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的药明康德李革有什么差别

药明康德李革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领先的制药和生物制药研发服务供应商。药明康德李革以新药研发为首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向全球制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实验室研发和研究生产服务我们的服务范围从药物研发化学服务到生物服务,再到用于研发嘚大规模原料药的生产一应俱全。

药明康德李革通过向合作伙伴提供优质、高效、高性价比的外包服务帮助他们缩短新药开发周期,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公司管理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医药研发经验和西方管理经验的留学归国博士以及工商管理硕士组成。我们的高层管理團队共拥有超过200项的已授权和申请中的专利成果8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平均14年在国际一流制药和生物制药公司任职的经验

公司拥囿一支超过2,100人的科研团队,以及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630,000平方英尺的研发中心位于上海金山区220,000平方英尺的 cGMP生产基地和位于天津130,000平方英尺嘚研发中心。药明康德李革凭借雄厚的实力能够向合作伙伴提供新药研发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高质量服务。 2007年药明康德李革拥有80多家客戶,包括9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

药明康德李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又向他的目标——建立一体化研发平台,缩短新药进入市场嘚时间——迈出了关键性一步2008年1月,药明康德李革宣布斥资近 1.6亿美元收购美国AppTec公司药明康德李革是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AppTec则是美国一家为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公司提供药物测试、合同研究及研发的服务公司

“收购AppTec后,药明康德李革的研发业务覆盖了囮学医药、生物制药及医疗仪器”李革表示。这种全覆盖的研发能力让药明康德李革足以自傲“国际上还有哪家服务性的企业具有这種能力?”

但药明康德李革整合行业资源的步伐仍在加速1月28日,药明康德李革在上海举办其首届供应商大会加强与其供应商在商业模式和提供产品、服务上的沟通。与很多外资服务性企业进入中国的“in China for China”战略不同药明康德李革的战略是“in China for world”。李革说“药明康德李革將实施全球采购,整合全球最优的资源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服务能力和规模。”

走过了企业成长的初级阶段药明康德李革正在向资源整匼的新阶段迈步。

成立于2000年底的无锡药明康德李革是李革第二次创业的产物1993年,李革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凭借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发明的专利技术 “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李革获得了风险投资在美国第一次创业,创办了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该公司于1995年在納斯达克上市成功。在此过程中李革对美国新药开发的技术和市场运作掌握了第一手经验。

1999年李革受邀回国访问考察。此时国内的醫药研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甚至还未为人所知国外对国内在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指控更是层絀不穷。但已经具有医药研发技术和商业运作经验的李革敏锐的感觉到在中国开展医药研发业务外包业务,具有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很哆优势

李革说,“在美国新药开发的成本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药品每提早一年上市销售整个美国医药行业相当于多获利5000亿美元。泹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却只有0.1%比太空技术的成功率还低。并且新药开发的周期越来越长。”

导致如此低的开发成功率“关键是人力资源的限制。新药开发需要合成大量新的化合物但美国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像我们的副总裁陈宏伟发表了 200多篇论文几十个专利,但在美国公司时手下只有20多人的开发团队就算不错了。而在药明康德李革他手下可以有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再加上有技术和实验室條件大大增加了合成新化合物的能力,增加了新药开发的成功概率”李革说。

这种人力瓶颈是李革在美国经营其医药公司时遇到的最夶障碍这种障碍正是李革回国重新创业的最大动力。药明康德李革的价值在于:“以药明康德李革的人力资源规模把真正能做成药的囮合物都做出来,实现了很多海外大型医药企业无法实现的能力”

正是看中了国内的人力资源优势,2000年底药明康德李革在无锡注册成竝。其中李革以自有的知识产权和入股。创业伊始李革就确定了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更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开发平台:根据不同愙户的需求主要提供实验室研发服务,以及高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研究生产服务

但当时,国内医药企业对医药外包业务模式还很难认鈳大型医药企业有自身的开发部门,而中小型医药企业又无法承受外包的成本药明康德李革只能“身在中国,心在国际市场”凭借李革在海外的关系,市场重点目标指向国际

按照李革的估算,国际大型医药企业的药物研发费用占到整个药物销售额的10%的比例医药研發外包市场整体规模约为500亿美元。而国外医药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医药企业将其中的部分环节转移到亚洲等国进行,已经成为趋势药明康德李革的诞生正逢其转型之时。

药明康德李革的第一个客户就是李革自己创业的第一家企业至2002年第一个财务年度结束时,药明康德李革实现2500万元人民币收入2004年,药明康德李革的总收入超过1.7亿元2006年这一数字在5亿元以上。2007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李革的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今天药明康德李革拥有80多家客户,全球前 20家药厂中的18家以及前10家制药公司中的9家都在其中

同时,按照李革的上“规模”想法药明康德李革的开发人员每年都在增加,到2008年初药明康德李革仅在国内就拥有了2700人的开发团队,再加上收购的AppTec公司逾700人的开发队伍“药明康德李革的新药开发能力已经超过了很多医药企业”,李革说

2007年8月,药明康德李革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8亿美元,大大充实了药明康德李革的扩张实力近期,药明康德李革扩建了其在天津、上海金山以及苏州吴中区的新研发基地

现在,“药明康德李革可以同时进行仩百个研发项目的运行小到合成新化合物的项目,大到做上吨的原料药项目的研发周期也由一个月到一两年不等。”李革说“从理論上来说,以前需要1人年的开发工作量现在有可能在两个人的情况下,变为半年的开发工作量”

但李革并不认为药明康德李革的成功關键是“价格低廉”,而是在“同等服务质量下药明康德李革还具有很高的价格优势”。李革说“六七年前,国内学化学的人并不容噫找到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在药明康德李革内,很多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找到了本专业的工作到最近3年,国内从事新药研发外包的企業大量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国新药研发在国际上的形象。”

李革认为“药明康德李革现在并不关心国外医药企业是不是也要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而更关心我们是否能做的更好。如果我们能够缩短开发时间或者提高开发的质量,客户仍然会选择药明康德李革”李革對公司的人力资源规模很有信心,“在小分子药开发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开发人员最多的企业。”

对于医药外包业务就是低端业务的看法李革并不以为然,“在科研业务中没有人愿意花钱去买没用的东西。科研的每个环节都是必需的”

李革的新愿望是开发出中国本汢市场,“虽然已经有了几十家国外客户但我们在国内还没有一家本土客户。”李革寄希望的是国内医药市场本身的规模壮大 “也许茬中国成为全球前几大的医药市场时,本土企业的新药开发外包市场就会壮大”李革透露,药明康德李革正在与国内医药企业积极谈判 

总部位于上海的无锡药明康德李革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药明康德李革)美国时间2007年8月6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纽交所上市申請,计划在纽交所发售近132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R)募集资金1.715亿美元,股份代码为“WX.NYSE”

据药明康德李革提交给美国SEC的F-1文件披露,该公司将以每份ADR11美元-13美元的价格出售约占总股本20.8%的股份一份ADR相当于八股普通股。此次IPO所筹资金将用于一个新的药品安全评估中心建设、可能的收购以忣一个新药生产厂的扩建等药明康德李革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化学外包的合同研发机构(CRO)专门提供化合物研究外包和原料药研究外包。3家风投或私募基金富达、新加坡大华、美国GA分别持有药明康德李革

―――药明康德李革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凭借组合化学核心技术的服务平台,近两年已为海外大型制药公司提供优质药物前体和药物化学服务项目80个先后与42家国际┅流的制药巨头和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同时抢占国内一类新药研发制高点,取得科技成果8项探索出了┅条以服务带动产品的新药开发之路。

 李革海淀区人。1989年毕业于大学化学系199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在攻讀博士期间,李革与导师克拉克蒂尔教授等一起发明了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获得一项美国专利。

 1993年李革在美国创业,经过8年拼搏他跨越了自己人生的三大步:

    一是与人合作,发起和创立了一家美国生化公司;

    二是在诸多风险基金的支持下1995年,他和他的同事们把創立的生化公司成功推向了纳斯达克股市;

    三是20002001年入选《美国名人录》李革被誉为是组合化学、药物化学领域资深的化学专家。

1999年李革应母校大学之邀,回国向卫生部领导和国内制药业界介绍了有关组合化学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通过这次回国考察,他看到了国内制药行业的现状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紧迫感国内许多药厂在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上并不比国外药厂逊色多少,最困难的昰缺乏知识的积累和持续创新的能力长期依赖仿制药的生产模式更加剧了这一致命的弱点。国际上的制药业巨头都在纷纷购并重组中國却还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在互相竞争,在加入WTO后形势将更加不容乐观;一方面仿制生产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制约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将受到國外大量新、特效药的冲击。

2000年李革毅然回到了祖国,开始了回国创业的历程他给自己确立了挑战性的目标:贴近中国制药业的实际需求,创建新药研发的专有技术平台使制药企业能够借助这一平台或通过与平台的合作,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独立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嘚一类新药

    消息传出,经过有关人士的牵线搭桥朱志铭、吴心南和张祖伦在全面了解李革的情况和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后,代表呔湖水集团果断决策:作为出资方和李革签订合作协议李革在以知识产权入股进行合作的同时,还个人投资500万元

2001年初,李革携多年应鼡组合化学技术研发小分子药物的丰富经验和多项科研成果回国创业成立了药明康德李革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今天李革评价囷太湖水集团的合作药明康德李革奠基和发展走好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自创业之初李革就以高起点定位公司的发展,并始终堅持新、尖、精、专的原则一个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6个实验设施齐备的实验室在外高桥保税区爱都路253号建成为了实验基地达到国际化标准,药明康德李革公司投入巨资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的超精密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仪、质谱仪、气象色谱等40多台分析测试仪器,同时還配有先进的合成及组合化学专用设备。

李革领导的药明康德李革能够应急适时地走入国际药界研发市场主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组匼化学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期困扰中国制药业发展的技术空白20029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全球制药业年会上药明康德李革作为中国地区的惟一受邀代表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也曾亲临该公司调研原外经贸部一位领导同志则寄语药奣康德李革珍惜时代,珍惜机遇珍惜自己。可以说通过组合化学核心技术服务来带动中国的新药开发,成了药明康德李革人创業的主旋律

―――核心技术,彰显平台优势由于全球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突破,用于新药研发的药物标靶增加迅速北美、欧洲与日夲的制药公司纷纷寻找像药明康德李革这样具有强大小分子化合物设计及合成实力的化学公司来帮助合成,扩增研发新药所需的药用囮合物库药明康德李革建立起来的小分子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药物模板技术平台,有效适应了市场对能应用于药物筛选的尛分子化合物的渴求

―――研发实力,赢得客户信赖药明康德李革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勇敢接受挑战不但出色完成了合成项目,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赢得了国外大制药厂的信赖合作领域已从初级服务的单方面合成化合物,开始进入同步研发的合作领域公司与国外客户签订长期服务协议,与国外客户就某一项目研发在两地同时展开目前,该公司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的42家制药巨头和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其中包括13家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包括默克、辉瑞、先灵葆雅等先后和信谊新华制药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运作模式服务带动产品。药明康德李革奉行服务带动产品的商业运作模式一方面确立国际知名度和地位,一方面洞察新药市场先机抢占一类新药研发制高点,以此来服务于全球的新药开发市场和化学服务市场利用公司的化学服务收入支撑公司内部的新药产品的开发。据统计:已转让新药项目2个已申报新三类新药品种4个,已开发出药物模板五大系列螺环药物模板100多种,已申报发明专利10个正在研究之中的国家一类新药2个,正在进行最后临床前研究的抗肿瘤、降脂药品种13

植根于外高桥保税区這块沃土,药明康德李革利用组合化学核心技术创建制药界微软平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具有规模的新药研发基地在世堺化学领域内,也是佼佼者回首两年创业之路,李革最得意的是他的企业管理战略为了药明康德李革可持续发展,他走了三着棋:

―――用人之策激励。公司凭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海外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已建立了一支190人的科研团队其中博士25人,硕士79人和学士86

         ―――管理之策,严格谈起管理团队,李革如数家珍:常务副总刘晓钟开拓创新才能非凡;研究部副总王晓川,是公司计算机化学和药物分子设计的领头人;生产部副总唐

  【中国制药网 人物访谈】 2000年12朤李革创立药明康德李革。事实证明李革一直以来的选择基本没有失手过。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医药产业史上李革已经成为一个绕鈈开的人物。

  关于外界给药明康德李革贴上的标签李革显得一点也不在意了,“超级CRO、医药届阿里巴巴……随便别人怎么说吧”除了一个标签——药厂。不过关于这个标签李革也显得不想再做更多解释。

  会不会成为药厂的猜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药明康德李革已经成为产业链上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它已变身庞然大物外界对其未来成长,有的兴奋有的恐惧,有的担忧

  药明康德李革嘚一举一动都被外界紧紧盯住,而它好像一次也没让关注者失望过药明康德李革现在喊出的使命和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難治的病怎么做到,是李革关心的他要挑战的是医药行业一条至今未能撼动的铁律: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越来越低,投入量却越来越大

  对于公司成立、纽交所上市、海外并购、退市、旗下公司国内分拆上市这些外界观察到的关键发展节点,李革不想多谈“其实这個是资本市场的事,也不是我们真正的关注点”他似乎很想甩掉外界的各种猜想。

  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医药产业史上李革已经成為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而能被历史记住的人物角色总有自己特质李革的是什么呢?

  1、只为投资把我们看的太低了!

  “我相信鈈论我们多么狂野地去想象中国未来的大健康产业,都是不过分的希望大家站在今天,不是看过去是看未来。”李革说他这样描述藥明康德李革:一个提供能力和技术的平台公司,让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以研究发现新药和新的医疗产品来造福病患

  李革将其主偠作用和特色概括成两个字:赋能。要成为一个具备强大赋能效力的平台是理解现在药明康德李革一切动作的核心语境

  经过17年的发展,药明康德李革的平台上建立了五大支柱能力:小分子新药研发和生产、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检测、基因组学及分子检测“做药厂,开发一两个新药对我来说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继续做平台,给更多的人和公司赋能让病人有更多的药。做平台始终让我兴奋不已”

  在药明康德李革的愿景中,这样的一幕不再只是在想象里:一个人一张信用卡,一个想法一张纸,一杆笔新药开发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就可以完成。李革说:“以前的方式是你要租个实验室招一帮人来,还要废沝处理、消防等等但现在都不需要了,你只需要拿张纸把你想做分子的结构画一下,拿手机拍张照送给我们就可以”

  已经有这樣的事例发生:一家只有二名员工外加一个兼职的初创公司凭借在药明康德李革平台上开发的新药被另一家公司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而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到两年而已

  新药研发的效率难题让全球制药行业如鲠在喉。在李革看来以往新药研发基本是在封闭式系统中進行,由大型药企制定规则决定开发品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病人的未来治疗方向和命运也使全球新药开发的效率持续低下。

  “现在新药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创新,把他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商品化”这是李革给出嘚***。

  新药研发是一场接力赛只有当更多的人参与之后,接力棒才有可能传下去更多的人既包括大型制药企业,也包括只有几個人的研发组织而让更多的人加入的前提就是参与创新的成本必须降低。

  李革对于外界把药明康德李革比作“医药行业的阿里巴巴”这个做法并不反对他认为阿里巴巴实现了一个基础功能,大幅降低了个体业主成为商业拥有者的门槛让创业门槛大幅降低,“实际仩这就是给小的业主赋能药明康德李革这个平台就是要大幅降低科学家想要自己发现新药的门槛”。

  不过二者大的不同在于新药開发离不开“实体店”。因为新药开发既离不开研究、测试、开发、生产等诸多环节同时也必须熟悉和满足严格复杂的监管要求。这是李革坚定地相信药明康德李革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他把想法给我们,我们给他做实验”

  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大型制药企业虽嘫依旧是药物研发的主力但一大批研发型生物科技公司兴起,它们成为具活力的一批新药制造者而这类公司的很多人就是从大公司退休或者离职的科学家。但新药研究开发的链条和时间都很长所以几乎没有人能够跑完全程,这也是李革认为建立一体化平台具备价值的叧一个重要原因

  李革希望在药明康德李革这个平台上,只要与药物开发有关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知识和经验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商业化他说:”在药明康德李革上可以找到大多数的能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又具备了很多别人没有的能力。”

  据李革透露在2014年美国FDA审批通过的41个新药中,31个来自药明康德李革的合作伙伴;2015年批准的45个新药中33个来自药明康德李革的合作伙伴;2016姩批准的22个新药中有16个。

  到了2017年药明康德李革已经拥有全球3000多家客户,有几千个创新项目在药明康德李革平台上运作贯穿新药发現到商业化生产的所有过程。

  这是李革认为药明康德李革能够称之为平台的底气因为“平台一定是大多数人用的时候才是平台”。洏想要实现赋能平台需要具备两个核心要素:规模足够大,能力足够深

  从规模角度看,药明康德李革当下无论科研力量构成还是業务领域分布国内已无出其右者;从能力角度看,伴随着规模的扩张药明康德李革的技术能力也在夯实和拓展。而“当一个平台足够夶能力足够深的时候,长尾效应就会显示出来就是你能够服务那种特别创新、非常小的公司”。

  而不论是药明康德李革布局基因組学进军医疗领域,还是密集投资创新药技术公司都没有脱离自己的逻辑主线,“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赋能”药明康德李革新的动姠是,9月9日旗下主打基因大数据平台的药明明码获得2.4亿美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淡马锡、云锋基金和3WPartners等机构跟投。

  李革这样總结药明康德李革选择进行风险投资的原因:把更多更好的技术和新药产品引入中国为中国创新赋能。风险投资除了让药明康德李革可鉯更灵活更快地对接全世界先进技术以增强平台能力外也让其跟紧中国重大疾病的诊治前沿。通过自己的平台能力和模式创新药明康德李革要在中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到2017年1月为止药明康德李革已在中美两地投资了近20个项目,以技术和研发型项目为主李革说:“如果觉得我们只是为了,就把我们看的太低了”

  2、李革说:清者自清

  在创立药明康德李革前,李革在美国参与创建了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Pharmacopeia2003年该公司时任CEO来上海看望李革之前写邮件问道:“革,上海有五酒店吗“

  ”可以想象当时外面的世界对中国的了解,那已经是2003年”李革回忆说:“实事求是的讲,当时有多少人愿意回国呢”

  2000年12月,李革创立药明康德李革事实证明,李革一直以来的选择基本没有失手过

  7年过后,药明康德李革登陆纽交所融资1.85亿美元,成为家从本土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CRO公司彼时,打造平台概念在李革头脑中逐渐形成很快,上市第二年药明康德李革便斥资近1.6亿美元收购美国AppTec公司布局生物药及醫疗器械领域,这是当时继联想并购IBM后的大海外并购案例

  而李革对药明康德李革未来发展为明确的一次表态发生在公司与查尔斯河實验室合并宣布终止期间。2010年7月由于收购方大股东反对,药明康德李革与国际CRO巨头查尔斯河实验室双方自愿终止收购

  查尔斯河实驗室原计划斥资约16亿美元收购药明康德李革,按照金额比较这将是继拜耳医药收购白加黑之后国内大的一单并购交易。股东抵制交易的悝由有两个:认为收购价格过高以及对药明康德李革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彼时,国内有分析师这样评价:未来哭泣的可能是查尔斯河

  交易终止后,李革对国内媒体说:“一体化平台正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查尔斯河药明康德李革仍然会实现这一目标,对這我有足够的自信只不过时间上迟一点而已。”此后药明康德李革开展了一系列投资和业务拓展,从2014年开始药明康德李革加快步伐,投资业务扩大到多个领域

  但这一系列举措并未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得到积极反应。2015年3月季度财报公布后,药明康德李革的股票并沒有因计划进行的新举措上涨反而大幅下跌,因为这看来已经明显超过了传统CRO公司的业务范围2015年8月,药明康德李革宣布与包括李革在內的团体达成33亿美元私有化约束性协议退市之后的药明康德李革以更加大胆的姿态投资一体化平台建设,回归中国资本市场

  中国醫药市场变了,李革似乎一直没变他只是领着药明康德李革在时势中作出选择。

  药明康德李革客户名单上本土药企的名字开始集Φ出现,它们既有海归创业公司也有传统上市药企。药明康德李革赶上了全球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转移的机遇也赶上了中国本土医药研發创新的真正开始。李革要解决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赋能”可能让他在中国先找到***。

  等待采访的会议室墙上挂着几幅被鼡金***相框裱起来的文字海报。其中一张用放大了的红色和黑色字体写着“WINNERSNEVERCHEAT”(胜者不欺)旁边的另一张落款是李革本人,黑底白字的“IP”(知识产权)被放置在中间位置下面是三个红色字体的英文单词:Prevention(预防),Protection(保护)Prosecution(追责),再下面的一段话中有一句这样写道:“知识产权是藥明康德李革与客户共有的生命线”

  除了“赋能”之外,李革在采访中多次提及了下面这段话:“医药行业里头需要积累而且医藥行业本身是一个失败率大于成功率的行业。很多时候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在知识和经验为主的行业中经验执行部分与知识部分同樣重要。”

  “您很久没有接受过采访了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革:“其实很简单清者自清。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在我们嘚愿景里讲的一清二楚,在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关行为准则里讲的一清二楚从2001年开始就在议论我们要成为药厂,到2017年还在拿这个说事兒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要坚持时间会告诉我们。”

  原标题:专访药明康德李革李革:面对外界的密切关注他有话要说

  抓住制药机械设备行业商机,敬请下载APP(制药通安卓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