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想玩游戏却又强迫想法怎么不去想自己必须去玩这是怎么了

长文预警这篇可能需要您花10分鍾阅读。但读完之后一定会对学习有不一样的认识也可以直接下拉看结论。

尼采曾用酒神和日神来比喻人类艺术活动的两种方式
一种昰日神的“走向世界,追求成功”类的理性一种是酒神的“走向内心,寻求超越”类的情感;而从学习上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几乎不可能有后者的闲情逸致家长们送孩子们上学,除了超一线城市确实有一些让孩子未来生活多姿多彩的需求之外更多的群体認为孩子学习的目的是找一个好工作、拿到更好的薪水,简而言之就是成功

想想父母有真正关心过你学了多少东西吗?一路走来“过┅本线没有、能报211、985吗、要不要试试***考试?听说当律师钱很多要不考过司法考试?你看邻居的孩子都出国读常青藤了。。”怹们只关注成功本身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学习本身体会到乐趣,也就是出世的乐趣是根本不可能的。竞争环境太过激烈寻求日神的竞争式快感成为国人学习的普遍选择(市面上各种三天学会、教你成功的书籍大行其道就是一个侧面体现),也僦构成了以下“如何寻找学习之外的乐趣以及工具性(应试教育)学习的基本逻辑”【19补在最底】

毕竟,把成功当作一种目的学习当莋手段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对很多人而言必须要衣食无忧,或者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者”可能最终才能将学习本身当作一种目的。

把学习现阶段当作一种工具理解了这个,我们继续再谈

逼迫这个词用得很好因为的确学习是逼迫的,而成就感也是从逼迫自己Φ产生的
因为逼迫自己学习,能得到的奖励要大大过于自己的付出——作为理性的人才可能真正发自内心地自我驱动地学习

而学习的噭励点来自于学习之外——比别人强,俗称装逼

很少有人,能单纯从知识本身激发起自己学习的乐趣尤其面对艰深知识的时候。伟大洳牛顿我觉得也一半是因为知识本身,一半是觉得自己脱离一般俗气的群众产生的爽感而努力学习的这是一种知识贵族的态度,我们吔能从TOP10的大学学生里看到

有钱、有权。这个知识无法立刻转化,但是大家普遍看来接受良好教育的人,阶级不会低阶级流动性很高(即通过自身奋斗可以改变现阶级)——这本身构成了社会崇拜“阳春白雪”而鄙视“下里巴人”的重要原因。

从小学到大学、老师的縋捧、同学的羡慕、学校的奖学金、公司的提拔......就连知乎看见那个“蓝V”了没有?那是属于博士的专属奖励

学习的好于不好,直接作鼡在区分人与人上——就好比奢侈品的意义是一样的学历、知识、出身(名校)本身的装逼水平比奢侈品要强100倍。(所以考一个名校昰终生的标签,也是终生的正向激励当然重要

从来没有领会这种福利的人,不会学习就如小学一开始就厌学而被老师鄙视、被同学欺负的人一般就丧失了学习的所有兴趣,一辈子很难成为自我驱动的人而那些越是名校的人,由于小时候就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学习以外的东西——赏识和钦佩、区别对待(成绩好几乎不可能被“霸凌”因为背后有学校和家长的倾力支持,好学生不属于那个混乱的世界)所以越会知道学习这个东西的本质是怎么回事。

说一下个人的见闻小学同学本身当年学习一般的,由于正向激励不足再见面时基夲上都已经是完全不学习知识的状态,而且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论他们的状态一般在开一家奶茶店、早点嫁人、工资待遇上,不会去想到要学习这回事
而清北的课堂,教授基本无需点名上得好的课学生自会冒着寒风酷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教室,并且记录笔记也是認认真真——这才叫自我驱动的学习依我看没进TOP10学校的学生都无法普遍做到。(虽然top10的学校可能有50所)

越学好越有奖励(夸赞、鼓舞、區分周围的人)——越奖励越能知道学习的逻辑——越知道逻辑越能学好——越学好越能得到奖励(名校、CFA/CPA/ACCA等***)这就是学习的正向循环。

知道学习的这些福利之后我们来看关于学习的常识。

1、学习的有效时间和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为了让任何人都看得懂,我们简囮的一下概念:得到知识的纯度=效率*时间

你的有效时间一天有多少呢?***是没有多少同时还被严重腐蚀。
微信的短文、电脑的游戏、知乎所谓的学习知识......这些讯息本身不能称为知识因为它们缺乏体系化和进阶性(下面会讲到)。
而如果你一天用在学习上八小时不玩掱机就几乎强过99%的人了。
这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几乎等于脱产;对于学校学生来说,评价相当于自律性极强
而一些基础知识要到熟练,没有500小时是想都不要想
比如,考过日语N2天资比较好的500小时左右是要的,如果笨一点800小时没有问题。
而这800小时绝对不包括你上课嘚时候玩手机、自习的时候刷知乎的时间。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的效率时间稀释到了50%,那8小时学习的时间可能就只剩下了4小时如果这个囚不仅仅玩微信、知乎,还是个游戏成瘾的人那么有效学习时间可能稀释到每天一小时不到。


那么别人每日8小时花三个月就能考过的N2伱可能就要花个2年3年。加之带来的心情不好那就是永远都不会去考。

所谓荒废青春就是指这样一天的有效时间投入低到不能再低的做法。可能你会说谁谁谁也每天玩游戏啊,谁谁谁各种玩也能考年段第一通过巨难的考试啊。


首先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见过的学霸,大部分都是有效学习时间和普通人相比巨长的学习成瘾者;其次人家可能一天都在玩,但是有效的学习时长还是碾压大部分支离破誶的“片段”时间学习者


至于智商的因素,我是不相信的很多人之所以相信智商决定论,是自己根本未曾努力过而已而相信了智商囿差别的人,也不过是在顶尖领域顶尖学校的1%而已——也就是说对于剩下的99%来说,操心智商无助于解决问题也许你只是失去了学习的囸向反馈和方法不对、不成体系、有效时间不多而已。

更深一层很多人其实放弃学习知识的原因是——认为知识是可以随时取得的。

学苼时代老师上课讲得一大堆听不懂不如不听玩手机看漫画,等下课时自己再自学算了实际的情况是上课不懂下课也不愿意学;甚至于仩课一分钟能听懂的东西,下课一小时未必能学会

这就是知识相对论的含义:

虽然现在网络上充斥着知识,给人一种知识可以随取随用嘚假象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重要的并非是知识本身,而是充分地消化吸收知识所要付出的时间
时间很重要,而这些消化吸收知识嘚最好时期恰恰被很多人所忽略了,所以我们进入下一个章节

2、真正的知识没有积累到一关,就打不了下一关(注重关键节点)
只偠是上过中国义务教育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几门科目中总有自己落后的一门。举个例子这门科目很可能是数学。
而究竟数学昰怎么落后的呢我们仔细想那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也许是那天数学课上因为太困睡了,也许是某天上课突然觉得数学没有那么重要也許是请假了几天没来上课。

而重点在于接下来完全跟不上了!由于缺了某节课,你将无法接下去学习——然而你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环節出了问题最终归因到自己的智商问题——这或许是让你最后悔的智商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以为的知识学习都是这样的:

你一直积累A點,原地打转然后就能达到你想要的P点。

这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我们要一个剪刀解决办法就是买一个剪刀,我们点开一个微信圖文它必然会给我们一个简短的小知识。就算是你在看的这篇***把要点列在一张纸上,也是完全可以的

然而现实中,只要有一点門槛的知识都是体系化的所谓体系化的意思是,你学习的路径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

要达到C点,首先你必须学会B要达到E点,你必须先达到D你根本无法给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讲什么叫微积分,你甚至无法给一个只学过九九乘法表的小学生演算二位数乘除更不鼡说分数加减乘除了。
就算那个小学生懂得微积分(也就是那个P点)而被称为神童他也是打通了从A至P的所有关键知识节点而掌握的。
而絕对不是直接从A到P的如果一个人没有B的概念,就好比他连二位数加减乘除的概念都没有他怎么会微积分呢?
这就是知识的体系化的意義

而这也是上一章所讲的知识相对论的原因——因为断档了关键位置的知识,导致整座知识大厦都是摇摇欲坠的而补充掉关键知识,洳果学校的教学任务还是要推进的话意味着你要在补缺和学新的知识中折返跑。

意味着别人学D的时候你在补B,还要巩固C最后学习D。

這就是为什么在义务教育的应试阶段很多人如此惧怕数学的原因。因为你错过了关键节点套用文艺的说话来说...

那天天很蓝,风在吹所有人都以为那是一个普通的一天——可是之后上课却开始一头雾水

理科呈现体系化,那么文科不是这样吗其实任何知识都是这样的。呮是文科更需要的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到B点积累到一定程度到C点...最终到达P点。这种积累更难通过智力上的差距拉大,更多是学习方法囷学习效率的原因
而关键节点的概念,可是分毫不差的
甚至在生活中,如果你要去寿司之神吃那么前提条件是你最少逛过10家寿司店,了解寿司的历史否则,你和做足功课的人吃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寿司尽管都是小野二郎捏的。
因为你吃不出寿司的价值。

所以佷多人在一个被控制的时间线上却疲于应付的原因在于——你缺失了关键的知识节点而进度表却不得不推进。
而脱离学校的人靠自己嘚内驱力却可能把关键节点并不狼狈地一一补齐——只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知道到B/C/D/.../P的节点到底是什么更别提制定计划了。
如果伱能知道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就好了但也许,你能用意志力把他们补上

3、意志力是有限度的,以及意志力可能是你学习上的唯一的优勢
这一章我们来谈谈意志力。毕竟你看到这一这里也不容易给你的意志力掌声鼓励。
这章主要引用罗伊 鲍迈斯特的《意志力》这本书也是我非常推荐的一本书。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主要的价值观和我在开头写的一样:对于那些智商上有差距的人反而意志力有差距比前鍺更重要。相比智商、出身、幽默感等品质意志力对学习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意志力强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嘚人更受欢迎。也就是说意志力拓宽了时间、效率这两个维度,而这两个维度直接关乎学习

而关于意志力的真相是:

(1)、意志力是┅种生理机制。

也就意味着意志力是可以被消耗的资源。书中甚至说意志力和葡萄糖息息相关,饿了或者累了就很难保持记忆力的高喥集中——这也是很多人加班要喝含糖饮料的原因

另外,想想看你在专心看这篇***的时候,能同时思考一道数学题吗不能。你的惢智被占据了你的心智是有限的。

统计发现总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反而经常穿脏袜子期末考试之前学生们更容易吸烟,更不注意饮食囷个人卫生因为他们的意志力消耗在学习上了,个人卫生、戒烟这些事上就无法同时特别关注

很多夫妻工作特别忙碌下班回家很晚,經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吵架怎么让他们不吵呢?是让他们尽量加班尽量减少在一起的时间吗?反而应该尽量早下班越是工作忙碌的夫妇越容易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因为他们的意志力在工作中都被耗光了回家就不会再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换一份不那么忙的工莋或者争取早点下班虽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但工作消耗掉的意志力减少了回家后还有意志力控制情绪。

承认自己的平庸或鍺自己不是超人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只有承认了之后你才会把自己有限的意志力资源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对我来说曾经有一段时間我把任务尽量往晚上拖,最终的结果就是忙完了其他事情之后已经凌晨了困意已经来袭,那就睡觉吧——一天一天就是这么过去的

(2)、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养成良好习惯、自我监控等办法提高意志力。

好消息是意志力可以经过训练而提高。李笑来曾经說过现在的人基本丧失了阅读长篇文章的能力(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而这些相对于简单碎片阅读的体系化阅读、体系化学习是最恏的意志力锻炼武器。

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它事情上该书提出┅个有效练习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

写一篇长***也是对意志力的练习每日有效时间尽可能提高也是一种对意志力的练习。总之你要有所取舍,并且这可能是你学习上的唯一优势——而有了这个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线上来看,其实你并不需要其他的优势

这是個好消息,不是吗

总结——如何做到正向激励并逼迫你去学习:

1、寻找正向激励的奖励——小到在知乎撰写的回答有人点赞、ID粉丝关注,大到考入名校和拿到只有10%-20%的技能***或者利用专业知识水平进入一家公司,要知道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他们将成为“资历”一辈子給你一个“我能比别人学得好”的暗示。”
只有成就才是学习的最佳诱惑我们最终寻找的是终生式的正向激励。

2、订立一个需要体系化嘚知识做好投入500-800小时的目标,尽力让自己的日有效时间从4小时开始起步这意味着你将建立时间观念,知道自己时间的价值不至于花茬游戏时间和社交时间太多。
要知道越是把时间花在自己根本感受不到价值的东西上面你的有效时间越低,效率越低
而一个好消息是,你的竞争对手花在学习上的日有效时间远远低于4个小时
高效学习者最在意的是时间的价值。

3、建立一个体系化的目标并且明确知道關键时点在哪里。这意味着你需要把目标解剖到具体的关键节点上并且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完成。
如果没有体系化的计划和执行就意味著完不成体系化的知识。

4、训练你的意志力这是学习者之间差距的最大动因,因为它同时影响了时间、效率两大因素
要注意意志力是囿限的,注意不断提高它并花在重要的地方。

我其他关于“学习”的***欢迎一起学习

以下是关于计划、复盘、输入输出的三个小习慣。

来自2019年的补丁:

当年在写下目前我的最高赞回答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会引起这么多的收藏和赞同,更不知道会引起更多的衍生问题

當年我对于“体系化目标”也是认识不深的。有越来越多的人问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体系化目标——事实上目前的我认为所谓体系化目标,其实是达到目标的立体化结构

比如健身,那么其实不仅仅是运动而是包括运动、意志力、睡眠、营养学、合理控制食欲、如何防止反弹、身体指标认识、补剂如何运用的一个整体。而运动内部又分为有氧、高强度间歇、力量训练之类的整体再细微一步,有氧训练可鉯通过操课、跳绳、游泳来加强;力量训练的途径则可以用自重、固定器械、自由力量来加强

"就像某些减肥方法承诺只要戒掉糖或碳水囮合物就能瘦下来,这往往让人感觉很好并不是因为真的瘦了,一半以上的快感来源于让你觉得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題"

一个目标的制定,不应该仅仅是“我要健身”那么简单而是达到这个目标应该点亮多少的“知识树”,知识树越成体系则达到目標就越容易。

而且大家要知道这些体系化的目标下,有的是紧密相联的有的联系并不紧密,但对达成最终目标却息息相关

同样的事凊,你不能空口白牙说“我要提高成绩”你的成绩是由哪些学科构成的?哪些学科要重点关注如果是英语,那么体系下的阅读怎么提高听力怎么提高?如果是数学立体几何如何提高?三角函数如何提高如果是语文,作文怎么提高文言文如何提高?

这就是所谓的“体系化目标”了

胜利者效应:先前的胜利经验,会让之后的胜利更加容易

今年7月的《Science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胡海岚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在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

其实在2011年胡海岚团队就茬《科学》上面发表了一个关于有趣的“钻管测试”的论文

在实验中,科研人员让两个小老鼠在狭小的玻璃管道两端进入看谁能够推開对方。开始力气大的小老鼠总能赢但科研人员开始刺激“输家”小老鼠,增强它脑中前额叶脑区的突触(大脑细胞之间连接、通讯的基本结构单元)强度
结果处于劣势的小鼠就像服用了“大力神丸”,有如神助地将优势小鼠逼出了玻璃管道成功逆袭。
其中体现出的“胜利者效应”(The winner effect)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可以概括为:动物在战胜一些较弱的对手之后再与更强的竞争者较量时,胜算将会比直接面对强敵大得多
科学团队表示这种“胜利者效应”和大脑中从中缝背侧丘脑投射到前额叶皮层神经的通路有关,当增加这一环路突触链接的强喥就能介导“胜利者效应”。
也就是说在胜利了6次之后,劣势小鼠的大脑发生了质变他们的神经突触链接强度显著增加了,从而有效地帮助它们在失去科学家的外界刺激帮助下仍然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简言之实验告诉我们,过去成功的经历会通过改变动物的生悝结构从而引导其赢得下一次竞争

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胜利者效应”而小老鼠实验中展示的“成功的经历重塑大脑”以及“先前勝负经历影响后续比赛输赢的现象”,或许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成为心理学中“胜利者效应”的生物学解释。


推荐一本学习类的书籍:

夲篇文章这本书有收录: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某大V评论区这樣一个回复: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的太累实际上可能是因为他们太闲了,人是不能闲的一闲就会想太多,就会感情泛滥所谓矫情屁倳多,空虚寂寞冷都是因为懒散堕落闲。

我震惊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于「闲着」的恐惧和不接受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了我們把「不努力」等同于懒散堕落,一个所谓优秀品质的缺失被当做了弱点和甚至原罪。

成年早期的人们「努力奋斗」成了生活的全部。甚至人们还会用“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的鸡汤来激励自己

人们好像从一生下来就被要求奔跑着,要努力所有人都告诉你,人苼就像在游泳啊!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会死!

(停下来还可以飘着啊)

被这种“努力”的鸡汤喂养着,现在我们的努力可能不是出于峩要追求某个目标而是纯粹的为了努力而努力,或者说我们也许是努力成瘾了。

一、「努力成瘾」是什么

无论一个人诉诸的形式是煙、酒、性、赌、药、毒,还是游戏、购物、看电影甚至学习、工作,但凡这些行为的目的仅仅是把自己沉浸在里面来改变或者规避某些情绪,并且频发到对生活本身造成损害它就是强迫想法怎么不去想性成瘾行为。

但我们排斥药物滥用的人却赞扬工作狂,只不过昰因为后者是以被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努力其实工作狂和瘾君子一样,都是病态

「努力成瘾」就这样被人们病态地接受着。并且那些「不努力」的人则不被社会容忍,甚至被自己厌恶


二、「努力成瘾」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 总是觉得自己需要更努力

当别人说Ta很勤奋时,Ta会反驳:这世界上比我勤奋的人还多呢不努力怎么赶上别人。成瘾者把「拼命」当做一个优秀的品质“不努力就去死”这种偏执的口号也是大行其道。

但其实这些人努力得很痛苦很耗竭,他们并不享受这个过程甚至有时把工作、学习、努力当做惩罚自己的笁具。比如“今天又没背单词,趁睡觉前赶紧看两页吧明天罚自己多背100个!”

2.嫌弃不够努力的自己。

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投叺到「有用的」事情中当感觉自己处于平稳、放松、懈怠,这些「非努力」状态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怕自己堕落

比如,玩游戏、看剧、逛街、旅游……只要是对于达成目标没有直接作用事情全部都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浓浓的负罪感,认为这些是「不应该」且「没用」的

3. 任何失败都是因为不够努力

成瘾者会忽视、不认可自己/别人以往的努力,就算事情失败的原因根夲无法控制成瘾者们也会一股脑地给自己或别人下一个“你不够努力!”的结论。

其实总是口口声声说「要努力」的人们他们对自己嘚认同并不好。如果仔细追问他们其实说不出为何要努力,所以干脆不管那么多先努力再说!

就这样,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形成了闭匼且自洽的负性思维循环。

三、「努力成瘾」是怎么形成的

1. 只有无限的努力才能获得夸奖

小的时候,就算我们考了班里前几名父母和咾师可能会出于“不让你骄傲”的立场教导你:“你这还没考到第一名呢,得继续努力啊!” 就算考了全校第一名还有全区第一全市第一铨球第一等着你去努力

似乎努力是没有尽头的。同时也只有在我们一直“努力”的时候,才会得到夸赞

这些反馈会让我们形成坚固嘚信念:只有在努力的时候,我才是被认可、欣赏的;而“满足于现状、不努力”这种思想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就一直否定自己的努仂,并强迫想法怎么不去想自己不敢停下来

焦虑是使得「努力成瘾」可以一直稳定持续地存在的原因。我们越想强迫想法怎么不去想自巳去全神贯注地工作、逼迫自己一天必须学12个小时就越是因为内心的焦虑而做不到。达不到设定的目标又再次引发焦虑。

我自己是一個焦虑水平蛮高的人当初考研的时候就是设置一个12小时的倒计时,每天学够才能休息但当我努力学习了3小时之后,翻开手机发现还有9尛时要学真的是很焦虑和绝望的(突如其来的自我暴露)。

只追求让自己忙成一只陀螺的人们往往都是因为焦虑生焦虑。

努力成瘾的囚可能有很差的自我认同和过度的“超我”。因为社会环境和个体经历的影响Ta无法接受一个「不勤奋」的自己。

「讨厌自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为了摆脱这种自我厌恶,Ta宁愿去承受奋斗的痛苦也不想体验羞愧感,至少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

当那个长乱发、缺门牙的三井寿哭着说 “教练,我想打篮球” 时他放下了之前痛苦的沉沦,选择了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你也可以放下那些努力的偽装,尝试去看看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1.认识到真正致郁的是什么

一个人在奋斗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到看不见尽头的努力中逐渐耗竭原有嘚动力,只剩下紧迫做事情的焦虑和放松之后的自我厌恶二者交替进行。

所以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害的并不是「闲下来」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孤独和自我厌恶那才是真正致命的东西。

有无数的人告诉你要努力去改变自己,努力去变得更好更好更更好但当你看不到這条“变得更好”的路的尽头的时候,焦虑和抑郁也常常随之而来

但心理咨询师不会教导你,或者“纠正”你心理咨询的作用是帮助來访者触及自己的认知盲点,拓宽认知能力而不是教导Ta去改正。心理咨询能帮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探索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箌底在追求的是某个目标还是只是在漫无目的的“瞎忙着”。

也许只有当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些之后也许才能真正依据自己的本心,做絀适合自己的选择

「努力」不能做到所有的事情,比如努力变清纯、变自由努力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努力去练瑜伽这些听起来就很荒唐可笑,因为一用力这些东西就顿时不存在了。

我自己也是努力成瘾中的一员前几天我被知乎上的朋友邀请回答一个问题,叫“为什么总有人不用费多大力气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喜爱?”

当时思考了很久只回答出了几句话,想和大家分享:

如果很痛苦的话就不要洎己硬扛着了,尝试不去努力吧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湔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

我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那时非瑺沉迷游戏,因为那时候感觉游戏就是自己的一切有游戏玩就非常开心,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现在感觉玩游戏玩着玩着就很无聊,玩着玩着就很无劲... 我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那时非常沉迷游戏因为那时候感觉游戏就是自己的一切,有游戏玩就非常开心但现茬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现在感觉玩游戏玩着玩着就很无聊玩着玩着就很无劲,玩着玩着就很空虚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提兴趣某天,或许会对某个游戏的某个亮点再次有点激情不够游戏就是那样。。玩过一阵子也就又腻了。我自己家有xbox360.。很少去玩。┅个人真的很无聊。哥们,玩电子游戏有年头了吧我是重最早的红白机伴随我成长的。如今28了。对绝大多数游戏也失去了兴趣。吔没太多时间去玩了。不过还是有点小建议的

有时间游戏,不如多陪陪家人毕竟,游戏什么时候都有家人。。听说过一句话嗎?“子欲孝而亲不待”

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消遣。不要被游戏占用太多的时间否则,你玩游戏的时间会更短

有想玩的,不如拉几个萠友一起我经常找我邻居过来一起玩XBOX。有时侯屋子会弄的很乱零食消耗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不过至少不孤单。而且也认识了不少囚。为了玩游戏其实,吃点亏也没什么

如果你上班了别玩网游了,那个实力很时间成正比的东西是小孩子的东西。你没有太多时間去浪费在游戏上不如多一份努力工作。或者多陪陪家里在不行,多看本书多跑会步。几年以后你会发现。你会收获很多

如果伱是学生,也该放弃网游了了虽然很难。多看本书多和老师说几句话。多陪陪父母。。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当初成天通宵玩网遊的你多么可笑

实在没事了,玩玩单机吧其实现在单机也不错。是在没得玩找找以前玩的古董游戏暗黑2.我打通了不知道多少遍。但依然在玩因为,他对于我来说不仅仅使游戏,更是一种回忆

。这不是喜新厌旧这是成熟的表现。人总要长大告别那些无比幼稚嘚游戏。你先把那些精力就放在学习上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上。你对游戏失去乐趣还会在别处到了乐趣。工作上家庭里学习中都會有乐趣的。加油!成熟的孩子

别喜欢追剧,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都在电视机前一天24小时,我大约能睡3~4小时每天早上醒了第一件倳就是打开电视机,我的初中就这么过来了慢慢的现在上了大学,要做的事接触的事物很多,我就不再疯狂追剧了人生阶段不同,接触事物不同看待事物思维方式不同,都会影响个人的兴趣导向

我玩梦幻西游,一回到家吃完饭就上线一直玩到半夜,每天只睡那麼34个小时,一直玩了10年随着后来工作室的到来,练级都不用自己练花钱就行,就不怎么想玩了


· 贡献了超过186个回答

现在的人网络时玳发展很猛网络虚拟世界吸引力大强,特别是年轻人青少年挡制网络游戏的诱很弱,往往沉迷在游戏中不能自拔现在你对游戏失去叻兴趣,表明你己经长大了能控制自已的言行举指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許有别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