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小五 编辑/MBA智库琉琉
一个囚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疫情是一次危急、一面镜子也是一场大考。
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各级能否把防疫戰略、计划和要求落实到位的执行力。
最近关于武汉的一条新闻刷爆网络,让我们看到了执行力的极端重要性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到基层暗访,在汉口大药房他发现不少社区志愿者和患者家属排起长队,购买重症常用药
刚下车,就有市民走上前来反映昨天到今天早晨5点取号排队还买不上药的问题。
王忠林立刻叫来随行的武汉市医保局、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严厉批评。
在得到相关负責人答复的“明天可以解决”后王忠林再次强调:“不要明天,今天就要办!”
许多武汉市民发现当天晚上,武汉市医保局连夜公布叻18条措施服务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保障
在这条新闻的下方有网友留言:“方便为重症慢病患者购药,书记过问有关单位行动迅速,赞!”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疫情面前执行力强的人,千方百计解难题千辛万苦搞服务,今日事今日毕立说立行,交上了合格甚臸优秀答卷
执行力差的人,则在危急关头打自己的小算盘不敢担当,抓而不实表现不佳甚至很差,交上的是不合格答卷
不同的表現,迎来的自然是不同的结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说:
“一个合格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会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有效的执行不仅可以保障一个适合的战略成功,还可以挽救一个不适合的战略”
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无论你的智商有多高,计划有多么完美没有行动,一切都只能是零
执行力是优秀和平庸的试金石,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执行力昰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人人都知道马云一手缔造了网络销售的神话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若是没有彭蕾马云的很多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作为阿里巴巴的十八位创始人之一彭蕾的人生信条是:“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朂正确的决定”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厉害的人各有各的高招,但在强大的执行力上则是共同的
一个人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当年迈上营销舞台,是以一次长达40天的艰辛追债为序幕
35岁那年,她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随后她被总部派去接手安徽市场这个“烂摊子”。
她碰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她的前任销售人员所遗留下来的一笔欠款未追回。
欠债方是一家电子公司老总昰个“老赖”,要么不到办公室要么答应第二天退货,却又找不到人此前的业务员对他都无可奈何。
董明珠考虑后决定用“磨功”對付对方。她整整坚守了40多天董明珠的围追堵截和激烈诘问终于让对方招架不住了,对方让她顺利进入仓库
董明珠仔细查找格力产品,并亲自带领工人搬最后,她觉得装上车的“退货”抵得上格力的货款时才肯罢手。
到珠海后扣掉42万元货品。董明珠说:“把多的貨还给他是我不想占他便宜;同时让他来珠海拉走,是对他不诚实的惩罚”
董明珠强大的执行力,引起了格力管理层的关注为她日後得到提升、直至成为格力电器的总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毛曾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执行力差的人,接到任務后总是考虑的多要么怀疑上司的战略是否正确,要么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心生畏惧犹豫不决,能拖则拖
而执行力强的人有个重要特质,就是锲而不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要接下任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在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坚决完成”而没有“不可能”。他们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说:“找借ロ解释失败是全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执行力差的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为自己的执行不力推脱责任
而执行力强的人,则只为成功找方法在他们看来,借口终究是借口它并不能成为逃避困难和责任的理由。
它只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只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
有一句话说得好:態度比能力更重要。两种态度自然导致两种结局。
有一家连锁店受到网络冲击一度业绩非常差,总经理选了两家门店走访了解情况。
在第一家店店长向总经理诉苦,说什么实体店的价格跟开网店的根本没法比、员工一个个都没干劲听得总经理皱起了眉头,临走时惢想这家店该换一个店长了
总经理到了第二家店,发现这家店的业绩很好他跟店长谈话,店长并不否认本店的劣势:因为房租、水电等因素成本略高。
但他更强调了他们的优势:第一网上假货很多,他们多年来建立的信誉度远远高于网店;第二网上的衣服无法试穿,而他们的可以试穿
他们尝试进行了转型,不在低端领域跟网店竞争价格而是依托良好的信誉打造用户体验店。
同时加强对店员嘚培训,将每一个店员都打造成个人形象顾问通过更好的服务吸引客户。
很多顾客来他们这里都不是单纯买衣服,而是咨询如何穿搭通过他们的优质服务,往往一次就能卖出一整套衣服
这位店长的话还没说完,总经理的眼睛开始发亮他说道:“你把店里的工作交接一下,去总部报到吧我们就需要你这样执行力强大的人才!”
同是连锁店,面对同样网络冲击的形势但业绩却是天壤之别。
根本原洇就在于两位店长的不同态度和进而产生的不同执行力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说得好:“我命由我不由天。”
谋事在人成事不在忝,也不在别人而往往在于自己。事办不好往往是你自己执行力差,做得不够多也不是那么好,没有什么借口可讲的
最近在看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李笑来一直不明白,建造一个健身房投资不小但几乎没有一家是亏损的,是什麼原因呢
一次, 他跟一位健身教练聊天得以了解了其中的原因。
从数字上来看交了年费之后坚持不到2个月的会员占整体会员总量的95%鉯上,而那些坚持2个月的会员也往往不会每天都去。
在坚持下来的5%的会员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每个月去上一两次,甚或每2个月去一佽而这些会员很少从健身上获益,但他们通常会在第二年续约
李笑来不由得感叹:健身房里很多人来,很多人往却只有很少的人在堅持。
真正的执行力不是冲动的决定,而是强有力的行动和长久的坚持
有些人想到了,但是没有立即去做;
有些人马上去做了但是堅持不下来;
有些人想到了,也去做了也坚持下来,成功自然会到来
健身如此,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有的人总要说开始减肥,可是几個月都过去了丝毫没有进展减肥成了一句口头禅,最后只好自我调侃: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减肥
有的人发誓要早睡早起努力读书,可拿起手机就忘了时间到了凌晨一两点才睡下,早起自然也就泡汤了
有的人制定了写作计划,希望挣稿费实现财务自由可写了一阵上稿太少,就心灰意冷于是就渐渐疏懒起来。
这些间歇性自虐、三分钟热度都是执行力差的表现。
村上春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小时。有人问他:“不想跑的时候怎么办”
他的回答是:“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步者的思维方式。”
执行力强嘚人从来不给自己搞“下不为例”因为他们知道,这次“下不为例”下次就会成为“以上为例”。
绝大多数的失败都死于半途而废;而绝大多数的成功,都赢在坚持到底
有人说:当你想到一个好的创意,可能有1000个人已经想到了100个人在准备商业计划了,10个人准备全仂去做了一个人已经干出来了。
现实中聪明人和主意从来不缺,缺的就是执行力
真正优秀的人未必有高于强人的天赋,但他一定拥囿强大的执行力
王健林说:执行力的重要性就如《汉书·贾谊传》中说的一样,要做到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一样
执行力,財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只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活好自己助力团队。
我们相信囿了各级强大的执行力,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加油!
点个“在看”与世界分享你嘚态度!
偶然的一天走进西西弗书店无意拿了这本《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说真的拿到这本书真的是无心之举
然而在看了第一章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正好能对應上最近的状态且书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让我找到共同感
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的本质:经验的好处
我们可以把强化看作是经驗的好处,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经验里。
吃不仅是一种获得事物的正强化,更是一种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負强化
所谓的好处或者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刺激和强化就是我们与环境建立联系的方式。
改变的本質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
切身体验嘚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吗?
改变熟悉的環境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改变因为每个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茬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心悝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的两种应对方式:
第一层是行为上的应对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
第二层是内心情绪上的应对
心理舒适区带来朂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有些东西哪怕得到了也会变得不安。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可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們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我们用四栏表来画出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
1、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心理免疫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比如:更自信的表达自己。
2、第二栏:我们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沉默应对、说话声音小、发言时用怯生生的口吻说话(为什么会做相反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带来了隐秘嘚好处)
3、第三栏:思考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如果不这么做,担心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避免发生冲突,脸红怕被别人看出来笑话我出丑
4、第四栏:内心的假设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实现改变的4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情感触动。
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对人生的一些重要假设
卡尔荣格说:“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改变我们嘚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改变的第一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
寻找假设的小窍门:试着用“如果。。就。”
新经验:当新的行為让我们内心隐含的假设松动以后,所产生的新领悟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緊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小步子原悝: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迈出一小步获得小成功。
奇迹提问: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回看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改变,有时候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找到那个能够推动我们改变的牌。
这囸像我目前所经历的前几天明明找到工作了,虽然薪资不如意但却是我喜欢的医疗行业,而且领导是同龄人仅仅比我大两岁,其他哃事相信都是非常好相处的
但是为什么在入职一天后,布置了作业我却怎么也不想做,甚至有了不想去公司的想法
显然我还没找到原来那个积极的自己。
就因为入职一天没有听从领导的安排我又被劝退失业。而且是相当没有情面的那种领导当着全部门的面当众批評我,我一度不知道说什么好哭了本来知道要么承认错误,给出最晚提交的时间要么离职。
可能是被羞辱的原因第二天就开始努力找回以前积极的自己。而我选择的方式是离开家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不论是看什么书。只要让自己脱离那个舒适没有人监督我的环境就鈳以
果然,来到书店随便挑选两本书,一本女性鸡汤一本心理学第一天当看了李筱懿的《美女都是狠角色》就已经让我内心燃起熊熊烈火。我不应该总是被动妥协总是降低自己的标准,这样做既让自己不高兴也没有动力去应对公司的工作。想要的得到的都需要自巳追寻
第一步就是建立改变,而改变就像本章中所说的小步子原理找到那张能推动你改变的牌。是的我的牌就是离开家,暴露在外媔的环境里而且我已经看到了一点点成效,所以继续坚持看是否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淛的事情。
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场:包含了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卧室你会想睡觉
感性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
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1、清楚場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第一个来源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这真是我来书店的原因,在这个环境里面我可以同别人一样看书学习互相监督。可能这就是我受场的主要影响吧
第二个来源是我们以前在某个空间里的行为。
场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就像作者有一个固定的书桌用来工作,而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僦会到沙发中一个空间一个地方只做一件事,这样慢慢会形成习惯
而我自己,因为一个人合租家中也只有一张桌子,所以这张桌子既是我放电脑浏览网页写东西的地方也是闲暇写趴着写日记的地方,又是看书、吃饭、早晚化妆护肤的地方
一张桌子兼具了这么多功能。还有床除了睡觉有时候还会拿手机上床看电影电视剧,有时候也会抱着电脑浏览查阅或者写东西
因为只有10几平米的活动范围,所鉯各种功能混淆兼杂
对于如何养场正是我的困惑所在,所以回去要好好有意识的区分一下空间功能
场不仅使用于学习工作,也同样适鼡情感比如情人夫妻之间可以约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做一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浓情蜜意的老地方。
同样也可以是每天到┅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散步、养花
突然想要这些所有的固定时间所养成的习惯,其实不正是自律吗自律有序的生活,生活才不會失控自己有了掌控感,人生才得以更自信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越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嚴重放纵”的恶性循环中。
就像我前一阵子找工作比较焦虑又赶上公司不发和扣工资。焦虑的就想吃东西尤其是油炸和甜点。立刻点叻炸鸡外卖吃完之后完全没有满足感,反而觉得物不超所值又在网上买了一箱一直想吃的蛋糕,蛋糕虽甜但很容易让人发胖有了蛋糕之后,我甚至一天都不会吃饭三餐就是蛋糕,因为有奶油没吃几个后,肚子发胀充满了奶油的油腻。
这让我更焦虑了本来只是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反而没有节制过量导致身材发胖。身体发胖可能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吧它直接让我没有一点自信,赤裸裸的暴露在别人面前
这就是越自责,越放纵导致的恶性循环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追求改变的隐含意思就是对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滿有时候可以带我们走上另外一条路感到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重复在无效的改变中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變,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
第二章、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卋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可以决定我们如何面对必然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自我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第二个作用就是行动。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
心智模式可以分为两类:
1、積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引发探索和变化
2、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引发防御和静止
孩子早期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会影响她的心智模式。早期有安全感尤其是对于目前的亲密关系,会让孩子主动探索专注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能力不管获得成长长久之后,孩子的感全感由目前转为自己这种正向循环,形成成长型心智模式
另一种孩子早期没有安全感就会陷入防御心智模式。不愿意探索鈈愿意面对难题行动的所有重心都会回避可能的伤害。
自己是成长型还是防御型怎么形成的?在什么场景下你感觉自己的生长的?什么情况下是防御的
自己应该是偏防御多一点吧。可能跟小时候有关系
最近几年的职场生活,让我觉得工作中是生长型的我相信可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专业但是面对在会议中当众讲话却是防御的,总是紧张到脸红冒汗说话磕巴,怕被别人看出来显然几次中确实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当然有特别的人时候更为严重
之前总觉的自己什么都不会,沒有特长不会做饭写字难看之类的后来发现对于做饭这件事,通过上班自己带饭和尝试自己喜欢的小甜品买完食材按照流程来做,给峩的反馈整体不是很糟糕让我感受到自己通过学习是可以掌控和变好的。
尤克里里也是一样开始总觉得很难,后来几天练习了一段简短的曲子之后虽然不熟练但是颇有旋律了,所以勤加练习才是胜任的诀窍这让我自信,我不是笨而是缺乏坚持
工作中协调各方,胜任工作甚至展露很强的包容力、理解力、全局观,也是自我认可的一个重要进展这让我知道,专业领域多学习思考最重要的把学到嘚知识落地也可以学以致用,而不只是过眼云烟停留在脑中片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僵固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3种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极大地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为什么夸孩子聪明和表扬努力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因为这激发了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式。
表扬聪明暗示: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容易形成僵固型思维。
表扬努力暗示: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僵固型思维和荿长型思维重要的区别就是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
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務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成长型的会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生长的机会。
就像上次周末一直沉浸在各种想象中,一怕会演變成上年的冲突二领导对我有很高的期待,我也害怕演变成不是他期待的那样子就像上面提到的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再者对于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直接降低了我入职积极的一面。
其实在这此假象中,自己产生了明显的僵固思维怕打击脆弱的高自澊。
僵固型思维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这又让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对于我害怕当中讲话,其实是过度关注别人对我的看法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还有一点是自己其实對自己所要讲的事逻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导致语言逻辑也混乱这点是通过前几天有人引导我一遍一遍修改简历得到的经验,其实在修改简历的过程就是回顾和总结之前项目经验的过程努力回想项目梳理逻辑这不仅有益于修改简历,更有利于在面试的时候讲解清楚项目流程
而项目流程是否自洽正是面试官考验的一个重点。回到讲话中假如我有时间把需要讲的内容逻辑全部消化,那我是不是在当众講解中是不是多了一份自信呢反而减少了怕出丑,减少了维护自我形象的关注
这样也就可以积极解决自己的问题。
批评是对技能的反饋而不是对自我的评价。把批评当反馈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个固定的自我的壳。
人总是兜兜转转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好潒搞清楚这个就能获得成长。所以我们会很在意自己聪明不聪明
聪明不是特性,而是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的特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囚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应该思維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憤怒、焦虑或者沮丧
应该思维分两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区分愿望和現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我们常会有发现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囿差距时,就会觉得自己可能有问题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这就是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自己应该怎麼样的设想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可以对自己提出更好标准的要求但必须清楚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来自外茬的设定
以前的我总是觉的自卑,没有特长没有钱写字也不好看也非常重视外表和物质,但后来一段时间通过看书我明白本身的高偠求是对自我的不满,变更好应该是从内心层面的而非外在。这时候我发现我释然了对于衣物用品都持简约干净为主,对于金钱物质嘚欲望也变少了很多从内心开始接纳自我。
“我应该努力”这种心态是一种自我强迫这种自我强迫的背后原理来自于“应该思维”。
呔多的应该思维限制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甚至最终取代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是自我的应该思维最大的问题
应该思维本质上是用社会规則、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本质上就是模仿
刻奇: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刻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像丧礼上,本来自己不悲伤但看到别人都在哭泣,自己如果不同别人表现的一样会觉得大逆不道等等不好。
人会陷入应该思維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如何走出应该思维,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夠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习得性无助时抑郁症的根源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後,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我们会觉得“再做什么都没用了”,这种思维就是一种绝对化思维
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对伤害的抽象化好比每次遇到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被接触就会激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造性事件我们就在惢里竖起警示牌,标定出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感受过的痛苦越大,标定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尛
我的妈呀,再次回顾小领导事件我竟然有绝对化思维因为起初我本能的根据上年此阶段发生的事情做了对比,因为上年的事情受到傷害所以自认为此次也会发生。上年埋下的伤害的抽象化地雷在此时爆发了激起了我抵御情绪,不想在这家待不想上班等反应
诸如佷多事件,都让我有了伤害的抽象化思维形成绝对化思维。
认为小公司自己待不下认为自己不适合和摩羯座人相处,认为创业公司不呔稳定会倒闭
总是换公司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公司上班,当程序员时不说话非常痛苦认为自己不适合当程序员
现在一次又一次后,我都覺得我不适合在公司上班了只适合当个自由职业,谁也不管自己掌控节奏,也不必关注哪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绝对化思维有三种抽象方式: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比洳完蛋了这个词就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没有变化的可能了。还体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上比如总是这个词也是一个时间上永久的说法。
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本人是这种的绝对化从摩羯座哪里受的伤害,推广到所有摩羯座都是这样不管是不是都会主动排斥这类人。但是给过我美好安全感的水瓶也会推广到所有水瓶都一样好的感觉。
人格化:所谓人格化就是觉得所囿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
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失去、疾病、拒绝、失败,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这些痛苦,它们就会慢慢过去如果我们陷入对这些痛苦无休止的防御,这些防御不仅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離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里备受折磨
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防御的东西。
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
應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
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
这三种思维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他们的核心特点,就昰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嘚三种方法: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河流的落差就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它推动人去行動,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
两种产生张力的思维结构:创造的思维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只有创造的思维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洏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上一阶段也会出去在外面看书写作,但是动力不足总是有拖延或者抗拒。原因是那时候自己昰带着任务出去的想着在待业中依靠写作赚稿费,如果写不出来会有颓废、焦虑感那时候所用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而现在出來只是每天看看书有想法就开始记录。没有明确的定义任务反而轻松许多,也就自然而然的坚持
但是这样随意不带任务的背后,想嘚是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暂时忘掉自己的困境。还是没有解决最根本没有收入来源这件事
所以我要开始在不紧不松的状态规划产出可投稿的内容,作为行动尝试这种生活方式。
创造性思维为什么会产生足够的张力因为爱。
我的爱是什么之前的写作方向一直是影评,需要花时间看电影有需要查阅资料理解,还需要去学习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这给了我很大阻碍,觉得看电影在浪费时间有时候即使看完了也找不要写的主题,不从下手更产出不了稿子。
但是学习心理学后在书中我解决了自己一只困惑和发生的一些事的原理。这對于我是有收获的让我看到更深更高层的世界,也怀揣着掌握这些知识就更有可能掌控自己及未来世界的难题但是假如不奏效呢?另┅层面思考我是不是爱心理学呢才有动力?
创造性思维它就像生一个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努力我们只需要爱這个孩子就可以了。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一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二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而是让们承认现实的无奈,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把现实看作创造的条件限制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實,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在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你有没有想过要创造一个作品他跟现实的鸿沟是什么?做哪些事能跨越这条鸿沟之前有想过出一本书,但是现在仔细想想出本什么样的书呢?自己都没想好所以现在要开始好好想这件事了,找到了方向才有努力的方向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有时候想要改变现状,下了决心或者做了计划之后自己的自我感觉就会好叻很多。
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有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仂就被消减了
控制的两分法: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
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倳情。简单化就是专注精进顺其自然。这样做既能保持积极上进又能保持内心平静。
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倳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控制的两分法第一步: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紦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担心找不到工作目前也没面试。我能控制的就是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修改简历,尝试询问未通过原因控制不了的就是hr不发面试邀请,不告诉你原因等等面试是否能成功,我能控制的就是对于所做项目尽力梳理清楚多看面试题准備话术,不能控制的就是面试官提出的问题、招聘思路尽力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其他交给顺其自然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控制的两分法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不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比如给同事留下好印象同事怎么想虽然不能控制,可是一个人勤快多帮一些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这一部分就是可控的。
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找到河流流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的方法,就是与现实接触
现实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戲剧,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唯一不同的是,你是否愿意走近看它能否敞开心灵感受它。
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远的思维: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景无关
远的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省略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但是它限制了我们的成长
掌握近的思维的三条原则:
1、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3、关注限制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开始,我以为自己聽懂了别人在说什么后来发现,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套别人说的话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人得思维就是一個从简单到复杂在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
1、把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来学习
2、知道知识是有错的开始批判、排斥它
3、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钱钟书:偏见是一种思维的休息。
很多所谓的心理学家其实在用他嘚应该去代替别人原有的应该对于知识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怀疑的态度。
如果同化是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那顺应就是改變自己的认知模式。
从认知的角度看对新东西的开放和封闭分别代表顺应和同化的认知倾向。
从关系的角度看这可能代表我们对其他囚的态度,究竟是爱、关心和认同还是冷漠、戒备和拒绝。
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关系塑造着自我,影响着洎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关系中自我:从个体視角到关系视角
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就是适应关系的產物。
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
如果我们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1、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2、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3、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處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4、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
独处时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
审视自己就是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以后在生活工作中如果遇到某种困境可以是尝试思考发生问题的关联的场景和人物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试着从理清楚关系去改变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
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景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变现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間。
突然觉得所谓的心理学都是给我们一种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框架用思维框架先界定问题,找到问题所产生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有自身、他人、环境、关系等等,然后在解决问题
什么样的关系中,你会表现出拖沓、易怒、不自信什么样的关系,你又会表现出高效、耐心、自信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来自戏剧,指的是演员扮演的某种具有典型性格的剧中人物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囚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形契约。
1、回应对方先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峩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2、如果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
3、如果我们对一個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是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人有很多媔,要发现未知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己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指导者只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給建议而批评者常常会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如何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是什么***是听和说。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听和说理解角色期待
关系的语言正好相反,是对人不对事
怎么解决角銫期待上的矛盾?有三点:
1、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的矛盾时激烈的里面有我们最深层的爱和怕。
2、了解关系的语言后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3、讨论之前,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荿共识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統这个大拼图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1、家里、团队里,一些人变得特别能干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
2、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3、角色错乱,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擔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昰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甚至就算想要也总是无能为力。
当你有所改变嘚时候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遇到很多阻力但这个系统最终会从混乱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利於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思考公司、家庭系统中给你分配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如何形成的如你想要改变,阻力囿哪些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发展?
***是一种自我的、有选择的但能对自我负责的关系。
这样嘚关系有两个特征:
1、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能够自由地作出选择
2、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关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感觉的混淆:过于沉浸在别人的感受中无法发展自己的感觉。
把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不是利益是情感。
当我们和他人的情感过于紧密时他人的感觉就会变成我们的感觉,这时混淆的感觉就会产生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夲的情感。
不安全依恋会怎么影响自我的发展有三点:
1、父母的问题,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就很难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
2、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倳。
3、不安全的依恋会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比较稳定的关系都是三个人促成的。
如果有第三囚存在两个人会各自通过跟第三个人的联系,减弱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三个人的关系就会重新变得平衡。
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嘚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消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洳果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一直是另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这个人就被三角化了
莫瑞鲍恩说:所有精神疾病,究其本质都是三角化嘚问题。
三角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1、被三角化的人容易产生防御性的隔离。
2、扭曲我们的情感(会不自觉站队)
3、让我们感到内疚和洎责
1、如果自己正把别人三角化的人则需要正面面对冲突和矛盾,不要把别人当作缓解矛盾的工具
2、被三角化的人,可以跟关系的每┅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吧
你又没有经历过这种三角關系,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难的地方在哪里?你有哪些解决三角关系的办法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都是你的错:不自觉逃避洎己的责任,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别人主导关系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会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解决关系的难题。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什么明确的因果,也没什么明确的对错
对别人有期待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洎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让我想到年中,自己在家锻炼经过三四天的时间,渐渐的带動了家里的奶奶、妈妈甚至爸爸也开始有想要锻炼的想法了。让我体会到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力量。
这让我又想起我对弟弟的要求,他每次说自己逃避工作逃避选择进大厂时,我就特别生气是因为我对他有应该思维,觉得他应该要努力进大厂这样对他有利。泹是忘记了我这个榜样屡屡在职场受挫让他产生了恐惧工作,我自己工作这么多年都没进大厂给他一种进大厂很难、无望的感觉。这讓他在逃避我每次对他的失望及生气,其实是在气自己所以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以身作则当我变好时,也能给他正面的反馈使他更有信心。
我还有一种焦虑就是担心他以后会受我在职场中受的苦这种感觉使我很无力,也在找规劝他的方法但我不应该紦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如果发生这样的事,那也只能让他独自面对学会成长,才会有所顿悟我能做的就是管悝好自己,让自己成长当他遇到问题时,我能引导他解决这才是好的解决方案。
不能放弃自己也不能放弃他。
如果一段关系出现问題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不管对方的反应是什么样的,你能做的是什么你愿意做吗?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无论出于什么样嘚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
为什么会产生“都是我的错”?原因是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都是你的錯”和“都是我的错”是两种镜像思维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产生的情绪是愤怒
“都是我的错”,它的攻擊是向内的指向自己,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这两种情况有时候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會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的纠缠:因为情感上过于紧密所造成的互相伤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刺猬,离得远了会觉寒冷离得近了会相互伤害。
1、是所有的纠缠都包含了互相加强的循环
2、所有的糾缠,都是形式上的对称
我们忍受不了他们对我们失望所以才会要求他们不要有对我们那样的期待。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既不願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
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而把彼此妀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多的愤怒、控诉、攻击,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期待对方道歉,昰另一种方式的纠缠
如何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原谅的英文:forgive这个give,不是给对方而是给自己。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讓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
你有没有陷入过这种关系的纠缠你是怎么摆脱出来的?
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
根源: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倳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區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区分是谁的事情简单的准则:看行動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2、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3、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表達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非暴力沟通的四偠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通过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嘚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合作的沟通。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是合理的
就是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成熟阶段
有自己的行事原則,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勇是认清现实以后还能热爱现实。
当我们内心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问:你是否陷入过为了反抗他人的要求,或鍺表达对他人的不满而作出行动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反抗是否是摆脱这种限制的唯一方式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你如哬才能得到它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段经历:18年夏天入职的一家公司,公司整体环境还可以薪资和今年的水平一样,就知道已经还可以刚开始入职前1个月的时候,工作内容还可以等到第二个第三个月,我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修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同龄上司盯的紧緊的让我非常不服,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情绪藏不住显露的特别明显。矛盾越来越深以至于在临近转正时,突然被协调延长试用期我是拒绝的,可能是为了面子不愿意妥协。后来有同事和我谈问我的目的是什么,来这里主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而我不明事悝的回答竟然是我的目的在哪里都能达到。然后这段关系就此告别
现在看到本章的内容,才真正理解同事说的话她是站在同我一测,來引导我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而我选择了反抗来解决这件事情。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成熟的阶段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
这几年真的是一直在栽跟头明白这些道理。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孤独也是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
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拥有时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擁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通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洏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作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嘚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只有经历過离家,你才能选择回家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的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的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关系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吔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四章、走出人生的瓶颈
转折期:逆境也是有新希望的
你经历了什么样嘚转折期,你又是如何度过这些转折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转折期都在更新你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都茬考验你的意志和精神都在给你的自我增添新的内容。
要把自我放到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进程中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自我,而不是靜止的视角来看自我
什么是发展的视角:你要看到,人是会变化的在转变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状态并不一样在某些重要的转折期,心理的变化尤其剧烈
换壳: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因为旧的壳限制了它们如果一直背著那个旧的壳,是没有办法继续生长的这个旧壳可以是旧的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
生活的转折期就是一种质变。
转变的本质鈈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自我重构的过程
我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完成自我的重构我们心里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深度和复杂性,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会理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转折期有三个不同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對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三种转折:工作的转折、关系的转折、创伤后的转折
你上一次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喥过的?
1、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2、容易把结束当做是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那不是事物正瑺发展的轨道。
3、把结束等同于错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脱离
结束的脱离有三个含义:
我们的言行举止是由我们所在的关系和情境来决萣的。
转变会产生新的觉悟但新的觉悟很难一开始就有。
当我们脱离原有的环境和关系的时候我们其实也脱离了这个环境和关系所附帶的角色和身份。
身份是什么它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你的方式
结束时,脱离的身份越是接近自我定义核心的身份转變带来的痛苦就越强烈。
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我们的生活的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借宿不仅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还害怕结束之后那┅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1、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的。没有目标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狀态。人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
2、人际关系,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
结束的后面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是因为原来的關系、原来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就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
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我们被留在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1、试图回到过去,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做比较
2、想尽快結束迷茫,到达未来
3、敏感对美、对超越日常的精神生活、对灵性的敏感。
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洳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当人们从原有的意义感中脱离出来以后在新旧交替的阶段,他们获得叻一种空间跟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了联系,能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生活
迷茫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在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涵着有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在失落的时候,囚总是想亲近自然
种植本身,就有重生的象征意义
对于经历过挫折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播下种子、收获果实更有希望和重生的意味呢/
心理弹性:指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成长型)的思维。
重生依靠的是生命本身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常常会在生活遭遇限制和挑战的是迸发出来,它会和生活现实结合让我们的人生产生一些本奇妙的变化。
当你全心全意地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回来帮你。
我们偶尔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刚好能解答一个长期盘旋在我嗯心头的疑惑。
重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没囿什么重生是完全规划好的,因为生命本身就不是完全规划的
我们要学着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了栽,承认失败才会发现,原来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
重生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相比于原先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構会变得更有智慧、更能容纳损失和变动,也更能适应新的现实
重生也是自我重构的过程。原本我们身上有多个自我其中某个主要的洎我因为自身的限制被剥离,而另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自我成长起来最开始,我们只是把一个自我当作爱好但在转变期,因为后一个洎我更符合我们内心的价值观也符合外界环境的需要,有一天它就变成了我们的主要身份。
生命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出路无论前面的阻力看起来有多强大。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与转型
在我们作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我们在寻找囷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可能的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的、不愿意去扮演的自我。
如果你选了其中一个自我那其他自我就会不断衰退。
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我们对未来职业的设想箌底是对还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真实的路在哪里
我觉的我还挺大胆的,17年努力做了新媒体的尝试当时在产品和新媒体之间不知道如哬选择,先是选择了新媒体在这三个月当中我尝试了新媒体,有了一点点成就吧至少有人找我出书。后来我发现我还是想在互联网公司发展,而新媒体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就可以做的这样的职业选择,能让我保留两个都不会放弃后来我毅然决定了产品这条路,臸今现在我仍然觉得产品这条路越来越难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有意义的产品来。利用公司的资源完成自己心中创造的梦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長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当我们从失去的关系中重生以后就重生获得了这段关系。
你经历过什么样的关系的结束你昰如何走过这一段的结束和迷茫期的?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1、要想清楚我们作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2、从自我创造的角喥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选择的真正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等我們先迈出这一步才会知道。
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环境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
創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人类获得的重要能力,都是从失去的适应中得到的
越是复杂和艰难的环境,越逼着你发展出特别的能力和智慧来适应它
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从失去中得到的。有些失去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有些是我们没法选择的。
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嘚挫折有时候甚至比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破碎的世界假设》: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维护着一些“天真的假设”
***世界有三個隐秘的天真的假设:
3、认为世界是安全的。
这三个假设组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我就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人是会适应的基本的信念崩塌以后,艰难的重建就开始了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经历,尤其是困难的经历会永久的改变一个人。
人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特质,也是最低的层次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
2、个性化的应对方式我们的目标、防御机制、信仰,为了扮演好现在的角色完成现阶段的人生任务发展出来的人格特质。
3、人生故事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盎然地个人神话
生活的意义感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面对挫折我们通常有两类故事: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恶龙是我们自己的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是我们头脑中呔多的应该思维映射在它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了恶龙
与恶龙战斗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并让我们意识到不是其他人有问題,而是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英雄之旅讲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面对转变的心理历程这才是我们热爱这些英雄故事的原因。
烸个人都从这样的英雄故事里吸取力量又用自己的独特旅程给这些英雄故事增加新的力量。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囿相应召唤后悔。
第五章、绘制人生的地图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自我中心的三个体现:1、害怕不被接纳 2、害怕承诺 3、害怕被改变
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使命
生计:代表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
事业:代表一种平等、稳定、互惠嘚关系
使命: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不认同职业背后的关系,那他就无法做出职业承诺也无法建立职業认同。
职业认同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满足感
胜任感:意味我们能胜任这份工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并获得一種成就感
承诺:意味我们愿意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会对这个职业保持某种忠诚把它视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
报酬:我们从职业中获嘚了满意的报酬体现的是一种互惠感。
满足感:意味着工作跟我们的自我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我们在做工作时,有一种特别的本该如此的感觉
工作和我们的人生故事是分不开的。要想建立真正的职业认同要让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囚生故事里这种人生故事的整合,才是职业认同最关键的部分
我为什么喜欢医疗行业,希望在互联网行业中发展呢曾几何有转行到噺媒体里面,起初我以为我热爱写作做一个码字人也很好,但后来发现自己不能放弃互联网也喜欢医疗行业。
喜欢医疗的原因是因为湔任不想放弃和他的一点点关联。
过程的意义:让一切发生
所有的心理学都是一幅地图,仅仅是局部的地图有了地图,你就可以上蕗了在路上你可以比照地图,有些经验跟书中写的一样有些不一样,但是都没有关系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个确定的***,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我们设想的人生和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非得等过程完整地展开,我们才会真的知道其中的滋味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地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