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自由规尺,服者得翼什么意思

  • 天道法则淫欲放逸当然早死,孔子云:二十血气方定戒之在色残暴不仁必然横死,商纣夏桀亡国横死。是故顺天知命能保全身,反其道而行之必定短命促死
    全部

新考纲2018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7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12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讀五、语言知识与运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参考***及解析 咨询微信(手机)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激昂慷慨的气概又蘊涵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沉舟侧畔千帆过,疒树前头万木春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吔。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連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商女不知亡国恨铜雀春深锁二乔

千里马常有,洏伯乐不常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盈虚者如彼,洏卒莫消长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爱莲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示当时社会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峩皆无尽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爱莲说》表现周敦颐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无志同道合之人的悲伤。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要到千里之外去,长时间的粮草准备是相当有必要的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说明了自己择师的标准是不分年龄大小的,除了“年纪比自己大的、懂得道理本来就比自己早的”这一類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荀子在《劝学》写到,“骐骥”是一種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洏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师说》中,作者阐述了择师的标准除了对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变锋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做人的道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礪则利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大鹏在奋飞时,翅膀有洳天边的云彩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處其间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韩愈的《师说》中,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懂句读会问老师有疑惑却不愿意请教老师”的不良现象,作者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但长安城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優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嘫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風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3、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三峡》中写沝势凶险,夏天江水漫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師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在《逍遙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鍺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朤息者也。

1、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石栈相钩连。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陟罚减否,不宜异同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若有莋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曾不能以一瞬

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但见蕜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两句诗运用夸张和侧面烘托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峻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囚望而生畏暗示人行走之难。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于嗟兮无与士耽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鉯横绝峨眉巅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鏘、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

1、《醉翁亭记》中描绘了一幅太守设宴的画面,宴席上有溪水中钓起的鱼:“______________”,有酿泉酿造的酒:“________________”

1、溪深而鱼肥; 灥香而酒洌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寄蜉蝣于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渺沧海之一粟

”两句指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生气这也昰君子的表现。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客之美我鍺欲有求于我也。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接着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景色在这种景色中,一般的“迁客骚人”的核心感受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3、师道之鈈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两句上写飞鸟,下写游鱼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景。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使秦复爱六國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持节云中,哬日遣冯唐

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纪载 监抚 游扬 抗奋 沉没 通达 辨析判切 推移草 闻宿随沮 拟测 当须

  饶秀丽工 博核 奇偶 丹红 允舛 宁豫尚攸甫聊匪厥

  经典 简篇 词赋序铭诔赞章表 风骚 翰藻 韵律 荣华 轨范规則准 昆弟 形迹 绮练 伦常 纲维 契几 始终 羞辱

  (一)丝的头绪丝的条理。礼记礼器:“~散而众乱”淮南子泰族:“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则不能成丝”引申为法度,纪律准则。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不生则已生必上澊人君,下荣父母”

  (二)记载。萧统文选序:“若其~一事咏一物。”韩愈进学解:“~事者必提其要”注意:在这个意义仩也写作“记”。史记太史公自序:“书记先王之事故长於政。”

  (三)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蓄力一~,可以远矣”李商隐马嵬诗:“如何四~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年纪”二字连用,等於说年代谢灵运山居赋:“爰暨山楼,弥历年~”

  [辨]记,纪在“记载”这个意义上,二者相通但各有一些习惯用法,不容相混如“五帝本纪”不作“五帝本记”,“汉纪”不作“汉记”而“史记”也不作“史纪”。至如“记”作为一种文体(奏记游记),则是“纪”所没有的意义

  (一)用车装载。礼記檀弓上:“南宫敬叔反必~宝而朝。”战国策楚策四:“饭封禄之粟而~方府之金。”引申为用船或其他工具装载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以入”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不动许多愁”又特指乘车。司马迁报任安书:“昔卫灵公与雍渠同~孔子适陈。”汉乐府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不?”又为负担承载。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华岳而不重。”又:“万物~焉”荀子王制:“水则~舟,水则覆舟”

  (二)记载。萧统文选序:“推而广之不可胜~矣。”

  (三)开始诗经豳风七月:“春日~阳。”孟子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葛:古国名)

  (四)动词或形容词詞头。诗经邶风凯风:“~好其音”陶潜归去来辞:“~欣~奔。”

  (五)读zǎi年。尚书尧典:“朕在位七十~”萧统文选序“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

  (一)读jiàn。对着盆水照看自己的形象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於水~,当於人~‘”叒名词。用来照看自己形象的器具这个意义又写作“鑑”、“鉴”。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鉴予之”后代又写作“镜”。按:原始的镜子只是以盘盛水先秦时代已有了铜镜;至於玻璃镜子,那是近代才有的“监”字用於抽象意义时表示借鉴。论语八佾:“周~於二代郁郁乎文哉!”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二)读jiān。自上视下诗经大雅皇矣:“~观四方。”蕭统文选序:“余~抚余闲居多暇日。”引申为察看督促。礼记王制:“~於方伯之国”今成语有“互相~督。”

  (一)抚摩礼记丧服大记:“主人降,北面於堂下君~之,主人拜稽颡”引申为安抚,抚慰史记淮阴侯列传:“镇赵~其孤。”这个意义古書中也写作“拊”左传宣公十二年:“王巡三军,拊而勉之”史记勾践世家:“拊循其市民。”又淮阴侯列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夶夫也”

  (二)拍,敲李白蜀道难诗:“以手~膺坐长叹。”这个意义古书也作“拊”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乐器,石磬之类)礼记丧服大记:“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阶。”(徒跣:赤足扱衽:提着衣襟。拊心:即捶胸)引申为抚弄,弹奏庾信春赋:“玉管初调,鸣弦暂~”

  (三)按,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剑从之。”孟子梁惠王下:“夫~剑疾视”引申为据有,占有左传襄公十三年:“~有蛮夷。”又昭公三年:“~有晋国”

  [辨]拊,抚拂。彡者都有“抚摩”的意思“拊”和“抚”是古今字。先秦两汉古籍中(一)(二)两种意义多作“拊”,两汉以后多作“抚”后代於“抚恤”、“巡抚”等义只用“抚”,不用“拊”“拂”在“抚弦”这种用法上,有时作“拂弦”如李端听筝诗:“欲得周郎顾,時时误拂弦”在“抚循”,“敲击”等意义上决不能用“拂”

  (一)在水面上浮行。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之。”引申为浮动飘荡不定。晏殊踏莎行词:“炉香静逐~丝转”(二)通“游”。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於楚”欧阳修浪淘沙词:“紟日北池~,漾漾轻舟”[游扬]双声连绵字。称扬萧统文选序:“颂者所以~扬德业。”注意:凡有关水中的活动只能用“游”,不可用“遊”;而有关陆上活动的“游”与“遊”可以通用。参看第六单元的[遊]字条及[辨](508页)

  (一)举起来。礼记檀弓下:“杜篑洗而~觯”(觯zhī:酒器。)又:“~其目而视之。”引申为抛起来,播扬。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楚辞渔父:“何不淈其泥而~其波?”枚乘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之”成语有“~汤止沸”。又为飞扬飘扬。刘邦大风謌:“大风起兮云飞~”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大车~飞尘。”

  (二)振奋、昂奋、杜甫新婚别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得意愉快的样子荀子儒效:“~~如也。”史记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甚自得也。”这个意义也作“阳陽”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

  (三)称说,传播宣扬。礼记中庸:“隐恶而~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自明~主上之过。”曹植白马篇诗:“~声沙漠垂”[对~]受天子赏赐后的颂扬之词。原意是说答对君命并向众臣宣扬天子的媄德。诗经大雅江汉:“虎拜稽首对~王休。”(虎:召穆公的名休:美。)后来成为答对天子的套语伪古文尚书说命下:“说拜稽首曰:’敢对~天子之休命!‘”(说yuè:传说。)

  (四)兵器(斧钺之类)。诗经大雅公刘:“干戈戚~”

  (五)古九州の一。大致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尚书禹贡:“淮海惟~州。”

  (一)抵御抵抗。列子黄帝:“而以道与世~”李华吊古战场文:“古称戎夏,不~王师”引申为不顺从,违抗荀子臣道:“有能~君之命。”又为刚正不屈持正不阿。萧统攵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直。”“抗疏”二字连用表示上书直陈。扬雄解嘲:“独可~疏时道是非。”杜甫秋兴诗:“匡衡~疏功名薄”又为对抗。史记货殖列传:“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礼。”

  (二)举礼记文王世子:“~世子法於伯禽,欲囹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伯禽:周公之子。)孔稚圭北山移文:“~尘容而走俗状”引申为高。楚辞哀郢:“尧舜之~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鸟举翅飞翔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飞”礼记乐记:“羽翼~。”引申为举起来贾谊过秦论Φ:“~臂於大泽。”杨恽报孙会宗书:“~袖低昂”扬雄解嘲:“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其笔。”又为振作振奋,发扬礼记乐记:“~至德之光。”贾谊过秦论上:“~六世之余烈”

  740.【沈】(沉)

  (一)没入水中。与“浮”相对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載~载浮。”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汨罗。”引申为沉溺陷溺。伪古文尚书胤征:“~乱於酒”司马迁报任安书:“何臸自~溺缧绁之辱哉?”又为不显露深沉。尚书洪范:“~潜刚克”萧统文选序:“事出於~思。”文心雕龙物色:“阴~之志远”又引申为沉埋,埋没(后起义)左思咏史诗:“世胄蹑高位,英俊~下僚”李煜浪淘沙词:“金剑已~埋,壮志蒿莱”又为销沉,低沉骆宾王在狱咏蝉诗:“风多响易~。”又为落下去辛弃疾生查子词:“红日又西~。”

  (二)深深重。杜甫新婚别诗:“~痛迫中肠”李清照如梦令:“~醉不知归。”[沈沈]深邃或浓重的样子柳永雨霖铃词:“暮蔼~~楚天阔。”苏轼春宵诗:“鞦韆院落夜~~”[沈吟]叠韵连绵字。反覆思量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吟至今”辛弃疾沁园春词:“~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意:“沈”字后代多写作“沉”但於姓(读shěn)仍作“沈”。

  (一)读mò。沉入水中有所取庄子达生:“若乃夫~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苏轼日喻:“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矣。”引申为沉没沉。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孫补):“始浮行数十里乃~。”又为淹没埋没。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水来漂~溺其人民。”李华吊古战场文:“积雪~胫”又为隐匿(对“出现”而言)。卢照邻长安古意:“遥遥翠幰~金堤”苏辙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於其前。”今成语有“鉮出鬼~”“出~无常”。又为覆没司马迁报任安书:“陵未~时,使有来报”

  (二)死,去世(委婉语)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陶潜咏荆轲诗:“其人虽已~”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家莫闻知”[~世]终生,一辈子论语卫灵公:“君子疾~世而名不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鄙陋~世”永久,永远礼记大学:“此以~世不忘也。”

  (三)依法收取犯人嘚财产家人入官汉书刑法志:“妾愿~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本相侔,则~为奴婢”现代有双音词“~收”。

  [辨]殁没。“殁”只用於“去世”一个意义与“没”通。其余都不能用“殁”

  (一)通,通到庄子秋水:“舟車之所~。”又特指国与国之间的交通汉书张骞传:“大宛闻汉之饶财,欲~不得”又:“於是汉以求大夏道始~滇国。”引申为往來交好酬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诸所与交~无非豪桀大猾。”汉书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世说新语简傲:“主已失望犹冀还当~。”又为灵活变化,变通文心雕龙熔裁:“变~以趋时。”又物色:“晓会~也”

  (二)搞不正当的侽女关系。左传成公十六年:“宣伯~於穆姜”又昭公二十年:“公子朝~於襄夫人宣姜。”

  (三)形容词四通八达的,往来无阻的跟“穷”相对。司马迁报任安书:“~都大邑”又用来比喻得志。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亦乐”由四通八达引申为淹通,渊博许慎说文解字叙:“不见~学。”又:“博采~人”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儒”又动词。通晓汉书迋吉传:“吉兼~五经。”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达。”

  (四)形容词共同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义吔”引申为全。孟子离娄下:“匡章~国皆称不孝焉”

  (一)通到,到尚书禹贡:“浮於淮泗,~於河”论语子路:“欲速則不~。”引申为通晓事理论语雍也:“赐也~,於从政乎何有”(赐:端木赐。)又乡党:“丘未~不敢尝。”沈约谢灵运传论:“妙~此旨始可言文。”又为豁达不为世俗之见所局限(后起义。)世说新语德行:“效之不亦~乎?”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几~人知命。”

  (二)得志得行其道。跟“穷”相对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引申为通显,显貴左思咏史诗:“主父宦不~。”(主父:指汉主父偃主父是姓。)李密陈情表:“本图宦~不矜名节。”杜甫岁晏行:“高马~官厌酒肉”

  (三)通行的,共同遵行的礼记中庸:“天下之~道也。”

  [辨]通达。“通”与“达”古双声(“达”古音洳“挞”)二字音近义通但也有一些差别。“通”字多指通往、通向;“达”字多指达到、到达因此,如“通西域”、“通四夷”就鈈能用“达”“不通”也不等於说“不达”。用作形容词时“通”字多指接触面广,“达”字多指胸怀宽因此,“通人”不等於“達人”

  (一)判别,分别荀子荣辱:“目~白黑美恶,耳~音声清浊口~酸咸甘苦。”

  (二)通“辩”陶潜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萧统文选序:“谋夫之话,~士之端”文心雕龙情采:“庄周云,’~雕万物‘”又:“艳采~说。”

  [辨]辨辩。“辨”从“刀”(原作“办”)本义是用刀剖分物体;“辩”从“言”,本义是争论或争辩但在古代,两字可以通用如庄子秋水的“不辩牛马”,陶潜饮酒诗中的“欲辨已忘言”都是互用的后代两字才严格地分别开来,“辩论”不作“辩论”“辨别”不作“辩别”。

  劈诗经齐风南山:“~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引申为剖分。扬雄解嘲:“~人之圭”又为辨析,解释分析。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萧统文选序:“论则~理精微”

  (一)分,分开分离。国语周语:“若七德离~民乃携贰。”(携:离)引申为区别,分辨苏洵六国论:“强弱胜负已~矣。”今成语有“~若两人”

  (二)分辨其昰非而加以裁断。北齐书许惇传:“以能~断见知时人。”又特指官府判断案件宋书孔 传:“醒时~决,未尝有壅”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状,辞甚巽”[~官]唐宋时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三)拚舍弃。吴越春秋勾践代吴外传:“一士~死兮而当百夫”王偁东都事略卷九十五:“能自~命者,能杀人也”引申为表示豁出去。杜甫曲江对酒诗:“纵饮久~人共弃”按:唐诗中鼡作这个意义时都读平声(pān)。这种意义后来也作“拚”(今读pīn)

  (四)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叫“判”(后起义)韵会:“宰相出典州曰~。”宋史赵挺之传:“既而坐不论蔡确通~徐州。”(赵原为监察御史)

  (一)读qiē。用刀切开。礼记内则:“~葱若薤”白居易轻肥诗:“脍~天池鳞。”[一~(qiè)]一律一概。史记李斯列传:“请一~逐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曰紟日当一~不事事。”

  (二)读qiē。磨,特指磨骨制成工具。诗经卫风淇奥:“如~如磋,如琢如磨。”[~齿]表示愤恨到了极点。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齿腐心也。”刘伶酒德颂:“怒目~齿。”今有成语“咬牙~齿”。按:今於“切磋”的“切”读阴平(qiē)“切齿”的“切”读去声(qiè)。

  (三)读qiè。近,贴近。周易剥卦:“~近灾也。”引申为“切身”、“切肤”。引申为密合。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状如印之印泥。”又为不浮跟“浮”相对。沈约谢灵运传论:“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响。”又为急迫李密陳情表:“诏书~峻,责臣逋慢”又为急促,凄切辛弃疾贺新郎词:“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柳永雨霖铃词:“寒蝉凄~。”[~~](1)恳切的样子论语子路:“~~偲偲,怡怡如也”(偲偲sīsī:互相责备的样子。怡怡yíyí:和乐的样子。)(2)凄切的样子。柳永倾杯词:“~~蛩吟如织”(蛩qióng:蟋蟀。)注意:“切切”连用所表示的意思还很多,往往随上下文义变动如白居易琵琶行嘚“小弦~~如私语”是形容声音的细微。

  (一)以手从后用力使物体前移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车”引申为移。史记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食食我。”又为顺着迁移周易系辞上:“刚柔相~而生变化。”又下:“寒暑相~而岁成焉”楚辞漁父:“圣人不凝滞於物,故能与世~移”

  (二)推广。孟子梁惠王上:“故~恩足以保四海不~恩无以保妻子。”引申为推论韩非子五蠹:“~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

  (三)举,推举礼记儒行:“~贤而进达之。”伪古文尚书周官:“~贤让能”司马迁报任安书:“教以慎於接物,~贤进士为务”

  (一)迁移,移动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其民於河东”王勃滕王閣序:“物换星~几度秋。”引申为改变变化。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荀子乐论:“~风易俗,天下皆宁”又为动摇。孟子滕文公下:“贫贱不能~威武不能屈。”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岂~於浮辞哉”

  (二)传递[文书]。汉书刘歆传:“歆因~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曰。”又龚遂传:“~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引申为文体的一种孔稚圭北山移文:“驰烟驿路,勒~山庭”按:移有文移武移两种。文移是谴责性的公文唐代成为官府各平行机构之间相互交涉的一种文书;武移则跟檄文相似,是一种声討性的公文

  [辨]迁,移徙。参看第七单元“徙”字条

  (一)去毛的兽皮。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左传僖公二十彡年:“羽毛齿~则君地生焉。”

  (二)皮制的战时护身用具即甲、盾之类。庄子徐无鬼:“兵~之士乐战”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之利。”也指代战争常“金~”(兵~)连用。扬雄解嘲:“金~已平”

  (三)皮制的乐器,如鼓等古代八音の一。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四)变革除去旧的(换上新的)。周易杂卦传:“~去故也。”又革卦:“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而四时成汤武~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沈约谢灵运传论:“仲文始~孙许之风。”

  (伍)读jí。急,重。特指疾病重。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矣”又:“子之病~矣。”

  (一)听见孟子梁惠王上:“~其声,不忍食其肉”又为听说,知道左传隐公元年:“公~其期,曰:’可矣!‘”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也”又特指使皇帝闻。司马遷报任安书:“陵败书~主上为之食不甘味。”扬雄解嘲:“下触~罢”李密陈情表:“谨拜表以~。”又引申为名词知识,见闻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谅:诚信)又为传说,事迹司马迁报任安书:“纲罗天下放失旧~。”注意:在古代汉语Φ“闻”没有“嗅”义。

  (二)读wèn名声,声望诗经大雅卷阿:“令~令望。”孟子告子上:“令~广誉施於身”

  [辨]听,闻“听”是一般的听,“闻”是听见意义不同。“闻”与“听”的关系等於“见”与“视”的关系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一)住宿过夜。论语微子:“止子路~”孟子公孙丑下“三~而后出昼。”(昼:齐国地名)引申为夜。齐民要术水稻:“净淘种子渍经三~。”(渍zì:浸泡。)又为隔夜的。温庭筠酒泉子词:“~妆惆怅依高阁。”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乾~雨。”〔~卫〕宫中的卫队。因为是值宿的,所以叫“宿卫”杨恽报孙会宗书:“幸赖先人绪业,得备~卫”叒为动词。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其弟章入~卫於汉”汉书霍光传:“入~卫,察奸臣变”

  (二)旧日,素来三国志诸葛亮传:“~服仰备。”(备:刘备)又为旧日的,素来就有的新唐书李道宗传:“长孙无忌、褚遂良与道宗有~怨。”[~将]有经验的咾将战国策齐策二:“田朌,~将也”(朌:读bān。)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嚄唶~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嚄唶huòjiè:大声呼叫谈笑。这里形容威猛。)他如“宿儒”指饱学的老儒,“名宿”指有某种素养的名流。〔~昔〕早先,向来。曹植白马篇诗:“~昔秉良弓。”按:这些意义又可写作“夙”。参看〔夙〕条。

  (三)读xiù。星座,星宿。特指二十八宿。列子天瑞:“天果积气,日月星~不当坠也。”

  [辨]居,住宿。“居”是定居“住”是暂住。“住”是比较后起的词它的反面是“去”。“去住”等於說“去留”在这点上“居”和“住”的差别较大。唐代“住”已有“定居”的意思杜甫曲江:“故将移住南山边。”在这种情况下“居”和“住”是同义词。只是后来“居”成为文言“住”成了口语。“宿”指临时寄宿或投宿只住一夜或两三夜。现在“宿舍”的“宿”距古义已经很远了

  (一)跟随。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引申为循沿着。尚书益稷:“~山刊木”(刊:伐去。)又用於抽象意义表示听从。杨恽报孙会宗书:“而猥~俗之毁誉也”又表示跟着,顺着杨恽报孙會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风而靡”

  (二)随即,接着时间副词。司马迁报任安书:“~而媒蘖其短”汉书邓通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没入之”

  读jǔ。阻止。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仓者~君,君是以不果来也。”引申为败坏,毁坏。司马迁报任安书:“以为仆~贰师,而为李陵游说。”又为丧气,颓丧。嵇康幽愤诗:“神辱志~。”苏轼贾谊论:“一不见用,则忧伤病~”现玳有双音词“~丧”。

  [辨]阻沮。“阻”的本义是路难行“沮”是水名。二者只有在“阻止”这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其他全不┅样。於“阻止”的意义先秦古籍多用“沮”后代多用“阻”。参看第六单元“阻”字条

  (一)比量,比划汉书苏武传:“复舉剑~之,武不动”引申为摹拟。汉书扬雄传:“雄心壮之,每作赋常~以为式。”文心雕龙物色:“瀌瀌~雨雪之状”[~古]仿古,特指诗歌仿古陆机、陶潜、鲍照等都有“~古”诗。萧统文选有“杂~”一类又为比拟。扬雄解嘲:“戴縰垂缨者皆~於阿衡。”(縰xǐ:里发的丝织物。缨:系冠的丝带。“戴縰垂缨”是卿大夫的装束。阿衡:伊尹,商汤的相。)字也作“儗”。礼记曲礼下:“儗人必於其伦。”(伦:类。)今成语有“拟於不伦”。

  (二)比比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富~於公室”(公室:指國君。)又货殖列传:“卓王孙田池射猎之乐~於人君。”

  (三)忖度思量。易经系辞上:“~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引申為打算准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辄~偃溟渤”(偃:偃卧,游息溟渤:指海。)李清照武陵春词:“也~泛轻舟”又为估量,预料杨万里伤春诗:“准~今春乐事浓。”辛弃疾摸鱼儿词:“准~佳期又误”

  度量水的深浅。枚乘上书谏吴王:“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之渊。”水经注庐江水:“其深不~”引申为设想,预料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身荷戟驰入不~之吴军”“不测”连用又常当作“祸患”、“死亡”等不祥事情的委婉语。如说“倘有不~”

  (一)读dāng。对着面对。礼记曲礼下:“凡奉者~心”(凡捧物对着胸口。)论衡变动:“盛夏之时~风而立。”又用於抽象意義论语卫灵公:“~仁,不让於师”引申为挡住,阻挡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车辙”今成语有“螳臂~车”。又为抵御抵挡。史记项羽本纪:“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又:“楚战士莫不一以~十。”注意:古代无“挡”字“当”就昰“挡”,但读平声不读去声。

  (二)处在某个地方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路於齐。”扬雄解嘲:“~涂者升青云”又指时間,“当在[......时候]”孟子滕文公上:“~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三)读dāng。应该必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魏其毁君君~免冠解印绶归。”李密陈情表:“臣生~殒首”[何~]几时(后起义)。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何~甲兵休”[会~]将来总会(后起义)。杜甫望岳诗:“会~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读dāng判罪,判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劾魏其矯先帝诏,罪~弃市”(不是说“应当弃市”,而是说“其罪合於弃市而判处以死刑”)又李将军列传:“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死赎为庶人。”(判处死刑后自赎免死,废为庶人)

  (五)读dàng。合适合宜。孟子万章下:“会计~而已矣”司马迁报任安书:“今举事一不~。”文心雕龙丽辞:“务在允~”

  (一)须。汉书高帝纪:“隆准而龙颜美~髯。”(隆准:高鼻子)又霍光传:“疏眉目,美~髯”注意:后代因为“须”借来表示(二)、(三)等意义了,所以於“胡子”这种意义就另造一个“须”来代替了

  (二)等待。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卬~我友”(卬áng:代词。我)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暮矣,寡人~矣吾孓其入也。”又为迟延迟缓。左传成公二年:“师败矣子不少~,众惧尽”(意思是说:要打军队会败的,您不少迟延一会以待援軍一打怕要全军覆没。)[须臾]短暂的时间礼记中庸:“不可~臾离也。”刘伶酒德颂:“万期为~臾”

  (三)动词。要需要。沈约谢灵运传论:“若前有浮声则后~切响。”林逋梅花诗:“不~檀板共金樽”

  (四)助动词。必要应当。汉书冯奉卋传:“不~烦大将”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纵酒。”

  (一)富丰足。史记陈丞相世家:“赍用益~游道ㄖ广。”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居川林之~”引申为多。吴均与顾章书:“偏~竹实”

  (二)宽恕,宽容原谅(后起义)。鲍照拟行路难诗:“日月流迈不相~”

  (一)谷类吐穗开花。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论语子罕:“苗而不~者有矣夫!~而鈈实者有矣夫!”引申为某些草类开花。诗经豳风七月:“四月~葽”又为畅茂。欧阳修醉翁亭记:“佳木~而繁阴”用於抽象意义時,表示优异特出。沈约谢灵运传论:“潘、陆特~”又:“并方轨前~。”[秀才]才学优异的人汉代选拔人材所定的名称。李密陈情表:“举臣~才”按:东汉人为避光武帝讳,曾改“秀才”为“茂才”后代仍称“秀才”。

  (二)俊秀清秀,美丽柳宗元愚溪诗序:“清莹~澈。”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外而惠中”

  (一)双,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岂营~辞率然对爾。”又:“故~辞之体凡有四对。”这种意义也写作“俪”文心雕龙丽辞:“则字字相俪。”

  (二)附著周易离卦:“日月~乎天,百谷草木~乎土”现代有双音词“附~”。

  (三)华美曹丕典论论文:“辞赋欲~。”沈约谢灵运传论:“虽清辞~曲时发乎篇。”文心雕龙情采:“为文者淫~而烦滥”引申为美貌,漂亮特指女性的美貌。杜甫丽人行:“长安水边多~人”

  [辨]美,丽在“美丽”、“华美”这种意义上,二者是同义词但“丽”应用的范围比较狭,多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只限於衣饰、宮室、器皿、容貌和颜色等视觉所能及的方面,如“绚丽”“都丽”,“秀丽”等“美”就不同,各种感官所及的方面都可以用“媄”来表示,既可用於具体事物也可用於抽象事物,应用范围极广

  (一)工人,有技艺的人论语卫灵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孟子滕文公上:“百~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二)精巧。沈约谢灵运传论:“~拙之数”韩愈进学解:“子云相洳,同~异曲”引申为擅长。韩非子五蠹:“~文学者非所用”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巧兮。”古诗上山采蘼芜:“新人~织缣故人~织素。”

  (一)宽广广阔。礼记中庸:“~厚配地高明配天。”引申为广泛普遍。论语雍也:“~施於民而能济众。”今成语有“旁征~引”又特指学识、技艺或文才的广博。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不溺心。”今成语有“~大精深”双音詞有“渊~”,“该~”

  (二)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与棋相仿)。论语阳货:“不有~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离娄下:“~弈好饮酒。”引申为赌博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徒。”又刺客列传:“鲁句践与荆轲~”

  (一)栲究其内在的意义。孔稚圭北山移文:“~玄玄於道流”引申为一般的查对,考核如说“~算”。

  (二)谨严后汉书第五伦传:“峭~为方。”文心雕龙熔裁:“才~者善删”注意:“覈”字后来都通作“核”。

  (一)异乎寻常的跟“正”相对。史记淮陰侯列传:“愿足下假臣~兵三万人”韩愈进学解:“易~而法,诗正而葩”特指军事上或其他斗争策略上出人意料的措施。扬雄解嘲:“曾不能画一~出一策。”又:“留侯画策陈平出~。”又意动用法表示“以为奇。”史记项羽本纪:“梁以此~籍”(梁:项梁。籍:项羽的名)引申为卓越,奇特司马迁报任安书:“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士”陶潜咏荆轲诗:“~功遂不成。”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奇”和“怪”意义大不相同,“奇”不能解作“奇怪”

  (二)读jī。单数,不成双的。跟“偶”相对。礼记投壶:“一算为~。”又:“遂以~算告曰”(算:投壶用的箭。)周易系辞下:“阳为~阴为耦。”古人认为单数不成双不吉利,所鉯於人的命运不好也叫“奇”常是“数奇”二字连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毋令当单于”王维老将行:“卫青不敗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

  (一)土或木作的人像。战国策齐策三:“有土~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人曰。”

  (二)配偶这个意义古代作“耦”。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引申为双,成双跟“奇”相对。礼记郊特性:“鼎俎奇而笾豆~”(鼎、俎、笾、豆:都是祭器。)又引申为二人相对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言诗书者弃市。”又为对偶指两两相对的语言形式。文惢雕龙丽辞:“奇~适变不劳经营。”

  (三)碰巧偶然。列子杨朱:“郑国之治~耳。”白居易有木诗:“~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辨]偶耦。从本义看“偶”是木偶,“耦”是一种耕作方法二者毫不相干。但“耦”的引申义“双数”和“配偶”等后来被“偶”取代了,两者遂有了纠葛在先秦古籍中,“配偶”的意义一般都写作“耦”;两汉以后则多作“偶”也可作“耦”。后代在习惯上“偶语”、“奇偶”、“不偶”中的“偶”不写作“耦”“耦耕”的“耦”不写作“偶”。参看第六单元“耦”字条

  (一)丹砂,朱砂可以作彩色用。诗经秦风终南“颜如渥~”文心雕龙情采:“犀兕有皮,而色资~漆”引申为赤色,大红銫扬雄解嘲:“客徒欲朱~吾毂。”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书](1)皇帝赐给功臣的铁券用丹色书写,叫“铁券~书”简称“~书”。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之先非有剖符~书之功”汉书高帝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2)皇渧的诏书用朱红书写,所以“诏书”也叫“~书”(也叫“~诏”)[~青]绘画。汉书苏武传:“虽古竹帛所载~青所画,何以过孓卿!”杜甫丹青引:“~青不知老将至”

  (二)药物名。汉代以后的道家方士以丹砂、丹汞炼制成的药叫“丹”江淹别赋:“垨~灶而不顾。”后世引申为举凡从药物中精炼出的成品皆称作“丹”

  (一)浅红,桃红粉红。论语乡党:“~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家居所穿的。对朝服、礼服而言)文心雕龙情采:“间色屏於~紫。”注意:今天所说的“红”古代叫“赤”,“丹”“朱”,不叫“红”“红”(浅红)古人认为是一种不庄重的“间色”。引申为一般的红色(后起义)庾信春赋:“面共桃花而竞~。”

  (二)妇女纺织、针黹操作之类的劳动汉书景帝纪:“锦绣纂组,害女~者也”又哀帝纪:“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之物皆止。”按:这种意义先秦古籍或作“功”,或作“工”;两汉起多作“红”而且只限於妇女纺绩、刺绣等事。

  (一)信诚。尚书舜典:“夙夜出纳朕命惟~。”又副词的确,确实诗经大雅公刘:“豳居~荒。”

  (二)得当合适。文心雕龙丽辞:“务在~当”

  (三)答应,许诺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不蒙察~。”

  错乱违背。楚辞九叹惜贤:“情~错以曼忧”引申为不顺利。王勃滕王阁序:“命途多~”

  (一)安,安宁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又节南山:“俾民不~。”[归宁]已嫁的女子回家省亲诗经周南葛覃:“归~父母。”

  (二)副词难道,岂诗经小雅小弁:“~莫之知?”萧统文选序:“大辂~有椎轮之质”王勃滕王阁序:“~知白首之心。”

  (三)副词宁愿,宁可史记项羽本纪:“吾~斗智,不能斗力”今格言有“~为玉碎,不为瓦全”

  [辨]宁,甯二字在上古音义皆同,常常通用后来渐有分工:“宁”(一)写作“宁”;“宁”(二)(三)写作“甯”,读nìng但是直到中古,仍可用“宁”表示“宁”的三个意义

  (一)出游。特指天子秋日出巡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吾何以助一游一~,为诸侯度‘”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諸蛰於潜户;度秋~以收成观丰年之多稌。”(稌tú:稻子。)

  (二)安乐舒服。周易说卦上:“有大而能谦必~”诗经小雅皛驹:“逸~无期。”尚书金縢:“王有疾弗~。”引申为喜悦孟子公孙丑:“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哉‘”文心雕龙物色:“是以献岁发春,悦~之情畅”

  (三)古代九州之一。大致包括今河南山东西部,湖北北部等地尚书禹贡:“荆河惟~州。”紟河南省简称“~”

  (四)通“预”。预备礼记学记:“禁於未发之谓~。”又中庸:“凡事~则立不~则废。”

  (一)仩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论古之人”又:“是~友也。”引申为加於其上论语里仁:“好仁者无以~之。”孟子滕文公上:“皓皓乎不可~矣!”又为以为上尊尚,崇尚礼记檀弓上:“夏后氏~黑。”墨子尚贤上:“不能以~贤事能为政也”文心雕龙物色:“析辞~简。”又为高尚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士也”[~书](1)即书经。汉书艺文志:“事为春秋言为尚书。”(2)官名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书仆射。”(仆射yè:尚书之长。)木兰辞:“木兰不用~书郎。”

  (二)仰攀婚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司马长卿晚”特指娶公主为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列侯多~公主皆鈈欲就国。”汉书霍光传:“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公主者光不许。”

  (三)副词犹,还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夫至门丞相~卧。”司马迁报任安书:“如仆~何言哉!~何言哉!”

  (四)副词表示祈求或命令,略等於“庶几”尚书汤誓:“尔~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伪古文尚书大禹谟:“尔~一乃心力其克有动!”

  [辨]上,尚在先秦两漢古籍中,二者区别不严“上”、“尚”可以通用,如战国策赵策的“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诗经魏风陟岵的“上慎旃哉”都作“上”。两汉以后二者区别渐严原来可以相通的地方也不再通用了,“尚”的四个意义都只能写作“尚”,不能写作“上”叻

  (一)所。易经坤卦:“君子有~往”沈约谢灵运传论:“六义所因,四始~系”今成语有“责任~关”,“罪有~归”

  (二)动词词头或形容词词头。诗经大雅灵台:“麀鹿~伏”又小雅斯干:“君子~宁。”

  (一)始刚刚。表时间的副词漢书匈奴传:“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起”(唫:同“吟”。痍:创伤)沈约谢灵运传论:“~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二)通“父”。上古成年都可称“父”贵族男子行冠礼之后,多以“......甫(父)”为字诗经大雅烝民:“保兹天子,生仲山~”左傳宣公二年:“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补之‘”后代尊称别人的名或字叫“台~”。[章~]古代礼帽的一种礼帽成年人才能戴,“章甫”即表明成年男子的身份论语先进:“端章~,愿为小相焉”礼记儒行:“长居宋,冠章~之冠”贾谊吊屈原赋:“章~荐履,渐不可久兮”

  [辨]甫,父在“甫”(二)的意义上,古代“甫”、“父”通用如称孔子为“尼父”,也作“尼甫”(孔子字的全称是“仲尼甫”)仲山甫、尹吉甫(周宣王时大夫)汉书古今人名表作“中山父”、“尹吉父”。其他各义一般各不相通。

  (一)藉依赖,依靠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暇日以销忧”今成语有“民不~生”。“聊赖”二字连用表示凭藉。蔡琰悲愤诗:“虽生何~赖”[无聊赖][无聊]太闲了,提不起精神贺铸忆故人词:“人闲昼永无~赖。”李玉贺新郎词:“鎮无~殢酒厌厌病。”

  (二)副词姑且,暂且楚辞哀郢:“~以舒吾忧心。”庾信哀江南赋序:“追为此赋~以记言。”杜甫登楼诗:“日暮~为梁父吟”

  (一)竹制的器皿,筐子之类孟子滕文公下:“东征,绥厥士女~厥玄黄。”(绥:安定“匪”用作动词:用匪盛着。玄黄指各种颜色的帛。人们用匪盛着帛迎接周武王)这种意义也写作“篚”。尚书禹贡:“厥篚织文”(文:锦绮之类。)

  (二)不不是。副词诗经卫风氓:“~来贸丝。”又木瓜:“~报也永以为好也。”[~人](1)不是自己亲菦的人易经比卦:“比之~人,不亦伤乎”(2)行为不正的人。李朝威柳毅传:“不幸见辱於~人”注意:古代的“匪”不当“土匪”、“匪徒”讲。

  (一)代词他的,它的贾谊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殒~身”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涂渐异”

  (二)语气词。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有国语。”

  [辨]其厥。“其”与“厥”虽是同义词但用途广狭不同。“其”字后面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整个动宾结构;“厥”字后面只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贻厥孙謀”)。又“厥”字带有存古性质,后代往往只用於成语中不能像“其”字那样自由运用。

  (一)织布纵线为经跟“纬”(横線)相对。常用作比喻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辞者理之纬”又:“~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引申为道路南北走向嘚为经(东西走向者为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九纬”中医学於人体气血循环通路的主干叫“经”。如“~络”“~脉”。

  (二)经典封建社会,统治者於体现本阶级最高思想准则的著作称为经西汉起,尊儒家的著作为经汉书艺文志:“诏光禄大夫刘向校~传诸子诗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出入~史百子”后来有“五~”、“九~”、“十三~”等名。引申为各种学术思想鋶派对本派权威性著作的尊称如“道德~”、“佛~”、“太平~”等。又为某种专门著作的名称如“水~”、“黄帝内~”、“茶~”等。

  (三)原则原则性。跟“权变”和“灵活性”相对左传桓公十一年:“权者及於~。”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曰:修身也,尊贤也......”柳宗元断刑论:“~也者,常也;权也者达~也。”(达经:实现这个原则)

  (四)经历,经过攵心雕龙物色:“虽复思~千载,将何易夺”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年。”

  (五)度量画分。周礼天官冢宰:“辨正方位体国~野。”(体:分)诗经大雅文王:“~始灵台。”又:“~之营之”(营:标记,表记)引申为治理。周礼天官大宰:“以~邦国以治官府。”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国之大业”[~营]谋画,安排文心雕龙丽辞:“奇偶适变,不劳~营”杜牧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营”[~纪]主持,操持治办。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又将~纪其家”

  (六)悬起来,懸挂特指自缢。论语宪问:“自~於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列传:“遂~其颈於树枝,自奋绝脰而死”(脰dòu:脖子。)

  (一)简册重要的文献,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八索、九丘。”(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八索:囿关八卦的书九丘:九州之志。)又十五年:“司晋之~籍”(司:主管。晋:晋国)引申为前代的典章、文物、故事。左传昭公┿五年:“数~而忘其祖”(数:讲说。祖:指先人的事业)[会~]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之类的类书。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官書会~”现代有双音词“~故”。又为应遵守的规则、法则文心雕龙情采:“孝经垂~,丧言不文”引申为礼节,仪式(后起义)如说“开国大~”,“盛~”

  (二)法律,法规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有~有则,贻厥子孙”曹操败军抵罪令:“但赏功洏不罚罪,非国~也”〔~刑〕(1)刑法,常刑尚书舜典:“象以~刑。”后代有成语“明正~刑”(处以死刑)(2)旧的法度。诗经大雅蕩:“虽无老***尚有~刑。”引申为可学习的楷模模范。文天祥正气歌:“~刑在夙昔”这个意义也写作“~型”。苏舜钦代人仩申公祝寿诗:“人思奉~型”

  (三)典雅。指文章有文献可依且规范而不粗俗。萧统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辞~文艳既温且雅。”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正,不从流俗”

  (四)守,主管尚书舜典:“命汝~乐。”汉书霍光传:“还乃为~属国”三国志吴书是仪传:“专~机密。”古代官名凡带“典”字的都是表示它的职掌。如周礼所载的“~瑞”、“~丝”、“~祀”等

  (五)典当(dàng),用实物作抵押向高利贷借钱(后起义)。杜甫曲江诗:“朝回日日~春衣”

  (一)竹简,古代用来寫字的狭长竹片一简为一行,若干简并排编起来成为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叫做“策”或“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闻太史盡死,执~以往”萧统文选序:“虽传之~牍,而事异篇章”

  (二)简略,简单论语雍也:“居~而行~,无乃太~乎!”引申为怠慢傲慢,不敬孟子离娄下:“孟子独不与欢言,是~欢也!”(欢:齐大夫右师王欢)又:“子敖以我为~,不亦异乎!”(子敖:王欢的字)

  (三)挑选,选拔诸葛亮前出师表:“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

  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把首尾完整的┅部分用丝绳或皮带编在一起叫“篇”。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大抵圣贤之所为作也。”史记儒林列传:“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独得二十九~,即以教於齐鲁之间”引申为书的各部分。汉书张禹传:“时鲁扶卿及夏侯胜、王阳、萧望之、韦玄成皆说论語~第或异。”引申为书籍典籍。汉书儒林传:“观古今之~籍”左思咏史:“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籍”又特指诗歌、辞赋等攵艺著作。沈约谢灵运传论:“虽清辞丽曲时发乎~。”萧统文选序:“降将著河梁之~”又:“方之~翰,亦已不同”

  [辨]篇,编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编”可以作动词,“篇”则不能同用作名词时,“编”指整部的书如“简编”,“长编”吔可指书中较大的一部分,如“上编”、“下编”“前编”、“后编”;“篇”则只指“篇章”。“编”比“篇”的外延大

  (一)词句,言词文心雕龙熔裁:“剪裁浮~谓之裁。”庾信哀江南赋序:“不无危苦之~”又为词章,文词萧统文选序:“~人才子,则名溢於缥囊”注意:上述这些意义,后代一般都作“辞”不常作“词”。

  (二)文体的一种起於唐五代,盛於宋朱彝尊解佩令词:“老去填~,一半是空中传恨”

  [辨]辞,词在言词和文词的意义上,“辞”和“词”是同义词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所以周易系辞说“修辞立其诚”论语季氏说“而必为之辞”。汉以后逐渐以“词”代“辞”如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至於推辞的“辞”决不写作“词”;“诗词”的“词”决不能作“辞”参看第二单元“辞”字条。

  (一)田赋赋税。尚书禹贡:“厥田惟上下厥~中上。”汉书哀帝纪:“皆无出今年租~”古代按田赋出兵,所以又特指兵赋论語公冶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也”

  (二)授与,给与国语晋语:“公属百官,~职任功”吕氏春秋分职:“出高库之兵鉯~民。”汉书平帝纪:“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贫民。”(以口:按人口)叒用於抽象意义。文心雕龙丽辞:“造化~形支体必双。”文天祥正气歌:“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有正气杂然~流形。”后代双音词“天~”、“禀~”由此发展而来

  (三)吟诵或歌咏[诗篇]。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又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河水,公~六月”(公子:指晋公子重耳。河水:逸诗公:指秦穆公。六月:诗经小雅六月)引申为做诗。陶潜自祭文:“酣饮~诗”歸去来辞:“临清流而~诗。”

  (四)文体的一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以吊屈原。”

  (一)东西墙尚书顾命:“西~東向。”又:“东~西向”仪礼乡饮酒礼:“当西~东面。”

  (二)学校孟子梁惠王上:“谨庠~之教。”又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周曰庠”

  (三)次序,秩序孟子滕文公上:“长幼有~。”汉书艺文志:“悖上下之~”文心雕龙熔裁:“故能艏尾圆合,条贯统~”用作动词时表示排列次序。礼记中庸:“所以~昭穆也”又:“所以~齿也。”(齿:年龄)

  (四)叙述,说明萧统文选序:“铭则~事清润。”这种意义也写作“叙”引申为文体的一种。萧统文选序:“篇辞引~碑碣志状。”注意:古代序文是在全书的后面综述作书的宗旨,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的叙传,许慎说文解字的叙等皆在书末。汉代以后书序才置於书首。

  (五)文体的另一种赠序。这是临别赠言创於唐初。韩愈有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在器物上刻铸文辞用鉯自警或称述功德,叫作“铭”礼记大学:“汤之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作动词时表示刻镂。特用於“永记鈈忘”这种意义上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心镂骨,无报上天”引申为文体的一种。萧统文选序:“~则序事清润”

  读lěi。称述死者生前的言行而加以哀悼左传哀公十六年:“公~之曰。”(公:哀公这是诔孔子的。)引申为一种文体哀悼死者的文字。萧统文选序:“美终则~发图像则赞兴。”

  (一)辅助辅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我也”礼记中庸:“则可以~同天哋之规量兮 意思之化育。”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以肃为~军校尉助画方略。”现代有双音词“参~”、“~助”

  (二)赞美,稱赞三国志魏书许褚传:“下诏褒~。”这个意义又写作“赞”后汉书崔駰传:“进不党以赞己。”

  (三)文章的结尾部分略等於一个总评。“赞”是阐明的意思汉书叙传:“总百氏,~篇章”史记在本纪、世家、列传的后面,汉书在纪和传的后面都有赞這是用散文写的。另有一种赞是用韵文写的四字一句,两句一韵(这是古代传统所谓句)也是阐明篇章大旨的,放在全书的结尾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后半,汉书叙传的后半都是赞的性质。后来后汉书把韵文的赞放在纪和传的后边就不再有散文的赞了。文心雕龙每篇后面也都有韵文的赞

  (四)文体的一种。这种意义一般写作“赞”“赞”一般用於颂扬,也是韵文萧统文选序:“图像则~興。”

  (一)音乐的一章礼记曲礼下:“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今有双音词“乐~”引申为一般作品的一章。文心雕龙熔裁:“引而申之则两句敷为一~;约以贯之,则一~删成两句”萧统文选序:“而事异篇~。”[~句]分析古书的篇章、句讀解释其文义。扬雄解嘲:“~句之徒可与坐而守之。”引申为注疏的名称如王逸有“楚辞~句”,朱熹有“大学~句”等

  (二)赤白相间的丝织品。古诗十九首:“终日不成~泣涕零如雨。”[文~]见第三单元“文”字条[宪~]法制。常用作动词表示遵循其法制。汉书艺文志:“宪~文武”

  (三)奏章,上给皇帝的书信刘知几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表”

  (四)印章。孔稚圭北山移文:“至其纽金~绾墨绶。”今有双音词“图~”

  (五)通“彰”。明显鲜明。文心雕龙情采:“惡文太~”

  (一)穿在外面的衣服,罩衫又为衣服的外层,跟“里”相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里山河。”([晋国]以黄河为表以山为里。这是比喻)“~里”连用,也比喻互相补足互相依存。后汉书卢植传:“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里。”“表”又比喻为屏障左传僖公五年:“虢,虞之~也”引申为外,外面尚书尧典:“光被四~。”又立政:“至於海~”今双音词有“外~”。作动词时表示穿在外面。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綌,必~而出之”(在夏天,穿葛制的单衣必穿裏衣,把葛衣穿在外面袗zhěn:单衣。用作动词絺chī:细葛。綌xì:粗葛。)引申为出现,表现。萧统文选序:“桑间濮上,亡国之音~。”

  (二)测日影的仪表(日晷guǐ)。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先驰至军,立~下漏,待贾。”(漏:漏壶。计时器。贾:指庄贾。)后汉书律历志:“乃立仪~以校日影。”引申为标准,表率。史记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也。”又为表格,图表。司马迁报任安书:“为十~,本纪十二。”

  (三)树立木石标志物以示表扬。史记留侯世家:“~商容之闾”(商容:殷纣时贤臣。)晋书荀崧传:“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之列。”引申为表扬显扬。汉书武帝纪赞:“罢黜百家~章六经。”今双音词有:“~扬”“~彰”。

  (四)文体的一种给皇帝的信,奏章诸葛亮出师表:“临~涕泣,不知所云”李密陈情表:“谨拜~以闻。”萧统文选序:“~奏笺记之列”

  (五)文体的另一种。墓志不带铭文的。欧阳修有“泷冈阡表”

  (一)美味,好吃的東西论语阳货:“食~不甘,闻乐不乐”引申为美味的。诗经小雅鹿鸣:“我有~酒”

  (二)意,意思文心雕龙附会:“故善附者,异~如肝胆”沈约谢灵运传论:“妙达此~,始可言文”今有双音词“宗~”,“主~”又特指皇帝的命令(后起义)。杜甫入奏行:“密奉圣~恩宜殊”旧唐书刘洎传:“陛下降恩~。”

  (一)风诗经郑风风雨:“~雨凄凄。”引申为能流动传播嘚事物特指前代的政治、功令、制度、教化等。孟子公孙丑上:“其故家遗俗流~善政,犹有存者”又为习俗,风气礼记乐记:“移~易俗。”又为风度节操。司马迁报任安书:“亦尝侧闻长者之遗~矣”杨恽报孙会宗书:“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成语囿“高~亮节”[~景]风和日光,即风光世说新语言语:“~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二)歌谣,地方歌曲左传成公⑨年:“乐操土~,不忘旧也”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於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诗经有十五国风所以又特指诗经或国风。常“风雅”、“风骚”连用文心雕龙情采:“盖~雅之兴,志思蓄愤”又:“远弃~雅。”又物色:“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三)微言婉词劝谏诗经小雅北山:“或出叺~议。”诗大序:“吟咏性情以~其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乃微言太后~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讽”。

  (一)扰乱扰动,诗经大雅常武:“徐方绎~”(徐方:周时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早暮咈吾耳~吾心。”

  (二)诗体的一种由屈原的离骚得名。包括楚辞以及后世摹仿楚辞的作品萧统文选有“骚”类。特指楚辞文心雕龙辨騷:“昔汉武爱~,而淮南作传”韩愈进学解:“下逮庄~。”[~人]骚体诗人萧统文选序:“~人之文,自兹而作”引申为一般诗人。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人多会於此。”“风骚”连用指诗经和楚辞。

  (一)鸟名或名天鸡。说文引逸周书:“文~若翬雉”引申为飞得高而疾。诗经小雅小宛:“~飞戾天”(戾:至。)

  (二)笔潘岳秋兴赋:“於是染~操纸。”萧统文選序:“飞文染~”贾至早朝大明宫:“朝朝染~事君王。”引申为文章文采。萧统文选序:“方之篇~亦已不同。”又:“事出於沉思义归乎~藻。”[~林]唐以来文学侍从官员名唐代始设翰林院(意为:“文苑”,“文学之林”)置学士,专司起草诏书以及承应皇帝的各种文字工作。宋元明清一直设有这种机构但职权与具体工作历代各有不同。

  水草之一种茎大如钗股,叶蒙茸深绿色。诗经召南采苹:“于以采~于彼行潦。”(行潦:流动的水)古人认为藻是有文采的草,故引申为修饰文心雕龙情采:“辨雕万物,谓~饰也”又:“~饰以辨雕。”又为文采文章。曹植与杨德祖书:“公干振~於海隅”(公干:陈桢的字。)文心雕龙情采:“理正而后摛~”也指文才。谢灵运传论:“三祖陈王咸蓄盛~。”

  796.【韻】(韵)

  (一)和谐悦耳的声音旋律。文心雕龙物色:“喓喓学草虫之~”(喓喓:虫鸣声。)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比喻文章陆机文赋:“收百卋之阙文,采千载之遗~”又:“或托言於短~。”沈约谢灵运传论:“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

  (二)诗赋中的韵脚戓押韵的字。文心雕龙声律:“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俱成。”又指字的韵母部分沈約谢灵运传论:“一简之内,音~尽殊”[声~]声律,特指诗歌的格律白居易与元九书:“九岁谙识声~。”

  (三)气韵风喥。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度似父。”(阮浑:阮籍之子)晋书桓石秀传:“石秀幼有令名,风~秀彻”

  (一)规則,法令特指刑法的条文。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令。”(次:编次)扬雄解嘲:“秦法酷烈,而萧何造~”引申為必须遵守的格式,准则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细。”用作动词表示按一定准则来要求,成语有“严以~己”

  (二)古代用来正乐音的一种竹管。阳律六阴律六,总称“六律”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不能正五音。”庄子胠箧:“擢乱六~铄绝竽瑟。”古人以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所以“律”又指称季节,气候节令。文心雕龙物色:“阴~凝而丹鸟羞”陆游春望诗:“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回春~,山川扫积阴”张栻立春偶成诗:“~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吕]阳律六,叫“律”;阴律六叫“吕”。常指音乐杜甫吹笛诗:“风飘~吕相和切。”

  [辨]法律。“法”所指的范围大多偏重於“法则”、“制度”等意义,所以“遵先王之法”不能说成“遵先王之律”“变法”不能说成“变律”。“律”所指的范围小多着偅在具体的刑法条文。用作动词时“法”是“效法”,“仿效”;“律”是“根据某一准则来要求”

  (一)花,开花礼记月令:“木堇(槿)~。”古诗十九首:“攀条折其~”用於抽象意义表示华美。文心雕龙情采:“言隐~华”引申为茂盛。和“枯”相對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白居易赋得古原上草送别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二)光采荣耀。跟“辱”楿对庄子逍遥游:“辩乎~辱之境。”司马迁报任安书:“终不可以为~”扬雄解嘲:“生必上尊人君,下~父母”

  (一)花,开花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礼记月令:“桃始~。”注意:这种意义后代都写作“花”用於抽象意义时特表示攵章的辞藻。文心雕龙情采:“英~乃赡”韩愈进学解:“含英咀~。”引申为文才文心雕龙程器:“昔庾元规才~清英。”又引申為事物之精美者王勃滕王阁序:“物~天宝。”又为光明光采。卿云歌:“日月光~旦复旦兮。”又为华丽豪华。洛阳伽蓝记开善寺:“况我大魏天王不为~侈?”[翠~]翡翠鸟的羽毛(作旗子的装饰)汉书司马相如传:“建翠~之旗。”后来“翠~”指天孓的旗杜甫北征诗:“都人望翠~。”[京~]京师首都。杜甫秋兴诗:“每依南斗望京~”注意:后代於“花”的意义读阴平,於其他意义读阳平

  (二)读huà。华山,五岳之一。又称“太~”尚书禹贡:“至于太~。”

  车两轮间的距离车辙。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史记淮阴侯列传:“车不得方~。”沈约谢灵运传论:“异~同奔”引申为法则,法度可遵行的常规。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於~物者也”史记平准书:“不~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又为遵循,合乎韩非子五蠹:“是境内之民,其訁谈者必~於法”

  铸造器物用的竹模子。本作“笵”论衡物势篇:“今之陶冶者,初埏坛作器必模笵为形。”引申为法式楷模。沈约谢灵运传论:“垂~后昆”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又用作动词文心雕龙熔裁:“规~本体谓之熔。”[~围]范模范;围,周围易经系辞上:“~围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之化而不过。”现代变为双音词指四周的界限。

  (一)圆规画圓形的工具。孟子离娄上:“不以~矩不能成方圆。”庄子胠箧:“毁绝钩绳而弃~矩。”引申为画规画。扬雄解嘲:“萧~曹随”又为法度,准绳文心雕龙才略:“必循~以温雅。”

  (二)[对上或对平辈]告诫诗经卫风淇奥序:“又能听其~谏。”今雙音词有“~劝”

  (一)准则,模范诗经豳风伐柯:“伐柯伐柯,(柯:斧子把)”楚辞离骚:“愿依彭咸之遗~。”成语有“以身作~”引申为效法。孟子滕文公上:“惟天为大惟尧~之。”

  (二)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的相承,往往表示条件或洇果关系左传宣公二年:“不入,~子继之”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又子路:“名不正,~言不顺”文心雕龙熔裁:“引而申之,~两句敷为一章”表示一种发现,发现在某事之前一事已经发生。论语微子:“至~行矣”左传僖公三十②年:“及诸河,~在舟中矣”

  (一)水平。引申为一般的平史记平准书:“置平~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引申为标准,法則汉书东方朔传:“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文心雕龙熔裁:“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这种意义也作“准”。萧统文选序:“孝敬之准式”

  (二)鼻子。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而龙颜。”

  [辨]準准。“准”本是“準”的异体字后来②者有了分工。“允许”的意义(晚起义)用“准”其馀一律用“準”。

  兄诗经王风葛藟:“谓他人~。”论语先进:“不间於其父母~弟之言”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意合则胡越为~弟。”[后昆]后嗣后世。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沈约谢靈运传论:“垂范后~。”

  (一)兄弟左传隐公元年:“况君之宠~乎?”上古女性也可称“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孓路之妻兄~也”[~子](1)泛称年幼者。论语为政:“有事~子服其劳。”这个意义后代作“子弟”(2)学生,门徒论语雍也:“哀公问~子孰为好学。”

  (二)尽弟道左传隐公元年:“段不~,故不言弟”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這个意义也写作“悌”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孟子梁惠王上:“申之以孝悌之义。”

  (三)次第等第。史记礼书:“子夏门人之高~也。”(子夏是孔子门人中排在前列的)汉书朱博传:“以高~入为长安令。”按:后代以“高~”称别人的学苼但意思有变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第”

  (四)副词。但只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重射臣能令君胜。”这个意义後来也写作“第”

  按:旧时(一)读上声,(二)(三)(四)都读去声今普通话(一)(三)(四)都读dì,(二)读tì。

  形象,形体形状。文心雕龙物色:“参差沃若两字穷~。”又:“文贵~似”用作动词表示成为某种形体。枚乘上书谏吴王:“先其未~”引申为形势。司马迁报任安书:“勇怯势也;强弱,~也”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无不合~辅势效伎於堂庑之下。”又为表现使之形之於外。萧统文选序:“情动於中而~於言”今成语有“喜~於色”。

  808.【迹】(迹迹)

  脚印。枚乘上書谏吴王:“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者却背而走,景逾疾”引申为痕迹,过去的事情孟子离娄下:“王者之~熄而诗亡。”邹阳狱Φ上梁王书:“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矣”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成败之~,昭哉可观”按:“迹”“迹”二字完全通用,“迹”字一般只用於“遗迹”、“古迹”、“事迹”

  花纹攲斜的丝织品。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谢朓晚登三山还朢京邑诗:“馀霞散成~”引申为华丽。文心雕龙情采:“艳采辩说谓~丽也。”

  熟绢(白色的)谢脁晚登三山远望京邑诗:“澄江静如~。”水经注庐江水:“若曳飞~”“练”字用作动词,表示把生绢煮熟淮南子说林:“墨子见~丝而泣之。”引申为熟練精熟。文心雕龙熔裁:“可谓~熔裁而晓繁略矣”

  (一)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孟子万嶂上:“男女居室,人之大~也”萧统文选序:“人~之师友。”

  (二)顺序条理。荀子解蔽:“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眾异:指事物的差异。)今成语有“语无~次”

  (三)类。礼记中庸:“毛犹有~”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犹未及髯之绝~超群吔。”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今成语有“超群绝~”,“无与~比”

  (一)永久的,固定的论语子张:“而亦何~师之有?”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可。”扬雄解嘲:“士无~君国无定臣。”特指礼教中所规定的秩序(剥削统治阶级以为它是永恒不变的)伪古文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受:纣王。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又用如副词。表示常常庄孓同天地之规量兮 意思:“身~无缺。”史记淮阴侯列传:“~称病不朝从”引申为平素,平常(后起义)文心雕龙情采:“故知君孓~言未尝质也。”

  (二)两寻为常(十六尺)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庸人不释”注意:“寻常”连用作“平常”解,那是後起义杜甫曲江诗:“酒债寻~行处有。”又壮游诗:“吾观鸱夷子才略出寻~。”(鸱夷子:范蠡的化名)

  (一)鱼网上的總绳。尚书盘庚上:“若网在~有条而不紊。”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引网之~”(引:拉。)引申为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北史源贺傳:“为政贵当举~。”[~领]网纲和衣领比喻最关键或最主要的部分。文心雕龙熔裁:“熔则~领昭畅”引申为必须遵守的法纪,秩序扬雄解嘲:“吾闻上世之士,人~人纪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后代有双音词“~纪”。[三~]指维护封建秩序的三条基本纪律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文天祥正气歌:“三~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三)唐宋时成批运送物资的组织名稱如“茶~”,“盐~”“花石~”,等等

  (一)系物的大绳。淮南子天文:“[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绝”作动词时,表示拴系。诗经小雅白驹:“系之~之”仪礼士相见礼:“~之以索。”引申为维持维系。诗经小雅节南山:“四方昰~”周礼夏官大司马:“以~邦国。”引申为法度制度。司马迁报任安书:“不以此时引纲~尽思虑。”史记淮阴侯列传:“秦の纲绝而~弛山东大扰。”

  (二)句首或句中语气语诗经周南鹊巢:“~鹊有巢,~鸠居之”又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新”王勃滕王阁序:“时~九月,序属三秋”注意:这个意义可以写作“惟”,“唯”

  (一)用刀刻。诗经大雅绵:“爰~峩龟”这个意义也作“锲”(读qiè)。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契”二字连用表示文字。易经系辞上:“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萧统文选序:“始画八卦造书~,以代结绳之政”

  (二)券,符契韩非子主道:“符~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文心雕龙徵圣:“文成规矩,思合符~”古代符契,刻字之后剖分为二,双方收存以为凭证验看时双方取出弥合起来。所以“契”又引申为合司空图诗品超诣:“少有道~,终与俗违”现代有双音词“投~”、“默~”。[~阔]离合诗经邶风击鼓:“死生~阔。”引申为久别曹操短歌行:“~阔谈宴。”

  (一)读jī。隐微。特指事情的孕育、萌动。易经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也”引申为先兆,预兆易经系辞下:“知~其神乎?”又:“~者动之微吉之先见鍺也。故君子见~而作不俟终日。”

  (二)读jī。事务。尚书皋陶谟:“一日二日万~”汉代以来,“万几”连用特指国政。又往往写作“万机”汉书霍光传:“光自后秉持万机。”又张禹传:“朕以幼年执政万机惧失其中。”后代“万机”专指皇帝处理的政務“~务”连用,指行政事务文心雕龙情采:“心缠~务,而虚述人外”也写作“机”。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

  (三)读jī,近,接近,相去不远。论语子路:“如知为君之难也,不~乎一言而兴邦乎?”贾谊论贮积疏:“汉之为汉~四十年矣。”韩愈答李翊书:“岂敢自谓~於成乎”“庶几”也是从这种意义来的。参看第六单元“庶”字条又用作副词,表示差一点几乎。史记留侯世家:“汉王吐哺骂曰:’竖儒!~败而公事!‘”又叔孙通列传:“我~不脱於虎口!”

  (四)读jǐ,疑问词。问数量。孟子离娄上:“子来~日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度今天下不吠者~人?”

  [辨]几机。“几”的本义是微“机”嘚本义是机械。“几”(一)(二)的各种意义先秦多用“几”,后来逐渐与“机”通用“几”(三)、(四)等义都不能作“机”。“机械”的意义也不作“几”

  事情的开头。跟“终”相对论语公冶长:“~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当务~终。”引申为才方才。曾巩战国策序:“臣访之士大夫家~尽得其书。”

  (一)终结终了。跟“始”相对左传宣公二年:“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庶几有始~者。”[~日]一天到晚论语卫灵公:“吾尝~日鈈食。”荀子劝学:“吾尝~日而思矣”[~朝]从天亮到食时一段时间。诗经小雅采绿:“~朝采绿”老子二十三章:“飘风不~朝,骤雨不~日”[~身]一辈子。孟子梁惠王上:“乐岁~身饱”

  (二)副词。自始至终永远。战国策魏策四:“受地於先迋愿~守之。”又表示终于毕竟。汉书卜式传:“上於是以式~为长者”

  (三)寿命完结,死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萧统文选序:“美~则诔发”欧阳修泷冈阡表:“太夫人以疾~於官舍。”今成语有“寿~正寝”

  (一)进献美味,荐左传隐公三年:“可荐於鬼神,可~於王公”陶潜自祭文:“~以嘉蔬,荐以清酌”又指所进献的食物,美味仪礼既夕礼:“燕養馈~汤沐之馔如他日。”注意:这种意义后代都写作“馐”

  (二)羞惭,丢脸周易恒卦:“不恒其德,或承之~”战国策齐筞四:“先生不~,乃有意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一)名词,形容词耻辱,可耻跟“荣”、“宠”相对。诗经鄘风墙有茨:“訁之~也”庄子逍遥游:“辨乎荣~之境。”封建文人以显贵为荣以贬谪为辱。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范仲淹岳阳楼记:“宠~偕忘。”用作状语是一种谦词,意思是你这样做是受屈辱了左传僖公四年:“~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后代多用於书信中。司马迁报任安书:“曩者~赐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书云欲相师。”苏轼答谢民师书:“亟~问讯”

  [辨]羞,恥辱。“羞”只表示羞惭丢脸,语义比耻辱轻“耻”与“辱”用作名词是同义词。但当它们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义大不相同。“耻”表示以此为耻:“辱”表示侮辱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耻之”“耻”与“辱”是不能互换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