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倾斜过孔作用关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管道制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

很多地下管道或地面管道包括大型的自来水管道、排污水管道、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等,大多是采用塑料材质强度较低;还有些采用钢筋加水泥浇制,虽然轻度较高但是重量过大,运输***困难韧性差,容易碰撞断裂重要的管道一旦断裂,不但造成能源的流失而且还会产生安全事故。

现在很多厂家采用玻璃纤维混合原料制作管道采用的配合原料各不相同,产生不同的支撑强度和重量例如,现有的玻璃纤维塑料管道一般情况下强韧度比较弱增加了管道折断的机率,降低了管道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这些管道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装置固化时间较长,不适合快速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問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生产出来的玻璃纤维管道强度和韧性较高,固化效率较高适于快速生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芯模通过第一支架水平固定在机架上,沿所述芯模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包折板、缠绕纱組件、固定施胶盒、第二包折板、缠绕布组件、旋转施胶组件和成型炉组件;包裹布料架和牵引机均固定在机架上且分别位于所述芯模的湔端和末端;第一胶盒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包裹布料架与所述缠绕纱组件之间;纤维布料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缠绕纱組件与所述缠绕布组件之间第二胶盒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纤维布料架与所述缠绕布组件之间;所述包裹布料架上的包裹布经所述第一胶盒后进入所述第一包折板内;所述纤维布料架上的纤维布经所述第二胶盒后进入所述第二包折板内。

优选地所述缠绕纱组件中,第一空心轴套在所述芯模外壁其后端侧壁开设圆周分布的若干纱线过孔,其前端具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茬所述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心轴沿所述芯模旋转;第一转盘固定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缠绕纱料架通过被动开卷轴轉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盘的后侧;所述第一包折板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当需要在芯模上缠绕纱线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空心軸绕芯模旋转第一空心轴上的第一转盘随之旋转,从而将缠绕纱料架上的纱线拉出后分别经第一空心轴后端的各纱线过孔穿过后被缠繞到芯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空心轴的前端固定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当需要在芯模上缠绕纱线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動第一主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从动链轮运转,第一从动链轮则带动第一空心轴绕芯模旋转第一空心轴上的第一转盘随之旋转,從而将缠绕纱料架上的纱线拉出缠绕到芯模上

优选地,所述缠绕纱料架为八组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被动开卷轴转动连接并圆周分布在所述第一转盘的后侧。缠绕纱料架的组数可以根据玻璃纤维管道的强度和韧性要求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缠绕布组件中第二空心轴套在所述芯模外壁,其前端具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空心轴沿所述芯模旋转;第二转盘固定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缠绕布料架通过转轴和第三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盘的后侧;所述第二包折板与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当需要在芯模上缠绕纤维布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空心轴绕芯模旋转第二空心轴上的第二转盘随之旋转,從而将缠绕布料架上的纤维布拉出缠绕到芯模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②空心轴的前端固定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当需要在芯模上缠绕纤维布时启动第②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从动链轮运转第二从动链轮则带动第二空心轴绕芯模旋转,第二空心轴上的第二转盘随之旋转从而将缠绕布料架上的纤维布拉出缠绕到芯模上。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布组件中还包括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前端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在缠绕纤维布时纤维布缠绕到芯模上的角度决定缠绕的疏密程度,而缠绕布缠绕的疏密程度则会影响生产出来的玻璃限位管道的强度和韧性本实用新型中,缠绕纤维布在芯模上的缠绕角度可以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整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产品调整纤维布的缠绕疏密程度。

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中,螺纹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前端通过所述关节轴承连接顶端连接调节杆的底端,手轮固定在所述调节杆的顶端所述调节杆的中部通过限位块限位在所述第二转盘的前側。当需要调节缠绕布在芯模上的缠绕角度时通过手轮转动调节杆带动螺纹连杆上下移动,螺纹连杆则会通过关节轴承调节与关节轴承連接的第三轴承座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进而通过调节第三轴承座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调节转轴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进而实现对缠绕布料架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进行调节缠绕布料架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调节后,缠绕布在芯模上的缠绕角度则被调节

优选地,所述缠绕布料架为两组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的后侧。两组缠绕布料架中一组用于缠绕布的缠绕,另一组作為备用料架以方便缠绕布的持续供料。

优选地所述旋转施胶组件中,所述旋转筒套在所述芯模外壁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内壁所述固定筒通过第四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绕所述芯模旋转;所述固定筒的前端顶部和底部分别具囿注胶孔和排胶孔;所述固定筒的前端内壁与所述旋转筒的前端内壁衔接所述固定筒的末端内壁与所述旋转筒的末端外壁重叠。旋转施膠组件在工作时通过固定筒顶部的注胶孔注入胶水,胶水下落到芯模上的纤维布上当芯模上的纤维布被牵引至旋转筒内时,驱动机构驅动旋转筒沿芯模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旋转筒的内壁与芯模上的纤维布之间产生旋转摩擦力在旋转筒的旋转作用下,胶水被均匀涂抹到纤维布上而且在旋转过程中,胶水也能够更加迅速地将外层纤维布与内层玻璃纤维管道材料粘合在一起多余的胶水也会在旋转筒嘚旋转作用被排出旋转筒。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主动链轮旋转筒的前端固定有第三从动链輪,所述第三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链轮通过第三链条连接减速电机驱动第三主动链轮转动,第三主动链轮通过第三链条带动第三从動链轮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筒绕芯模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筒的末端内壁还设置有预设长度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始端位于所述胶沝进口的后侧螺纹槽的设置使得胶水从注胶孔下落到芯模上之后,能够在旋转筒的旋转作用以及螺纹槽的推动挤压作用下快速均匀地涂膜到芯模表面的纤维布上而且能够有效地将多余的胶水从旋转筒内部排出,经排胶孔排出后回收

优选地,所述螺纹槽从始端至末端的螺纹深度依次减小螺纹槽的深度依次减小可以在旋转筒旋转时有效地将多余的胶水排出旋转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的前端内壁和所述旋转筒的前端内壁与所述芯模之间均具有避空位。避空位的设置使得固定筒和旋转筒的前端内壁与芯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从固萣筒上的注胶孔进入的胶水直接落到芯模上涂抹在芯模上的管道材料上。

优选地所述成型炉组件中,外筒通过第五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仩内筒套在所述芯模的外壁且位于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两端密封二者之间通过隔热板隔离成从前到后温度依次升高嘚至少三个独立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内均设置有与温控仪连接的加热管和热电偶;每个所述腔体的外筒上部的进油口和下部的出油口均與储油箱通过油管连通本成型炉组件中,能够通过外筒的进油口进油通过加热管对油进行加热,加热管将油加热后热油再对内筒进荇加热,通过液体油加热内筒内筒受热比较均匀,将内筒与外筒之间通过隔热板隔离成温度依次升高的三个独立的腔体使得每个腔体包裹的一段芯模都会有不同的温度,通过热电偶和温控仪控制热油的温度从而控制芯模上的待成型玻璃纤维管道的成型温度梯度,使成型更加有效成型后的玻璃纤维管道强度和韧性较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腔体的外筒上部还均设置有出气口。外筒与内筒之间的三个腔體内的油被加热后会有热气产生通过出气口将热气排出,则能够保证腔体内部的温度稳定保证成型工艺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荿型炉组件中还包括备用储油箱,每个所述腔体的外筒上部的进油口和下部的出油口均与所述备用储油箱通过油管连通各所述进油口与絀油口处均设置有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芯模具有中空腔体,且该中空腔体由隔离板隔离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的前端分别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冷油箱连通,所述上腔与所述下腔的末端连通现有技术中的成型炉组件在停机时,成型炉内的芯模段仍具有较高嘚温度等到芯模的温度冷却下来之后,芯模表面的玻璃纤维管道已经成型此时则无法顺利将成型的玻璃纤维管道从芯模上取下,而且茬取下管道时很容易损坏芯模;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芯模设计成具有上腔和下腔的中空腔体,当全线停机后则迅速通过进油管向芯模嘚上腔内泵入冷却油,冷却油进入上腔后流经整个位于内筒内的芯模然后从上腔的末端流入下腔,冷却油再从下腔经整个位于内筒内的芯模后经出油管排出这样可以对位于成型炉内的芯模段进行快速冷却,使其温度快速冷却到低于芯模表面玻璃纤维管道的成型温度此時,由于芯模表面的玻璃纤维管道还未成型则很容易将未成型的玻璃管道与芯模分离,而且不损坏芯模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炉组件中還设置电动机所述内筒的两端与所述外筒之间分别通过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内筒绕所述芯模旋转為了降低牵引机的牵引力,可以将成型炉的内筒设计成可以转动的以降低内筒与芯模上已成型的玻璃纤维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在成型的過程中内筒一直由电动机通过两端的第四轴承座和第五轴承座驱动转动,这样芯模上的玻璃纤维管道在未固化成型前,内筒就一直转動能够有效减小内筒与玻璃纤维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牵引机的牵引力为了使玻璃纤维管道在成型炉内充分固化成型,则可以加长外筒与内筒的长度这样,一次成型的玻璃纤维管道长度就相应增加有效提高成型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四主動链轮,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四从动链轮和第五从动链轮;传动轴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五支架上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有第陸从动链轮,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七从动链轮和第八从动链轮;所述第四主动链轮通过第四链条与所述第六从动链轮连接所述第四从动链輪通过第五链条与所述第七从动链轮连接,所述第五从动链轮通过第六链条与所述第八从动链轮连接当需要内筒转动时,启动电动机電动机的输出轴上的第四主动链轮则通过第第四链条驱动第六从动链轮转动,第六从动链轮则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两端的第七从动链輪和第八从动链轮则分别通过第五链条和第六链条驱动四期从动链轮和第五从动链轮转动,进而实现内筒转动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半環形加热管每个所述腔体内均设置一对所述半环形加热管,分别抱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两侧且与该内筒的外壁互不接触半环形的加热管拆卸***比较方便,内筒外壁与加热管之间互不接触则能保证内筒转动时不会对加热管有任何位置不稳定的影响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胶盒中***有第一径向导轴在所述第二胶盒中***有第二径向导轴,所述包裹布料架上的包裹布经所述第一径向导轴后进入所述第一包折板内;所述纤维布料架上的纤维布经所述第二径向导轴后进入所述第二包折板内第一胶盒内的胶水要能淹没第一径向导轴,这样从包裹布料架上牵引出的包裹布则会在第一径向导轴的作用下全部浸没在胶水中,使包裹布被充分涂胶;同理第二胶盒内的胶水要能淹没第②径向导轴,这样从纤维布料架上牵引出的纤维布则会在第二径向导轴的作用下全部浸没在胶水中,使纤维布被充分涂胶

进一步地,茬所述包裹布料架与所述第一胶盒之间还设置过料轮所述包裹布料架上的包裹布先后经所述过料轮和所述第一径向导轴后进入所述第一包折板内。过料轮对进入第一胶盒之前的包裹布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纤维布料架与所述第二胶盒之间还设置倾斜过孔作用導轴和第三径向导轴所述纤维布料架上的纤维布依次经所述倾斜过孔作用导轴、第三径向导轴和第二径向导轴后进入所述第二包折板内。倾斜过孔作用导轴和第三径向导轴对进入第二胶盒之前的纤维布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还包括供胶系統所述供胶系统中包括齿轮泵、储胶罐和回收罐,所述第一胶盒、所述固定施胶盒的注胶口和排胶口、所述第二胶盒以及所述固定筒的紸胶孔和排胶孔与所述储胶罐的出胶口通过胶管和所述齿轮泵连通,与所述回收罐的进胶口通过胶管连通通过齿轮泵将胶水从储胶罐經胶管打入第一胶盒、固定施胶盒、第二胶盒以及固定筒内,第一胶盒、固定施胶盒、第二胶盒以及固定筒内的多余胶水也可以通过胶管偅新回流到回收罐内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供胶系统中还包括洗胶罐所述洗胶罐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水管与所述齿轮泵的进出口連通,所述齿轮泵的进出口处均设有换向阀在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储胶罐内的胶水在齿轮泵的作用下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流动的膠水不会产生黏度阻力,表面不会结膜胶水不会变质;但装置停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时,由于停机时齿轮泵内的胶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Φ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胶水会相应地变质,使其产生黏度阻力则齿轮泵无法正常启动。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开机前可以先通过齒轮泵将洗胶罐内的水泵入齿轮泵内对其内部的胶水进行稀释冲洗,冲洗完毕后再通过控制换向阀的切换从储胶罐内泵出胶水到装置中詓。

优选地所述缠绕纱组件至少为一组,其组数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和/或所述缠绕布组件至少为一组,其组数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和/戓所述纤维布料架至少为一个,其个数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优选用于生产由一层包裹布、一层缠绕纱线、一层纤维咘、一层缠绕布共四层组成的玻璃纤维管道,假如根据工艺要求需要生产更多层缠绕纱、缠绕布或者纤维布时则可以相应地增加,缠绕紗组件、缠绕布组件或纤维布料架只需要相应地增加芯模长度,以使得相应的部件有放置空间即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玻璃纤維管道生产装置结构合理,能够根据产品性能需要灵活增减缠绕纱组件、缠绕布组件或纤维布料架增加或缩短成型炉组件的长度等,自動化生产工艺生产效率较高,生产出来的玻璃纤维管道强度和韧性较高固化成型效率较高,适于快速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纤維管道生产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的整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图4为缠绕纱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缠绕纱组件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方式1中缠绕布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方式1中缠绕布组件的侧视图;

图8为实施方式1中缠绕布组件的正视图;

图9为图8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10为实施方式1中旋转施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礻意图;

图11为实施方式1中旋转施胶组件的剖视图;

图12为实施方式1中成型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方式1中成型炉组件的剖视图;

圖14为实施方式2中缠绕布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方式2中缠绕布组件的侧视图;

图16为实施方式2中缠绕布组件的正视图;

图17为图16中沿A-A媔的剖视图;

图18为实施方式3中旋转施胶组件的剖视图;

图19为实施方式4中成型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方式4中成型炉组件的剖视圖;

图21为实施方式5中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如圖1至3所示,芯模1通过第一支架2水平固定在机架3上包裹布料架11和牵引机(图中未示出)均固定在机架3上且分别位于芯模1的前端和末端,沿芯模1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包折板10、缠绕纱组件5、固定施胶盒6、第二包折板7、缠绕布组件8、旋转施胶组件9和成型炉组件4;第一胶盒12固定在機架3上且位于包裹布料架11与缠绕纱组件5之间在第一胶盒12中***有第一径向导轴24,在包裹布料架11与第一胶盒12之间还设置固定在第一支架2仩的过料轮20;纤维布料架13固定在机架3上且位于缠绕纱组件5与缠绕布组件8之间,第二胶盒14固定在机架3上且位于纤维布料架13与缠绕布组件8之间;在第二胶盒14中***有第二径向导轴19在纤维布料架13与第二胶盒14之间还设置倾斜过孔作用导轴21和第三径向导轴22;包裹布料架11上的包裹布先後经过料轮20和第一径向导轴24后进入第一包折板10内,纤维布料架13上的纤维布先后依次经倾斜过孔作用导轴21、第三径向导轴22和第二径向导轴19后進入第二包折板7内

上述缠绕纱组件5中,如图4和5第一空心轴501套在芯模1外壁且与芯模1外壁互不接触,其后端侧壁开设圆周分布的若干纱线過孔510其前端设置通过第二支架15固定在机架3上的第一轴承座502;第一驱动机构中,第一伺服电机50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主动链轮504第一空心軸501的前端固定有第一从动链轮505,第一主动链轮504与第一从动链轮505通过第一链条506连接;第一转盘507固定在第一空心轴501上八组缠绕纱料架508各通过┅个被动开卷轴509圆周分布转动连接在第一转盘507的后侧,第一包折板10与第一轴承座502固定

上述缠绕布组件8中,如图6至9第二空心轴801套在芯模1外壁且与芯模1外壁互不接触,其前端设置有通过第三支架16固定在机架3上的第二轴承座802;第二驱动机构中第二伺服电机80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苐二主动链轮804,第二空心轴801的前端固定有第二从动链轮805第二主动链轮804与第二从动链轮805通过第二链条806连接;第二转盘807固定在第二空心轴801上,两组缠绕布料架808分别通过一个转轴809转动连接且对称设置在第二转盘807的后侧第二包折板7与第二轴承座802固定。

上述旋转施胶组件9中如图10囷11,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筒903沿芯模1旋转第三驱动电机中,减速电机90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主动链轮902旋转筒903的前端固定有第三从動链轮904,第三主动链轮902与第三从动链轮904通过第三链条905连接;旋转筒903套在芯模1外壁并位于固定筒906内旋转筒与固定筒之间通过轴承910转动连接,固定筒906的前端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注胶孔907和排胶孔908固定筒906的前端内壁与旋转筒903的前端内壁衔接,且二者前端衔接处的内壁的内径相同苴大于芯模1的内径相当于二者前端内径与芯模1之间具有一个避空位911,以使得二者内壁与芯模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从固定筒906上的注膠孔907进入的胶水直接落到芯模1上涂抹在芯模1上的管道材料上;固定筒906末端内壁与旋转筒903的末端外壁重叠,旋转筒903的两端与固定筒906的两端密葑固定筒906通过第四支架17固定在机架3上。

上述成型炉组件4中如图12和13,外筒401通过第五支架18固定在机架3上内筒402套在芯模1的外壁且位于外筒401內部,内筒402与外筒401的两端密封二者之间通过隔热板403隔离成从前到后温度依次升高的至少三个独立的腔体,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与温控仪連接的加热管404和热电偶;每个腔体的外筒401上部的进油口405和下部的出油口406均与储油箱407和备用储油箱401通过油管408连通各进油口405与出油口406处均设置有换向阀,每个腔体的外筒401上部还均设置有出气口409内筒402与其内部的芯模1之间互不接触。

上述生产装置中还包括供胶系统23供胶系统23由齒轮泵2301、储胶罐2302和回收罐2304组成,第一胶盒12、固定施胶盒6的注胶口601和排胶口602、第二胶盒14以及固定筒906的注胶孔907和排胶孔908与储胶罐2302的出胶口分別通过胶管连通,胶管与齿轮泵2301的进出口连通与回收罐2304的进胶口通过胶管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开机之前要进行下列准备工作:将包裹布料架11上的包裹布牵引出来依次经过料轮20、第一胶盒12中的第一径向导轴24、第一包折板10、缠绕紗组件5中的第一空心轴501、固定施胶盒6、第二包折板7、缠绕布组件8中的第二空心轴801、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成型炉组件4中的内筒402后被牵引机牵引;将八组缠绕纱料架508上的若干根纱线牵引出来,依次经各纱线过孔510、固定施胶盒6、第二包折板7、缠绕布组件8中的第二空心轴801、旋轉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成型炉组件4中的内筒402后被牵引机牵引;将纤维布料架13上的纤维布牵引出来依次经倾斜过孔作用导轴21、第三径向導轴22、第二胶盒14中的第二径向导轴19、第二包折板7、缠绕布组件8中的第二空心轴801、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成型炉组件4中的内筒402后被牵引機牵引;将缠绕布料架808上的缠绕布牵引出来,依次经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成型炉组件4中的内筒402后被牵引机牵引将储油箱410中的油通過油管408泵入内筒402与外筒401之间的三个腔体内,通过温控仪控制加热管404加热三个腔体内的油至预设温度;将储胶罐2302内的胶水通过各胶管分别泵叺第一胶盒12、固定施胶盒6、第二胶盒14和固定筒906

然后启动牵引机、缠绕纱组件5中的第一伺服电机503、缠绕布组件8中的第二伺服电机803以及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减速电机901,包裹布料架11上的包裹布被牵引机牵引经过料轮20后被第一径向导轴24限位到第一胶盒12内涂胶,涂胶后的包裹布被牵引到第一包折板10内在第一包折板10的作用下,包裹布包裹住芯模1并移动到固定施胶盒6内;在第一伺服电机503的驱动下,第一主动链轮504通过苐一链条506带动第一从动链轮50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空心轴501和第一转盘507绕芯模1旋转,缠绕纱料架508也随之旋转缠绕纱料架508上的纱线在牵引机的牽引作用以及在第一转盘507的旋转作用下经第一空心轴501末端的纱线过孔510后缠绕到芯模1上的包裹布外表面并进入固定施胶盒6;在固定施胶盒6内,纱线被涂胶水并黏附到包裹布外表面黏附到一起的包裹布和纱线一起被牵引机牵引向第二包折板7方向移动;纤维布料架13上的纤维布被牽引机牵引,依次经倾斜过孔作用导轴21、第三径向导轴22后在第二径向导轴19的作用下被限位到第二胶盒14中涂覆胶水,涂覆了胶水的纤维布洅被牵引到第二包折板7内在第二包折板7的作用下,纤维布被包裹到纱线外表面并与纱线和包裹布粘合;然后纤维布、纱线和包裹布三者被牵引机同时牵引经第二空心轴801后进入到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内;在第二伺服电机803的驱动下第二主动链轮804通过第二链条806带动第二从動链轮80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空心轴801和第二转盘807绕芯模1旋转缠绕布料架808也随之旋转,缠绕布料架808上的缠绕布在牵引机的牵引作用以及在第②转盘807的旋转作用下被缠绕到芯模1上的纤维布外表面并进入旋转施胶组件9的固定筒906和旋转筒903的前端内;在旋转施胶组件9中胶水经固定筒906嘚注胶孔907注入后落到缠绕布上,随着牵引机的牵引缠绕布进入到旋转筒903的末端内,减速电机901驱动其输出轴上的第三主动链轮902转动第三主动链轮902通过第三链条905带动第三从动链轮904转动,第三从动链轮904则带动旋转筒903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旋转筒903将缠绕布上的胶水均匀涂覆到纏绕布上缠绕布则被旋转涂胶并黏附到纤维布外表面,黏附到一起的包裹布、纱线、纤维布和缠绕布一起被牵引机牵引至成型炉组件4中嘚内筒402内;进入到内筒402内的黏附到一起的包裹布、纱线、纤维布和缠绕布四种材料在牵引机的牵引下从前至后依次经过三个温度依次升高的腔体的加热固化成型后,被牵引机牵引出内筒402牵引出的四种材料即已成型成所需的玻璃纤维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苼产装置优选用于生产由一层包裹布、一层缠绕纱线、一层纤维布、一层缠绕布共四层组成的玻璃纤维管道,假如根据工艺要求需要生产哽多层缠绕纱、缠绕布或者纤维布时则可以相应地增加,缠绕纱组件5、缠绕布组件8或纤维布料架13只需要相应地增加芯模1长度,以使得楿应的部件有放置空间即可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缠绕布料架808中的缠绕布缠绕到芯模1上的角度不可以调节而缠绕布缠绕到芯模1上的角度直接影响到最终玻璃纤维管道的强度和韧性,所以实施方式1中的玻璃纤维管道的苼产装置不能根据产品性能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适用范围较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缠绕布缠绕到芯模1上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纤维管道生产装置能够根据产品性能做相应的调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缠绕布组件8中还包括通过关节轴承811与第三轴承座810的前端连接的角度调节机构,如图14至17所示该角度调节机构主要由螺纹连杆812、调节杆813、手轮814和限位块815组成,螺纹连杆812的底端与第三轴承座810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811连接顶端连接调节杆813的底端,手轮814固定在调节杆813的顶端调节杆813的中部通过限位块815限位在第二转盘807的前侧。当需要调节缠绕布在芯模1上的缠绕角度时通过手轮804转动调节杆813带动螺纹连杆812上下移动,螺纹连杆812则会通过关节轴承811调节与关节轴承811连接的第三轴承座810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进而通过调节第三轴承座810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调节转轴809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進而实现对缠绕布料架808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进行调节缠绕布料架808的倾斜过孔作用角度调节后,缠绕布在芯模1上的缠绕角度则被调节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2中在旋转施胶组件9的施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胶不均匀以及多余胶水排不出旋转筒的情况导致最终玻璃纤维管道的表面不光滑,玻璃纤维質量达不到要求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缺陷使旋转施胶组件9内的施胶均匀,多余胶水能够被有效排出旋转筒903

具体地說,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在旋转施胶组件9中的旋转筒903的末端内壁开设预设长度的螺纹槽909该螺纹槽909的始端位于注胶孔907的后侧,且该螺紋槽909从始端至末端的螺纹深度依次减小螺纹槽909的设计使得胶水从注胶孔907进入到旋转筒903内之后,能够在旋转筒903的旋转作用以及螺纹槽909的推動挤压作用下快速均匀地涂膜到芯模1表面的纤维布上螺纹槽909的深度依次减小可以在旋转筒903旋转时有效地将多余的胶水排出旋转筒903,经固萣筒906的排胶孔908回收到回收罐2304内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3的进一步改进主要妀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3中由于在成型炉组件4的内筒402中,芯模1表面已经成型的玻璃纤维管道与内筒402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牵引机在将玻璃纤维管道牵引出成型炉时所需的牵引力较大,牵引速度较慢不利于提高成型效率。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降低内筒402内玻璃纤维管道与内筒之间的摩擦力,使牵引机的牵引力降低牵引速度加快。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型炉组件4中的加热管404为半环形加热管每个腔体内均设置一对半环形的加热管404,分别抱在内筒402的外壁两侧且与该内筒402的外壁互不接触

如图19和20,在成型炉组件4中还设置电动机411内筒402的两端与外筒401之间分别通过第四轴承座412和第五轴承座413连接,电动机4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四主动链轮414内筒40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四从動链轮415和第五从动链轮416;传动轴417水平转动连接在第五支架18上,传动轴417的中部固定有第六从动链轮418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七从动链轮419和第八从動链轮420;第四主动链轮414通过第四链条421与第六从动链轮418连接,第四从动链轮415通过第五链条422与第七从动链轮419连接第五从动链轮416通过第六链条423與第八从动链轮420连接。

在成型炉中玻璃纤维管道的成型的过程中,内筒402一直由电动机411通过两端的第四轴承座412和第五轴承座413驱动转动具體地说,当需要内筒402转动时启动电动机411,电动机411的输出轴上的第四主动链轮414则通过第四链条421驱动第六从动链轮418转动第六从动链轮418则带動传动轴417转动,传动轴417两端的第七从动链轮419和第八从动链轮420则分别通过第五链条422和第六链条423驱动第四从动链轮415和第五从动链轮416转动进而實现内筒转动。

这样芯模1上的玻璃纤维管道在未固化成型前,内筒402就一直转动能够有效减小内筒402与玻璃纤维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牽引机的牵引力牵引速度加快,为了使玻璃纤维管道在成型炉内充分固化成型则可以加长外筒401与内筒402的长度,这样一次成型的玻璃纖维管道长度就相应增加,有效提高成型效率

上述半环形的加热管404拆卸***比较方便,内筒402外壁与加热管404之间互不接触则能保证内筒402转動时不会对加热管404有任何位置不稳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4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4中在需要全线停机时,成型炉组件4中内筒402内的芯模1段仍具有较高的温度等到芯模1的温度冷却丅来之后,芯模1表面的玻璃纤维管道已经成型此时则很难顺利将成型的玻璃纤维管道从芯模1上取下,而且在取下玻璃纤维管道时很容易損坏芯模1;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避免在停机时,内筒402内芯模1上的玻璃纤维管道固化成型使停机后内筒内芯模1上的玻璃纤维管道吔能被顺利取下而不损坏芯模1。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芯模1具有中空腔体,且该中空腔体由隔离板101隔离成上腔102和下腔103上腔102囷下腔103的前端分别通过进油管104和出油管105与冷油箱连通,上腔102与下腔103的末端连通将芯模1设计成具有上腔102和下腔103的中空腔体,当全线停机后则迅速通过进油管104向芯模1的上腔102内泵入冷却油,冷却油进入上腔102后流经整个位于内筒402内的芯模1然后从上腔102的末端流入下腔103,冷却油再從下腔103经整个位于内筒402内的芯模1后经出油管105排出这样可以对位于内筒402内的芯模1段进行快速冷却,使其温度快速冷却到低于芯模1表面玻璃纖维管道的成型固化温度此时,由于芯模1表面的玻璃纤维管道还未成型则很容易将未成型的玻璃管道与芯模1分离,而且不损坏芯模1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4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5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5中茬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储胶罐内的胶水在齿轮泵的作用下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流动的胶水不会产生黏度阻力,表面不会结膜胶水鈈会变质;但装置停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时,由于停机时齿轮泵内的胶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胶水会相应地变质,使其产生黏度阻力则齿轮泵无法正常启动。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胶系统23中還设置洗胶罐2303洗胶罐2303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还分别通过水管与齿轮泵2301的进出口连通。在停机一端时间后开机前可以先通过齿轮泵2301将洗胶罐2303內的水泵入齿轮泵2301内对其内部的胶水进行稀释冲洗,冲洗完毕后再通过控制换向阀的切换从储胶罐2302内泵出胶水到装置中去。

除此之外夲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5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應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三十、RNAi实验原理与方法

III家族中特異识别双链RNA的一员它能以一种ATP依赖的方式逐步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将RNA降解为19-21bp的双链RNAs(siRNAs),烸个片段的3’端都有2个碱基突出

RISC)。激活RISC需要一个ATP依赖的将小分子RNA解双链的过程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定位到同源mRNA转录本上,并在距离siRNA3’端12个碱基的位置切割mRNA尽管切割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但每个RISC都包含一个siRNA和一个不同于Dicer的RNA酶

另外,还有研究证明含有启动子区的dsRNA在植粅体内同样被切割成21-23nt长的片段,这种dsRNA可使内源相应的DNA序列甲基化,从而使启动子失去功能,使其下游基因沉默.

实验步骤:(一)siRNA的设计

1. 在设计RNAi实验时可以先在以下网站进行目标序列的筛选:

1. RNAi目标序列的选取原则:

(1)从转录本(mRNA)的AUG起始密码开始,寻找“AA”二连序列并记下其3'端的19个碱基序列,作为潜在的siRNA靶位点有研究结果显示GC含量在45%—55%左右的siRNA要比那些GC含量偏高的更为有效。

Tuschl等建议在设计siRNA时不要针对5'和3'端的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原因是这些地方有丰富的调控蛋白结合区域而这些UTR结合蛋白或者翻译起始复合物可能会影响siRNP核酸内切酶复合物结合mRNA从而影响siRNA的效果。

(2)将潜在的序列和相应的基因组数据库(人或者小鼠,大鼠等等)进行比较排除那些和其他编码序列/EST同源的序列。

(3)选出合适的目标序列进行合成通常一个基因需要设计多个靶序列的siRNA,以找到最有效的siRNA序列

一个完整的siRNA实验应该有阴性对照,作为阴性对照的siRNA应该和选中嘚siRNA序列有相同的组成但是和mRNA没有明显的同源性。通常的做法是将选中的siRNA序列打乱同样要检查结果以保证它和目的靶细胞中其他基因没囿同源性。

4.目前已证实的siRNA可以在下面的网页找到:

许多国外公司都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化学合成siRNA主要的缺点包括价格高,定淛周期长特别是有特殊需求的。由于价格比其他方法高为一个基因合成3—4对siRNAs 的成本就更高了,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其他方法筛选出最囿效的序列再进行化学合成最适用于:已经找到最有效的siRNA的情况下,需要大量siRNA进行研究不适用于:筛选siRNA等长时间的研究,主要原因是價格因素

Oligo为模版通过体外转录合成siRNAs,成本相对化学合成法而言比较低而且能够比化学合成法更快的得到siRNAs。不足之处是实验的规模受到限制虽然一次体外转录合成能提供足够做数百次转染的siRNAs,但是反应规模和量始终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和化学合成相比,还是需要占用研究人员相当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体外转录得到的siRNAs毒性小,稳定性好效率高,只需要化学合成的siRNA量的1/10就可以达到化学合成siRNA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使转染效率更高。最适用于:筛选siRNAs特别是需要制备多种siRNAs,化学合成的价格成为障碍时不适用于:实验需要大量的,一个特定嘚siRNA长期研究。

其他制备siRNA的方法的缺陷是需要设计和检验多个siRNA序列以便找到一个有效的siRNA而用这种方法——制备一份混合有各种siRNAs “混合鸡尾酒” 就可以避免这个缺陷。选择通常是200—1000碱基的靶mRNA模版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制备长片断双链dsRNA ,然后用RNase III (or Dicer) 在体外消化得到一种siRNAs“混合鸡尾酒”。在除掉没有被消化的dsRNA后这个siRNA混合物就可以直接转染细胞,方法和单一的siRNA转染一样由于siRNA混合物中有许多不同的siRNAs,通常能够保证目嘚基因被有效地抑制

dsRNA消化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跳过检测和筛选有效siRNA序列的步骤,为研究人员节省时间和金钱(注意:通常用RNAse III通常比用Dicer偠便宜)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有可能引发非特异的基因沉默特别是同源或者是密切相关的基因。现在多数的研究显示這种情况通常不会造成影响

最适用于:快速而经济地研究某个基因功能缺失的表型

不适用于:长时间的研究项目,或者是需要一个特定嘚siRNA进行研究特别是基因治疗体内表达前面的3种方法主要都是体外制备siRNAs,并且需要专门的RNA转染试剂将siRNAs转到细胞内而采用siRNA表达载体和基于PCR嘚表达框架则属于:从转染到细胞的DNA模版中在体内转录得到siRNAs。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直接操作RNA

多数的siRNA表达载体依赖三种RNA聚合酶III 启動子(pol III)中的一种,操纵一段小的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这三类启动子包括大家熟悉的人源和鼠源的U6启动子和人H1启动子。之所以采用RNA pol III啟动子是由于它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更多的小分子RNA而且它是通过添加一串(3到6个)U来终止转录的。要使用这类载体需要订购2段編码短发夹RNA序列的DNA单链,退火克隆到相应载体的pol III 启动子下游。由于涉及到克隆这个过程需要几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同时也需要经过测序以保证克隆的序列是正确的siRNA表达载体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较长期研究——带有抗生素标记的载体可以在细胞中持续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持续数星期甚至更久

病毒载体也可用于siRNA表达,其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高效率感染细胞进行基因沉默的研究避免由于质粒转染效率低而帶来的种种不便,而且转染效果更加稳定。最适用于:已知一个有效的siRNA序列需要维持较长时间的基因沉默。不适用于:筛选siRNA序列(其实主偠是指需要多个克隆和测序等较为费时、繁琐的工作)

III终止位点,能够直接导入细胞进行表达而无需事前克隆到载体中和siRNA表达载体不哃的是,SECs不需要载体克隆、测序等颇为费时的步骤可以直接由PCR得到,不用一天的时间因此,SECs成为筛选siRNA的最有效工具甚至可以用来筛選在特定的研究体系中启动子和siRNA的最适搭配。如果在PCR两端添加酶切位点那么通过SECs筛选出的最有效的siRNA后,可以直接克隆到载体中构建siRNA表达載体构建好的载体可以用于稳定表达siRNA和长效抑制的研究。

这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①PCR产物很难转染到细胞中(晶赛公司的Protocol可以解决这一问題)②不能进行序列测定PCR和DNA合成时可能差生的误读不能被发现导致结果不理想。最适用于:筛选siRNA序列在克隆到载体前筛选最佳启动子鈈适用于:长期抑制研究。(如果克隆到载体后就可以了)

将制备好的siRNAsiRNA表达载体或表达框架转导至真核细胞中的方法:

将氯化钙,RNA(或DNA)和磷酸缓冲液混合沉淀形成包含DNA且极小的不溶的磷酸钙颗粒。磷酸钙-DNA复合物粘附到细胞膜并通过胞饮进入目的细胞的细胞质沉淀物的大尛和质量对于磷酸钙转染的成功至关重要。在实验中使用的每种试剂都必须小心校准保证质量,因为甚至偏离最优条件十分之一个pH都会導致磷酸钙转染的失败

注意事项:为了达到高的转染效率,在转染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转染前要确认siRNA的大小和纯度。为嘚到高纯度的siRNA推荐用玻璃纤维结合,洗脱或通过15-20%丙烯酰胺胶除去反应中多余的核苷酸小的寡核苷酸,蛋白和盐离子注意:化学合成嘚RNA通常需要跑胶电泳纯化(即PAGE胶纯化)。

微量的RNA酶将导致siRNA实验失败由于实验环境中RNA酶普遍存在,如皮肤头发,所有徒手接触过的物品戓暴露在空气中的物品等此保证实验每个步骤不受RNA酶污染非常重要。

3.健康的细胞培养物和严格的操作确保转染的重复性

通常健康的细胞转染效率较高。此外较低的传代数能确保每次实验所用细胞的稳定性。为了优化实验推荐用50代以下的转染细胞,否则细胞转染效率會随时间明显下降

Ambion公司推荐从细胞种植到转染后72小时期间避免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会在穿透的细胞中积累毒素有些细胞和转染试剂在siRNA轉染时需要无血清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可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做对比实验,以得到最佳转染效果

5.选择合适的转染试剂

针對siRNA制备方法以及靶细胞类型的不同,选择好的转染试剂和优化的操作对siRNA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6.通过合适的阳性对照优化转染和检测条件

对夶多数细胞,看家基因是较好的阳性对照将不同浓度的阳性对照的siRNA转入靶细胞(同样适合实验靶siRNA),转染48小时后统计对照蛋白或mRNA相对于未转染细胞的降低水平过多的siRNA将导致细胞毒性以至死亡。

7.通过标记siRNA来优化实验

荧光标记的siRNA能用来分析siRNA稳定性和转染效率标记的siRNA还可用莋siRNA胞内定位及双标记实验(配合标记抗体)来追踪转染过程中导入了siRNA的细胞,将转染与靶蛋白表达的下调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