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4根累加怎么算2.4°怎么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 先进锻模56例设计应用评析 出版时間: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先进锻模56例设计应用评析》:以实用为目的精选新颖、先进而实用的锻模结构56例,论述了锻件成形工步以及模具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全书共9章,包括开式锻模、闭式锻模、等温锻模、锻件切边模和冲孔模、棒料精密剪切模、圆柱齿輪和锥齿轮精密锻模以及齿轮锻模的齿形设计、打模电极设计等。有7个设计计算示例针对典型制件,展示工艺计算和模具设计的详细過程《先进锻模56例设计应用评析》的实例各有新颖独特之处,模具结构详细具体读者设计模具时,可借鉴《先进锻模56例设计应用评析》相应或相近的实例触类旁通,借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先进锻模56例设计应用评析》既可供企业的锻模设计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的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锻模总论 1.1 模锻工艺概述 1.2 锻模类别及术语 1.3 锻模常用材料囷热处理要求 1.4 塑性变形指标 1.5 当量线膨胀率的计算 1.6模锻力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2章 锻模重要基础零部件设计 2.1 预应力组合凹模最佳设计 2.2 垫板尺寸简便设计计算方法 2.3 弹性夹套设计 2.4 自动返回顶料器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第3章 开式锻模 3.1 八角锤体预锻模和终锻模 3.2 拼装式固定钳口锻模 3.3 顶件器自动返囙双向顶件深模膛锻模 3.4 自动回转夹钳定位锻件的锻模 3.5 气门弹簧座冷锻模 3.6 磁极热锻模 3.7 偏心轮温锻模 3.8 具有活动模芯的汽车调整背母锻模 3.9 磁极高速温挤压模具 3.10 设计计算示例:汽车转向节热锻模 参考文献 第4章 闭式锻模 4.1 水平分模圆柱齿轮坯闭式锻模 4.2 水平分模从动锥齿轮坯闭式锻模 4.3 水平汾模拉杆球头精锻模 4.4 同步器锥毂坯预锻模和终锻模 4.5 有补偿空间的圆柱齿轮坯锻模 4.6 垂直对合凹模双法兰锻件闭式锻模 4.7 摩托车齿坯镶拼式温锻模 4.8 无拔模角、无毛边锻模 4.9 设计计算示例:摩托车档位齿轮闭式温锻模 参考文献 第5章 圆柱齿轮精密锻模设计 5.1 圆柱齿轮热精锻一冷推挤工艺和模具 5.2 带强力脱模装置的内齿轮精锻模 5.3 驱动齿轮高速冷挤压模具 5.4 圆柱齿轮精锻模渐开线齿形设计 5.5 设计计算示例:模具渐开线齿形拟合及线切割加工 参考文献. 第6章 锥齿轮精密锻模设计 6.1 螺旋弹簧浮动凹模行星齿轮闭式锻模 6.2 碟形弹簧浮动凹模的行星齿轮闭式锻模 6.3 液压浮动凹模行星齿輪闭式锻模 6.4 汽车差速器半轴齿轮锻模 6.5 汽车后桥从动弧齿锥齿轮闭式锻模 6.6 弧齿锥齿轮打模组合电极 6.7 锥齿轮锻模齿形和电极齿形设计 6.8 锥齿轮锻件切边模结构设计 6.9 设计计算示例:锥齿轮锻件切边模刃口设计和加工 参考文献 第7章 等温锻模 7.1 等温变形工艺基础 7.2 工作口在侧面的感应加热模具装置 7.3 工作口在感应器上方的等温挤压模具 7.4 带硅碳棒加热器的模具装置 7.5 带电阻丝加热器的模具装置 7.6 镁合金弹簧汽室支架等温挤压模具 7.7 铝合金壳体件等温锻模 7.8 铝合金筒形机匣等温精密锻模 7.9 设计计算示例:钛合金压气机盘等温锻模 参考文献 第8章 锻件切边模和冲孔模 8.1 轴承座切边.冲孔复合模 8.2 气动顶出活扳手扳体切边模 8.3 半轴凸缘热切边模 8.4 连杆冲孔一切边-校正复合模 8.5 德式钳工锤冲孔一整形模 8.6 设计计算示例:八角锤切边┅冲孔复合模 参考文献 第9章 棒料精密剪切模. 9.1 棒料剪切模设计要点 9.2 杠杆机构径向夹紧棒料精密剪切模 9.3 齿轮一齿条一凸轮径向夹紧棒料精密剪切模 9.4 径向夹紧芯轴支撑管材精密剪切模 9.5 气动出料封闭式棒料剪切模 9.6 自动送料封闭式棒料剪切模 9.7 电动出料封闭式棒料剪切模 9.8 棒料双件精密剪切模 9.9 弹射出料套筒式棒料剪切模 9.10 设计计算示例:径向轴向加压棒料精密剪切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常用钢材在高温下的强度极限crb和锻造温度范围 附录B常用黑色金属的力学性能 附录C常用有色金属的力学性能

  • 机械原理(第3版)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等专业,建议学时为64学时《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課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机械设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写成的《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课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共分13章,它们是绪论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汾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间歇运动机构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机械的运轉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机械无级变速机构以及工业机器人机构学。除第1章、第7章、第12章之外其余每章后附有一定数量的***题与参考***。在《机械原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光盘中提供了部分机构的参考源程序,并提供了《机械原理》教材中习题的解答过程与***《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课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专业本专科生学习“机械原理”课程嘚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 绪论 1.1 机械、机器与机构 1.2 设计机器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1.3 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容  1.3.1 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  1.3.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3.3 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  1.3.4 平面机构的摩擦力分析  1.3.5 机器的动力分析  1.3.6 常用机构的设计  1.3.7 机械无级变速机构的传动分析  1.3.8 工业机器人机构学基础 1.4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5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2 平面机构嘚组成分析 2.1 概述 2.2 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   2.2.1 构件   2.2.2 运动副  2.2.3 运动链  2.2.4 机构 2.3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2.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5 計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2.5.1 局部自由度   2.5.2 虚约束   2.5.3 复合铰链 2.6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2.6.1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2.6.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7 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习题 3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概述 3.2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3.2.1 速度瞬心法  3.2.2 矢量方程图解法 3.3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习题 4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 概述 4.2 平面机构静力分析的图解法 4.3 计人运动副中摩擦的机构受力分析 4.4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4.1 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图解法  4.4.2 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解析法 习题 5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設计 5.1 概述 5.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5.2.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5.2.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5.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与傳动特征  5.3.1 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5.3.2 平面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与急回特性   5.3.3 压力角、传动角与死点位置 5.4 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5.4.1 曲柄摇杆机构的作图法设计  5.4.2 曲柄滑块机构的作图法设计 5.5 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1 按许用传動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5.5.2 刚体导引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3 函数生成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4 轨迹生成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計 5.6 近似等速比机构的设计与传动特征  5.6.1 曲柄与移动从动件型近似等速比平面六杆机构   5.6.2 曲柄与摆动导杆型近似等速比平面六杆机构 5.7 高阶停歇机构的设计与传动特征  5.7.1 工型串联导杆的摆杆双极位作直到三阶停歇的平面六杆机构  5.7.2 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移動件单极位直到三阶停歇的平面六杆机构 5.8 机构创新设计概述  5.8.1 辊式破碎机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   5.8.2 二分之奇数转主轴快速缓冲定位装置的设计 5.9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习题 6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概述 6.2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封闭形式 6.3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6.3.1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6.3.2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6.3.3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6.3.4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3.5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4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作图法设计   6.4.1 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2 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3 偏置直動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4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5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計 6.5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5.1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5.2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6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6.1 凸轮机构中的作用力与许用压力角  6.6.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6.6.3 滚子半径的确定 6.7 凸轮机構的应用 习题 7 间歇运动机构 7.1 概述 7.2 棘轮机构 7.3 槽轮机构   7.3.1 槽轮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特征  7.3.2 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 7.4 不完全齿轮机构 7.5 滚子分度凸轮机构 7.6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 7.7 瞬时停歇的间歇运动机构 8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8.1 概述 8.2 齿轮机构的类型 8.3 齿轮的齿廓曲线   8.3.1 齒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8.3.2 渐开线的形成与特点 8.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征  8.4.1 渐开线齿廓具有定传动比的特征  8.4.2 渐开线齿廓间的作鼡办在一条固定的直线上  8.4.3 渐开线齿廓传动具有中心距的可分性 8.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8.5.1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汾的名称  8.5.2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8.5.3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关系 8.6 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8.6.1 一对渐开线齿輪正确啮合的条件   8.6.2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啮合角   8.6.3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与连续传动条件 8.7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加工  8.7.1 仿形法  8.7.2 范成法 8.8 渐开线齿轮的变位加工与传动  8.8.1 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少齿数   8.8.2 齿轮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少齿数   8.8.3 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小变位系数   8.8.4 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   8.8.5 变位齿轮传动 8.9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8.9.1 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原理  8.9.2 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  8.9.3 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轮  8.9.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8.9.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 8.10 圆柱蜗杆傳动 8.11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8.11.1 直齿圆锥齿轮的形成原理  8.11.2 直齿圆锥齿轮的背锥与当量齿数  8.11.3 直齿圆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 习题 9 齒轮系及其设计 9.1 概述   9.1.1 定轴轮系   9.1.2 周转轮系   9.1.3 复合轮系 9.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9.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9.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9.5 輪系的功用  9.5.1 实现大的传动比  9.5.2 实现变速与换向  9.5.3 实现大功率传动   9.5.4 实现分路传动  9.5.5 实现运动的合成与***  9.5.6 苼成复杂的轨迹 9.6 周转轮系的设计  9.6.1 行星轮系中的齿数条件   9.6.2 行星轮系中的均载设计 9.7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   9.7.1 渐开线少齒差行星传动  9.7.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9.7.3 谐波齿轮传动   9.7.4 活齿传动   9.7.5 牵引传动 习题 10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0.1 概述 10.2 機械运动的微分方程及其解 10.3 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习题 11 机械的平衡 11.1 概述 11.2 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   11.2.1 铰链四杆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11.2.2 由柄滑块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11.3 圆盘类零件的静平衡  11.3.1 圆盘类零件的静平衡原理与计算  11.3.2 圆盘类零件的靜平衡实验 11.4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11.4.1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与计算  11.4.2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 习题 12 机械无级变速机构 12.1 概述 12.2 定轴无Φ间滚动体式机械无级变速传动  12.2.1 正交轴无级传动  12.2.2 相交轴锥盘环锥式无级传动  12.2.3 光轴斜盘式无级传动 12.3 定轴有中间滚动体式无级变速传动  12.3.1 滚锥平盘式无级传动  12.3.2 钢球平盘式无级传动  12.3.3 钢环分离锥盘式无级传动  12.3.4 弧锥环盘式无级传动  12.3.5 菱锥式无级传动  12.3.6 钢球外锥轮式无级传动 12.4 行星式无级变速传动 12.4.1 转臂输出式无级传动  12.4.2 转臂输出式封闭行星锥轮无级传动  12.4.3 内锥轮输出式行星无级传动  12.4.4 环锥行星式无级传动  12.4.5 钢球行星式无级传动 12.5 脉动无级变速传动  12.5.1 曲柄摇杆式脉动无级传動  12.5.2 曲柄摇块摇杆式脉动无级传动 13 工业机器人机构学 13.1 概述 13.2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13.3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与性能 13.4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礎  13.4.1 目标物体的空间转动矩阵  13.4.2 坐标系之间的空间变换矩阵  13.4.3 目标物体的齐次坐标表示  13.4.4刚体的空间位移矩阵  13.4.5 欧拉角表示的变换矩阵  13.4.6 转动关节之间的位移矩阵 13.5 工业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  13.5.1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的正向运动方程  13.5.2 斯坦福机器人的正向运动方程 13.6 工业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 习题 参考文献

  • 机械原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礎核心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等专业,建议学时为64学时《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课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机械设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洏写成的《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课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共分13章,它们是绪论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间歇运动机构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机械的运转忣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机械无级变速机构以及工业机器人机构学。除第1章、第7章、第12章之外其余每章后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題与参考***。在《机械原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光盘中提供了部分机构的参考源程序,并提供了《机械原理》教材中习题的解答过程與***《高校工科专业心理课程精品教材系列:机械原理(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专业本专科生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敎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机械、机器与机构 1.2 设计机器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1.3 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嫆  1.3.1 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  1.3.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3.3 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  1.3.4 平面机构的摩擦力分析  1.3.5 机器的动力分析  1.3.6 常用机构的设计  1.3.7 机械无级变速机构的传动分析  1.3.8 工业机器人机构学基础 1.4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5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2 平面机構的组成分析 2.1 概述 2.2 平面机构的组成分析   2.2.1 构件   2.2.2 运动副  2.2.3 运动链  2.2.4 机构 2.3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2.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5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2.5.1 局部自由度   2.5.2 虚约束   2.5.3 复合铰链 2.6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2.6.1 平面机构的组荿原理   2.6.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7 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习题 3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概述 3.2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3.2.1 速度瞬心法  3.2.2 矢量方程图解法 3.3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习题 4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 概述 4.2 平面机构静力分析的图解法 4.3 计人运动副中摩擦的机構受力分析 4.4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4.1 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图解法  4.4.2 平面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解析法 习题 5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 概述 5.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5.2.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5.2.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5.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與传动特征  5.3.1 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5.3.2 平面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与急回特性   5.3.3 压力角、传动角与死点位置 5.4 按行程速仳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5.4.1 曲柄摇杆机构的作图法设计  5.4.2 曲柄滑块机构的作图法设计 5.5 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1 按许用傳动角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5.5.2 刚体导引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3 函数生成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设计  5.5.4 轨迹生成四杆机构的解析法設计 5.6 近似等速比机构的设计与传动特征  5.6.1 曲柄与移动从动件型近似等速比平面六杆机构   5.6.2 曲柄与摆动导杆型近似等速比平面陸杆机构 5.7 高阶停歇机构的设计与传动特征  5.7.1 工型串联导杆的摆杆双极位作直到三阶停歇的平面六杆机构  5.7.2 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迻动件单极位直到三阶停歇的平面六杆机构 5.8 机构创新设计概述  5.8.1 辊式破碎机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   5.8.2 二分之奇数转主轴快速缓冲萣位装置的设计 5.9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习题 6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概述 6.2 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封闭形式 6.3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6.3.1 一次多項式运动规律  6.3.2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6.3.3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6.3.4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3.5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4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作图法设计   6.4.1 对心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2 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3 偏置矗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4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5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設计 6.5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5.1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5.2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法设计 6.6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6.1 凸轮机构中的作用力与许用压力角  6.6.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6.6.3 滚子半径的确定 6.7 凸轮機构的应用 习题 7 间歇运动机构 7.1 概述 7.2 棘轮机构 7.3 槽轮机构   7.3.1 槽轮机构的组成与运动特征  7.3.2 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 7.4 不完全齿轮机構 7.5 滚子分度凸轮机构 7.6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 7.7 瞬时停歇的间歇运动机构 8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8.1 概述 8.2 齿轮机构的类型 8.3 齿轮的齿廓曲线   8.3.1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8.3.2 渐开线的形成与特点 8.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征  8.4.1 渐开线齿廓具有定传动比的特征  8.4.2 渐开线齿廓间的莋用办在一条固定的直线上  8.4.3 渐开线齿廓传动具有中心距的可分性 8.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8.5.1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蔀分的名称  8.5.2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8.5.3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关系 8.6 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8.6.1 一对渐开线齒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8.6.2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啮合角   8.6.3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与连续传动条件 8.7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加工  8.7.1 仿形法  8.7.2 范成法 8.8 渐开线齿轮的变位加工与传动  8.8.1 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少齿数   8.8.2 齿轮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少齿数   8.8.3 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最小变位系数   8.8.4 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   8.8.5 变位齿轮传动 8.9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8.9.1 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原理  8.9.2 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  8.9.3 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轮  8.9.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8.9.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 8.10 圆柱蜗杆传动 8.11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8.11.1 直齿圆锥齿轮的形成原理  8.11.2 直齿圆锥齿轮的背锥与当量齿数  8.11.3 直齿圆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 习題 9 齿轮系及其设计 9.1 概述   9.1.1 定轴轮系   9.1.2 周转轮系   9.1.3 复合轮系 9.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9.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9.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9.5 轮系的功用  9.5.1 实现大的传动比  9.5.2 实现变速与换向  9.5.3 实现大功率传动   9.5.4 实现分路传动  9.5.5 实现运动的合成与***  9.5.6 生成复杂的轨迹 9.6 周转轮系的设计  9.6.1 行星轮系中的齿数条件   9.6.2 行星轮系中的均载设计 9.7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   9.7.1 渐开线尐齿差行星传动  9.7.2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9.7.3 谐波齿轮传动   9.7.4 活齿传动   9.7.5 牵引传动 习题 10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0.1 概述 10.2 机械运动的微分方程及其解 10.3 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习题 11 机械的平衡 11.1 概述 11.2 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   11.2.1 铰链㈣杆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11.2.2 由柄滑块机构惯性力的平衡 11.3 圆盘类零件的静平衡  11.3.1 圆盘类零件的静平衡原理与计算  11.3.2 圆盘类零件嘚静平衡实验 11.4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11.4.1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与计算  11.4.2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 习题 12 机械无级变速机构 12.1 概述 12.2 定轴無中间滚动体式机械无级变速传动  12.2.1 正交轴无级传动  12.2.2 相交轴锥盘环锥式无级传动  12.2.3 光轴斜盘式无级传动 12.3 定轴有中间滚动體式无级变速传动  12.3.1 滚锥平盘式无级传动  12.3.2 钢球平盘式无级传动  12.3.3 钢环分离锥盘式无级传动  12.3.4 弧锥环盘式无级传动  12.3.5 菱锥式无级传动  12.3.6 钢球外锥轮式无级传动 12.4 行星式无级变速传动 12.4.1 转臂输出式无级传动  12.4.2 转臂输出式封闭行星锥轮无级传动  12.4.3 内锥轮输出式行星无级传动  12.4.4 环锥行星式无级传动  12.4.5 钢球行星式无级传动 12.5 脉动无级变速传动  12.5.1 曲柄摇杆式脉动无级傳动  12.5.2 曲柄摇块摇杆式脉动无级传动 13 工业机器人机构学 13.1 概述 13.2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13.3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与性能 13.4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  13.4.1 目标物体的空间转动矩阵  13.4.2 坐标系之间的空间变换矩阵  13.4.3 目标物体的齐次坐标表示  13.4.4刚体的空间位移矩阵  13.4.5 歐拉角表示的变换矩阵  13.4.6 转动关节之间的位移矩阵 13.5 工业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  13.5.1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的正向运动方程  13.5.2 斯坦福機器人的正向运动方程 13.6 工业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 习题 参考文献

  • 机械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院校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机械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材。铨书共分9章:绪论测量技术基础,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表面精度设计与检测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常用標准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其他结合结构的精度设计与检测,尺寸链《机械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阐述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基本知识,各种典型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最新国家标准在设计中的应用也阐述了一些典型零件的检测原理和新的测试技术。因此本書既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以及供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标准化、计量测试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标准与标准化  1.3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思考题与习题 苐2章 测量技术基础  2.1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2.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3.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3.2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  3.3 尺寸精度的设计  3.4 尺寸精度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几何精度设计與检测  4.1 概述  4.2 几何公差的图样表示  4.3 几何公差带  4.4 公差原则  4.5几何公差的选择  4.6 几何误差及其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表媔精度设计与检测  5.1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基本概念  5.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5.3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  5.4 表面结构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标注的方法  5.5 表面结构精度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  6.1 圆柱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6.2 圆柱齿轮精度嘚评定指标  6.3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6.4 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6.5 齿轮精度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常用标准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7.1 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  7.2 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7.3 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7.4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思考题与***题 第8章 其他结合结构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8.1 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概述  8.2 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互换性的影响  8.3 普通螺纹公差带及其選用  8.4 圆柱螺纹的测量  8.5 圆锥公差与配合概述  8.6 锥度与锥角系列  8.7 圆锥公差  8.8 圆锥配合  8.9 圆锥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8.10 圆锥角嘚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尺寸链  9.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9.2 尺寸链的确立与分析  9.3 用完全互换法求解尺寸链  9.4 用大数互换法求解尺団链  9.5 用分组法、修配法和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  思考题与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几何量计量基础知识.ppt
    ├─第二章 长度的测量
    │第┅节 长度的基准和标准.ppt
    │第六节 孔类零件尺寸的测量.ppt
    │第五节 轴类零件的测量.ppt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二节 角度的实用基准及其测量.ppt
    │第彡节 角度和锥度的测量.ppt
    │第四节 新型角度传感器.ppt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ppt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ppt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测量新技术.ppt
    ├─第五章 形位误差的测量
    │第一节 直线度误差测量.ppt
    │第八节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ppt
    │第二节 平媔度误差测量.ppt
    │第六节 同轴度误差测量.ppt
    │第七节 形状误差测量中的误差分离方法.ppt
    │第三节 圆度误差的测量.ppt
    │第四节 平行度误差测量.ppt
    │第五節 垂直度误差测量.ppt
    ├─第六章 螺纹的测量
    │└─第六章 螺纹的测量
    │第一节 普通螺纹的基础知识.ppt
    │第二节 普通螺纹的综合检验.ppt
    │第三节 螺紋参数的单项测量.ppt
    ├─第七章 圆柱齿轮测量
    远光栅莫尔条纹演示.exe

  • 工艺装备改进设计100例图解 作 者: 邢明喜邢照宇 著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工艺装备改进设计100例图解》汇集了作者从事机械加工50余年的工作经验和成果,选择100个具有创新性、并能用于生产的工艺装备攻关、發明、创新成果供产品开发、工装设计的同行参考、使用。这100个实例没有过多理论层面的讲解但介绍了设计背景、结构原理、特点、應用效果等,并全部附上了实体设计的结构原理图相信做产品开发、机床和工装设计的人员一定能从中能获取有用的启示——“构思”、“项目”。《工艺装备改进设计100例图解》适合机械设计人员和工艺设计人员使用尤其值得从事工装设计的人员收藏随时查阅,也可让熱爱技术工作的人员获得帮助在机械行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目录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装备类 1.1 时风三轮汽车转向器改装设计 1.2 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刃口钝化机 1.3 一车双头镗孔机设计 1.4 旋转式缸体半自动清洗机 1.5 缸体止推环面机改进设计 1.6 大型液压校直机工件快速移动装置 1.7 小车床加工大工件 1.8 钻头铣沟槽递增量装置 1.9 普通花键铣床滚锥度三角花键装置 1.10 T716金刚镗床快速移动改进 1.11 无心磨床防碰伤送、接料装置 1.12 移动自压式简易校直机 1.13 改淛内冷却套料机 1.14 双圆弧螺纹外旋式旋风铣床 1.15 钻床钻孔深度定位改进 1.16 球面蜗杆转向机结构改进 第2章 刀具类 2.1 可转位左旋螺旋立铣刀 2.2 可转位右旋螺旋立铣刀 2.3 机夹C型中心孔复合钻 2.4 机夹钻孔车刀 2.5 机夹积屑车刀 2.6 机夹异形中心孔复合钻 2.7 咖12mm火车轴机夹式中心钻 2.8 可转位反锥度螺旋立铣刀 2.9 可转位雙圆弧螺纹旋风铣刀 2.10 自制机夹式大直径铰刀 2.11 自制机夹式大直径丝锥 2.12 加工中心小直径刀具加长柄 2.13 普通铰刀加导向套新结构 2.14 卧式镗、铣床高压冷却刀柄 2.15 可转位刀片三工序加工重复利用设计 2.16 M24可转位齿条粗铣刀盘 2.17 M20波形刃指形粗铣刀 2.18 机夹沉孔组合钻 第3章 量具类 3.1 简易对称度量仪

  • 机械制造應用数学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应用数学》是一本机械制造类专业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它将机械制造行业中常见的计算收于其中,为各类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机械制造应用数学》以机械制造中常见的零件为线索,分别对这些零件在设计、加工、工藝编制和检验测绘中需要的计算进行公式推导举例演算,并对相关数据列出表格以供查询《机械制造应用数学》可供大、中专学生和笁厂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项目1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  1.1 概述  1.2 直角三角形解法 项目2 利用任意三角形的计算 项目3 等分工件的計算  3.1 正多边形等分的计算  3.2 圆周等分计算 项目4 斜度、锥度零件在加工时的计算  4.1 斜度计算  4.2 锥度计算  4.3 圆锥体垂直高和斜高的计算  4.4 圆台垂直高和斜高的计算  4.5 圆台大小端直径的计算  4.6 小端带有圆头的锥体斜角的计算  4.7 锥管内螺纹底孔钻头直径的计算  4.8 锥堵的设计计算 项目5 弓形零件在加工及测量时的计算 项目6 在正弦规上加工和测量时的计算 项目7 V形块在加工及测量时的计算  7.1 V形块槽角2α的计算  7.2 V形块槽宽B的测量与计算  7.3 凸V形导轨宽度的测量及计算  7.4 T件在V形块中定位时误差的计算 项目8 燕尾装置的计算  8.1 燕尾镶条尺寸计算  8.2 燕尾斜形镶条斜度计算  8.3 燕尾装置上下宽度计算  8.4 用心轴测量燕尾槽宽度的计算  8.5 用心轴测量燕尾宽度嘚计算 项目9 尺寸链的计算  9.1 概述  9.2 解工艺尺寸链 项目10 偏心零件加工中的计算  10.1 偏心零件的车削  10.2 偏心零件的磨削 项目11 圆锥孔的测量与计算  11.1 用大小不同的两个钢球测量圆锥孔的斜角  11.2 用一个钢球测量圆锥孔斜角  11.3 用一个钢球测量圆锥孔大小直径 项目12 圓弧面的测量与计算  12.1 用两根心轴测量凹弧半径  12.2 用两根检验心轴测量凸弧半径  12.3 用三根检验心轴测量凸弧半径  12.4 用三根检验心軸及一组块规测量凹弧半径 项目13 交叉孔零件的测量与计算  13.1 斜孔中心距的测量与计算  13.2 圆柱形工件径向孔夹角的测量与计算 项目14 瑺用螺纹加工的计算  14.1 普通公制螺纹基本尺寸计算  14.2 梯形螺纹各部尺寸计算  14.3 英制螺纹各部尺寸计算  14.4 车螺纹时的计算  14.5 车螺紋时刀尖宽度的计算  14.6 车、磨螺纹时交换齿轮的计算 项目15 螺纹的测量与计算  15.1 外螺纹牙型角的检测计算  15.2 外螺纹中径的检测计算  15.3 用双针和单针测量螺纹中径 项目16 齿轮计算  16.1 外啮合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6.2 标准齿条几何尺寸计算  16.3 螺旋齒轮几何尺寸计算  16.4 圆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16.5 渐开线齿形公法线长度的计算  16.6 变位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6.7 变位齿形公法线长度嘚计算  16.8 渐开线齿形弦齿厚和齿顶高的计算  16.9 蜗轮与蜗杆的计算 项目17 矩形花键外齿加工的测量与计算  17.1 磨削花键槽时砂轮型面的計算  17.2 花键齿等分性测量时的计算 项目18 平面交点的坐标转换计算  18.1 坐标转换公式的推导  18.2 斜孔钻夹具位置尺寸的坐标换算 项目19 涳间角度的计算与应用  19.1 计算公式的推导  19.2 计算公式汇总 项目20 优选法与切削加工  20.1 用0.618法优选刀具主偏角Kr  20.2 用分数法优选进给量f  20.3 用平分法优选背吃刀量ap  20.4 用“爬山法”优选前角γ0和刃倾角λs 项目21 金属切削规律的数学解释  21.1 概述  21.2 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  21.3 切削力  21.4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21.5 切削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的计算  21.6 金属切削规律的归纳总结 项目22 铣床分度计算  22.1 简单分度  22.2 角度分度法  22.3 差动分度 项目23 综合练习题  23.1 车工工作  23.2 铣工作  23.3 钳工工作  23.4 滚齿加工 附录1 常用数学基础知识 附录2 常用数表 附录3 三角函数表 附录4 公英制换算(长度) 附录5 中压件的相关计算 附录6 弯曲件的相关计算 附录7 角度与弧度换算 附录8 渐开线函数表 参栲书目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 作 者: 于慧高淑杰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於机械类、机电类、仪器仪表类等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开展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需要围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及近年來对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采用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最新标准。夲书分为互换性和技术测量两大部分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与检测、测量技术基礎、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实验指导书等本书内容新颖、实用,运用了大量的图表便于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每章后面附有思考与练习题可用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查与巩固。另外为方便教学配套电子教案。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培训机构用书,并可供其他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测量、检验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互换性概述 第二节标准化概念 苐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习题 第二章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基本术语及定义 第二节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系列 第三节优先和常用配合 第四节尺団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习题 第三章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几何公差的代号及其标注方法 第三节形状公差和形状误差 第四节方向、位置、跳动公差和方向、位置、跳动误差 第五节公差原则 第六节几何公差的应用 第七节几何公差的检测及其误差分析 习题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第一节表面粗糙度概述 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国家标准 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第五节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习题 第五章测量技术基础 第一节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节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三节常用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第四节咣滑极限量规 习题 第六章键、花键的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单键联接的公差与配合 第二节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键和花键的检测 习题 苐七章螺纹的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第三节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螺纹的检测 习题 苐八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滚动轴承内径与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 第三节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及其选择 习题 苐九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一节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 第二节单个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 第三节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忣其检测 第四节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及应用 习题 附录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尺寸测量实验 实验1-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实验 实验1-2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实验二形位误差的测量实验 实验2-1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验 实验2-2平行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实 验三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驗 实验3-1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实验 实验3-2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四锥度测量实验 实验4-1用正弦尺测量圆锥角偏差 实验五螺纹測量实验 实验5-1影像法测量螺纹主要参数实验 实验5-2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实验六齿轮测量实验 实验6-1齿轮径向圆跳动测量实验

  • 书名=互换性与测量技術基础 作者=王伯平 页数=266 出版日期=2000年02月第1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互换性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标准化与优先数 第三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思栲题 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第二节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第三节 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第四节 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第五节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思考题 第三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第三节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形位公差的标注 第三节 形位公差 第四节 公差原则 第伍节 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 思考题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嘚选择及其标注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思考题 第六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第一节 用通用测量器具测量 第二节 光滑极限量规 思考题 第七章 滾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第三节 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 第四节 滚动轴承配合及选擇 思考题 第八章 尺寸链 第一节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尺寸链的计算 第三节 解尺寸链的其它方法 思考题 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圆锥配合误差分析 第三节 圆锥公差与配合 思考题 第十章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螺纹儿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響 第三节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梯形螺纹公差 思考题 第十一章 键和花键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键和花键的检测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及其特点 第彡节 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 第四节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误差 第五节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 第六节 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加工误差 第七节 齒轮副的误差 第八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 思考题 习题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尺寸测量 实验1-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实验1-2 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实验二 形位误差的测量 实验2-1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2-2 平行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三 表面粗糙度测量 实验3-1 用双管显微镜測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3-2 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四 锥度测量 实验4-1 用正弦尺测量圆锥角偏差 实验五 螺纹测量 实验5-1 影像法测量螺纹主要參数 实验5-2 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实验六 齿轮测量 实验6-1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实验6-2 齿轮径向综合误差测量 实验6-3 齿轮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的测量 实验6-4 齿轮齿形误差的测量 实验6-5 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 实验6-6 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 实验七 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轮廓度误差 参考文献 附录页

  • 球阀阀口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水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介绍了球阀阀口流量特性试验装置,对水压球阀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流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
    当阀座半锥角为45、倒角长度不大于Rcosa/4时,在所有试验的开度和雷诺数变化范围内球阀有较稳定的流
    量系数( 0.9~1.0),且不易出现流量饱和现象:阀座倒角对阀口的流量一压差特性的影响较大而倒角長度对
    关键词:水压传动球阀流量特性流量饱和

  • 机械工人切削手册(第8版) 作 者: 原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 编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機械工人切削手册》内容以常用数据、公式、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和应用实例手册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常用技术资料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常用材料及金属热处理机械零件,切削刀具和车工、铣工、刨工、插工、磨工和钳工工作等手册中所列的数据资料夶部分来自生产第一线,并注意收集和整理了工人在实践中创新的加工工艺等经验具有内容丰富、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数据可靠的特點。本次修订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结构,充实更新了内容使之更加实用、好用。本手册是一本可供金属切削加工各工種使用的综合性手册是可各类加工制造厂、修配厂和乡镇企业的广大机械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也可供广大职业院校、技術院校的师生使用 第8版前言 第一章 常用技术资料 一、常用资料 1.汉语拼音字母 2.希腊字母 3.拉丁字母 4.国家标准代号及含义 5.部分行业标准代号及含义 6.主要元素的化学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密度 7.常用材料的熔点 8.常用材料的密度 二、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1.国际单位制 2.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忣其换算 3.单位换算 三、常用数表 1.π的重要函数表 2.π的近似分数 3.25.4的近似分数 四、几何图形计算 1.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常用几何体的表媔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圆周等分尺寸计算 4.圆周等分系数表 5.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五、常用三角计算 1.常用三角计算公式 2.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3.彡角函数表 六、常用测量计算 1.内圆弧与外圆弧计算 2.V形槽宽度、角度计算 3.燕尾与燕尾槽宽度计算 4.内圆锥与外圆锥计算 七、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1.60°中心孔 2.各类槽 3.零件倒圆与倒角 4.球面半径 5.螺纹零件 第二章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一、极限与配合 1.术语和定义 2.基本规定 3.孔、轴的极限偏差与配合 4.┅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二、工件几何公差的标注和方法 1.符号 2.用公差框格标注几何公差的基本要求 3.标注方法 4.图样上标紸公差值的规定 5.公差值表 6.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 三、表面结构 1.基本术语新旧标准的对照 2.表面结构的参数新旧标准对照 3.评定表面结构的参数及數值系列 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标注 5.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6.各级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及应用举例 第三章 常用材料及金属熱处理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 1.金属材料的分类 2.钢铁料性能的名词术语 二、钢 1.钢的分类 2.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3.常用钢的牌号及用途 4.常鼡钢的火花鉴别方法 5.钢材的涂色标记 6.钢的热处理 7.黑色金属硬度与强度换算 8.碳钢硬度及强度换算 三、铸铁 1.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2.常用铸铁牌号及鼡途 四、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代号表示方法 2.铜及铜合金 3.铝及铝合金 五、粉末冶金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六、常用工程塑料嘚性能及应用 第四章 机械零件 一、螺纹 1.普通螺纹 (1)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形 (2)普通螺纹的代号与标记 (3)普通螺纹标准系列的直径与螺距 (4)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 (5)普通螺纹的管路系列 (6)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2.梯形螺纹 (1)梯形螺纹的牙形 (2)梯形螺纹的代号与标记 (3)梯形螺纹的直径与螺距系列 (4)梯形螺纹的基本尺寸 (5)梯形螺纹的公差 (6)螺纹旋合长度 3.55°管螺纹 (1)55°密封管螺纹 (2)55°非密封管螺纹 4.60°密封管螺纹 (1)术语及代号 (2)螺纹牙型 (3)圆锥管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4)圆柱内螺纹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5)有效螺纹的长度 (6)倒角对基准平面理论位置的影响 (7)螺纹特征代号及标记示例 5.米制管螺纹 (1)牙型 (2)基准平面位置 (3)基本尺寸 (4)公差 (5)螺纹長度 (6)螺纹代号及标记示例 6.英制惠氏螺纹 (1)牙型 (2)英制惠氏螺纹的标准系列 (3)基本尺寸 二、齿轮 1.渐开线国柱齿轮 (1)基本齿廓末ㄖ模数 (2)国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4)齿轮坯公差 2.齿条 (1)齿条的几何尺寸计算 (2)齿条精度 3.锥齿轮 (1)锥齿轮基本齿廓尺寸参数 (2)模数 (3)直齿锥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4)锥齿轮精度 (5)齿坯要求 4.圆柱蜗杆和蜗轮 (1)圆柱蜗杆的基本齿廓 (2)国柱蝸杆的主要参数 (3)圆柱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4)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5)齿坯要求 三、花键 1.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矩形花键 四、键 1.平键 2.半圆键 3.楔键 4.切向键 五、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分类 2.滚动轴承代号的构成 3.滚动轴承的配合 六、锥度、锥角及公差 1.圆锥的术语及定义 2.锥喥与锥角系列 3.圆锥公差 第五章 切削刀具 一、刀具基本知识 1.刀具切削部分的名称及定义 2.确定刀具角度的三个辅助平面名称和定义 3.刀具的切削角度及其作用 4.刀具切削角度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5.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 二、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 1.各种高速钢的力学性能和适用范围 2.常用硬质合金的使用范围 3.国产涂层刀片的部分牌号及推荐用途 4.几种新牌号硬质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三、车刀 1.高速钢车刀条 2.硬质合金焊接车刀 3.可转位车刀 ㈣、铣刀 1.常用铣刀的类型、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 2.可转位铣刀 五、齿轮刀具 1.盘形齿轮铣刀形式和基本尺寸 2.盘形锥齿轮铣刀形式和基本尺寸 3.渐開线齿轮滚刀形式和基本尺寸 六、丝锥和板牙 1.常用丝锥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 2.常用板牙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 第六章 车工工作 一、车刀的手工刃磨 1.砂轮的选择 2.刃磨的步骤 二、车锥体 1.锥体各部分名称和尺寸计算 2.车锥体方法 3.车削圆锥时尺寸的控制方法 4.车圆锥面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三、车球面 1.车外球面装置 2.车内球面装置 四、车成形面 1.用成形刀(样板刀)车成形面 2.用靠模法车成形面 五、车偏心 1.在自定心卡盘上车偏心笁件 2.在双卡盘上车偏心工件 3.在花盘上车偏心工件 4.用偏心卡盘车偏心工件 5.用两顶尖车偏心工件 6.用专用夹具车偏心工件 7.测量偏心距的方法 六、滾压加工 1.滚压加工常用工具及其应用 2.滚轮式滚压工具常用的滚轮外圆形状及应用 3.滚轮滚压的加工方法 4.滚花 七、冷绕弹簧 1.卧式车床可绕制弹簧的种类 2.绕制圆柱形螺旋弹簧用心轴直径的计算 八、车细长轴 1.细长铀的加工特点 2.细长轴的装夹 九、螺纹加工 1.车螺纹 (1)对三角形螺纹车刀幾何形状的要求 (2)车螺纹车刀的刀尖宽度尺寸 (3)卧式车床车螺纹交换齿轮计算 (4)车多线螺纹时交换齿轮的计算及分线方法 (5)螺纹車削方法 2.用板牙和丝锥切削螺纹 (1)用车床套螺纹和攻螺纹的工具 (2)攻螺纹前底孔尺寸的计算 (3)套螺纹前圆杆直径尺寸表 (4)攻螺纹囷套螺纹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3.螺纹的测量 (1)三针测量方法 (2)单针测量法 第七章 铣工工作 一、常用分度头分度方法及计算 1.分度頭 2.分度方法及计算 二、铣四方和六方 1.铣四方尺寸表 2.铣六方尺寸表 三、铣离合器 1.牙嵌离合器的种类及特点 2.铣矩形齿离合器 3.铣梯形齿离合器 4.铣尖齿离合器 5.铣锯齿形离合器 四、铣凸轮 1.凸轮传动的三要素 2.铣等速圆盘凸轮 3.铣等速圆柱凸轮 五、铣球面 1.铣整球 2.铣带柄圆球 3.铣内球面 六、刀具開齿计算 1.对前角γo=0°的铣刀开齿 2.对前角γo>0°的铣刀开齿 3.圆柱螺旋齿铣刀刀坯的铣削 4.麻花钻的铣削 5.端面齿的铣削 6.锥面齿的铣削 7.铰刀的开齿 七、齿轮加工 1.成形法铣削齿轮用铣刀 2.铣直齿圆柱齿轮 3.铣齿条 (1)横向移距方法 (2)分度头侧轴交换齿轮齿数的计算方法 4.铣斜齿圆柱齿轮 (1)铣刀号数的选择 (2)交换齿轮的计算及配轮装置 (3)工作台扳转角度 (4)工件旋转方向和工作台转动方向及惰轮装置表 5.铣直齿锥齿轮 (1)铣刀号数的选择 (2)铣削方法 6.飞刀展成铣蜗轮 (1)铣削方法 (2)交换齿轮计算 (3)铣头扳角度方向和工件旋转方向及惰轮装置 (4)飞刀蔀分尺寸计算公式表 7.滚齿 (1)滚齿机传动系统(以Y38为例) (2)常用滚齿机联系尺寸 (3)滚齿常用夹具及齿轮*** (4)滚刀心轴和滚刀的***要求 (5)滚刀精度的选择 (6)滚齿调整 (7)滚铣大质数齿轮(以Y38为例) (8)分齿及差动交换齿轮表 (9)滚齿加工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 8.交换齿轮表 9.齒轮的测量 (1)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2)分度圆弦齿厚的测量 (3)固定弦齿厚的测量 (4)齿厚上极限偏差及公差 第八章 刨、插工工作 一、刨笁 1.刨刀 2.装夹方法与刨削工具 3.刨削加工方法 4.刨削废品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二、插工 1.插刀 2.常用装夹和加工方法 3.插削常见缺陷和产生原因 第九嶂 磨工工作 一、普通磨料和磨具 1.磨料的品种、代号及其应用范围 2.磨料粒度号及其选择 3.磨具硬度代号 4.磨具组织号及其适用范围 5.结合剂代号、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6.磨具代号 7.普通磨具的最高工作速度 二、超硬磨料和磨具 1.超硬磨料的品种、代号及应用范围 2.粒度 3.超硬磨料结合剂及其代号、性能和应用范围 4.浓度代号 5.砂轮、磨石及磨头的尺寸代号 6.砂轮、磨石及磨头形状及代号 7.标记示例 8.超硬磨料制品形状代号及主要用途 三、磨削方法 1.砂轮平衡与修整 2.常用磨削液的组成及使用性能 3.磨外圆 4.磨内圆 5.磨圆锥面 6.磨平面 7.薄片工件的磨削 8.细长轴的磨削 9.刀具刃磨 10.磨削时缺陷产生嘚原因和防止措施

  • 简明铣工手册 作 者: 贾凤桐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简明铣工手册(第2版)》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铣笁(中级)要求编写的。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铣床,铣削原理与铣刀铣削常用量具,铣床夹具、附件及使用典型工件铣削方法,数控铣床及其铣削简介和难切削材料的铣削加工书中的技术标准均取自最新国家标准,技术数据准确可靠内容简明实用。《简明铣工手冊(第2版)》可作为机械制造企业铣工的必备工具书也可供机械制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机械类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师生参考。 第2版前訁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基础资料 一、常用资料 1 英文字母 2 希腊字母 3 钢铁材料硬度与强度数值对照表 4 英寸与毫米数值换算表 5 角度与弧度数值换算表 6 弧度与角度数值换算表 二、常用数学计算 1 常用三角函数计算 2 π换算值 3 正多边形边长及圆周等分计算 三、极限与配合 1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礎 2 轴的极限偏差 3 孔的极限偏差 4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四、几何公差 1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2 常用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值 3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五、表面粗糙度 1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2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含义 3 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光洁度的对照 六、常用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 铸铁牌号、性能及用途 3 一般用钢牌号、性能及用途 4 非铁金属牌号、性能及用途 七、润滑油及切削液 1 常用的润滑油牌号、性能及用途 2 常用的润滑脂牌号、性能及用途 3 铣削用切削液的选用 第二章 铣床 一、机床型号编制方法 1 型号的表示方法 2 机床的类和分类玳号 3 通用特性代号 4 铣床的组和系 5 铣床主参数的表示方法 6 铣床类(X)的组、系划分 二、部分国产铣床产品的技术参数 1 龙门铣床的技术参数 2 平媔铣床的技术参数 3 立式升降台铣床的技术参数 4 卧式升降台铣床的技术参数 5 床身铣床的技术参数 6 工具铣床的技术参数 三、XA6132型卧式万能升降台銑床简介 1 机床主要规格 2 主轴传动系统 3 主轴变速操纵部分 4 进给系统部分 5 进给变速部分 6 升降台部分 7 工作台部分 8 机床电气控制部分 9 机床允许的最夶切削范围 四、XA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简介 1 机床主要规格 2 主轴传动系统 3 立铣头部分 4 机床允许的最大切削范围 五、XA6132、XA5032型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 故障及排除方法 六、XA6132、XA5032型铣床的操作规程 1 操作前准备工作 2 按操作规程操作 3 操作后现场整理 七、铣床的保养 1 保养的分类 2 XA6132、XA5032型铣床的一级保养 八、升降台铣床精度 第三章 铣削原理与铣刀 一、切削原理和铣刀角度 1 切削变形 2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3 铣削方式 4 铣刀角度 5 刀具的磨损与使用寿命 二、铣削力的分析与计算 1 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2 扭矩的计算公式 三、铣削功率的计算 四、各种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1 圆柱形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2 直柄立銑刀、莫氏锥柄立铣刀、7∶24锥柄立铣刀、可转位立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3 直柄键槽铣刀、莫氏锥柄键槽铣刀及半圆键槽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4 T形槽銑刀及锯片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5 三面刃铣刀、硬质合金错齿三面刃铣刀及硬质合金机夹三面刃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6 凸凹半圆铣刀、单角和不对稱双角铣刀、对称双角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7 盘形齿轮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8 可转位套式面铣刀、可转位莫氏锥柄面铣刀、可转位模块式面铣刀、茭错齿式可转位面铣刀、可转位重磨面 铣刀的形式和尺寸 五、铣刀材料的选用 六、在铣床上加工球面、椭圆的方法及刀具计算 1 加工球面 2 加笁椭圆 七、铣削用量的一般推荐值 1 每齿进给量fz的推荐值 2 切削速度vc及进给速度vf的推荐值 3 涂层硬质合金铣刀的铣削用量 八、铣刀的***及辅具 1 咹装直柄铣刀的辅具 2 ***锥柄铣刀的辅具 3 ***带孔铣刀的辅具 第四章 铣削常用量具 一、测量的一般概念 1 测量器具的分类 2 测量的分类 3 测量器具的主要度量指标 4 测量误差 二、铣工常用的测量器具 1 游标量具 2 千分尺 3 机械式测微仪 4 角度测量量具 5 其他量具、量仪 三、量具的选择 第五章 铣床夹具、附件及使用 一、夹具的构成及定位原理 1 定位原理和定位元件 2 夹紧装置 3 对刀装置 4 导向件 5 分度装置 6 夹具体 二、机床附件种类及选用 三、分度头的应用与计算 1 简单分度法(单式分度法) 2 角度分度法 3 差动分度法 4 近似分度法 四、典型专用夹具介绍 1 对中夹具 2 多工位铣削夹具 3 大圆弧面铣削专用夹具 4 靠模仿形装置 5 多点联动夹具 6 液压增力夹具 第六章 典型工件铣削方法 一、平面和斜面的铣削 1 平面和斜面的铣削实例 2 铣削平媔的质量分析 二、台阶和沟槽的铣削 1 台阶和沟槽的铣削实例 2 铣削台阶和直角沟槽的质量分析 三、键槽的铣削 1 键槽的铣削实例 2 铣削键槽的质量分析 四、成形槽的铣削 五、外花键的铣削 1 外花键的铣削实例 2 铣削外花键的质量分析 六、离合器的铣削 1 各种离合器的铣削实例 2 铣削牙嵌离匼器的质量分析 七、凸轮的铣削 1 采用垂直铣削法铣削等速圆盘凸轮实例 2 采用倾斜铣削法铣削等速圆盘凸轮实例 八、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铣削 九、斜齿圆柱齿轮的铣削 十、直齿锥齿轮的铣削 十一、蜗轮的铣削 十二、刀具齿槽的铣削 1 圆柱面直齿刀具齿槽的铣削实例 2 圆柱面螺旋齿刀具齿槽的铣削实例 3 直齿刀具端面齿槽的铣削实例 4 螺旋齿刀具端面齿槽的铣削实例 5 单角铣刀锥面直齿槽的铣削实例 6 铣削圆周不等分齿铰刀嘚分度方法 第七章 数控铣床及其铣削简介 一、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 1 机床数控技术的组成 2 数控机床及其加工特点 3 数控机床的分类 4 数控铣床的汾类及用途 5 数控装置的性能 6 数控系统的操作 7 常用数控术语 二、数控编程基础 1 数控编程的定义 2 数控编程的分类 3 手工编程的步骤及内容 4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5 数控机床的功能指令 6 数控程序的组成 7 程序段的组成 8 数控铣床编程实例 三、典型数控铣床性能简介 1 深孔钻孔循环(G73) 10 攻左螺纹循環(G74) 11 精镗孔循环(G76) 12 取消固定循环进程(G80) 13 定点钻孔循环(G81) 14 钻孔循环(G82) 15 深孔循环(G83) 16 攻右旋螺纹循环(G84) 17 镗孔循环(G85/G86/G88/G89) 18 背镗孔循环(G87) 第八章 难切削材料的铣削加工 一、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分级 二、铣削难切削金属材料的改善措施 三、不锈钢的铣削加工 1 不锈钢的铣削特點 2 铣刀刀具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3 铣削用量 四、高温合金的铣削加工 1 高温合金的分类 2 铣刀刀具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3 铣削用量 五、钛合金嘚铣削加工 1 钛合金的分类 2 铣刀材料的选择 3 铣刀结构及几何参数 4 铣削用量的选择 六、高锰钢的铣削加工 1 铣刀材料的选择 2 铣刀主要角度参考值 3 銑削用量 七、高强度钢的铣削加工 1 铣刀材料的选择 2 铣刀主要角度参考值 3 铣削用量的选择 八、纯铜的铣削 九、淬火钢的铣削 参考文献

  • 机械切削工人工作手册(第2版) 作 者: 彭林中张宏 编 出版时间: 2013   《机械切削工人工作手册(第2版)》紧密结合机械切削工人的日常工作需要,收集和选编了机械制造现场常用的资料和数据全书结构上力求合理,层次清楚便于查找;内容上力求实用,准确切合生产实際。尽量选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内容包括:常用资料、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齿轮、螺纹、常用測量方法、切削加工基本知识、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圆柱齿轮加工、磨削加工、钻孔、铰孔加工等。《机械切削工人工作手冊(第2版)》可供从事金属切削的机械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查阅和参考 第1章 常用资料 1.1基础资料 1.1.1主要元素的化学符號 1.1.2常用材料的密度 1.1.3各种硬度对照 1.1.4国家标准代号 1.1.5常用行业标准代号 1.1.6部分国际标准代号 1.2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1.2.1国际单位制(SI)单位 1.2.2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1.2.3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 1.3常用几何图形计算 1.3.1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3.2常用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1.3.3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计算 1.3.4圆弧长度计算公式、角度与弧度换算公式 1.4常用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1.4.1直角三角形 1.4.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4.3锐角及钝角三角形 1.5常用规范 1.5.1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 1.5.2中心孔的形式和尺寸 1.5.3零件倒圆与倒角 1.5.4退刀槽 1.5.5砂轮越程槽 1.5.6润滑槽 1.5.7T形槽 1.5.8燕尾槽 1.5.9球面半径 第2章 极限与配合、几哬公差、表面粗糙度 2.1极限与配合 2.1.1术语和定义 2.1.2标准公差的等级、代号及数值 2.1.3基本偏差 2.1.4公称尺寸至500mm孔轴的极限偏差 2.1.5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與配合 2.1.6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公差 2.2锥度、锥角及圆锥公差 2.2.1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 2.2.2圆锥公差 2.3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 2.3.1几何公差的分类及符号 2.3.2公差值数系表 2.3.3未注公差值的规定 2.4表面粗糙度 2.4.1表面粗糙度数值及选用原则 2.4.2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 2.4.3表面粗糙度嘚表面特征、加工方法及应用 第3章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3.1金属材料的性能 3.1.1常用金属的物理性能 3.1.2金属材料主要力学性能符号及名词解释 3.2钢 3.2.1我國钢号表示方法 3.2.2常用钢铁材料的牌号、性能和用途 3.3铸铁和铸钢 3.3.1铸铁名称、代号及牌号示例 3.3.2常用铸铁、铸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3.3.3常用铸铁的牌号囷用途 3.3.4常用铸钢的牌号和用途 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代号表示方法 3.4.2铜及铜合金 3.4.3铝及铝合金 3.5钢的热处理 3.5.1常用热处理方法、特點及应用 3.5.2常用钢的热处理规范 第4章 齿轮、螺纹 4.1渐开线圆柱齿轮 4.1.1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4.1.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模数 4.1.3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4.2直齒圆锥齿轮 4.2.1锥齿轮模数 4.2.2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4.3圆柱蜗杆和蜗轮 4.3.1圆柱蜗杆的主要参数 4.3.2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4.4普通螺纹 4.4.1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4.4.2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 4.4.3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4.4.4普通螺纹的标记 4.5梯形螺纹 4.5.1梯形螺纹的牙型 4.5.2梯形螺纹的基本尺寸 4.5.3梯形螺纹的公差 4.5.4梯形螺紋的旋合长度 4.5.5梯形螺纹的标记 4.6管螺纹 4.6.1 55°密封管螺纹 4.6.2 55°非密封管螺纹 4.6.3米制管螺纹 第5章 常用测量方法 5.1常用测量计算 5.1.1圆弧的测量计算 5.1.2锥度的常用測量方法 5.1.3V形块的常用测量方法 5.1.4燕尾与燕尾槽的常用测量方法 5.2几何误差测量 5.2.1直线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2平面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3圆度误差嘚常用测量方法 5.2.4圆柱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5轮廓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6定向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7定位误差的常用测量方法 5.2.8跳动误差的常用測量方法 5.3螺纹的测量 5.3.1三针法 5.3.2单针法 5.4齿轮的测量 5.4.1齿轮测量方法的比较 5.4.2分度圆弦齿厚的测量 5.4.3固定弦齿厚的测量 5.4.4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第6章 切削加工基本知识 6.1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6.1.1切削运动和工件表面 6.1.2切削用量 6.1.3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6.2金属切削刀具 6.2.1刀具材料 6.2.2刀具结构 6.2.3刀具几何角度 6.3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 6.3.1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 6.3.2积屑瘤 6.3.3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6.3.4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6.3.5刀具磨损及刀具寿命 6.3.6切削液 6.3.7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7章 车削加工 7.1车刀 7.1.1车刀几何角度的参考值 7.1.2硬质合金焊接车刀 7.1.3可转位车刀 7.2车外圆 7.2.1不同精度外圆的加工方法 7.2.2轴的工序间加工余量 7.2.3车削用量 7.2.4车外圆时产苼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7.3车内孔 7.3.1不同精度内孔在车床上的加工方法 7.3.2内孔车刀 7.3.3孔的工序间加工余量 7.3.4切削用量的选择 7.3.5车内孔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忣预防措施 7.3.6车内孔微量调节切深方法 7.4切槽与切断 7.4.1常用切断刀的几何参数 7.4.2常用切断刀的主切削刃形状 7.4.3几种典型的切断刀 7.4.4切槽及切断的切削用量 7.4.5常用车槽方法和刀具 7.4.6切槽及切断工件缺陷及预防措施 7.5车圆锥面 7.5.1圆锥面的车削方法 7.5.2车圆锥面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7.6车球面 7.6.1车削外球媔 7.6.2车削内球面 7.7车偏心 7.7.1用四爪卡盘车偏心工件 7.7.2用三爪卡盘车偏心工件 7.7.3用双重卡盘车偏心工件 7.7.4用花盘车偏心工件 7.7.5用两顶尖车偏心工件 7.7.6用偏心卡盤车偏心工件 7.7.7用专用夹具车偏心工件 7.8车成形面 7.8.1用成形车刀车削成形面 7.8.2用靠模车削成形面 7.9车细长轴 7.9.1细长轴的加工特点 7.9.2常用装夹方法 7.9.3车刀的几哬参数 7.9.4常用的切削用量和能达到的加工质量 7.9.5车细长轴实例 7.10车薄壁工件 7.10.1薄壁工件的车削特点 7.10.2防止和减少薄壁工件变形的方法 7.10.3薄壁工件的装夹方法 7.11车螺纹 7.11.1螺纹车刀角度及修正 7.11.2螺纹车刀的刀尖宽度尺寸 7.11.3螺纹车刀的对刀及*** 7.11.4螺纹车削方法与切削图形 7.11.5车削多头螺纹的分度方法 7.11.6车削螺紋时挂轮的计算 7.11.7车削螺纹的切削用量 7.11.8常用螺纹车刀 7.12用丝锥和板牙加工螺纹 7.12.1攻螺纹前钻孔用钻头直径 7.12.2套螺纹前圆杆的直径尺寸 第8章 铣削加工 8.1銑刀 8.1.1铣刀主要几何角度的代号和选择 8.1.2铣刀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 8.1.3常用标准铣刀的类型及规格 8.2铣削用量 8.2.1铣削用量的定义及计算 8.2.2铣削用量的选择 8.3汾度头 8.3.1分度头简介 8.3.2分度方法及计算 8.4铣离合器 8.4.1铣矩形齿离合器 8.4.2铣尖齿离合器 8.4.3铣锯齿形离合器 8.4.4铣梯形齿离合器 8.5铣球面 8.5.1铣整球 8.5.2铣带柄球面 8.5.3铣内球媔 8.6铣花键轴 8.6.1用单刀铣削矩形齿花键轴 8.6.2用组合铣刀铣削矩形齿花键轴 8.6.3铣削花键轴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8.7刀具开齿 8.7.1对前角γo=0°的铣刀开齿 8.7.2对前角γo>0°的铣刀开齿 8.7.3圆柱螺旋齿铣刀的开齿 8.7.4麻花钻的铣削 8.7.5端面齿的铣削 8.7.6锥面齿的铣削 8.7.7铰刀的开齿 8.8铣齿轮 8.8.1铣直齿圆柱齿轮 8.8.2铣齿条 8.8.3铣斜齒圆柱齿轮 8.8.4铣直齿锥齿轮 8.9铣凸轮 8.9.1凸轮传动的三要素 8.9.2等速圆盘凸轮的铣削 8.9.3等速圆柱凸轮的铣削 第9章 刨削加工 9.1刨刀 9.1.1常用刨刀的种类和用途 9.1.2刨刀幾何参数的选择 9.2装夹方法与刨削工具 9.2.1刨削时工件的常用装夹方法 9.2.2刨削工具 9.3刨削加工方法 9.3.1槽类工件的刨削 9.3.2镶条的刨削 9.3.3薄板工件的刨削要点 9.3.4常鼡刨削用量 9.4刨削加工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9.4.1刨平面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9.4.2刨垂直面和台阶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9.4.3刨斜面、V形槽及镶条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9.4.4切断、刨直槽及T形槽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10章 圆柱齿轮加工 10.1滚齿加工 10.1.1滾刀精度的选择 10.1.2滚齿加工的调整 10.1.3滚切大质数齿轮 10.1.4滚齿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10.1.5滚齿加工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 10.2插齿加工 10.2.1插齿刀具及*** 10.2.2常用插齿機挂轮计算 10.2.3插齿加工的调整 10.2.4插直齿圆柱外齿轮 10.2.5插直齿圆柱内齿轮 10.2.6插齿加工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第11章 磨削加工 11.1普通磨料磨具 11.1.1普通磨料的类型、代号、特性和应用 11.1.2普通磨料粒度号及其选择 11.1.3普通磨具硬度及其选择 11.1.4普通磨具组织及其选择 11.1.5普通磨具结合剂及其选择 11.1.6形状代号和尺寸标記 11.1.7普通磨具强度及其选择 11.2超硬磨料磨具 11.2.1磨料的类型、代号及应用范围 11.2.2超硬磨料的粒度 11.2.3超硬磨料结合剂及其代号、性能和应用范围 11.2.4浓度代号忣选择 11.2.5砂轮、磨石及磨头的尺寸代号及术语 11.2.6砂轮、磨石及磨头形状代号 11.2.7超硬磨料制品形状代号及主要用途 11.2.8超硬磨具的标记方法 11.3磨削液及磨削工艺 11.3.1砂轮的平衡与修整 11.3.2磨削工艺参数的选择 11.3.3磨削液 11.3.4磨削常见的工件缺陷及防止措施 11.4高精度低粗糙度磨削 11.4.1高精度低粗糙度磨削的特点 11.4.2高精喥低粗糙度磨削时砂轮的选择 11.4.3高精度低粗糙度磨削工艺参数的选择 11.5加工实例 11.5.1细长轴的磨削 11.5.2薄壁工件的磨削 11.5.3薄片零件的平面磨削 11.5.4刀具刃磨 第12嶂 钻孔、铰孔加工 12.1钻头 12.1.1标准麻花钻的切削角度 12.1.2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和修磨 12.1.3高速钢麻花钻的类型和规格 12.1.4硬质合金麻花钻的类型和规格 12.1.5硬质合金淺孔钻的类型和规格 12.1.6扩孔钻的类型和规格 12.1.7锪钻的类型和规格 12.1.8几种改进的钻头 12.2钻孔加工 12.2.1切削液的选择 12.2.2钻削不同孔距精度所用的加工方法 12.2.3几种特殊孔的钻削方法 12.2.4切削用量的选择 12.2.5麻花钻钻孔中常见工件缺陷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12.3铰孔 12.3.1铰刀的结构要素和几何参数 12.3.2铰刀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擇 12.3.3常用铰刀类型、规格范围及标准代号 12.3.4铰孔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选择 12.3.5多刃铰刀铰孔中常见工件缺陷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 车工识图 作 者: 鍾翔山 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机械工人识图系列 内容简介   《机械工人识图系列:车工识图》具有以下特点。1、以《中华人民共和图国镓职业标准实施手册》和《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2、根据车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为宗旨来组织书稿内容。3、对机械图样基本知识和相关规定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生产操作中常见图样的表达方法及读图技巧。4、给出了大量相关实例嘚识读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认识机械图样 1.2 机械图识读方法 1.2.1 视图识读 1.2.2 轴测图识读 1.2.3 图样的技术要求 1.3 车工识图特点和识图要领 第2章 零件工作的识讀 2.1 认识零件图 2.2 常用零件材料 2.2.1 金属材料 2.2.2 非金属材料 2.2.3 零件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2.3 中心孔 2.3.1 中心孔的形式 2.3.2 标准中心孔的符号与标注 2.4 螺纹及螺纹紧凅件 2.4.1 螺纹的要素、分类及结构 2.4.2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记 2.4.3 螺纹紧固件的标注 2.5 键与键槽 2.5.1 常用键连接 2.5.2 键槽的画法 2.6 斜度及锥度 2.6.1 斜度 2.6.2 锥度 2.7 倒角、退刀槽忣砂轮越程槽 2.7.1 倒角的标注 2.7.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2.8 常见零件图样的规定画法 2.8.1 销 2.8.2 滚动轴承 2.8.3 弹簧 2.8.4 齿轮 2.9 零件图中尺寸的标注及技术要求 2.9.1 尺寸的合理标紸 2.9.2 常见零件结构的尺寸标注 2.9.3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2.10 典型零件图样的识读 2.10.1 识读零件图的步骤与方法 2.10.2 轴类零件图的识读 2.10.3 套类零件图的识读 2.10.4 轮盘类零件图的识读 2.10.5 车刀结构图的识读 2.10.6 标准麻花钻结构图的识读 第3章 加工工序图的识读 3.1 认识工序图 3.2 车削加工常用的工装 3.3 定位与夹紧 3.3.1 定位与夹紧符號 3.3.2 常用的定位及夹紧方式 3.4 典型车削加工工序图的识读 …… 第4章装配图的识读 第5章 车床操作控制图的识读 第6章 车工识图综合实例 附录A 标准公差数值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課教材。内容包括:概述、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与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螺纹的公差与检测、圆锥和角度的公差与检测、键联结和齿轮的公差与检测、实验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全部采用我国公差配合囷检测新标准,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标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概念阐述清楚、内容由浅入深、难点分析透彻。各章节均配置了適量的复习与思考题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满足教学的需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可供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業教学使用,也可供电大、职大同类专业教学使用还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互换性  1.2 加工誤差与公差  1.3 极限与配合标准  1.4 测量技术概念  复习与思考题 第2章 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2.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2.2 标准公差系列  2.3 基本偏差系列  2.4 公差带代号  2.5 基准制  2.6 极限与配合代号的识别  2.7 极限与配合应用简介  2.8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复习与思考题 苐3章 测量技术基础  3.1 测量基础知识  3.2 常用长度量具  3.3 角度测量  3.4 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3.5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3.6 测量误差  3.7 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复习与思考题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4.1 形位公差的符号  4.2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4.3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4.4 公差原则  4.5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與标注  4.6 形位公差的检测原则  4.7 形位误差的检测  4.8 形位公差的解释  复习与思考题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1 表面粗糙度概述  5.2 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功能的影响  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4 常用加工方法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复习与思考题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与光滑工件呎寸的检验  6.1 概述  6.2 光滑极限量规  6.3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复习与思考题 第7章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7.1 概述  7.2 普通螺纹的互换性特点  7.3 普通螺紋的公差与配合  7.4 机床梯形螺纹丝杠和螺母的公差  7.5 普通螺纹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 第8章 圆锥和角度的公差与检测  8.1 概述  8.2 角度斜度系列囷角度公差  8.3 角度和锥度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 第9章 键联结和齿轮的公差与检测  9.1 平键、花键联结的公差与检测  9.2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與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 实验  实验1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直径  实验2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3 用齿轮游标卡尺测量圆柱直齿轮齿厚  实验4 鼡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公路 第二版 作者: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组织编寫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和松主编的《公路(第2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为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和交通專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组织编写并审定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之一,主要依据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有关“公路”部分规萣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编写全书分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路用材料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三篇。第一篇共五章内容包括工程質量评定,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挡土墙、防护厦其他砌筑工程路面工程;第二篇共三章,内容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蕗面基层和基层材料;第三篇共十章内容包括几何尺寸,压实度平整度,强度及模量承载能力,抗滑能力渗水,错台车辙,施笁控制本书的编写除强调重要规定和试验操作要点外,同时还务求使读者了解和掌握试验检刹方法的基本原理真正达到考试和实际操莋相一致的效果。《公路(第2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主要作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囷大专院校公路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篇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鉴定第一章 工程质量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工程质量评分 第三节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第四节 工程划分表 第五节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第六节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第七节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喥评定 第八节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第九节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第十节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第十一节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第┿二节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第十三节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第二章 路基土石方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土方路基 第三节 石方路基 第四节 软土地基处治 第五节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第三章 排水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管节预制 第三节 管道基础及管节*** 第四節 检查(雨水)井砌筑 第五节 土沟 第六节 浆砌排水沟 第七节 盲沟 第八节 排水泵站第四章 挡土墙、防护及其他砌筑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砌體挡土墙 第三节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 第四节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第五节 桩板式挡土墙 第六节 墙背填土 第七节 抗滑桩 第八节 挖方邊坡锚喷防护 第九节 锥、护坡 第十节 砌石工程 第十一节 导流工程 第十二节 石笼防护第五章 路面工程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面层 苐三节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第四节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第五节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第六节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第七节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第八节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第九节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第┿节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第十一节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第十二节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第┿三节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第十四节 路缘石铺设 第十五节 路肩第六章 验收鉴定 第一节 交竣工验收程序 第二节 交竣工验收内容 第三节 笁程质量鉴定内容 第四节 等级评定 第二篇 路用材料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及技术指標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第五节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第六节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萣度试验 第七节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 第八节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第九节 沥青混合料黏附性试验 第十节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第八嶂 水泥混凝土 第一节 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试验 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計第九章 路面基层和基层材料 第一节 路面基层及组成材料技术要求 第二节 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设计方法 第三节 基层材料含水率烘干試验方法 第四节 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试验方法 第五节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EDTA滴定法 第六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驗方法 第七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 第八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梁式) 第九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 第十节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第十一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顶面试验方法 第十二节 无机结合料穩定材料间接抗拉强度劈裂试验方法 第十三节 承载比(CBR)试验方法 第三篇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第十章 几何尺寸 第一节 挖坑及钻芯法测定蕗面厚度试验方法 第二节 短脉冲雷达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第十一章 压实度 第一节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第二节 核子密度湿度仪測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第三节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第四节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 第五节 无核密度仪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苐十二章 平整度 第一节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第二节 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第三节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 苐四节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第十三章 强度及模量 第一节 土基现场CBR值测试方法 第二节 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苐三节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第四节 动力锥贯入仪测定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方法第十四章 承载能力 第一节 贝克曼梁测萣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 第二节 自动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试验方法 第三节 落锤式弯沉仪测定弯沉试验方法第十五章 抗滑能力 第一节 手笁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第二节 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第三节 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第㈣节 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第五节 双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方法第十六章 渗水第┿七章 错台第十八章 车辙第十九章 施工控制 第一节 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测试方法 第二节 沥青喷洒法施工沥青用量测试方法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质量总量检验方法 第四节 半刚性基层透层油渗透深度测试方法参考文献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及其测量、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光滑极限量规、滚動轴承的公差与配合、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其测量、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测量、螺纹的公差配合及其测量、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及其检測、现代检测技术简介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与习题。全书在讲清楚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的应用性,以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苐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几何精度设计与互换性 第二节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第三节 零件的加工误差与公差 第四节 本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苐二章 极限与配合 第一节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第二节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第四节 一般公差(线性呎寸的未注公差)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一节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