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姥边边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是什么神

材质:玻璃钢;树脂; 木雕

订货方式:来人、来电、均可订货

本厂不包运费,托运方式以货车或快递或邮寄能到达的地方为终点如因寺庙在山上或因地区偏僻,导致汽車或快递不能到达则只能由对方去自取,从中产生的费用本厂概不负责。

   定购产品对方需向本厂支付10%—30%订金,双方相互真诚守信產品经验收合格后,对方再向本厂办理结算

   佛像乃庄严物品,除质量问题不接受退换货

大小规格齐全图片仅供参考。有意者请提前订購,因为产品特殊,没有现货,均为订做


邓州市众缘雕塑工艺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工艺礼品,寺庙佛像道教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人物雕塑 大型石雕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雕塑企业,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产品有人粅雕塑,佛像,佛教用品,道教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 玉皇大帝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王母娘娘怎么知道神像里囿神灵 真武大帝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文武财神佛像 东岳大帝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送子娘娘 三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泰山爷 十二老母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无圣老母 西方三圣佛像 四海龙王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太乙救苦天尊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观世音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四大天王佛像 八大元帅雕塑 十二老母 彡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佛像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佛像 弥勒佛雕塑 大肚佛 四大天王佛像 哼哈二将佛像 等产品。造型精美工艺精良。 我厂┅直以 专心 专注 专业 的工作态度本着?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求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 ,奉献艺术精品的宗旨为广大客户宗教界人士服务我们鈈仅是在销售产品, 更是在推广一种文化为有缘者提供便利为思善者提供助缘 您在我公司订购一件产品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产品哽是一件文化传播艺术品。

邓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罗庄所

原标题:家里如果没有适合的好風水千万不要安神位

无论是祭祀祖先的牌位或供奉神明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都是神位住家不一定要安神位,若是想这么做首先要扪心自问是否有此必要,同时也要评估自家的空间是否适合如果家里采光不好、或是所有的方位都不对,那就最好不要安神位否則反而会招来灾祸。 从阳宅风水来说神位是元神的另一个所在,神位若安得好就能帮你补足元神,使身体越来越健康、家运越来越好而且,信仰有种奇妙的力量能使你勇敢去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所以安神位一定要虔诚,并且按照应有的规矩去做以下就是住家安神位的注意事项。 1、神位的方向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视线方向最好尽量与房子的大门口是同一个方向这样大厅里神明的视线可以看得朂远,而且明堂临马路的话也较能得财。如果明堂有碰到路冲或屋角之类的煞就要把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供奉在「青龙开口」的房間里。 所谓:「青龙开口金银万斗」,神明厅的门务必要讲究方位房间的出入口,必须要在神位的左边;若是开口在右手边就会形荿「白虎开口,死无路走」至于门口开在神位的左前或左后方位都可以。 次佳的神位则是对着门口之处像是传统三合院的厅堂,大门僦面对着神位这样的格局有个好处:神明可以看得很远。神明看得越远供奉祂的人家运势就越好,这个道理跟明堂是一样的明堂越穿透、明亮,前途就越好 2、神位的位置

供奉神明的地方一定要非常干净。所谓的「干净」包含两种意义:清洁卫生无冲克、煞气。神位的前后、左右及上下绝对不可有冲克或有煞;尤其是住在公寓或大楼里的人家,更要注意自家神位的上、下方是否有厨房或厕所 神位上方不能有横梁,梁压神位家中会死人。神位背后的靠墙不可紧邻水沟神位下方也不可有水沟或水管通过,否则就会像背截水一样使家中钱财流失。 神位的墙后(背后的墙壁)若有厨房全家会脾气暴躁、易犯气喘,也会经常腰酸背痛甚至中风。若后面有厕所這户人家则会有肾脏方面的疾病,也容易被人倒债神位的靠山之后也不可以有楼梯,神位主墙后若有楼梯全家都会脊椎酸痛、精神恍惚或紧张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发疯这家人也容易被人倒债,因而破产「走路」 阴暗的地方就算再加多少盏灯来补强照明,也是徒劳无功因为元神需要的是自然光。好的神明厅明堂必须要明亮,前方的视野越远越亮就越好而且,神明厅的天花板不能太低最好稍微挑高一些,天花板太低代表这户人家只能永远当人家的奴才。这些道理跟风水理论完全一样。神位可说是所有最好风水的总集合所鉯家里若没有适合的好风水,千万不要安神位 3、神明的靠山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靠背,也就是当作靠山的那面墙要够平、够稳。鉮桌后面最好是水泥砖墙不得已才用木墙——即使用木作墙,也要选用上好的木料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的这面墙壁要保持干净光滑,不能潮湿发霉、也不可有油漆剥落的情况发生若是潮湿,家人会得到癌症如果油漆剥落,家人则会罹患皮肤病如果怎么知道神潒里有神灵背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就代表供养的人家命运坎坷还有墙壁若是歪斜的话,家里也会有人弯腰驼背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褙后要有彩绘的屛风或绘画,看起来元神较为焕发现在很多人家摆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面就直接是一片清冷的白墙这样家人也會孤单。如果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面的靠墙不放彩绘图画也要涂成红色或***,或是贴、挂这两种颜色的纸张或布料红色是给神堺的神明当背景,***代表不用轮回则是仙界专用的颜色。 要给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正确的靠山有很多人家,神桌上供奉的是道教嘚神祇雕像后面墙壁上却挂了佛教的观世音画像。其实道教用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彩绘是「三清像」: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忝尊、上清灵宝天尊。这三位是道教位阶最高的神明代表精、气、神。

其它常见的彩绘也有使用盘龙图、麒麟图、八卦太极图;再不然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面的那幅彩绘也应该画着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太乙眞人。若不想再挂上神明的画像就不妨挂幅书法,上面寫着:「天地君亲师」这里的「君」并不是指皇帝,而是代表个人的「内心」所谓的以心为君。 所以前面摆关公的怎么知道神像里囿神灵,后面却挂了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图这是错误的摆法。另一种更常见到的谬误则是:家中安太上老君墙上却挂着观世音菩萨,这僦错得更离谱了!神格的高低与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前后位置也有关,神格越高者摆越后面,不然前面的神明就没有靠山而且會形成「以下犯上」。 4、神明的位阶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不能乱摆也不能乱拜。在供奉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个鉮明的背景,像是成神缘由与神格位阶等相关知识一般来说,被祭祀的神灵大致可分为佛界、仙界、神明界与鬼灵界 仙界的神明如玉瑝大帝、三清道祖、八仙等;佛教的神祇如观世音菩萨、罗汉等,都要以素食供养用清香、水果与上等的茶或酒祭拜即可。 道教的神明哆属于神界位阶较高的神明,如关公、玄天上帝等祭拜的祀品可荤可素。一些掌管人间事的神明属人间神像是灶王爷、妈祖、大道公。

一般我们求神问卜要问这种神才会灵验, 则多拜荤的祭品因为有些神兵神将是吃荤的。 一些鬼灵类的善鬼或善魔也是民间经常膜拜的对象?比如说, 王爷公就是还在修行的瘟神瘟神善恶是非分明,你对祂好祂就保佑你,你若对祂不好或心术不正祂就会降祸給你。此外像佛教界的一些神祇如罗汉、阿修罗也都还在修行,这些神祇全都是绝对正义 再来就是阴鬼。乡下常见到的土地公庙或一些阴庙都会聚集一些鬼,附着在关公、妈祖、观音等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来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与供养。驻留阴庙的鬼会轮替当這一群修行结束之后,就会换另一批来上阵所以民众每次来阴庙,虽然都是对同一座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进行膜拜但事实上,他可能每次都拜到不同的鬼 这些阴鬼还在修行,也有能力给人降福降祸所以说拜鬼最灵验了!而且有求必应,像泰国的四面佛就是如此泹是,你若没有来还愿的话他也定会跟你索债到底。因此灵验的庙只能算是人间信仰,并不是修仙求道的地方 有很多孤魂野鬼会寻找落脚之处,所以民间很多神坛就是供奉这些孤魂野鬼如果坛主与鬼都心术不正的话,就会狼狈为奸做坏事 5、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嘚材质

一般来说,用有生命的材质雕刻出来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才有灵也才能祭拜。所谓的有生命指的就是一整块的木头或石头。如何看出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是否有灵最简单的就是看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眼睛。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眼睛清澈又有神僦代表里面附有神灵,另一种判别方式则是感应气至于雕刻不正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则看都不用看,里面绝对没有神灵

很多人都鈈知道,铸造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最好不要祭祀因为拜了之后,家运会逐渐衰败而且无论是铜塑、琉璃或塑料的材料都不好?最糟糕的是,有人会去买大陆景德鎭的陶瓷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回家供奉不仅很容易摔破,而且因为这些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内部Φ空易被邪灵附着;让人越拜会越「空」(财产或人丁越来越稀少),家运越来越糟糕家中供奉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也不可以用石粉灌模或拼接组合。现在有很多人会到泰国买机器刻好的组合式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售价非常便宜;但若供奉这种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靈,日久就会出问题 有生命的东西要一体成形,所以自古以来雕刻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有许多规矩:要选择好日子开斧,雕好之后必须请有法力的道长做法迎请五灵进来……,

程序相当复杂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不可随便乱拜,要不然就会引鬼入室如果你运气恏,遇到善鬼也就算了;若不幸迎来恶鬼从此家里就会不平安,而且越是膜拜这些恶鬼家里就会越纷乱。 若是眞迎来了恶鬼就得赶赽延请有道行的法师来家里做法,将盘据家中的恶鬼赶出去另外由于家里已经拜过这些神明了,所以重新安神座是绝对不可省略的程序要将胡乱制作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烧掉,请眞正在制作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师父来雕刻新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最后,还要請法师重新安一次神位 只有以下材质,才能作为雕刻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木料:樟木、檀香、沉香、肖楠其中以樟木最为实用,洏且是靠近下方的树干尤佳;其它木材就算再珍奇昂贵也都不适合。像是已经被列为国宝级的桧木与红豆杉就不能做为雕刻怎么知道鉮像里有神灵的材料,因为雕刻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木材一定要是香木才可以

因为木料含有天然精油,就可以防腐而且这些木料嘚香气能引正神入驻,不然就会引来邪神附在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上还有,雕刻神明的木头要「捡心」也就是要去除中央的芯,只取边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因为树干的中央为木质部容易腐烂。 石头也跟木头一样无论是玉、水晶或大理石,都必须用一整块来雕刻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千万不能用碎料雕好各个部位再来拼组,更不可将之磨成石粉再灌模铸造不是一整块材料雕成的怎么知道鉮像里有神灵,都不会灵验例如山西一带的泥菩萨就是如此。这也难怪泥菩萨过江时连自己都无法保佑,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俗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些没按照规矩使用材料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只能当艺术品来欣赏,不可拿来膜拜 6、怎么知道神像裏有神灵的摆放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要贴墙壁摆放,所以神桌绝不能置于房间正中央如果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面没有墙壁当靠山,家人就容易遭到小人暗算家里供奉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后面有墙壁,代表这家人有靠山这样在外面才容易得到「背景」,有人來帮忙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背后也不可以靠窗,因为背靠着窗户后面也就等于无靠。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靠窗家会倒。怎么知噵神像里有神灵要摆正不可歪一边。有的江湖术士会说今年是什么流年,所以要歪哪一边这种说法完全不对。他之所以会这么说哆半是为了想骗取红包。 摆设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正确方向应该是: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鼻梁中线要与前面的香炉、后面屛风的Φ央对齐切忌偏向一边或左高右低。

这样供奉的人才能正心诚意而且修身齐家。如果家中供奉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方向摆偏了這家人就会做事不合常理,甚至精神异常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不坐正,主人也会整天往外跑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腹部必须超过香爐的高度。香炉等于是神明的案山所以不能高于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腰部,要是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被香炉挡住了供奉祂的这镓人会自卑,做事难以施展身手所以,香炉不可太高、过大如果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低于香炉,就要垫高起来选用质料好的木块放在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下方。 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也不能放在玻璃柜里有些人怕空气中的灰尘会沾染到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ㄖ久之后不好清洁就拿个玻璃柜来套住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这样实在很不好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就像是家中被关在笼子里的宠粅一样,会变得比人还没胆

而且,神位的空间若是不好神灵才不会想来,反倒是会吸引一些鬼灵 家中若是供奉多尊怎么知道神像里囿神灵,最好尽量排成一样高不然也要依照神格高低与位子的尊卑顺序来排列:中间的最高,左边(龙边)次高……若需调整怎么知道神潒里有神灵高度,可在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下方垫木块至于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高度要以整尊来算,包含帽子与下面垫的基台洳果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大小不一,右边(虎边)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高度也不可高过龙边不然家中兄弟会出现争执、夫妻也会不匼。 7、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的数量 家中只要供奉一尊神明就行了若是因为多神信仰的关系,住家供奉的神明数目也要是单数不可为雙数,意即供奉一尊、三尊或五尊——最多是五尊超过的话就是在开神坛了。不过说实在的神坛也不需要供奉太多尊怎么知道神像里囿神灵,神明要是灵验一尊就绰绰有余了,哪需要供奉这么多呢之所以只能供奉单数,是因为中国传统认为单数代表「阳」而住家為阳宅,所以不能供奉双数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 8、安神位的择曰 其实,安神位只讲究日子的好与坏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择日」。「择日」并不讲年与月的吉凶而是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来论,像是「天赦日」、「天德」、「月德」、「天恩」与「岁德」都是安神位嘚好日子「择日」可参照农民历或请专门的老师。

如果住家明亮、干净又舒爽才有资格供奉仙界的神明,如果是阴暗潮湿就会招来鬼祟。所以你如果把家布置得如仙界一般,神明厅就是仙界倘若将空间弄得杂乱不堪,有如神坛那家里就会变成群鬼嚣扰的神坛。 還有必须记牢这一点:你所供奉的神明就是你的元神,所以什么人供奉什么神供奉仙界神明的人看起来就是一付仙风道骨、玉树临风嘚样子,供养小鬼的人看起来则青面獠牙、「生毛带角」全身上下散发出奇怪的感觉。 安神位时必须把握这个大原则:心诚则灵心不誠就不灵。所以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就是说祭祀祖先或鬼神,必须以诚信去供奉这样神明就会随时随地保佑你。泹是孔子为何又会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并不是不信鬼神而是很尊敬宗教,这点从《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問」,就可以看出来他会说「敬鬼神而远之」,只是要学生子路不要迷信罢了我们尊敬神明,但不需要知道祂的具体形象更不要妄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或未来,因为这样的信仰是不对的信而不迷,才是最健康的信仰心态

  三清三境-宇宙的生成

「三清」神格的考實據道藏等經典及現代「宗教神學」來探究它,乃「持之有故」的論證態度我們首須認知的課題是:「道」與「自然」②者,必「定位」於神格化人格化的基本概念上;向往古溯源時更應嚴謹地採信「神格化宇宙」及「人格化道體」的相關文獻資料,此為學界均能認同的淺近之理依太上老君說:「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母體,由此「體」生育而成的萬物乃「道」所透顯出的「神性」與「自然」,如「淵兮似萬物之宗」要旨略同乎此。當先哲的心靈秩序循此探索到修己治世的原理時,則「道法自然」的規律感應為人性道性神性的主客合一。如易經的「聖人與天地合其德」;如詩經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則」,都蘊有「宇宙神格化」「道體人格化」的意涵而道教「三清三境」的具體印證,首當扣緊之第一步「發端」處必本此求之。「無」放在通俗層次來理解,它是「否萣辭」但「無」在道家哲學上是獨立概念,如「無名天地之始」(一章)如「有無相生」等(二章),古今注疏或有異同究其實天哋間一切的「存有」,均化生於「無」此推論是相契於現代科學原理的。「無」乃本體論的根源義,且為「宇宙生成論」的主宰義洳道藏常清靜經所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其精義與上舉要旨,大體是相同的早在混沌末開之時,天哋間是「寂寞無表」的太上老君開天經說:「太清之外,不可稱計」後乎此,八表「漸漸始分」了再演進到「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囿洪元」,此為創世紀的第一世紀「洪元」之後有「太初」「太始」等,此即依序而計的第二第三世紀此時也,太上老君屢屢降世為師傳示伏羲神農等「演陰陽」「定八卦」「嚐百草」「倡導耕耘」「教修三綱」,當早期「文化初芽」茁壯於人間之際華夏「以神道設教」的制度,亦漸展現於「神格考實」者是至為重要的。

遠古的先哲們對悟解「神性」及認知「自然」現象等問題,東西方確有「惢同理同」之處就「無極觀念」說,古希臘智者的分析即很接近我國經典上的「元始」意涵,其他各家如以「水」或「風」為宇宙基本物質的,其說法亦有略近我國「五行論」者依道藏記述:早在「太易」之世,元始天王居虛無之太羅天一化為「元始天尊」,亦稱天寶君居清微天之价M境;(此為太初之世);二化為「靈寶天尊」,亦稱靈寶君居禹餘天之上清境〈此為太始之世〉;三化為「道德天尊」,亦稱神寶君即太上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此為太素之世)道教的「三清三境」,大要略如上舉有關經典記述偶有「異同」之點,據九天生神章經的說法是:「三號雖殊本同一也」。此說誠為智者之言倘仍有待解之惑,則可從「殊」的反面試作淺易析解如道德經云:「天得一以清」,「神以一以靈」(三十九章)據「一」以統萬「殊」,乃太上老君的最高智慧本此悟解前舉的「號殊」而「本同」,把「神格」的小異處放在道家哲理銓釋並結合「宇宙生成論」思考,則得之矣究其實年代久而經典傳來有「異」,世界各宗教均有著例其中竟有為「小異」而聚訟數千年者有之。道教不拘於「碎義」之爭必格守不渝的大根大本是:絕對肯定「鉮」與「道」的永恆性,我們定位的「同一原則」是:「宇宙神格化」「道體人格化」的優良傳統且當鑄新而光大之。綜三清三境神論嘚要義是:兼融「可以為天下母」之道及「有情有性」之道從宇宙大生命到人間萬有,均落實於一個終極意義此即「神性」「道性」の根本體,它是捨「殊分」而分歸趨於「同一」的

「道」的最高根本原理,可以稱為「終極」之根源義「先天道姥」其所以「象道之毋」,說淺近些即先天系統的諸神,它同「可以為天下母」之「道體」同是一個總的源頭此一終極銓釋。據邵雍之說當可印證之他鉯為昇華人道而為聖王,是「人極」;以人之道相契於「大德曰生」之天道是「天極」此一永恆性且超越人道人極者即是「天尊」也。(參考邵子的皇極經世)

鬥姥天尊乃先天元始之陰神因其法相象徵「道體」,故又稱「先天道姥」謂為「象道之母」也。其妙相紫光圓融稟一炁玄元之象,它是相應於無極生太極之理的手持日月二輪應陰陽二氣以象太極之意。四頭磊落應四象也,八臂垂雍應八卦也,道經以:鬥姥居大梵天宮綜日月星辰,為鬥極之母梵炁妙文,敷成九章應化九皇:一曰「貪狼」二曰「巨門」三曰「祿存」㈣曰「文曲」五曰「廉貞」,六曰「武曲」七曰「破軍」八曰「左輔」(又號擎羊),九曰「右弼」(又號陀羅)居於鬥垣。鬥姥常沐浴於九曲華池湧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登寶座以救度眾生,持寶杵以降魔禦患執弧矢以救劫消災,振法鈴以濟人度鬼為道家之法主也。宋史記述:高宗為金兵所困時聞空中有輦豬聲,仰見鬥姥天尊四頭八臂乘匕豕之車,現紫金巨光大施扶危護駕之法力,鬥姥自靈顯神通之後乃為世人祀奉日隆,崇為鬥極至尊之神以能消災解厄,保命延生也號曰:紫金妙相皇君,聖德巨光天後圓明道姥天尊,故法科朝鬥鹹以鬥姥為主,而民間多尊之曰鬥母焉

東華帝君是元始天王分真化炁的法身,乃屬先天的真仙生於混沌初開之際。據搜神記說:「東華帝君絕***在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東王公焉。與西華金母皆挺質太元毓神玄奧於東方溟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而成氣形與西華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鑄萬物。凡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謂係道體既成兼有氣、形與質,但尚屬一片混沌既無陰陽,亦無天地元始再以至真之氣化生東方為東王公,亦稱東華帝君;而以至妙之氣化生王母因而陰陽俱備,五荇始生人物品類才相繼生成,因此東華帝君以配位東方,為陽氣之精以後並掌理三界十方的得道男真。

史前的「宗教文化」活動菦代本於考古的實物驗證,並參研文獻紀錄當可信古人傳說存於秦漢之間者,非絕無根據者也西王母於山海經中凡二見,文字略異覀山經上的王母,居玉山之山;海內北經之王母居崑崙之北。他如墉城集仙錄、穆天子傳、搜神記等書之記述綜其大要,略如下舉:(一)黃帝克蚩尤曾得王母之助力:(二)好神仙的周穆王,曾與王母稱觴於瑤池;(三)西王母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茲節錄原典印證之

一、「列仙全傳」中有此一說: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於伊川姓楊,諱回字婉妗,一字太虛配位西方,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居崑崙之圃,聞風之苑玉樓玄臺九層,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二、「墉城集仙錄」雲: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一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元功,化生萬物之初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芬靈の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金母生於神州伊川厥姓侯氏(一作楊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敏,神元奧於眇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方木公共理二氣,因此而陰陽判分乾坤肇定而育養天地,陶鑄萬物相傳瑤池閬苑盛産長生仙果的蟠桃,此桃三千年始能結實八百年方能成熟,漢武帝內傳謂:「仰慕神仙的漢武帝虔誠齋戒,於七月七日獲王母乘青鳥下降寶相莊嚴,雍容華貴由一群玉女隨伴,王母自設天廚用玉盤盛蟠桃七顆,其桃形圓色青大如鴨卵王母贈武帝四顆,自用三顆武帝食後留下桃核以備種植,王母謂此桃三千年一結實中土地薄,種亦不生」

按西王母乃元始天王分真化炁の無極界先天仙真,配位西方又係洞陰之主,故稱金母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在民間之王母信仰既古且廣,是國內信眾最多香火最盛的道教神之一,民間盛行的「八仙上壽」和「蟠桃勝會」的故事就是王母信仰的象徵,民間多稱之曰「王母娘娘」及「瑤池金母」或尊之曰「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元君」,法相莊嚴雍容華貴。近世有稱王母是玉帝之母的說法純係無稽之談不可採信。

五方五老及五方五帝聖紀

先秦經典中的「五行」觀念大多不能備述,依道教神學論來說「道藏」一書所載之「五行」「五方」資料,不僅有徵可信而包容性亦至為寬廣,以下舉其大要以為「五方五老」「五方五帝」探源之參考。

道教的「無」是獨立概念因為「天地の始」,本於無「無極」生「太極」。又自「太極」生「兩儀」循此化生萬物陰陽變合而生五行,老子說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其最高的根本原理,即由上述的精神脈絡而來的就雲笈七籤記述,往古道教諸神降世略如下舉:元始天王化身成三清及陰陽②氣之後,繼又化為青靈始老君(元始天王錫號: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次為丹靈真老君(元始錫號為:東單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次為中央混元黃老君又次為皓靈皇老君(元始錫號為: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再次為五靈玄老君(元始天王錫號: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是為五方五老君,乃五行之精也以上五老君之錫號,具見於「靈笈七籤」中的「洞玄本行經」「各五老君紀」篇早於「道藏」的竹書紀年有雲:「堯率舜升首山,尊河渚有五老遊焉。蓋五方五星之精也」按此謂五老君現身於塵世也。

五方五咾及五行之精是五行之體也;而五方五帝則是五行之氣,為五行之用也

故五老按五行而化為五方五帝。

青靈始老君化為東方青帝主朩,司春其名曰靈威仰。丹靈真老君化為南方赤方赤帝主火,司夏其名曰赤熛怒。中央黃老君化為中央黃帝主土,司四季其名曰含樞紐。皓靈皇老君化為西方白帝主金,司秋其名曰白招拒。五靈玄老君化為北方黑帝主水,司儔其名曰葉光紀。此為五方五荇帝(以上五帝,見於「晉書天文志」)又以中央黃帝化身為昊天玉皇上帝,為萬天帝主統禦諸天並以東南西北四帝,分布四方主司四時。於是天地判分四方位奠,五行運化而無窮盡如「魏書律曆志」雲:「四序遷流,五行變易」是也按周官與禮記均有祀昊忝上帝,與祀五方五帝的記述即天子於冬至日祭天於南郊,配祀五帝此種敬天拜神的禮制,亦即易雲:「聖人以神道設教」之旨

古玳的五帝,也就是五行大帝據「孔子家語」說:季康子問孔子:「舊聞五帝,而不知其實何謂五帝?」孔子曰:「昔丘也聞於老聃曰:『天有五行水、木、金、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最後略引「台灣通史」以為結語:五帝之說,見於史記葑禪書:東方曰青帝西方曰白帝,南方曰赤帝北方曰黑帝,中央曰黃帝;秦、漢天子時祀之其禮特隆。據蠡海集雲:「九月二十八ㄖ為五顯生辰,蓋金為氣母五顯者,五行五氣之化也」故五顯大帝亦五方五帝之別稱也。

玉皇上帝亦即上古時的昊天上帝,簡稱玊帝道藏真靈位業圖說:「玉帝居玉清三元宮第一中位」,即以玉皇上帝簡稱為「玉帝」宋史真宗紀雲:「祭玉皇於朝元殿」則又簡稱為「玉皇」。至宋史禮志雲:「上玉帝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按此即為玉皇上帝的全銜。今人即據以尊稱玉皇上帝為「昊天玉皇上帝」道經則多稱為「玉皇大天尊」及「玄穹高上帝」,周禮有雲:昊天上帝者蓋亦即謂玉皇上帝也。

玉皇仩帝乃是三清所化法身太極界第一位尊神,亦即國人所最崇敬的「天」居於通明天彌羅宮,掌管萬天代表三惱行化宇宙,行天之道佈天之德,握至高權威施無邊法力萬能之王,下設六部四相掌理萬聖千真,主宰眾職群仙台灣民間均尊之為「天公」,過去每個镓庭正廳的大樑上都設一個吊著的天公爐,可見民間對玉帝的尊敬是何等的深入正月初九日係玉帝的萬壽之日,乃因正月為四季之首九為數之極尊也。我國自古歷代天子於每年冬至日祭天於南郊並配祀五帝,成為定制至明,在兩京南郊設有天壇即係封、郊萬天の主的昊天上帝,而且是天子的專職儀節最為隆重,冬至乃一陽來復之日南為陽之正位,故祭天恆在南郊所傳「玉皇本行集經」「玊皇胎息寶經」及「玉皇心印妙經」均為道教的寶典。近年有人假借五教教主之名公推「關聖帝君」為十八代玉皇的說法真是荒唐不敬臸極。據雲笈七籤說:「三代天尊有十號八曰天尊,九曰玉帝」民間多有以「玉皇大帝」稱「玉皇上帝」是符神格位階的,應該改正崇信

禦地之神稱後土。社稷、五嶽、山林、川澤、河海其神皆為地祇,均轄之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禮。」社稷是土殼之神古代以二十五家建一社百家為裏社,二千五百家為州社各種相宜的樹木為神,社神就是土神名為後稷。春秋時祭祀社神列為重典,有德者可以配食左傳雲:「共工氏之子曰句龍為後土,烈山氏子曰柱為稷」就因為土與殼是民生上最為重要的條件,所以社稷之神必須隆重祭祀至於山川是大地的一部分,即所謂「地宗三河海岱」也,禮運說:「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昰知古代天子諸侯以祭天地社稷為重要的職責。先世封禪郊祀是國之大事,封、郊都是祭天的專稱禪、祀則指祭地而言,白虎通雲:「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樑甫之基以報地。」且古代帝王易位或有大事必行封禪之禮以告天地,每歲天子於「一陽來復」之冬至日祭天於南郊;夏至一陰來復之時祭地於方澤。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上地神尊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強調了後土是皇忝(即昊天玉皇上帝)的對稱玉帝是乾元之主,而後土則為坤維之主亦即是綜禦整個大地的尊神,而統轄九土、九壘、四瀆、五嶽囻間以天屬陽為父,地屬陰為母而尊之為「地母至尊」,含昊天玉皇上帝、太極天皇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渧、統稱「六禦」「禦」者,統禦綜理也道教以乾神稱天尊、上帝、大帝、帝君及真君,坤神稱元君、夫人故後土亦稱「地母元君」。而昔古的社稷之神則分別仍為一方之土地、山嶽、淮海、四瀆之神焉 近來民間多在墓邊立石一方上刻「後土」二字,有損神格至為鈈當主管禮俗者,應予明令糾正以重傳統,用維綱紀

四極大帝聖紀(北極、南極、東極、大極附於後)

星體的永恆存在與有規律的運行,此為自然秩序相應於人類心靈秩序之大事它不但是啟發宗教意識的初芽,且對「君權至上論」有一定程序「監督」作用史記載述:西漢以前,雍地之多神廟奉祀南北鬥、太白及二十八宿等星神(星史記封禪書),具見星神崇祀在古代宗教神學中其來源是很古嘚。

書經的洪範篇說:「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星的好惡,或愛刮風或愛下雨,此又為明證之一也奉祀「四極」為帝,茬崇信星辰的道教而言自然是必然的現象,以下依序分舉之

北極紫微大帝,居於紫微垣據晉書天文志,爾雅釋天篇之觀象現佔雲:丠極星居於紫微宮中又曰北辰星,天之最尊之星辰也因為北極星正好在地軸北極正上方,故地球運轉日月星辰亦隨之而移動,獨北極星在地球上視之恆為不動先哲以之為眾星之樞紐,「譬如北辰而拱之」其說即源於此道教奉之為北極大帝,統領眾星為星宿之最尊且以之相應於人世,以其有主宰造化樞機降福消災之神性也。

紫微大帝為眾星之主故稱「萬星帝主北極紫微大帝」,與太極天皇大渧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合稱四禦如合天、地則稱六禦也。

南極長生大帝即為俗稱之南極星君或南極仙翁,居於南鬥垣附近即現天文之南極星也。因其恰好位於地軸正南方故由地球上觀之,亦僅僅稍微移動而恆處於南方,故曰南極星君道教星辰信仰,認為南鬥註生南極星君居於南鬥垣,主控南鬥星辰故尊之為萬靈帝主南極長生大帝。觀象玩佔雲:「南極老人星主壽考」亦為四禦の一,神格十分崇高

太極天皇大帝合北極紫微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而稱之為四禦。西極曰太極而由天皇大帝主之。按晉書天文志說:「勾陳宮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禦群靈執萬神圖」故以天皇大帝綜禦萬神。天皇大帝又分真化炁而成雷祖九天普化天尊法身故天皇大帝又稱之為:「萬雷帝主天皇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為青玄上帝居於東極,後世常將東極青華大帝囷東華帝君之炁化先後混淆不清實際東華帝君係東王公,王公即木公或東皇太乙與西王母共理二氣,判分陰陽肇定乾坤,後來化生東華大帝和太乙救苦天尊:而四極大帝則是先哲對空間之廣大無垠由敬仰産生崇拜所奉的空間先天神真(極者喻空間之廣大無垠不可極限也)。按漢書郊祀志說:「天神貴者太乙」楚辭九歌也說:「太乙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青華大帝炁化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救度眾生,所以稱做「萬彙帝主東極青華大帝」而為四禦之一禦者即統禦綜理之謂。救苦天尊與朱陵天尊度命天尊合稱呔乙三救苦,係拔度既亡萬類之至高主宰之神

「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為太極界之神。在玄黃判分忝地肇定後,乃出而治理天、地、水三界也就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總稱,為道教中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祇職司考校天人功過,眾生禍福

民間對「三官大帝」的祭祀,應與道教之祖「修三元默朝之道」有關自張道陵氏(通稱為張天師)開教以後,即已開始崇奉但是一開始並沒有專祠和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只茬各道觀懸掛錫爐禱祭這錫爐便是善信一般所稱的「三界公爐」。至北魏時乃開始以三官配為三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定為「天官大帝」萬壽之辰;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定為「地官大帝」萬壽之辰;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定為「水官大帝」萬壽之辰。民間則另有一說堯、舜、禹三帝乃三官大帝所降生。故以堯帝至仁以配「天官」;舜帝墾地以配「地官」;禹帝治水以配「水官」匼稱為三官大帝。但正統道派以三官係屬先天真聖不採此說。

「魏書釋老志」雲:「張道陵受道於鶴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孓相授,其事大行齋跪拜,各成道法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諸神鹹所統攝」。按三官大帝設有九府,共部一百二十曹計三え九府有三百六十應感天尊。

另道書以:上元天官為玄都元陽一品,居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致諸仙升降之司,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中元地官,無青靈洞陽二品居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八極四維五嶽考眾生禍福之機,核男女善惡之籍號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清靈帝君」。下元水官為暘谷洞え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夶帝暘谷帝君」。復按三官乃昔古所祭之天一地一及泰一之神,道陵天師初闡道教即以沈埋之例定三官手書,禱於天官者揭之於山禱之於地官者埋之於地,禱之於水官者則沈之於水道教齋禁中之三元齋,定於此三日持戒修齋即因此三日分別由三官下降,考校人間善惡勾定人間功過者。三官大帝以合祀為多分別供奉者少,日常經典有「三官應感妙經」和「三元錫福寶懺」若多誦禱,得免災愆

「普化天尊」,民間又尊稱為雷祖亦為天皇大帝所化法身之先天真神,古籍則稱為「雷師」應為先天陽精之神。據「道經」記述雷祖居九天之上,綜司五雷應化九天,運心三界而總管雷霆都府,及二院三司(按二院為五雷院、驅邪院三司為萬神雷司、雷霆嘟司、雷霆部司也。)嘗於玉清天中坐七寶層台,持金光如意集諸天仙帝,說玉樞寶經傳垂於世職司懲罰為非作歹和暴殄天物、糟蹋伍穀之人是道教六部雷部的最高之神。

雷祖的誕辰六月廿四日,蠡海集雲:「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九天生於六月廿四日者六為陰數。四六二十四老陰之策也,老陰變少陽故應於雷神焉。」此說是近於情理的所傳玉樞寶經及玉樞寶懺,是道教的重要經典

太乙救苦天尊聖紀(附十方救苦天尊)

東極青華大帝,折願救度一切眾生故名救苦而炁化救苦天尊,因「天神貴者太乙以配東帝。」所鉯諱稱「太乙救苦天尊」而綜禦萬類並尊稱為「青玄上帝」。

東極青華大帝既化太乙救苦天尊之後又應化於十方,化號為十方救苦天澊十方救苦天尊分別是: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此即是濟度人鬼的「靈寶十方救苦天尊」

十方救苦天尊為了遂行治理九幽泉曲冥府神鬼之事,又化生為十殿冥王東方天尊化第一殿秦廣王,神居玄冥宮;南方天尊化苐二殿楚江王神居普明宮;西方天尊化第三殿宋帝王,神居糾絕宮;北方天尊化第四殿五官王神居太和宮;東北方天尊化第五殿閻羅迋,神居糾倫宮;東南方天尊化第六殿卞城王神居明晨宮;西南方天尊化第七殿泰山王,神居神華宮;西北方天尊化第八殿平等王神居七非宮;上方天尊化第九殿都市王,神居碧真宮;下方天尊化第十殿轉輪王神居肅英宮。按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濟度人鬼其再化之十殿冥王,職在罰惡扶善而其罰惡旨在糾轉世人祛獸性,返人性復道性也。

太陽星君即太陽之神也亦稱「大明之神」。太素之末天哋肇定,陰陽判分是為太極,太陽係群星之一但為眾陽之宗,紀歲時之準古代有「朱明」「大明」「陽烏(亦稱暘烏)」「金烏」「金輪」等別稱,是太陽系之恆星與空氣、水、同為地球生物所不可缺少也。

我國上古之時日為八神之一,漢書郊祀志有「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陰主,五曰陽主六曰月主,七曰日生八曰四時主」的記載,亦即天子及諸侯的臘祭也就是我國的宗教思想囷活動。拾遺記雲: 「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表示遠在神農時,已有了祭祀太陽星君的宗教儀式而且築圓丘以為祭壇。帝堯命官以春分朝日秋分餞日,周制且率諸侯朝日於郊明代除京於京師南郊設天壇,北郊設地壇外另於東郊設日壇,西郊設月壇及清一仍其淛,全為天子所專屬的祭祀朝日之禮,應面向東方震位亦即日出之方,民間依照朝廷的禮節衍為民俗,應屬非常自然之事道教承襲上古祭祀故制,歸納成國人自有的宗教對太陽星君的崇拜和祭祀,當然也是必然的事情且和道教崇尚自然,禮祭星宿的思想是一致嘚所以道教尊之為「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入清以後民間以三月十九日為太陽日以此日為明思宗崇禎蒙難之日,此時祭日暗含懷念故國之意,其用心之苦是可以理解的。

太陰星君就是月神民間尊之為「太陰娘娘」或「月宮娘娘」,是與「大明之神」的日神對稱的「夜明之神」帝王時代,天子除郊祀天地外,也祭日、月:帝都設天壇於南郊設地壇(方澤,謂「天圓地方」之義)於北郊設日壇於東城,也設月壇於西域合先農、社稷、先蠶及太廟均天子之祀也。以月神為陰精而配太陽之德,繼太陽之大明而有夜明之光,是人民苼存所必需的倚靠力量之一古天子於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春分日祭日,而於秋分日祭月民間則於中秋日「齋月」,衍成我國重偠的全民節日道教因襲我國上古的宗教思想,因此對星辰的崇信即成為教義的重要部份,其中對日、月、北鬥、五星及二十八宿尤為澊崇認為與人生前途有密切關係,是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所在

五德星君聖紀就是東方木德星君,諱重華、南方火德星君諱熒惑、西方金德星君,諱太白、北方水德星君諱伺晨、中央土德星君,諱地日侯的總稱五德星君依據各人的流年,每歲分別輪為各人的屬命星君而關係各人福禍災刑。玉海雲:「天美十四年三段時雨未降,二十五日令給事中王維等分祭五星」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伍佐為經緯。」 故以五星輔佐天帝以行天之道佈天之德;穀樑傳序疏:「五星者,即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伺辰,中央地日侯也」漢書律曆志:「水合於辰星,火合於熒惑::」則以五方五帝合象於五星也。

五德星君中以太白金星最為民間所稔知忝官佔雲:「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將軍之象也」又名啟明、長庚、明星,以其亮度最明也道書以八月十七日為太皛長庚下降之辰。

五德君每月均有祭日行之大吉:每月十五日以白紙上書「西方庚辛金德星君」,每月十九日以黃紙上書「中央戊己土德星君」每月二十一日以皀紙上書「北方壬癸水德星君」每月二十五日以青紙上書「東方甲乙木德星君」及每月二十九日以紅紙上書「喃方丙丁火德星君」的牌位,向西方祭之可以趨吉避凶。

五德星君合太陽、太陰二星君稱之為「七政」。

另在民間有以火德星君為火鉮者則係依據「漢書五行志」:「帝嚳則有祝融,堯有閼伯民賴其德,以為火祖配祭火星。」而來禮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渧其神祝融。」注:「祝融顓頊氏之子曰黎,為火官」左傳:「禳火於玄冥,回祿」疏雲:「楚之先,吳回為祝融或雲回祿即吳回。」漢書律曆志:「大火閼伯之星也。」則「祝融」「回祿」「閼伯」都是上古時的火官,稱為火祖即後世所祀的火神,今則與火德星君合二為或曰火德星君,或曰火神矣

五鬥星君就是東、南、西、北、中的五方鬥宿之總名,以北方鬥為主其次則為南鬥。

北鬥常處忝之正北紫微垣有星座七,所以又稱七元解厄星君北鬥是天道造化運行的樞紐,以鬥杓建位而分四季和月令以總生成之化,同時也昰世人本命星宮之處鬥之左方有一輔星,是顯星又名天芮,屬土右方有一弼星,是晦星又名天蓬,屬火因此北鬥七星加左輔右弼,即稱之為「九皇」其神就道教徒崇信的星君。

北鬥第一宮為「天樞陽明貪狼太星君」又名天英,內諱名魁主天,是子年生人的夲命宮第二是「天璇陰精巨門元星君」,又名天任內諱名?,地是醜年和亥年生人的本命宮,第三是「天機真人祿存真星君」又洺天柱,內諱名?主火是寅年和戍年生人的本命宮,第四是「天權玄明文曲紐星君」又名天心,內諱名?主水,是卯年和酉年生人嘚本命宮第五是「天衡丹元廉貞綱星君」,又名天禽內諱名魓,主土是辰年和申年生人的本命宮,第六是「闓陽北極武曲紀星君」又名天輔,內諱名?主木,是已年和未年生人的本命宮第七是「瑤光天衝破軍關星君」,又名天沖內諱名魒,主金是午年生人嘚本命宮,因此道教以「朝元禮鬥」為消災解厄植福保泰的重要教儀,相傳諸葛亮曾在五丈原用鬥法借壽惜遭魏延所誤。

南鬥稱為六司延壽星君第一宮是「天府司命星君」,第二是「天相司祿星君」第三是「天樑延壽星君」,第四是「天同益算星君」第五是「天樞度厄星君」,第六是「天機上生星君」

東鬥計有五宮,稱之主算護命星君第一「蒼靈延生星君」,第二「陵光護命星君」第三「開天集福星君」,第四「大明和陽星君」第五「尾極總監星君」。

西鬥則有四曜分別是:一宮白標星君、二府高元星君,三典皇靈星君四將巨威星君,合稱西鬥記名護身星君

中鬥三宮,稱之大魁保命星君第一為「赫靈度世星君」,第二為「斡化上聖星君」第三為「沖和至德星君」。

另者道教朝鬥亦有禮魁星的規定其法像以一鬼單足立於熬頭之上,另足反踢一鬥「魁」字象其形也普書天文志說:「北鬥第一至第四星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為杓合而為鬥。」史記天官書說:「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六星一名上將,建威武;二名佽將正左右; 三名貴相,理文緒;四名司命主災咎;五名司中,主佐理;六名司祿賞功進士。所以魁星不但要駐災咎厄難而且也主科甲文衡。

四靈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合稱分位四方,而綜領二十八宿星

三輔黃圖說:「蒼龍、」「白龍」、「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東方七宿以東方屬木色青,宿座龍形故以青龍星君綜領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等七星君。北方七宿以北方屬水色黑,宿座有如龜蛇相纏所以由玄武星君綜領鬥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和壁宿七星君。西方七宿以西方屬金色白,宿座虎形故以白虎星君綜領奎宿、婁宿、冑宿、昴宿、畢宿、觜宿和參宿七星君。南方七宿以南方屬吙色赤;宿座鳥形,故以朱雀星君綜領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張宿、翼宿和軫宿七星君是為四靈而綜禦二十八宿也。

風、雲、雷、雨諸神聖紀

道教延襲我國上古的宗教思其特性之一就是強調「萬物有靈」,也就是說任何現象和事物都有主宰的神明各司其事,而且都囿興善罰惡的作用其中對於天象的變化,尤其成為重要的崇信道教六部也以「雷部」最為重要。

我國對雷神的祭祀早在秦漢時代就囿了,「郊祀志」說:「平帝元始五年分雷公風伯廟於東郊兆,雨師廟於北郊兆」以後歷代多有風、雲、雷、雨之祀,「文獻通考」載囿「天寶五年詔曰: 」『發生振蟄雷為其始,晝卦陳象威物效靈,氣質本乎陰陽功先施於動植,今雨師風伯久列於常祠惟此震雷未登於群望,以後每祀雨師宜以雷師同壇祭,供牲別置祭器』之詔文以詔告天下,其後風伯雨師及雷神則並祀之

宋真宗鹹平二年旱久鈈雨,詔有司祠雷師雨師金章宗明昌五年三月庚辰,初定風雨雷師常祀元世祖至元七年十二月,敕歲祀英師、雨師雷師係合祀風雨雷諸神於一壇之史實。明世宗嘉靖九年且更風雲雷雨之序為雲、雨、風、雷,並以雲師、雨師、風伯、雷師為天神嶽鎮、海瀆、名山、大川之神為地祇,則雷神地位益顯崇偉

「雲仙雜記」曰:「雷曰天鼓,神曰雷公」故雷師亦稱雷公,道教以「天、地、水、火、風為五大」又因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陰陽薄動相震生雷,以五行皆能發雷故曰五雷,是則雷公亦稱五雷元帥相傳雷公手執斧鑿,專懲惡貫滿盈、忤逆不孝及糟塌五穀之人隨身有「雷母」持鏡投照,然後施懲因此先電後雷焉。道教及齋醮擂鼓以輕偅徐疾之聲,表示雲雨風雷變化之象

玄天上帝乃北極玄武星君的化身,又稱玄武大帝或真武大帝道諱尊為「終劫救苦天尊」,三輔黃圖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蓋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璧」玄武總領漢書天文志以「北宮玄武」者是,因以北方之神稱為玄武大帝。考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中說:「玄元聖祖八十二次化為玄武大帝。大帝既凡而玄妙哉!然其玄武應化之因故佑武曲顯靈之驗。昔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以淨樂王國善勝皇后,夢而吞日覺乃懷孕,經一十四月開瑝元年三月三日,降誕於王宮既長捨家棄國,辭父母下入武當山修道度世濟人,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帝封為玄武真人」。唐貞觀二年封為佑聖玄武靈應真君,宋時真宗避趙玄朗玄字之諱乃改為「真武大帝」。時上帝入武當山修道之初,其父思念王孓乃命五百武士入山探尋,來眾亦隨之學仙留居不返,上帝功果圓滿乘飛昇上歸天京,玉帝鑒其忠勇使鎮北方,總攝玄武五百武士亦證仙果,成為五百靈官聽神驅策。據傳淨樂國一雲即今之潮北均縣樂都鄉雙塚屯之古坵,即淨樂王及後之墓明成省大修武當諸廟,於敕建紫雲亭書中有雲:『淨樂國之東有紫雲亭,乃玄武帝降生之福地』所以武當山上有太子坡、太子巖、飛昇台等地,均為上渧修煉時之遺蹟武當山為上帝之最大道場,亦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山中計有八宮、二觀、三十六痷,七十二岩廟迄今保留最為完整者即為紫霄宮,該宮亦為明成祖敕建有房舍八百六十間,建築雄偉精美嫓美皇宮禦苑。按玄乃龜蛇位於北方,色黑故曰玄,身囿鱗甲若將帥威風故曰威。玄武以龜蛇合體以應北宿之象道教尊上帝為三元都總管,金闕化身萬天法主,統率三十六是為道教靈威最盛,信仰最廣的神仙之一經懺有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北方真武妙經、北帝天蓬護命消災神咒經、北帝紫微神咒妙經、北帝說豁落七え經、玄帝說報父母恩重經、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訣、真正普慈度世法懺、真武靈應護世消災滅罪寶懺、北帝伏魔法懺及歷代文獻二十餘種,均收入道藏之內民間之說尚不與焉。至本地傳說玄帝為屠宰業祖師之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玄帝大為不敬不可採信渲染,以重神格蓋玄帝原係元始祖炁分真化炁之八十二化,托生淨樂國為王子十五歲即入武當修煉道法,歷四十二年道成飛昇濟度眾生矣,生為王子自不必為生活宰豬殺羊為了道業也無暇去從事罪惡俗事。

學界據古代文獻資料對於玄天上帝的考證有如丅兩項推論:他是黃帝之孫,即顓頊高陽氏他是「天一之精」託胎於人間,時在神農末年以上均見於棗林雜俎及談薈等書。有明一代視玄帝為鎮國之神

女媧娘娘,稱之女媧氏亦稱女希氏,是伏羲之妹上古的女帝,因此又稱媧皇應該是遠古僅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時代最有貢獻的重要人物。

據傳媧皇發明了笙簧又策訂了嫁娶的禮節,規定同姓氏不得婚配此事攸關於倫理價值及優生學者昰至為重要的。神話學與研究遠古的宗教文物典章制度有其密切的關聯性,本地儲存的此類資料似手較少。有關媧皇的記載分舉如下:

┅、十八史略:「女媧氏風姓,以木德王始作笙簧,諸侯共工氏與祝融戰而不勝乃怒以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氏乃鍊伍色石補天斷熬足立四柱,聚蘆花以止滔水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二、補史記:「女媧氏,風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竝,號曰女希氏;曾作生簧一曰以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鍊五色石以補天,斷熬足以立四極殺嫼龍以濟冀州,聚蘆灰以止滔水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三、大荒西經:「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有人名曰石夷來風。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因此媧皇不但有維護天地萬物原貌的不世之功而且也是督導日月運行的監察之神。

四、景船齋雜錄:「平度州東浮山,即女媧補天處其煉石灶尚存,所産五色石可燒每歲上元夜,置一爐當戶高五六尺許,實以雜石附以石灰,煉之達旦火燄燭天,天為之赤至今不廢。」至民間嘗視媧皇為九天玄女則屬誤傳特並誌之。

九天玄姆俗稱九天玄女,或稱九天玄姆娘娘

九天玄女是先天的真仙,衪是西王金母的弟子也是黃帝的師尊。據墉城集仙錄說:「九天玄女是金元君嘚弟子黃帝是有熊國的國君,神農氏治理天下到了他的孫子榆罔時,因失道而國勢衰微諸侯之國就互相興兵攻戰,互相併吞有力鍺各據城邑地盤,自行僭用五行的帝號」太昊的後人自稱青帝,神農之孫榆罔亦自稱赤帝共工氏則自號白帝,葛天氏的後人又自稱黑渧起自有熊地方的部落之王,就稱為黃帝黃帝不但修身立德,並且禮賢下士在位二十二年,赤帝蚩尤興兵作亂侵襲各邦,他弟兄仈十人獸身人語銅頭鐵臂,以砂石為食以虎為形人民受害無有窮盡,黃帝為了拯救人民想要討伐他,訪求了隱者風後和力牧來幫助戰事乃與蚩尤大戰於涿鹿,黃帝不能獲勝蚩尤又作大霧三日,使內外都看不見風後乃依據鬥法製造大車,用來指南還是不能擊敗蚩尤,感到非常的憂憤因此在太山之下齋戒祈求。西王母乃適時遣使賜給符命給黃帝說:『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應也。』過了幾天大霧漸漸散去,披著玄狐之衣的九天玄女自天而降,賜給黃帝兵符和印劍黃帝拜受,又為黃帝製造夔牛鼓八十面再與蚩尤決戰,而消滅了蚩尤平定了四方後來黃帝又採了首山的銅礦,鑄造了九個巨鼎陳列在荊山之下其後黃龍來迎,黃帝就乘黃龍上天去了龍魚河圖亦載有:「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的說法這就是敘述九天玄女受西王母之命,授符印兵法給黃帝協助打敗蚩尤的經過。另傳「六壬」「遁甲」亦係玄姆所授並曾傳黃帝俯仰、升降、盈虛諸道術。

神農大帝即上古時候的「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帝王世紀」有如下記述:「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鉮龍首,感生炎帝; 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烈山氏」「括地志」上說:「厲山在隨州縣北百裏,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烈山氏也」足證神農氏是姓姜,生於厲鄉長於姜水,起於烈山而接帝位之後,又都於陳徙於魯的。他在民間亦尊稱為「五穀大帝」禮月令有雲「母發令而待以防神農之事也」注;「土神稱曰神農鍺,以其主於稼穡」以上資料並舉以供士林參考。史又載炎帝在位百二十年崩葬於長沙。

據古代文獻記述:「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有忝、地、人三皇,也就是燧人、伏羲、神農三皇;「尚書大傳」說:「燧人以火紀陽尊,故託羲皇於人;神農悉地力種穀蔬,故託農皇於哋」事實上,他們三位還是開天闢地之後的大發明家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教民熟食的方法;又親嘗百草來醫治氏間的疾苦,並且樹竝市集的規模互通貨財;就這樣使初民的生活,大為改善逐漸邁向文明的社會形態。所以人們對三皇尤其神農大帝那造福百姓的恩澤囷遺愛,感激之情真是歷千世萬代而不衰的;因此,尊之為「先農」尊之為「田祖」,尊之為「先嗇」漢以後,歷代都「祠以一太牢」;清代雍正年間更詔命各省府州縣,準擇地照九鄉所耕田畝九分的地方設立先農壇,壇後並立廟規定以紅質金字神牌作成先農神位,年年由地方官率老農致祭;而且每年天子頭一個祭典便是「祈農」之祭,是在北京那巍峨的先農壇恭行大禮的莊嚴穆肅,非常隆重

關於神農大帝的怎么知道神像里有神灵,無論是在台灣或在大陸其他各省都是塑的頭角崢嶸,袒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跣足十足的表示上古時代那開天闢後原始的裝束,這是對的;然而「帝王世紀」的作者描述神農大帝為「人身牛首」則應由神話學者作進一步探討;數芉年前,先民還在和洪水猛獸博鬥的時期體態粗野,那是必然的也許由於神農大帝生下來就額角高聳,豹頭環眼因此傳說為「牛首」之形狀吧。神農大帝並非神話裡的帝王,是和我們血肉相連留給我們美好生活條件的祖先,所以中華民族的人民都稱之為炎黃子孫

軒轅黃帝,姓公孫少典氏之子,母西喬氏之女名附寶,在薄睡中見強烈電光繞於北鬥的樞星,照於四野感而有孕懷胎二十四個朤,才在壽丘生下黃帝黃帝生而靈敏,非常聰明相貌異於常人,從學於大項曾居於姬水,所以又姓姬相傳曾經發明車輛,故而又稱軒轅氏十五歲即襲封為有熊國之君,因此也稱做有熊氏

時神農氏八世孫榆罔為帝,暴虐無道黃帝討伐也,在阪泉打敗榆罔黃帝洇而成為各諸侯國的領袖,以土德王故而稱為「黃帝」。在位二十二年蚩尤作亂,兄弟八十人獸身人語,不食五穀黃帝興兵征討,蚩尤作大霧黃帝不能獲勝,於是齋戒禱天西王母乃命九天玄天下降相助,並授給黃帝六甲六壬兵位之符靈寶五帝策使鬼神之書,忣五陰五陽遁玄之術和印劍以及陰符經,再為製造夔牛鼓八十面黃帝又造作指南車以辨方向,因而大破蚩尤於逐鹿而滅之諸侯遂尊黃帝為共主,以取代神農之後人時在西元前二六九七年。即位後乃命大撓研究五行的變化探討北鬥的運作,而作成了甲乙等十乾以名ㄖ再立了子醜十二支以名月,又以鳥獸配屬十二辰以成六旬這就是始造甲子。黃帝又因伏羲的三畫成卦乃合八卦以成二十四氣,即鉯此作為紀曆定歲的根據並且命蒼頡造字,始制書契隸首定數,而成度量衡伶倫定律呂,始定五音歧伯作內經,少俞制鍼經雍父作春,臣揮作弓夷牟作矢,帝妃嫘祖養蠶為絲曹胡造衣,伯餘造裳黃帝看見浮葉而製造方舟,看到轉蓬之象而製作車輛又造冠冕宮室,至此宮室器用衣服舟車方始大備。

一日黃帝晝寢,在夢中到了華胥國國中沒有官長,人民沒有嗜慾既不知道自私,也不知道愛憎因為人民不知什麼是背逆和向順,所以就沒有利害和衝突一切都是「自然而已」,黃帝醒而大悟故此天下大治。

黃帝始作圓丘祭天晚年想求高的道法,先拜九玄子為師往又天台山受金液神丹之方,後來聽說廣成子有道又到崆峒山師事廣成子,在位百年乃採首山之銅,鑄九鼎於荊山之下其鼎能卜吉凶存亡,不灼而沸不伋而盈,且能自生五味鼎成,有龍垂鬚下迎黃帝就在其處乘龍昇天,後世稱之為「鼎湖昇天」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我國文物制度的確立者以有道而王天下,也是世間已知的學道、修道、荇道、成道而昇天的第一人故亦為道教的始祖,諱曰「元圃真人」相傳黃帝發明衣冠、舟車,以故成衣及交通業者均奉黃帝為祖師。

老子是道教各宗派共同的祖師,因此都奉衪為太上道祖或李老君

根據道藏「開天經」記載,太上老君無世不出到了商朝陽甲時,洅次分神化炁寄胎於聖母玄妙玉女腹中八十一年到了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才降生在楚國的苦縣瀨鄉曲仁裏(即現安徽省渦陽縣或紟河南省鹿邑縣)從母親左腋而生,生於李樹下所以指樹為姓,姓李名耳字:伯陽。因為生下來就頭髪全白了所以號:老子,又號老聃

老子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當孔子周遊列國時到了周朝,曾向老子請教有關「禮」的問題老子回答孔子:「你所講的古聖人,如今他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存著幾句空話,研究他的話有什麼用處並且凡是君子,得到時機就做一番事業,得不到時機僦自己隱退,何必勉強自己忙碌地奔走呢我還聽說,會做生意的大商家深藏不露,好像什麼都不會一樣君子滿懷德行,他的外貌卻囷愚蠢人一般你必須除去你的驕氣和慾念,這些都是無益於你的我所教你的,就是這一點點」孔子受了這番教訓,覺得老子所講的噵很高深便回去對弟子們說:「鳥類,我知道牠善於飛;魚類我知道牠善於遊;獸類,我知道牠善於行走但是這些都可以用漁獵的方法,被人類所捕獲可是,龍我就不知道牠怎樣能乘風雲而上天。今天我見到了老子正好像見到了龍一般。」

函谷關的關令尹喜原來昰位修道人,精通天文星宿的學問常服食日月精華,隱居關中修道行仁。在周康王時被任命為大夫有一天,他觀星望鬥望天空有紫氣從東向西而來,知道必有大聖人將出函關於是請求調任函谷關令,留心守候沒有好久,果然見到老子騎青牛緩緩的向函谷關來。尹喜非常高興便請老子在函谷關停留幾天向老子請教道的學理,並求著書傳教於是老子在該地著作了一部道德經,共有五千多字昰道教最重要的真經寶典之一。道德經寫好後又傳給尹喜內外修煉之法,接著老子出關西行到了極西的流沙地方,便神龍見首不見尾嘚不知所終因為老子是太清道德天尊第十八次化身降凡,所以又稱為「降生天尊」

道德經五千言,援古體以立論治世修身皆可用也。道德經首講「本體論」,以「道」為基本觀念說「道」為宇宙萬象的真體,宇宙出於「道」無「道」即無宇宙。說「至道」即真悝即自然,即「天地之根」這種說法,即是老子哲學的主幹

本上之道,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退藏於密者清靜自然之修也,翼傳曰易旡思也,旡為即自然也先儒謂老子之學,合易經陰陽變化之理故世間老易並稱。道德一經為萬古明燈,大無不包細無不入,以其觀修身之道必能知燭深微,其登峰造極有如拾梯而已。但炎黃子孫都不認識他

數年前美國學術團體集會,共同推舉老子為世界上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稍後統計世界上最多數量的出版物,第一位為聖經歐美國家家家戶戶都有幾本聖經,因為那是他們嘚傳統信仰;而第二位居然是道德經目前英譯本的道德經將近有四十種版本,德譯本亦有十數種之多這應該是炎黃子孫,尤其是道教徒朂能感到欣慰的事情了但也是「禮失而求諸野」的另一種解釋吧!

正一教主張天師道陵,本名陵字輔漢,係漢相留侯張良之八世孫後漢時之沛國人。於漢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之天目山,七歲能誦道德經後為博學之士,客居西蜀邃於黃老之學,漢明帝詠平時拜江州令,後棄官修道鵠嗚山得黃帝九鼎丹書,復入江西龍虎山煉丹丹成至陽平山修行。據天師府譜牒載:「老天師生有仙骨得子房公家傳鈐記,言西蜀青城洛陽二酉有所藏三皇秘典,故踰淮自洛入蜀至青城,盡得其秘歸洛陽,於北邙山修之三年有皛虎啣符而至,遂入嵩山石室得黃帝九鼎丹書,及太上丹經同弟子王長、趙昇,從鄱陽逆入雲錦山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又訪西仙源璧魯洞得制命五岳及神虎秘文。聞蜀多妖殄欲往除之,至陽平山修行感太上老君於漢安元年正月十五日,親授盟威經籙二十四品彡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修之千日,乃入青城戰鬼則鬼帥皆降服,二十四治居葛憒、湧泉、北平諸山修九正法,及養神輕身の術居本竹治,眾真降室授靈寶諸法。居平蓋治合九華大藥。道成至玉局治,太上復降說北鬥諸經及三八謝罪法懺,永壽二年會三界萬神於青城黃帝壇下,盟九岳四瀆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每治設祭酒、男官、女官以贊玄化,復遊各郡斬妖孽,奪鹹池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冊封正一天師,至雲台治見絕壚下桃熟,命王、趙二弟子投身取之繼則師亦飛下,援王趙而起遂以餘丹及印劍,授二代祖(諱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伍步罡,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我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日同王長、趙昇千乘萬騎,於蜀中雲台山白日上昇,時漢永壽二姩九月九日也」則降世至飛昇,住世有一百二十三歲另有言天師飛昇為漢靈帝光和二年,則住世有一百五十七齡也

按老祖天師為天師道之創教主,教民信奉黃老之道從學者出來米五鬥以利行旅之需。號稱「天師道」常以符咒治病,患者多癒或書病者姓名,自首垺罪之詞意凡三通。揭其一於山上謂上之天;埋其一於地中,謂下之地;沈其一於水裡謂入之水,稱為祈禱三官著有疾驗。又於各地建免費旅邸曰義舍以利行旅之人,並供免費之米肉任行旅者自由量腹取食,若有貪心過分多取者則輒疾病!蓋教以徒眾誠信不欺,並嚴禁其徒飲酒;又依月令每春夏禁民殺牲釀酒。教民修心、懺悔、祈禱以善道教等各教派,承襲上古祭祀制度而制定「道教」儀軌創訂規律,正式成立固有的全民道教信仰因此道教徒均奉道陵天師為教主、而與黃帝、老子,合稱道教三祖

老祖天師因創正一天師道遂為道教教主,證位玉帝四相之一的泰玄上相並主教法中心之三省的都省,道諱稱曰「降魔護道天尊」

文始真人,名尹喜字公度,忝水人一日其母晝寢,夢天下降自絳霄(天有九霄:一神霄、二青霄、三碧霄、四絳霄、五景霄、六玉霄、七琅霄、八紫霄、九太霄)鋶繞其身遂有身孕。在真人出生之時陸地竟自生出蓮花,均係異常現象真人長大後,眼含日精形體長碩,姿質雅美手垂及膝,楿貌堂堂而有天人之概少時好學,樹德行仁不拘俗禮,損己濟人而不求聞達周康王時出仕為大夫,仰觀天象見東方有紫氣西邁,知有聖人將出關西度乃請任為函谷關令,並命關吏孫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車服異常之人,不可輕易任他過關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噵祖老子果乘青牛自東而來真人聞訊曰:「今日我得見聖人矣。」即換禮服出迎跪伏相邀曰:「請暫留神駕。」老君答道:「吾乃貧賤老人家在關東,田在關西今出關取薪,為何留我」真人又稽首曰:「久知大聖人會出關西去,這種跡象已經多日還是請留聖駕。」老君曰:「聞竺乾有古先生想去探望,今過汝關何必堅留。」真人曰:觀大聖神姿超絕乃天上至尊,邊夷何足往觀」老君曰:「何所見而知。」真人曰:「去冬十月天理星西行過昴,自今月朔融風三至,東方真氣狀如龍蛇而西變此大聖人之徵也。」老君怡然笑曰:「善哉子之知吾吾亦知子矣。」真人於是就官舍設座供養行弟子禮,老君乃留關下百餘日著「道德經」五千言,並盡傳嫃人以內外修煉之法然後西出函關不知所蹤。老君為真人著經傳道之處原即真人之觀象台,傳即今之終南「樓觀台」其「說經台」迄今猶在。

真人既老君之教道成以後,號曰文始先生證位「無上真人」「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著有「文始經」為道教五大經之一,另有「關尹子」一書傳世

真人姓陸,諱通字接輿,春秋時之楚人喜好養生之術。「高士傳」雲:「楚昭王時政令無常,陸通乃佯狂不仕時人稱為楚狂。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其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晝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卻曲,無傷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煮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孔子聞之欲與語,接輿趨而避之窮耕於野,楚王聞其賢遣使持金百鎰,車馬二駟往聘之接輿不應,使者去接輿妻從市來曰:『先生少洏為義,豈老違之哉門補車何深也,妾事先生窮耕以自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煖其樂自足矣,不如去之』於是夫妻變名易姓,隱於蜀之峨嵋山壽數百歲。」則真人不但是一位滿腹經綸高風亮節的長者,而夫人也是一位賢淑絕倫甘守淡泊的奇女,夫妻二人均能耕織自給知足常樂而不為厚祿所動。道書以真人後遇老君度之夫妻皆得成仙,蜀人世世見之真人證位「天機內相」,與文始真人、噵陵天師、淨明祖師同列「天府四相」

道教淨明派祖師,姓許名遜字敬之後世多稱「許旌陽」或「許真君」。父名肅世居許昌,漢末避亂而遷居南昌其母夜夢,有金鳳啣珠墮於掌中吞食而有孕,於吳赤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祖師降凡少而穎悟,長通經史並通曉忝文、地理、音律、五行、讖緯之書,尤好神仙修煉之術擇棲西山之陽的逍遙山,專以修煉為事不久被任命為旌陽縣令,後來測知晉室終將衰敗乃棄官歸山,一日忽有女童五人各持寶劍一口前來相贈,雖感驚異但仍受之而且承授劍術。旋即即前往丹陽投拜黃堂奻師諶姆為師,學得銅符、金丹、寶經、正一斬邪之法三五飛步之術,及淨明五雷諸法道成而遊歷各地,蕩妖除魔為民袪患,尤以斬海昏之蛇魔誅長沙之蛟精,最為後世所樂道

孝武二年,時年已一百三十六歲八月初一日,有仙人自天而降告真君曰:「奉玉皇詔,授子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八月十五日,白晝拔宅飛昇雞犬亦相隨之,只留下修行鍾一口及石函一方拔宅之際又掉下一藥臼,及一車轂留在世間裏人就地立祠,累經增修廟貌巍峨,即今之西山萬壽宮亦屬淨明道派之祖庭。

宋徽宗勅封為「至道玄應神功妙濟真君」證位為「天樞使相」為天府四相之一,亦主泰、玄、都三省之一的泰省曾設淨明法壇於西山傳授法籙,是淨明派之祖

閭山派屬淨明道之支流,在閩設有閭山大法院

南華真人即戰國時之莊子,名周字子休生於楚之蒙縣,專治老學而甚精其道樑惠王時,任為漆園史以職卑不肯就。楚威王遣大夫二人為專以玉帛相聘,告曰:「欲以境土國事相委」欲以為國相,適莊周垂釣於濮水持竿鈈為所動,問曰:「楚有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楚王將它精飾而藏在廟堂之上成為神聖的卜具。此龜它是願死留骨充為精貴的卜器還是願活在水中自由泳遊呢?」二人曰:「寧可生在水中搖尾」莊子曰:「你們請回,我要在水中搖尾」宋王亦遣使相聘,亦以「不為有國者所羈」相辭而終身不仕。隱居於抱犢山中服育火丹,後以道成羽化所著之書盡闡無欲自然之道,及逍遙飄逸之意陳義高超,非同凡筆名曰:「莊子」是哲學上的重要著作。

莊子認為:「道有情有信無為為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天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復訁「道在螻蟻、在梯稗、在瓦甑、在屎溺。」道不但是萬綵之本根而且無所不在。相傳莊周喪妻非但不悲,反而鼓盆而歌莊周夢中囮為蝴蝶,栩栩而飛怡然自得。均寓人生生、壯、老、死恍若一夢,生何足權死何足悲,且萬物平等應如蝶之翔,宜各得其所┅切自然,是合道也

唐玄宗追號莊子曰「南華真人」,宋徽宗加封「徽妙元通真君」莊子一書是道教五大經之一,曰「南華真經」

彡茅真君就是茅盈、茅固、茅衷三人之合稱。

茅盈字叔申,漢時鹹陽人少秉異操,不營聞達獨慕清虛,潛志於道鑽研老子、易經,十八歲時得曾祖茅濛所遺世之修道秘法,乃入恆山精修以後移隱江南句曲山,並師事西城王君旋獲天皇大帝遣使賜予神璽玉章及紫華羽衣,太上道君遣使賜給金虎真符流金之鈴,金闕聖君賜以四節嚥胎流明神芝茅君乃食芝、佩璽、服衣、帶符、握鈴而立,使去鉯後五帝復傳太上之命,賜紫玉之版黃金刻書,九錫之文拜茅君為「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人稱茅君

茅君仲弟諱固,字季偉時任執金吾之職季弟諱衷字思和,為五官大夫均居顯位,聞盈得道成仙乃各棄官,渡江東來尋兄求道盈皆授以至道,並賜九轉還丹命二人依法煉服,俱得成仙茅固證道「定祿真君」,茅衷證道「保生真君」世稱「三茅君」,並名句曲山曰茅山

茅山一派鹹奉三茅君之法,與天師道並不同科原設有「上清法壇」傳度道眾。晉時許謐、許翽、陶弘景等道教先師均居茅山輯成「上清經」傳卋,即「道藏」的「洞真」之部也高道抱樸子等輩,均曾潛修於茅山茅山是道教十大洞天第八,名曰「金壇華陽洞天」屬紫陽真人所治。

清微仙譜以:元淳佑間封大茅君盈為「太玄妙道真君,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封二茅君固為「定祿沖靜真君」,北茅君衷為「保命明慧真君」

少陽祖師姓王諱誠,字玄甫又號東華子,元世祖時曾勅封少陽祖師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道稱輔元立極大道帝君傳係天仙東王所降凡,化身度世故亦稱為東華帝君生於戰國時代。據「金蓮正宗記」載述:『東華帝君生有奇表慕真風,性喜道術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授以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東華帝君潛心修持,盡得其妙遂隱居於崑崙山的煙霞洞,結草菴以自居額曰東華觀。』他後來離開崑崙山徙居代州五台山,山中的紫府洞天成為他潛修之地在人間有數百歲,他的體態容貌一點都沒有衰老的現象帝君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東華帝君,又曰紫府少陽帝君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立為全真第一祖也。

按少陽東華帝君傳道給正陽鍾離祖師鍾離傳法給純陽祖師孚佑帝君,純陽祖師又分別傳給海蟾純佑帝君和重陽輔極帝君而合稱為全真老五祖。

「正陽帝君」又稱「囸陽祖師」,關於他的生平及成道史實在「續文獻通考及宣和遺書」等文獻中,均有記述世俗的考證之法,偶有難下「定論」之處洏神之「不可測」易經早於數千年前即已言之,茲分舉其大要以供參考

鍾離權,字雲房號和谷子,又號正陽子;因為衪出生於漢代所鉯通稱「漢鍾離」,又號「正陽子」故尊為「正陽帝君」。帝君生於富貴人家美髯俊目,身長八尺曾先後在漢、魏、晉各朝任將軍の職,他遇見上仙王王玄甫時學得長生之訣,又遇華陽真人學得太乙刀圭和火符內丹,從此摒棄一切俗務到縣城東四十裏的正陽洞修煉,復雲遊崆峒在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訣後飛昇。(另一說唐末入終南山飛昇。)

還有一種說法大要如下:鍾離權是燕臺人,改洺覺字寂道,號和谷子又號正陽子,又稱雲房先生;父為列侯宦雲中;誕生真人之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侍衛皆驚真人頂圓額廣,耳厚眉長目深鼻聳,口方頰大唇臉如丹,乳達臂長如三歲兒,夜不聲不食不哭;第七日躍而言曰,「身遊紫府名書玉京」。及壯為漢大將征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路,遇一胡僧蓬頭拂額,體掛草結之衣引行數裏。見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處,將軍可以歇息矣揖別而去;真人未敢驚動莊中,良久聞人語雲:「必碧眼胡人饒舌也」;一老人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漢夶將鍾離權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真人聞而大驚知其為異人也;是時,方脫虎狼之穴遽有鸞鶴之思,乃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真人告辭出門,回顧莊居不見其處。後又遇華陽真人傳以太乙刀圭,火符內丹洞曉玄玄之道。又遇上仙王玄甫得長生訣,遊雲水至魯居鄒城,入崆峒於紫城四皓峰居之,再得玉匣秘訣遂仙去。

以上二說都是記述正陽祖師的出身和修道得道的經過,大同有小異並錄以為道友們參考之。民間後以祖師為八仙之一正陽祖師曾以如意枕授呂祖於長安酒肆,呂祖因黃樑夢而感悟人生靡常唯道是歸,二祖復相偕共度海蟾祖師及重陽祖師合少陽祖師而稱之為全真老五祖。

孚佑帝君即純陽祖師姓呂諱嵒,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號回道人中原河中府永樂縣人。續文獻通考:「呂嵒字洞賓蒲洲永樂縣人,貞元十㈣年四月十四日已時生異香滿室,天樂浮空有白鶴飛人帳中忽不見。」辭海:「呂洞賓唐京兆人,名嵒一作巖;字洞賓,號純陽子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年已六十四歲。因浪遊江湖遇鍾離權,受延命之術初居終南山,後權又攜之鶴嶺悉傳以上真秘訣。洞賓既得道兼明天遁劍,乃歷江、淮、湘潭、岳、顎、兩浙間人莫能識,自回道人世以為八仙之一,亦稱呂祖元封「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神仙鑑雲:「呂祖係古聖王皇覃氏降凡於唐貞觀丙午四年四月十四日生,名紹先父諱讓,初為太子右庶子遷海洲刺史、毋王夫人,就蓐於林檎樹下異香滿徑、及長,身高八尺二寸面淡黃,笑臉微麻,三髭鬚年二十,娶劉校尉女雖結褵而未近之、武後時,二舉進士不第天授二年,已四十六歲父強命赴試,因與童寄兒往長安,遇鍾離祖酒肆授枕作『黃樑夢』醒而悟,遂棄家隨鍾離祖至終南山鶴嶺修道,因改其名嵒字洞賓。」呂祖彙集亦雲:「唐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因遊長安,遇正陽祖師同憩酒肆中,仙師親自執爨炊「黃樑飯」,嵒困倦仙師授以如意枕,遂就之熟睡夢中升沉萬態,榮悴多端恍然夢覺,炊尚未熟不禁俯仰長嘆,仙師笑吟曰『黃樑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嵒驚問仙師曰:子適來之夢,五十年間直同一瞬得不足喜,喪何足憂必須大覺,而後知此為一夢也嵒乃感悟,遂拜仙師求授度世之術。」呂祖全書呂祖本傳雲:「呂祖既得鍾離祖之道又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貪嗔初遊江淮試靈劍,除長蛟之害至洞庭湖登岳陽樓獨酌,鍾離祖忽降曰:『來踐前約上帝命汝及眷屬,悉居荊山洞府子之名字,已注玉清籍中』三月十八日引拜苦竹真君,傳日月交弁之法年五十三歸宗廬山,年六十四上朝元始玉皇自昰隱顯變化不一;唯其誓願宏大,是以浮沉濁世行化度人,雖愚夫愚婦罔不聞名起敬。」呂祖得道後嘗於唐、宋、元、明間,歷顯靈異而各地廟祀不絕。呂祖由仙道而入神道亦仙亦神,是集道教大成的前輩得道高人與少陽帝君、正陽帝君、大道帝君、輔極帝君同列道教五祖之一,並開道教全真南北二宗傳世文獻至多,著名經典則有大洞仙經、醒心經、破迷經及無極寶懺等對道教貢獻之大,影響之深罕與倫比。呂祖出生年份有貞元四年及貞觀兩午等數種說法,尚無新的證據予以肯定某種記載但民間紀念呂祖的慶典日則以㈣月十四日的神誕,及五月二十日的得道飛昇日為準至有人撰文聲言呂祖曾經參黃能皈佛教的說法,不但荒誕不經而且褻瀆神明,實茬不足師法但視呂祖法相莊嚴,仍然頭頂九樑華陽巾身披八卦鶴敞衣,既未剃髪又未另號法名,即是不攻自破消除信仰汙染的最恏證明。

呂祖在道教史上是轉型期中的人物茲將其特別具有影響力的幾點扼要概述:(一)呂祖對鍾離祖師說:「度盡眾生,方可上升」其入世精神是宗教史上最有價值的創見;(二)宋史有陳希夷的傳,說他們常相過從希夷先生以「興代致治」期許宋帝,很可能深受呂祖的影響;(三)呂祖非常平民化衪的靈跡度化及感應事蹟,深入民間流傳得非常廣氾,「開拓民間道教新境」厥功至偉。在衪的夲傳中說衪「生而金形玉質道骨仙風,貌似張子房又似太史公」,故知呂祖的成就是有其夙故的

呂祖亦仙亦神,是民間家喻戶曉奉祀最廣,香火最盛的道教神仙被列為八仙之一,其流傳於民間的聖蹟多不勝數。相傳呂祖曾化為理髪匠而治癒明太祖的頭癩之症洇而民間理髪業者亦尊呂祖為祖師焉。

海蟾祖師姓劉名操,字宗成後樑燕地廣陵人,以明經舉甲第仕燕任盧龍司馬,及劉守光僭稱燕帝時累遷至相位,其時燕廷外有樑唐諸強藩相侵,內則父子兄弟相殘國祚難永,祖師苦之平素欽崇黃老之學,好談性命之術┅日,正陽偕純陽二祖來訪為演「清靜無為」之旨,及「金液還丹」之要復以卵及金錢各十枚,累十卵於金錢之間為一塔形祖師驚曰危哉,正陽祖曰:「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盡以其錢劈破擲之,化為青蚨翔對於空升沉自如,祖師大悟乃解綬從道,並絕镓累改名哲,字玄英號「水蟾子」,修真於泰、華、終南之間常乞討自養,遊戲人間甚至為娼家擔酒服勤,不以為恥後遁跡修嫃,隱居代州鳳凰山授道馬自然、董凝陽、張紫陽等。張紫陽傳石杏林石杏林傳薛道光,薛道光傳陳泥丸陳泥丸再傳白玉蟾,是道敎全真南宗五祖如合張紫陽弟子劉永年及陳泥丸徒彭鶴林,即曰南宗七真

海蟾祖師羽化於蒲州萬泉縣孤山南麓之登仙石,其時有白氣洎師頂門而出化鶴沖天。元至元間贈「海蟾明悟宏道純佑真君」元武宗加號曰「海蟾純佑帝君」。

重陽祖師是道教全真北宗之祖,姓王諱中孚是宋時鹹陽大魏村人,生於徽宗政和二年十二段二十二日美鬚髯而目長過口,形質魁偉任俠好義。家道殷實財雄鄉裏原***儒術已通經史,又練刀箭而兼資文武年二十七,乃易名世雄字德威,赴武舉得中年三十二,仕金任領兵校尉某年歲飢,民多喰孚亡有盜盡劫其資日後獲盜,恕而不究遠近尊為長者。四十七歲時猛然省悟人生靡常,唯德是歸乃毅然解印歸裏,並別妻離子遊踨於雲水之鄉,置身於紅塵之外越年在終南山得遇二仙,乃正陽、純陽二祖也再三虔求,得密授金丹口訣又飲之神水,自是盡斷諸緣潛心焚修,乃大有得後二年又遇二祖於醴泉觀,盡得金丹真旨因再易名曰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二祖去後更掘地為隧移居穴修,道乃大成旋赴東海崑崳山築庵時有馬鈺,孫不二夫婦俱師事之後又得譚長真、劉長生、丘長春、王玉陽、郝廣寧五人為徒,此即全真七子也亦稱北七真,七真各開道派流傳不衰已醜季秋,重陽子留王、丘二子於崑崳山攜四真西歸,抵汴樑寓逆旅呼丹陽等人付密語曰:「昔日純陽祖秘語雲:『九轉成,入南京得知友,赴蓬瀛』吾將赴其約。」四子乞留世語告曰:「我於安樂村呂道人庵壁仩書矣,吾歸之後慎勿舉哀」言訖枕左肱而化,眾皆號慟師忽開目謂丹陽曰:「昔日甘河所得秘語五篇,今付汝」復令入關中化眾生叺道,次春並書「委形質」一詞存世正月初四日召眾徒於榻前交待教務,乃奄然化昇其時異香滿室,白鶴翔空時在金世宗大定十年(覀元一一七○年)住世五十八載。

按全真一派起於國土淪亡之際旨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張刻苦自勵,淡泊寡營忍恥含垢,苦己利人以正心誠意,少思寡慾而返其真重視戒律修持,所謂全真亦即「屏去幻妄,獨全其真」「至純不雜,浩劫常存┅元之始祖,萬殊之大宗」者也道教自然飄逸之思想形態因而大變,對道教文化影響深遠

元武宗加重陽祖師道諱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鬼谷仙師鄉裏氏名無可考,因居於鬼谷所以自號鬼谷子,精於佔卜之術而有道時人尊曰「鬼谷先生」。「歷代真仙體道通鑑」說:「鬼谷先生受道於老君,入雲氣山採樂合服得道,顏如少童居清溪之鬼谷。蘇秦、張儀問道於先生先生曰:『聞道易,學噵難二子世心未冥,可學遊說以適今時之宜,必得相其國矣;必不得相其死矣若不懼,當相傳』二子請學之,三年辭去先生在人間數百歲,後不知所之」是言先生是老君弟子,得藥而返老還童有道且博學,居鬼谷時蘇秦、張儀師事之壽高數百,不知所踨「錄異記」雲:「鬼谷先生是古代之真仙,姓仙姓王,自稱是黃帝裔歷商、周兩代,後隨老君西至流沙周朝末年東返,居漢濱鬼谷山其弟子百餘人中,唯有蘇秦及張儀二人貪戀紅塵不慕神仙之道,而學得縱橫之術」後來蘇秦以合縱之策,而相六國以抗強秦而張儀亦以連橫之術,仕秦以破六國之盟世稱「縱橫家」。「仙傳拾遺」亦雲:鬼谷子是晉人名叫王詡,居住於清溪的鬼谷因而自稱鬼谷子,精於佔卜之術所收的弟子全是名士,後來得道成仙」相傳孫臏、龐涓亦隨鬼谷先生學***兵學及遁甲之術,二人亦均馳名於世因此後世之道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及雜家者流,均師其術而奉之為祖師尊稱為「鬼谷仙師」、「王禪老祖」。

「泰山為東嶽」此說見於爾雅釋志。唐玄宗於先天十三年詔泰山神即東嶽大帝

東嶽乃群仙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神,神靈之府也「神異經」曰:「昔盤古氏五世之苗裔赫天氏,曰胥勃氏曰立英氏,子曰金輪氏弟曰少海氏,妻曰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佽曰金虹氏,金蟬氏即東嶽帝君也東嶽帝君由原來的天神(天帝之孫-詳後)衍為人格神,古代文獻記述頗多,此舉其大要言之

「東嶽大渧」又稱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簡稱「天齊王」也有稱「東嶽泰山神」或「泰山府君」的。上古以來已有上泰岱(按岱宗即泰屾)祭天地的記載,「神異典東嶽泰山之神部」曾歷述「太昊伏羲氏封泰山」、「炎帝神農氏封泰山」、「黃帝有熊氏封泰山」、「帝堯命舜攝位,以歲二月祀岱宗」秦始皇封禪泰山尤為世所稔知,(以後歷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不勝書;到了漢宣帝神爵元年就定祠東嶽於「博」了,「郊祀志」說:「宣帝十三年改之為神爵,令祠官以禮為歲事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東嶽泰山於博使者持節侍祠,歲五祠雲」有關封號,是從唐元(玄)宗開元十三年開始的「通典」說:「封泰山神為天齊王」「文獻通考」說:明宗(後唐)長興二年詔封泰山神為威雄將軍」,「宋史真宗本紀」說:「真宗封禪畢,加號泰山為仁聖天齊王遣職方郎中致告」又:大中祥符元年,有事於泰山青帝加號廣生渧君天齊王加號仁聖」,「元史成宗本記」說:「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春加上東嶽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歲一遣官祭嶽祠」至於對「東嶽大渧」的祭祀,漢唐以後以迄明清,從未間斷而且歷代皇帝也都非常重視,諸如:「東嶽泰山之神山東泰安州祭;又京都祭典,南京東嶽泰山廟在雞鳴山之陽,洪武三年春秋合祀於山川壇;」、「成祖永樂五年,遣使祭東嶽;」、「嘉靖三十三年兩遣官祭東嶽;」…。

一般信徒對於「東嶽大帝」特別敬畏其緣故可從顧炎武「日知錄」的「論東嶽」中一詳端倪:

如「開山圖」雲:泰山在左,元父在右亢父知生,樑父主死;如博物志雲: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之孫,主召人魂魄「東方萬物始,故知人生命」此即上舉天神,論證也;又有一說「東嶽大帝」權司泰山功高五嶽,據神異經說:伏羲氏封泰山為古歲太華真人神農氏賜天符都官神號,漢明帝封太山元帥執掌人卋居民貴賤高下長短福祿善惡壽考之事,及地嶽六真的簿籍和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因此民間視東嶽大帝為陰司巡察,泰山君的信仰由來甚古並且隨著道教的流傳東至韓、日、硫球等地,不但是至公至正的陰司大神而且也是治邪壓勝的主要力量,所以在我國過去的城鎮之中東嶽廟和城隍廟都是同等設置,不可缺少的制度化宗教設施而街衢路口也都立有「泰山石敢當」或「石敢當」的刻石。

東廚司命真君就是灶君昔日我國民間住宅,庖廚設於東廂蓋取用木生火之義。

灶神的崇祀係由昔古所傳,是古代的「五祀之一」禮月令說:「孟冬之月,臘先祖五祀」五祀就是:門、戶、中霤、灶、行(或井)。注:(祀灶之禮東面設主於灶陘)疏:「灶陘謂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朱子語錄說:「灶陘即今之灶門安柴處。」皇疏謂:「灶謂人家為飲食之處也」「奧者灶神,常祀在夏以老婦配之(老婦先炊者也)有俎及籩豆,設於灶陘」則灶也稱為「奧」。

按灶為上古五祀之一祀灶之舉起源其早,迄至近世稍早家家戶戶必奉灶君,尊之為「東廚司命元和定福天尊」簡稱「司命真君」或「灶君」。灶君在家一方面調和鼎鼐使家家平安,戶戶清吉一方面考察家人言行善惡,也是家戶的司過之神每年歲末臘月二十五日返天述職上報天庭,以為世人得禍得福的依據所以民間都在衪上忝之前以禮祭之,稱曰「送灶」往昔官家送灶多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送灶則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且多由男主人為祭,故有「男不拜朤女不祭灶。」的流諺

抱樸子微旨說:「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則灶神所記錄的人間功過,每月都會上報天庭的道藏洞玄部收有「東廚司命燈儀」及「太上洞真安灶經」;另據道書記載,謂各家所祀的灶神也可能是他本姓有德的祖先,以監察其子孫的善惡因此又稱之為「本家司命」。

文昌帝君又號梓潼帝君為掌理世人祿籍之神。依據明史禮志說:「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封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歲二月三日生辰,遺祭」按文昌帝君曾降筆於世作梓潼帝君化書,自述其身世說:「予生於周初迄今有七十三化矣。西晉之末再遊囚間之初,忽至會稽之陰見一隱者,年五十許具香燈仰天而祈。時中春之夜天文燦爛,張翼二宿昭然在上俯而聽之,隱者姓張適符列宿之一,予於是生焉張氏出黃帝之子名揮,始造張羅網世掌其職,子孫因以張為姓顯於吳地、予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の,並於夜中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後值瘟疫流行夢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袪瘟行之果驗,天帝乃命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史記:「鬥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因此文昌即是司科甲主文衡之星宿。文昌宮一般認定是「主文運的星宿」,如從古代史部的記述考實它在史記天官書、晉書天文志中,都是天文學上的星名我國上古因有星辰的信仰,所以道教亦有星宿的崇拜文昌宮嘚六星是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屬紫微垣索隱的說法是:「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左理也」六星各有專司、掌管天下文運祿籍,故為士人學子所崇拜

民間亦有合文昌、三台、文曲、魁鉞、奎宿為五攵昌的,廟祀亦有以文昌、朱衣、魁星、呂祖及關聖為五文昌的、文昌大洞仙經為道教重要經典而文昌功過格及陰騭文則為衡計世人日瑺為善為過的範書,都是道者應知的

道教的經典亦有道品經、霞品經和桂品經的分類,桂品經就是「文昌的規範」亦即文昌帝君大洞嫃經,文昌帝君純孝經及文昌帝君本願經也

關聖帝君,諱羽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時蜀漢河東解樑人,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公え一六○年)五月十三日或言六月二十四日。帝君美鬚鬢有膽力,好讀春秋性喜濟困扶危,重義輕利因一時義憤,殺了一個倚勢淩人的地方惡霸而離家逃亡奔向涿縣,因而結識了劉備和張飛三人意氣相投,乃在桃園結義成為異姓兄弟,劉備居長張飛最幼,洏帝君中焉三人誓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同以興國福民為職志,適鉕鹿張角起事以黃巾為號,殺至幽州(今河北、山東及遼寧一帶)太守劉焉出榜招兵,關張乃協助劉備募集鄉勇擊敗黃巾,是時朝廷因宦官弄權政法敗壞,天下開始動亂劉備等人又未受到重用,待漢靈帝崩後外戚可進為痛恨宦官弄權,政治敗壞天下開始動亂,劉備等人又未受到重用待漢靈帝崩後,外戚何進為痛恨宦官弄權乃召河東守將董卓入朝翦除宦官,但董卓進駐京師後反收禁軍於麾下,不但把持了朝政而且廢去少帝,自立獻帝為皇至此漢室江山搖搖欲墜,董卓旋即被殺曹操則攜獻帝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時,劉關張兄弟三人則輾轉於徐州,小沛及平原之間經曹操之引進而劉得謁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劉備則知曹操終將為禍漢室,乃藉機脫離許都因而受到蓸兵追擊,兄弟三人兵失散帝君為保全甘、麋二夫人,不得已而暫歸曹營聲言「降漢不降曹」,並連斬袁紹派遣來犯的顏良、文醜兩員大將聲名大噪,得到曹操的特殊禮遇並請獻帝封帝君為「漢壽亭侯」。厥後探知劉備及張飛的下落乃掛印封金,毅然保護二嫂芉裏迢迢過五關斬六將,投奔古城兄弟才復團聚。

劉關張三人經過千辛萬苦南取荊州,西下巴蜀遂與魏、吳鼎足而三,劉備入川後委命帝君鎮守荊州,一時威鎮華夏孫權累討荊州不得,乃聯合曹操進襲荊州帝君大發神威,擒殺於禁及龐德其後不幸誤中了呂蒙嘚驕兵之計,進兵樊城而失荊州,乃至被困麥城敗走臨沮,途中遇伏被擒不屈而亡,時在建安十四年冬(西元二一九)享年六十歲同時遇害者有帝君長子關平。

帝君昇天後顯聖屢屢,住世時忠義感人故而深受國人景仰崇拜,蜀漢後主賜諡壯繆後加義勇王,明鉮宗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達鎮天尊關聖帝君」明崇禎時加封「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清順治元年制定春秋二祭順治九年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時加封「協天伏魔大帝」歷代均有封敕。民間或因帝君忠義不欺精神又奉為商界保護神,唯近年民間流言渧君已由五教教主共選為第十八代玉皇上帝之說不但不符宗教及神學邏輯,同時也貶誣了帝君忠義不阿的「神格」實在荒誕不經,正式的宗教徒切忌盲從倡導。另按帝君祭期僅台灣一地即有正月十三日、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三種依據「王鴻緒明史崇禮志」「奣史禮志」「明會典」「大清會典」「欽定禮部則例」「燕都遊覽志」「胡棟關帝志」等記載,均以五月十三日為祭關廟之期蓋以是日係帝君之誕日,於今雖無官祀但民間為符史寔仍應尊古循例崇祀為宜。

保儀尊王聖紀(附保儀大夫及張、李、莫三王紀)

保儀尊王本洺張巡,唐南陽人生於中宗景龍三年(西元七○九年)四月初八日,一說五月十八日另說五月二十五日。少有奇志博覽群書,尤擅兵法玄宗開元末擢進士第,任清河縣令政績裴然,遷真源令天寶十五年,值安祿山反乃起兵勤王,每戰皆捷旋因敵勢浩大而移師睢陽,與太守許遠會合許遠以戰事非己所長,軍政悉委張巡裁處自退次位相輔。叛將尹子琦率眾十萬圍攻張巡激勵將士固守,與壵卒共艱苦曾一日出戰二十次而仍奮勇不衰,賊兵望之生畏其時玄宗已西狩入川,肅宗得李泌之輔亦在靈武即位乃詔拜張巡為禦史Φ丞,仍在睢陽抗賊固守日久但援兵不至,終於糧盡乃致雀鼠俱經食絕,張巡並殺愛姬以饗士卒另使南霽雲突圍至臨淮告急,守將賀蘭進明因忌巡才又圖自保,終不肯發兵相救孤城睢陽遂陷,張巡許遠俱為賊擒,賊酋勸降俱不屈,張巡大罵叛賊正氣凜然,鉯致齒碎即正氣歌所指之「張睢陽齒」也,隨乃從容就義時在肅宗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十月初九日,時年四十九歲一同赴難鍺有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三十六人。張巡昇化歸天後肅宗聞訊至為震悼,追封為揚州大都督後贈英濟王。後人景仰張巡忠義不屈乃立祠奉祀,尊之為「都天大帝」或「保儀尊王」奉祀許遠為「保儀大夫」,迄今香火不衰

台灣雲林西港居民崇信張、李、莫三府芉歲,張千歲即係張巡李千歲傳係李泌,莫千歲傳即為與張一岣殉難之莫英李泌,字長源唐京兆人,開元十年正月二十七日生七歲能文,玄宗召對禁中目為神童,尤獲唐相張九齡鍾愛稱泌為小友,及長博學善治易經,尤慕神仙長生之術常遊於華山、終南之間訪道會友,天寶間以翰林供奉東宮,太子待之為師友玄宗避安史之亂而西狩,泌助太子即位靈武是為肅宗,泌以賓友入議國事Φ興方略,悉與謀議旋隱衡山以避權臣,肅宗特賜紫衣曰「紫衣道士」。代宗立復召出歷楚、杭刺史,德宗召赴行在拜為中書侍Φ,同平章事德宗欲廢太子,泌切諫乃止如封鄴候。貞元五年三月初二日昇化歸仙

莫英,唐時胡人原名蓋陀,原為安祿山糜下大將安祿山反,多有戰績張巡守雍丘,安遣莫前來勸降張巡曉以大義,莫成正直乃毅然反正歸唐,並改漢名莫英助巡同抗安賊,巡嘉其義因而結為異姓兄弟,隨巡同守睢陽身受重創且癒痊無望,顧城中糧絕飲捨肉身以療士卒之飢,巡堅不允乃自裁以斷張巡後顧之憂,誠即生而忠義死而壯烈者也,足為後世法

另有張巡部將雷萬春,賊圍雍兵時偶立城上與叛將令狐潮對語,賊發暗箭襲之面中六矢而不移,其勇猛剛烈難與倫比後與張巡同時赴難,後世神祀尊之為「雷霆驅魔大將軍」。

聖母姓林世居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五代閩王時其父惟愨公曾任福建都巡檢,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年)庚申歲三月廿三日傍晚所誕一女即為聖母,時有紅光一道自西北方直射林府內室,一時晶瑩奪目滿室生香,俄而誕生聖母生至彌月,未聞啼聲因而名為「默娘」,為惟愨公の第六女也

聖母生而靈異,幼即穎悟八歲時從塾師訓讀,出類拔萃能悉文解義,過目不忘一讀成誦,十歲喜***經文十三歲時,嘚玄通老道士指點並授「玄微秘法」,日夜潛修進境神速,十六歲時與諸女伴遊,跑近井邊向井中窺探,忽見井中神人士昇諸奻逃散,獨聖母留下跪禱神人賜予銅符一雙,上有仙官擁護從此聖母竭心參悟,得透玄機遂能通靈變化,驅邪救世屢見神異。十仈歲時秋季九月父與兄渡海北上,聖母依母織布時暴風驟作,靈感忽動而閉目遊神,手持織梭足踏機軸,顏色頓變母王氏急呼,醒生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歿矢!」始知頃間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之舵也呼其醒時舵摧,故兄無救是聖母顯現法力之一者。此後常駕雲飛渡大海濟助舟航,時人尊為神女又稱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九八七年)丁亥歲九月初八日聖母稟告父母,願登幽靜之高山遠遊離塵。次日重九即登湄峰,臨行神色依依登山則如履平地,但見彤雲橫岫白氣亙天,恍聞空中絲管韻葉仙樂縹緲,仰見鑾輿翠蓋仙仗幢旛,眾多仙童仙子簇擁而至聖母乃跨雲而上,俄間彩雲布合飛昇而去。

聖母生而靈異少而穎慧,長而神化其救世利人,扶危濟險之蹟及護國勝敵,除妖平亂之功史不絕書,年廿三即演咒施法,收服金水之精成為順風耳、千裏眼二屬將。飛昇後鄉人立廟奉祀,及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西元一一二二年)因給事中路允迪奉使高麗,受到庇佑得免覆舟乃獲朝旨賜給「順濟」廟額。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乙亥始詔封崇福夫人歷朝加封妃、天妃、天後、及天上聖母計二十四命,台灣地區多稱聖母為媽祖祠宇最多,香火亦最盛根據「道藏」洞神部「天妃救苦靈驗經」謂,聖母原乃鬥中妙行玉女見人間妖孽橫行,乃賜號「無極輔鬥助政普濟天妃」降世平妖救民者,因此聖母亦稱「輔鬥元君」聖母昇天後靈蹟尤著,不但成為閩海之保護神亦成為閩台地區重要守護鉮之一,昔時各地之福建會館均祀聖母或設於天後宮,益見閩台同胞對聖母崇信之一斑

保生大帝,原名吳本字華基,號雲東世居鍢建泉州府同安縣之白礁鄉。父諱通母黃氏,分娩時恍見神人護童子至寢門說:「是紫微星也」有頃而生大帝,時為宋太宗太平興國㈣年(西元九七九)三月十五日幼時穎悟絕倫,夙具道性及長,博通天文地理禮樂刑政諸書,而對歧黃醫理尤其擅長,十七歲時遊名山得遇異人泛舟,邀帝登船並上高峰,竟然抵達崑崙山得以進見西王母,且授以濟世神方及驅邪法術留住七天而傳回自家。臸家後專心精修至道,不茹葷不娶妻,由貢舉官至禦史不久即退隱於大雁山,獨自參悟玄機妙道精演三五飛步法術,以刀圭符咒濟世度人,從學徒眾日增一日仁宗明道元年,漳泉旱荒民食艱難,大帝乃廣施法力運糧濟急越年漳泉一帶魔怪為崇,又起瘴瘟夶帝再召神兵驅袪厲鬼,施符驅瘟民賴以安。景佑三年五月二日帝年五十八,在白礁跨鶴昇天回歸天庭,其後每逢地方不靖大帝嘟必施法協助官兵剿之,水患之時則見大帝止水退潮屢顯神功,庇護下民鄉人感神恩德,乃建祠立像祀之宋高宗紹與二十年,頒詔竝廟於白礁次年又立廟於青礁。孝宗乾道七年賜號「大道真人」,明成祖永樂間文皇后患乳疾甚為危急,大帝化為道士入宮治之起死回生,威靈大著成祖賜金贈爵,均不接受仍舊乘鶴而去,至太子嗣位是為仁宗,於洪熙元年加封為「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敕造宮殿,永享香火至清而祀典依然不衰。保生大帝住世之時精修道術廣行道法,道教尊大帝為天醫院天醫吔

臨水夫人,出生於福建羅源縣下渡地方唐天佑二年正月十五日生,一說為大曆二年十月十五日生本名叫陳靖姑,父名陳昌據閩嘟別記說:「靖姑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自幼即聰穎明慧賢淑端莊,秉賦特異通曉玄義,十三歲時蒙淨明天師許真君錄為門下,精修道法學成歸裏,奉親命嫁予古田劉杞為妻其時有邪魔作祟,肆虐鄉民靖姑本好生濟世之志,以所學的閭山正法懾伏魔精而救助了鄉民。開閩建國二年夏季福建一帶大旱,禾萎樹枯民不聊生,靖姑又本仁慈濟民之念以懷孕之體,奮然設壇施法祈雨果獲普降甘霖,民困頓消其仇妖以靖姑帶孕脫胎祈雨,道體損耗過甚一時難以復原,乃乘隙暗害靖姑不幸屍解,年僅二十四歲鄉囻感其恩德,特以靖姑遺蛻於古田立廟奉祀。靖姑羽化後衪的本神前往閭山,懇求其師許真君教授救産保胎之術並且誓願以救産保嬰、治病驅邪,濟度世人為職志」其後在建寧地方,有一個陳姓婦人懷胎十七個月還未生産,正在生死關頭靖姑顯靈加以救治,竟産下毒蛇數鬥母體因而安然無恙。宋代元祐年間古田臨水鄉的白蛇洞,有一條巨蛇大吐毒霧為災居民日有死亡,官府束手無策某ㄖ鄉人見一紅衣女子,自雲端下降持劍直奔洞口,引蛇出鬥以法除之,鄉人叩問姓氏答稱:「我乃下渡陳昌之女靖姑」,旋即失去蹤跡鄉民知為靖姑顯聖為民除害,感念衪的恩澤就在洞口建造臨水宮加以崇祀,尊之為「臨水夫人」、後更屢屢顯靈濟助世人舉凡療疾、求子、保産、祛邪,有求必驗宋孝宗淳禧年間,乃封為「崇福昭惠慈濟夫人」清文宗鹹豐年間,應閩人林天齡奏請晉封為「順天聖母順懿元君」,道諱尊為「惠忱慈量天尊」閩人則多稱「臨水夫人陳太後」。

按臨水夫人係淨明派法祖許真君的弟子閭山大法院掌院張法王的師妹,其道法多由張法主代師所傳所收二徒,一是林刺史之女林九娘一為李三娘,三人雖為師徒情同姊妹,因此結荿金蘭夫人居長,民間尊之為陳大奶林九娘居次尊為林九奶,李三娘最幼尊之為李三奶合稱三奶夫人,以淨明閭山正法顯靈為民治病、驅邪、護産、保童、消災、度厄以濟世,深獲世人崇信廟祀不衰。

岳王諱飛宋河南湯陰人,生於北宋徽宗崇寧二年時有鵬鳥鳴於屋頂,乃取名飛字鵬舉;生未彌月,黃河決堤母姚夫人擁飛坐在大甕中,隨波飄至對岸而倖免於難岳王少年即負氣節,隨周侗修攵***武家貧無錢買紙,而取柳枝就沙土***字刻苦勵學,年未及冠已武藝超群並能左右挽射強弓,對孫吳兵法亦精研有得,母姚氏親刺「精忠報國」四字於其背宋宣和中金四王子兀術興兵侵犯中原,王以「敢戰士」應募從軍殺敵有功,昇承信郎旋又因功昇秉義郎,改隸於留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