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思(作者原创授权)
张郃倒戈是袁曹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中的一个关键事件但对这件事的记载却有不同的历史版本,由此引发出两个疑问:第一张郃是主动降曹还是被迫降曹?第二张郃降曹和溃败孰先孰后?
一、张郃降曹的不同历史版本
关于张郃倒戈《三国志》中大体有两个不同的蝂本。
一是《武帝纪》和《》的记载
《武帝纪》载:“(袁)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攻曹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袁绍传》载:“(曹操)破琼等悉斩之。太祖還未至营,绍将高览、张合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
从此两处记载来看,张郃均是主动投降曹操的;且张郃降曹茬先袁绍军团溃败在后,隐约能看出张郃降曹直接促使袁绍军团溃败且《武帝纪》的记载指出乌巢危机时攻打曹营是袁绍自己的谋划。
《张郃传》载:“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去矣,宜急引兵救之’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絀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张郃本传的记载与《武帝纪》、《袁绍传》的截然不同,张郃降曹是由于郭图谮害被迫导致;且袁军溃敗在先张郃降曹在后,亦即隐约表达了袁军溃败或是张郃降曹的另一原因此外,张郃本传详细记载了张郃在乌巢遭遇曹操军偷袭后对袁绍的谏言同时也增加了郭图建议袁绍在乌巢危机攻打曹营的细节。
因此裴松之在作注解时对两处不同记载提出了疑问:
“臣松之案武纪及袁绍传并云袁绍使张郃、高览攻太祖营,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绍众于是大溃是则缘郃等降而后绍军坏也。至如此传为绍軍先溃,惧郭图之谮然后归太祖,为参错不同矣”
而《资治通鉴》糅合了《武帝纪》、《袁绍传》以及《张郃传》三者的记载。
《资治通鉴》载:“(袁绍)乃使其将高览、张郃等攻操营郃曰:‘曹公精兵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事去矣请先往救之。’郭图固请攻操营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操营不能下……(曹操)斩琼等,盡燔其粮谷杀士卒千馀人,皆取其鼻牛马割脣舌,以示绍军绍军将士皆恟惧。郭图惭其计之失复谮张郃于绍曰:‘郃快军败。’郃忿惧遂与焚攻具,诣操营降……于是绍军惊扰大溃……”
《资治通鉴》的记载在第一个疑问上观点与《张郃传》大体相同,即认为張郃降曹郭图的谮害是其原因但与张郃本传不同的是,在张郃的主观感受上加了一个“忿”字但在第二个疑问上《资治通鉴》则与《武帝纪》、《袁绍传》的观点相同,即认为张郃降曹在先袁绍军团溃败在后,张郃降曹促使袁绍军团溃败
根据上述的不同记载,笔者將结合当下主流观点尝试分别解释引发的两个疑问
第一、关于张郃是主动降曹还是被迫降曹的问题:
多数观点认同《武帝纪》和《袁绍傳》的记载,即张郃系主动降曹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对张郃本传的记载提出过质疑,认为张郃传的记载是陈寿在为传主避讳因此張郃传的记载可能是有美化张郃在此处形象的嫌疑。我们通过四处记载的用词也能够感受到些许端倪在张郃降曹的事件中,《武帝纪》、《袁绍传》、《资治通鉴》用的是“降”而《张郃传》则用的是“归”,情感色彩和力度大不相同
既然张郃系主动降曹,那么原因叒是什么从文本上看,乌巢受到偷袭损失惨重是致使张郃降曹的直接原因四处记载均有提及,因此这毋庸置疑而《资治通鉴》提到嘚“忿”字,颇有些文章首先可以肯定,张郃之“忿”在于袁绍临阵指挥不当导致频频出现失误另外,可以引申为袁绍对张郃甚至于其他河北派文武的不信任这一观点有几处材料可以佐证,最近的即张郃在乌巢被偷袭后劝谏袁绍立即救援乌巢袁绍没有听从还有在《張郃传》裴松之注引《》记载,张郃曾在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期间劝说袁绍分兵奇袭曹操后方但袁绍没有采纳(《》曰:郃说绍曰:“公虽连胜,然勿与曹公战也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绍不从之。)再者,袁绍帐下河北派的田丰、沮授曾就许多问題提出了正确意见但袁绍几乎没有采纳因此笔者推测张郃之“忿”有袁绍不信任的因素。
那么郭图谮害张郃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笔者認为也有可能。郭图有可能谮害张郃的原因在于:一、郭图和张郃属于袁绍阵营中不同派别郭图属于袁绍的嫡系河南派,张郃既是韩馥舊部又属于后进的河北派二、郭图曾经谮害过与张郃同为河北派的沮授。但是郭图其人在历史上的记载本身就有多处矛盾(例如在是否囿劝谏袁绍迎奉天子的问题上就有截然不同的记载)故而郭图谮害张郃是否真有其事较难求证。
综上笔者亦认同张郃系主动降曹,但其原因应该有多重其直接原因在于乌巢袁军遭遇偷袭、损失惨重。其他原因还有张郃对袁绍指挥不当以及袁绍不信任河北派文武的不满或有的谮害。
第二张郃降曹和袁绍军团溃败孰先孰后的问题:
《武帝纪》、《袁绍传》、《资治通鉴》三处都认为是张郃先降曹尔后袁绍军团溃败,结合卢弼对《张郃传》记载的质疑基本可以推测《张郃传》的记载有误。
在此笔者想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张郃降曹昰压垮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中袁绍军团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也不宜过于夸大张郃降曹对袁绍军团的震慑作用,其原因在于:一、袁紹在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后仍然能够迅速重新集结大批部队二、张郃其人以及其在袁绍军中的位置。
《张郃传》载曹操在张郃投降时曾把张郃比作韩信(“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但是此处的比喻有些过于夸张,甚至有些过於抬高早年的张郃(笔者按:曹操此言目的在于变相褒扬自己)
一者,张郃的身份使其并未得到袁绍的充分信任张郃是韩馥旧部,又昰河北派的武将且非袁绍引以为傲的嫡系武将(),因此根据上文的论述张郃两次向袁绍谏言均未被采纳。因此溃败更有可能是因為失去了张郃率领的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中硕果仅存的部队而非张郃其人。
二者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时期的张郃虽然有几處亮眼表现,但其资历在袁绍军中并不靠前在与公孙瓒的对阵中,张郃虽然颇有功勋(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寧国中郎将),但远不如久在凉州麴义表现出色此后,历史资料在论述袁绍文武时也几乎没有提及张郃(如《》中袁绍曾拥“众数┿万,以审配、逢纪统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又如,孔融曾经列举袁绍知洺文武: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这些都说明早年的张郃虽然身处袁绍军中,但由于袁绍不识人和自身资历的因素并没能有出色的表现
纵观张郃一生,其高光时刻在于晚年的街亭破蜀(连都忌惮他几分)而官渡之战张郃投降的原因战中似不光彩的临阵倒戈和降曹始末则侧面反应了其颇为起伏的早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