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三个人物和哪些人物有关 响遏行云和哪些人物有关

成语手不释卷的三个人物意思淺显明了,就是书本不离手比喻勤奋好学。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本是孙权劝诫手下大将吕蒙要多多学习,借以充实和提升自己。为了说服吕蒙,孙权举了两个例子。这个典故一共涉及到四个历史人物

首先是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经過多年奋战,结束了王莽篡权造成的军阀混战和割据的时代刘秀勤奋好学,即使在征讨打仗的间隙也会拿出书籍来阅读。史书记载“咣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的三个人物”。刘秀早年丧父年仅9岁就成了孤儿,寄养在乡村叔父家里长大后酷爱读书,精研《尚书》

讀书让刘秀养成了处事谨慎深思熟虑的性格,这也是他最终走向成功的原因《东观汉记》载:“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劉秀还是一位勤奋的皇帝“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第二位是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精通兵法,擅长诗词文章和书法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善于读书。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注重对图书的保护和收藏。公元200年曹操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他还下令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还请蔡文姬讲其藏书之事,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曹操还在铜雀台上聚集天下知名文人以文会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王粲的《初征》,曹丕的《典论》曹植的《洛神赋》、《登台赋》,蔡文姬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都是在铜雀台上所作

曹丕在《典论·自叙》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于治学,即使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着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的三个人物。”

第三位是孙权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从小就勤奋好学15岁就被举荐为阳羡的县长,又被吴郡太守朱治举为孝廉据《三国志》记载:“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孙权少时读书颇多,“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渻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孙权不但自己酷爱读书也劝勉手下多多读书,让吕蒙向刘秀和曹操学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的三个人物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并且指明了读书的方向“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语出《三国志》)

第四位是吕蒙吕蒙是东汉末年东吴的名将,以胆气著称他发愤勤学、以勤补拙的故事,流传出“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佳话吕蒙最开始是不愿意读书的,原因是公务太忙没有时间读书。在孙权的劝诫下開始勤奋读书。孙权说我让你们多读书,不是让你们成为做学问的博学之人而是通过阅读,了解过去的事情吸取经验教训而已。

吕蒙的勤学也让鲁肃刮目相看,称赞说:“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则回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