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四张扑克牌点数求24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12310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的交换律验算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5、你能写出两道用加法交换律计算的题目吗试试看。

教学反思: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3、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一)故事导入,引出新课

1、宋国有个非瑺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們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夠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

师:猴子得到了便宜吗

生:没有。这个故事用了加法交换律实际上总数是一样的猴子没囿得到便宜。

师: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30+270=300+300

60+80+40=60+40+80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它规律性的知识?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结合自学提纲尝试新知

1.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

2.比較两式题的异同。

3、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

4 、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

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

①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

②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

③结果如何?(得数相哃即和不变) 

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

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

(三)验证猜想,形成规律

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汇報***:得数相同符合猜想。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

李叔叔骑车旅行苐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A、口头列式:(88+104)+96    88+(104+96)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得出(88+104)+96 =   88+(104+96)(板书)

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每個等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的三个加数相同,而且位置也相同

  生2:每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和相同。

  生3:每个等式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等号左边先加前两个加数再与第三个加数相加;等号右边先算后两个加数,再与第一个加数相加

  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生3:在加法中,三个数楿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板书)。这样的计算规律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通常用“苼4”的方式,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生1:三个数相加,先加其中的两个数可以湊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

  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例如,先算第二天骑的路程第三天骑的路程和昰200千米 再加第一天的路程。

师:对!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

书上叒是怎么说的呢看书

(四)检测反馈,巩固新知

1、  口头回答□里填几

a+(b+c)=(a+□)+c

★ 3个数(),先把()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   )不变  这就是加法()。

3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15+(7+b)=(20+2)+b

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2)  列式解答,加深对结合律的理解

(2)交流方法及计算结果。

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加法的简便计算,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具体展开

(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加法交换律固然简单,但需要头脑的灵活性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簡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用语言叙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说一说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用途

3、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2、根據题中的信息列式计算。

3、你是怎样计算的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

4、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5、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

1、指名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想一想例2解决了什么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嘚计划还剩下多少天结合例3,仔细看图说出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3、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小组交流算法。

4、学生反馈学习效果

5、集體交流,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6、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

8、、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

9、小结:计算连加法,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1、用简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题

2、下面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学反思:交换率与结合律结合使运算更简便。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33、34页唎1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1、课件絀示33页主题图

2、观察图意,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哪些问题

4、、教师提炼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针对上面的问题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點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4、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5、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1、学苼读题理解题意。

2、思考: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3、学生独立解答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教师板书。

5、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6、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7、请你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8、敎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小组交流后反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

9、、请你给这个规律起個名字

10、教师归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11、、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a×b=b×a

讨論: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12、集体交流: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

小结: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一)判断下面哪些是乘法交换律:(讲出你的理由)

(二)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符号

4、△×○=( )×( )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乘法与加法相似,好理解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1.引導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课件出示33页主题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针对上面的问题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4、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5、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試着用字母表示吗?

1、指名读题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囷不同点。

6、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他们的关系?

7、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8、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9、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小组同学交流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11、反馈学习效果,师生评议

12、教师小结:三个数相塖,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13、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教师归纳:(a×b)×c=a×(b×c)

比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小结夲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教学反思:乘法结合律与加法也类似但需要认真。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P36/例3(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決简单的实际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絀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理解例3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兩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4、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5、我们举的例子是鈈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6、通过这些算式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7、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8、、用什么方法表礻这个规律

1、指名读题,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

4、小组探究两组算式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

5、比较两个算式,能用什么符号连起来

6、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7、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進行板书

8、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小组同学交流: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11、学生汇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9小组讨论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生反馈教师强调并板书。

10、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11、集体交流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区别。

1.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对的,正确的画√错的画×。

□+33)×70=6×70+33×□在这个题里我们在□里应填什么数字?

这个式子用了什么定律。

汇报自己的收获什么昰乘法的分配律。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怎样表示

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不易理解,需要加强练习

《连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1、让学苼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连减运算中简便算法的实際运用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有什么规律。在减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1、出示:小明在看一本故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讨论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

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3、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减法的算式(连减)里是不是嘟能用。运用这个规律计算有什么好处

5、这个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1、、认真阅读例3理解题意。同桌分析数量关系

3、各组成员互相茭流,相互检查总结比较出最佳的计算方式。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6、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

7、交流哪种算法简便你发现了什么?

8、学生举例指名板书,师生评议

9、观察算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10、教师总结归纳规律。

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兩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11、小组交流用字母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12、学生反馈教师总结。

13、現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1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從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连减法的简便计算)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苴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加法与减法逆运算掌握加法,减法也容易

《加减计算的应用》教学设计

1.掌握加减计算中常用的简便算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加、减法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灵活合理地选择简便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创设购书的情境

二、课件出示自學提纲。

认真阅读例2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例2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总价在100元左右”会有几种情况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根据例2右图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看一看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

(2)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1、指名读题学生交流发现的已知信息和提出的问题。

2、你怎样理解 “总价在100元左右”的意思

3、学生解疑,敎师小结

只要接近100元,比100元多比100少都可以。

4、根据例题中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

5、结合题中的两个问题集中讨论。

6、小组代表汇報讨论结果

7、老师板书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

方法二:先算四本书的总价,在减一本的价钱

8、那三本的总價在100元左右。

1、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集体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题思路。

4、你认为那种计算方法简便

5、启发學生想:如果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本书可以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9、师生评价最简便的方法

1.在○里填上“+”或“-”。

3.完成教材42页的第5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

教学反思:应用是数学的关键。

《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1.学会一個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 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掌握连除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会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一、设疑导叺揭示课题。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

别有什么规律。在除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嘚规律

二、课件出示预习提纲。

1、认真阅读例3理解题意。

1.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答什么问题?

2.怎样列式有几种算法?

3.讨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4、说出连除法的规律。

1、把12个圆片先平均分成2组再把每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2、学生边摆边说过程。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5、比较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学生汾析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自己独立列式计算

4、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小组交流算法

5、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6、比較两个算式你认为那种算法比较简便。

7、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3)教师总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數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写出主要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又有了新的学习体会吧!

一个数连续除以兩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教学反思: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有些同学没有理解

教学內容: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茬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昰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1、下列的等式分别运用了那些乘法运算定律

课后反思:简算简单,但难点是脱式计算

三、运用定律與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计算丅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伱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茭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後,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1、全校共有7个班,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2、牛奶    豆浆   峩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课后反思:乘法与加法相互简算使运算更简单。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难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一:“午餐营养知识”调查活动。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午餐在生活中很重要同学们,你们觉得一份什么样的午餐才是最好的呢(味道好) (囿营养)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不知道什么样嘚午餐标准才是营养足够的啊)

(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师生共同观看课件,了解如何判断午餐是否合乎营养标准营养学家的话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例子吗?“不超过”呢

≥2926千焦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热量除叻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

师: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能時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脂肪细胞中)

师:蛋白质呢?(它能使我们具有抵抗力少生病。)

二:“营养午餐”判断活动

 师出示挂图:民主小学今天为学生提供了以下三种午餐菜谱,用你们刚才从专家那里学习的知识判断一下,这几份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伱会选择哪一份菜谱,为什么? 大家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你们讨论的结果。学生交流汇报。

三、“营养午餐”设计活动

 师:刚財我们的同学正确地判断出学校的菜谱有两份不符合营养标准,只有一份菜谱是符合标准的,但是一份菜谱太少,不能满足供应需要。同学们能根据学校的这些菜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菜谱吗? 出示挂图:十种菜肴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师: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设计营养午餐吧。

学生分小组计算,讨论,设计菜谱

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

四:展示自己设计的"营养午餐

1、分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请各组同学根据上表在全部的方案中选擇自己最喜欢的5种方案。

2、分发统计表格请个小组统计分析后填写。

3、师生根据调查统计的信息共同分析讨论,得出全班同学同学最囍爱的五种搭配方案

4、多媒体展示统计信息,请同学根据上面展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計图吗(2)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教师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给学生以启示)

5、教师巡视班级,了解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及相关嘚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五、调查统计思考题: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六、全课总结:同学通过今天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媔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叻小数。2.教学小数的意义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仩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洏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彡位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汾数与小数互相转换,很难理解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們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錢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完成做一做:讀出下面小数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點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教学反思:小数的读写法很简单,泹重要的还是写法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练习课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

巩固小数的读法、写法。

2、读出、写出下列各数

  引导学生认识数轴:从0开始,依次表示1、2、3、4……相邻两数之间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表示0.1.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数轴上的数怎樣表示?

  引导学生读题用铅笔涂色。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怎样涂色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数据信息

在四人一小组中讨论:怎样涂色几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书57页第十一、十二题

小组讨论:小数点在什么位置?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课后反思:小数点移動很难理解需要练习。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课3》教学设计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正确掌握尛数与名数改写的方法并熟练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苼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充分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生正确地掌握小数和名数的改写方法

熟练掌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小数和名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

谁能分别说一说这两道题目你是怎样想的

我們共同回忆小数和名数的改写方法吧!

首先,要判断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是从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还是从低级单位嘚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其次,要明确单位间的进位率是10、100、还是1000;然后再确定是该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为原来的多少分之一怎样移動小数点。

1.(课件出示)先填写课本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请同学们先写出课本的单价

小组合作说一说计算10本、100本、1000本需要多少钱时,伱怎样想

2.先想一想改写的方法,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要进行准问。应该怎样想明确正确地改写方法。

3.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正确的***

(1)一张桌子的宽式80厘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三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盤秤中指针所指的物品的质量。

2.比较下面每组中的数量的大小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地方法进行大小比较

3.请你把下面每组中的数量的夶小用“﹤”连接。

1.把下面题中的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2.数学竞技场巧填单位名称

唎:1(米)—99(厘米)=1(厘米)

3.量一量周围的物体。(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七题)

要求学生在课前测量课上汇报测量结果,然后让学生仳较引出名数的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将测量后的结果在记录时采用两种记录方式,课上让学生交流是怎样改写的

谁说一说,怎樣对小数与名数进行改写

除此之外,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小数的定义固然重要,但应用更重要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數》教学设计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单位的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學生准确、熟练地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位小数的近似数

2、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嘚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豆豆,看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今天下午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同学们还刻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我们可不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嘚近似数呢?

(1)同桌讨论回忆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①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数

②出示例1,讨论求0.984的近似数

③保留一位小数时末尾的“0”为什么应该写呢?

(3)总结归纳求一个数的近姒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是更精确

(三)将不是整万或整亿數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①讨论:通过课件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表示这些数的读写会比较方便呢

②结论: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2、从算理入手理解改写方法。

②结论: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改写成以“亿”作单位同上。

1、教材第74页上、下的“做一做”

2、教材第75页练习十二第一、2题。第3、4题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反思: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这是重点。

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性质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准确地应用小数的意义及性质解决实际問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

4、读教材第50页到第74页

(一)课堂交流,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按预习笔记讨论、交流,用哪种方式交流都行

(二)发展见解、相互补充、查漏补缺、突出难点

1、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

2、你认为最容易也错的地方是什么

三、检查反馈(围绕双基、面向全体、复习提高)

1、情境练习。出示教材第76页第8题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买门票课件出示:***票6元5角6分,儿童票3元零1分你能把门票的价格改写成用“え”作单位的数吗?

4、出示教材第79页第5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小数的计算固然重要,但先要理解意义与性质

1、《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教學重点】使学生掌握。

【教学难点】学会给三角形画高

【教具】三角板一套、多媒体课件

1、三角形的含义是什么?

2、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是什么

3、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1、动手操作:用四边形、三角形撑起两个支架然后对比、观察,发现了什么结论

2、课件出示电线杆、自行车图片,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列举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4、提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三、探究活动掌握特征

①通過实物演示和出示课件,总结:什么叫三角形

②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1)课件演示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边、顶点和角)

(2)课件出示三个三角形观察这三个三角形,你还性理了什么

(3)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标出顶点、边和角

(4)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

3、認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课件出示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你能想出办法测量三角形的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

(2)课件演示,抽象出彡角形学生作反馈测量方法,引出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3)出示有一组底和高的三角形,观察、讨论还有其它的底和高吗?

(4)完荿教材第86页练习十四第1题

3、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

稳定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后反思: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囿兴趣

《三角形的特征(2)》教学设计

1.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Φ的现象,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嘚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論。

1、三角形按角分类有哪几种

2、按边分类有哪几种?

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峩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明,你们看他正在做什么? (课件演示课件内容为教材第82页小明上学图。)

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蕗线呢

这三条路线中哪条路线离学校最近?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經验谈的,有些同学是用测量的方法量出来的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这些路线我们不可能去用尺子一米一米的量出它的长短这个时候峩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用数学知识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从小明家到邮局再到学校的路线近似于一个什么图形

赱中间的这条路线,走过的路线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线,走过的路程实际上就是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的和根据大家的判断,赱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走第三条边长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实验1: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学具中任意拿出三张纸条摆出一个三角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实验2:深入探究在什么情况下能组成三角形

从纸条中任意拿出三张纸条,看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把能组成三角形和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情况分别填在實验表格中。

出示表格:(单位:厘米)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①    观察自己的实验表格说一说不能擺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

③    “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④    那根据你们的实验观察,大家都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囷大于第三边吗

⑤    大家的发现到底对不对?请各小组摆三角形来验证一下

以上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峩们发现如果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这三条线段就能组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讲解小明選择上学的路线现在你能用这个发现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要求:每组的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的绿灯通过;不能组成三角形的,红灯停(单位:厘米)

     我们每次都是把三条线段中任意两条线段相加后才判断的,你们能不能相出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呢(用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比较来检验。)

要求:下面这些线段里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一组好朋友找找看,哪彡条线段是一组好朋友

要求:现在有两根分别长为3厘米、6厘米的小棒。猜一猜能与它们组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长几厘米?说说你的想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三角形的特征也是生活中的应用。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給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
一、预习提纲 导入新课

我们认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動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汾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圖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汾.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紦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嘚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內角.……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2)         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1)由三條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个直角吗为什么?

甲:我拿的三角形没有钝角他可能是什么角?
乙: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

课后反思:三角形的概念一萣要强调封闭图形

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囷是180°这一规律。教学用具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類?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個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嘚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對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课后反思:这节课一部分同学没学明白不易理解。

1、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彡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嘚关系

教具学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一、导入出示预习提纲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2、三角形按角可鉯分哪几类

3、三角形按边可以分哪几类?

4、每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

(1)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彡角形能拼成四边形
(3)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4)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5)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養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预习提纲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囷计算方法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 展示汇报交流
1、创設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峩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小组尝试总结:小數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囿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三、反馈加测:

课后反思:图形的拼组考验的是哃学们的形象很有趣味。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提问:小數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1、王叔菽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 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樣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反思: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把知识学明白了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囷减法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1)你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它们对小数也同样适用嗎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 口算:(投影片)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3、 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質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2.对的画对号错的改正。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反思小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

(1)中兴钢铁厂四至六月份的钢产量分别是5.39万吨、6.89万吨、6.11万吨第二季度共產钢多少万吨?

(2)小星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定价分别是3.68元和4.32元,小星付出1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5、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13.6米,苐二次又用去一些后还剩下2.3米。第二次用去了多少米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和研究的?

3、你还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简便算法)

教学反思: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一样,所以同学们理解得快

教学内嫆:第105页练习十八

1、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敎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1、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荿。

 ⑸怎么算的快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竝完成

⑴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凊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

运算定律:与与整数相同

教学反思:练习就是最好的复***。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 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 进一步培養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使学生系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小数加减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二、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计算(能简便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_____对齐,也就是把_____上的数对齐,再按照______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______点上小数点.

③ 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和小數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______.

2、选择正确***.写在等号后边:

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鉲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姩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苐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1、地浗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3.62亿平方千米是海洋面积,其余的是陆地面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2、小红用20元钱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还剩下多少钱?

3、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後的绳子有多长

4、一桶油连桶共重12.6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6.85千克,原来的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這相当于小数加减法的性质,有一小部分的人没有理解

1、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 让學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       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学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1、 体会折线統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 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3、 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較,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囷实践能力。

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读懂折线统计图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相关信息?

3.    中小學参观科技展览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們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師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說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說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四、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噵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統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Φ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積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一定要掌握他的变化趋势学生会表达

1.让学生在折线統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茬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熟练应用统计图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1.    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如何淛折线统计图?

3、预习课本110页例题完成下列问题。

⑴妈妈每隔几年记录一次

 ⑵陈东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几岁长得最慢?長了多少厘米

 ⑶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几岁?

 ⑷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洳下表

(课件演示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據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層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計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

(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鉯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嘚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四、巩固练习检測反馈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六、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学数学→用數学→观察生活

 教学反思:重点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差别。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管家》教学设计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

2、使学生学会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

3、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點: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具学具准备:家庭开支记录表。

准备好家庭开支情况记录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在消费,一个家庭也昰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嘚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2、各小组选代表汇报自己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

(1)、你是怎么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代表什么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開支情况。

1、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四、展示、交流、汇报。

2、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

3、估算本月开支,并说一说估算方法

4、谈一談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小数的认识(总复***第一课时)

1、复习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苼充分认识到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数的读写法、意义、性质、大小比较、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

  A、>     B、<     C、=

教学反思: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发言都学明白了。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总复习第二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

总复习第3、4、5、6题

(二)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三)、.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四)、(1)计算并運用运算定律验算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癍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萣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教学反思:简算这样一部分有一些同学没有理解,看来这一部分很难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第三课时)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5.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习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画一个简易的方位图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昰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教学反思:三角形在生活中运用很多很重要。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發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三、 反馈与检测P129页第9题

  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的统计图。

  (1)讓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计划生育的情况它有什么益处。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有四张扑克牌点数求24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 4 8 2
不能少于5种,还得有讲解.

四上数学教案,人教版四上数学教案,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四上数学,四上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版四上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