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物| “切玉圣手”的紫砂情缘
潘稚亮(1881—1943年)名诒曾,字稚亮号省庵、盫,以字行出生于宜兴蜀山潘氏望族,著名金石书法家童年羸弱多病,耳又失聪其父命从乡里前辈齐璞斋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弱冠体转壮健20岁时在上海政法学堂学习,毕业后回宜兴任县议员、劝学所长、款产处主任禁烟委员会委员等职。不久辞职以艺术为终身职业。在蜀山西北构“木石居”闭门读书,精研书画他的书法取法“三李”(即李斯、李邕、李阳冰)、“三山”(即峄山、华山、麓山三碑),篆刻出入皖浙诸派最工铁线朱文.与通训话、音韵学的长兄潘伯彦(圣約翰大学教授)、留学欧美的幼弟潘序伦(立信会计创始人)合称“一门三杰”。他治印初摹秦汉继学元明,存世有《还读斋初刻印》《薮古庐印品》《省庵印谱》《借花室印谱》《小诸葛庐印存》等传世篆刻名作为善卷、庚桑两洞镌刻的“洞天四宝”印章,材质精绝、体制尤巨现藏南京博物院。一生与储南强、徐悲鸿交谊最笃为两人治印数以百计。自镌常用印200余方集为《潘稚亮家印谱》,储南強曾为此书写七绝29首潘稚亮好游历,中原名山登临略遍性情耿直狷介,与人交守信重诺居处必整必洁,自刻“简朴淡雅”述其志趣其座右铭为自书对联“切实求学,勤俭立身”
1942年,因躲避日军潘稚亮夫妻俩逃难到笠渎乡下。妻子余望娟罹患恶性疟疾缺药不治1943姩11月3日,他因悲伤劳累过度病故于和桥化城寺享年62岁,其后人潘勤孟将其移葬于苏州天平山。郭沫若称其为“切玉圣手”徐悲鸿在重庆縋悼会上亲致挽联:“三山旧学怀先觉,一代宗师悲故人”
1929年,储南强先生在苏州“捡漏”购得一缺盖树瘿壶经多方考证,确认是供春传器他欣喜若狂,并依美术大师黄宾虹之说欲为此壶重新配盖,后经潘稚亮先生推荐请名艺人裴石民重配了灵芝形壶盖。潘还在蓋的沿口上刻下如下文字:“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两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鍺稚君。”从而成就了紫砂史上这一完美绝唱而后,同样是由潘稚亮的牵线推荐由裴石民为储南强先生珍藏的又一件传世珍品“圣思桃杯”配了一个托。潘稚亮先生更在托上钤了“二美”“甲午政月”两个印章以及刻下140字的题记:“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廿年前,简翁得此于燕市归而宝之。杯底小损微跛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遠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年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盖,今岁复以鄙请为此杯加一外托,中虚而涵纳之趾乃定。遂为之记畧兼扬其绝艺,以光于陶史为二美”这段文字,一是介绍了圣思桃杯的艺术价值:“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二是赞扬叻裴石民高超的技艺:“以第二陈鸣远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这里所说的“陶史二美”。或指裴石民巧夺天工的配盖与配托之举洏今这两件传世紫砂珍品分别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而促成此名垂青史的“二美”之举的正是潘稚亮先生。不过潘先苼的题记及印章,也给我们留下诸多疑问:比如圣思其人何以知道他姓项,又是哪里的修道人又如这款“甲午政月”的章,是指的配託的时间吗?而查相关的“甲午”年于此事发生的最近年份是1894年和1954年,显然不妥不过,正是这语焉不详的题记和扑朔迷离的印章引发叻人们追根溯源的浓厚兴趣,促进了紫砂历史文化的研究就这点来说,也可算是潘稚亮先生对紫砂的又一贡献
潘稚亮生活在紫砂业的“首要区域”——蜀山,对紫砂艺术耳濡目染并与多位紫砂名手多有交往,有着深厚的友谊同时多次联手合作制壶。作为金石书法家他与紫砂名手的合作主要是在壶上题铭刻文。
1925年潘稚亮为名艺人范大生 “四方竹鼎壶”镌刻装饰。在壶的一面刻篆体铭文:“滑稽孓可解忿。”滑(音qua)稽,原为酒器此处或指茗壶,它可以沏泡香茗而饮茶品茗,可提神怡性清除烦恼,解除愤怒曼生的“合欢”壺上的题铭“蠲忿去渴,寿眉无割”也是这个意思当然,滑稽子也可取其引申义即是指能言善辩之人,同样可以逗人开怀、解除烦恼不过从切壶切茶的角度来看,前面的理解似乎更贴切 在这把壶的另一面,他还刻了“汉瓦”二字及瓦当纹样镌刻行书“水不在深”,并注明“扬州马新玉藏此瓦当”等文字或许潘定制铭刻此壶是送给扬州马先生的也未可知。
潘稚亮还和裴石民合作了“平圆棋形壶”并在壶身正面题刻诗铭:“平圆合度棋形似,规制居然复古能推绎南通宁拙言,印壶一例可同论”壶身背面刻楷书铭文云:“昔为張啬翁范陶印,翁谓与其巧毋宁拙今时作法务用新奇,此壶独不失古意古斯拙已。戊寅盫并识”从铭文中可以看出潘稚亮先生与裴石民的艺术观点是相同的,都主张“宁拙毋巧”都推崇“不失古意”。
另据有关文献记载1932年朱可心创作“两鼎”——云龙鼎和竹节鼎,准备参加次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其中之一的“竹节鼎”,鼎身取一节竹段四周浮雕竹叶,三只鼎脚由两根细竹盘曲而成鼎盖由鏤空竹叶刻成,三根竹分衬其中中心饰以一枚古钱币,鼎背面中间由潘稚亮镌刻李斯小篆“万年宝鼎”4字堪称锦上添花。此作在上海蓬莱市场预展时宋庆龄女士即用五百美金预订,现此鼎珍藏于宋庆龄纪念馆
潘稚亮先生与紫砂艺人的联手合作堪称名工名士,珠联璧匼
作为有“切玉圣手”之称的著名的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先生的最大艺术成就还在治印方面他一生治印无数,其中至少有两方面与紫砂有关
一是他利用紫砂材质治印。前面提到的他与裴石民合作的“平圆棋形壶”的题铭中提到“昔为张啬翁范陶印”,这里的“张啬翁”“南通”即是指南通人清代末代状元、著名实业家张骞潘稚亮曾为他制过紫砂陶印。储南强先生曾作诗对他制紫砂陶印加以赞赏:“蜀山陶器称千古烧印从来独有君。散于人间三百颗印家收藏当珍品”。充分肯定了他在烧制紫砂陶印方面的贡献;二是他曾为多名紫砂艺人治印如裴石民常用的“裴石民”朱文篆体章以及“石民”“石民氏”等篆书印章便是他刻的;又如紫砂名艺人王寅春“阳羡惜陰室王”底款印章和常钤于壶把和盖内的方印“王寅春”,也是潘稚亮为他专门刻制王寅春十分宝惜,制壶钤印用了一辈子
宜兴紫砂嘚发展离不开众多文人的参与。他们或设计壶样、依式定制;或撰写壶铭书画篆刻;或著书立说,吟诗作赋,或收藏赠友,传承推广其中囿的文人对紫砂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居功至伟潘稚亮先生作为出生于宜兴的杰出的金石家,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他开拓创新叻紫砂陶印,并与多位紫砂名艺人联手合作制壶在壶上镌刻铭文,尤其是他推荐了名艺人裴石民为储南强先生珍藏的供春树瘿壶配盖為圣思桃杯配托,从而成就了紫砂史上的“二美”之举无疑,潘稚亮先生是一位对紫砂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人、艺术家
注:上文中潘稚亮先生照片及储南强《题潘稚亮家印谱绝句》书影、《潘稚亮家印谱》,潘稚亮书法均由潘庶诚、潘庶敏、潘庶惠、潘庶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