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式太极刀专卖简介
刀為百刃之首是武术短器械中的一种。
杨式太极刀专卖的套路又称太极十三势刀以太极拳的基本功法为其练习和应用的根本。动作尚柔囷连贯以内劲运行;在其技法应用上,崇尚沾粘走化后发制人,不尚硬砍硬拚以力胜人的练法练起来动作虽然缓慢柔和,但慢而不滯柔中寓刚。姿势中虽有蹿奔跳跃勇猛快捷的动作,但起伏转折前进后退,左顾右盼身法端正,步法沉稳仍以太极拳之风韵与刀法相结合。
吾师曹彦章先生亲传的杨式太极刀专卖是他在1953年任海军航空兵参谋期间在上海向傅钟文先生处习得,1954年返回北京后师从崔毅士先生又得崔师的精心指点,后经自己悉心研究对个别刀势作了一些改动,更加突出了太极刀专卖的风格特点更进一步完善了太極刀专卖的刀法,保持了刀术套路矫健架式粗旷、着法泼辣勇猛的特色,但又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其动作速度平稳动作劲力饱满,動作气势磅礴动作衔接自然。***演练时间在三至四分钟适于比赛、表演和练习的需求。
杨式太极刀专卖是特制刀是杨澄甫先生晚姩定型的。该刀全长约1米左右分为刀身、刀盘、刀柄三部分,刀身有刀刃、刀尖、刀背三部分刀身形状似如倭刀,细长呈弧形长约80厘米,宽约3.5-4厘米刀身前窄后宽,宽度前后变化不大刀身上有两道血槽,刀身前10厘米处形状如剑头两面有刃,与刀尖弧形相连两側面上剑脊清晰可见;刀身后部约10厘米处无刃,厚约0.4厘米-0.5厘米刀柄是直柄,长约20厘米左右一端衔接刀盘,一端衔接刀环刀盘为呈S形的弯头,刀背一侧弯头朝向刀尖刀刃一侧弯头朝向刀柄;刀环为圆形,直径大约4-5厘米刀鞘是起保护刀身和佩带的作用,刀环上系著彩色丝绸方巾称为刀袍或刀彩。
现行的《武术竞赛规则》中规定刀的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刀的重量,成年男子用刀不得轻于0.7公斤成年女子用刀不得轻于0.6公斤,少年、儿童不受限制
刀为一面刃的短兵器,其攻防主要体现在刀尖、刀刃、刀背和刀柄上杨式太极刀专卖的特点是刀身修长,刀头有如剑头两面有刃,刀盘呈S形刀尖锐利,主要用于扎(刺)、挑、崩、点、划等;刀刃锋利主要用于劈、砍、剁、斩、截、扫、撩、抹等;刀背厚钝以刀背贴身可以缠头裹脑,运用磕、挂、格等刀法贴身近卫;刀柄同样可用以磕、击、挂、格等攻防变化刀盘则用以护手及叉格、绞缠对方器械。
杨式太极刀专卖法每一招一势都有着嚴格的要求由于各种刀法的技击方法不同,刀的握法刀的运行路线,刀的着力点的部位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不可混淆。演练杨式太極刀专卖应力求姿势正确、路线清晰、刀法分明、力点准确、劲力充足、精神饱满
练习杨式太极刀专卖要以太极拳的身型身法、步型步法、掌型掌法等基本技术要点为基础,再配以灵活多变的太极刀专卖法太极刀专卖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步法配合主要步型有:開立步、弓步、虚步、丁步、马步、独立步、仆步、跳跃步等,可参考杨式太极拳中的步型要求练习同时需全身放松,顶头拔背松肩垂肘,松腰沉胯松柔沉稳,而且身法、刀法、步法上下相随呼吸自然,内外相合相连不断。
练习太极刀专卖时右手(或左手)持刀,另一手应五指伸展成自然舒松掌型古谚云:“双刀看走,单刀看手”即手、眼、身法、步法与刀法互相配合,相连相随 手掌的運行也需要和刀的运行配合恰当,一般是依据“顺领合击反向对称”的要领,如在抹刀、撩刀适于顺领;劈刀、砍刀、挂刀适于合击;紮刀、分刀、截刀适于反向对称刀与手的配合要有助于肢体在运动中的稳固和谐,便于动作间的衔接与发力
眼神要关注着刀的运行,舉手投足中都应充分体现以意运刀根据刀法的不同,劲达刀身或刀尖的不同部位动作要慢而不懈,快而不散在刀的运行中,要求随高就低随曲就伸,侧正相生随势进身,以柔中寓刚虽快犹柔为练习的要领,应对方于四面八方
杨澄甫是杨氏太极刀专卖的创始人,原来只有13句刀诀.宗维洁教授根据13句刀诀和杨氏太极刀专卖的动作,形成了这套比较完整的杨氏太极刀专卖刀谱.
1 七星跨虎交刀式 2 腾挪闪展意气揚
3 左顾右盼两分张 4 白鹤展翅五行掌
5 风卷荷花叶内藏 6 玉女穿梭八方势
7 三星开合自主张 8 二起脚来打虎势
9 披身斜挂鸳鸯脚 10 顺水推舟鞭作篙
11 下势三匼自由招 12 左右分水龙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