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虎坡岭草坡岭是哪本书里的内容

原标题:寻访红色足迹忆初心 传承红色精神担使命 ——商南县城关小学党支部开展“重走革命路、传承革命魂”主题党日活动

商南县城关小学党支部开展“重走革命路、傳承革命魂”主题党日活动

有身体力行是感染和凝聚;

红色引领,是铭记和激励

10月19日,商南县城关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十裏坪镇***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传承革命魂”主题党日活动本佽活动是城关小学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进一步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党员知党史爱祖国、铭初心强使命、履职责做贡献。

1946年7月23日***中央中原局在白鲁础乡下白鲁础关帝庙召开会议,中原局常委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委员戴季英、任质斌和第二纵队司令员文建武出席会议。白鲁础会议后李先念等先后与西北局商洛工委书记王力、陕南游击队领袖鞏德芳会合,成立了豫鄂陕区党委、豫鄂陕边区行政公署、豫鄂陕军区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豫鄂陕边全面展开。

蔚蓝的天空干净澄澈鲜红的党旗鼓舞人心。在***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响亮而绵长。“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綱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在城关小学党支部书记郑忠明同志的带领下,城小党支部全体黨员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掷地有声的誓言唤起了每位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员们穿过古朴幽静的院落,踏上铺满青苔的石阶一步一步慢慢走进旧址陈列室副校长吴海龙同志为党员们讲解了召开中原局会议的经过及其重大意义,在讲述中全体党员了解并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们在这里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1946年7月19日, 李先念、王震等率***中央中原局及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突破重重包围,英勇之旅四十五团抢占前坡岭老虎洞与6倍敌军激战虎坡岭19小时,毙敌700多人我军伤亡400多人,团长汪世才英勇牺牲

秋阳明朗风正暖,黃菊飘香寄哀思前坡岭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英雄长眠后辈哀泣,松柏常青在赵川镇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党员怀着崇敬嘚心情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悼念英灵、寄托哀思脚下青砖刻满英雄的血泪,苍郁青松诉说先烈们的忠诚

柔和的风中传来低沉平缓的聲音,那是此次活动特邀的老一辈文化工作者赵尚平在讲述赵川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质朴的语言、跌宕的情节,为大家再现了一幕幕鲜活的红色历史

随后,全体党员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出对革命英烈的缅怀与崇敬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与珍惜,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與祝福

支部书记,校长郑忠明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话号召党员发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勇於担当作为切实把伟大的革命精神融入工作,聚力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再创佳绩

青山连绵亘巍峨,树树皆秋美如画离开前坡岭纪念碑廣场,沿着蜿蜒的石阶缓步而上党员们在鲜红党旗的带领下沿着英雄踏过的足迹,前去瞻仰前坡岭老虎洞战斗遗址去切身了解老一辈無产阶级革命家在前坡岭战役中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山路难行意难平党员们用脚步丈量、用耳朵聆听、用心灵瞻仰;跋涉里有历练、追忆里有敬意、感动中有激励、前行中有力量;重走的是革命路,受到的是不忘初心的精神洗礼感悟的是红色精鉮的时代内涵。

重走革命路点燃了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学习参与热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一致表示這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堂意义非凡的革命传统教育课、革命理想信念课和无私奋斗奉献课让人思想受到触动,灵魂得到洗礼今后一定偠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立足本职、开拓进取、积极奉献切实发挥***員先锋模范作用,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程亚妮 审核:方宝志

学校精神:乐观向上 行健致远

校风:崇德能 尚勤勉 志高遠

教风:爱为源 身为范 业为善

学风:立于善 乐于心 成于搏

修订版北京山峰词典(增加手绘圖):
能把北京的山整理成6万多字的人只有阿坚了。感谢阿坚整理他的《山经》全文如下。(网上找不到他文章所说的地图)

阿坚(夶踏):别名大踏、阿蹦、莫斯、赵世坚男,1955年生于北京汉族,老家山东崂山县多次从五条路线入藏,近年为地质所西藏考察队炊倳员出过旅行、音乐、小说、饮食等多种书。1999年与作家狗子、电视人子鹏、音乐人颜松等组成后小组从事后旅行活动


挨着个地爬北京嘚野山,我是从72年开始的当然不算香山八达岭啥的。从82年冬又加上较系列的走访北京境内或左右的长城二十七八年来,好几百次地从城里奔向远效山区登上山顶或较高的烽火台,看个清楚再笔记个大概。往年一攒就厚之如书稿了。
北京的高峰多么千米以上有通鼡名字的近80座。千米感觉上有多高两个香山吧。我爬了60多座登顶的有40多座。
所以吹点牛,在民间我算北京山峰北京长城的专家,洇为我的专访不带政府行为及科研任务是纯个人化的。记录呢也不符地理或考古文本的规范。我是走着瞧,瞧而记重视路线和方位以及山脊或长城的走势。是想谁要再爬这山或这段长城,先听我讲一遍或看看我口述般的笔记就能少迷路少麻烦而多知道些具体有鼡的信息;可以爬的累但不可以爬的糊涂。当然有的长城专家或地理专家知道此座山峰此座烽台,但因体力而不宜亲临荒山野墙于是峩的越野笔记没准就能提供最新消息,比如20年前那本书中说的这个长城关楼现在毁塌没了比如10年前的那片辽东栎林现在只剩树根了。至於山里的民生民俗以及抱怨啥的凡我看见听见也就顺笔简记了。
我是又虚荣又怕误人这里先把本书稿的缺陷报出,省得读者怨我不早說
北京境内(含骑境)近80座较有名的山峰,因我未爬过便无实勘介绍的大约如下:卧洼山大黑林,头道沟大尖山大坨,桃山等
因未登顶而信息不全的大约如下:大凹尖,韭菜山黄花顶,大洼尖刁窝梁等。
另外我学浅性懒观察不细,访问不实也很少做案头准備和事后研究,总是“大概齐”就得故笔记中必有我尚不知的错误以及“大概不齐”的地方,那它就算作业谁批改了谁就是老师。
这裏只涉千米以上山峰虽然800米上下的盘山、大羊山、鳞龙山、上方山、凤凰山等也较有名,但因到不了“杠”就不记录在此了
超过千米標准的山峰但旅游太热闹的比如妙峰山,虽是长城但人共知者比如八达岭这里只简略一说。
为叙述方便山高多以千百而论,比如“2303米嘚灵山”,只说是“两千三的灵山”,只取高米数的前两位但有一节“山峰高程表”则标准标出海拔(有的山因图不同而有两种标高).文中呴号以不妨碍阅读适当标出,省得三五个字有时就得画一个句号
北京高峰索引以英文字母为序。但文中有一节分别按区县或交界来罗列屾峰
附上的手绘图均以透明纸拓标准地图而成,当然不宜做行政划分的依据
这本笔记排版之前,我争取再走访并记录几个山峰或长城關口越接近全部或圆满越有欲望却也越感困难。我试试吧有的山峰和长城在那等我已经20多年了。
1?北京一半面积是山区
3?高峰密集区戓密集线
4?北京诸高峰的各自特色
5?北京千米以上山峰名录
6?最有收获的山脊纵走(联跨诸峰)
8?北京山峰的峰型归类
9?比喻说山(一千伍百米以上者)
10?北京界外不太远的名山
11?关于北京地图(含远郊县者)
13?千米以上山峰最多的区县
14?山腰以上小路难辨须钻荆丛的山
15?未开发旅游的山峰

1?北京一半面积是山区


北京一半面积是山区一般人可能不信。有钱的去坐坐环察北京全境的飞机没钱的去看看等带高色的北京市全图,即发现北京境内平原区的西、北、东北皆为连绵的山峦那山峦以顺时针方向分属西山、军都山、燕山山脉;而西山為太行山脉的支脉,军都山由西山、大马群山、燕山的尾脉纠结而成燕山又与冀辽界处的七老图山相连。
北京绝多为山区的县份是延庆、怀柔、密云半为山区的为房山、门头沟、昌平、平谷,不沾山区的郊县只有顺义、通县及大兴山区既半,故北京的山峰就海了去了真多如海上之波峰。
两千三的东灵山、两千二的大海坨、两千一的雾灵山像三个坚实座标将北京地形固定在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与坝上高原之间。
与东灵一谷之隔的西灵更高海拨两千四。西灵再往西50公里即是太行主峰2870米的小五台山了大海坨山脊连线上的西北几峰都高過两千,但除了当地几乎没名统称大海坨即可。雾灵山的主峰峰顶实在兴隆境内因其北坡部分在北京境内,所以它也姑算北京的高峰吧东灵和大海坨都坐落在京冀之界上。
这北京三大高峰有一特点即山顶均不是尖峰状,而是峰顶较缓、面积较大雾灵顶有河北台的電视转播站,东灵与大海坨顶原皆有测量架(见书后附图)

3?高峰密集区或密集线


高峰最密集的山脊线是门头沟与房山交界的山脊,诸峰全部高过一千五自西向东计有:大黑林,一千八;百草畔一千九(亦名白草畔,一说高两千);百花山一千九。老龙窝一千六;清水尖,一千五(离开县界偏北).这道山脊线的纵走很刺激,它应算北京山区的“喜玛拉雅”了
东灵附近,也是高峰区其西部的韭菜山(我未登过)高一千九,黄草梁为一千六连上西灵,这四座高峰均山顶平缓,登而只累无险
房山境内的高峰群也基本在黄山店鉯北、霞云岭以东的一道主山脊线上,它们是一千三的上寺岭、一千二的猫耳山和大凹尖(未登顶),此三峰之顶皆峰嵘窄峭峰姿足矣。
懷柔北部偏西也有三高峰相距不远为一千七的卯镇山,一千六的西猴顶、东猴顶此三峰之坡,林木繁荣惜砍伐日甚。
怀来、延庆、昌平三县交界附近亦有高峰群为一千四的黄楼洼、一千二的清水顶、一千一的南天门(我未登顶).
延庆香营以北的山脊线,也有三峰相距不远是一千二的暴雨顶和佛爷顶、一千一的半块豆腐山。
至于双高峰近距的就更多了如,一千五的黑坨山与其南3公里的一千米的火藥山一千四的云蒙山与其南一千二的黄花顶(我未登顶),一千米的四座楼山与其东一千二的风簸箕梁。
还值得一提较单独的高峰有一芉五的凤凰坨,一千四的鸭山一千三的笔架山,一千二的卧洼山一千二的燕羽山,一千米的吹风坨一千米的长城北京结点,一千二嘚番字牌乡的大洼尖(我未登顶),一千二的妙峰山及一千米的西大尖千米以下的暂不提。

4?北京诸高峰的各自特色


我只谈媒体介绍不多嘚或须重视的,所谈皆海拔千米以上者
最不好爬的是凤凰坨和黑坨山,虽才一千五百多米高但山腰以上连打柴小路也无,且树丛繁密若是夏天更有毒虫毒蛇,但绝无攀登之险
登顶最危险的是笔架上,最后50米须攀岩山顶为米宽的瘦脊。
明长城意义最大的是“北京結点”山和清水顶二者顶上均有三叉长城相交。被长城研究者定义为“北京结点”和“清水顶结点”,在北京长城诸结点中此二者最具規模。
最轻松可登顶的是黄草梁将车停在该山北麓海拔一千二的榆树湾,散步般地、最慢约两小时即可登上当地地拔才五百的黄草梁並且小路宽时可达八米--原来为“天津关”南北的驿路。至于能开车至山顶的百花、百草、雾灵等山不给一点步行跋涉的机会。
据北京植粅地理专家说北京地区植被最丰富的山林在黑坨山、凤凰坨、卯镇山、猴顶。我爬这四山时觉得总也钻不完树丛。当然此四山的蛇也哆夏天时应谨慎,当地老乡说最毒的是“白蜡杆”(白色、尺长、毒大).
山顶山麓落差最高的山峰为:西大尖二百至一千;雾灵,一芉三至两千二;大海坨一千三至两千二;燕羽山,四百至一千二;黑坨山和卯镇山六百至一千五六。
最不宜去的是已开发旅游的如下高峰:西灵、百花山、百草畔、妙峰山、雾灵山、云蒙山等
媒体介绍最少的是:笔架山、黑坨山、凤凰坨、猫耳山、韭菜山、簸箕梁、夶黑林、卯镇山、鸭山、猴顶等一千二以上者。

5?北京千米以上主要山峰名录


房山境内:上寺岭(1307,黄山店北);猫耳山(1243,长沟峪北);大洼尖(1210,霞云岭南);卧洼山(1209,平峪西北);什锦塔(1058,圣水峪西南);大坨(1009,霞云岭西);
房山与门头沟交界处:大黑林(1858,宝水西北);百草畔(1983或2035,宝水东丠);百花山(1991,史家营西);老龙窝(1649,达摩庄东南);
门头沟境内:清水尖(1528,大台西北);黄草梁(1670榆树湾南);笔架山(1379或1448,大村西北);刁窝梁(1000,大村北);张家山(上苇店西北一千二百多);
门头沟与昌平或涿鹿或怀来交界处;东灵(2303,江水河西);韭菜山(1915,麻黄峪南);妙峰山(1291,涧沟西北);金树塔(小龙门南,一千七百多);
昌平与怀来或延庆交界处:黄楼洼(1439,黄楼院西);南天门(千米以上陈家堡南);青水顶(1239,西拨子南);磨盘山(1066,梁庄西南);东大坨(亦名西大尖,千米以上位于昌平、海淀、门头沟交界处);
延庆境内:燕羽山(1278或1180,慈母川西);十八盘岭(1156,大莊科西);暴雨顶(1254,刘斌堡北);佛爷顶(1253,香营北);黄土梁(1064或1015,八达岭北);莲花山(1004,汉家川东北);南猴顶(千家店以南,一千四百多);
延庆与懷柔或怀来交界处:大海坨(2234,怀来大海坨村东);半块豆腐山(1156,黑峪口西);头道沟大尖山(1507,小川北);凤凰坨(亦名凤坨梁1530,偏坡峪东);火药屾(1141,庄户北);
怀柔境内:黑坨山(1534,大杨树底下北);吹风坨(千米多点,黄花城东北);“长城北京结点”山(1099,庄户东南);贾儿岭(千米多点西栅子南);
怀柔与赤城或密云交界处:云蒙山(1414,黄土梁东北);卯镇山(1776或1755,温栅子西);猴顶(西猴顶东猴顶相连,1696,杨木栅子东);
密云境内:大洼尖(1255,番字牌南);黄花顶(1210,牛盆峪北);
密云与滦平或兴隆交界处:雾灵山(2116,大沟南);桃山(1095,白马关东);梧桐沟顶(一千七以上);
平谷境内:四座楼山(1063,史家台南);风簸箕梁(1247,史家台东界分平谷兴隆); 须说明的是,以上仅记录了56座千米以上山峰因其在地理界公认的比較有名。其实凡一千二百米以上的山峰左近之峰亦多高过千米除当地人知其俗名外并未流通。这56座山峰画“?”者我未爬过,有六座;画“??”者我爬而未登过顶五座。余下的我皆一次或两三次地登过顶有40多座。括号内的地点基本是我登该山的起点一般为村。

6?最有收获的山脊纵走(联跨诸峰)


房山与门头沟界山之脊我是从东西向走的。驱车或坐车至斋堂南的达摩庄过若干小煤矿后,登上尛山脊即望老龙窝。登老龙窝(顶有测量架铁制)后,即可向西沿脊行走脊上有小路,但多荆棵或峭崖一路野鸡飞鸣,间或能拾野鸡蛋天空时有鹰鹞翻过。过一片开阔的高山草甸后至百花山下。向西爬过次峰再两公里才登至百花山再往西,沿脊上小道过高屾草甸,至百草畔再往西,我没走据人家以及地图说可至大黑林。
黑坨山--火药山-“北京结点”之线车由西向东过“东北口”(明长城关隘)后,下坡到杨树底下村再往南走13公里的干沟,可爬上黑坨山往西往南下坡约3公里至火药山。再往南下坡至底沿长城往上即仩明长城的“北京结点”.
猫耳山-上寺岭--大凹尖之线。由长沟峪煤矿向西可登猫耳山。沿脊一两公里至上寺岭再起伏两个山梁至大凹尖。大凹尖的山脊往南两公里即什锦塔山但上寺岭至大凹尖我未走过。
黄楼洼--南天门--清水顶线由白羊城往西北,8公里后可登黄楼洼再沿长城1公里至南天门。沿长城起起伏伏再往北走6公里即达清水顶
笔架山左右的纵走。从大村北的西刁窝梁爬起登顶后向西下山,再5公裏可登笔架山再跌荡走山或谷,可爬上广坨山此线我未走过。
暴雨顶--佛爷顶--半块豆腐山由刘斌堡向北登暴雨顶。再沿略有长城的山脊约7公里登佛爷顶然后向西下坡,再往上爬就到了有测量架的半块豆腐山
东灵--韭菜山--黄草梁。由榆树湾先向南上黄草梁再折西北山脊可登韭菜山及黄草梁。(见书后附图)
大海坨:这20年登过两次每次都看见黄羊、狍子,离人也就30米野禽等不算。
卯镇山、笔架山及猴顶:毒蛇最多
凤凰坨:巨型彩色蜘蛛及牛蜂很多。

8?北京山峰的峰型归类


山顶为高山草甸者海拔均在一千七以上,其山顶必缓而平计有东灵,大海坨卯镇山,百草畔百花山。
峰顶峥嵘的山计有:笔架山,猴顶暴雨顶,云蒙山猫耳山,上寺岭老龙窝,燕羽山等。
峰顶有长城遗迹者:“北京结点”,清水顶火药山,暴雨顶佛爷顶,四座楼山吹风坨,凤凰坨头道沟大尖山,黄草梁廣坨山,黄楼洼南天门,西刁窝梁黄土梁,贾儿岭等。
峰顶有庙者:妙峰山百花山,佛爷顶上寺岭,雾灵山东大坨(西大尖),等(但有的只剩墟址).
山峰半腰有泉者:连花山,大海坨百花山,妙峰山猫耳山,黄花顶云蒙山,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者:笔架屾,云蒙山“北京结点”,上寺岭,莲花山暴雨顶,猴顶等。

9?比喻说山(千五以上)


东灵:西灵的弟弟但比哥有名。
大海坨:海浪般高峰区的耸立之岛
雾灵山:雾灵不如电灵,上有各式电讯站
百花山:百花山顶娘娘庙,不见娘娘见大兵
卯镇山:山体如“卯”芓,四沟三峰
黄草梁:若秋天去,觉这山真“黄”,为恋爱佳境
凤凰坨:山顶老鹰即凤凰,山腰凤凰是“黄峰”.
老龙窝:龙是黑龙京覀大煤窝。
猴顶:老猴子是秃头--林子伐过半了
黑坨山:这山真黑,石黑风黑炭窑黑
百草畔:南北山民如“劲草”,也都知“商风”了。
金树塔:怪不得当地人称之为色树团儿

10?北京界外不太远的名山


小五台:2870,五峰比连,可至西金河口或桃花登山峰区内有军事禁区,禁咾外
云雾山:两千多米,周侧多原始次生林顶有电讯站,快到丰宁时由南辛庄向东可登
西灵:两千四百多,顶有秦长城遗迹出京覀至孔涧往西可登,夏日须带毛衣其附近另有几座两千二以上的山峰。
大尖山:位于赤城龙关以西近两千,上有长城结点

11?关于北京地图(含远郊县者)


《北京市全图》。地图出版社1994年3月版。政区划分资料截止于1993年12月底定价4元。?图幅约100厘米×70厘米各区县分色劃分。比例1∶28万读之若见“大拼盘”.
《北京市》图。北京师范学院(现首师大)1978年4月编制比例为1∶22?5万。图幅110厘米×80厘米侧光单向投影式地图。读之若在飞机上俯瞰多处信息不足或过时。
《北京市地图》等深色、等高线图。比例为1∶60万图幅50厘米×35厘米。行政资料划分截于1989年3月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3月编制出版,此图地形及海拔较清晰
《河北省全图》(含北京市).此图可得知北京界外的邻区县。哋区分色划界地图出版社1975年3月版。比例为1∶120万1981年3月改版(以 1980年12月前的资料为依据).
《北京地图册》。16开分区县。打开以后为8开版等高线、等深色图制。约50页
雾灵山。由河北兴隆县城进大北沟过北水泉、扁担沟等共20公里至山根下,再上盘山公路过莲花池(据说現修有高级渡假区),可一直到开山顶的河北电视转播站。另外从密云的新城子,往遥桥峪(现为旅游区)、曹家路可开车至雾灵西坡嘚雾灵山林场,但不通山顶
百花山。从史家营有盘山公路可至百花山顶据说现在百花山的西北坡,经百花山林场也有一条通山顶的公蕗
百草畔。从房山的霞云岭沿国道往西至宝水前,有向北的叉口驶上不远,在一煤矿边上即有开至百草畔山顶的土石公路。
佛爷頂出延庆向北至香营,沿国道再西北向过黑峪口右侧即有开至佛爷顶山顶的土石公路。山顶有军事单位等
四座楼山。从平谷的熊儿寨往东至南大地,有土公路可至四座楼山顶的电讯站

13?千米以上山峰最多的区县


首先是延庆县,约30座(含与他区县共有者).具体是圊水顶,南天门黄土梁,马鞍山大海坨,大西山半块豆腐山,佛爷顶暴雨顶,燕羽山十八盘,蚂蚁山莲花山,凤凰坨北大坨,火药山野山,槟榔山大黑尖,营四路山庙沟山,大长洼北石湖,正座阳坡高尖,头道沟大尖等等。
其次是门头沟区约13座(含与他区县共有者).具体是,大黑林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妙峰山,东大坨(西大尖),西刁窝梁笔架山,广坨山黃草梁,韭菜山东灵山等。
再次是房山10座。约有上寺岭大凹兴、卧洼山、大黑林,白草畔、老龙窝等

14?山腰以上小路难辨须钻荆叢的山


也就是说越往上越不好爬,老得钻“棵子”的山除我未爬过的大黑林、卧洼山、大坨、桃山、头道沟大尖山外,如下山的登顶前嘟得钻一小时(约2公里)的“棵子”.计有:凤凰坨黑坨山,笔架山暴雨顶,卯镇山老龙窝,猴顶等
另外据我在半山腰观察和打听,如下山峰登顶也将钻“棵子”,即劈荆斩棘:番字牌南的大洼尖霞云岭南的大凹尖,牛盆峪北的黄花顶营四路山,头道沟大尖山灰金坨等。

15?未开发旅游的山峰


老龙窝清水尖,上寺岭及猫儿山大凹尖,韭菜山黄草梁(须从北坡上,从南坡上将经收费的柏峪),黄樓洼南天门,清水顶(现东坡已开公园),笔架山广坨山,刁窝梁大海坨(从北坡上,南麓为旅游区),韭菜山佛爷顶,暴雨顶半塊豆腐山,凤凰坨黑坨山,
“北京结点”(从沙峪北沟或旺泉峪沟上若从庄户或西栅子将路过收费的大门),卯镇山,猴顶燕羽山。
叧外大黑林,卧洼山桃山,梧桐沟顶因未爬过不知道情况。
本人20年来走访北京山峰纯属个人行为,力有不逮识有窄陋,欢迎读鍺纠讹指正又因性趣所致,未对山区之农牧林矿以及地质、地理、民俗等做科学叙述仅目击浅记而已。本部分主要为北京山峰爱好者所写为喜欢就近越野的人提供信息,就算书面向导吧
现越野族、登山者愈加多起,同时郊县野山之开发旅游也与日俱增野山将日少┅日,我这些北京山峰信息也难免渐阵渐旧就算为20世纪的北京千米以上山峰留个旧照吧。
若千米以上山尖全算的话北京境内的高峰不丅四百座,比如大海坨或东灵方圆10公里内的山尖都超过千米所以我选取的标准大概是:比较有名者,重要地理位置者有历史遗迹者,叢峰中的主要者名轻实重者。
第二章 北京千米以上山峰介绍
C1 “长城北京结点”山及附近
H3 黄土梁(八达岭、杨得儿岭)之一、之二
S2 什锦塔の一、之二
20多年前爬过百花山后才知还有百草畔并且就在百花山往西南的山脊不远处,这两座山峰该算姊妹峰吧直到10多年前才有机会箌它跟前。
百草畔有的地图标为白草畔(有白颜色的草么);一般图标它为1983(好记,我退职那年),也有图标为2035的(如此北京两千以上高峰僦有四座了).
从房山的薄洼到达的宝水北面就是巍巍的大山,若干个山尖都差不多高当时脚下的公路也有八九百米高,因为远处很深嘚坡下有村子查地形图知公路海拔上千。按老乡说的沿公路往罗家堂上方向(东北)走了几里,就见部队大片营房即按战士说的,順着电线杆往上爬此时离开公路正式爬山。5里小路一小时后到一个电机砖房。里面值班战士还说国防基地不让爬什么的但也没阻拦,并告顺着小路和水泥修成的泄洪道一直爬就行
泄洪道最多四五十度,岩石加水泥砌成走起来比钻树丛省烦但特累,总也没一处平缓蕗段可缓缓劲大约上到半山腰,用了两小时后泄洪道或小路开始不断地横穿大台阶般的盘山公路。事后我们知这是能到百草畔山顶的公路土石路面,不特坎坷沿泄洪道走累了,就走一段公路--错不了走上坡就行。从坡底下军营边的公路处爬至百草畔山顶共用时约3尛时,基本走的是小路或泄洪道共约18里山路后听说至山顶的盘山路有30多华里。 山顶呈狭长坡型二百多米长,近百米宽最高点有几块巨岩和几株松柏。山顶上不少军用的砖砌平房和较高的电讯塔并没有军人哄我们下山,除平房区外山顶可以露宿。
站在高点岩石上姠东北望,山脊起伏绵远至一山头,施工的老乡说那是百花山问沿山脊可以走过去么,多少里老乡说梁上有小路,走两三个小时吧遵嘱而走,果真
近些年我又得知有关百草畔的信息。搞地理的任老师告我:山顶的部队营房和设施都撤了;百草畔与百花山海拔接近位置接近,植物垂直分布的种类是一样的多年前我在百草畔北麓的黄塔也听说,从黄塔往南走马家铺,也有上百草畔的小路
总之,百草畔是北京六大一千九以上的高峰之一位于北京西端房山与门头沟涞水县的界上。其东北有百花山走海拔一千七的山脊小路约10公裏可达。西南脊下坡又上坡通一千八的**林此线我未走过。懒者可驾越野车至顶好攀爬者可选择南线或北线。公共交通线:房山至霞云嶺后换乘去宝水的小公共或乘火车至十渡转乘去薄洼、宝水的小公共事拖拉机;若从北麓登山可从斋堂乘发往黄塔的小公共。我另以为連玩百草畔和百花山最经济和丰富但时间至少两天,且须较强的体力和背负较多的食品
附:1999年11月我又上百草畔。108国道过霞云岭,在龍门台向北约8公里,到白草畔风景区有食宿点及小亭,风景牌等再往北至四马台煤矿,即有上白草畔土石公路至山顶约20公里。先5公里左右有往东去百花山(史家营)叉道又8公里至白草畔收费大门处,每人20 元大门西300米有去罗家(堂上)及宝水的土石公路。又约8公裏可开至山顶路侧为落叶松、辽东栎及少量山杨等。山顶军队已撤营房改为旅店,3人间每人50元顶尖为几块并列之岩,号称五指山其侧即电讯杆。白草畔迤西1公里的山尖有测量架下山在收费门楼西拐上去堂上的叉路,共约12公里在一煤矿处上108国道道口有加油站,已臸堂上(罗家).
百花山的名气早于比它更高的东灵大海坨及雾灵山。我是1969年听一个老高三的知青李大哥讲的他是1965年爬过,说山上除了婲还有狼呢第一次我和同学秦、赵去爬它是1973年夏。
从市区的会成门(今西客站一带)上午骑车出发过石景山、军庄、担礼隧道、东方紅隧道、雁翅、斋堂,至晚在上清水的轻工部干校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10点多才骑到黄塔,又推车六七里到了百花山西北坡下的黄安坨村那百花山绿苍苍、宽绵绵,顶峰并不突兀老乡说村里人走到顶都得三小时。记得当时村里很穷我们随老乡一起吃了顿糊糊煮菜和山藥蛋(土豆),当时村里没有小卖部。我记清了老乡说的:顺小路一直往上走捡宽的走,走到梁上后小路分叉,走右边的 (西),就能到頂顶上有狗咬人,小心
遵嘱前行。小路过了梯田区后即入林区。多半为乔木树冠遮天,空气潮湿小路上有陈年落叶厚半尺,走起来脚感很美基本上是持续上坡,脚力不得歇息此小路看来履迹常至,没有树杈挡道也无攀爬之险。未见未闻大兽野鸡松鼠不算啥,但有稀奇古怪的虫子或肉感或斑斓令人恶心得害怕。
果然约两小时15公里后,见叉口择右,确是向着主峰方向事后知:若直行鈈远即下坡可至莲花庵,为南麓上山道;若左转走那条较窄较模糊的小道可至老龙窝又一小时,过一片小松柏林后再上小坡即百花山顶
军事禁区和电讯塔等在山顶的西部,东部可以游览果然军营中的大狗两条冲我们恶吠。
山顶无大乔木除军营外亦有旧时废墟。据说屾顶原有娘娘庙等百花山庙会在此带闻名,类似妙峰山的庙会由于山顶是大垦坡以及坡下的林障,看不见北麓的黄安坨村
百花山图標1991,山体从南或北看上去,略有大金字塔型据说百花山的植物种类特多,近年常有在此搞植物夏令营者现在上百花山有两条小路路线:丠麓黄安坨线,南麓史家营、
莲花庵线早在六七十年代从史家营就有一条战备公路通百花山顶,盘旋约20多公里据地
理任老师说现在黄塔南的百花山林场也有一条上山公路。黄塔与斋堂史家营与房山均有公共车通。
大概1982年我与任老师、小申从百草畔走山脊小路,也走箌了百花山顶用两个半小时。印象最深的是:脊上小路好走不险,跌荡也不大;两山之间有一大片高山草甸值夏艳美,如高山花甸面积约三个足球场。
1999年6月我与任老师、小康爬完老龙窝(1649)后,沿山脊西行过两片高山草甸,至百花山主峰东侧的次峰下仍有小蕗通往主峰,但我们因天黑未走听老乡说就是从那可以走到百花山顶。
若从百草畔至百花山再至老龙窝来一个山峰纵走(诸峰连跨),一萣过瘾估须用三天,但老龙窝顶无水源脊上的草甸处夏日有牧马人小窝棚。
海拔1156,位于延庆与赤城的界线处
此山我仅爬到过山腰。所知如下
出延庆往北,至香营走通往赤城的公路,经黑峪口公路上坡,至公路最高点的山口--有长城豁口南北均可俯望。下车沿长城豁口附近的小道上山。此时海拔约七八百我只是往上沿长城废墙走了不远,便退回转去其东更高的佛爷顶了。
在佛爷顶上可看出從长城豁口向西开始爬坡,至梁上再往西南,区约8公里可至半块豆腐山顶--峰顶一面缓、一面陡从下车处至山顶的地拔高度约四百米。從豁口处登山基本是大慢坡
后听说半块豆腐山南坡有北张庄水库,黑峪口有去北张庄的公路但走水库那条路爬起来似要坡度大一些。
2000 姩3月我和老苏等朋友驱车出延庆城,过龙庆峡叉口向东又过米粮屯村约两公里,在叉口向北拐即见北面一岭,岭端多草甸行5公里後至烧窑峪村。老乡说北面山上坡上有佛窟三座。在村中略可见窟影据老乡说是隋代的。问半块豆腐山是哪座老乡指西北一山尖,說那是窝窝头山它的后面就是半块豆腐山,现在看不见
从烧窑峪村,向西半里入沟,向北行有小路,路边溪中结冰小路两里后叒叉于西沟和北沟。先走西沟一里遇冰崖难攀又返北沟而走,沟尽而沿上坡路攀至梁上梁上草甸较好。多马烘有羊圈和临时牧人的窩棚。向西约两里即登千米左右的窝头山又向西一里登上半块豆腐山。
山顶的木式结构三角架仅剩一斜木在此四望,东见海拔1200米的佛爺顶的北望赤城县的白河河谷,南望延庆县城另外西边两三公里的小村于山上,有条土公路通其南北估北通赤城县的后城乡吧。
这屾为啥叫这名其峰型并不如豆腐,但附近一些矮峰多有类豆腐者估老乡把这一带的山通称半块豆腐山,而主峰之型其实是坡状的
柏油路一直到烧窑峪村,从马甸桥走高速到山下约一个半小时从村登顶约用一个多小时。该山缺水少木但梁上草甸很好,连绵成片算“亚高山草甸”吧。
○德胜门有直达延庆长途20分一趟。再乘延庆发往旧县或古城的小公共再搭拖拉机或打面的经米粮山屯至烧窑峪村即可,全部为柏油路
○登山小路明显,并且和缓极适合中等体力者。弃车后约90分钟可登顶
○若自驾车走108国道,过永宁、得营在黑峪口前亦有通北张庄、烧窑峪的小公路。
这个山的名字很有激情且是以抽象和通感来摩状山峰。
果然驱车过永宁至刘斌堡的暴雨顶坡丅时,确见北面一山虽不特高其气势真暴雨一般。从刘斌堡向北驶上土路过大片果园后,发现此土路盘而上暴雨顶西侧两公里的山梁豁口豁口处长城很明显,西上佛爷顶东上暴雨顶。弃车直接向主峰方向爬去。始有打上缃小路至山半腰后坡度加大,小路也无進入一泄洪道-- 即山下见的“粗砺岩痕”之一。愈陡坡度超过70,且碎石不稳,常蹬出小滑坡峰顶即望,有鹰旋之我们退到缓处,欲从东媔再绕但又遇到垂直悬崖。败返刘斌堡老乡说,正面根本上不去得从后面上。
暴雨顶海拔1254,其顶峰西侧的长城结点较重要。据说从東麓的马道梁或北麓的柏木井可登顶四个月后我们登顶。
延庆小盆地的东北边缘有一座一千二百多米的高峰暴雨顶其南麓有村,名刘斌堡是明代守边屯军之处。那道边墙(长城)就在暴雨顶的山梁上东接马道梁、囤上一线,西分两道各通佛爷顶和白河堡几个月前峩们试图从南坡直登暴雨顶,至三分之二处遇百丈直崖而退下在刘斌堡观那山峰上半截,崖线垂直峥嵘确有暴雨全势。老乡也说:正媔没路得从西坡(去柏木井的废公路一半处)或东坡绕上去。
这次是七月中我与老康小李再次驱车至刘斌堡。天晴可见峰顶的三角戰标和两侧灰白的石垅(长城),以及两侧的两三座残破烽台。我们未选从西坡绕行的路线而是往东北沿“刘干”公路至3公里处,准备在兩条往西去的山沟选一条时放马老乡说:“北面的沟,上山远是通柏木井的;南面那条沟上暴雨顶近,到梁上也就半个多小时遵老鄉嘱,在”刘干“路3公里里程碑往北80米的地方沿清晰石子小路入沟上山沟中无庄稼和大乔木,无溪多灌丛,约二、三十的坡度半小時后小路分孽而不辨。此时已见山梁就在左侧二三百米的
高处再20分钟上到山梁,梁上有坍如石堆的长城而暴雨顶还要顺梁往西至少走半小时。踩着塌烂的城墙往西上坡不久而墙断缘是此带崖障代墙。在梁上钻荆破棘划破手臂和衣裤后,上到暴雨顶东面400米远小峰上的烽台残堆上
这残堆巨大,皆乱石块无砖,原先该是座大号烽火台由此往暴雨顶,亦不见城墙遗迹盖因天险胜墙。见北面山坡有人竝杆搞测量后知是华北电力局要搞一条新的张家口至昌平的高压线路。沿梁上埋于荆丛的小路西行20分钟到了暴雨顶。顶上有高四米的金属战标它立在一座坍平的烽台中央。顺往北的山脊线的六百米也有一座架着三角架的山峰,与暴雨顶差不多高(后下山一老乡说那叫”对梁子顶“).登顶看曾绕过山梁北侧有乔木林(柞、杨等).
在暴雨顶上四观,往东见城墙下至马道梁又蜿蜒行至囤上方向续续断断往西的城墙兀起几座烽台后直通一千二百多米高的佛爷顶,往北的城墙在从暴雨顶下坡后才北接柏木井西梁及小川北面的大山往南可見凤凰坨、顶梁平缓;东南见峰头小兀的黑坨山;西面的大湾坨远远地凌架上众山之上;西北的大马群山叠嶂无穷。西北坡下的柏木井村嘚十多间房顶反射灰白之光而南坡下的刘斌堡村,房舍密凑庄田有矩。
顺城墙往东下山过来时的大烽台堆继续沿墙东下,至墙断处鑽荆下到一个窄谷处见有硬实土道往南通道来时的山沟,即走颇陡,确有路无险最窄处仅两米宽。返上公路去刘斌堡午饭大炖菜仈元,啤酒很凉
30年前,我从怀来过官厅铁路桥经横岭骑车回京途中,就在镇边城往西见过这山见它梁上柱柱孤岩,我还以为叫狼牙屾老乡却说出一个文雅的山名--笔架山。八三年和朋友们登上笔架山西面(隔一山谷)的广坨山时也风笔架山峰的诸多山尖,是像几支並列笔头冲上的毛笔尖儿这回是1999年7月底,和老铁小康欲登笔架山查几份图发现它的标高不一,1379米或1417米它与西刁窝梁、广坨山基本等距地排在西北--东南一线上,那一线偏北不远即门头沟与怀来的交界
驱车走沙河、阳坊、高崖口就到了大村三叉口,右拐又行约七八公里箌了围墙及城门半在明代戍边小城--镇边城在那两株三四百年的老槐下,打听上山路线老乡指着犬牙般的一组山尖,说最高那山尖从这看不是最高说也就能走到南胡(胡即山崖意),再往上没路,那山尖太陡村里都很少有人上去。花20元请一老乡领我们走半小时到了南胡。他指指一条草树密障的山谷说顺这山沟走到头,能到山梁上但笔架上的山尖是直的,根本上不去那老乡不愿前行,说现在林子裏蛇多给多少钱也不走。
我们自己前行沟中本有小路,被棘树遮盖若无多日无人通过。那蛛网又密又厚粘在脸上像被刷了一层胶沝。有一种边缘如锯齿的硬草划得胳膊丝丝响即成为乱网似的血道子。牛蜂飞舞嗡嗡威胁,令人紧张而忘累一路拨荆钻刺,行速很慢脚下是陈年的腐叶,时而滑陷谷中多蝶,以素底小碎花为主未见艳彩者。乔木多为桦次为杨柞,成材者皆已伐去留下长满苔蘚的粗根。
从南胡爬上山梁用了一小时,约四华里梁上左右皆山尖,择右边高者攀登确无路,坡度约80,但有岩缝草丛可以援手,稍險须胆大而动作细致。十多分钟登上这山尖果然它高出旁边几个,确为主峰山尖乃一窄仄山脊,四下是垂直深谷山尖上无任何人笁建筑,仅几块固岩和几株小树
天晴得以四望,北见延怀盆地中的官厅水库以及从广坨山迤向大营盘南山的明长城;西南群峰无数,鈳辨认的是大草坡顶的东灵;南边的青水尖、老龙窝、百花山、百草畔、**林(皆一千五以上)序列东西峰峰有致;东北方向由近及远是烽台坐镇的黄楼洼山、设有电讯塔的清水顶、大慢坡的大海坨。又发现:广坨山上的明长城起自主峰下的北脊而北延;看不见长城外侧的沝头村却见村边坡上的梯田;山麓的镇边城村小街南北有致有矩,城西的两座烽台还算有形
一身湿粘脏地下山,去大村镇吃饭见那院中种有大麻--两米高,茎指粗、叶多为五七对称叶缘齿状。问饭馆人是啥答曰:麻。再问干啥用答捣烂了杆(茎)可以做麻。食啤酒肘子等以现摘的西红柿为最好。
又驱车往北欲去与黄楼洼山相邻的一山峰因上次在黄楼洼见有盘山公路从横岭村可上那山顶的转播站。到横岭村的城墙南侧的两座水门前右拐上小土公路虽坎坷但越野车可行,约10多公里半小时后驶到山顶的电视转播站。站上人告知:这山名叫老虎头一千三百多米;这属怀来的广电局;食用水为下山驮上。我们发现站址建在山顶原烽火台和长城处空房很多,山尖仩除了很多电讯塔、避雷针外还有两个四面大窗孔的了望屋,估为七十年代中苏紧张时在电讯失灵情况下的肉眼观测点。部队早撤連这转播站也为卫星转播故障时的备用。在老虎头顶清晰望见两三里外的黄楼洼(1439米)和再北一些南天门(一千多米),以及一千一的清沝顶长城结点。再面山沟里也有一座城围子据说那叫长峪城,它与镇边城、
横岭城、白羊城等均属明代沿河城所辖的系列防卫城
下山,经东花园回京在快入北京界时,见路边上百餐厅相连据说多为玩为主吃为辅的场所,但又不归北京公安管一进林荫道就进了北京康庄地界。
图标位于怀柔与延庆的交界岭上高1303米,北大坨与西面的凤凰坨、东面的黑坨山基本同纬皆坐于两县交界上。
与老铁、小郭欲爬此山从怀柔县城丛小公共至洞台村。北望山岭绵连不辨该山,只知该山西南麓有村名水泉沟向北步行3里至铁矿峪村(清代时即囿铁矿,今废),又两里在伯油马路截止处至旅游假区”天华洞“,有916路公交车通此。沿土石公路继续北行3里至三叉村再东行两里即至水灥沟村。老乡指着北偏东的一个圆顶的峰头说那是大坨有的老乡管它叫杠岭,但一致说它为此带最高上面原有木头三脚架。
水泉沟村海拔约600米其东南岭上可望见长城(东通慕田峪,西连黄花城),此带山溪汇流而过明长城南冶口的水关子(在天华洞北一里).
从水泉沟村東正对北大坨的沟中小路东北行约三里,小路消失(因打柴放牲者不再往上).山多辽东栎及灌木只得钻荆而行。亦见两三处”石海“.(因气温变化造成石崩而形成的石堆).终于爬上梁头的高峰支发现更高几米的峰头还在东北百米。如是再三在联绵岭头跌荡攀行约一裏,才到了北大坨主峰
除远处不算,四下无高于此峰者峰头圆缓,无岩有树那个木头三脚架已坍塌。可望见山麓延庆境的叉石口村、永安堡、四海镇及菜食河山南麓可见大榛峪村、南冶镇。东南远望可见怀柔水库及县城东南略见密云城。在山头向东平视见”长城结点“山、九眼楼、黑峰头的黑坨山,向西见缓顶带草丛的凤凰坨西南可见南斜北阶的吹风坨。
直接向南下山无路,钻丛、滑土坡、”走石海“,后沿谷底的小路过贾家关门(烽台对峙有拱券城门)而至大榛峪村,用两小时从水泉沟爬至山顶用3小时。向北再望北大坨觉此山东西绵长,几乎看不出主峰另外山多为花岗岩体,山腰以上没见泉水
○东直门乘班车到怀柔,怀柔有发往天华洞的班车從天华洞西侧土公路步行3公里可至水泉沟村。
○如自驾车可径开至水泉沟村
○此山登至一半,即莫辨小路需钻荆丛,但无攀崖之危登顶后最后原路返水泉沟村,若走南线下山则荆丛更密
C1?“长城北京结点”山及附
此山本无正规名字,但因是南北向长城在此山顶汇结臸东西一向的长城上而成为长城结点即被长城专家称为”长城北京结点“,又因海拔超过一千(约一千零九),故也算北京重要高峰。我和任老师曾从与它相距七八公里的火药山和相距10公里的贾儿岭向它攀行终因时间不够回返而败退。
1998年冬与老魏、小阳驱车出怀柔过辛营至沙峪北望,北面山梁上最高的烽台应是结点但结点形式却看不出向北驶上土路,5公里至山根处的沙峪北沟区问老乡结点,老乡不知只说最高处有个长城” 三叉“(这不正是长城交汇处).弃车向北钻山沟,小路好走两公里后至一片小开阔地,丛密路失只好向北硬爬,钻棵子攀岩壁,一个半小时才走三四里后得知,小路在那片小开阔地的左侧得耐心找,它是连通沙峪北沟和山那边庄户村的交通道并且顺小路先到长城的擦石口关,再援墙往东走就能到达结点
后来荆丛钻到了头,上了城墙又沿墙往东上坡,约半小时到达结點长城在这里像个无顶棚的”丁“字廊。城墙皆筑于山脊山脊峭峻,本身也如天然高墙但见长城沿脊陡起陡落,分别至东面的高峰賈儿岭、北面的火药山惟西面较低。
以后又几次去结点附近的山峰、关口探访除沙峪北沟的路线外,还有两条:从沙峪往西至磨石口(现为旅游区),再开车至东面的庄户村弃车向东沿沟上山(有清晰小路),至梁上的烽台,再沿长城南行即达;从怀柔出经神堂峪、莲婲池,在八道河村向左(西),上土路到西栅子后,亦有向西至南北向长城的小路沿墙南攀即可;若是从西栅子向南登上城墙,向西沿牆行走一是距离长,二是要过”鹰飞倒仰“等危险区不宜采纳。
附:怀柔中部的长城”北京结点“
结点是指两道不同向的长城连结点俗称三叉,就像丁字路口一样北京地区的长城结点有黄楼洼、青水顶、小张家口、火药山和旧水坑西的”北京结点“.此”北京结点“為专家命名,它在北京地区最关键连结的三道长城最长、最完整,在航拍照片上也最清晰从而做为叙述北京地区长城的一个专有名词。
北京结点在沙峪北7公里的旧水坑村与庄户村之间即长城的擦石口关和田仙峪关之间的山顶上,图标海拔1099米我曾在结点北面的黑坨山(1520米)和火药山结点(1141米)俯看过北京结点和其东西长城走势、关口。站在黑坨山顶北望仍有更高的大山,南瞰诸峰皆低南面十里外東西向的长城像一条白带(后查知是筑墙之岩石为灰白色),东接在慕田峪西侧的贾儿岭(1100米),西接在黄花城东北的吹风坨(1000米).在黑坨山區南一道起伏的山脊和其上的长城由北向南地通至那道东西向的长城上,不同向的长城在山头结合成明显的丁字形北来的长城发自火药屾结点,条石筑墙青砖修堞建于明代。从黑坨山可大致看清南面东西向长城之形势:东边贾儿岭最高上有烽台和电讯塔。往西是田仙峪关口再往西有一座高峰,海拔约;高峰上的长城向西下至1000米再升成即是北京结点所在;结点往西的长城下到半坡山口为擦石口头;再往西长城降到五六万处的山谷口为磨石口关
我也曾在慕田峪西的贾儿岭关的高处眺望过北京结点:从黑坨山下来经过大药山结点的南北姠长城,一路跌荡起伏于山脊留下七八座烽台后跃上一70度的斜坡,与山顶东西向长城汇合;因距离远看不清具体结合形式仅见那山顶城墙错落和一座方大的烽台;那烽台雄距,伸出三道铁臂般的城墙
终于我和任、魏二先生走访北京结点,驱车过怀柔奔沙峪乡沙峪位於山中宽谷地带,北望可见连绵东西的长城三渡河宽谷在沙峪进入一道南北向的直谷,其名为沙峪北沟从沙峪北沟口北望有一座高峰,其东坡的长城应为田仙峪西侧”云梯“,那高峰西偏北侧另有一座稍矮的山峰按图标即为北京结点所在的山顶,可惜看不见三叉城墙连結唯见东西向城墙和连结点的烽火台。
沙峪到河峪北沟为土石路3公里到头,有树我们先行进入北沟,沟中多石多为白云岩块。三㈣里后沟渐窄,两边峭壁头顶线条,小路模糊需凭石上人迹磨痕辨认,遇两条向东的小谷我们继续向北,爬过两处四五米高的斜壁这时左侧(西)岭头有一列南北向长城,截断处在崖头修有小烽台。脚下谷中小道基本平行于那截长城图标那截长城为七八百米,从擦石口关西侧主墙延修而来资料载这一带有一段错墙,为当年监造长城的官员误向所修那截断处的烽台有碑记录处死那官员云云。
沙浴北沟中的小路原本就有一直通到擦石口关及长城北面坡下的庄户村。我们沿沟走十里后来到一块小阔地路在丢失于密灌乱石之間。往北偏西应为擦石口往北偏东为田仙峪关西的”三梯“(或叫天梯)正北为结点处。我们钻沟直奔结点天路,乱石和树丛阻挡囹人麻烦。距北面长城还差 300米处在沟左山梁才寻到小道迤西五百米至墙及烽台墙体为白三岩条石,墙头墙上为青砖烽台内为拱顶,半坍
沿墙往东北方上坡,台级陡而松墙上多灌,墙体时有塌者斜者15分钟后见北侧一道城墙汇于前方烽台,又10分钟登到北京结点处结點居岭脊,南北皆深谷由火药山来的南北向长城接崖而上,其墙石咬砌在东西向的长城上有小拱门穿过堞墙;对面另有一小拱门,通東西向长城内侧山野(但未见与此拱门连接的小路).结点以东10米即一空芯烽台石条与青砖拱砌成墙仄欲坍。此烽台以东几米的墙上有油松两株碗口粗、三米高。
北京结点以北:长城伸下山谷两处烽台后,到一小谷口一小路东西穿过,多通旧水坑村和庄户村;谷口后長城北向上山又一次跌荡后到达火药山结点的九眼楼;九眼楼往西通海字口的长城能辨出七八公里,只看见西北方有长城标志的凤凰坨(也叫凤驮梁153九眼楼往西北的长城可看出是爬上黑坨山)1500西坡,迤向西北群山
观察北京结点以东:长城迤上一公里以外的1200米的山头,嘫后经”三梯“下到谷中(谷中的田仙峪关看不见);田仙峪以东山脊及长城在800米左右高度宛转向东四五公里后跌荡出”鹰飞仰倒“小贾兒岭关;贾儿岭关后长城又起伏爬至一千一万的贾儿岭;再以东隐约可见慕田峪一带的长城以及更东的河防口一带大山。
北京结点以西:長城沿山脊下坡至500米处为擦石口关,有烽台四座;擦石口往西一里多有一结点东西的主墙内侧(南)叉出一段一公里的城墙,含烽台②座该墙嗄然截于崖端,这墙可能是使监造官掉头的错墙也可能是为防守擦石口关的重墙;”错墙结点“以西长城上坡又下坡,达于坡下的磨石口关(双关子);磨石口关后长城盘走至西部黄花城关东面的大山--吹风坨我发现磨石口以西偏北并行的两道山脊上都有长城,看不见其连接点也许是大长峪、南治口、驴鞍岭关的长城掉头式拐弯形成的类似重墙。
在北京结点上也能望见燕栖湖、怀柔水库和远處模糊的市区高楼群。北京结点左右的长城筑在陡峭山脊上长达十多公里的险段,超过了四马台长城墙依山脊而筑,时有半墙半脊者囷以巨石为墙体者烽台也较密集。
我们从结点沿北向长城下山墙上阶梯估有六七十度,且坍塌严重墙头丛之灌本可做援手,半小时過两烽台下至谷口小道往西顺小道下山至庄户村。老乡说庄户南有一沟钻到头即擦石口关、通那边的河峪北沟。我们雇托拉机5里后過磨石口关,那里现已修成旅游区
吹风坨峰型好看,均称的坡度至顶前才突兀但峰顶不尖,”坨“状它海拔才一千多一点,却因长城从上跨过而显得壮观。不少人都在爬上黄花城东侧的坡顶后眺望过它:那长城以七八个烽台做节奏”仄仄平平平仄仄“般上了峰顶。但若由此而爬得先下坡至谷底再往上爬才行,费体力和时间我这么爬过一次,因人多而未登顶几年前的冬天,也从水塘子爬至吹風坨北面的长城豁口--距山顶还约千米也因风大雪滑未上。
去年冬专门爬它与朋友们先到黄花镇,又西行至果园(距黄花城的公路桥还囿3华里),向北(右)上土路两里后至山谷中长城的”V“处,即见小路通城墙上再沿长城往上,约7华里、100公钟至顶下山走的东坡,至沝塘子始有土公路据任老师说,黄花镇北三四里有个小村正在吹风坨正南之下有小路直达山顶。我另知从二道关的口楼村进沟可从丠坡登顶。
早就在黄花城关的烽台上仰望过吹风坨巍巍大大的;长城像一条细蛇匍匐在它的西坡至山顶。也曾向那山顶攀爬可连续不減的坡度让人喘不过气,加上天黑和墙石松动只好做罢,下山在打谷场上熬到天亮回家去年也仅是从东北坡路过吹风坨的身头下,站茬长城的豁口处向” 侧为成峰“的山尖望一番我喜欢”吹风坨“这个名字,它比其西北的”凤凰坨“更不具象”这个山坨的样子像是吹风“,此山名空灵而通感。虽然它在地图上才标高1066米却高高携举着长城坐镇在黄花城关和驼岭关之间。
我们四人驱车过长陵、黑山寨(其东侧即八九百米高的黑山)、九度河及黄花镇在黄花城东约一公里处拐向右侧(北)的土路,路口有”××果园“木牌。天大雾,值3月中旬,见果园为阶梯状,守园小屋空落,苹果树等都秃着。土路共长2公里至一处荒颓的圆城堡前,堡径约40米内已夷为农田,堡南拱门猶好北面塌为豁口,堡为规矩山不和青砖砌成弃车向坡上步行百米,即见”V“字型山谷间有一座长城的关门拱型,砖石合砌关门咗(西)侧长城上坡再下坡通两三里外的黄花城关,右(东)侧的长城即向吹风坨爬去关门旁有一机井泵房,山外的电线通到此为止
赱了一里堰田,我们左折钻进城墙的上墙洞而登在通往吹风坨的长城上整体墙身还好,只堞墙半毁马道上的砖石也多有翻破,甚至生絀小灌木丛因雾大能见度约30米,长城又在山脊上故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仅瞅见长城在上下云雾之间人行城墙上,似不知何来而又哬往只能顺着这不绝的城墙而延伸脚步,冥之中只有这一条通道根据以前眺望的记忆,这长城以连续的”更上一层楼“节奏在七八個烽台楼后即达吹风坨顶。我们已登至第四或第五台烽台了坡度未减,有的长城段筑在70度的陡崖上墙上的行走台阶每级高约50公分,容腳的宽度不足10公分踏之若攀悬梯,上行肯定不是最难的雾度不减,眼前有乳状絮状的流云缓过它们有质感,人们在比重能别低的一種液体中半行半飘虽然喘及厉害,大口地吸纳带云雾的空气却并不太觉腿过累,云雾是有浮力的而长城西侧的树林白白苍苍,细为那树枝上全是雪棱空气湿度大,气温又在零度以下雾霜辐般地聚在树干树枝上,银白清傲,单纯之世界
从果园到最高的烽台约走叻两小时,长城已开始下坡我们向南隐约见几十米开外的吹风坨山尖,但看不见所说的测量木架此时天空忽降雪花,大如梅花小如槐花,漫漫纷纷层层叠叠。沿通向东面的一条路下山不及半小时,雪已下至寸厚小路下至山谷,谷中已见废弃的堰田又顺小路左拐上了30米的坡进入另一山谷,即见坡下的房屋那是水塘子。水塘子村已搬空新了带林阁楼的旅游点。沿土公路踩两寸厚的雪3公里后見柏油路右转,行7公里即到黄花镇此时天黑雾散,见东南天上一弯新月和其右侧的金星细辨见二者之间偏下又有小星--土星。
因为大海坨2200米的高度我在 20年前就爬过,是骑车到张山营再步行过佛峪口、塘子庙(现松山林场)由大庄科村向东北爬一整天才登顶这次是1999年4月末,我们驱车一早走八达岭高速打算再走京张公路经怀来县城、杏林堡、东山庙从西北坡去爬大海坨。在八大岭堵车厉害我们掉头返昌平,经泰陵、永宁打算过白河堡、刁鄂再到东山庙。
天晴一过永宁即见北面群山连绵,其中暴雨顶峰头直峭而悬崖壁立(上次从正媔未登上),那佛爷顶上套着罩子的雷达清晰在目其西是半块豆腐山,而再往西几十公里才有更高大的山岭即大海坨。隐约可见暴雨顶臸佛爷顶山脊连线上的长城遗迹过清碧的白河堡水库,见东西两边的山梁上都有长城遗迹东梁者是从暴雨顶叉出经小川(在白河堡北)去长城独石口关,西梁者从暴雨顶叉口经佛爷顶、白河堡而转向西面的后城、刁鄂乃至张家口关 出白河堡后沿白河河谷曲折西行,时見右侧(北)山梁上有废长城的石埂堆在后城村、青罗口村、东新堡和刁鄂镇,都见有只剩土芯的烽台早春的白河河水浅而窄,河滩哋带有只剩根茬的干稻地和玉米地此处民居紧凑,可能是为尽量少占耕地在刁鄂前路过两三个叫”隔河寨“的电站并钻了一个隧洞。從东新堡顺沟南望已见大海坨北坡积雪黯白,此有土路经孤山、石头堡可到大海坨东北坡下
我们是在刁鄂南拐,在东山庙(大海坨乡府驻地)午饭后左拐(东南)上土路,约10公里经施家店到的大海坨西偏北根下的大海坨村此条土路据说经姜庄子、闫家坪可至大庄科、松山而通延庆,但头20公里路面差
在大海坨村见一巨石上书”平北根据地纪念石“,据说日本人没打到过这山沟,但山那面的大庄科至佛峪口却留有一条原日本人修的公路老乡说不少北京的来爬大海坨都是从大庄科开车过闫家坪、姜庄子从大海坨村爬起,因为这边的路最嫆易爬到顶又说村里人两个多小时能到顶--这比我们当年从大庄科爬起费了多半天才到顶讯捷多了。在大海坨村能见东偏南一点的大海坨那圆乎乎的山顶像巨大的”秃顶“,半坡上是密丛的树林。记得当年在山
顶能望见黄灰灰的大海坨村今天这里山民也不富,民居朴旧僅有一小卖部。
顺着正对大海坨的山沟走一条坷坷的护林路(不通越野车)约5公里到头在一片小冰爆和大石堆处分有两条小路可上山,洇右侧(南)是林间小路而荆棘较少故为我们所选此处海拔已1500米左右,但山大林密而看不见顶峰林间小路蜿蜒上行。持续的45度坡度腳下有往年树叶如毯,四周多为桦树和针叶树据说这一带也要开辟狩猎区,像南坡的松山猎场一样记得20年前我们从南坡登顶时遇见好幾次黄羊和狍子。顺林间小路上约40分钟林木渐稀而草甸出现,小路也分散成更多的网状小道--都通山顶
从大海坨村登顶约用两小时半,朂后半小时的草坡爬得人气喘如吞山海可能2000米已让人略缺氧气。山顶20年前的木三角架已坍仅剩一木杆支在那。南望见白楼密麻的延庆城和银光的官厅水库远处可见燕羽山和八达岭;西南坡的根上见大庄科村一角。东望由近及远是:龙庆峡的峭岭云蒙山和朦朦的雾灵屾,西望北望是重叠的大马群山,那山后即是坝上草原了大海坨山的主脊是南北向,山顶是草坡西坡下的大海坨村与20年前望见的样孓差不多。山顶风力6级气温两三度,吹冻得手疼脸麻喘不上气
下山时没找到林间小路,走山沟有伐木小道,不好走沟中见两只狍孓,见人吓得不会跑就在30米外的坡上撅白屁股呆着。沟到头即见上山时的护林土路下到大海坨村开车回京。
番字牌是密云最北的一个鄉除刻有”番字“的巨岩外,另有一千二的三棱山和长城白马关等我还知1997年一场暴雨导致的泥石流冲毁了该乡一山村。这次与老铁小康驱车前往先取怀柔至丰宁的国道,至长哨营右拐驶上去往番字牌的小公路
过榆树弯3公里后,路分两叉往北通滦平县,直行通番字牌乃至密云这山谷中时有更窄的土公路叉出,估是通些小山村车渐上坡,旋至梁顶即见怀柔密云的分界标。下坡即柏油路半小时箌番字牌镇。当年任人随便看的那块刻番字的大岩已被小庙式建筑围起,可从后面援壁而入那几个主要的番字是喇嘛教的六字真言;所谓番字是藏满梵字等。
打听后驱车南行而折西,去当年泥石流灾最重的小西天村约5公里后在西沟门(大北沟)左拐小土路,即见宽穀中是有一个废村房未塌而无人。再行1公里见一道高坝横于谷中坝开一排泄洪道。坝前有碑铭”小西天防沙坝“,并说明为防泥石流此山沟中还有若干小坝。停车步行过坝果见坝内山谷山石垒垒如河,大者径米踩石而走,过两处半塌之屋此”垒石河“绵连不断,峩们仅走了3公里并过了三处小的拦石坝。这是我在京郊见的最长和最大的石河令人不信是泥石流遗迹。怀疑是山岩因冷热崩解形成的石海放羊老乡说:1997年以前这山沟里没这些石头,是那场暴雨冲下的泥石流是午后发生的,天黑的像黑天当时就冲死了三个人;冲塌叻好几间房。我知道与小西天一山梁之隔的怀柔长哨营乡也在那场暴雨中发生泥石流
因天阴,看不见小西天西南面不远的大凹尖它是密云北部最高蜂。放羊老乡说:当地叫它三棱山是这里最高的,山尖有三个棱子在主坝往南的第一个小坝处,山谷分叉老乡说往南往西都爬上三棱山,走西边的沟近一些但都不好走,道被(荆丛)封了老乡又说。站在山顶能望见密云水库;山顶有个铁三角架
位於密云冯家峪乡和番子牌界岭上的大洼尖,1255米我曾从其北麓的小西天欲登顶而未遂,也曾在其东边的桃山眺望它的峰型是顶峰双尖而中窪(凹).这次我和老铁欲从南麓登顶
从密云坐发往冯家峪的”面的公共“,5元一票,过石城、大关桥、石佛共约45公里到冯家峪。由此向覀北沟老乡说此沟20多里长。四里后至长城冯家峪关的关城处--上峪又二里过”V“型的长城口。再过西口外村、沙塘峪村老乡说:北面朂高的山尖叫棒槌山(山北面的人称之为大洼尖),上有木头三角架,山尖很陡60年代初民工是用缆绳才上去,后来尼龙缆绳就留在那但叒被人偷走,在山尖上往东北能看见小西天村往西北看三十亩地村。老乡又说了爬山路线:从龙潭沟(西口外八队)往北直拔最近(进東沟);也可沿这条大沟走到头上梁,有过梁小路通三十亩地梁上有小石头庙,再沿梁上的小道向东走6里就到山尖那”棒槌“下
过沙塘峪又5里至人已搬空、仅剩一间房没拆的龙潭沟,但顺东沟往里看不见大洼尖顶(三角架).我们顺主沟继续向西北过废弃的堰田后,小蕗渐陡但很明显,遥遥已望见远处的山口龙潭沟(由此只有小路)至山口约10里,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
快到山口时可见右(东侧)一架大山,峰尖陡峭但未见其顶有三角架(山顶树高而多).山口处有三座花岗岩垒的小庙,估是为祭龙王也为怀念亲人(80年代末此山两坡屾洪及泥石流造成若干人伤亡、几十间房被冲走).山口处的小路向北下坡坡下可见三十亩地村的梯田。在山口果然发现在辽东栎林中的脊上小道向东 (右),试走一会小路较明显,但因时间不够怕赶不上山下冯家峪16点的末班车,我们于山口原路撤回
返沙塘峪后知:村裏上过山顶的人也很少;一个老汉愿下次为我们带路(当然收费);那条过梁去三十亩地的小路老辈子就有。
补记:2000年11月初上次和我登大窪尖未果的老铁(综合地理老师),终于登上了大洼尖。他归后告诉我了几点大概一是大洼尖近顶尖是直崖、绕一圈才找到石缝、攀援而仩须特小心,大概二是山顶有一个三角架大概三是从龙潭沟到梁上小库再往东的脊上小路特别走、全是棵子和小崖,大概四是最好从三┿亩地直接顺小路上梁(下山才50分钟),最多两小时可登顶老铁还说,从沙塘峪走北沟也能上去老乡当年背木头都走这路;还说110报警台,为了覆盖面想在大洼尖上安个电讯架。
提示:①由密云发的去冯家峪的公共车一般是一日两趟上午10点,下午2点发车但现在也有小媔的公共,拉满六七人就走按公共车收费。
②老铁说近山顶时有狼粪黑色的,成橛儿的我以为是土豹子粪。
③自驾低底盘车可至沙塘峪、越野车可至龙潭沟再往上1公里
**林,地图标高1858.我没爬过
若以百草畔为中点,沿山脊东北是百花山西南即**林。我只是在百草畔的屾顶望过这座高峰再就是曾路过它南麓的宝水村。
**林座落在房山与涞水县的交界上附近多中小煤矿,除了霞云岭西边的宝水能接近它据在门头沟黄塔乡公涧铺村插过队的人说,从公涧铺往南过梁也能到**林
北京西部一道最长的山脊纵走线即(由西向东):**林--百草畔--百花屾--老龙窝--清水尖。山脊小路约60公里路过的全部山峰均高过一千五。此线适合山脊连跨越野者比如梅斯纳尔的模仿者。可惜我仅走过全程的1/2.但我认为此东西长达一百多里的山脊等于是北京境内的”喜玛拉雅山脉“.目前只等着地理界或越野族来命名它了。
附:1999年11月21日在白艹畔顶西望**林沿脊小路估6公里可达。但白草畔顶的四马台乡的人不知那山叫** 林我从山顶下至堂上(罗家),又沿108国道至宝水,指着北偏覀的山尖问老乡:这山啥名老乡答:**林尖,最高的那个;前面矮点的叫”麻子崖“.在宝水路边的煤矿工人也说:**林的北坡尽是林子
曾茬云蒙山顶向西望过,隔那道长长山谷偏南有一峰较高,其顶尖为巨大乱石后知此山名为大石门子,一千二百多米高位于怀柔县八噵河乡与奇峰茶乡的界上。这次我和任先生欲求探访在怀柔县城百货大楼附近寻到去奇峰茶(经八道河)的私人小共公车。听车上八道河的老乡说要爬大石门子可在交界河下车往北钻沟十几里、也可在秋场村(头道梁西一华里)下车向东爬梁
车过长园后即长城豁口,此為明代的奇连关两侧山城上的烽台还轮廓完整。如沿长城步行往东约八华里、两小时可至神堂峪关,往西南约5华里可至慕田峪旅游区从盘至山梁上的车上,向西南可清晰看见慕田峪长城烽台上的硬山脊小房及修复平整的城墙过八道河时可见向西去西栅子长城旅游区(含九眼楼、黑坨山、长城结点、涧扣等)的路口。沿”S104“道继续北行在路标约”29K“的秋场下车,西行一里到头道梁村
此村海拔约七百米,老乡指村东一山说它的后面就是大石门子。又详细告知:顺村东放马的小路上到梁上再顺小路向东,过两个两个洼子(或弯子),又上到一梁上向北就能看见一块大石头,此时别往坡下去要沿着山梁上的小道向北,过那块大石头就往看见大石门子了,那山尖铨是大石头还有石头”门洞“.
遵嘱前行,约3华里半小时到第一道梁上。再半小时到第二道梁上梁上较宽,小乔木乃灌木极多杜鹃婲成片,亦多牧草和遗下的马粪向北果见那块老乡说的大石头,径约八米花冈体。过那块大石后小路渐窄,却见北面一乱石组成的屾尖四下无高过它者。近山尖时小路已无,披荆径上不顾大蚂蚁窝、蛛网、刺棘之阻,绕至山尖北侧而登顶(西南亦可攀岩登顶畧险).
山顶皆巨型花冈岩,或散或结形成两个天然的”门洞“.最高的那块岩石上镶有一个寸径的圆瓷,端面上凹写”总参测绘局“及”1“.此大石门子山尖坐于一道弧形山岭的中部其北其南亦有小峰绵连,高度也与大石门子类似只不过山顶皆有树木。
站在大石门子顶四姠观察:正东是一千二的黄花顶其北为一千四的云蒙山;正西是黑坨山,绿色葱葱;北一座蒙蒙大山必是一千九的云雾山;东南可见密云县城;往南因红螺山阻挡而看不见怀柔城。
大石门子山上植被较好多辽东栎,亦有少量的油松、山杨、山杏等山腰以下有核桃树忣废弃的堰田。未见大型走兽
我们向东下山,顺山谷小道东行后小道丢失。仍沿谷底行直走不知不觉山谷拐向南侧,行约12华里才至夶台子村此村有两户为新建的别墅房(各为昌式、欧式风格,估为城里人买地而建).从大台子始有土公路行走3华里至交界河,由此拦尛面的每人10元返怀柔城。总之下车后至顶用1个半小时,从山顶至交界河用2个小时半
该山坐落于平谷县镇罗营正东12公里的北京和兴隆縣的交界岭上,海拔高度为1234米 平谷县城有6路小公汽车开往镇罗营的关上,由此路向东南可搭拖拉机行7公里至玻璃台村向东沿沟走到头,再沿小路到山梁在梁上向左(也即向北)走梁上小路两里即可到达山顶。
此外还也可以从关上搭拖拉机向东5公里至北水峪村,由村姠东沿沟走3里见沟公叉,走右边(即向南边)的沟据老乡说有小路可以直接到达东纸壶。若走左边(即向北)的沟须攀崖过”石海“(一个乱石块区),才能到山顶。
若想自己驾车应尽量从较高的海拔点爬起。可开车从黄松峪向北穿过”洪洞水“旅游区,至黄土梁村再沿土公路向北盘至梁上,海拔已达千米再向北步行45分钟约400米路程即可达东纸壶顶。
我和老铁上山是从玻璃台至东纸壶,上山则取道北水峪下山时可走南沟(据当地人说有路),我们走的是北沟,没有路我们钻丛林,又跳石海接着攀了80米的悬崖,才下到有小路嘚地方一路特别危险。 山顶有金属三脚架高约7米,分两层铺有木板。在山顶以顺时针方向,由北开始可以望见:小黄岩口至墙孓路关一线的长城、梧桐树沟大尖和雾灵山及兴隆县城边上的天文台、3公里以外的风簸箕梁(海拔1247米)、将军关一带的”大盖“、9公里以外的四座楼山 (海拔1068米)、15公里以外的梨花顶以及更远的密云水库等景观。
东纸壶山北坡多林,有椴、柞、杨等树木山上野鸡不太怕囚(不飞开,仅走开).据说西北坡有很深很大的溶洞正待开发,北水峪西边公路的山上有明长城遗迹但毁坏较严重。
平谷至关上的小公共车收车时间为6点左右关上至北水峪无公共车,但有水泥小公路北水峪没有小卖部。
另外东纸壶与风簸箕梁相距3公里,可以当天連跨两地
○自己驾车又不想受苦的游客,可从平谷至黄松峪至黄土梁至山尖之下再爬两里就可到达山顶。接近山顶前200米时测有小路必须钻”棵子“(乱丛)才能上去,夏天要防止被蛇和牛蜂咬应该穿长裤并戴好线手段。
○对于乘公共车者最好原路回返,因为从山頂至北水峪的小路不易找到
○在近顶前的山梁向东北望去,500米外的地方有一小村庄是属于兴隆的朱家沟村。山梁上有草甸而且近水、無野兽是露宿的好地方。
此山位于延庆花盆乡西北高一千二百多米,其东西绵延之山脊为延庆与赤城界岭
此山我未登顶。仅到过它覀南坡的后沟村、●牛沟区当地老乡并不称之为大长洼,称之为牛沟山或北石湖
此山不陡,东西宽长峰顶较缓,南坡低处有种玉米嘚坡地或梯田再往上多辽东栎(当地人叫菜木)及小松林。
如自驾车前往该山可从延庆至千家店,由此三叉口向(左)北仍是油路,可至鹿叫村前1公里的三叉口向左驶上土路,至牛沟弃车向北上梁即可若想省劲,从牛沟向西驾车盘至海拔约800米的后沟村再向北步荇至山脊,继续沿脊上小路东行约4公里即是大长洼主峰
图标大凹尖山为一千二百多米,位于房山霞云岭之南从图上看,它在上方山的覀北约10公里我和老铁老康走108国道,经双峪环岛戒台寺、潭柘寺后,过了一个隧洞就进入房山境内的大石河峡谷(与”108“同向),过煤矿雲集的河北镇、长操镇即到霞云岭镇谷中的大石河(经房山、琉璃河与拒马河汇为大青河) 水量很小,虽当时中小雨难见谷两侧的山梁顶,唯有山半腰时隐时现
先到霞云岭以西几公里的四合堂村,往左下土路顺沟几公里后到后石堂村。图标由此村东南行5公里即大凹尖因云雾,更不见该山枯倒见该山以北的一座大山,崖黄坡绿层次变化,山景壮阔老乡说:这山叫暴雨坨顶,不是这里最高的朂高的是它南面的黑牛盖。在我们追问下老乡解释:我们管那最高的山叫黑牛盖,山北面的三流水村一带叫它大凹尖都是一个山。他叒告知:从霞云岭往南有土路到南沟村再钻一个山洞,有两三里就到三流水了从三流水上那山顶最近。
遵嘱返霞云岭,拐入南沟盤坡后果见一山洞。洞中很黑洞壁不规则,且洞道不直车行其中,人略忐忑终在两三里后出了隧洞,即见层层错落的山村打听正昰三流水。村内的杨主任提供信息:能走车的土公路就到三流水;大凹尖走两小时能到,进南沟上梁就行,上面的小路上被柴草埋了;大凹尖顶有金属三角测量架;三流水村搬走了一半人口;隧洞是10年前修通以前出村都是翻梁(去霞云岭)走沟(去上石堡).我们见村Φ堆积不少页岩的板材,且山岩也多为页岩据说两年前此生意很好。民间房顶一率为大片儿的页岩同宽不同长,别致而艺术
我们沿汢路驱车走到村南坡上(约2公里)公路尽尖,即见大路变小路问老乡得知顺小路下坡再过梁子走两小时能到圣水峪(上方山所在地).村喃的坡上,海拔约九百有几户空房,近有井或石碾及梨树园等山上多落叶松,人工种植在雾中有新疆天山风光之相。因山上小路常赱羊群故草丛中有”草爬子“(草虱子,臭虫颜色身硬而扁,芝麻大小叮人钻肉,有害靠羊鹿类传播),,爬了一裤腿。时雨连雾終未见大凹尖姿态。记得在来路上趁偶霁见那方位有座两个小山尖的高峰因峰顶有凹,故疑之为大凹尖它虽一千二百多米,但主峰和㈣周草木繁茂,崖壁峰嵘多垂直小峰,风光若上方山但更开阔大凹顶与北面的暴雨坨顶、南面的什锦塔(山名)组成南北向的岭脊。
位于龙庆峡西北10公里的延庆与赤城的界岭上海拔1582米,与西边的大海坨同脊 2000年元月,我与朋友们开车去那一带游玩出延庆过靳家堡叒4公里后,在下板泉村(月山戎阵列馆)处向右(北)拐向北又驶上盘山公路,过梁梁头有 ”奶奶山“,约5公里至路家河村,沿土石路繼续向北过养马场,至五里坡村村有溪河,向东通龙庆峡水库我们缘溪向北步行至人已搬空的五间房,向北入一山谷谷中有溪及廢弃的堰田,小路不难走老乡说走到头再爬坡就能上大西山顶。我们未爬山顶只在谷中走至约一千二百米高的位置而回返。见大西山峰型一般不陡。
回五里坡村吃炖酸菜粉条老乡说:从五间房有土公路能通雕鹗和赤城(查图为经纪宁堡、上庄子);这一带村民都搬山外去了,现在的村民来自赤城那边因为这里的地白种不收税,夏天来养马的更多;据说德国人看重这一带的山林要承包。
大坨海拔1009米,位于房山霞云岭乡西北
此山我没去过,只在霞云岭往西的公路上向北眺望过在王家台北面有两三个山头,都在900以上不知谁是谁。后查地形图大概知:不到王家台时进右(北)侧山沟,几公里后从笛子港向北即是大坨;或沿公路过王家台,向西至庄户台再北走進沟也能接近大坨
附:1999 年11月中旬,我沿108国道在龙门台(霞云岭以西北)拐上向北的叉路,约10公里登上大青杠(山梁名),问当地老乡:哪个是大坨老乡指108国道南侧山顶较平的山峰说:那是南大坨。而图标的大坨在公路以北目测大青杠迤南的山峰有高约千米者,且在公蕗北峰型较缓,估为大坨或北大坨。如沿着大青杠的山梁向南偏东走三四公里即是与南大坨相对的山峰。
由小张家口(在康庄东北)、东西灰岭迤东的长城在到达海字口以前那道或土或石块的城墙断断续续地上了一千五百多米高的凤凰坨。这架大山界开怀柔和延庆老远一想,像一只缩脖的凤凰死趴在那里我和老铁兄由西坡而上,长城基本塌平唯半腰有几座烽台还有形。海拔约千米后烽台也鈈见了,塌平的城墙乱石也全被掩在繁密的树丛荆棘之下
我俩离开西山腰最高的小村偏坡峪往上走了几里就望不见路了。这山植被发达乔木灌木缠连绵绵,像给这大山穿上件密织法的毛衣我们就像蚂蚁似地使劲往上钻拱。老乡打柴的小路呢老铁说:出村不远就是砍鈈完的柴,何必爬那么高去砍猎人的小路呢?老铁说:猎人都做商人去了
完全无路,钻荆丛而走很慢,手扒而头顶楞在丛中钻出┅洞才行。正值夏天多种虫子又多又怪。伸手拽一树枝又软又凉拽粘了一个大肉虫。埋头钻丛呼地贵州省有一块软飘飘的”纱巾“糊在脸上,这是一头扎在了蛛网上一侧头,那个黑身黑腿皆带小斑点的大织蛛正十爪狰狞路已无法退,总想快穿过这丛中的动物王国箌达一块开阔地没门,这山的植物太丰繁老铁说:凤凰坨的植物品种之多可能超过百花山,是北京植物地理的名山 不过山上的长城倒没名,除了有的历史地图标有一般人不知。多年前望过这山顶见有个三角木架,没有烽台;烽台都在山的东西坡读过一些走北京哋区长城的旅行记,均未提到这山顶有长城如果能碰上一条小路,哪怕它是通向山下我们也会踏上而不犹豫。这凤凰坨倒无攀登之险就是这些乱树丛和怪虫子太烦人。看准了一个丛间小隙双手捂头,往前一冲这种鱼死网破的前进方式还稍微快一些。于是手上全是劃的血痕脖领里全是碎枝乱叶以及小爬虫。渐渐听到一种加重的嗡嗡声,相当于蚂蚁耳朵里的B-52轰战机的声音四下一寻摸。一个屎壳郎大小的牛蜂正在审视我当时我就把脑袋和身体又轻又快地缩回来,立刻转弯绕开巨蜂地盘。牛蜂牛蜂把牛蜇疯,蜇人那就等于”竝即执行“呀
没料此山难爬,我穿一双三接头皮鞋老铁穿一个彩色绸裤衩。我脚疼老铁两条光腿上全是血道子,密麻得像穿着一条紅色的裤子他把手绢、撕碎的衬衣绑上,一下就被枝杈划掉更可怕的是丛中常有半高的蚂蚁窝,一脚下去那大蚂蚁就像电一样往腿仩身上窜,那种千爪之痒让人心都碎了
距山顶还着七八百米时,树丛才变成齐胸的草丛发现一道乱石滩延上了山头,这就是那道”干插边 “(山石直接垒就的长城).山顶一堆七八米高的乱石估原为烽台遗迹。那个木三角架已倒顺东坡而下,从下午5点半至11点才下到杏樹台村平路了我走道还瘸,一摸是一只鞋跟走没了老铁两腿前面皮肤叫血泥汗搅得赤橙黄绿,把老乡感动得留宿我们若不是我从前說出山顶的情形,老乡根本不信登了顶
延庆县城北面30公里有一座峰高于四周,山名佛爷顶标高一千二百多,又听说上有古长城啥的便在冬末的一个午后驱车去了。沿昌平至赤城的公路过了泰陵北面的大山就落入山间的一块不规则的盆地,在北京地理上这叫大庄科高屾盆地其西有一千二百多米高的燕羽山,其东有一千主左右的莲花山在盆地中适当的角度能看见前者为栖燕状、后者像待放荷花--花瓣甴山顶的巨岩组成。
我们继续向北爬上盆地的北面”盆帮“--也是一架大山,据说叫东西灰岭公路通过岭上一个凹口时,见两边山脊上趴着一道竣塌的长城更像乱石埂,间或还有大的石堆--该是烽台残迹吧出了破长城略一下坡即是营城村,当年的屯兵点返头南望可见這道长城由西面小张家口(村名)而来,往东渐渐延上了高大的凤凰坨(一千五百多米).车随公路下坡进入延庆盆地,过永宁镇已望見这盆地之北是大山连绵,正北方是有一座山峰高于左右问老乡,那果然叫佛爷顶车又过香营,到山根下的黑峪口村老乡说往前顺公路不远有一条土公路能一直开到山顶,因山顶有雷达站气象站车开到那个路口,果然见土路蜿蜒通往松林苍苍的山上但路况差,加仩我们爱爬山索兴将车沿柏油路开到尽量高的山口。在山口处南望是延庆盆地以及八达岭北望坡下是白河堡水库的黛绿水面和白色别墅。
登上山口右侧(东)小峰只见峰顺一道约两公里的起伏山脊线正通佛爷顶 --那上面的电讯塔、弧面雷达和一个大绿球体看得很清。我們就踩着小峰上的长城乱石见这长城西北通连白河堡那边的山岭,往东通佛爷顶方向以及更东的暴雨顶顺着山脊也就顺着了旧长城往東南迂回,过了两处塌成堆的烽火台烽台处还能略见破碎的青砖,而长城皆为不规格山石筑就且基宽也就两三米。
顺山脊走到约海拔┅千一百米高度时视野更好:见这佛爷顶是一大弯弧状的山岭,只不过从延庆盆地看它是一个山峰所谓横看侧望不同嘛;佛爷顶东面七八公里远的一座山峰该是暴雨顶,据说那上的长城与佛爷顶上的为一条线;佛爷顶西面一架大山顶有一个三角测量标看着更高;而白河堡北面的大山至少高于一千四百米以上。
山脊上有小路左右皆山谷,令人有居高而走的快感过了一个电讯塔和嗡嗡做响的机房就到叻气象站,与姓韩的气象员聊了得知此属延庆气象站与北京气象局连网;雷达站的大球体近年漆成迷彩色可能是防UFO;气象站的***田老有戰士借打而话费过多被领导撒了。当时三月初傍晚山顶约0下8度,天有薄云故未望见官厅水库和西面高两千多米的海坨山我们沿公路下屾,间或抄近钻树林林为碗口粗的松树组成,林下皆阵年落叶林中幽暗,若夏日行走其间一定爽快山间还有一种扁型树枝的小乔木樹种,树枝如刀天刚黑透我们即下到公路。走八达岭高速回京那隧道长约三四公里,跟一个华丽的大走廊似的可以当博物馆。
此山1247米高位于平谷镇罗营东15公里。我没登过仅在其对面的四座楼山(1063)观望过。此山顶平如簸箕长达三四百米,脊向南北在四座楼北麓的史家台打听,老乡说沿着往东的沟去玻璃台、钓鱼台就能上去。
此山骑在平谷与兴隆的界上是平谷最高峰。
此山的西坡在平谷与興隆县的界上而山尖在平谷县境处。标高1247米具体地点在平谷县靠山集镇黄土梁乡正北约6公里。该山西侧3公里即东纸壶(1234米).
我和老铁從密云县城坐通往关上的6路小公共过大华山镇、西峪水库、镇罗营镇,约30多公里到关上乡此为明长城的镇罗营关,但长城的口子还在東面2公里及4公里处
在关上租拖拉机欲去东南7公里玻璃台,15元车资路为水泥铺,却窄行于沟谷。过杨家台即见小水库在朱家台遇长城豁口,此为三叉路口向右(西)去史家台,可登四座楼山我们向左去玻璃台。坡上的长城和烽台只剩半墙条岩砌成。
水泥路止于箥璃台老乡指着东面大山说:那山是横梁(另一年岁大的说是东纸壶),山尖上有测量架,风簸箕梁还在那山尖的后面
从玻璃台沿沟步荇2公里至钓鱼台村(仅有三四户),老乡说:往东过横梁,下坡再上到山顶是风簸箕梁约40分沿明显小道上到东纸壶,发现往东南稍下坡再仩坡即风簸箕梁鞍口处的小村(属兴隆县的朱家沟)的老乡却对这两山名称说法不一。
又用45分沿小路上至风簸箕梁顶路多刺荆和半化積雪。山顶为若干大块岩石堆成无人工痕迹,次顶有树木障眼
在山顶清晰发现:黄松峪镇北的黄土梁村,有土公路可盘至鞍口(即梁仩),此为南向;东南可见兴隆县的陡子峪乡和西陡峪村;西北望3公里外即竖有三角架的东纸壶;西南约十多公里为四座楼山(顶有电讯塔);东北向,依次可见白壁陡峰的梧桐树沟大尖、草甸黄黄的雾灵山向东偏北看,兴隆县城被山挡着仅见城西北山头的天文站。向南偏东看见将军关以东北的”大盖“和”三座“(均为山名).
从玻璃台登顶共用一个半小时,约行6公里
广坨山一千五百多米高,位于门頭沟与怀来县的界上具体在大村以西、怀来县水头村以南。
从西直门长途站坐去往官厅镇(水库大坝处)或矾山镇的车出康庄约15公里,在东花园下车(如亦有火车站),换去往外井沟或水头村的小公共若自驾车,过了东花园再西行几公里,在达子营有向南的土公路鈳通10公里外的外井沟及15公里外的水头村。
水头村海拔也在八九百米由村向南有小路,约1小时可登广坨山广坨山上的明长城,保存完好其西北通八达岭长城。
站在广坨山上东望笔架山,南望棋盘山另外,水头村老乡纯朴;弱者可租老乡的驴上山;若有时间或情绪沿广坨山上的长城北行,约十多公里可至达板峪由此有车去东花园而回京。
黄楼洼1439米,山顶有个很高大的烽火台登台顶,北向长城囷西向长城伏然在目长城在此向西即出北京界,向南又单有一截断断续续的城墙遗址通往南沟中的明代关城长峪城(城圈犹存).
我和老任(地理老师)、小康、小李第一天因为大雾迷路没登到山顶。大致路线是从南口出,经流村、白羊城、白羊沟旅游区、榆林口至黃楼洼东麓的黄楼院村,弃车向西上山行约七八公里后至黄楼洼与南天门(山峰)之间的长城上,因天将黑而下山误至怀来县的陈家堡村翌日早直接向南沿沟行,约100分钟登上黄楼洼
看来由陈家堡去黄楼洼最方便。具体是车经八达岭、西拨子、在康庄向南,约10公里土石公路即至陈家堡若是越野车还可以向南开4公里。
黄草梁闻名是因其顶的天津关(与天津市无关),那长城关口高达一千七百米(梁顶最高点为1733米),七座烽台比连是北京境内最高的明代城关。“天津”者天上要津也。高是高但在黄草梁上不显。那山顶是几块大草坡悠悠缓缓,无峥嵘之势简直是天然高山牧场(夏季的确如此).并且若从北麓上山,可将车停在海拔约一千二的榆树湾村像在香山散步┅般就到天津关了。体力若好再沿那宽时可至八米的古驿路遗成的山道,走半小时即到大草甸上了详见后文”访黄草梁上天津关“.不過亦有图标黄草梁高为1670米。
京西多犬山和古迹将山峰、烽台、古道合为一者唯有黄草梁,它虽一千七百多米却比旁边的东灵(两千三)、韭菜山(一千九)更吸引爬野山者。早就知道川底下经柏峪、黄草梁的天津关到麻黄峪为斋堂至涿鹿古代交通道的险峻地段也知沿河城所辖的城关口隘属黄草梁天津关坐距最高,可以前欲从川底下、柏峪路线登黄草梁时发现已辟为收费旅游区,顿时懒得前往
这次查图发现沿河城往西还有一两条北线可达天津关,遂与老康小李驱车经斋堂东的加油站再往北到了沿河城。此城明筑城墙粗岩大石垒僦,城圈因依地形而成条状城门楼青砖拱券而保存尚好,但城内若干庙庵古迹除戏台楼外均已无存在城内小店的小四合院内午饭,当哋人的水豆腐比京城的有味炒的叫”马齿苋“的野菜口感小润小酸。沿河城往东5公里即珍珠湖景点(”55“公里),新有公路而通往西有汢路通4公里以外的沿河城火车站。遇到另外北京游客言从北京南站17点发车来的,沿河城回京的车上下午都有他们也是常去黄划梁,准備出沿城城向西走龙门口到榆树湾再往南爬黄草梁。当地老乡说:原来龙门口到榆树湾有土公路后被冲段,另有一条绕官子、白羊石虤的路可到向阳水和榆树湾
我们驾车去白羊石虎。出沿河城往南一里下柏油路上西去的土路,又一里土路分出左右叉左叉即步行去龍门口、榆树湾的路,据说龙门口内的山峡壁立垂直,如行于山裂之中我们择右,即见不远处三座烽台下的沿河口村烽台扼于峡口,保存良好砖砌,二层砖色已发黯黄即入峡口,约1公里的窄谷无居无稼,后稍宽时见一小村叫官子,十室七空村也有些玉米地囷牧羊。继行谷中又过小村庄户,多半废墟白羊石虎村稍大,约二三十个小院村南有高峰尖锐。村中老乡说:一直前大约十里见叉道往左就能去向阳水和黄草梁,如果直行就是一大松树和麻黄峪了
按指点我们在叉道往左,开始翻山至山梁上的豁口时,即见南面嘚山梁和其上的一座烽台山梁上浅绿草甸和深绿树林分界清晰,山梁平长海拔变化不大,像别人说的”断断续续三四个足球场“.往喃下到半腰,即为向阳水村村人言顺路再往前过榆树湾三四里就无法开车了,顺山路走三华里就是七座楼(天津关处的七座烽台),没别嘚叉道继续沿土公路往南,过一小坡见坡东麓的榆树湾村,在叉口未下村向南行十几分钟,土路窄成小路弃车步行,已隐约可见幾座烽台了脚下海拔约有一千一二。
小路时宽时窄时土时阶,像是经久的山道虽有小叉道,但多为一向路边多白皮桦、辽东栎等,野兔时而惊跑约半个多小时,即到三个烽台附近择近而登,观望三烽台在东,四烽台在西其间略有石头城墙相连。除我们登上嘚是条岩所垒其余六个烽台皆石基砖砌。烽台为二层有梯可上顶,门窗拱券顶覆方砖(砖砌烽台者).烽台大体完整,没有找到标有”沿字××号“的牌记,见原匾处有拆空痕迹。这天津关,坐在宽大的黄草梁上的西北部,地高却较平缓,非若干座烽台联墙不得固守,它西北通桑干河流域的涿鹿、东南达京西大道,据说为辽元明之重关,也是沿河城系列防御关城之要守。
沿小路或钻林或踏草径,来到黃草梁中部的山头纵观全黄草梁,约为三叉型的高山草甸阴坡为林,阳坡和坡顶为草地总面积确不下几个足球场(不能方正和平缓).南叉顶最高,有三角测量架;东北叉草甸连绵最宜高山散步;西北叉即天津关所处。从天津关迤东南的古道在梁上宽平可并行三驾,通坡下谷中的柏峪村西望大山很近,可辨东灵和西灵南面的百花山较模糊--影子巨大。山顶野花若干艳彩绿草盈尺高。遇上另一拨樾野族正在裸身日光浴又遇上创中药的老乡(当地收柴胡三块多一斤、黄苓两块多).
在黄草梁上纵走,腿轻气爽特像在电影里才有的洎然风景中散步。空气鲜爽令人肺心肝肾相通一气,淋漓畅然或直接躺在草甸上小睡,一会儿醒来有不知今夕何会之岁没想到走北線上黄草梁这么容易,从停车处到黄草梁的中部也就四五公里坡度也不大,也无迷路之烦我以为老人妇女尽可来此一走。关键是此线遊人很少也没人找你收人费车费。 驱车回返过向阳水村至叉口,择左路一分钟后果然见路右有一径两三尺的针叶大乔木,即到麻黄村老乡说那树叫”千树“.村属怀来县,多牧牛者牛栅皆为桦木,村头有两口辘辘井村中有小卖部。又走五六公里土石路才在矾山鎮以东不远上了柏油路,既而至官厅大坝见波水浩蓝、落日谦红。过东花园南望了有烽台的大营盘山、黄楼院山后,到康庄而上八达嶺高速
H3?黄土梁(杨得山)之一
八达岭处的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也就八百米左右高,其北侧的山峰才高图标1015或1064.这山峰的名字才叫八达岭,为了避免与旅游区的”八达岭“相混也叫黄土梁。
多次望过黄土梁但我没上过。也在其北麓的长城关口--小张家口打听过老乡说,順沟往南里面有个村就叫黄土梁。约六七里从那就能上梁顶。另据说从居庸关与八达岭关之间的石佛寺也有小路向北能至黄土梁村
黃土梁(杨得山、八达岭、桃山)之二
早就登过上八达岭长城旅游区的”北八楼“,向北望过一座石头山,似乎山尖还有一个三角架也查過地图,称之为”八达岭“、”杨得山“、”黄土梁“,标高海拔为1057米三年前去了该山的北侧,有一村名”小张家口“,村边有些烽台长城遗迹,也有条土路向南伸去 2002年3月初,与老魏小赵等欲访察该山出八达岭高速,快至延庆城时向右(东)拐上小柏油路,先至大榆樹乡又至小张家口村。再往南改为土路行约 1公里,见一山神庙附近又有一”神泉“.听当地人说:往南最高的山叫”桃山“,的确那峰型似桃。老乡又说是孙悟空偷了仙佻后抱不住落在这儿了一个我知道前面4公里处应有一村,即走500米一看有座干涸的水库遂从山神庙处,向右(西)进山谷若直走能到青龙桥。
小道很好似是护林员或放羊的修整过。附近坡上有油松估为飞过。沿宽两尺的小道前行過了一处堰田的玉米地,又缓缓爬坡这时已看不见最高的”桃山“(山型确如桃),捡最宽的小路又行约两华里多,即到梁上见西南方嘚”桃山“.这时顺左手较宽的小路走,(后知右手的陡峭小路也边),即钻过一片落叶松又踩着一堆乱石墙(明长城),当右手前方有一砌痕不错的台基时,发现最高的石是”桃山“.仍沿小路走山脊,好走多见羊粪,又见一对狍子颠跃避人(也可能是黄羊).瞄着最高的带朩杆的峰头爬去
到山顶,顶有倒塌只剩一杆的测架从木架上取下一根民国的铁钉,长约28厘米方柱型,略扭曲(加工成此).望南侧先見八达岭停车场又见北八楼的长城通此。山顶四望见了清水顶、黄楼院、小五台等我又向东看见长城从泰陵北而来的痕迹。下山时將那清末铁钉磨尖,飞出扎住若干目标又原道下山,山石多为花冈岩返小张家口村取车回京,至北极寺附近吃肥牛啤酒免费。
该山海拔1210米我仅上到约九百米的东侧半腰。知道信息如下:位于密云卸甲山乡的牛盆峪沟中正北7公里牛盆峪沟口已辟”云蒙三区“旅游区,柏油路可通区内别墅;黄花顶西望成岭、北望成峰其南北山脊正指向北面8公里处的云蒙山(1414);据老任说从山顶向北下坡后即是云蒙山嘚南坡;除从牛盆峪进沟北行的线路,亦可从牛盆峪东邻的塔子峪进沟四里西爬至山脊上的长城,顺山脊向北行约8里可达黄花顶;密云覀的统军庄有经卸甲山至牛盆峪的柏油路
黑坨山是怀柔第二高峰,高1534米位于八道河乡的西栅子村北偏西。一般人不太知道它搞地理嘚老任最早提起它,说是植物品种丰富搞植物地理的才知道它。我和老任1997年的9月爬此山从延庆四海搭车往东,过永安堡不久上梁,丅坡至杨树底下村按老乡说的”一直顺大沟南走,到头走右沟过炭窑往上就没路了,往高爬就行“.从杨树底下至山顶约30里路,用了4個半小时印象特深的是:那大沟无水,是干谷便无动物,静得恐怖;山坡上树林密实怪不得有就地烧炭的炭窑(无人无炭)若干;沖顶时费劲,在陡坡上钻”棵子“,还得攀岩般地爬长城(免去钻”棵子“);在山顶观望南边山脊上的长城走势、关口分置很清楚;下山走喃坡沿长城即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