终失去控制,脱离原…
这是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个人不喜欢用能量守恒或者熵增原理这种万物必然符合的东西来解释某一具体问题,觉得这好像在打发人。所以还是示范性地从统计物理来考虑&br&&br&一根硬的直棒,无论你放多少次,出来都是直的。线的柔软特性使得它容易混乱地盘曲。&br&1. 长而柔软的线可取的构象(configuration)数目非常大&br&一根柔软的线,能够自在地取非常弯曲的构象(非常大的曲率,非常小的半径),所以假如它足够常的话,可以弯很多次(很多个弯)。每个弯,它都未必是尽可能弯曲(曲率可大可小,也可以不弯),也未必只往一个方向(可取360度全方位)。所以,长而柔软的线,总共可取的构象数是非常大的,你就当是天文数字吧。&br&2. 不同构象之间没有谁比谁优先&br&因为一条长线可以成好多次弯,每次弯曲率多大,向哪个方向,都可以重新决定。不同决定之间也没有什么优先次序,因此是随机决定的,多次这样随机决定的弯曲,想恰好形成某种规律的机律是很小的。&br&&br&如何解决这个问题?&br&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定长度的线形物,如何减少其自在时的混乱程度(不去人为缠绕,或经过长期摇晃)?&br&一种可能的想法是让它变硬,不能曲很弯的构象。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每个弯曲的半径很大,一条东西取不了几个弯,这样,可取的构象数就会大降。但同时的后果就是整团东西所划的体积会增大很多。极端的情况就是零个弯----一根直棒,它所划的体积就非常大。&br&&br&另一种可能的想法----也是实际人们设计产品的思路----就是让这条线固定只能弯向一个方向,曲率也固定不变。这样,它只能取一种构象,就是绕成一个圆,半径是所规定曲率的倒数。但是这在材料加工上需要很高的技巧,成本上考虑未必适用于生产耳机线。&br&&br&科学研究中类似的问题是聚合物链的问题:&br&聚合物链是很长的分子链,重复单元可到几千甚至几万。所以聚合物链的最平衡状态(无扰状态)是一个无规线团(random coil),而不会是一条直线。&br&&br&关于那篇PNAS论文:&br&论文研究的是打结机率。我觉得,给定构象数,打结机率就可以定了,不需要重新统计链构象。
这是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个人不喜欢用能量守恒或者熵增原理这种万物必然符合的东西来解释某一具体问题,觉得这好像在打发人。所以还是示范性地从统计物理来考虑 一根硬的直棒,无论你放多少次,出来都是直的。线的柔软特性使得它容易混乱地盘曲。 1. 长而…
免责声明: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科学殿堂里刚入门或者连门都不一定摸准的人来谈论诺贝尔奖,那绝对自找打脸。只可惜这个问题摆了好久了,关注者多,回答者寡。我就自告奋勇当当炮灰吧,希望各位感兴趣的伙伴们指正。&br&&br&-------------------------------------------&br&&br&2014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授予了认知神经科学家对于大脑空间记忆生理基础的研究。如问者所述,这个研究由自成体系的两部分组成:1. 位置细胞的发现;2. 网格细胞的发现。对于这个研究到底是什么,果壳网已经有比较易懂的详细阐述,在此我就不再重复。刚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考虑看看以下两个链接:&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928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读:大脑中的“定位系统”&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928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895cbf7ba7b8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1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895cbf7ba7b8_r.jpg&&&br&(图片引自果壳网)&br&&br&以下的边幅主要关注两个主要的问题:&br&&br&&b&&i&&u&1. 这一发现在神经科学领域属于什么水平?&/u&&/i&&/b&&br&&br&&br&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局限在单纯的神经科学领域,因为海马神经细胞分子甚至基因层面的进展已经非常成熟,单纯从神经科学方向上继续深挖,对基础生物理论的贡献恐怕有限。这个研究的巨大意义更在于&b&&i&认知神经科学领域&/i&&/b&。很多小伙伴问认知神经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什么?它的基本目标和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知乎的其他问题里,我尝试了一些简要的阐述。&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认知神经科学有哪些研究领域?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u&理清&b&&i&大脑&/i&&/b&和&b&&i&心智的&/i&&/b&关系&/u&。而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彻底地从细胞分子,神经元回路,以及结构系统方面,直接回答了大脑对位置记忆的编码,加工,存储,以及运用的问题。从大脑到心智过程,再到行为结果,这一系列的研究非常精细。原问题是在问“属于什么水平”,回答一定是最高水准,不然怎么拿诺奖呢?关键是要理解为什么它就是最高水准,它的标准在哪里?我个人觉得,它的成功在于无限接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b&&u&弄清楚基础的神经活动如何支持复杂的心智过程(以位置记忆的研究为切入口)。&/u&&/b&&br&&br&然而,这意味着人们对大脑如何处理时间和空间信息完全理清了吗?换句话说,我们真的弄清楚海马结构在干什么吗?就在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这个研究成果的2014,在&i&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i&和 &i&Neuron &/i&上研究者发表了对与海马结构与功能的思考。除了空间定位(类似GPS的功能之外),海马结构中还有与时间加工有关的细胞。这种神经元让我们能够感知时间的流逝。如果考虑到海马在情景记忆中的特殊作用,是不是意味着海马这一结构支持了人类对时空信息的感知和记忆?更推进一步的话,如果吧时空信息看作是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那么海马系统是否在更广泛的以上加工各种信息之间的相对关系?&br&&br&&img src=&/1caf0beb6dff06d644fea4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1caf0beb6dff06d644fea4_r.jpg&&图片引用自Eichenbaum, H., & Cohen, N. J. (2014). Can we reconcile the declarative memory and spatial navigation views on hippocampal function? &i&Neuron&/i&, &i&83&/i&(4), 764-770. &br&&p&doi:10.1016/j.neuron.。学术发表和商业用途需征询版权所有者同意。&/p&&br&&br&可见,学界对于海马的结构和功能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种观点之间是相互排斥的。相反,新的观点通常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包含了旧的观点,给旧的观点限制一定的适用范围。就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没有否认牛顿力学在低速时空里的适用性。总之,探索无止尽,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更多大脑的奥秘。&br&&br&&p&Eichenbaum, H. (2014). Time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a new dimension for mapping memories. &i&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i&, &i&15&/i&(11), 732-744. doi:10.1038/nrn3827&/p&&br&&br&&p&Eichenbaum, H., & Cohen, N. J. (2014). Can we reconcile the declarative memory and spatial navigation views on hippocampal function? &i&Neuron&/i&, &i&83&/i&(4), 764-770. &/p&&p&doi:10.1016/j.neuron.&/p&&br&&br&&b&&i&&u&2. 在同领域还有哪些可与之相当的重大成果?&/u&&/i&&/b&&br&&br&想要探讨大脑的奥秘,达到重大成果,必然离不开合适的工具。特别是在认知神经科学这种交叉学科领域中,各种技术日新月异。我和许多老师同学同事一样,相信下一个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将出现在对&u&&b&光遗传学技术&/b&&b&(Optogenetics)&/b&&/u&的发展和应用上。&br&&br&在以前的回答中,我曾经提过&br&&ul&&li&&b&&i&“写入”大脑的指令:&/i&&/b&&i&既然我们能够解码大脑的指令,那么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手段,给大脑写入指令,让人们的心智过程发生改变呢?这些场景通常出现在科幻小说里面,像《三体》里面出现的“思想钢印”,让大脑植入某个意念或某段记忆,怎么也挥之不去;或者通过神经药物作用,精确地切除大脑的某段记忆,从而让人没有烦恼和忧愁。。。这些研究领域太玄乎,然而,经颅电磁刺激的出现让这个方向貌似有了一点点的突破。在可预见的未来,神经药物的使用或者能够产生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成果,我期待着,你呢?&/i&&/li&&/ul&&br&其实,在动物模型上,研究者已经成功地运用光遗传学技术高精度地控制动物大脑的神经活动,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关于什么是光遗传学技术,我在文后引用了《自然》科学杂志2010年度科学方法的介绍视频,小伙伴们当练听力,自己了解一下。其基本的要义是通过基因植入的方法,让大脑里面特定的神经细胞表达光敏蛋白,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形成光敏蛋白通道,随后只需要照射特定频率的光,就可以控制神经细胞激活或者抑制。这种精度可以达到非常特定的神经元细胞,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达到毫秒级别。例如,下图的例子,照射绿灯,某神经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注意时空尺度的标记。&br&&img src=&/89f9c366ea2984bc7bd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9f9c366ea2984bc7bdc_r.jpg&&&br&图片来自网络图片。&br&&br&利用这种技术,研究者能够真正地准确地控制特定的神经细胞活动,从而论证从大脑到行为的因果关系。这种技术是不是能够让研究者更加接近认知神经科学的终极目标?最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是,通过激活记忆以及情绪活动的特定脑区,让大鼠把恐惧的电击以及变成令它愉悦的与异性相处的记忆,或者把令鼠愉悦的异性体验记忆,变成恐惧的电击记忆。更多信息,请阅读:Redondo, R. L., Kim, J., Arons, A. L., Ramirez, S., Liu, X., & Tonegawa, S. (2014). Bidirectional switch of the valence associated with a hippocampal contextual memory engram. &i&Nature&/i&, &i&513&/i&(7518), 426-430. 下一步的进展,应该是从大鼠到灵长类动物,然后到人类的推广。&br&&br&考虑到这种技术对推动理论进步的巨大前景,诺奖或许不再是噱头,因为这种技术以及它所带来的精细的研究必然推动人类对大脑与心智关系的重大突破。&br&&br&&br&&b&小结:&/b&&br&正如我以前的回答,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未知而令人神往的领域。作为一刚想入门还不一定摸准了门的初生牛犊,我痛并快乐着地学习各种新的东西。这里所讲的东西,大部分和我的研究没有直接的关系(除和海马部分有相关)。然而,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以及学习的状态,百益而无一害。所以,我就以学习总结的心态,完成了这个回答。如果描述失当,欢迎真正运用这些技术或在这个领域的同侪指正。谢谢。&br&&br&&br&&b&光遗传学介绍视频&/b&&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AxNDc2NTc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E64668CFBD5BE461--B823-C575A0D7DCE0&&&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Method_of_the_Year_2010_Optogenetics&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AxNDc2NTc2.html&/span&
免责声明: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科学殿堂里刚入门或者连门都不一定摸准的人来谈论诺贝尔奖,那绝对自找打脸。只可惜这个问题摆了好久了,关注者多,回答者寡。我就自告奋勇当当炮灰吧,希望各位感兴趣的伙伴们指正。 -------------------…
不知道为何,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个大传奇,也就是Ramsey。&br&这哥们是个少年天才,活了27岁就死了。学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人估计都没听到过这个名字,可是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里边,Ramsey模型是宏观数理模型的基础。&br&Ramsey其实是一个哲学家、数学家,兼经济学家,一生只写过三部经济学论文,其中关于期望效用的论文没有发表,作为冯诺依曼那本博弈论的附录存在,剩下两篇一篇关于税收的文章成了最优税收理论的基石,另一篇关于储蓄率的文章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的基石。有意思的是,Ramsey1930年就去世了,他的研究成果却在半个世纪之后被重新发掘,所以当然赶不上诺奖的末班车了。&br&凯恩斯非常喜欢Ramsey,他的写的悼文说:&br&“他(不包括他的哲学论文)只留在身后两个他的力量的见证----他发表于1927年3月的《经济学杂志》关于《对税收理论的一个贡献》的论文和1928年12月的关于《一个关于储蓄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尤其是后一篇论文,我认为,是对数理经济学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无论就其题目内在的重要性和困难程度,所运用的技术方法的力量和优美,还是就被读者所感觉到的作者头脑凭以驾驭其主题的阐述的清晰纯正。对于一位经济学家来说,这篇文章是困难得可怕的读物,但欣赏在它里边结合了多么科学和审美的素质是不困难的。”&br&凯恩斯看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不知道他能否预言多年之后,正是为了反凯恩斯主义,才又复活了Ramsey模型。因为凯恩斯以来的宏观和微观是分离的,然而Ramsey这篇文章却非常奇葩的用微观个体最优化的模型去研究储蓄率这个宏观问题,所以为替宏观理论寻找微观基础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武器。&br&&br&另一个能想到的人物是romer。内生增长理论的大牛。传统solow模型解释了资本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下,经济体收敛到平衡增长路经,这时候人均变量以技术进步率这个外生变量的速度增长。romer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考虑了知识生产的研发部门。他好像直到现在也没有获奖。
不知道为何,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个大传奇,也就是Ramsey。 这哥们是个少年天才,活了27岁就死了。学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人估计都没听到过这个名字,可是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里边,Ramsey模型是宏观数理模型的基础。 Ramsey其实是一个哲学家、数学家,兼经…
中微子是我们物质世界的一种基本粒子,和电子、夸克等都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不过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和普通的物质基本不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1MeV的电子顶多穿透2mm的铝,而相同能量的中微子则可以轻松的穿过整个地球。&br&&br&在粒子物理中,有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理论模型来描述各个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标准模型对夸克、轻子和波色自的预言十分准确,特别是前几年拿了诺奖的上帝粒子--Higgs粒子就是标准模型中预言的最后一种粒子。虽然标准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它也有一些小小的瑕疵,就像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一样,标准模型无法描述暗物质的存在,也无法描述暗能量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毕竟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没有被正式发现,标准模型还不需要太担心。&br&&br&&b&但是中微子振荡则不一样,它是目前唯一直接超出标准模型的实验结果&/b&。在标准模型中,中微子分为三代,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它们的静止质量严格为0,它们要遵循轻子数守恒,不能相互转变。但是实验上却发现,不同代的中微子之间确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就是所谓的中微子振荡。&b&这种现象要求中微子具有质量,超出了标准模型。&/b&&br&&br&简单的说,一个核反应堆如果产生了100个反电子中微子,而我们在1公里外观测,只能看到95个,另外5个转换成了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br&&br&中微子振荡的现象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戴维斯首次发现的(戴维斯是95年诺奖获得者),他使用四氯化碳观测太阳核聚变中释放的电子中微子,发现数据只有理论预期的三分之一,这在当时被称为太阳中微子之谜,科学家们不知道这些中微子去了哪里,不过今年诺奖之一的SNO实验在2000年左右确认,这些电子中微子也是振荡到了另外两种。&br&&br&中微子的来源有很多,高能宇宙线和大气层相互作用会产生中微子,太阳核聚变会产生中微子,反应堆中核燃料衰变也会,地球内部的U和Th衰变也会。这些不同来源的中微子都会发生振荡,而今年诺奖的日本实验SK就是发现了大气中微子振荡,SNO就是确认了太阳中微子振荡。&br&&br&目前中微子是粒子物理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很有可能是下一代物理的突破点。而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处于世界前列。2007年开始建设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是研究距离核反应堆2km处的中微子振荡,在2012年3月全球首次测量到该振荡模式。如果说SK首次测量到的是中微子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振荡,SNO确认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振荡,大亚湾实验则是首次测量到第一代和第三代之间的振荡。不过我们并不奢望诺奖,毕竟中微子振荡已经被确认这么多年了。&br&&br&中微字振荡是按照正弦和余弦的规律进行,三种振荡的振幅已经都被测量出来,不过还有两种频率尚未确定清楚。这是国内外下一代中微子实验的焦点,包括我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日本的HyperK实验,美国的DUNE实验,还有南极的IceCube实验。如果这个频率在未来十年能够被测定,中微子振荡的下一个问题就是CP破坏,也就是正反中微子的区别,&b&这有可能能够解释目前宇宙中为什么物质远多于反物质。&/b&&br&&br&我国的大亚湾实验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确认了一三振荡的幅度足够大,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中微子振荡的频率和CP破坏都可能被测出来,所以从2012年后,世界上的中微子实验开始不断加速。或许我们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br&&br&最后一部分,关于中微子的应用。目前关于中微子的研究都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也就是在积累对中微子性质的理解,尚未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不过引用科学网曹俊老师的一段话“四百年前,丹麦科学家第谷仰望星空三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数据,由他的弟子总结成开普勒三定律,这是牛顿提出牛顿力学的重要依据。谁能想到,天天盯着星星看而窥得的行星运动的奥秘,几百年后却成为我们修造高楼大厦、桥梁、飞机、汽车、发射飞船卫星的根本?今天的科学将是明天的技术。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技术转化需要一代代科学家们的持续努力。”&br&&br&就目前而言,中微子已经成为天文学和地质学的一种探测工具,超新星爆发会施放大量的中微子,地球内部的核衰变也会施放中微子,这些中微子是研究天体物理和地质的新工具。从自然科学的历史来看,每当科学家多出一种探测世界的手段,对应学科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引用一张图片,侵删&br&&img src=&/fb97c3cfc62f166aa377eff_b.pn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fb97c3cfc62f166aa377eff_r.png&&这是宋代著名超新星爆发后的遗迹--蟹状星云,图中可以看到它在不同波段的不同性质,科学家会很好奇,在中微子的视角中,它会是什么样子呢?&br&&br&最后广告一下,我们正在写关于中微子和大亚湾实验的科普书,希望能借着这次诺贝尔奖的风大卖特卖
中微子是我们物质世界的一种基本粒子,和电子、夸克等都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不过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和普通的物质基本不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1MeV的电子顶多穿透2mm的铝,而相同能量的中微子则可以轻松的穿过整个地球。 在粒子物理中,有一个叫做“标准模…
蟹妖。&br&&blockquote&@李铁根:
看到微博上许多人对莫言演讲的非议,谈一下我的看法,1.有本事你们也拿个诺贝尔奖啊,背后黑人家算什么本事!2.你们看过莫言的小说吗,你们有什么资格说他!3.你了解过莫言吗,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4.他的小说是写给懂他的人看的!5.你们这么说他一定是嫉妒他,嫉妒他的才华,他的气质,他的美貌,哼~&/blockquote&把莫言当话题的人,大多只是只鳞片羽的构建了自己的莫言。&br&大量脸谱化乃至二分化的看法,是我们在社交网络上讨论的莫言----而这种脸谱式的二分法,往往是智商低到一定程度的网络喷子干的事情(&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41&/span&&span class=&invisible&&897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包括我(即便从最初开始看莫言迄今也近二十年了),仍旧不够认识莫言。&br&甚至时至今日,我仍旧认为他只是中国一流作家群中的一员,混没看出来这个矮胖的小老头凭什么更能脱颖而出拿奖。诺贝尔奖,才真是让人猜不透啊~&br&&br&好的作家,必须够凉薄够腹黑。才能写得无情无欲无望无耻。&br&所以莫言的发言与其看做一种表态,莫不如看做是他素乏捷才没有来得及一一指斥但是冷冷的嘲讽式样的回复:&br&回复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他母亲的儿子,从来不是什么中国人民的儿子。而他身上能堪称“伟大”二字、配得上诺奖的资质,统统来源于他伟大的母亲,其次才是他如何汲取与成长;&br&回复对他不配拿诺贝尔奖的评价----他强调自己的《透明的红萝卜》,强调那个拥有超人般忍耐能力的孩子,强调这是他所有的作品精髓,也是他超越政治的原因;&br&回复对他之前的跟随,对戴等人下意识的回避,对于抄写讲话的做法----&blockquote&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br&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blockquote&至于被大家反复咀嚼的最后三个故事,基本就是三句组成的一段话:我不是一个高尚或者伟大的人,我会被时代和社会裹挟着为恶;我也没有足够聪慧通透人性的政治智慧,甚至更多时候行为会显得憨傻;但是”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蟹妖。 @李铁根: 看到微博上许多人对莫言演讲的非议,谈一下我的看法,1.有本事你们也拿个诺贝尔奖啊,背后黑人家算什么本事!2.你们看过莫言的小说吗,你们有什么资格说他!3.你了解过莫言吗,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4.他的小说是写给懂他的人看的!5.你们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