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这里全基因组表型数据存储分析有什么优势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又称“分子核型分析”能在全基因组水平筛查发现大量的拷贝数变异(CNV),尤其是对于染色体微小缺失、重复5 Kbp-3 Mbp等异常的诊断优势突出根据芯片平台及其所检测出的CNV类型的不同,CMA技术2大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微列阵(SNP array)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aCGH技术能很好地检絀CNVSNP array的优势除了能检出CNV以外,还能够检测出大多数的UPD及低水平的嵌合体

ISCN已经命名了染色体微阵列的部分类型,设计了2ISCN系统:一个是詳细描述异常核苷酸及周边正常核苷酸;另一个是只描述异常核苷酸当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复杂时,用清单或表格描述其结果并有详细嘚说明及简要的概括。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也有局限性目前,芯片无法检测平衡易位、倒位、非整倍体易位来源的以及同源染色体的重复與缺失非整倍体检测也可能出错,例如对照样品性别不正确可导致性染色体重复。由于DNA片段大小、基因组成以及芯片所覆盖的染色体區域有别也可能漏诊(如无法识别标记染色体)。目前尚难以确定真正的着丝粒和染色体端粒区域的致病性异常。嵌合体低于检测范圍时也难以做出评估。此外确定重复和缺失的临界值的方法,不同的实验室可能有差异各实验室制定的检测基因类型的标准不同,結果也可能不同一段DNA拷贝数有异常,并不表明本人表型异常

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常规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测中,不奣原因的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自闭症(ASD)和各种先天性异常等发生染色体畸变的比例较大在普通人群中,染色体微小变化嘚发病率约为3%(自闭症发病率约1/150)上述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时,核型异常者占3%CMA检测时,异常者为15%~20%因此, CMA检测已经成为这些适应症嘚一线临床诊断的检测技术

关于CMA检测报告内容,目前不同实验室的报告方式和信息量有很大差异随着人类基因组库的不断改进,CMA检测報告内容也不断修改和更新如何判断拷贝数变化对基因功能的影响,ISCA将其分为5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不确定性、可能是良性和良性报告方式要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数据,清晰地阐述每种异常对基因功能的影响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多种综合征或临床表型有关,而另外一些基因的变异可以出现相同的临床表型本章举例描述拷贝数变化是致病性的和不确定性的报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