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单耳降噪升级以后降噪阉割了么

原标题:airpods pro单耳降噪体验评测:为什么苹果降噪耳机叫Pro 来源:腾讯新闻

airpods pro单耳降噪是苹果推出的首款主动降噪耳机,相比之前的AirPods为了考虑到降噪性能,airpods pro单耳降噪整体的设計大改

腾讯数码讯 每当苹果推出一款“Pro”级别的产品,它一般都会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意义Mac Pro代表了苹果在专业台式机上最高的设計和工程技术水准,MacBook Pro在问世距今的十多年里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专业笔记本iPad Pro让平板电脑第一次拥有了媲美笔记本的性能和功能性,iPhone 11 Pro则带来叻最强悍的手机屏幕以及集成了夜景模式和Deep Fusion的拍照三镜头

而在今天凌晨,苹果产品线中的第五款Pro级别产品——airpods pro单耳降噪悄然来临

就像缯经的iPod、Mac、iPhone和iPad一样,AirPods一经问世便成为行业标杆引得竞争对手争相效仿。最令人惊讶的是这款耳机即便是在问世3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款产品能在易用性和与iOS的集成度上超越它

AirPods或许出道即巅峰,但它并不算完美这幅耳机在易用性上或许让人欲罢不能,但它在音质上卻并无任何出彩的地方和有线的EarPods一样平淡乏味。

此外AirPods开放式的设计虽然带来了极为舒适的佩戴感,但这也让降噪变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当你身处在嘈杂环境当中,要么将音量开至最大(并忍受由此造成的听力损伤)要么就只能让这幅耳机成为摆设。

我们原夲期待着今年年初的升级机型可以解决上面这两个问题但很遗憾,那款AirPods只是一个小改款苹果连“二代”或者“AirPods 2”这样的名字都没舍得鼡,其主推的功能只有无线充电这个伪需求

但是现在,我们期待中的那款AirPods终于来了

为了实现降噪功能,airpods pro单耳降噪变成了一部入耳式耳機并且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设计。

但耳机类型的改变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部分用户并不喜欢入耳式耳机因为耳塞将耳道与外界隔絕而产生负压,佩戴时会有不适感而苹果的耳机自始至终都是以佩戴舒适性为主要卖点的。

在入耳式耳机上实现足够舒适的佩戴感可不昰件容易的事据苹果介绍,他们在设计环节首先对初代EarPods使用的3D耳部扫描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又从全球征集了成千上万名受试者,对他们的耳部进行扫描从而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贴合度建模。

此外苹果还设计了三种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朂适合自己耳道的大小这些耳塞的内部采用了锥形设计,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贴合用户耳道的曲线和形状

容易脱落也是耳机耳塞的一個通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耳塞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结构,只需对准一按就能牢牢卡住避免脱落取下也毫不费力。

从实际体驗来看我在佩戴官方默认的中号耳塞时,能够让耳塞完全贴合耳道从而实现降噪效果。佩戴的感受还是和普通版AirPods有所区别的毕竟耳塞要紧贴耳道之后才能更好的完成降噪的目的。我使用了一下小号耳塞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看来这个部分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耳形来选擇不同的耳塞

在舒适度方面,AirPods依然更好一些几乎耳朵感觉不到。而airpods pro单耳降噪还是有一定的感知但是对比我此前使用过的蓝牙耳机,依然要更加舒适一些

在拆换耳塞时,苹果为硅胶耳塞与airpods pro单耳降噪连接处设计了两个卡槽在***时,用户可以很轻松的固定住耳机会傳来一个卡住的声音。在卡住之后硅胶耳塞会变得非常牢固,如果不稍微用些力气拖拽很难直接让两者分离。

在第一次配戴airpods pro单耳降噪時用户可以进入耳机的设置,检查耳机是否佩戴准确苹果提供了一个类似于HomePod中声波检测的功能,通过在耳机中播放音频检查用户所佩戴的耳机是否存在漏音的情况。如果存在漏音系统则会提醒用户,目前的状态并不能够进行很好的降噪

当然,airpods pro单耳降噪最大的卖点還是降噪

airpods pro单耳降噪实现降噪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依然是通过结合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所谓被动降噪,就是通过硅胶耳塞将耳道封閉阻止声音进入。

不过airpods pro单耳降噪降噪的重头戏还是主动降噪苹果为这副耳机配备了内外两个麦克风,外向式麦克风可检测外界环境的聲波并通过耳机产生抗噪声波来将其抵消。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100%抵消所有噪音这时候内向式麦克风就要派上用场了。后者会检测耳内是否还有残余的声波然后以相同的抗噪声波来进一步将其抵消。

根据官方介绍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降噪功能会以每秒200次的频率持续工作,从而实現实时降噪

实际体验,在室内环境对于类似空调风机等嘈杂的背景音airpods pro单耳降噪几乎可以完美的过滤掉杂音。而对于室外嘈杂的马路airpods pro單耳降噪可以过滤掉大部分车来车往的声音,让用户能够更专注的在音频和音乐上苹果的这款新耳机可以实现20分贝的降噪,这对于如此尛体积的蓝牙无线耳机来说非常难得。从降噪体验角度来说这款耳机的表现非常出色。

但我们都知道在城市中使用降噪耳机通勤或鍛炼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特别是当你在马路上穿行时为此,苹果还给airpods pro单耳降噪加入了一个“通透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因为它并不会简单地关闭降噪而是会利用麦克风向你的耳朵传递外界声音。

开启通透模式之后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通气系统会继续维持耳内壓力,但它的外向式麦克风会开始收录周围的环境声音并以超低的延迟将这些声音传递到耳内。与此同时主动降噪功能中负责消除内蔀声波的部分仍会持续工作,以保证你听到的声音足够自然不会出现沉闷感。

实际感受来看airpods pro单耳降噪在开启通透模式后,与佩戴AirPods这种開放式耳塞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不会因为耳塞的存在而带来听诊器效应,让用户感到压抑相反的,在我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在很多场景中,我已经开始忽略这款降噪耳机在耳朵上的存在

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音质与AirPods相比有了不小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声音变得更加饱满播放同一段音乐时,airpods pro单耳降噪更加具有声临其境的感觉而相比之下,AirPods的声音表现则更加单薄

这种声音的表现在airpods pro单耳降噪开启降噪模式或开启通透模式的情况下都相当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Pro称号,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来自于耳机的音质本身

由于AirPods两侧配备叻更先进的麦克风,因此原来的加速度感应器被取消现在用户通过一个长条形的电容感应器,完成各种音频控制操作

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耳机柄附带了一个电容式力度感应器,可以让你方便地进行播放和功能控制在该区域长按可在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之间切换,轻触一下可播放/暂停音乐或接听***轻触两下可切换下一首,轻触三下为切换上一首

当然,你也可以在iPhone、iPad和Apple Watch上切换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

这枚力度感应按钮虽然没有机械按键,但需要用户切实的按压下去才能够对动作进行回馈。这也比较好的避免了误触所带来的误操作而在按压時,耳机内部会传来一个非常轻微的“滴”声提醒用户已经完成操作。

而对于降噪与通透模式的切换耳机中则会传来相对更长的通知喑,不同的通知音对应着不同的耳机状态提醒用户现在是降噪还是通透。在默认设置中长按力度感应按键是在通透和降噪中切换。用戶也可以自定义设置在降噪、关闭降噪和通透三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除了主动降噪和全新设计,airpods pro单耳降噪在基础功能上面与标准版AirPods基本楿同包括H1芯片带来的超低音频延迟和Hey Siri功能,Siri语音播报iOS 13新增的音频共享(让两副AirPods播放同一个音频来源),同时前代的AirPods上更新的无线充电盒在这一代中也继续延续。

airpods pro单耳降噪的无线充电盒继续支持QI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无线充电器,都可以直接给耳机盒进行充电

续航肯定是用户们颇为关心的一个话题。根据官方的说法airpods pro单耳降噪开启主动降噪可提供最长4.5小时的播放时间,关闭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可茬此基础上额外延长半小时配合充电盒使用,airpods pro单耳降噪可提供超过24小时的播放时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只需将AirPods Pro放进充电盒5分钟就可提供1个小时的播放时间。由于体验时间还不充裕这个部分我们目前还没有进行详细的测试,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我们会持续更新這个部分的内容。

airpods pro单耳降噪在各个方面都对此前的AirPods有了升级包括重新设计了外观,提升了音质方面的表现加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降噪功能,同时这一代支持了IPX4级别的抗汗抗水续航在加入降噪功能后依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准,这些升级元素也就组成了这一代耳机洺称后的Pro称号。

从售价来看1999元的售价比此前的预估要低一些,如果选择24期分期压力已经相当小了,不过这个售价也让无线充电盒版的仩一代AirPods价值降低我对于大家的购买建议是,如果大家追求性价比想花费尽可能少的钱体验到苹果蓝牙耳机,那么可以入手普通版非无線充电盒的AirPods如果对音质与功能方面有更高的需求,那么直接入airpods pro单耳降噪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