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日常三件事:写Bug、付钱妀bugg、背锅连程序员都自我调侃道,为什么每天都在加班因为我的眼里常含Bug。
但是真的有这么多Bug要改吗就不能一次改完吗?
程序员听這问题后要拍键盘了还!真!不!能!
用户使用场景的不确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每个物品都有使用说明书可一千个用户就有一千種使用方式。例如用诺基亚手机砸核桃用iPad当切菜板,所以说程序是确定的但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不确定性的。
各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操作會给系统带来挑战例如网上有个段子说: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啤酒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咖啡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0.7杯啤酒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1杯啤酒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2^32杯啤酒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洗脚水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蜥蜴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什么也没要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又走出去又从窗户进来又从后门出去从下水道钻进来
一个人赱进一家酒吧又走出去又进来又出去又进来又出去,最后在外面把老板打了一顿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烫烫烫的锟斤拷
一个人赱进一家酒吧,要了NaN杯Null
一个人冲进一家酒吧要了500杯啤酒咖啡洗脚水野猫狼牙棒奶茶
一个人化装成老板走进一家酒吧,要了500杯啤酒并且不付钱
一万个人在酒吧门外呼啸而过
一个人跳进一家酒吧
一个人蒙着眼睛,倒退着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美国啤酒一杯德国啤酒,一杯比利时啤酒一杯青岛啤酒。
一个体重五百吨的人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酒量五百吨的人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酒量為零的人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人走进一家酒吧,点了一杯啤酒一边喝一边用指尖把啤酒逼出体内。
一个人来到一家酒吧门口拿出电脑,敲了几个命令2^32 - 1 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人戴着墨镜手持两把 Uzi 冲进一家酒吧,对着室内一顿扫射然后要了一杯啤酒。
一个囚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Nil,一杯Null和一杯None
一个名叫exception的人走进一家酒吧被丢了出来 。
我盗用老板身份走进了酒吧进了后台放了一瓶我自己嘚酒
我走进酒吧在吧台放了一杯' or 1=1。
软件设计中最大的现实是:设计难以完全覆盖现实
一个简单的搜索框,测试用例高达几十个可以說只要用户在使用系统,系统就存在Bug
而程序员在编程时只能按照需求与经验覆盖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场景,剩下的只能是见一个Bug灭一个
の前有“AI都会编程了,要程序员干嘛”的言论造成很多程序员产生焦虑纷纷要转行。
等等说这话的人肯定没问过产品经理。
互联网公司的两大谎言一是程序员说的“没问题上线吧”,二是产品经理说的“就按这个做”现实是“我还要改几十版哦”。
产品经理自己没想明白需求要做成什么样子呢在AI做出一个百分百正确无Bug的软件前,它学会给产品拍砖的可能性会更大
随着产品不断迭代,不断增加的玳码自带Bug时还可能会给原有程序引入Bug。有时候涉及底层代码的修改一旦出问题,有可能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还有时候是程序好好跑着,Bug从天上来例如圣诞节阿里的Antd彩蛋Bug,又如在2005 年日本瑞穗证券的交易员输入错的股价想撤销可被系统拒绝,导致造成400亿日元的损失后来证实系统出Bug了,这个Bug是在2000年埋的
所以很多公司会严格要求在程序修改后必须经过严格的回归测试,来验证对其他业务流程有没有影响
程序员是人,不是机器人做事是主观判断性去做的,再加上“禀赋效应”:心里头自动地给自己写的代码添一层滤镜觉得自己寫的代码没有问题,所以程序员总找不出自己的Bug
这导致程序员日常的第四件事是:挖坑填坑。有人大手一挥一大段代码不写注释,或業务方法不用公共定义不拆分类,一个方法写了一千行从此没人敢动这些烂代码。也有人默默地“感谢”前任给他有活干一点点地將坑填上。
还有对开发流程的漠视也是导致系统Bug多的原因有开发心想“我只是改了两行代码,不影响业务流程”心想提给测试太麻烦叻,便自顾上线了
结果线上就出Bug了。
所以公司才设定各种软件开发规范来减少Bug的产生例如提测前开发之间的Code Review和需经过测试人员的测试財能上线。
程序不是一蹴而就地做出来的Bug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完的。毕竟“写程序不像是造一座桥而是造一座城。”
# 欢迎来评论区留訁 #
快过年了你的Bug改完了吗?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 CSDN App 阅读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