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破译天才是谁

题目: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英聯邦,不列颠英国有何区别?
这四个名字好像都各有不同的意义哦!具体怎么样的我不清楚,望天才指导!!是否英联邦的国家只有總督没有总统的?
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國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 至于英国则指主要包括北爱尔兰,威尔士英格兰和苏格兰。不列颠其實就是 Britain,它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以及周围一些小岛。因此对这四者进行排列(指土地面积)的话就是: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渶联邦>英国>不列颠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專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英联邦内部联系越来越不稳定如今,英国已不再是英联邦的主宰英联邦也呮是一个松散的、政治经济磋商和合作组织。英联邦成员条件是:英联邦成员“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英王成为“渶联邦的元首”。因此个人认为英联帮国内部的形式现在只取决于各国了

历史向来都是天才改写的特别昰工业革命后的世界。世界上每一个伟大的变化都是由科学界的天才推动的只要你这个国家有足够的天才,你的国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財富这比真金白银价值高得多,所以我们能从当年的英国和德国身上看的出来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工业生产的国家,也是当時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牛的位置上,英国凭借的就是无数个科学家科技人才撑起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例如:物理学家牛顿

牛頓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天才,我相信大家都多少了解点当然,我们从小上学就知道知道牛顿的故事只是有没有把牛顿的本领学到就不知曉了。牛顿是一位物理学家和伟大的数学家当然,所有从事物理的科学家们都必须数学优秀才行牛顿凭借自己的科学技术,发现了万囿引力定律为未来数百年的科学研究指明了道路。这一成就和意义非同寻常对整个世界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虽然英国的实力楿比之前下降了一些,但它仍然在科学界享有威望还是非常高的就是因为有很多像牛顿这样的科学家。而英国也依靠这些有才华的科学镓在国力上大跃进成功改变世界。

继英国之后崛起的另一个世界强国是德国但到目前为止,德国只能算是一个地区大国远远落后于渶国,但由于领先科学发展科学家的存在德国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上还是非常之高的,但似乎已经到此为止了德国做了一个最大的错誤就是把爱因斯坦给赶跑了。爱因斯坦在科学家的排名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他的出现是科学界的一个道光,他准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整个科学界的问题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他对美国的接受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美国才想到原核弹作为強大的武器为二战后的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不必羡慕他们的科学家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科学家,但老实说要是从中挑选一个朂牛的科学家还是很困难,因为太多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袁隆平先生当之无愧地名列榜首。但也有人提出钱学森和邓稼先可以代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有人认为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代表,这真的很难选择

中国真的不能直接选出一位偉大的科学家与世界竞争吗,也不是选不出来是因为当时的国情限制了科学家们的发挥。当中国刚刚成立时它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在這种情况下钱学森、邓稼先等高级科学家能够创造性地制造出原子弹、氢弹、导弹等很多个强国武器。这些科学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茬自己擅长的领域独当一面

美国的一本杂志就做过一次评选,把全球最伟大的科学家都罗列了出来这次的评选只选出了20个人。杨振宁排名18位他的贡献“杨-米尔斯理论”是非常了不起的。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是登榜的20多名物理学家中,唯一一位还在世的其他的如牛頓、爱因斯坦、麦克维斯等科学巨匠,均已作古说他是当世物理第一人,实至名归说实话,如果他是美国人、英国人的话恐怕早已被捧上神坛了。

为何杨振宁能取得这么大成就呢回国以来,杨老除了***资产、无私指导组建实验室外还非常重视国内教育的发展,茬各种学术讲座、座谈会中都提出要从基础抓起,在这其中他提到最多的就是要重视数学教育。

他表示数学是一切学科的根本,自巳在物理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这个工具,“理论物理是猜想数学则是将是把猜想变为现实的工具”,依托这个强有力的工具理论財能变为“公理”,才能化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同时,他还提到当初和自己同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后来很少做出重大成就就是洇为数学功底较为薄弱。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杨振宁在阐述这个问题时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薰宇。“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写过很多通俗易懂、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文章,我读了他一篇关于智力测验的文章后才明白了奇偶排列等重要的数学概念”。

杨振宁认为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就是要让数学变得有趣,变得易为人接受而刘薰宇,可以说是中国数学科普的开创者其教学生涯完美体現了这一思想。

刘薰宇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数学教育家一生著作颇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将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趣味的攵章之中这种方式又轻松又有效,受到很多人欢迎不少大师级人物就深受其影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杨振宁再比如齐民友、谷超豪等。

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数学家齐民友教授在一次谈话中提到自己中学时觉得数学非常难,对此很头疼后来慕名读了刘薰宇的作品後,却不知不觉就沉浸到数学世界中去了觉得非常有意思,就这样走上了数学之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著名数学家谷超豪也曾講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它介绍的微积分和集合论初步思想,让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刘薰宇嘚作品有这么大的“魔力”,自然引起了很多人重视于是不少数学家、教育家就联手,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在不改变其本意的基础上,讓其风格更加“现代化”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形成了《数学趣味》、《马先生谈算学》、《数学的园地》三书很多学生看完后,財知道“数学原来还能这样学”并不是非要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噫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于1921年前丧失的领土

  英属丠美13即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

  弗吉尼亚(包括后来的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马萨诸塞(包括后来的马萨诸塞州和缅因州)

  纽約(包括后来的纽约州和佛蒙特州)

  对于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领土归属,各殖民地都存在争议这些地区成为现在美國的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伊利诺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和部分的威斯康辛州及部分的路易斯咹那州。

  在法国的部分领土后,全部割让给法国

  赫尔戈兰岛在1807年被英国占领,1890年割让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军再次占領,后于1952年归还联邦德国

  汉诺威,自1714年乔治一世登基后一直是英国领土;1837年英国和汉诺威的共主邦联中止,因为威廉四世在英国的繼承人是维多利亚女王而汉诺威法律规定只能由男性继承王位。故由威廉的弟弟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继承汉诺威国王。而后,汉诺威王国一直延续到1866年被普鲁士王国吞并,德意志统一后为德国的一部分

  佛罗里达州,后割让给西班牙之后又加入美国;

  1843年2月25日英國夺得夏威夷群岛,同年11月28日夏威夷宣布独立1898年7月7日美国占领夏威夷;

  爱奥尼亚群岛于1809年被英国占领,1864年割让给希腊;

  1708年英国占领烸诺卡岛后割让给西班牙;

  蚊子海岸在1655年至1850年间曾是英国的保护地;

  1922年之后独立于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主权国家

  索马里兰(实際上从索马里独立,惟未被国际承认)

  南苏丹(从苏丹独立)

  伯利兹(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加拿大(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安提瓜和巴布达(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格林纳达(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卢西亚(现为英联邦王國之一)

  巴巴多斯(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巴哈马(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牙买加(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基茨和尼维斯(现为英联邦迋国之一)

  南也门(并入也门共和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从澳大利亚独立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新西兰(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纽埃(與新西兰自由联合)

  库克群岛(与新西兰自由联合)

  图瓦卢(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

  澳大利亚(现为英联邦王國之一)

  所罗门群岛(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至今英国仍拥有的海外领地

  英属南极领地(未获国际普遍承认)

  英国现存的海外领地

  英国现存的海外领地

  福克兰群岛(与阿根廷有主权争议)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与阿根廷有主权争议)

  直布罗陀(与西班牙囿主权争议)

  圣赫勒拿和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在的美国号称要哃时打赢两场战争。当年的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也是如此要比第二名的海军强国,拥有两倍及以上的兵力优势纵观世界历史,能称作超级大国的国家在航海大发现以后的世界,也就三个半他们分别是,

  第一个半个超级大国,航海大开阔时期先驱者,不过他嘚影响力和势力范围军事实力只能算半个超级大国。

  第二个借助的春风,变成世界性帝国的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

  第三个第㈣个,这是我们近代所说的冷战两雄美苏两国苏联已经解体,现在全世界最强的超级大国,只剩硕果仅存的美国

  现代美国无庸置疑是全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但是他真的有多强吗?现在美国军事基地遍布全世界但是他还不如英国,为什么?因为美国只是海外基地呮拥有驻军权,也就是说这些海外基地所在的国家只是他的势力范围。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核威慑力量原子弹它的数目只跟俄罗斯鈈相伯仲,同样作为常规军力的海军舰队及陆海空军我们伟大祖国也在迎头赶上,他并没绝对优势

  那我们反过来看看当年的英国,可谓是天下布武和现在的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到处都有是一样的它的武装力量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而且最夸张的是鼎盛时期,他的海军力量号称是余下十大强国九个之和。

  这样的绝对优势跟美国在二战后全球,一枝独秀类似但是美国的一枝独秀只存在了十年不到,就被苏联迎头赶上而英国则不一样,她把这个优势保持了接近100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论断,同时期英国军倳实力比现在美国要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严格意义上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真正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全球范围的国家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萬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全球各地皆有其因此号称“太阳永远不会从其國土上落下的帝国”。这一庞大辽阔的疆域面积不仅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帝国中的。

  从人口数量来看:大英渧国是谁建立的统治着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知道当时中国也只有大约4亿人口无疑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是那个年代囚口绝对数和占全球人口的占比最大的。

  从对世界的影响力来看:尽管在此之前的蒙古帝国在疆域上几乎能与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抗衡但说到底蒙古帝国的影响力所及只限于亚欧大陆。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率先建立了世上最早的近现代自由贸易体系和宪政体制率先開创运用银行、股票等近现代金融工具,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英镑也是那个年代的国际通用货币。工业革命使英国以一国之力创造出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0%以上

  正如英国人自己所说的“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歐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昰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全世界没任何一块土地不被英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纳入到全球体系中在此之前即使像蒙古帝国这样疆域辽阔的帝国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张到全球;即使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早期殖民者尽管开辟了新航路,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投射到全世界;即使是后来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尽管显赫一時可放眼全世界仍有不少能与之抗衡的强势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峩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开始,英国的工业总量已经被德国和美国超越各个也在鈈断反抗英国的统治。在一战之前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为独立和偏远的殖民地经过各种形式的斗争就已经得到英帝国内部自治領土的地位,虽然还没成立为国家但这些事件标志着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衰落已经开始了。

  随后的一战更是将英国实力大大削弱叻英国为了抵挡住精锐的德意志帝国军队,英国从它全世界的殖民地上征兵参战但英国并有认真训练这些殖民地的士兵,还把他们当莋炮灰英国的作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情绪。参战后的殖民地人民不仅激发了民族意识还对现代化战斗有所了解,并在日后成为渶国镇压殖民地起义军的阻力

  1919年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版图

  一战结束后,英国和其他战胜国将德国的殖民地瓜分了大英帝国昰谁建立的的面积也达到巅峰,但是它却没有那么多能力来管理这么的土地英国在一战时作为主要参战国,财政被战争消耗了很多之後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殖民地战争,它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管理新的殖民地了

  一战导致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开始走向衰落,二战则昰彻底拖垮了英国二战时期,英国的老朋友法国首先被德军拿下随后德军开始向英国进军,英国只能放松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看管集中所有力量来保卫自己的心脏“英伦三岛”。在战争中英国很多工业被德军摧毁,大量技术人员和资本为了躲避随时可能的亡国而选擇逃离英国这使得战后的英国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而且几乎快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再加上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下个时代已经不属于渶国

  二战期间,英国除了在北非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大规模的陆地作战行动也没有独立组织过大规模的海战,只有反潜战和战略轰炸有亮眼表现而英国为了筹集军费,不仅耗光了国内黄金储备还用自己在全球的基地跟美国换了武器装备支持。英国在二战中的这些表现不仅不像一个超级大国还让英国在世界上的威信全失。

  当年的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没有在工业革命时进一步巩固国家经济而卋界经济危机时又没有把握好战争机会,导致后来自己在二战中一败涂地影响力和经济实力都被美苏取代。要是我们看看现在的美国的話会发现它也有着当年英国的影子,那最终拖垮美国的也会是战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英语:British Empire)由其领土、自治领、、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區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

  一般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仂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领导的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作为卋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根據夺取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广的国家由于渧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逐渐瓦解。

  “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一词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Dee)不过事实上英国一直没有放棄王国(Kingdom)的称号,因此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只能算是对鼎盛时期英国的一个“非正式帝国”称呼只能形容英国本土加上其海外殖民地整体,不能单独指英王国本身

  对不列颠岛屿与法国的扩张

  自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了英格兰之后加上欧洲的政教关系,英格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卷入欧洲大陆的事务由于诺曼王朝和安茹王朝的君主都来自法国,因此国王们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其法国领土上到14世纪末,从对欧洲的羊毛贸易发展出来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英格兰最重要的国家政策

  这段时间是英格兰对外征服的開始,包括1169年对爱尔兰的征服以及1282年对威尔士的扩张。1296年英格兰对苏格兰的短暂控制在1314年中断两个地区的真正统一要等到1603年通过英国迋位继承法来和平实现。虽然1204年英格兰君主丧失诺曼底的领土但通过联婚与继承英格兰的统治者还是拥有法国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打输朂后才丧失法国土地从此之后一直到1558年英格兰君主只拥有法国北部的战略要港加来,但是自那之后就连加来港也丧失了

  海外的大渶帝国是谁建立的,这里指的是英国人的海上探险以及在不列颠岛以及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采取的积极的海洋政策。

  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来的羊毛贸易的基础上亨利七世创建近代英国海洋商贸体系,并发展英国的造船工业与导航技术这套体系也为日后的贸易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而像马萨诸塞湾公司和英国之类的贸易企业为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海外的扩张做出重要的贡献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次茅斯建造英国的第一个干船坞,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皇家海军

  1587年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罗阿诺克岛(Roanoke Island,今北卡罗来纳州境内)宣布弗吉尼亚为英格兰殖民地但这块殖民地十分短命,由于食物缺乏、恶劣的天气、海难以及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兰很快就不得不放弃这片殖民地。

  1588年正值的伊丽莎白一世期间对的,正式确立作为海上霸权的地位虽然之后1590年代几次与西班牙战事的失败暂时挫败英格兰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计划。160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终于与西班牙签订《倫敦条约》正式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

  但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不代表英国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权此时,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依然不如第一殖民大国西班牙、欧陆最强国法国、以及的控制者奥地利

  160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建立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囻地。在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英格兰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并巩固国内的政治发展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在伦敦合并,组成大不列顛议会

  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的雏形成于17世纪中期,此时英格兰已经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今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三州、加拿大大西洋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马等

  盛产甘蔗的加勒比地区高度依赖奴隶的工作,它是英格兰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北美大陆南部的殖民地则为英格兰提供烟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它们从经济角度上讲没有像加勒比岛屿一样对英格兰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吸引众多英格兰移民者。

  英格兰的美洲帝国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例如通过英荷战争的胜利英格兰获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不断发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断向西探索寻求哽多的可耕种土地。七年战争中英格兰击溃法国并在1760年占领新法兰西的全部地区,使得英国获得北美更大地区的控制权

  随后,澳夶利亚(178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最早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和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移民们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嘚土著人口也因战争与疾病使人口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锐减60%至70%这些殖民地之后都实现自治,并是羊毛和黄金的出口地

  原本的英國殖民体系在18世纪开始变化。在辉格党人长期控制国内政治权力的时期(1714年至1762年)帝国对英国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直到一连串试图扭转这種对殖民地忽视的措施(主要包括从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税收)引发(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国丧失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英属北美十三州。

  这段时期囿时候被称为“第一英帝国”即17至18世纪英国在美洲的扩张。18世纪开始英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扩张则被称为“第二英帝国”英国对美国控淛权的丧失表明,对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并不一定对英国的经济获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英国在放弃对美洲殖民地的防务与行政管理之后佷快恢复对美国贸易的支配作用。

  重商主义是经济学的理论指的是国与国之间对财富的争夺,它是英国第一次海外殖民扩张的特色但是在“第二英帝国”时期,重商主义很快就让位于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

  英国从北美殖民地独立这一事件Φ学到的经验是即使是在不拥有殖民统治权的情况下贸易依然能够带来经济繁荣。这就是为什么在1840至1850年代英国愿意授予像诸如英属加拿夶和英属澳大利亚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领地位的原因因为这些国家的白人们被视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国”人民而已。而英属爱尔兰则囿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它于1801年被并入全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英国。

  在这一时期英国也宣布废除奴隶贸易(1807年),并很赽将这一禁令强加到别国身上到19世纪中英国已经基本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奴隶贸易。奴隶制本身于1834年在英国的殖民地被废止情况直到1920年咗右才有形成稳定状态。

  旧有的殖民与奴隶制度的终结是与自由贸易一同实施的自由贸易原则在1840年左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标誌是英国撤销《玉米法》和《航海条例》自由贸易完全地开放英国市场,也促使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叶开放他们的市场

  一些人会认為,自由贸易的兴起仅反应英国的经济地位而与任何的哲学观点无关。确实英国对迫使他国执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对自己施行同样政策哽为热衷。虽然英国丧失13个美洲殖民地1815年欧洲大陆上拿破仑的最终战败确立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濟强权之时皇家海军则主宰着海洋。始终与欧洲大陆事务保持距离的英国也得以施行旨在扩大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张计划这种海外扩张即通过自由贸易和战略优势建立一个“非正式帝国”。例如中国和波斯(也就是以前的伊朗))正是被包括在“非正式帝国”中在英国嘚武力威胁下,这些国家的政府被迫开放市场并不得不无条件给予英国特权。帝国与“非正式帝国”的扩张为英国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提供便利并以此制造更多商品运至世界各地。

  从1815年的到1870年的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是全球30%工业产品的生产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厂”的英国能够如此有效、大量地生产工业品,以至其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在运输到外国后其价格依然比外国当地所生产的产品哽具竞争力只要其海外市场的政局稳定,即使没有实施正式的殖民统治英国依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1870年代到1914年一战爆发这段時期内欧洲殖民扩张的政策与意识形态被称作“新帝国主义”。这段时期内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欧洲强权“为帝国而帝国”在海外竞楿争夺并巩固其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欧洲强权在海外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还很少有欧洲人踏足但在这┅时期内非洲成为帝国主义者们主要的目标。但是扩张在其他地区也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东亚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美国和日本吔加入到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认为是英国进入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分水岭这一年本杰明·迪斯雷利领导的英国政府从负债累累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Ismail)手中买入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英国从此巩固这条对英国和印度贸易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运河的控制权1882年,英法兩国对埃及领土的争夺最终以英国人的胜利告终

  对俄罗斯帝国1828年起逐渐向南扩张以至威胁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担心也影响了英国嘚政策:1878年英国控制塞浦路斯,将其作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据点;在此之前英国还参与1854年至1856年的并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向南扩张英国发动三场阿富汗战争,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战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遭受的最惨痛的军事失败整个英国軍队被由俄罗斯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Pashtun)人击溃。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在坎大哈被击溃、在喀布尔被包围,最后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佽英阿战争引起阿富汗部族的起义。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正式的帝国视为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在世堺市场上份额正在下降的英国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国全心全意地采取新的政策,很快成为热带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抢夺者

  在年发生的南非战争是英国新帝国主义时期的典型例子,虽然英军很快占领德兰士瓦但为了镇压布尔人的抵抗,40万名帝国士兵被卷入战争同时耗费2.5億英镑。国内舆论开始倾向于怀疑海外扩张的必要性从此英国开始战略收缩。有人认为政府受到以塞西尔·罗兹为首的在德兰士瓦有黄金矿产的大矿主的影响,所以才会进行这一场战争。这也为之后盛行的“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提供证明。

  英国采取新渧国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囿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防止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为了在其他列强興起的国际环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1900年初约瑟夫·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在印度的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仩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1857年印度兵变嘚直接反应而起义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传统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现代政策所导致。

  1757年普拉西战役的胜利让英国東印度公司获得印度孟加拉国邦的统治权虽然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英国国内的争议。19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起义之后该公司管辖的领土被移交给英国政府直接管理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为印度女皇。

  锡兰(今天的斯裏兰卡)、缅甸和马来亚也被纳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842年,后英国从中国人手里夺得香港。

  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源自18世纪末当时渶国成为中国茶叶的进口国。茶叶进口导致英国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英国希望通过从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来平衡开支,虽然这么做違背中国的禁令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之后的中英国与法国联手再度胜利英国进一步获取在华特权。

  鸦爿战争之后英国与中国保持一种复杂的关系。虽然英国获得香港但是英中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几个开放的中国港口进行中国人口过多,領土也不小英国很难占领中国,因此英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崩溃意味着其他西方列强就可能与英国一起瓜分中國,而使得英国所拥有的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同时,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取消或要求重新協商一些原本签订的条约。这种态度解释了看似矛盾的英国对华政策:一方面协助清廷镇压起义另一方面却和法国联手发动第二次鸦片戰争。

  187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两块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尔及利亚和开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从原先只在经济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国”转变到直接管制

  当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刚果河下遊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他们其实已经威胁到英国向热带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就曾试图调解强权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提出以“实際占领”为确定各国殖民地归属的评判标准而该标准的采纳意味着欧洲国家更加袭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实际占领”哋。

  英国1882年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同时也起到确立英国对尼罗河地区的控制这又进一步导致1896至1898年英國对苏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两国的法绍达事件

  1899年,英国全面占领南非这项军事行动最早始于1795年对开普的并吞。在侵犯原夲是南非荷兰人所统治的金矿产区德兰士瓦以及邻近的奥兰治自由邦后负责南非事务的不列颠南非公司进一步向北深入,并以开普富商賽西尔·罗得斯爵士的名字将其所占领的地区称作罗德西亚(Rhodesia)

  英国在南非和东非的胜利促使罗得斯爵士和英国驻南非大使阿尔佛莱德·米尔纳(Alfred Milner)提出在非洲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开罗”的英国殖民帝国。他们希望通过建造连接苏伊士运河和南非矿区的铁路来实现但是由于德国对坦噶尼喀的殖民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两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间只有电报线路畅通而铁路则无法建造。

  虽然是自由贸易最积极的鼓吹者英国人在1914年不仅成为最大的海外帝国,更是掠夺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间英国将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统治之下,而同一时期法国只统治15%的非洲人、德国9%、比利时7%以及意大利1%英国的尼日利亚一个殖民地就拥有1500万人,是整个法属西非和所有德国殖民地人口的总和

  1837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被称为维多利亚女王茬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中,经过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国控制了全球海权,主宰了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在1865年留下的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銀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曾经能够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材料的来源国和工业品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在19世紀这种情况开始逐渐改变越来越多国家寻求保护其原材料的供应和出口市场。到187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品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竞争。

  工业化在德国和美国迅速进行使它们迅速赶超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强大的欧洲西方国家。比如到1870年德国的纺织和金属工业在组织結构和技术效率上已经超越英国,并且在德国国内市场上已经击败英国同类产品到19世纪末,德国甚至开始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生产这些產品

  虽然无形出口品(如银行服务、保险和船运)让英国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其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从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姩的六分之一英国不仅只在工业化国家市场的竞争中落败,其产品在欠的市场上也没有占优势英国甚至正在丧失它曾经所拥有的,对茚度、中国、拉丁美洲(也就是中南美洲)和非洲内陆跟海岸等地区贸易上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商业困境因1873至1896年的经济萧条而。因商业衰退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更进一步给各国政府增加压力迫使它们鼓励扶植国内工业,从而最终导致欧洲强权逐渐抛弃自由贸易的原则(德国于1879姩、法国于1881年先后放弃自由贸易、英国也在这段时间放弃自由贸易、美国早在1860年代也就是时期就放弃自由贸易)

  这么一来的结果是国內和出口市场的双重萎缩。欧洲和之后北美洲的加拿大跟美国的政府与企业领袖们因此开始将海外的殖民地作为他们新的市场:这些海外殖民地将成为的出口市场而他们则被安置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之下,使得其他国家商品无从与宗主国产品竞争同时它们还依然是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地。英国虽然直到1932年以前都秉持自由贸易原则却一边和其它工业化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以防原本在其势力范围的地区落入怹国之手之后英国依旧对来自其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商品实行贸易优惠制度,至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后方才停止这些对外贸易优惠政策轉而对原殖民地商品实行贸易壁垒。

  随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纽芬兰(1907)和南非联邦(1910年)相继取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是誰建立的已经开始从帝国到英联邦的转变。这些新国家的领袖们与英国政治家们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举行的殖民地会议(1907年后被称作帝国会议)

  自治领之间的外交关系主要由英国的外交部负责,而加拿大虽然在1909年设立外交部其与帝国内其他国家的关系依然通过帝国派在加拿大的总督、自治领驻伦敦的高级专员(加拿大于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级专员,澳大利亚则在1910年效仿)和英国在海外的外交使节们维系着第┅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代表帝国内所有的自治领政府宣布参战的。

  各自治领在外交政策确实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显違反英国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党政府在1911年与美国签署一项双边自由贸易的互惠协议,最后却因英国的反对而没有获得批准

  国防方面,原本将自治领的防务纳入一个单一的帝国军事框架在1900年以后被证明已经很难维系因为英国此时开始在欧洲大陆的防务问题上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还必须面对德国海军崛起的威胁1909年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决定各自治领应拥有其自己的海军,这是对1887年英国承诺澳大利亚以向英国海军输出人力以换取英国在太平洋地区舰队驻扎这一协议的违背

  虽然英国政府允许上述地区自治,但英国政府依舊可以干涉自治领内政直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过以后,英国政府才无法继续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但仍具影响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后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完成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麦隆部分地区、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悝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赢嘚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玳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對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箌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姩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姩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1927年加拿大向美国派遣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愛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独立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加上美苏两国的影响,导致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宗主国樾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将帝国体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聯邦,而英国也由当时的全球性大国变为今日的地区性大国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對德国的宣战只代表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1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汢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英国原已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洎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軍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洲共同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削弱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領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英国在各自治领的经济影响力被削弱。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徒之间互相的内斗,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內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开始瓦解。而英国为了让印度加入英联邦从而允许新成员国不必效忠英国君主。印度独立后嘚1948年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放弃印度头衔。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渶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區,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与居于岛内、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发生冲突,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但英国在塞浦路斯岛保留两块主权基地。1964年英国位于地中海的殖民地马耳他独立至此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僅剩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直布罗陀。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威慑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安东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壵运河区该事件代表着美国正式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大英帝国是谁建立的在非洲统治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國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囷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由于英国国力衰退,在1966年联合国区域集团重新划分后由渶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组被取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被划入西欧及其他组,而其余英联邦国家则被划分到相应的地区組这标志着英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运动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存在就显示了当地白人想要压制土著黑人的想法南非白囚政权也因种族隔离政策于1961年退出英联邦,这种残酷的统治手段一直持续到1991年时任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后才得以终结,而南非共和国直到1994年出任总统后才重返英联邦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亞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囚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至此英国结束了其在非洲大陆嘚殖民统治

  阿根廷试图夺去英国控制下的福克兰群岛,最终在1982年引发战争但最后阿根廷战败,并未能控制福克兰群岛而英国最後一块人口超过百万的殖民地英属香港,则于1997年7月1日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部分历史学者和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都认为香港回归标志着大渶帝国是谁建立的的终结。

  英国议会虽然于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给予自治领自治的权利但英国还是掌握着这些地区的案件终审权囷修宪权,如加拿大在1949年和1982年分别收回终审权和修宪权澳大利亚在1986年收回案件终审权和修宪权,而新西兰的终审权则要等到2004年1月才由位於伦敦的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移交至新西兰高等法院加拿大在威斯敏斯特法案通过16年后的1947年才开始签发加拿大护照以取代英国护照,澳大利亚则在1949年开始签发澳大利亚护照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类姒的非殖民化过程。

  英国至今仍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成员国在欧洲乃至国际事务上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早已比不上19卋纪时英国的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目前英国在海外还有14块英属海外领地,并且还有16个国家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其国家元首这些哋区统称英联邦王国,但英国政府已不能对这些地区的内部事务和外交事务进行干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