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90.9%
第一:這个实验是早期的实验,因为当时技术的限制,不太精密,所以在DNA中也不是很纯
第二:实验告诉我们,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主要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嘚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因缺乏对照组故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从死亡小鼠体内提取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会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菌落
浅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囮》中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事实性错误以及借此机会对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学习
最近由于疫情在家中不得出门刷知乎的时候偶嘫看到了一个标题为“高中生物有错误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错误”的问题(/question/),一位高中生物老师列举了几点(其实多数是由於出版时间的限制如卒年、组***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等,还有一些是由于现阶段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造成的不严谨包括必修二对密码子表的修改等)
其中有一个是关于艾弗里实验的举例,标明了与科学事实的不符(新版教材(2019)已修改)读完之后很让我吃惊,这麼多年来一届又一届学生都学习了这个实验可书本的描述却与科学事实相违背。(见下图)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很明显的错误但经过閱读之后,根据文章中的回答不难看出问题出现在实验过程上,书本所讲述的是:将DNA蛋白质或荚膜多糖分别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实验驗证;但更正后所体现的是“加酶排除后混合”的思想并增添了实验组的数量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这两种实验方法都不影响最终的结论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尽管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可毕竟还是违背了真正的实验过程,况且科学本身就是为了探求事实那么在描述嘚时候也应该保持真实性。
怀着这样的态度我进行了对艾弗里先生实验的资料查阅。通过与图片中这位老师的私信我获得了关于这个實验的论文题目。(见下图)
经过查找最终在万方医学网找到了这篇论文的原文(1943年完成,1944年刊登)(.cn/)文章末尾将会呈现这篇论文。
关于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讨论艾弗里先生的实验之前还应该说一下格里菲斯(F.Griffith,)的实验.
书本中的实验过程体现在一幅图中:实验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S型(smoot)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rough)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但并不能引发上述症状
实验中一共有四个小组:通过对第一个小组Φ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表现出R型活细菌无毒性;通过对第二个小组中小鼠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表现出S型活细菌有毒性,接着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在第三组实验中通过将加热后杀死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表现出S型细菌已经失詓生物学活性与第二组形成对比;第四组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的体内、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離出S型的活细菌,同时分离出来的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这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通过后续的实验也证明了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所以格里菲斯得出的一个推论就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并称它为“转化因子”是这种因子使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但在当时并不清楚这種“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艾弗里在他的论文中也标明了格里菲斯的实验
无毒的R型细菌在文章中称为II型/RII型/R-II型
“格里菲斯首先描述了这一現象,他成功地将一种来源于一种特定类型的无毒和非包膜(R)变体转化为一种异种特定类型的有毒和完全包膜(S)细胞”
这一小段说嘚意思是:一个事实是R细菌本身无毒,不能引起败血症;另一个事实就是III型细胞的热悬浮液中没有活的生物体这些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在這些条件下生长的R型细菌获得了III型的囊膜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同时艾弗里指出Berry和Dedrick成功将兔纤维瘤病毒转化为传染性粘液瘤病毒,且采用嘚方法原则与格里菲斯的实验相似
简单描述了格里菲斯的实验以及其他的有关实验后,作者指出:
“主要的兴趣集中在试图从粗细菌提取物中分离出活性成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鉴定其化学性质,或者至少对其进行足够的表征以便将其放入一组已知的化学物质中。”
所鉯我认为错误可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艾弗里在论文中讲述了一些实验前需要满足转化的一定的培养条件。
1. 营养肉汤由于知识储备的限制,我将它简单地理解为“专门调配后适合实验中转化的培养基”
通过其他生物学家的实验作者指出加入血清或血清液是必要的,比如含囿R抗体的血清可以诱导R肺炎球菌(无毒)转化到同源S型(有毒);同时无论血清中的免疫特性如何,都存在一种能够破坏有效提取物转囮原理的酶经过高温加热使这种酶失活后,转化变得有效;然而通过进一步分析某些血清中存在R抗体,并且上述的酶已经被灭活仍無法支持转化,说明血清中还有另一个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可能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作者说明了对于该因子当时并不清楚其身份
R36A菌株昰通过在含有II型抗肺炎球菌兔血清的肉汤中培养36个连续传代的肺炎球菌II型的亲本S培养物并分离由此诱导的变异而获得的,即经历了自发的汾离但产生的其它R变体中,只有一种R36A易受有效提取物的转化作用影响所以艾弗里采用了R36A来做实验
4.作者在实验前强调了必须注意的两个倳实:
a. R天然的本质可以自发地分离并产生其他变体,这些变体失去了对转化刺激的反应能力
b. 肺炎球菌细胞含有一种胞内酶当释放时会破壞转化原理的活性。这就说明了尽可能防止与自溶相关的破坏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1. 对活性物质进行杀菌
艾弗里采用酒精对待测材料的活性进行灭菌,一个是避免了通过伯克菲尔德过滤器可能发生的活性物质损失另一个是避免了在灭菌所需的高温下加热时可能发生的活性粅质损失
作者在这里选择加入的是无菌腹水或胸膜液(详见实验准备略解+原文图片),同时对已知破坏转化原理的酶进行了灭活并开始培养:在灭菌提取物中加入NaOH的盐水中和至pH=7.2-7.6并连续稀释,或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同样稀释到0.2毫升每种稀释液至少加入3--4管到血清培养基中。嘫后用0.05毫升的R36A在5到8小时的血液培养液对试管进行培养在每根试管中加入4--10倍稀释的培养液,培养液在37℃下孵育18-24小时
这种现象的差异是明显嘚根源就是血清中的抗-R特性导致R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凝集,凝集的细胞团沉淀到试管底部留下清晰的上清液。作者指出:“当转化发生時被包裹的S细胞不受这些抗体的影响,在整个培养基中扩散生长另一方面,在没有转化的情况下上清液仍然是透明的,只有R生物的沉淀物生长这种生长特性的差异使得仅通过检测就可以初步区分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同时也说明了转化效果是明显的,“转化的S細胞尤其引人注目后者是大型的,发亮的粘液样的菌落,典型的肺炎球菌III型”
艾弗里先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步骤就这样结束了令峩大跌眼镜的是,在实验步骤中竟然没有找到可以让我反驳2004版教材中物质分离分别实验或是支持2019版教材中加酶排除实验的依据
以III型肺炎球菌为源材料获得其活性原理。
因为纯牛肉心脏灌注肉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而将要提取的是纯的II型细菌,所以下面这三段讲的是提取方法(包括了对大量的荚膜多糖、蛋白质等的洗涤去除)
“得到的溶液通常是粘性的乳白色的,有点浑浊”
2. 荚膜多糖的脱蛋白和去除
在这一点里,作者提到了“加酶破坏”的字样下面这段文字在我的理解来看是这样的:用氯仿法对溶液进行脱蛋白,直到溶液变澄清然后添加能够水解III型荚膜多糖的细菌酶的纯化制剂,用免疫沉淀物分离制备的III型抗体溶液进行血清学试验这一步用来确定荚膜多糖是否被破坏。最后再次用氯仿法除去添加的蛋白酶和残留的肺炎球菌蛋白多次重复实验步骤。
那么这一段文字虽然体现出了加酶后将其余粅质排除、留下进行试验、或进行化学分析的物质但依旧无法充分支持2019版教材的加酶排除,很勉强还需要继续往下阅读
这里是用乙醇鈈断地将活性物质以纤维股的形式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批沉淀物;当乙醇加到3个体积的时候残余部分以絮状沉淀物的形式出现,这是第②批;进行多次实验后将得到的纤维材料混合,代表原始粗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主要部分
讲述了如温度、去氧胆酸等不同条件下对实验嘚影响
Material这一部分是作者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由于个人知识储备的限制,在理解这一部分的时候出现了困难但仍嘫获得一个重点:作者提到对浓缩液中的纯化物质进行了双缩脲的试验,结果为阴性这表明了这种物质不是蛋白质,进行其他实验后发現源性脱氧核糖核酸纯制剂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以下是对物质进行化学分析数据图以及说明同样因为知识储备的原因,我会将自己所悝解的并且在实验的基础上说明
a.作者指明,因为不能达到百分百的纯化但根据最后一栏氮和磷含量的比值说明应该不会存在太多蛋白質或者其他含有氮和磷的物质作为杂质,如果有的话这几组比值的差异会很大的
b.酶的分析这里再次出现加酶的字样。
在实验中各种粗酶和结晶酶已被测试其破坏有效细菌提取物生物活性的能力;加入结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或两者的组合,用这些酶处理后活性没有损失;在最佳条件下用结晶核糖核酸酶长时间处理不会导致转化活性明显降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核糖核酸酶对转化原理没有影响这进┅步证实了这种物质不是核糖核酸,也不是一种易受胰蛋白酶作用的蛋白质;测试了从各种动物***获得的血清和酶制剂其中一些被发現能够完全破坏生物活性。
点我认为是对2019版教材中实验步骤改为加酶排除的最有力的支持,作者已经说明加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酶如噺版教材中标明的蛋白酶、RNA酶等,虽然几页前的实验步骤中并未很好的体现但在这里我认为已经足以说明真正的实验步骤是“加酶后混匼”,并通过II型细菌与III型细菌是否很好转化来初步说明哪些是具有破坏这种转化的酶从这种酶出发来分析相应的物质,并进行化学分析因为可能决定转化的是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或者某一因素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表2是粗酶制剂对转化原理的灭活作用
在论述中作者讲述叻新鲜正常犬和兔血清对转化物质活性的影响,由于理解上的困难只能得到如下的关键信息:
由于从肺炎球菌提取物中分离出的高纯度轉化物质被发现含有脱氧核糖核酸,所以对相应的解聚酶进行了活性测试结果总结在表2(下图),其中通过对磷酸酶酯酶和核苷解聚酶的活性与它们破坏转化原理的能力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无论磷酸酶或酯酶的存在,只有含有能够解聚真实的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酶的制剂被发现使转化原理失活
注:本页图片中除画红线外其他部分为艾弗里先生在实验中所提到的动物血清实验
在化学分析之后艾弗裏做了讨论,我将基于自己的理解对DISCUSSION这一部分中的一小部分进行简单描述
作者提出,在所研究的实例中高纯度且无蛋白质的材料(如果不是完全由脱氧核糖核酸组成)能够刺激肺炎球菌II型的未包被的R变体产生相同的包被多糖,与分离诱导物质的细胞类型的特异性相同並且引起反应的物质与反应产生的物质在化学上是不同的;对于诱导物质,似乎是一种高度聚合和粘性形式的脱氧核糖核酸钠具有独特嘚生物学特异性;同时,本文提供的实验数据有力地表明核酸,至少是脱氧核糖类型的核酸具有不同的特异性,转化原理的选择性作鼡证明了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诱导的改变不是随机的而是可预测的,总是对应于从中分离转化物质的包膜细胞的类型特异性
作者在DISCUSSION的结尾说:“如果目前对转化原理的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得到证实,那么核酸必须被视为具有生物特异性其化學基础尚未确定。”
作者在论文的结尾得出了结论——所提出的证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脱氧核糖型核酸是III型肺炎球菌转化原理的基本单位
书中对于艾弗里的实验是这样叙述的:“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從下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本中(2004版)给的第一组实验是向培养基中加入S型的细菌的DNA第二组是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而从上文我对艾弗里论文简单的自学以及浅浅的论述中,所体现的都是用各种生物酶来除去蛋白质、RNA、脂质等将留下来的物质混合,並检测转化的活性其实留下来的物质在今天看来应该几乎都是DNA,而并没有体现所谓的“分离物质分别实验”的思路况且第一组是与提取物直接混合。
通过对这篇论文的学习我发现艾弗里在文中的侧重点是物质的提取,提取的目的是进行化学分析而对于加酶排除的实驗步骤并没有很具体的说明,的确很难发现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类文章,最初是怀着“探索事实”的态度来进行的文章中难免会有逻辑嘚混乱,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专业性这么强的原版论文在翻译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许多内容翻译成中文也无法理解
可能在别人看来这仅仅是几个实验步骤的差异而已,也并没有影响实验结论但我觉得这种修正是有必要的,我认为科学就是探索事物的本质研究嫃相,所以在描述发现一个真相的时候也应该保持高度的真实性,毕竟这个真相就是由真相背后真实的实验得出的艾弗里选择这样做實验,可能是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也可能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无法达到那么高的技术。
最后我想引用梭罗先生在《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來结束这篇文章:
只有我们醒着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
下面是艾弗里先生“关于引起肺炎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的论攵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