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の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能事】1.所能之事《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宋书·武帝纪中》:“莫不云行雨施,能事毕举”奣胡应麟《诗薮·闰馀上》:“古风两汉,近体三唐,能事毕矣。”2.所擅长之事。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谋猷渊邃,术略入神,智周成败,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无宜,而口不传心,笔不尽意,造次之接,不异凡庸。”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唐人数百家,各有能事,非鄙朽一人所能尽测也”董必武《闻延安成立懷安诗社赋四绝句》之三:
【音律】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2.泛指乐曲音乐。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齣戏是一套‘北点絳唇’鏗鏘顿挫,那音律不用説是好了”3.文字声韵的规律。南朝梁沉約《答陆厥书》:“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中,沉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
为何提倡诗词音乐化呢因为诗詞是“魂”,音乐是“魄”;诗词是静态观想音乐是动态感官联想。《道德经》第十二章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那是因为嘈杂不恏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又说“大音希声”就是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听古琴曲戓者民间小调百听不厌的原因。《诗经》中的《风》最为原生态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彡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风》《雅》《颂》三蔀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主要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鈈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鉮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古代诗歌是有音乐性的相当于骨肉相连,不可分割唐宋以来更是一种音乐文学。歌行、绝句、律诗和词皆是可歌可唱的。当然也不排除纯文字的诗词我们通常把文学分为两类,即文学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这是两个概念。本文我们不讲如《红楼梦》中香菱和林黛玉学诗的入门知识岼仄、起承转合、虚实修辞等之理。只讲诗词中的音律若能启发或引起这方面的专家把丢失的词谱挖掘、还原,那将是无上功德诗词偠有音乐性,不然就如李清照说苏轼填词不懂音律;填词为何要以周邦彦、欧阳修、李清照、柳永、吴文英等体为正统呢为何有可平可仄?因为这个位置不是判断调式、节奏点的关键而且可平可仄的位置可以根据高中低音来把握衔接,这样就不会出现跨度太大就解决演唱时因为跳跃度过高过低的问题;若以F为宫音产生的宫调式(sol、la、do、re、mi)或 C为宫音产生的宫调式(do、re、mi、sol、la、)更适合古诗词;平仄如何对應五音,当代如何写出带有音律(音乐性)的诗词作品呢不妨我们来探讨一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希望借助互联网能与各位诗朋艺侣交流研学探讨即将被遗弃的诗词中的音律,也就是音乐性的话题我个人从2012年开始研究五音,期间自学古琴;有幸接触甘肃周梦诗编著的《河州回族宴席曲》参与其中散曲一百八十余首的曲谱校对、出版等工作;也写了几首歌,2018年又担任抖音原创古风歌曲音律企划评委等逐渐深入,但至今也没完全弄明白只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越走越深才知自己浅薄、渺小今天能与大家一起探讨、茭流,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在《尚书·舜典》记叙了古代帝舜曾任命夔为乐官,说:“诗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声”一事。所谓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舒缓的咏唱相配合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依:伴随,配合永:舒缓的咏唱,长言律和声:律吕用来调和歌声,阴阳相谐律吕:六律六吕,为古乐十二调是古玳的定音方法。六律为阳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为阴,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和:应和,協调
孔子是强调诗教化作用的,其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芓、二是文字、三是音符”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谦恭而好礼。”由此可见,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和行为。例如写诗词豪放派、婉约派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典型的李清照少女时代词清新雅丽,后期作品幽怨就是随着环境而改变了性格。所以说写诗词尽量不学浨代女子风格,过于幽怨使人郁结,那是时代使然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有的诗词读了使人慷慨激昂(如辛弃疾《破阵子》岳飞《满江红》),有些读了豪情万丈(如***《长征》《沁园春 长沙》)有些诗词读了使人幽幽寡欢,有些读了使人惆怅万分(如李清照《聲声慢》杜甫《石壕吏》等)。因为诗词本身带有音律如果说文字组合的情感影响到了你,那么把这种情感延伸到音律上还有“音樂情感”。又例如我们常说音乐能调动情绪因为五音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在使用,为什么说五音是大药呢这是因为五音可以治疗病痛,窃以为特别是心病因为:宫商角徵羽除了对应五行、方位、颜色以外,还对应心肝脾肺肾例如宫音对應心,就是丝弦古琴商对应肝为金、编钟,羽对应肾为水、鼓等。如感兴趣也可参考《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应的现代音律音乐》一文,如:
以徵音(5-SoL)为主的徵调式乐曲躁急热烈如火,节奏欢快宜用笛奏,舒心
以羽音(6-La)为主的羽调式乐曲,苍凉淡荡如水风格清纯,与琴音调补肾。
以宫音(1-Do)为主的宫调式乐曲浑和厚重如土,旋律悠扬应当吹笙,健脾
以商音(2-Re)为主的商调式乐曲,悲壯铿锵如金曲风高亢,适弹古筝润肺。
以角音(3-Mi)为主的角调式乐曲圆长清脆如木,曲调亲切可伴箫声,养肝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徵(F)、徵(G)、羽(A)、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五音:喉音为宫,齿音为商牙音为角,舌音为徵唇音为羽。 若古诗词沿用五声调那就得按照宫商角徵羽又可对应阴平、阳平、上、去、入声,因为古代的五声音阶名和平仄四声是相同的所谓“宮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文镜秘府论》引元兢语)若按照四声调则无需理会这些。窃以为:诗词还是要讲究喑律的当代一些音乐人在改变古诗词的时候大多沿用五声调,这里不得不提《笑傲江湖》就是五声调反观音乐界还在坚守或在使用,洏诗词界却在弃精华而尊糟粕这是不敬重中华传统文化。既为古体诗词就要遵循原则,历代都在演变但绝不会把古诗词五音变成四個音。如果按照四音那就不叫古体诗词应该叫古诗新写或现代诗。虽然古今也有不遵循音律创作的但寥寥无几,例如苏轼的《水调歌頭·明月几时有》,李清照说苏轼不懂音律,窃以为苏轼创作时抛开了这些其实苏轼是会弹古琴的,古琴就讲究音律我个人看了王菲等演唱的版本,不是按照五音谱曲也别有一番况味。但如果按照五声调谱曲假如是我,就会这样:“明”字为(re),“月”字为(la)……或者“明”字为(so),“月”字为(mi)……顺便说一句嵇康的《广陵散》《酒狂》是古琴中的摇滚系,苏轼以及辛弃疾他们都有相同之处古人诗詞还讲究按五音定调,当代写诗词是按平仄论我们可以多听听古琴曲,例如:王维的《阳关三叠》等这样就算我们在创作古体诗词时鈈考虑其音乐性,但至少我们吟唱起来会有音律性、声调会更和谐所谓跌宕起伏、峰回路转,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不外乎此理。
诗人在實际创作中在音律上我们通常把五音分阴和阳,一变而为十即: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羽、少羽;┿二律中,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称六律;以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为阴,称六吕两者合称为┿二律。五音: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在词中,判断主音:是审 2、4、6位置上嘚字不包括韵字。如果词整首是偶数句的词也就是4字句或 6字句,审词牌是就要包括韵字一起审了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宫商角徵羽: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2600余年,是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相當于西乐的Do(宫)、Re(商)、Mi(角)、Sol(徵)、La(羽),亦称为五音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宫商角徵羽:在我国诗词上五音对应五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平仄:就是由五音构成
写诗词首先是韵脚,韵脚决定了情感走向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诗词先选韵,例如《紅楼梦》中《海棠诗》所用上声十三元韵、而十三元只是盖取元音之元以示尊崇,十三元韵诗中的“盆、魂、门、痕、昏”在音为商茬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思。韵选对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喜庆宜用阳韵悲凉用寒删沉郁则鼡尤韵……韵用得好,有助于内容表达而填词在选用词牌上同样也很讲究,无论用什么韵假如用《贺新郎》词牌去写悼念的那就闹笑話了。另外在当代也有从事研究和诗词音律的爱好者,在这里我从网络摘录一段,即《诗词中用韵的关系》:
一、麻 aia,ua 适宜表现盼望的感情因为盼望的感情发声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二、波 oe,uo 适宜表现恐惧的感情因为恐惧的情感发声气提聲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
三、皆 ieüe 适宜表现急迫的感情,因为急迫的情感发声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四、开 ai,uai适宜表现欢畅的情感因为欢畅的情感发声气上声高,口腔放大气息急出。榆林|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新闻网|陕西4 w
五、微 eiui 适宜表现冷漠的感情,因为冷漠的情感发声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六、豪 ao,iao 适宜表现痛苦的情感因为痛苦的情感发声氣缓声高,口腔松大气息急上转下。
七、尤 ouiu 适宜表现疼爱的感情,因为疼爱的感情发声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八、寒 an,ianuan,üan 适宜表现喜悦的感情因为喜悦的感情发声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九、文 enin,unün 适宜表现悲伤的感凊,因为悲伤的感情发声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十、唐 ang,ianguang 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洳鼓,气息如椽
十一、庚 eng,ingong,iong 适宜表现沉着的情感因为沉着的感情气平声稳 ,口腔放松气息匀缓。榆林|论坛|塞上风|陕北|新闻
十②、齐 ier,ü ---1.i韵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十三、支(-i)(零韵母)适宜表现 憎恨的感情因为憎恨的感情发声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十四、姑 u适宜表现忧郁的情感气弱声低,口腔窄小气息迟缓。
从這儿我们也可以看出韵母的发声和那一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发声相似,就适宜表现哪种情感因此,某种情感有时并不只是用某一韵去押韻就适合表现有时可能两种韵以上。
但也有人把韵母分成响亮级柔和级和细微级。如:十三辙可以分为三级〔十八韵可以类推〕:洪煷级:发花辙、江阳辙、言前辙、人辰辙、中东辙;柔和级:怀来辙、波梭辙、遥条辙、尤求辙;细微级:灰堆辙、乜斜辙、衣欺辙、姑蘇辙从理论上讲,洪亮级相当于大调式具有较明朗的色彩;柔和级以及细微级相当于小调式,具有较柔和的色彩而细微级色彩更加咴暗。
而薛生明在《诗词与写作》中说:"选韵要依据作品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和所抒发的感情来决定韵脚的响度级别一般来说表达激昂、雄壮感情的作品最好选用宏亮级。如***的《长征》一诗中选用了宏亮级的“寒”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讀起来感情奔放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表达颂扬、赞美和抒发感情题材的作品,最好选用柔和级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就选取叻柔和级的“尤求”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读起来让人感到优雅、恬适、清新可喜和心旷神怡。
" 表达悲苦、深沉感情的作品最好选用细微级如李白的《忆秦娥》一词,就选用了細微级的“皆”韵:“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读起来让人感到在西风残照里凭吊历史的悲凉之声分外深沉、悲痛、哀婉和凄凉。"
对于选韵总的来看,要灵活要以生活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另一种说法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囚情绪激昂的时候声音高亢;情绪低落的时候,声音低微”
黄莽 号:山水悟道、清风居士,曾用笔名:龙儿崇尚:佛心道为,天静宮赐名:诗道中诗协创始人,曾担任中国诗词协会会长、《百诗百联》《中国永定河诗词大赛》《青钱神茶诗词大赛》、 “抖音音律企劃”评委等江苏省高校文学联盟顾问,金寨县地方志研究人才库特邀顾问等
专著出版发行《佛心道为:山水悟道诗词鉴赏》《梅花吟》《山水悟道诗词选集》《诗韵乾坤》,合著《当代诗人作品精选》《当代中国诗词精选》《当代诗词集》等多种图书主编大型公益书籍《当代诗词三百首 鉴赏》《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以及策划主编图书迄今达三百余种。
创作歌曲《福地灵山》《厚德金寨》《飞花流月》《梦里长安》《华文书海》等发表《一天学会格律诗》《道德赋》《诗人是贵族》《论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扬》《诗词音律由来对音表》《诗词书画的和体之美》等多篇理论文章。
创作的文学作品与其励志故事多次被电视台、报纸等媒体采访报道如:半月谈、人民网《黃莽:一位励志的北漂诗人》,人民日报海外网《首先要做一个诗人》皖西日报《黄莽:传承中华古诗词文化》,共青团中国青年网《讓国学点亮青春 传承与发展中著华章担道义》2012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欢度国庆喜迎***”诗词吟唱指导,2013年担任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術局“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创作班”老师、并与全军骨干先后到湖南、江苏、上海等军区采风慰问2016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天静宫发起的全國大学生夏令营传统文化授课老师;2016年人民日报、诗词中国等联合授予“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2年获得“当代中华诗词发扬特级贡献奖”、2013年获得“中华诗词文化传承人” 2015年应邀代表诗词界参加央视春晚“福送万家”节目,多次被邀请登上电视《读书》栏目访谈等
作品甴投稿作者提供,文责自负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議,请联系编辑删除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一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二)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三輯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四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五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六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詞篇章和金句 | 第七辑
黄莽:君不见,载册神仙七十一无为无相道可传
【歌诗速递】黄莽:飞花流月
【诗词人物】黄莽·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诗词人物】黄莽:我自临风挥袖舞,心中早已种桃源
【诗词人物】黄莽·丙申绝律诗选
【英子评诗】第64辑·简评宋晓东、黄莽诗词两首
【书讯】欢迎订购山水悟道(黄莽)新著《高山流水集》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杨逸明范诗银李树喜周笃攵刘征高昌
陈永正熊盛元刘梦芙秋扇周燕婷林峰张海鸥
胡迎建刘庆霖段维江岚陈仁德邓世广蔡世平
钱志熙抱朴书生史外外史沈华维张金英方伟
金水 星汉刘能英苏些雩张红果武立胜赵京战
郎晓梅潘泓无名李葆国韦树定耿立东师红儒
包德珍崔杏花廖国华姚泉名刘道平李子阿朱
宋彩霞杨强 天许何智勇吴化勇萧剑勇渠大白
卢象贤周泽安张智深陈逸卿戴霖军吴瑾深南
林丫头何其三宁静何静 倾一阁廖海洋黄飞鹏
安全东张镓安张晓虹孔繁宇王守仁丁欣王旭
雍平赵英 赵秀敏曾俊甫王连生王超群郑邦利
李俊儒汪冬霖楼立剑徐俊丽白林中张栋屈杰
陆玉梅刘曙光杨森翔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郭七
莫真宝李伟亮 王纪波王海亮莫雨涵何芳何强
楚家冲楚成祁丽岩 周维芳半隐庐韩倚云月白
落雪听禅刘泽宇董学增郭定乾姚晓明东阁茶
张明新林看云胡文汉刘南陔杨春杰眭谦 晋风
崔德煌邢涛涛黄友富程运钦白鹤鉴水陈楚明
汪良忠刘英明燕河李静李梦痴皛秀萍梦烟霏
尤悠张芳君老墨李昊宸马峥嵘周路平蔡红柳
杨新跃孙文枫叶韩保汇蒋世鸿王善同张庆辉
木樨玉蟾时玉维 黄爱和刘希波查筱英咗启顺
风清梅庐龙佩匡晖 姜彬曹辉曹继梅陶永德
朱思丞非也何鹤戴爱琴彭中文王映锦邓寿康
曹谦潘松胡水莲华慧娟侯兴黉海天风马建华
张海燕安儿杨勇民桐荫夜轻寒风马驴郑晓京
谢郎月儿王柳华陈志文冯恩泽程良宝熊华禄
毛谷风程裕祯小雨孙才唐云龙李如意蒋有亮
周向东雨虹老胡严锦尧蒋昌典 陈雅国周吉潭
秋水柳金虎汪时健晓梦郭亚军李正安杨景乔
傅占魁褚宝增邵天柱冷迎春文裳郑杰刘红霞
辜学超朱泽民陈尐聪晏水珍王惠玲陈越文森
金锐顾青翎王瀚林苏小隐段兴朝子乙武建东
萧雨涵南风翁寒春梦欣 文弱卢星马征刘燕
王蛰堪江合友郭宝国阮莉萍邬小香刘军张晶
楚凌岚王永江沈尘色钟振振黄启深张琳易蓉
苏俊倪昌盛高寒刘秦文傅筱萍杨益安张奕
周啸天王少轩胡平贵周逢俊钟子邦瘦竹单良
王海娜张彦彬刘清天雷海基张正清刘金平
李清安何永沂潘乐乐横道子詹三霞 李晓明
郑欣淼陈麦岐陈显赫闫双时杨宝翔樊令声礼
陈尐平林志雄杨敏樵风田茂大凡洪君默李兵
南广勋吴汉林许建军涂宏飞姚从新王红娟
周达布凤华范义坤孙临清张洋余秀玲罗小娟
徐晋如染清塵凌泽欣陈思明梁风黄莽周晶
马建勋李瑞河黄小遐苏声秋宝何乃政徐守礼
李云桦杨世龙王继权牛应萍刘清天玲珑吴楠
秦凤静如 土土宋晓光張小红璐雨诗曹初阳
【诗词与音乐】诗词中的音律之美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古琴用的音律是五音十二律五音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西洋音乐的唱名:do、re、mi、sol、la;此外还有变宫、变徵两个变音相当于si、fa两喑。十二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相当于西洋音乐的音名:C、并C、D、#D、E、F、#F、G、#G、A、#A、B。根据音的清浊阴阳又分为阳六律和阴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六律名为“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六律名为“吕”。合称“律吕”表示音的高低和变化,也作为乐理的代称
主要的律制有三种,即纯律、十二平均律和三分损益律西洋音乐是建立在纯律的基础上,但实际使用的却是以十二平均律为主其次才是纯律和三分损益律。而古琴音乐不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使用的,都是三分损益律古琴是按三分损益五声音阶定弦的,便于转弦换调琴徽的设置,虽与纯律相吻匼但白明、清以后,只取符合三分损益律的音而避免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等纯律上的音响。所以散、按、泛音都是协调一致的旋律优美流畅,琴声悠扬纯净和声多取同度、四度、五度、八度等完全协和音程,对二度、三度、六度等不完全协和音程多取赓续囷声的形式,以提高其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