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3国游戏到动漫到图书为何日本人写的算法图书对3国时期的故事人物的兴趣比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从日本动漫外交看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动漫外交对中国大学生对日情结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三国在日本的影响力有多火?日媒:日本人对中国传统历史有莫名情结_国际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前些日子上课,和学校的日本老师聊起中国电影,他感叹说:&中国近年来的古装电影真是越拍越精良了呀。&我有点好奇地问道:&老师也爱看中国电影?都看过什么片子呢?&他用蹩脚的汉语向我描述了半天,我才隐隐约约听到了&诸葛亮&&周瑜&这些熟悉的名字,于是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赤壁》啊!&
上到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们,下到扎羊角辫的小学女生,似乎每个日本人都对中国的传统历史&三国&有种莫名的情结,讲起剧情来头头是道,对&三国&人物的喜好也格外分明。行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上,不经意间总能窥见&三国&人物的身影。这股经久不衰的&三国热&早已从日本的现实生活里蔓延至&二次元&的世界,&三国&也因此成为动漫、游戏创作题材里的&常胜将军&。
其实,日本人的&三国&与我们中国人脑海中的&三国&故事并非完全一致。日本人读到的&三国&故事既不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也不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历史,而是日本作家吉川英治于1939年至1943年中创作的日语版小说&&《三国志》。在这部小说里,他综合了《通俗三国志》等&三国&题材文学作品的日文译本,略去了冗长繁复的战斗场面,而专注于雕琢人物形象,精炼文字语言使之&和化&,以迎合日本人的阅读喜好。
1971年,著名漫画家横山光辉将吉川英治的作品《三国志》漫画化,出版了长达60卷的长篇历史漫画,销量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7000万余册。这也是&三国&题材在日本ACG界打响的第一***。从此,日本的ACG领域开始广泛使用&三国&题材作为作品创作的源素材。比如说,日本游戏公司光荣自 80 年代初起,便致力于开发&三国&题材的游戏,其中以2001年9月在PS2平台发行的《真&三国无双2》最为瞩目。2015年,光荣公司的《三国志13》还与横滨市交通局以及神奈川县港北***署进行跨界合作,在地铁内推出了创意十足的公益海报,收获了来自日本人的满满好评。
从2008年开始,日本甚至还举办了&三国知识水平考试&,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多个城市同步进行。对于《三国志》的狂热粉丝而言,其神圣程度堪比日语系学生心目中的&日语能力测试&!而且呀,与&日语能力测试&类似,该考试也分等级,并且还根据等级进行收费:三级为3980日元、二级为5980日元,一级则为6980日元。虽然其收费不菲,&三国知识水平考试&每年仍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乐此不疲地踊跃地参与其中。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当我们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时,除了以老生常谈的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作为标准,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一个国家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能够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也不仅仅在于它政治上是否足够强硬,同时也体现在国际社会上有多少声音对它所秉持的价值观表示认同与赞许。从华夏文明的开端、遥远的商周时代起,&忠诚、仁义、智慧、用人、计谋&的思想就蕴含在中国民族的血脉里,印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数千年的传承使得这些思想文化在时间的反复雕刻与打磨下日趋完善,褪去腐朽和落后的一面,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日本大热的&三国&文化,可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吗。
历经沧桑岁月而日久弥新,这便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责任编辑:刘微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禁区年谱】日本人在影视中为何又变坏了?
中日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蜜月期”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逐渐转冷。而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日本人的形象也随着两国关系的转冷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尽管这段历史到现在也不过20年左右,却经历了几番转变。随着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两国关系陷入冰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银幕、荧屏上的日本人也逐渐变坏、变弱智,直至出现了“手撕鬼子”这样的情节。本文就为您梳理一下近20年日本人在中国影视中再度“变坏”的经历。一、 “抗日惨剧”时期:日本鬼子又回来了1995年是二战结束50周年,1997年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以此为契机,一批抗日影视作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逐渐体现在了之后的影视剧中。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中日两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均有了不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综合实力短时间内难以和之前的苏联相提并论,中日两国紧密联合对抗苏俄的需求降低。从经济的角度看,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时代结束后,进入长期的经济低迷期,史称“平成萧条”。而在日本进入萧条期的这个阶段,正是中国经济以每年8%以上的增速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杜大伟的计算,1990年到2005年,日本对全球GDP增长贡献率只有2.95%,而同期的中国则为28.14%。①经济上的此消彼长让中日双方在心态上慢慢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在这一阶段有所累积。日,日本政府抗议中国核试验,宣布冻结对中国的无偿援助。1996年7月起,日本右翼团体成员连续四次登上钓鱼岛,引发中日钓鱼岛风波。同月,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参拜靖国神社②。此前,日本首相已有11年未参拜过靖国神社。中国方面,1996年有一本书横空出世,创下了300万册销量的奇迹,并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论热点。这本书就是《中国可以说不》。即便到了今天,早已没有人再去讨论这本书具体写了什么,但“中国可以说不”这六个字,依然作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气质的一句口号,被很多人提起。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以及同一策划人在2009年出版的“升级版”《中国不高兴》影视表现:民族情绪的悄然变化,也被影视工作者捕捉到了。在1995年,三部抗日题材的影片集中上映。其中,《七七事变》是国内首部正面描写这个抗战起点事件的影片。该片讲述的是驻军在宛平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抗击日军的经过。宋哲元、佟麟阁、张自忠等国军将领在影片中也都以完全正面的形象出现。涉及这样题材的影片,日本人是当然的反面角色。而导演敢于触碰这样的题材,能够顺利拍摄、放映,并成为很多学校组织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则能够看出此时中日关系的某种转向。如果说《七七事变》还不能明显看出这种转向的话,另外两部电影就表露得很明显了。这一年,吴子牛导演拍摄了影片《南京大屠杀》,另一位导演牟敦芾则拍摄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其中“黑太阳”系列是香港的电影工作者拍摄的系列影片,在这部之前,还有三部描写731部队的黑太阳系列影片。由于内容血腥残忍,这个系列的影片在香港都被定为***。与其说它们是抗战题材影片,不如说是披着抗战外衣来刺激人们感官的猎奇片。而吴子牛导演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就很值得一说了。涉及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总不免有杀戮、强奸镜头。本片在香港被定为II级(儿童不宜),在韩国被定为15岁以下禁止观看。③然而在中国大陆,这部影片与《七七事变》一样,成为了很多中小学包场给学生看的爱国主义影片。组织观看充满暴力血腥的抗战影片成了那时国内学校的共同选择,很多“80后”的人也因此在心中种下了“日本人可恨”的种子。豆瓣网《南京大屠杀》条目下的网友评论,很多人都对小时候学校组织观看此片印象深刻。在此多说几句吴子牛导演。吴导与张艺谋、陈凯歌同属第五代导演,也是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影视一线的名导。细看他历年的作品,会发现或多或少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某种联系。他在1988年就拍摄过抗日题材影片《晚钟》,不过那个故事中,日本人并未被脸谱化地刻画。而到了1995年,这部《南京大屠杀》就将日本人彻底摆在了反派的位置;2000年,鼓吹台独的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2001年他拍摄的《英雄郑成功》上映,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搬上银幕;2006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播出,2007年,他指导了82集电视剧《贞观长歌》,描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景象;今年恰逢***诞辰110周年,吴子牛指导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又在央视一套热播中。二、 “抗日闹剧”时期:小泉执政五年,侵华日军重又脸谱化这五年,是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的时期。由于其个人强烈的鹰派特质,在参拜靖国神社等让中国人非常愤慨的事件上一再惹怒国人,使得中日双方的关系陷入冰点。在影视方面,日本人也再度陷入脸谱化、弱智化的境地。历史背景:如果在中国街头随机问几个人,知道日本首相是谁吗?恐怕知道小泉的会比知道现任首相的多。即便说不出小泉纯一郎这五个字,也会对那个中分、蓬松、花白的发型印象深刻。小泉纯一郎可能是最被中国人熟知的日本首相。图为2002年他参拜靖国神社时的情景。从1985年至今,有3位在任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8次。上文提到的桥本龙太郎参拜过一次,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底参拜过一次,其余6次参拜者全都是小泉。而且他也是近30年来唯一一位在日本投降纪念日—&#日当天参拜的首相。有这样的领导人当政,这段时间的中日关系之差可想而知。小泉当政这五年多,中国的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都没有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抵制日货”这个词,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个词不是新词,远在清朝末年,就有国人提出过抵制日货的口号。而近年来的抵制日货声浪,则主要来源于小泉当政这五年。2005年,反日情绪达到了一个顶峰,国内爆发了大规模集会游行和抵制抗议活动,活动从北京、上海等地迅速波及全国十数个大中城市。以至于当年外交部例会上,“抵制日货”行为也成了记者的一个问题。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刘建超当时是这么回答的:“之所以中国的公众对日方的一些态度表示不满,主要原因是日方在历史问题上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没有正确、客观、负责任地对待历史。一些中国民众对这个问题有不满,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情绪。不是针对日本人民,而是针对日方的错误态度。”④这五年间,还发生过文部省教科书事件(淡化侵略行为,删除“随军慰安妇”词条)、日本旅游团珠海***事件(380名日本男子在珠海的大酒店进行集体***嫖娼)等事件,也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影视表现:这个时期,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大规模上映,很多影视剧中的日本兵重新成了满嘴“八格牙路”的小丑形象。在这里仅举两个人的例子,从中可以一窥这几年的日本题材影视剧风向。第一个例子是冯小宁导演。从90年代初的《战争子午线》,到2012年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冯导二十多年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围绕中日之间的战争在做文章。早年的《北洋水师》、《长天烽火》都是可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的优秀剧作。即便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黄河绝恋》、《紫日》等作品在对战争的反思方面依然有独到之处,片中的日本人也有别于老抗战片里那种单薄脸谱化的形象。然而,冯导在2003年却拍出了一部与之前之后的作品都迥然不同的电影——《举起手来》。这是一部“历史战争喜剧片”,主演是全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两位喜剧明星:郭达、潘长江。整个影片讲的是抗战期间,农民郭达凭借聪明才智,把日本鬼子潘长江耍得团团转的故事。潘长江在电影《举起手来》中的日本鬼子造型在这部影片中,日本兵被塑造成极端弱智、无能、搞笑的形象。潘长江饰演的日本鬼子,矮小、对眼、罗圈腿,智商低下,怎么骗他都能上当。整部影片沉浸在各种意淫的情节中难以自拔,对日本人的丑化较之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内容的弱智并没有影响本片的前景。影片上映已超过十年,至今仍能在中央六套等电影频道以及长途车的车载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很多观众在片中日本鬼子被打得屁滚尿流的情节中获得了满足感。从冯导以往的作品看,他当然知道如何把电影拍得有历史厚度,能够引人深思。但是他为什么拍了这样一部《举起手来》?又恰好在中日关系陷入冰点的2003年上映?上映后又能在电视上不断被重播?可能只有导演自己知道吧。第二个例子是矢野浩二。他被人们记住的点有两个:一是经常演(并且只演)日本鬼子,二是曾主持过湖南卫视的节目“天天向上”。其实这都是一个点,因为他经常演日本鬼子而为大众熟知,才能有机会主持一档热门节目。2003年,矢野浩二在一部电视剧中饰演日本鬼子,这成为他在中国的第一桶金。随后,“所有的人都开始找浩二演鬼子,尤其是中日关系比较敏感、靖国神社问题比较激化的那段时间”⑤。可见,连他自己都不讳言,中日两国的敏感关系,成了他事业上的一个突破口,使他以“鬼子专业户”的形象成功在中国荧屏上站稳了脚跟。能够有大量的抗战剧来演,并且不断地在剧中被杀,从而让中国观众在电视剧的“杀鬼子”情节中得到快感,对饰演鬼子的演员产生好感,继而乐得让他主持综艺节目。这样的经历,是矢野浩二之前的所有日本演员都未曾经历过的,也只有这个特殊的时期会有这样的奇遇。三、 “抗日正剧”时期:中日关系回暖,日本人成为可恨的“君子”小泉下台后,连续六位日本首相都是只当了一年左右便下台,国内的政坛斗争使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外交政绩,不敢轻易惹怒中韩等国。中国为了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顺利召开,也需要维系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段时间的中日关系总体走向平稳,影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也有所好转。历史背景:小泉在首相任内的行为让中韩等国都很恼怒,然而对民族情绪的操作却让他在国内赢得了超高的人望,5年半的任期也是30多年来首相的最长任期,直到卸任后依然是日本人气最高的政治人物之一。小泉下台后,中日关系面临重新洗牌。日本方面,接下来的几任首相均缺乏小泉那样的声望,只担任首相一年左右便纷纷下台。国内政局的不稳定,自民党与民主党的争斗,让政坛的头面人物们忌惮国际声誉对自己仕途的影响,从安倍晋三(第一任期)到野田佳彦这六任首相均未再参拜靖国神社。通俗地讲,他们的心里大致是这样的:既然国内问题搞得不好,就在国际问题上为自己加分吧,参拜靖国神社这种减分的事情当然是少做为妙。而在中国方面,2008年和2010年将分别迎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国际盛会对主办国的国际环境要求极高,类似上街游行抵制日货之类的行为,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关系转好,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这是继2000年朱镕基总理访日后,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来到日本,中间正好跨过了小泉的五年任期。这次访问被新华社称为“融冰之旅”,化解隔阂,缓和矛盾的意味非常明显。大家记忆犹新的温家宝打棒球的情景,就是在这次融冰之旅中发生的。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时打棒球的情景。中新社发 王健 摄紧接着,2008年***主席访日,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的首次对日访问。媒体把这次访问称作“暖春之旅”。在描述两国关系上,***用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⑥这八个字。此次访问的气氛非常热烈,***还和中国人都很喜爱的“瓷娃娃”福原爱打了一场乒乓球。***2008年访日时与福原爱打乒乓球。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正好是奥运前两年到世博后两年,中日关系在此期间明显回暖。政治上的暖化也在影视上有所投射。影视表现:2007年的暑期档电影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部由美国人拍摄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在国内低调上映。影片前期宣传不大,在电影院的排片比例也不高。但观众却对本片很感兴趣,“观众十分踊跃,周末连续满场,而且都是个人买票,不是公款消费。”⑦《南京》上映一周后,另一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上映,《南京》的排片量迅速萎缩,渐渐淡出影院。这件事后来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专家学者怒斥这是为了票房不顾历史,为了娱乐放弃深刻的行为。⑦当时人们都把《南京》一片的下线归罪到《变形金刚》身上,认为影院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指责未免偏颇。《南京》作为一部“连续满场”的电影,单场票房虽不如票价高昂的《变形金刚》,但肯定也高过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要为《变形金刚》让路也不该是这部影片。事实上,当年的其他抗日题材影片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淡化。2007年恰逢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却没有一部国产同类题材影片上映,这一点就可以说明问题。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不是没拍,而是全部暂缓投拍、暂缓上映了。北京奥运之后的2009年,两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集中上映。这其中,日本人被塑造成可恨的“君子”形象:他们凶残但礼貌,可恶但聪明,不再是那种脸谱化的丑角形象。《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兵形象,与之前的刻意丑化方式已有明显区别。其中,由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一片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全国红军小学爱国指定影片”。很多人看完影片后,还到位于北京、南京的抗战纪念馆参观。当时的记者记录了一段见闻,今天读起来略有恐怖之感——“一个三岁的男孩指着南京遇难者骷髅问妈妈:‘是谁把他吃啦?’‘是被日本人杀死了。’‘日本人为什么杀他?’‘这是以前在欺负中国。’‘现在还欺负中国吗?’‘你要记住这里的事情,好好学习,中国就不会被欺负……’”⑧此外,在这几年中,几位中国最知名的大导演都拍摄了有关日本的影片。2008年,陈凯歌的《梅兰芳》上映,片中的日本军官想让黎明饰演的梅兰芳为他表演,梅兰芳蓄须明志。这段情节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影片对日本军官并无鄙视之意,还对他的艺术修养有一定的肯定。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于2011年上映,影片中日本军官想让10几个女孩子去给军部的官兵演唱(其实是“慰安”),女孩们誓死不愿。这个情节中,日本人是道貌岸然的恶魔,但起码外表是举止文雅,对艺术有一定造诣,更接近历史上真实的日本人。作为观众来讲,可恨而聪明的(伪)君子形象可能更令人信服:我们被这样的人打了八年,还能说得过去;如果被那么弱智的人压迫了八年,那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四、2012至今 “抗日神剧”时期:砸日本车与手撕鬼子2012年以来,由于钓鱼岛问题的不断升级,中日两国关系再度降至冰点。2013年,二度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打破了此前七年首相不参拜的规律。中国国内的反日声浪再起,由反日游行逐渐演变为“砸日本车”等恶性事件。在影视方面,日本人重又成为弱智愚蠢的形象,甚至能被民兵战士两手撕碎……历史背景:最近两年,中日关系再度转冷,症结即在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均坚持自己拥有钓鱼岛的主权。其中日本人认为,理论上钓鱼岛是某个日本人的私人岛屿,为此还在日,由日本政府正式以20.5亿日元(人民币1.66亿元)从这个叫栗原弘行的人手中收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小岛、北小岛,并在9月11日付款支付和登记。这一招彻底激怒了中国人。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为此,2012年8月下旬开始,中国超过50个城市出现反日游行,示威者高喊“保钓”口号,打出各种标语。多地出现打砸抢等不理性爱国行为,大量日系车被砸,日式餐厅被砸,并有日系车4s店被砸,日企被烧等行为。2012年反日游行中,一辆奔驰车上的反日标语在这一波反日行动中,有两个地方值得细品。一是带有网络时代的戏谑性,比如“钓鱼岛是中国的,苍老师是世界的”这一宣传语被广泛使用。二是行为愈加激烈。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轰炸时,激进青年的举动还是守在麦当劳门前劝阻顾客别去吃;而2012年的反日游行中,大量日系餐厅、车辆被砸,有些中国人就因为开了一辆日本车,而被同胞们打得头破血流。两年之后,这种激进的反日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就曾表示了对此的不理解:“不知道历史,就会轻易容忍‘雷剧’,并且煽动非常狭隘的民族感情,比如砸日本产的车、砸中国产的日系车。大家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⑨影视表现:崔永元口中的“雷剧”,也被网友称作“抗日神剧”,以“手撕鬼子”等代表性情节著称。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延续下来的传统:我军英勇无畏,敌方弱智脑残。如果说十年前的《举起手来》,日本兵是脑子坏了,那当下的抗日神剧中,日本兵连身体都坏了,能直接被撕成两半。然而,我们并不应苛责拍出这些神剧的影视制作公司。他们这么拍,是因为观众爱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2013年推出了一个针对亚太各国民众的调查,内容是大众对日本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对日本持正面态度的民众只占4%,而持负面态度的则达到了90%,正负差居各国之首。英国BBC也有一个类似的调查,中国在2012年有11%的人对日本持正面态度,负面态度为87%;两年之后的2014年,持正面态度的减少到5%,负面态度则增加到90%,与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相吻合。英美所做的各国对日本态度的调查,中国人对日本的恨意远超其他各国。民众的喜好决定了资本的流向。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的售价达到了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而普通电视剧的利润通常在40-50%。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这样的收益当然会促使它们涌向抗日题材影视剧。2012年中国共审批近代题材电视剧303部,革命题材占据过半比重,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抗日剧。至于日本兵的弱智行为,则多是审查所致。《南方周末》就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导演徐纪周曾在自己的第一部抗日剧《杀虎口》中,尝试还原更真实的历史,比如适当展现日军的军事素质,以及当时中国国民性的懦弱。结果徐纪周接到整整两页纸、长达八十余条的修改意见。其中,一个关于日军乔装成八路,深入山西五台山腹地寻找八路军指挥部的情节被删除了,理由是:“可以强调日军的残酷凶狠,不能展现日军的军事素质。”“那我何苦还吃力不讨好?”徐纪周哭笑不得,“就把日本人弄得白痴化、简单化好了。”⑩在以上种种原因的驱使下,抗日神剧终于红遍大江南北。结语:写了两期日本话题,最后说两句很敏感的***话题。今年8月初,日本***女优丘咲爱米莉亮相大连***展开幕式时,惨遭市民扔鸡蛋。而仅仅三年前,另一位女优苍井空因号召日本民众为青海玉树地震捐款,被网友赞为“德艺双馨”。我们不妨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差别?苍井空这种人为何能在中国大红大紫?她又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突然爆红?为何近两年又不那么火了?几年间,日本女优在中国受到的待遇差别,或可成为日本人在中国荧屏上“变坏”的一个缩影。注释:①赵忆宁:《“平成萧条”十五年:日本的“得”与“失”》,选自《转轨中的日本》,中信出版社2007年8月版。②本段信息来源于《中日双边关系》,中国***新闻网。③本段电影分级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网站。④来自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的发言。⑤梅菊 王爽:《“鬼子专业户”矢野浩二:我爱中国!》,《国际先驱导报》日。⑥《***抵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新华社东京日电。⑦李泓冰、曹玲娟:《追捧娱乐放弃历史 “逼退”》,人民网上海日电。⑧《被授予全国红军小学爱国指定影片》,《法制晚报》日。⑨蒋肖斌:《崔永元:砸日本车不是爱国 网上太多“没头脑”》,《中国青年报》日。⑩《抗日剧生产链曝光:“手撕鬼子”一集卖200万》,《南方周末》3月8日报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greg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