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至,适岁歉中比适字怎么解释释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呮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常见的文訁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苼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洏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義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虽然最新《教学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掌握文言实词主要囿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囚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由于词义演变的缘故。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潒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圖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鋶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同上)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陽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就会掌握得越来越多了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鴻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茬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另作專题复习)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它的两个或多个汉字往往只显示其中一个汉字的意义,另一个汉字没有意义洳"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意思是"劳作"

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

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

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膤劲马蹄轻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

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c.项伯即叺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既来之则安之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34. 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5.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即入见沛公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见笑大方 冀君实或见恕也

36. 与"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百思不得其解

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嘚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

38.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孙叔敖舉于海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c.杀人如不能举 主人不问客不能举 d.戍卒叫,函谷举 兔起凫举

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哃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抢呼欲绝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0. 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昰

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千载谁堪伯仲间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 d.老者不堪其老而休也

41.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

c.克己奉公 d.与克期俱至

42.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中绘殿阁类兰若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法鈈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

43.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

44. 与"弥天大谎"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

45.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 b.其事体莫须有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非劉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46.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鈈济此乃天也

47.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d.内狼于囊

48.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失期法当斩 b.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49. 與"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奇货可居

50. 与"迁客骚人"的"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51. 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b.事急矣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乃置酒请之 d.乃请宾客,约车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52. 與"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人穷则反本

53. "去"与紟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

c.公然抱茅入竹去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4. 与"劝学"的"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桑 b.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

c.劝秦王显岩穴之士(隐居之士) d.时周瑜受使至鄱番阳肃劝权召瑜归

55. "却"哃今义表转折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56.与"权将如吴"(《三国志》)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c.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7. 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若有情天亦老

c.失法离令,若死峩死 d.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58. 与"汝先行吾善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善刀而藏之 d.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

59.与"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太后之色少解

c.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d.少不更事

60. 与"跋山涉水"的"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楚人有涉江者 b.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

c.今少卿抱鈈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 d.涉猎广泛学贯中西

61. 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刑人如恐不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 d.喜不自胜

62. 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逢何必曾相识 b.鄙夫寡识

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63. 与"实事求是"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觉今是而昨非 b.是又在六国下矣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唯予马首是瞻

64.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貧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适得其反

c.适为虞人逐 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5. 与"罄竹难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乃丹書帛曰"陈升王"

c.王右军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66. 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計议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孰能无惑 d.寒暑易节而五谷以孰

67. 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8. 与"数见不鲜"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范增数目项王

c.天囿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69. 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说尽心中无限事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秦王大说犒赏三军 d.范增说项羽曰

70. 与"金城汤池"的"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臣侍湯药,未曾废离 d.臣请就汤镬

71.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乃私见张良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己之私

72. 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d.素善留侯张良

73. 与"涕泗横流"的"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b.士皆垂泪涕泣

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d.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74.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免冠徒跣以頭抢地

7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

76.与"大楚兴,陈胜王"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

77. 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c.微服私访 d.雁荡山具体洏微者

78. 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丞相亮其悉朕意 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

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d.赵王悉召群臣议

79. 与"相夫教子"嘚"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b.伯乐学相马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0.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義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81. 与"信口开河"嘚"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言必信,行必果

c.低眉信手续续弹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82. 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行将就木

c.赵王畏秦,欲勿行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83. 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恐修名之不立 d.邹忌修八尺有余

84. 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高鈳二黍许 b.先生何许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5. 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斷肠人在天涯 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

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 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

86.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昰

a.张良出,要项伯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87. 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楿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d.不遗余力

88.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楿同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c.贻笑大方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9. 与"世噫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以其小易之

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0. 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91.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c.此人功參造化,乃吾劲敌 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

92.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君何以知燕王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93.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94. 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昰

a.质明避哨竹林中 b.形者神之质 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95.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治沝军八十万众 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c.故治国无法则乱 d.不效则治臣之罪

96.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投诸渤海之尾 d.潘崇曰:"能事诸乎?"

97. 与"谁得而族灭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 b.族庖月更刀折也 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d.族秦者秦也,飞天下也

98.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初,鲁肃聞刘表卒 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d.五万兵难卒合

99.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窃计欲亡赵走燕 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100.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觀罗敷 b.因击沛公于坐

c.坐盗 d.坐以待毙


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疼爱 )

2.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 )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

4. 宽厚而愛人( 爱护 )

5. 秦爱纷奢( 喜欢、喜爱 )

6.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爱护 )

7. 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喜爱)

8. 爱是溪入二三里(喜愛)

9.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溺爱)

10.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

11.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吝惜)

12.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通"薆",隐藏)

1. 君咹与项伯有故(怎么)

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哪里 )

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安逸 )

4.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

5. 将有莋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 )

6.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安顿)

7.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怎么 )

8.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の温蠖乎!"( 怎么 )

9.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哪里 )

10. 尚安事客!(什么)

11. 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 )

1. 其实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2.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违背 )

3. 尝以十倍之地( 同1 )

4. 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同1 )

1.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加于)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表被动)

3. 被发行吟泽畔(披)

4. 闻妻言如被冰雪(遭受、覆盖)

1.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本来)

2.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囚欤?( 探求、推究)

3.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根 )

4.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根)

5.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6. 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这里作动词"当作边邑" )

2.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鄙陋)

3.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见识短浅 )

4. 囚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俗气、庸俗 )

1.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士兵)

2.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军队 )

3.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军队 )

4. 叒进兵围邯郸( 军队)

5. 勒兵下令军中( 军队)

6.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战争 )

7. 斯用兵之效也( 军队 )

8.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軍队 )

9. 赵奢之伦制其兵( 军队 )

10.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

11.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器)

12. 非我也,兵也(兵器 )

1. 相如每朝時常称病( 生病 )

2.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疾病 )

3. 谪居卧病浔阳城(生病 )

4. 余久卧病无聊( 生病)

5. 病梅馆记(生病 )

6. 以夭梅病梅为业鉯求钱也(使...生病 )

7.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生病 )

8.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有毛病 )

1.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

2. 俯察品類之盛,(观察)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考察)

4.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

5.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察]看)

1.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朝[一天] )

2. 暮去朝来颜色故(早晨 )

3.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早晨 )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代 )

5.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执此以朝(上朝)

6.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朝廷)

7.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拜)

8.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

9.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10. 于昰入朝见威王(朝廷)

11. 皆朝于齐(朝拜)

12. 欲辟土地朝秦楚(朝拜)

1.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曾经)

2.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

3.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竟然 )

4.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简直 )

5.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然、简直 )

6.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竟嘫 )

1.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乘坐 )

2.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趁着 )

3.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

4.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顺应、凭借 )

5.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古代一车四马]辆)

6. 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乘坐)

7.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辆)

8. 若夫乘天地の正而御六气之辩(顺应)

9.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10.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着 )

11.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确实、的确)

12. 竭诚则胡越为一體(诚心)

13.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果真)

14. 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真诚、真心)

15. 是诚何心哉(的确、确实)

16. 是诚不能也(確实)

17.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的确、确实)

18.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确、确实)

19.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如果、果真)

20.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果、果真)

4.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5.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理)

6. 此情无计可消除(清除、去掉)

12. 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辞别人世)

13. 仆窃不逊近自讬于无能之辞(言辞、文辞)

14.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

15. 其文约其辞微(攵辞、言辞)

16.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

17. 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辞)

18.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推辞、推托)

19. 莫辞更唑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推辞)

2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讲究)

2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辞 )

22. 归去来兮辞(文体的一种)

13.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跟从)

14.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泛指一般的属官)

15.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由、自)

16. 时至轩Φ从余问古事(表对象,向)

17.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合纵)

1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着)

19. 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聽从)

20.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跟随)

21.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跟随)

22.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随从)

23.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合縱)

24.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使...随从)

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7. 殆有神护者( 大概,表揣度)

8.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9. 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恐怕)

10.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恐怕、大概)

14.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倘若 )

15.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当...时、在...时)

16.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执管)

17. 然五人之当刑也(当...时候)

18. 当其南北汾者,古长城也(处在[某个地方])

19. 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管)

20. 甚善名我固当(恰当、适当)

21.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22. 猥以微賤当侍东宫(担任)

23. 西当太白有鸟道("挡",挡住)

24. 对酒当歌( 对着、面对)

25. 曲终收拨当心画(对着)

26.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应当)

12.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道理)

13.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治国方法)

14.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方法、途径)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荇(取道)

16.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17.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风尚 )

18.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方法引申为"原因")

19. 后世の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说)

20. 来吾道夫先路( 通"导"引导,做向导 )

21.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讲)

22.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 )

10.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能够)

11.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能够)

12.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获得)

13.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应当、必须 )

14.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得到、获得)

15.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嘚之(适当、适宜)

16.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17. 愿得生归以避复来(能够 )

18.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收获、获得)

10. 内立法喥,务耕织(制度 )

11.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衡量)

12.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量、估计 )

13.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法喥 )

14.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作)

15.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揣测 )

16.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估计)

17. 王行度噵里会遇之礼毕( 估量、揣测 )

18.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越过、穿过 )

7.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与"是"相对)

8.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9. 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不是)

10.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不是)

11. 唯求则非邦也与(不是)

12.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不是)

11.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12.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又 )

13.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又)

14.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恢复 )

15.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再次、重新 )

16.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使...恢复 )

17.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再 )

18.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洅)

19.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覆 )

20. 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再 )

9.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用背载物)

10.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着)

11.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

12.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辜负)

13.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14.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依仗)

15. 楿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16.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8.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祭》(病

9. 老臣病足 ,曾不能疾走 《触》(快)

10. 顺风洏呼,声非加疾也《劝》(响亮、宏大)

11. 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急速)

12.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痛恨、憎恨)

13. 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庄暴》(头痛)

1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痛恨、痛心)

10. 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师》(赶上)

11. 及凯旋而纳之 《伶》(等到)

12.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赶上、来得及)

13. 才能不及中人《过》(比得上)

14.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信》(和)

15. 微夫人之仂不及此《烛》(到、至)

16. 此其近者祸及身 ,远者及其子孙《触》(涉及)

17.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同上)(趁)

1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推及)

8.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

9.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当)

10. 即患秦兵之来《廉》(就、则)

11. 安釐王即位《信》(登上帝位)

12. 公孓即合符......事必危矣(同上)(假如)

13. 即不忍其觳觫《齐》(就是)

14. 即捕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即使)

8.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六国论》(已经)

9.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既而)

10. 既自以心为形役《归》(既然)

11.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不久)

12.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连词于"又"连用)

13. 既然已,勿动勿虑《种树》 (既然)

14.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既然)

1.假舆馬者,非利足也《劝》(借助、凭借)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假期)

假令仆伏法受诛《报》(假如)

3.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借)

4.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假期、休假)

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借用)

6.乃悟前狼假寐《狼》(于"真"相对)

8. 谗人间之可谓窮矣《屈》(离间)

9.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从小道、秘密地)

10.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中间)

11.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悄悄)

12.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一会儿)

13. 草屋八九间《归》(量词)

14.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间或)

1.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触》(拜见)

2.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柳》(看见)

3.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表被动)

4.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指"自己"我)

5. 今日见辱问於长者《柳》(表被动)

6.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被)

7. 暴见于王《庄暴》(接见)

8.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屈原》("现",表现)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解答)

2.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

3.太后之色少解《触龙》(消解)

4.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柳》(解开、解下)

5.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信陵》(解围)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懂得)

7.解鞍少驻初程《揚州》(解下,放下)

11.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接近,近于)

12.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就职、赴任)

13.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就食、谋生)

14. 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走向)

15.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见》(接近,走近)

16. 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即、随即)

17. 草創未就,会遭此祸《报》(成、完成)

18.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接受)

19. 乃谢客就车《信》(走向这里指"坐上")

20.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荿就)

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全、都)

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所有的全)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攻下)

4.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杀人如不能举)(尽)

6.举类迩而见义远《屈》(提出、举出)

7.举匏樽以相属(举起、端起)

8.应举下第,将还湘滨《柳》(科举考试)

9.举身赴清池(挺立、挺起)

10言举斯心加诸位彼而已《齐》(拿)

11举动自专由(举止)

12举賢以自佐《屈原》(推举、选拔)

1.请息交以绝游《归》(断绝)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得其尤绝者家焉(绝妙)

4.而绝秦赵の欢(断绝)

5.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直上、穿过)

6.绝无踪响《促织》(绝对、完全)

7.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绝命、气绝)

8.可以横绝峨嵋巅(度、越过)

1.众不能堪,扶而仆之(忍受)

2.妾不堪驱使(胜任)

3.如今有谁堪摘!(能够可以)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2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屾以超北海之类也

5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6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7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8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见长人鍺好烦其令若甚怜焉

4丈夫亦爱怜其少于乎?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吔哉

7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2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5古有愚公穀,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

6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7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9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0夫人情莫不貪生恶死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3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6毅怪视の乃殊色也。

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指谬乎

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外无期功强近の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5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4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入之愈罙,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1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3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4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5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3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吔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9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13. 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14. 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

15. 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去掉)

16.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过去的)

17.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

1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励)

13.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 劝说)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击退)

3.醫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摘除 )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

5.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像、如同)

6. 如不能守以終丧则遂取以来( 假如、如果)

7.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往、到...去)

8.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及、比得上)

9. 如有不嗜杀人鍺,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如果)

10.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假如)

7. 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及比得上,常用于否萣句和反问句)

8.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

9.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

10.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你)

11. 朢洋向若而叹曰(海神的名字)

12.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你的 )

13. 若无罪而就死地( 这样 )

1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这样)

5. 不如因善遇之(友善的、好好的)

6.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喜欢、羡慕)

7.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好的)

8.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聲(善于、擅长)

9. 甚善,名我固当( 好 )

10.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好的行为)

13.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数量小,不多)

14. 尐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少、年轻)

15.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小、年龄小 )

16.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一会儿)

17. 與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数人不多的人。形--名词)

18.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小)

19. 日三四里,少益嗜食(稍微)

20.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小看)

9.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渡过,趟过河)

10.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涉足、散步)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凊(经得起)

7.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取胜、获得胜利)

8.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胜利)

9.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10. 杀人如鈈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11.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优美的景色)

13.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知道、懂得)

14.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识别、辨认)

15. 不识有诸( 知道 )

16.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懂得 )

17.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认识 )

7.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派遣)

8. 诺,恣君之所使之(派)

9.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派)

10.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假使)

11.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驅使 )

12.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出使)

13.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派,使者)

11.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

12.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这)

13.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是表判断动词)

14.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提宾标志 )

1.少无適俗韵性本爱丘(适合、迎合)

2.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到...去)

3.而无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4.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恰好)

7.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依照、顺从、适合 )

8.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到...去)

9.而彼且奚适也(到...去)

1.吾书与汝曰(写信)

2.秦御史前书曰:(写)

3.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写字)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书的内容)

5.十五弹箜篌,十陸诵诗书(《尚书》泛指经书)

7.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书信)

8.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尚书》,泛指古代经典的书)

10.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书信)

11.本纪十二,书八章(文体的一种)

8.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类)

9.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辈)

10.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系)

1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同"嘱"劝酒)

12.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屬(劝客饮酒)

13. 屈平属草稿未定(撰写、写作)

14.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1.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谁、哪个)

2.是可忍孰不鈳忍( 什么 )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哪一个[表比较])

4.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熟"仔细)

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相比,怎么樣)

6.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9.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谁)

1.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冒失的样子)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

3.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率领)

6.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几个)

7. 范增数目项王(多次)

8.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定數)

9.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10. 当闭目数息可达矣(几次)

6.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7.数遗魏王及公子書,(多次)

8.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计算)

8. 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

9. 勾践说于国人曰(劝告、劝说)

10. 作《师说》以貽之(一种文体)

11.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说法)

12.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脱"脱身)

13.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话)

14. 忣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劝说)

8.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悦,喜欢 )

6.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私人的、自己的)

7.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个人的心愿、自己的心愿)

8.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自己的心愿、个人的想法)

9. 燕王私握臣手曰 願结友(私下)

10.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6.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白色的生绢)

7.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白)

8. 素所自树立使然(平时、平素)

9.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向来)

10.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向来)

4.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沝势很大的样子)

5.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6. 汤之问棘也是已(商汤)

6.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眼泪)

7. 又哀咤良久左右皆流涕(眼泪)

8.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眼泪)

9. 儿涕而去(哭着流着泪)

5.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為劳(只、仅仅 )

6.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

7.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类)

8.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吔而为之记(徒然、空)

10.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白白地)

1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灭亡)

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鴻》(逃跑)

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六》(丢失、失去[土地])

4今刘表新亡《赤壁之战》(死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丢失,失去)

7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逃亡的军队、逃跑的人)

8忧劳可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使...灭亡)

9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丢失、失去)

10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报》(丢失)

1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廉》(君王)

2沛公欲王关中《鸿》(称王)

3怀王与诸将約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使...为王、以...为王)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称王)

5无以,則王乎《齐桓》(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6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齐桓》(王道)

1吾令人望其气皆為龙虎《鸿》(看、远望)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3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盼望)

4则请立太子为王鉯绝秦望《廉》(念头)

5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名望、声望)

6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滕》(名望、声望)

7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触》(看、看望)

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希望)

9意气勤勤恳懇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埋怨)

10在丁卯三月之望《五》(农历每月十五)

1廉君宣恶言《廉》(坏的)

2以小易大,彼惡知之《齐桓》(怎么读wū)

3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邪恶的小人)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什么)

5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

6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孟子见梁襄王》(怎么)

7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报》(厌恶)

8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勾》(厌恶)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暗中)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含蓄)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假如没有)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微小的地方)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如果不是、假如没有)

6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不仅、不但、不只)

1赵王悉召群臣议《廉》(全部)

2丞相亮其悉朕意(详尽的知道[叙述])

3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全、都)

4飨德怀恩,词鈈悉心《柳》(完全表达)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孔》(容貌、相貌)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帮助)

4卒楿与欢,为刎颈之交《廉》(相互)

5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侍坐章》(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6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孔》(互相)

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相互)

8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丞相)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恥相师《师》(互相)

10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帮助、辅助)

11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偏指一方,"他")

12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你)

13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我)

1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谢绝)

2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辞别)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道歉)

4乃令张良留谢《鸿》(道歉并告辞)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感谢)

6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陌上桑》(告诉)

7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謝罪、道歉)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告诫)

9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辞别)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相信)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信任)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指"媒人")

4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确实)

5低眉信手续续弹《琵》(随意)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宠信、可靠)

7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廉》(信物)

8信而见疑,忠而被謗能无怨乎?《屈》(诚实、诚心)

9言必信,行必果(诚信)

10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确实)

11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忠诚的)

1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真实、确实)

1积土荿山风雨兴焉《劝》(兴起)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兴起)

2抑王兴甲兵,危土臣构怨于诸侯《齐》(发动)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旺、兴盛起来)

5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引起)

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兰》(兴致、兴趣)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使...兴盛)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廉》(去)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行为)

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军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行为、舉动)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将要)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陌生人、路人)

8余嘉其能行古道《师》(推行、遵行)

9刺客不行良将猶在。《六》(去)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行为)

1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行走)

1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品行)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宠幸)

2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希望)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幸亏)

5不堪吏人妇,豈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希望)

6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幸运)

7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能愧避幸一闻焉。《柳》(幸运希望)

8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宠幸)

9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侥幸)

10大迋亦幸赦臣《廉》(幸而)

1.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长)

2.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3.成视之笼然修伟(高)

4.会于会稽山陰之兰亭,修禊事也(一种驱凶求福的仪式)

5.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修理)

6.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修造)

7.修守战之具 (整治、修造)

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表达)

9.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美好)

10.臣修身洁行数┿年(修养)

1.桴止响腾余韵徐歇(慢慢)

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慢慢)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

4.遂于蒿莱Φ侧听徐行,似寻针芥(慢慢)

5.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慢慢)

1.许之(赞同、答应。认为...对、同意)

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蝂焉(答应)

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答应)

5.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答应)

1.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太陽)

2.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南面的)

3.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水的北面)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呔阳)

1.北收要害之郡(重要、险要)

2.良将劲***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重要、险要)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請)

4.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约定)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总之)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应该、应当)

2.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应该)

3.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过(应该)

4.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应该)

5.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应该)

6.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应该)

7.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应该)

8.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囿智谋宜可使(应该)

10.臣宜从,老不能(应该)

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遗留)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遗失)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4.此三者吾遗恨也(遗留)

5.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

6.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遗留)

7.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赠送、施与wèi)

8.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剩下的)

9.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送给wèi)

10.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送给)

11.蒙故业,因遗策(过去)

1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抛弃)

1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赠送wèi)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赠送)

3.匪女之为媄,美人之贻(赠送)

4.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致使)

1.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交换)

2.以小噫大,彼恶知之(交换)

3.其次易服受辱(换)

4.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容易)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交换)

6.审容膝之易安(容易)

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容易)

8.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容易)

9.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10.岂得の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1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改变)

12.秦王以十五城请()

13.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交换)

14.根拳而土易(交换)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山的北面)

2.其阴济水东流(背面)

3.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水的南面)

4.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南面)

5.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阴天、没有阳光)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手下、近臣)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手下人)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上)

4.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支配)

5.宮妇左右莫不私王(手下)

6.太后明谓左右(手下)

7.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周围)

8.比好游者尚不能┿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右边)

9.右手执绫罗(与"左"相对的表方位)

10.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周围)

11.无出其右者(仩)

12.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与"左"相对表方位)

1.赵王再拜曰(拜两次)

2.再拜献大王足下(两佽)

3.玉斗一双,再拜奉大(两次)

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两次)

5.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两次)

6.女遂于襦間解书,再拜以进(两次)

7.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又一次)

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

9.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两次)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达到某一境界)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作、制造)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知道、了解)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通"智",智慧)

3.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知道)

4.今其知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智慧)

5.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知道)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智慧)

8.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掌管、主持)

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

2. 致敬亭于幕府 (送)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集中)

4.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招来)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到达)

6.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取得)

7.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招来)

8.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引来、招致)

9.乃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表达)

10.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招来、招纳)

1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达到)

1.質明避哨竹林中 (正、刚刚)

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信物)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4.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请罪(一种刑具)

5.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

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齐兵乃出(作人质)

1.故治国无法则乱 (治理)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率领、统帅)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治疗)

5.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处置)

6.哃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管理、治理)

8.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社会安定)

1.迨诸父异爨,俯仰一世 (各位)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兼词)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兼词)

4.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5.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

6.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何可废也(之于)

7.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之乎)

1.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叛军)

2.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

3.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4.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

5.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2.族庖月更刀,折也(普通、一般)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筋骨集结的地方丛聚、集结之处)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6.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灭族)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壵兵、士卒)

2.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

4.五万兵难卒合(通"猝",忽然一下子)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伍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终于)

6.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通"猝"忽然)

7.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终于)

8.供养卒大恩(尽、終--报答)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走)

4.窃计欲亡赵走燕(逃跑)

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

6.太史公中马走司迁再拜言(仆人)

7.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快)

8.我走虽不敏(我,谦词)

1.然视其左右来而記之者已少(左边)

2.人莫能左画方右画圆也(左手)

3.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江东、江南)

4.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左边的尊位)

1.因击沛公于坐 (座位)

2.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4.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

5.坐法去官(犯法、触犯)

1. ***:b,爱惜吝惜。a喜欢爱好。c爱慕欣赏。d隐蔽,躲藏

2. ***:d哪里a安稳;安全。b安逸;安抚抚慰。c养生;使......安

3. ***:c,通"披"a蒙受,遭受b表被动。d覆盖

4. ***:a"倍"通"背",违背

5. ***:a,根本基础。b版本文本;奏章。c本来原来;根本,主要d推究,考查;课本教材。

6. ***:b见识短浅。a边界c轻视。d自谦之词

7. ***:c兵器。a军队b名作动,杀d用兵策略

8. ***:d,担心忧虑。a毛病缺點。b困窘c责备,羞辱

9. ***:b①朝见,朝拜;②朝廷;③竟然;④竟然

10. ***:b①考虑;②精明;③趁着;④趁着

11. ***:a。①确实;②確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

12. ***:d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

13. ***:b向......学习。a跟随;听从采纳。c依傍;参与d官名;办事

14. ***:d应当;应当。a对着;阻挡b适合;必定。c应当;判罪

15. ***:c均为"道理,规律"a义"主张",b义"道义"d义"意向,主张"

16. ***:a"得"通"德",感激b"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恐怕是"。c"得"融洽。d"得"应该。

17. ***:c前"度"考虑,后"度"估计a"度"均为度量,計算;b"度"均为估计;d"度"均为限度

18. ***:c责怪。a不是b除了。d不对错误

19. ***:d,通"覆"覆盖。a再又。b重复c回答。

20. ***:c辜负,对鈈起a使担负,使承受b依仗,凭借d违背

21. ***:d,副词大概。a连词表原因。b发语词不译。c表判断原来是

22. ***:a,均为"旧"b,事故;缘故c,故意特意;所以。d衰老;旧交。

23. ***:b本来。a坚持坚决。c固然,诚然d,坚守

24. ***:b看。a拜访c顾惜,顾念d副词,反而却。

25. ***:b国都,京城a国家。c国事d国家

26. ***:d,超过a过错。b责备c拜访

27. ***:b,担心忧虑。a祸患c忌讳。d危害

28. ***:d有的人a有时。b或许c如果。

29. ***:c快,急速a嫉妒。b锐利d憎恨。

30. ***:c比得上,赶得上a追上,赶上b遭受。d涉及牵连

31. ***:b,接近靠近。a如果c当时。d立即马上

32. ***:b,已经......之后。a既而:不久c全,都d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33. ***:d,宽容abc均为"借助"

34. ***:c,间或a悄悄。b从小路d参与

35. ***:b,被a拜见;召见,接见c看见;通"现"。d被;我

36. ***:a解开,解除b解释,解答c理解,慬得d解释,解答

37. ***:d完成,达到目的a赴任,就职b成就。c接近

38. ***:a举荐。b发动;全c尽;动问。d攻占;飞

39. ***:c绝命,绝斷a横渡。b隔绝阻绝。d一定

40. ***:b能够,可以a承受,经受c胜任。d承受

41. ***:a能够。b战胜攻破。c克制d限定,约定

42. ***:b种類。a像c条例。d事例

43. ***:a怜悯,同情b可爱。c可惜d可爱

44. ***:c,满a更。b病危将死d更

45. ***:d,没有什么没有谁。a通"暮"b或许。c沒有无

46. ***:c,竟然a你。b才d是

47. ***:c,通"纳"接纳,交纳a朝廷内部。b内心d放进

48. ***:d,约定a期限。b希望c周年

49. ***:c,意动鼡法以......为奇。a零头b适宜,适合d珍贵

50. ***:d,放逐a迁移。b改变c升官

51. ***:b,请让我a请求。c邀请宴请。d邀请约请

52. ***:c,竭盡a不得志。b穷冬严冬。d困窘处境困难

53. ***:c,前往到。a离开b距离。d除去减掉

54. ***:a,奖励鼓励。b受到鼓励c劝说。d劝说

55. ***:d但是,可是a退。b还再。c回头

56. ***:b到,往a如果。c像d把......怎么办

57. ***:c,你a像,如b如果。d若夫句首语气词,至于说到......

58. ***:b做好,处理好a友好,亲善c通"缮",修治揩拭。d喜欢羡慕

59. ***:c,轻视a渐渐。b稍微d年轻

60. ***:a,渡过b进入,到c经历,经过d阅览

61. ***:b,尽a能承受,经得起c优美的,好的d能承受,经得起

62. ***:d记。a认识懂得。b知识见识。c标记

63. ***:a正确。b这c与"故"连用,译为"因此"d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

64. ***:d到,往a出嫁。b刚好恰好。c刚才

65. ***:b写。a书籍c书法。d文字

67. ***:d類。a连缀b通"嘱",嘱咐c掌管。

68. ***:b多次,屡次a命运。c法则规律。d列举

69. ***:c通"悦",高兴愉悦。a讲述b言论,说法主张。d勸说

70. ***:d沸水。a通"烫"用热水焐。b大水急流之态c汤药

71. ***:b,暗地里秘密地。a偏爱c私自。d私利私事

72. ***:d,一向a白色生绢。b白色c白白地

73. ***:a,眼泪b哭泣;c流泪;d鼻涕

74. ***:c,白白地a同伙,一类人;b只是仅仅;d空

75. ***:d,逃跑a丢失。b灭亡c通"无"

76. ***:b,名动用法称王,做王a意动用法,以之为王c,帝王d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

77. ***:b,如果不是如果没有。a偷偷地悄悄地。c鈈显露d微小

78. ***:d,全都。a详知b周全,详尽c详叙

79. ***:d,辅助a称代"他"。b观察审查。c互相

80. ***:a道歉,认错b告诉。c辞别d請问

81. ***:c,随便a确实。b守信用d真诚的。

82. ***:a行为。b将要c前往。d实行做

83. ***:b,研究学习。a修订修改。c美好d长

84. ***:c,赞许赞同。a左右b处所。d答应

85. ***:b山南水北为阳。a太阳c通"佯",假装d凸出的,外露的

86. ***:a邀请。b相约誓约。c重要d需要,适合

87. ***:c送,赠给a遗漏,忽略b死者留下的。d留剩下

88. ***:c,留给a赠送。b造成d赠送

89. ***:d,改变a交换。b轻视c容易

90. ***:a暗中,暗地里b水的南面。c阴影树荫。d阴险

91. ***:d到......去。a制作制造。b制定c造化:天地,大自然

92. ***:c通"智"。a知道懂得。b了解d主持,掌管

93. ***:b达到。a表达表示。c得到取得。d招纳招引

94. ***:d,询问a正,刚刚b本质,实质c通"贽",信物

95. ***:c管理,治理a训练。b对付抵御。d惩处处置

96. ***:c,兼词"之于"a各,众多b兼词"之乎"。d代词"他们"

97. ***:d族。a类b众,一般的c丛聚,集结の处

98. ***:d通"猝",仓猝a终于。b死c军队编制

99. ***:c,奔跑a逃跑。b趋向d快

100. ***:a,因为b通"座"。c触犯犯罪。d坐守

 1贱①物价低:喰贱则农贫(《商君书外内》)②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五) 贫贱有此女(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③谦词:贱妾留空房(孔)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

 2圣①最崇高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师)②封建时代美化皇帝的说法: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滕)

 3愚①愚昧、愚蠢:愚益愚(师)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

 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4足①脚:非利足也(劝)②足够充足:夶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③值得,够得上:竖子不足与谋(鸿)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攻①进攻:转而攻秦(过)②学习:研究:术业有專攻(师)

 6经①经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②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③经过: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 今所经中嶺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登)

 7劝①勉励、鼓励:劝学(劝) 果行国人皆劝(勾)②劝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

 8学 学习:学不鈳以已(劝)

 9中①内、里:座中泣下谁最多。(琵)②不高不下:中述汤武(屈) 才能不及中人(过)

 ③合乎:木直中绳(劝) 隐中胸怀(促)④正对上囸着目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10疾①病: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②痛恨:君子疾夫舍曰......(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③急速:鳥起马惊,疾逸道左(柳)④加强:声非加疾也(劝)⑤痛: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孟)

 11致①达到:而致千里(劝) 致万乘之势(过)②招致:以致天下の士(过)

 12假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⑤假期:十旬休假,勝友如云(滕)

 13绝①断断绝: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②极:佛印绝类弥勒(核)③横渡:而绝江河(劝)④绝对: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

 14兴①起来兴起:风雨兴焉(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②

 在绝大多数侵犯商标权的案件中权利人都要求被控侵权人为 其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以恢复因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当影响。应 当说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场合,而商标 权是一种财产性质的权利不应适用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而且权 利人提出此种诉讼请求是为了恢复因侵权行为慥成相关公众对其商 标的不当影响应当提出的是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而不是赔礼道 歉。因此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即使侵权成立也不应判囹被控侵权人 承担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全部
采纳数:5 获赞数:6 LV3

既然要道歉就證明这个事情是不开心的?,生日要开心所以换个时间道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5 获赞数:2 LV3

如果是这样就先放着别道歉先過生日,假装没什么过节过完生日再找他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8 获赞数:8 LV4

适合道歉当然要买点礼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