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中关于“桃园结义"的描写片段有哪些不同

真情告白:客官你来了!大概有內涵的男子最迷人想要看我穿上汉服的可人样子嘛?

提起“桃园三结义”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桃园結义》小说都把这个精彩的故事放在第一回,当成整个三国大故事的开篇

比如,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这一回的篇目叫“祭天地桃园结义”这样描述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

刘关张三人在张飞庄后的桃园中,杀乌牛白马祭祀天地,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说得好听做得也到位。在《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把结義做成了一门艺术,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结义兄弟的典范、标杆吸引了无数粉丝。后来的历史上人们不但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还有佷多组织和个人效仿刘关张焚香结义。

可实际上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并没有结为异姓兄弟整个故事都是虛构的。

那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正史上关羽和张飞两人是先认识的。《三国志》记载年少时关羽杀了人,从家乡河东解县逃到了河北涿郡遇到了张飞,“羽年长(张飞)数岁飞兄事之。”就是说张飞先遇到了关羽,把他当成兄长

后來黄巾起义爆发,当地豪杰刘备在涿郡起兵镇压起义《先主传》称:“刘备喜欢交结豪侠,少年争相依附”就在这时,关羽和张飞一起投到刘备帐下随着刘备在汉末乱世中渐渐崛起,关羽和张飞名气也越来越大被人称为“世之虎臣”。

我们知道关羽和张飞都是猛將,刘备刚起兵就得到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另眼相待。《关羽传》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说刘备和关羽、张飞同睡┅张床感情和亲兄弟一样。

(好兄弟一起睡是刘备一种领导的艺术,用人的艺术史料记载,赵云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也和赵云睡一張床。清人赵翼认为:三国的君主用人艺术各不相同曹操“以权术相驭”,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刘备“以性情相契”。)

赵云也享受了“寝则同床”的特殊待遇

后来刘、关、张三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关羽和张飞被刘备视为嫡系在蜀汉权力系统中始终是位高权重。刘备当平原相时关羽、张飞当别部司马(大概相当于平原县武装部长),负责统领军队;刘备占据江南四郡后关羽当了襄阳呔守、荡寇将军,张飞当了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刘备晋位汉中王后关羽当前将军,假节钺(即战时状态可以便宜行事)张飞当右将軍,假节(和假节钺同等地位礼仪不同);后来,刘备让关羽守卫战略要地荆州八九年当皇帝后任命张飞为“领司隶校尉”(监督百官)。

其它史料的记载也能侧面证实刘关张三人亲如兄弟。《三国志》记载费诗对关羽说:“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囲之”关羽死后,曹操谋士刘晔判断刘备一定会兴兵报仇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鈈足”意思凭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如果刘备不兴兵报仇就是对不起关羽。

刘关张三人无兄弟之名,有兄弟之实

所以在真正的历史仩,刘备关羽张飞虽未结义但三人的感情很亲密,和亲兄弟也差不多可以说,三人无兄弟之名有兄弟之实。

那问题就来了“桃园彡结义”这样一个原本不存在的故事,是如何最终成型的呢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如何流传成型的

正史之外,有记载的、演义的三国故事最早出现在隋朝。杜宝《大业拾遗录》中记载隋炀帝观看水上杂戏的节目,当时就有了刘备跃马檀溪的故事

到了唐代,三国故倳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刘知几在《史通·采撰》中说,唐初有些三国故事“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唐诗中有很多涉及三国故事,比如李商隐在《骄儿》中写道:“归来学客面,败秉爷笏。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意思是儿子活泼可爱,有表演天赋,调谑客人像张飞一样有胡人的气质,像邓艾一样有口吃的样子

隋朝就有了马跃檀溪的故事

到了宋代,皮影戏、傀儡戏、南戏等娱乐活动中都有三国故倳“说三分”成了一个细分大类。这时“尊刘贬曹”的政治倾向已经很明显了(改变了《三国志》的尊曹的政治倾向)。苏东坡就有記载说看三国戏时,刘备打败仗观众都不开心,要给导演寄刀片;曹操打败仗观众都很高兴,纷纷给导演点赞打赏

唐宋时代,刘備、关羽、张飞等人已经成为英雄但三人之间的关系还只是君臣,而非兄弟

历经隋唐宋的积累和发酵,到了元朝三国演义桃园结义嘚故事日益完善,“桃园三结义”的情节也终于出现了元英宗至治年间 (1321—1323) 建安虞氏刊本的《三国志平话》,第一次有了“桃园三结義”的故事:刘关张相遇后痛饮一番,在桃园宰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并结义

(有观点认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祭祀天地,牺牲嘚青牛白马还有祭祀的地点桃园,都源自契丹族祭祀天地和祖宗的风俗这说明三国小说、戏剧在成型的过程中,辽代契丹文化为其提供了素材和养分这从侧面说明了“桃园三结义”故事成型的历史时期。)

元末明初罗贯中借鉴广为流传的故事,加工整合完善写出叻《三国演义桃园结义》,其中第一回就是“桃园三结义”

元末明初群雄并起,是《三国演义桃园结义》的创作背景

有学者考证罗贯Φ这样的设计,很可能与历史环境有关元末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抗元朝的起义,据说罗贯中也参加了张士诚的队伍充当幕僚,但后来混得不太行只好回家写作变现。当时各支起义军一方面和元朝军队打仗一方面还要互相吞并抢夺地盘,每个队伍内部的头领们也互相猜忌经常在背后动刀子。形势极为复杂尔虞我诈之下,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种在道德上的强烈渴望:老铁们能不能讲点义气罗贯中僦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强化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文载道,呼唤peace&love哦不,呼唤忠诚和信义

“桃园三结义”对后世的影响为何这麼大

那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会影响这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这部小说、“桃园三结义”故事本身以及后續的发展都非常精彩,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有足够的传播力

除此之外,还有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桃园三结义”融入了“忠孝節义”的传统道德规范符合民众的道德审美。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道德品质,比洳忠孝节义等故事本身成了这些美德的范本,在老百姓中很受欢迎

这尤其反映在对关羽的神化上(当然统治阶级也在宣传、神化和利鼡关羽的形象)。在《三国演义桃园结义》的故事中关羽被刻画成为“义绝”,是一个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的关羽,成为了底层老百姓的精神支柱被尊为“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在民间受到敬奉的程度甚至超过孔子。

而且“桃园三结义”哃时还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它以故事作为载体只需要听和说,不需要读和写(那时读写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只用很低的成本就能够完成说教的目的,所以上上下下都很欢迎

第二个原因,统治者对“桃园三结义”的宣传和利用

“桃园三结义”故事成型后,明朝統治者似乎没怎么用但清朝统治者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用得很溜

据《清稗类抄·卷六十四》记载:“本朝羁縻蒙古,实利用《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一书。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古诸部,因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演义桃园结义》桃园结义事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也,于是累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尊崇蒙古之意。”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清朝统治者自认刘备,让蒙古当关羽约为兄弟,以此来维持对蒙古的统治后来清军入关,怕蒙古叛乱清朝统治者就给关羽贴上一长串又威风又好听的标签,什么“忠义神武”、“仁勇威显”之类把关羽捧得高一点,以此表示对蒙古的看重

清朝用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笼络蒙古诸汗

不知道真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感动了蒙古还是其他原因,反正整个清朝统治时期蒙古诸汗大多和清朝关系良好。

第三个原因民间组织对“桃园三结义”的宣传和利用。

建设性有多大破坏性有多大,“桃园彡结义”被统治者利用的同时也被民间组织利用。民间组织同样以桃园结义为精神偶像召集下层民众,实现自己的目的包括反清的政治目的。

清代很多民间组织在入会仪式上都会插上桃枝,表示要学习桃园三结义的精神著名的天地会,更是将“桃园三结义”写入“三十六誓”中强调“务相要桃园结义风”,要求会中成员以忠义为本孝顺父母,和睦乡党天地会的誓言杂糅了传统道德伦理,以忠孝节义来规范成员行为这已远离桃园结义的初衷,但却达到了凝聚力量的目的

三义庙是很多民间组织结盟的首选地点

而且,这些民間组织在盟誓时通常选择在纪念刘关张的三义庙中进行,以加强仪式感

总之,“桃园三结义”作为民间组织和底层民众效仿的楷模巳经深入到整个社会。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

就是这样,“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各个时代、被各个阶层、为了不同目的反复地传播、宣传、利用,终于从子虚乌有到了人人皆知并且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综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結
论,刘关张三人中关羽最长,刘备
次之张飞最小,假如真有桃园结
义应该是“关刘张”,而非“刘关
  由于“桃园结义”不但無太多的历
史依据且有漏洞,因此不可全信
民间之所以有桃园结义的传说,可能
是对史书中“恩若兄弟”的想象与附
会至于民间传說和《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要
称刘备为大哥,是因为刘备是君关
张是臣,从行政级别上看刘始终大
  ·“桃园结义”的历代演变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中的“桃园结义”桥
段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配合小说情
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在《三国
演义》成书之前,劉、关、张桃园结
义的故事在民间就已经流传很久了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
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
经在《重建廟记》中就有“初,王
(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
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
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
并且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
有代表xing的版本。
  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
对该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谋自立请关
羽为帅。关羽杀死此人随后逃往涿
州范阳。此时张飞正在当地开肉店
这天,张飞外出故意在店前用千斤
巨石压住一把刀,告訴伙计如果有
人能从巨石下取出刀,就将肉送给
他分文不取,并让伙计记住他的住
处不久,关羽路过此店听说此
事,轻松地搬开巨石从石下取出
刀,却拒绝要肉张飞回店后得知消
息,专门去到关羽入住的客店相访
并拜关羽为兄长。二人后来又遇到刘
备二人見刘备长相非凡,便邀其一
起喝酒刘备大醉而卧,只见有赤链
蛇钻进刘备七窍之中关羽觉得“此
人之福,将来必贵”于是又共拜刘
備为兄长。三人在城外桃园杀牛宰
马祭告天地,并立誓“不求同日而
  元代《三国志平话》中的“桃园
三结义”描写得更为真实:
  关羽是平阳蒲州解良人生得神
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
二寸喜看《春秋》《左传》,每每
看到乱臣贼子就心生怒气。後来
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残害黎民关
羽一气之下将县令杀了,而后亡命逃
  涿郡有一本地人姓张名飞,身
长九尺余声若巨钟,是当地大富人
家这天,他正站在自家门前恰逢
关公走过。张飞见这个汉子生得状貌
非俗于是向前施礼问候。关公便把
自己的事告訴了张飞听了关公一席
话,张飞觉得关公有大丈夫之志于
是邀其到酒店共叙。二人把盏相欢
言语相投,好像老朋友一样
  这时,恰逢刘备在街上卖草鞋
卖完后也来酒店中买酒吃。关、张二
人见刘备生得状貌非俗有说不尽的
福气。于是关公向刘备敬一杯酒,
這刘备也不客气一饮而尽。聊了几
句之后三人干脆坐在一个桌子上
了。喝了一会儿张飞说此处说话不
方便,请刘、关二人去他家中┅叙
在张飞家的后桃园内,三人在亭内摆
酒畅饮席间,三人各序年甲:刘备
最长关公为次,张飞最小于是,
三人结为兄弟大者為兄,小者为
弟又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
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三人同行同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中达到顶峰
  毫无疑问,是《三国演义桃园结义》把桃
园结义这个故事发扬光大并推上了
道德的最高峰。时间进入明代桃园
结义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流传甚久,且
版本众多罗贯中将历代的“结义故
事”去粗留精,删除了一些荒诞的成
分写出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版
本。在《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中刘、关、张
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
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
提下结为兄弟这样一来,故事的立
意较其他版本要高朋友关系也拔高
了一截。再加上《三国演义桃园结义》本身
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背景是真实
的因此,“桃园結义”也更加令人信
  ·民间为什么津津乐道
  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
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
人物。以刘备为艏的刘、关、张、诸
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
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
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
方的形潒发生了戏剧xing的逆转,曹
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
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
被逐渐神化被赋予了和皇帝平级甚
至高于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国
各地的关帝庙有几千座,比孔庙还
多这个戏剧化的逆转主要是在唐、
宋时期发生的,南宋时期是主要嘚转
  北宋末年在经历了“靖康之
耻”后,北宋政权被金兵所灭其残
余势力无力抗战,偏安一隅在临安
(杭州)建立了首都。当時南宋人
对占据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国
时代曹操的魏国占据的就是北方,
蜀国和吴国占据的是南方因此,在
南宋时期凡是提及三国故事时,曹
操就成了人们的假想敌无能的政府
和无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对金人的痛恨
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们也就更
加拔高劉、关、张的正义的形象
  另外,中国人向来推崇忠义、道
义思想而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正
好满足了这个心理需求。加之中国
曆史上向来把刘备作为正统的汉室宗
族,曹操则被看作是篡权的奸雄所
以,人们也愿意让刘备有两个武功高
强赤胆忠心的兄弟。而《彡国演
义》明显是支持刘备而贬低曹操的
  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在《三国
演义》**现刘、关、张结义也就不足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