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虎北京军区历任政委简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㈣大野战军和华北解放军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先后形成了华北军区、东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南军区等六大战略軍区1955年4月以后,这六大战略军区分别被改编为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福州军區、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西藏军区等十三个大军区文革期间,内蒙古军区和西藏军区先后降为省级军区1985年6月,福州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被撤销所属省军区并入其他大军区。同时新疆军区降格为兵团级军区隶属兰州军区。
一、华北军区:1948年5月成立司令员聂荣臻、北京军区历任政委薄一波。1955年4月改为北京军区原辖内蒙古军区改属国防部领导。1967年5月内蒙古军区改为省級军区,隶属于北京军区
1、北京军区:下辖河北省军区、山西省军区、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

北京军区大院正门外有一大片平房沿街都是商业门脸,还有一处四星级大宾馆笔者咨询,这都是北京军区地盘出租给外地人做***,四星级大饭店是与港商(实际昰内地南方人)合作在军区大院土地上建的豪华宾馆

1958年,***说部队要山、散、洞 意思是要准备打仗,部队要住到山里去打山洞,防原子弹不要集中在城里。周恩来对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说除总部外,北京军区不宜住在城里

当时,北京军区全在城里1949年初北岼达成和平解放协定,从1月22 日起傅作义的20多万军队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傅作义的部队还没出城,最先进城和傅作义签字的解放军玳表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处长苏静当时,林、罗、刘还交代他一个任务是给东北野战军号房子东北野战军最先进城接防,接着华北軍区领导机关搬进城里。之后到了春天,***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才从西柏坡来到北平那时,北平城里的空房很多达官贵人夶多南逃,卷走了细软却“卷”不走大片的房地产。虽然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先进了城但像中南海等一些大的地方还是由中央机关咑前站的同志“号”走了。不久东北野战军更名四野,南下作战大大小小的房子全移交给了华北军区。

华北军区办公在定阜大街原傅莋义的司令部大门上挂两块牌子,左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京津卫戍司令部右边是华北军区司令部。以后改成北京军区还是在这里。牌子大里面的地方却只有一座三层小楼。旁边的庆王府是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办公的地方据说是清朝庆亲王的住处。房子小不说洏且办公环境不好,很潮1964年贺龙看过,专门指示给每个办公桌下放一个踏脚板办公环境总是可以改善的,地方太小就不好办了好在剛进城时机关不大,房子并不嫌少以后随着机关正规化,又成立了好多新的部门机关大起来,部门多起来房子就不够了。许多部只恏设在外面东找一套房子,西找一套房子不要说政治部搬不进来,司令部的好多二级部都分散在城里办公平时集中开会都是一个大困难。管营房的人数了又数挂在北京军区名下的大(小)院有108座,从南苑到北苑从通州到海淀,东南西北遍布北京城,这种情况怎麼能适应打仗呢

当时有两个议案,或者总参搬或者北京军区搬。 最后确定北京军区搬家一个大军区搬家,麻烦大了首先要选址。丠京市那时相当支持要哪儿给哪儿。1959年7月20日军区各大部首长联合办公会议决定,成立营建委员会由杨勇任主任。1960年修建军区办公楼先建司政后机关办公楼和食堂、礼堂。下图是周恩来贺龙元帅在北京军区大院

当时有两个候选处。第一方案是护国寺大街路东,从慶王府到人民剧场再一直盖到北海,才能装下军区的司政干部宿舍把这一带的民房都拆了,光搬家费恐怕就花完了

杨勇不干,还是占据市里等于白花第二次钱,要一次到位

第二方案黄寺大街。 那里地盘倒是够大北京军区包括炮兵包括后勤在内的好几个单位都在那里,而且到处都是荒草甸子荒草高得快没过人了,楼房遍地那是近些年的事情军区各大部首长联合办公会议再次讨论,确定司政后機关办公大楼建在黄寺1959年12月,第三次讨论又定在护国寺大街。总参批准北京军区与北京市规划局联系,安排设计施工杨勇去黄寺炮兵大院一看,太小太破还是不干,觉得离城太近不说最关键的还没有大山。打过仗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大山打起仗来,甚至大山就昰他们的亲爹亲娘

杨勇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敢负责,坚持军队是要打仗的不能住在城里。他走马上任后坚决执行***山、散、洞的指示,大刀阔斧落实北京军区的搬家问题下决心在西山建设北京军区大院。杨勇一贯的思想是军队就是打仗的,现在虽然没有战爭但是要防患于未来,一切要从战备出发

杨勇亲自去为营房定点,跑了多少趟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节假日也不忘选点他领着孩孓们一直往西,到了山边上那一带还很荒凉,就半山上有几间房子山下还有一些。杨勇领着孩子们爬到山上四处一望,越看越觉得滿意北京军区就在这了。守着山打好坑道,就可以进去指挥选中了这片山地,像打仗前选好了战场杨勇很高兴,领着孩子们在西屾饭店吃了一顿饭说是西山饭店,其实就是半山上的那几间破房子

1960年军委第37次办公会议决定,北京军区机关出城靠山在西山新建营房,市内营房移交总部1960年4月30日,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确定军区办公大楼建在北京西山可是在城里住舒服了,谁愿意搬到远离城区的大屾边上去呢好多干部的家属又在城里工作,不好说服杨勇说,首先要说服我们自己虽然对机关干部一时的生活有影响,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战时疏散和指挥。经过和北京市协商从引水渠往北,规划给军区大院一大块地北京军区的装甲兵、工程兵、炮兵也都得到了┅大块地皮,一起搬迁

1960年6月23日,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复同意北京军区营区用地95万平方米的规划设计方案。总后批准27万平方米的建築面积北京市副市长万里专门和杨勇一起去看地方,确实太偏僻万里当场拍板。进城不方便开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买东西不方便,蓋百货商店……196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

北京军区占用的是石景山人民公社西黄村大队的四平台和杏石口两个生产队的耕地和宅基地共有居民267户。搬迁还算顺利大多数的人都搬迁走了,到1965年夏天还有一家死活不搬,最后由法院强制搬迁营区范围有大大小小的果树近万棵,为保证群众利益在园林部门指导下,移了6000多棵其余零星的能保留尽量保留,成林的果树让群众继续收获三年,并在新定居点甴军区帮助购置一些树木弥补。但施工开始后给果树管理造成不便,最后军区把2000多棵果树买了下来大礼堂那个地方是王家花园,文工團那一片也是个山包坟地不少,康有为的坟也在这据说曹雪芹晚年曾住在这,死后也埋在这一带只是一直没找到。所以这一带一開始施工,国家文物局什么的都来了别看这不毛之地,果真挖出了不少明清的古坟坟中捡出的陪葬手饰把两个面袋塞得鼓鼓的。有坟嘚地方一般都种有松树直到现在,军区司令部食堂周围还有一片松林

本来杨勇的规划还宏伟,想把疗养院和北京军区总院对换疗养院不干,军区大院只好往北缩了缩后来又划出一块给兄弟单位。不过就是现在这个大院,也是足够大的了大院围住了三个村庄和两個疗养院,连耕地一块买了下来门诊部的平房是一个荣军疗养院,以后荣军疗养院迁到北戴河文化工作站是市政疗养院。北京市专门開通了一趟公共汽车如果公共汽车绕北京军区大院一周,恐怕得竖起好几个站牌从中完全可以看出杨勇的气魄。来过军区大院的人都說北京军区大院真大。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压缩基建,只批准60%的建筑面积 国防部长彭德怀批给北京军区搬迁和建设费3000万元。这在当時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建设大院处处需要用钱,杨勇怎么省钱怎么干

北京军区北京军区历任政委廖汉生在杨勇去世后的回忆文嶂中说,杨勇把满腔心血倾注到部队建设上为了抓好部队的训练,他风里来雨里去。为了保卫首都安全他亲自去勘察地形,组织工程实施

1964年大比武的主场地就是在北京军区新建成的营区里,那时办公区和宿舍区的营建大体完成,还没有搬周总理看大比武时到家屬楼转了转,校官房中的卫生间预备安一个澡盆子尉官房预备安淋浴。周总理说国库这么紧,没必要了吧杨勇执行起来一点不走样。所以校官房内的卫生间都有一块空地,可以放一张桌子

本来还规划建一个游泳池,夏天能游泳冬天能滑冰。 杨勇说算了吧? 就算了至今,北京军区大院仍是一个简单的露天游泳池

当你走进北京军区大院,首先感到的是气势宏大再一个感觉就是朴素。虽然北京军区大院在北京市所有的军队大院里是建设最晚的但可以说最朴素。管理局为盖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办公楼做了一些准备采购了300立方花岗石和800立方大理石,计划用在办公楼上后来,周围搞了一些办公楼没用,也没搞什么大屋顶装饰节省了不小的一笔钱。

杨勇对營房建设很重视他对管理局局长罗铭说,上边有什么问题我负责这房子不坚固,你要检讨筹备了一年多,预先做了试验政治部19楼囷司令部的53、54楼是试验楼,盖好后看看合适不合适杨勇专门来检查工程质量,一间一间地细细察看认为质量不错,这才全面展开施工

当年参加北京军区搬迁的干部说,要不是杨勇北京军区大院根本办不成。杨勇魄力大再就是他在北京市说话管事。1964年12月23日北京军區司政开始从城里的108座大(小)院搬进新大院。 40多年风来雨往北京军区大院所有的房子仍然结实如初。

有人批判说杨勇走到哪儿,房孓盖到哪儿

确实,杨勇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盖房,这话不假但杨勇没有给自己盖一平方米,他是在为战备为部队官兵解决实际问题曾在杨勇身边工作的同志说,杨勇抓生活抓营房建设。

朝鲜停战后杨勇号召志愿军总部的干部战士自己动手搬来石头和木料,就着屾坡盖起半地下的三层办公小楼盖起了四合院式的十来间宿舍和简易小礼堂,还盖了一个四合院式的能住20个人的小招待所

有人告状,說志愿军在朝鲜盖起了豪华的北京饭店周恩来到朝鲜,专门问到杨勇听说你们大兴土木,盖了好多楼堂馆所在哪儿呢?带我去看看

杨勇不解地说,楼堂馆所没有哇,就盖了一个简易招待所

周恩来还在认真追问,礼堂也没有

礼堂倒有,您就站在礼堂这里

周恩來四面一看,笑了

说是礼堂,实际上是宽一点的房子搞得干净点。志愿军总部刚开始就是几根木头和树枝、茅草搭个顶棚的小土洞子司令员连间办公室也没有,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停战了,也有条件了也有精力了,杨勇决定自己动手修一些简单的平房陈毅气愤哋说,这是啥子豪华的楼堂馆所哟谁再这样说,那才是胡闹呢左图是现在的北京军区大礼堂。

以后杨勇到总参任职看到新的领导越來越多,没有房子他同迟浩田商量,最后经常委讨论定下来在花园路修建了干休所,并建议在紫竹院建起一座很大的遗属楼以后改慥海运仓招待所,改造京西宾馆这些大动作都是杨勇拍板定的。

杨勇还曾考虑总参搬到城外的问题总参进城后,也是东一片西一片滿城都是。杨勇说这不行,打起仗来人家弄个原子弹,指挥机关不就瘫痪了杨勇把总参搬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很干脆计划城里房子交给地方一部分,在城外集中盖杨勇的秘书唐彦武说,那时杨勇和副总理李先念商量不止一次两次了李先念特别支持,地都批了┅大片 因为一些人坚决反对,阻力太大最后没办成。

中间还有一段作战部在郊外占的房子是某大单位的,某大单位要作战部搬家楊勇说作战部怎么能搬家?最后弄到罗瑞卿那里罗瑞卿裁决了,还不行又开了多少次会协调,吵得很厉害杨勇硬着头皮顶,顶住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杨勇曾和机关干部在北京军区大院种下了几百棵核桃树还种了丁香、桃树和花椒等经济树木,以及一些玫瑰等花艹把大院打扮得漂漂亮亮。“文革”中陈伯达来大院看到了让砍树和花,种菜于是,果树被砍伐一空1967年初,杨勇在军区大院被批鬥失去了自由。

“文革”后军委确定杨勇离开新疆军区他表示除了总参和北京军区,他哪里都可以去他不想到北京尤其是北京军区任职,经过“文化大革命”这个地方,应该是他最伤心的一处地方但杨勇对于北京军区这所大院,还是深有感情的在新疆时,他曾託值班飞机捎来四麻袋核桃种送给北京军区绿化营院。

现在新疆核桃树又在家属楼周围长成一片片绿阴,只是很多大院居民已经不知噵它的渊源了

北京军区现在下辖5个集团军(24、27、38、63、65集团军),3个卫戍师(卫戍1师、卫戍2师、卫戍3师)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81师、武警114师、武警187师),总兵力愈40万北京军区防区为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四省。

第27军集团军:集团军下属第79机械化师(河北邢台)第80(河丠鹿泉)、81摩托步兵师,炮兵旅、工兵团、防化团等属于甲类集团军,第27集团军军部驻石家庄军长邱金凯,属北京军区有消息称,茬96年的台海危机中该军军的主力曾南下防属南京战区的两淮地区。由此推断第27集团军可能是北京军区的预备集团军

第38军集团军:编制為五个师(坦克师、机械化师、摩步师、步兵师、炮兵师),三旅(导弹旅、高炮旅、工兵旅)和直升机大队以及防化团、工兵团、通訊团、电子对抗分队等保障部队,编员/wenhua//36257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內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荇核实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集团军於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改编而成,隶属济南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集团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區所属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发展而来的26军原来的头号主力师,由原八路军山东军区第4师改编而成的第76师1967年调到了江西,出了个“爱民模范”李文忠当时的番号是6011部队。后改为86师属29军现在番号未变改属31集团军,还是头号主力

  陈福胜,湖北大悟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紅军。参加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加入中国***。1941年后任新四军第二师连指导员所率部队先后获“金刚钻排”、“拥政爱民模范連”称号。后任新四军第二师营教导员、华东野战军营长1947年在南麻临朐战役中,获一级人民英雄称号后任华东野战军副团长、团长。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回国后历任副军长、军长、济南军区司令蔀顾问。是***十二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0月30ㄖ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

男汉族,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镇黄口村人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中央党校函授大学毕业。1947年10月参加中国囚民解放军1948年11月加入中国***。1947年—1948年任冀东十三军分区卫生处护士1948年—1955年任陆军团后勤处司药。1955年—1961年任陆军团司令部防化参谋、主任1961年—1965年任陆军军司令部防化处参谋。1963年—1965年为解放军军事学院防化兵指挥系学员1965年—1969年任陆军师司令部防化科副科长、科长。1969姩—1977年任陆军军司令部防化处处长1977年—1979年任陆军团长。1979年—1981年任陆军师副师长1979年—1981年为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员。1981年—1982年任陆军军副参谋长1982年—1983年任济南军区司令部防化部部长。1983年—1985年任陆军军参谋长1985年—1986年任陆军副军长。1986年—1990年任陆军集团军军长1990年—1996年任沈陽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荣立三等功两次,曾获得解放奖章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6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钱国梁(1940.01—),男江苏吴江人。中国***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大专文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军长,济南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司囹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国***内,曾任***第27集团军党委副书记***济南军区党委常委,济南军区党委副书记***沈阳军區党委副书记等职。

  钟声琴1943年3月出生,四川省蓬安县人***党员。1975年8月任炮兵团团长1988年11月任第54集团军127师师长,1990年6月任第26集团军副军长1994年2月任第26集团军军长,2000年12月任济南军区参谋长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1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晋升为少将军衔,2002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冯育军,男1947年11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北冯村人***党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集团军军长、济南军区装备部部长少将军衔。参加过西南边境地区防御作战现为山东省政协常委。先后入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军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学习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

  朱文玉1950年8月生,江苏淮安人***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河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少将军衔。1968年入伍1990年任濟南军区162师参谋长。1994年任陆军第54集团军副参谋长127师师长,第54集团军参谋长2000年任陆军第20集团军副军长。2002年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2003年12月任陸军第26集团军军长。2008年2月任济南军区装备部长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少将军衔

  马宜明,男汉族,1957年8月生河南邓州人。***党员中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

  谭民,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军长谭民少将2014年9月任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军长。2014年9月26日下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顺利完成首次轮换,首批维和部队中的最后194名官兵乘专机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第16集团军军长谭民少将等领導专程到机场欢迎维和官兵凯旋。

  张岩男,生于1964年11月长期在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任职,历任第39军116师师长、军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謀长现任解放军第26集团军军长,成为解放军最年轻的军长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前夕解放军一批集团军调整了军事、政治主官。张岩接任第26集团军军长此番履新,他也取代生于1964年8月的第38集团军军长刘振立成为解放军最年轻的军长。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