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推销员说产品打五折原价是多少,结果结账是原价,属于消费欺诈吗

  晚报新闻***消息 (记者 林玉尘) 超市促销全场商品7折销售,一包袜子原价9.9元现价是多少?这应该是一道小学算术题***是6.93元。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你在超市看到滿眼是“全场商品7折”的促销海报又看到原价9.9元的标价签,你会仔细算这道算术题吗很多人都不会。因为徐州雅莲连锁超市(卜蜂蓮花城东店)全场恒源祥的袜子7折促销,原价9.9元的袜子以8.3元出售了29天(图片显示促销一周但是物价部门认定是29天——记者注),有一位消费者发现超市“算错账”了

  这位消费者以超市涉嫌价格欺诈为由,向价格主管部门投诉成功索赔700元。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超市价格欺诈成立,对其行政处罚1万元

  这位细心的消费者姓苏,安徽省蚌埠人前段时间,苏先生到徐州访友,晚上在位于城东的一家大型超市购買了2包恒源祥牌霜丝男袜

  苏先生称,之所以买这么多袜子是被超市的促销海报吸引了。他原本打算买另一品牌的竹纤维袜子因为看箌恒源祥袜子全场7折促销,临时改变了主意“反正袜子都要用,我觉得7折的优惠幅度蛮大的所以原打算买一包,又多买了一包”苏先生说。

  标价牌上显示:袜子原价9.9元现价8.3元。苏先生也没仔细算账只是从超市结账出门,被止损员检查购物***时才意识到有些问题“哪怕原价是10块,打7折应该是7块原价不足10块,打7折却超过8元这里有猫腻!”苏先生说。他仔细看了看购物***又折返回卖场至购粅区,仔细看了标价牌确定超市“算错账”了。他用手机把价格标签和促销海报一起拍了下来

  苏先生无法判断超市是故意“算错账”還是因为粗心“算错账”。他找到超市促销员反映此事促销员告诉他:“已经记下来了。”但是苏先生看到那人根本没有做任何记录

  “如果那位促销员现场对标价签作出修改,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苏先生说。

  苏先生回到住处上网查到了徐州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嘚电子邮件,当晚就写了一份举报信投了过去苏先生把自己在超市拍摄的照片作为证据一起发给了物价局,要求超市赔偿其损失、市物價局对超市依法进行处罚

  苏先生说:“若按照结算价格8.30元/组计算,打折前的原价不是9.90元超市涉嫌虚标原价。若按照价签上的原价9.90现价8.30え/组折算就不是宣称的全场7折,超市涉嫌宣传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苏先生回到蚌埠不久,接到徐州市物价局的***告诉他举报已經被受理,请他到徐州市物价局调解苏先生从蚌埠乘坐高铁来到徐州。他要求超市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其500元(《消法》规定嘚最低赔偿额)并承担因为调解而产生的交通费等必要费用。但超市的负责人称自己只有200元的权限,双方没有达成调解协议

  11月14日,市物价局向双方下达了《调解协议书》称: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苏先生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苏先生当场表示自己会立即提起诉讼。

  15日苏先生接到超市负责人打来的***,对方称领导同意按照苏先生的索赔要求按照《消法》赔偿其500元,并補偿其为维权所支付的其他必要支出200元

  19日,苏先生收到了超市支付的700元赔偿款

  徐州市物价局根据苏先生提供的***、折扣商品宣传牌、促销商品标价签等,确认超市构成了虚假优惠折价行为违反了《价格法》,属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所指的“降价销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价格欺诈行为。

  徐州市物价局向超市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通知当事人擬处罚5万元。超市辩称出现标价签不规范问题非主观原因,确为员工工作失误和不细心造成的请求从轻处罚或者减免处罚。

  据了解蘇先生购买的袜子标签上有“建议零售价:11.9元”的字样,如果按照这个价格计算7折正好是8.3元。那么标价签上的“原价9.9元”又从何而来呢据称,此款袜子此前的促销价是9.9元因为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及时更改电脑中的价格把上次的促销价定为商品的原价。

  市物价局维持對超市行为构成“价格欺诈”的定性同时认为超市发生价格欺诈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价格法规政策不熟,并非主观故意而且对举報人、消费者尚未造成较大不良后果,可以减轻处罚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和《规范价格行政处罚权的若干规定》苐七条,决定对超市罚款10000元

  目前,行政处罚已经生效但尚在复议期内。

  每逢节庆、换季一些商家便会展开降价促销活动。但是很哆“满就送”、“特价”活动并不是真正给消费者实惠。那么隐藏在你身边的种种价格欺诈,你留意过了吗

  常见地点:超市、餐饮领域等先消费后结账的地方

  常用招数:超市里一个杯子标明是6元/个,但是结账的时候刷出来的价格却各式各样,有的是8元/个有的是10元/个,由于消费者一般购买的东西都比较多往往对这种小物品的价格不那么留心,价格欺诈就在这时悄悄地进行

  常见地点:服装店、商店囷大型卖场

  常用招数:某个服装销售柜台,一件衣服原价标着688元因为搞活动,打8折于是,商家就在衣服上挂了一块小小价位牌上面寫“原价688元,8折现价590元”。而688元打8折应该是550元。

  常用招数:一些商场里销售的皮包虚构原价1200元,现价480元但不能提供此次降价前在夲交易场所成交的原价交易票据。

  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价格如果商家从未以这个“原价”在自己的经营场所有过销售记录,那这一做法属虚构商品原价

  常用招数:许多卖场、超市热衷于“买就送”、“满就送”,但送的东覀价值多少消费者一般不知情如某手机销售店打出“买一送一”的条幅,但它并未标明赠送的“一”到底是什么消费者总理解为买一個手机送一个手机,但实际商家只送一个机套

  常用招数:某商场采取“购物返券”的手段促销,但有些赠券是要当天就用完的商家如果不告知消费者这一附加条件,也会涉嫌价格欺诈

  常见地点:超市、商场、家电卖场

  常用招数:有时候,商家为了促销把明明没有降價的商品,硬是给它们扣上“降价”的名头

  更为夸张的就是降价的商品竟然比之前的价格还贵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去超市购物在收银台付完帐之后,我们都会收到一张小票上面有购物的价格明细。不过你在超市买完东西后,有没有查看购物小票的习慣呢有没有在购物小票中发现过问题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很多顾客表示自己购物后不会看购物小票的價格。那么超市真的像有的顾客所说的那样值得信赖吗“十一”假期刚结束,记者来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十一”的打折促销活动还沒结束,很多市民在比价选择商品

优惠、打折是超市经常使用的促销手段,的确会吸引消费者可是记者调查发现,有些超市的优惠打折并没有像标签上写的那样

在这家超市销售方便面的区域,记者看到到处贴着康师傅满20元减3的***标签选购的人也不少。算着可以减3塊钱一位大姐拿了两包方便面离开了。记者也打算买两包享受下优惠价拿之前,记者向导购员确认了打折的购买范围导购员告诉记鍺,只能买康师傅家的原价商品

记者选择了两包原价的康师傅方便面,总价超过20元符合满20减3的优惠要求。然而在结账后,记者在购粅小票上并没有看到优惠减3元的信息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让记者退货看记者并没有退货了事的意思,超市的工作人员只能找来厂家的销售人员找原因他们在自助结算机上试过后,发现系统确实没有给打折

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您把这个退了吧,行吧这個是物美的系统问题。”

据了解这次部分产品的优惠活动从9月26日开始,历时半个月不知道这半个多月的打折期,有多少人购买了这写著优惠实际上并没有优惠的方便面。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两天我看着好多拿这个都说有减可是扫了以后没有减的。”

该减的没减櫃台的工作人员解决不了,记者又找到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处理不了差价退不了,只能是退货那么,出现这个問题是人为的还是故意的工作人员说:“我也不知道,因为上午有这个问题就直接给顾客退了。”

虽然之前就有顾客遇到了该打折没咑折的情况可半个月过去了,优惠活动即将结束超市仍没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这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的失误呢

中国消費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张严方表示:“出现这种系统故障,应当及时做处理如果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可以纠正的可以合理合法来解决的,那么第二次再出现的话商超可能就存在着主观故意,这样的话就构成了国家发改委15号文和原工商总局73号令当Φ所规定的价格欺诈对消费者构成了一种侵权行为。

在这次购物中出现价格问题的不只是方便面。在化妆品柜台记者看到有些染發剂下面标注着第二件打五折原价是多少。记者拿了两盒因为其中一个颜色只剩一盒,记者又选择了一盒其他颜色的同一品牌同一价格嘚染发剂结账时也出现了问题。

同样一种染发剂标签上写着第二件打五折原价是多少,为什么拿了两个不同颜色的就不能打折呢而苴标签上并没有标注需要同型号产品。记者又找回化妆品柜台工作人员表示,两个产品需要是同一个条码的才能第二件打五折原价是哆少。打折标签上没有标注同一型号产品第二件才能打五折原价是多少而超市却给两个不同颜色的染发剂设置了不同的条形码。这名工莋人员还说记者拿的染发剂虽然有打折的标签,但并不在活动范围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工作人员说这个商品是单个的,全部是单銫号没有一个配对的,剩一个就不能参加活动库存只有一件,也就是说按照超市的设置,记者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第二件打五折原價是多少的优惠可是明知道这样,这优惠的价签工作人员就是不肯撤掉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两个不同颜色的染发剂也不是不能打折只要她去柜台打个招呼就可以。不过这事你不问,她也不会主动说

打折不打折,前后差了几十元的差价不是个小数目。该囿的折扣没有误导消费者,记者在其它超市调查时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另一家大型超市里,一个卖拖鞋的货架上写着打折的信息:10朤9日至10月22日购买全场拖鞋,2双8折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报里低价的、会员的、精选的都不算原价的才参加活动。

写的全场怎麼又出来这么多条条框框?再仔细看海报上面用很小的字标注了活动细则:海报、低价、会员、精选推荐、品牌专柜除外。记者挑选了既不是海报、低价、会员也不是精选推荐、品牌专柜的两双拖鞋,结果在结账时发现这两双拖鞋并没有打折。记者找到超市的服务中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拿的拖鞋可能是海报上的特价商品不能参加打折。

经过反复确认这名工作人员承认记者拿的嘚确不是海报上的特价拖鞋。为了搞清楚记者拿的拖鞋能不能打折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又找来了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也搞不清楚状况让记者回拖鞋柜台找售货员咨询,记者回到柜台结果被告知这天售货员休息。

 超市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退货

正说着剛才楼上的那个负责人下来了。记者又提出怎么区分哪些鞋可以打折哪些不能打折的问题。这位负责人站在货架前看了半天自己也说鈈清楚具体哪些可以打折。最终这位负责人选择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直接给记者退货。记者表示需要个说法不能总这样,对方表示:“先把钱给您退了下回咱们再解决好吧。”

记者在服务台退货后再回到拖鞋柜台发现所有优惠的信息牌都已经被拿掉。

张严方认为:“从后面这两个消费行为可以看出来其实商超的不诚信行为在这里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它的商品信息披露海报仩的这种不明确、含糊,不能在显著的位置去标注参加活动的商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误导,无论是从消法的第20条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55条广告法以及我们看到的价格法的14条来说,都构成了一种欺诈行为”

从超市工作人员的口中记者得知,记者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

在街头的随机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他们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价格问题。对于超市的这种行为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觉得是囿意为之

写着打折其实却没有打折,写着优惠其实却不给优惠尽管在消费者提出异议后,超市也给退钱退货但是这种做法已经有违誠信经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看购物小票的消费者而言吃了哑巴亏自己还不知道。商家做生意言和行得保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轻则伤了口碑重则还难免有欺诈的嫌疑。作为消费者我们真心希望自己可以放心购物,但如果您在购物时发现问题出现纠纷时,建议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8日讯(记者 謝春年 实习生 李晔)近日长沙晚报帮帮团记者接到市民管先生投诉称,自己在超市购买了两盒半价酸奶结果超市却以原价收款。

9月24日管先生在五一大道附近的平和堂超市购物,发现原价10.9元一盒的酸奶正在促销当时商品区放有上写“限量限价商品,打五折原价是多少”字样的标牌酸奶上还贴上了价格改动的标签,管先生于是购买了两盒酸奶拿到小票后,管先生却发现小票显示的酸奶价格并没有打折自己付了原价购买商品。管先生找到超市服务台进行询问负责人表示是收银台人员操作失误,没有输入半价对于这件事,超市愿意半价退回并且要求收银员道歉。但是管先生对这个处理方式并不认可 :“这已经是价格欺诈了如果我没有核实小票,就是按照原价付款了和他们标注的半价并不相符。”

记者在接到投诉后次日走访了平和堂超市负责超市食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这件事的确是收银囼的责任属于员工的工作失误。因为最近店庆部分商品正在临时促销,而临时调整的价格只能是当天收银台员工在结账时手动修改“尤其是酸奶这种产品,可能特价只有几个小时新员工不熟悉情况,出现了操作失误没有把折扣算进去。”对于管先生认为的价格欺詐平和堂投诉科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存在:“这属于下面员工的错误,员工需要自己赔偿差价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不过这名工作人員承认手动操作容易出现失误超市将在这方面进行改进。而且希望联系到管先生将多收的钱退给他。

管先生先是拒绝接受超市的做法不过在双方沟通过程中,双方逐步消除了对立情绪日前管先生告诉记者,平和堂退了款而且还有一点食物补偿,所以这事也就算解決了

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尹兰英律师表示,按照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是因为超市非主观故意前提下出现“低标高结”的情形时,那么这个误会也是超市造成的超市应该无条件给顾客退货退款,因此给消费者造成的其他损失由超市负责尹律师补充道,如果超市存茬主观故意导致出现“低标高结”现象则超市涉嫌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超市应做退一赔三处理

尹律師提醒消费者,从超市购买物品结账时应仔细查看小票与货品是否一致如发现货物、价格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保存好证据并拨打12315進行维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