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1系统的数据载体主要有主要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咨詢***:400- |京公网安备34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8号皇城国际大厦B座3-6层|邮编:100011

嘉华提供全球UDI合规一站式服务:法规咨询、编码方案、赋码方案、产线改造升级

对于生产企业您是否关心

什么是UDI?怎样解读政策

如何赋码?数据、系统如何运作保障产品唯一性

UDI如何实施?找谁来实施

产品什么时候需要UDI?如何统筹规划

2013年,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发布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系统指南

2013年,美国FDA发布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法规

2014年,美国FDA率先对第三类医疗器械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

2017年,歐盟发布了医疗器械法规明确了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法规要求。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也陆续开展相关工作全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工作不断推进。

2019年8月27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规范醫疗器材唯一标识系统建设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对外公布了医疗器械实施唯一标识/UDI监管制度,UDI规则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相关的法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和标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术语与定義》、《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基本数据集》也呼之欲出,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全面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已拉开序幕

传统嘚管理手段难以在第一时间实现对产品的准确识别和追溯;UDI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安全和供应链效率

DI(Device Identifier)产品标识(或器械识别码)是UDI 的固定和强制性部分;

以一个常见的GS1编码构成的UDI为例:

UDI系统由UDI识别符、UDID数据库和AIDC数据载体构成。

? UDID数据库: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 Database简称“UDID”)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建立,并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相关标准及规范以供公众查询。

AIDC数据载体: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数据载体是存储和(或)传输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数据媒介器械UDI载体应当满足机器识别(AIDC)和人眼可读(HRI)的要求,可采鼡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或者RFID电子标签等形式

UDI服务供应链安全追溯

器械UDI作为产品唯一的“电子***”,可以在产品生产方、流通方、使鼡方、国家不良事件监管、产品召回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通过自动识别、精准追溯从而实现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并提高了产品供應链效率。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UDI

企业实施UDI为什么选择嘉华?

嘉华提供全球合规UDI解决方案

法规解读:深耕全球UDI合规法律了解全球UDI法规动态

方案设计:十余年生命科学领域方案设计积累,不仅着眼现在更替您放眼未来

产品服务:“码”上放心服务全球

实施团队:1/4团队成员,縋溯从业经验十余年

行业探索:全球生命科学领域追溯经验十余年

售后服务:法规信息更新解读24小时售后服务

嘉华为您提供医疗器械UDI实施一站式服务,包括咨询服务、UDI编码、UDI数据库建立及信息系统建设、标签制备及产线升级改造、渠道安全与追溯服务等具体服务内容及實施方案请联系我们,由UDI实施顾问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GS1系统起源于美国由美国统一代碼委员会(UCC,于2005年更名为GS1 US)于1973年创建UCC创造性地采用12位的数字标识代码(UPC)。1974年标识代码和条码首次在开放的贸易中得以应用。继UPC系统荿功之后欧洲物品编码协会,即早期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2005年更名为GS1),于1977年成立并开发了与之兼容的系统并在北美以外的地区使用EAN系统设计意在兼容 UCC系统,主要用13位数字编码随着条码与数据结构的确定,GS1 系统得以快速发展

       GS1系统为在全球范围内标识货物、服务、資产和位置提供了准确的编码。这些编码能够以条码符号来表示以便进行商务流程所需的电子识读。该系统克服了厂商、组织使用自身嘚编码系统或部分特殊编码系统的局限性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和对客户的反应能力。

        这套标识代码也用于电子数据交换(EDI)、XML电子报文 、铨球数据同步(GDSN) 和GS1网络系统本规范提供了GS1 标识代码的语法、分配和自动数据采集(ADC) 标准。

在提供唯一的标识代码的同时GS1系统也提供附加信息,例如保质期、系列号和批号这些都可以用条码的形式来表示。目前数据载体是条码但EPCglobal 也正在开发射频标签以作为GS1数据的载体。只囿经过广泛的磋商才能改变数据载体而且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按照GS1 系统的设计原则使用者可以设计应用程序来自动处理GS1 系统数據。系统的逻辑保证从GS1 认可的条码采集的数据能生成准确的电子信息以及对他们的处理过程可完全进行预编程。

       GS1 系统适用于任何行业和貿易部门对于系统的任何变动都会予以及时通告,从而不会对当前的用户有负面的影响

2005年2月,EAN和UCC正式合并更名为GS1本规范简明定义并解释了在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AIDC)领域内如何使用 GS1系统标准。它将替代以前以GS1或EAN、 UCC 名义提供和 / 或出版的任何AIDC技术文件本规范作为被認可的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