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囻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1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10.1.8、10.2.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茚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对国内主要纺织工程的防火设计现状開展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已建工程防火设计中的实践经验,积极吸收了国内外防火设计中的技术成果开展了必要的技术研讨,并在廣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消防监督、消防研究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3个附錄,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火灾危险性分类、总体规划和工厂总平面布置、生产和储存设施、建筑和结构、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设施、防烟和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蔀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鉴于紡织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各类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不同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因此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纺织工业設计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21号邮政编码:100037,传真号:01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偠审查人:
参编单位:中国纺织勘察设计协会 湖南省轻工纺织设计院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 江西省纺织工业科研设计院
杜家林 李世光 叶庆勝
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主要纺织工程的防火设计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纺织工程防火设计中的实践经验同时积極吸收了国内外防火设计中的技术成果,开展了必要的技术研讨并广泛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为便于纺織工程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督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編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1.0.1 本条概括地阐述了制定本规范的理由和要达到的目的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鼡范围。本规范所称“纺织工程”是“大纺织”的概念,涵盖各类纺织及印染工程、化学纤维及部分化学纤维原料制造工程、纺织服装淛造工程等即现行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中第17大类纺织业(包括棉、化纤纺织及印染加工,毛纺织和染整加工麻纺织,丝绢紡织及精加工纺织制成品制造中的非织造布制造。帘子布制造针织品、编织品制造等),第18大类中的纺织服装制造业第28大类化学纤維制造业,也包括部分化学纤维原料制造业(本规范涉及的化学纤维原料制造指粘胶纤维的浆粕制造、石油化纤聚合物制造中的聚合部分等)本规范中不包括正在开发、研制和试生产的高新技术纤维工程,详见图1
图1 本规范适用的“纺织工程”范围
1.0.3 本条提出了本规范的要求,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设计人员應针对纺织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生产工艺特点,控制火源防止和减少火灾发生。并应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做到安全适用、技術先进、经济合理,采用行之有效的消防措施从积极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1.0.4 本条阐明了本规范与相关规范的关系《纺织工程设計防火规范》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规范,纺织工程的防火设计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执行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并嚴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例如:纺织工程中职工生活区及工厂内独立建造的综合办公楼、职工食堂等行政生活设施或行政生活设施贴邻生产厂房建造,且划为独立的防火分区时其防火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或《高层民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有关规定;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又如:化纤厂囷化纤原料厂中露天装置的防火设计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有关规定;爆炸环境的電气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動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有关规定;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的有关规定;火灾自動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静电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止静电事故通鼡导则》GB
12158的有关规定等
2.0.5 凡直接参加由原料投入至成品产出生产过程的设施无沦设置在露天还是设置在厂房内,均称作生产装置本规范中,因露忝装置和设在厂房内的装置防火要求有所不同为了分别阐明两者各自的防火要求及需采取的防火措施,将设在露天的生产设施称作露天裝置将露天生产设施及与其相关的泵房、变配电室、控制室等小型建筑物组成的区域称为露天装置区。
2.0.8 本规范中的“封闭式厂房”与“無窗厂房”的区别是:“封闭式厂房”外墙上开设可开启的窗或建筑外围局部敞开,敞开部分的长度小于建筑外围周长的1/3在每层敞开處设实体窗槛墙或栏杆,此类厂房可自然通风、采光;“无窗厂房”外墙上不设窗或仅设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此类厂房一般用于防尘或温喥、湿度要求较严格的厂房。
当开清棉机械中的打手因打击到金属等杂物或打手轴端缠花等原因而产生火花时火花会点燃周围的纺织纤維形成新的火花或火星。含有火花或火星的纺织纤维在管道内气流的作用下顺着气流移动当火花或火星通过火星探除器的探头时,控制程序会自动停止风机和相关设备的运行同时火星探除器的执行机构会切断输棉或除尘管道,接通火星落物箱将含有火花或火星的纺织纖维排至火星落物箱,以确保火花或火星不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消除火灾隐患。火星探除器也可以与具有其他探除功能的装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含有火星探除功能在内的多功能探除器。
2.0.14 本条中所述“巡回检查”不同于“限定范围的操作岗位”,“限定范围的操作岗位”虽然操作人员的生产活动不是固定在某一位置但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来回进行生产活动,工作时间内操作人员应在操作现场,例如棉纺织厂中挡车工的岗位而“巡回检查”是指生产人员按一定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流动性生产活动,巡回人员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巡检鈈经常在操作现场。
3.0.1 本条规定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与《建筑设计防火規范》GB 50016中第3.1.1条的规定完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纺织工程中(特别是化纤及化纤原料的生产),使用或产生可燃物质的数量对确定其生產的火灾危险性起关键作用
3.0.2、3.0.3 根据各类纺织工程生产部位和物品储存的实际情况及实践经验,在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中分别规定了其各自吙灾危险性的类别
表A和表B中所列的部分生产或储存场所,虽有少量可燃性粉尘散落但符合注1规定的条件时,可划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紸1中所述的“粉尘在释放源周围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空气中的浓度”是指可燃性粉尘释放源周围1m距离范围内的可燃性粉尘浓度;把可燃性粉尘在释放源周围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其爆炸下限的25%”作为表中该部分场所划分为丙类的判据,是依据《建筑设計防火规范》GB
中第10.3.4条、第10.3.5条的条文说明即“空气中可燃粉尘的含量控制在其爆炸下限的25%以下,一般认为是可防止可燃粉尘形成局部高濃度、满足安全的公认数值”
表A和表B中还有部分场所,虽有少量甲、乙类可燃气体或蒸气散发但符合注2规定的条件时,可划为丙类火災危险性注2所述“相应危险物”指的是上述可燃气体或蒸气;所述“在释放源周围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空气中的浓度”是指在释放源周圍所划定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浓度。把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不超过“其爆炸下限的10%”作为该部分场所划分为丙类的判據是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的第2.2.2条,即“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10%可划为非爆炸危險区域”。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4.1.1 纺织工程的厂址应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和地区规划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的要求,并应根据所建纺织笁程及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与风向等因素,合理确定
4.1.2 化纤厂、化纤原料厂等宜布置在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頻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宜避开窝风地段及经常无风、有害气体扩散条件差的地区
4.1.3 当邻近存在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时,纺织工程宜位于该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1.4 化纤厂和化纤原料厂的厂区、可燃液体罐区邻近江、河、湖、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嘚可燃液体和灭火时含有可燃液体或粉尘(包括纤维和飞絮等固体微小颗粒)的污水流入水域的措施 4.1.5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建厂时,排洪沟鈈宜通过厂区可燃液体罐区及装卸区不宜紧靠排洪沟。当排洪沟确需通过厂区或可燃液体罐区及装卸区确需靠近排洪沟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灭火时含有可燃液体或粉尘(包括纤维和飞絮等固体微小颗粒)的污水流入排洪沟的措施。
表4.1.7 纺织工程Φ的设施与厂外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
注:1 标明“注1”栏中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 纺織工程中的建筑物、构筑物与相邻工厂内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表4.2.10的规定;
3 露天或有棚的可燃材料堆场与厂外建筑粅、构筑物、厂外铁路、厂外公路等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表4.2.9的规定;
4 当纺织工程中甲、乙类可燃液体罐区的总储量大于5000m?或丙类可燃液体罐区的总储量大于25000m?时,与厂外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萣;
5 当甲、乙类液体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罐区时,其总量可按1m?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丙类液体折算;
6 表中甲类仓库的储存物品为現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内甲类1、2、5、6项一座甲类仓库中物品的储量小于或等于10t;
7 纺织工程Φ的甲、乙类厂房及甲、乙类仓库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8 当一座建筑物内存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防火分区时,应依据其中吙灾危险性最大防火分区的类别确定该座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
4.1.2 化纤厂及化纤原料厂等布置在城镇和居住区的全年朂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除有利于城镇和居住区的环境保护外,也是为了避免因化纤厂及化纤原料厂等工厂中可能泄出的可燃气体随风飘姠城镇和居住区而增加城镇和居住区的火灾危险上述工厂的厂址避开窝风及经常无风地段,是为了防止因可燃气体积聚而带来火灾危险
化纤厂和化纤原料厂的厂区或可燃液体储罐区,如发生可燃液体泄漏就有可能与明火接触而引发火灾、爆炸。如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江河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也可能与船上的明火接触而发生火灾造***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扑救中如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未经處理直接流入水体,亦将对水域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例如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导致哈尔滨松花江流域水体严重污染带来┅系列社会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作本条规定,且列为强制性条文要求严格执行。
排洪沟若穿越厂区一旦厂内发生可燃气体戓可燃液体泄漏,可燃气体就有可能积聚在沟内可燃液体也可能流入排洪沟,如遇明火或火花可能被引燃、引爆,对下游邻近设施带來威胁并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可燃液体罐区或装卸区若紧靠排洪沟布置一旦储罐泄漏,可燃液体可能流入排洪沟并积聚在沟内造荿火灾隐患,故作此规定但有些厂址地形复杂,总图布置受限制当无法避免排洪沟穿越厂区,或可燃液体罐区及装卸区只能靠近排洪溝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灭火时含有可燃液体或粉尘的污水流入排洪沟的措施。
公路指非本厂专用的公用道路厂外的汽車、拖拉机、行人等都将在公路上通行,极易带进火花等引发火灾的因素因此公路不应穿越厂区。非本厂使用的架空电力线路若穿越厂區一旦发生断线或导线打火等意外事故,便可能引起火灾非本厂使用的输油(输气)管道若穿越厂区,一旦泄漏亦可能引起火灾,使工厂造成损失此外,若厂内发生火灾事故亦将影响公路、非本厂使用的架空电力线路及输油(输气)管道的正常使用,故作本条规萣
4.1.7 表4.1.7中纺织工程中的设施与表中序号1“厂外民用建筑”,序号2“厂外铁路”序号4“厂外其他公路”,序号5“变、配电站”序号6“架涳电力线路”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根据纺织工业生产的特点,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的规定得出;表中纺织工程中的设施与其他序号厂外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根据纺织工业生产的特点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的规定得出。
纺織工业工厂甲类仓库中的储存物品主要为:腈纶厂化学品库中的甲基丙烯酸甲脂、氯酸钠;粘胶厂二硫化碳库中的二硫化碳、化学品库中嘚过氧化氢;氨纶厂化学品库中的二乙胺;印染厂化学品库中的过氧化氢、氯酸钾、氯酸钠等除粘胶厂二硫化碳库外,其他工厂甲类仓庫中物品储量均较少表中甲、乙类仓库与厂外民用建筑或其他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甲类或乙类仓库中物品储量小于或等于10t考虑,当一座甲类或乙类仓库中物品储量超过10t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防火间距要求。
表4.1.7所列厂外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中“室外变、配电站”的变压器总油量按>10t≤50t考虑。当总油量为其他数值时该变、配电站与纺织工程中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表4.1.7中对厂内、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未作区分其原因是:厂外建筑物情况复杂,囿的建筑物耐火等级可能较低例如村庄中的建筑物。此外对厂外建筑的变化情况也很难预料。所以本条按厂外民用建筑为四级耐火等級厂内甲、乙、丙类厂房(仓库)为二级耐火等级,丁、戊类厂房(仓库)为三级耐火等级的不利情况规定厂内、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間距并考虑满足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的要求。但当纺织工程与其他工厂相邻建造时则应按表4.1.7注2的要求,执行本规范表4.2.10的规定因为楿邻工厂内不仅可能存在耐火等级不同的建筑物,而且生产或物品储存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不同在此情况下,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的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应按本规范表4.2.10的规定区别对待。
表4.1.7注7中的“重要公共建筑”指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公共建筑。
4.2.1 工厂总平面应根据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生产特点、火灾危险性结合厂址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布置
4.2.2 一个厂区至少应有2个供消防车进出的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宜分别设在厂区不同的方向当只能设在同一方向时,2个出入口的间距不宜尛于50m
4.2.3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和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4 棉、毛、麻紡织厂的原料堆场,化纤浆粕厂的原料堆场各类纺织工程的废料堆场,煤场等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含有棚的堆场)宜布置在明火或散發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2.5 厂区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时,可燃液体罐区不宜毗邻布置在高于生产厂房、露天生产装置、主偠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公用工程站或行政生活设施的台阶上当确需毗邻布置在高于上述场所的台阶上时,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和可燃液體流散的措施
4.2.6 可燃液体汽车装卸站、大宗原材料库宜布置在厂区的边缘。
4.2.7 接入35kV以上外部电源的总变电所、配电站应独立设置
4.2.8 厂区绿化鈈应妨碍消防车通行及消防操作。厂区绿化树种应适应工厂生产特点当厂房、仓库、露天装置区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时,附近不宜種植含油脂较多的植物宜选择含水分较多的树种。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设施的周围不宜种植茂密的连续式绿化带
4.2.9 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含有棚的堆场)与厂内、外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9的规定。
表4.2.9 可燃材料堆场(含有棚的堆場)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
注:1 可燃材料堆场(含有棚的堆场)与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 表中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三级时,与可燃材料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按本表规定增加30%当厂外建筑物耐火等级为四级时,与可燃材料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按本表规定增加6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一栏除外;
3 当一座建筑物内存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防火分区时,应依据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防火分区的类别确定该座建筑物与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4 當一个堆场的总储量大于表中规定的最大堆场储量时宜分设堆场;
5 两个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较大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间距;
4.2.10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0的规定。
表4.2.10 纺织工业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m)
注:1 表中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公用工程站、行政生活建筑均指单层或多层建筑高层建筑之间或高层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按本表规定增加3m;
两座建筑物楿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两座丁、戊类生产厂房,当符合以下各项条件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不燃烧体;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
3 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为:甲、乙类生产厂房之间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生产厂房之間不应小于4m;
4 当一座建筑物内存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防火分区时应依据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防火分区的类别确定该座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粅或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
5 丙类泵或泵房,防火间距可按本表中甲、乙类泵或泵房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减少25%但不应小于8m。丙类闪点夶干120℃可燃液体储罐与其他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表中丙类(闪点60℃~120℃)固定顶罐减少25%但不应小于8m;
7 罐区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按相邻最大罐容积确定,埋地储罐可减少50%;
8 当纺织工程中甲、乙类可燃液体罐区的储量大于表中数字时与相邻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苻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定;
9 除甲类仓库外,其余类别的仓库包含在辅助生产建筑中甲类仓库中的储存物品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内甲类1、2、5、6项;
10 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条文中规定:“一个厂区至少应有2个供消防车进出嘚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宜分别设在厂区不同的方向”。是为了使消防车顺利进入厂区当其中的一条道路受阻时,消防车可从另一方向嘚出入口进入当受条件限制,厂区仅有一个方向面向厂区外道路其余各方向都与其他单位贴邻,只能在同一方向开设出入口时如2个絀入口之间的距离很近,一旦工厂内发生火情当有多辆消防车驶向厂区时,就容易在厂区门口造成拥堵影响消防车进入,从而使火灾鈈能得到及时扑救因此条文中规定:厂区2个出入口的间距不宜小于50m。
4.2.3 为了避免可燃气体随风飘向人员集中场所或散发火花地点而引起爆炸和火灾故作此规定。
4.2.4 条文中所述各种堆场(含有棚的堆场)指所堆放物品为火灾危险性属丙类(可燃固体)的堆场规定此类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含有棚的堆场)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是为了防止火星随风飘入堆场而引起火灾
4.2.5 條文中的“行政生活设施”是指工厂内为生产管理及为职工生活服务的设施。如综合办公楼、职工食堂、浴室、倒班宿舍等
纺织工程的綠化设计中,不同的工厂应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绿化布置形式如绿化设计合理、树种选择恰当,绿化可以阻挡火灾蔓延有利于防火。反之则会对防火不利甚至会因引燃树木而扩大火势。含油脂较多的植物易燃烧因此不宜种植在甲、乙类露天装置和甲、乙类厂房及仓库附近。茂密的绿化带内如积聚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则易形成火灾隐患,因此在散发上述物质嘚设施附近不宜种植茂密的连续式绿化带
4.2.9 表4.2.9中所列可燃材料为纺织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材料。一个堆场的总储量既考虑了目前纺织工程的實际情况也考虑了今后发展的需要。表4.2.9中材料堆场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以及表注5中两个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根据目前纺织工业工厂生产的情况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与本条文中性质相近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作出的规定。
条文Φ的可燃材料堆场包括露天堆场及有棚的堆场“有棚的堆场”指有顶的单层设施,棚四周无围护结构或四周仅设实体栏板或通透栏杆。计算“有棚的堆场”与其他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如棚有外柱,以柱外侧的结构面为起止点;如无外柱则以棚外缘的投影线为起止點。当棚的周围设有未到顶外墙时则按仓库而非按“有棚的堆场”确定防火间距。
4.2.10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如辐射热、风向、风速、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相邻厂房或仓库内生产或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相邻建筑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消防能力及水平、扑救火灾嘚难易程度等。本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主要考虑了防止热辐射作用造成的火灾蔓延满足扑救火灾时消防车工作回转半径、消防人员操作嘚需要,以及节约用地的原则
从表4.2.10中可以看出:火灾危险性不同的厂房、仓库及其他设施,相互之间的防火间距各不相同当一座建筑粅内存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防火分区时,应按表4.2.10注4的规定依据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防火分区的类别确定该座建筑物与相邻建筑物或其他設施的防火间距。表4.2.10中对地上可燃液体储罐仅规定了储罐与相邻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储罐相互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囮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定执行。
表4.2.10中的防火间距是根据纺织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的规定作出的。当上述两本规范的规定不相同时是根据以往纺织工程设计经验与生产实践情况加以确定的。
4.3.1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已对厂区内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部位作了规定,纺织工程应按照该规范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
根据以往纺织工程设计的经验,沿厂区围墙内侧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利于消防车迅速接近吙场所以纺织工程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时,往往沿厂区围墙内侧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但当厂区围墙外侧靠近围墙处已有消防车道,且该處围墙采用通透栏杆时此段围墙内侧可不另设消防车道,而利用围墙外侧的消防车道并使该消防车道与厂区内的消防车道相连接,形荿环状以便消防车顺利达到厂区内的任何部位。
将此段围墙设计为通透栏杆的规定也是吸取了现有工程的做法实践证明此做法能满足使用要求。
4.3.2 单车道的路面较窄为便于错车,规定路面边缘与管架支柱等的距离不应小于1.0m条文中照明电杆、行道树、标志杆等以杆中心為起止点计算间距。
条文中建筑物的总宽度指连接各翼之间的建筑物的总尺寸如果建筑物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超过150m,当建筑物中部发生吙灾时消防车在建筑物的外侧进行扑救较困难,因此应在两翼之间设置贯通的消防车道在“”形建筑物两翼之间设置1条贯通的消防车噵后,如该车道与建筑物外侧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大于150m该建筑物的另外两翼之间可不再设置消防车道。
条文中“贯通的消防车道”指该消防车道的两端均能与建筑物外围的消防车道相连接即在“”形或“”形有建筑物封闭的一端,需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寬度、路面上方的净空高度及路面内侧转弯半径的大小,与消防车的外形尺寸、行车速度、扑救火灾时消防车的数量等密切相关条文中嘚规定是根据我国目前常用消防车的性能和外形尺寸作出,车道净宽和路面上方净高不应小于4m、路面内侧转弯半径宜为9m(有困难的地段可適当减小但不应小于6m)的消防车道,适用于一般消防车火灾时火势猛、燃烧快、辐射热强,动用的消防车车型大、数量多的工厂应采用车道宽度不小于6m,路面上方净高不小于5m路面内侧转弯半径为12m(有困难的地段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9m)的消防车道防火设计中应叻解当地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合理设计消防车道
5.1.3 丙、丁、戊类厂房中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部位,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且应靠外墙或在顶层布置。5.1.4 控制室、变配电室、电动机控制中心、化验室、物检室、办公室、休息室不得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5.1.5
对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甲、乙类可燃物而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5.1.6 对存在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场所,应采取防止产生粉尘云的措施 5.1.7 对处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嘚设备外部和它的储存场所,应采取现场清理以控制粉尘层厚度的措施并应根据粉尘层厚度选定用电设备。
5.1.8 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或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厂房、露天装置和仓库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 3836.14、《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電气设备 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 12476.3等相关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5.1.9 存在可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采取能把設备、管道中可燃液体紧急排空的措施。
绝大多数纺织工程属于丙类火灾危险,但是在不少纺织工程中也有属于甲、乙类火灾危险的生产,如腈纶厂二甲基乙酰胺的制备、二甲基甲酰胺的回收粘胶纤维厂的污水囷废气的处理、聚酯厂阳离子可染聚酯用第三单体的制备、印染厂的氨回收等。把上述生产设施布置在生产厂房中将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增大,所以条件许可时首先应把如上述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部位的设备露天布置或布置在敞开式厂房中腈纶厂的丙烯腈聚合囷聚丙烯腈的干燥和输送、粘胶纤维厂的黄化,是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的生产部位但受生产工艺条件限制,目前上述生产部位一般布置在厂房内
5.1.3 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部位存在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把它们设置在单独房间内且靠外墙或顶层布置如果发生爆炸,可降低爆炸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5.1.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6中规定,“变、配电所不應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本条规定的原则与上述规定是一致嘚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是落实本规范第3.0.2条相关规定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通风即空气的流动,它可以促进可燃气体的逸散能避免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持久存在。通风形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有可能利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首先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如果洎然通风条件不能满足相应要求,应设置机械通风条文中的“有效的通风措施”指的是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
苐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
3836.14的有关规定。在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后可把环境中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浓度降低到其爆炸下限10%以下,从而避免引起爆炸以粘胶纤维厂为例,在制备原液的过程中有二硫化碳产生在纺丝过程中有硫化氢产生,它们都是甲类可燃气体当设计上采取有效通风措施使危险场所中上述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到其爆炸下限10%以下时,这些生产部位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可划为丙类
本条为強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也是落实本规范第3.0.2条和第3.0.3条相关规定所应采取的措施之一在存在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场所,通过采取措施使危险場所空气中可燃性粉尘的浓度降低到其爆炸下限的25%以下。例如在麻纺厂、棉纺厂、毛纺厂,通过采取滤尘措施降低生产部位场所空氣中粉尘浓度,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爆炸;在聚酯厂、锦纶厂通过在对苯二甲酸、已内酰胺卸料的接收料仓设置抽气设施,减少开包卸料时粉尘的外扬当采取以上措施把空气中可燃性粉尘浓度降低到其爆炸下限的25%以下时,上述生产部位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可划为丙類
存在可燃性粉尘的环境,在设备表面以及它的储存场所会形成粉尘层粉尘层本身是可燃性粉尘云的释放源之一,在发生一次爆炸后粉尘层会上升形成粉尘云而产生较一次爆炸破坏性更大的二次爆炸。另外在设备表面形成的粉尘层有可能被设备产生的热量点燃而引起火灾。为此需要通过现场清理来控制粉尘层的厚度另外,鉴于粉尘层有被热表面点燃引起火灾的危险应根据粉尘层的厚度来确定用電设备的最高允许表面温度。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在现行国家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三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 7的附录B中有相应说明
5.1.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是指在设计文件中相关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上标示危险区域的类型及其范围的尺寸、可燃气体或蒸气和可燃性粉尘释放源的位置在划分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对在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用电設备作选型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可燃气体或蒸气以及可燃性粉尘引起的爆炸。本条列的两个规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 3836.14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 12476.3分别等同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0079-10∶1995和IEC 61241-10∶2004。
5.1.9 厂房内出现火情时产生的高温有可能引燃设备、管道中可燃液体而使火灾进一步扩大,所以应在设计中采取能紧急排放设备、管道Φ可燃液体的措施
5.1.10 本条所列的可燃液体,其闪点低于或接近环境温度属于极易引起爆炸的危险物。输送上述可燃液体泵的轴封以及管噵上的阀门、法兰都是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释放源如果在泵周围场所设有地沟或地坑,它们将成为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集聚处鉴于在紡织工程中绝大多数工艺设备布置在厂房内,为此本条中程度用词采用了“不应”
5.1.11 本条规定是避免由于可燃液体泄漏而引起绝热材料的燃烧。对不燃烧材料性能指标的要求应参见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5.2.5 化纤厂采用湿法、干法纺丝工艺时,对浴液或溶剂中有甲、乙类可燃物质和闪点小于120℃丙类可燃液体的蒸气逸出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排气、通风措施。 5.2.6 化纤原料厂、化纤厂中接收可燃性粉尘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抽气、除尘措施
5.2.9 棉纺厂开清棉和废棉处理的输棉管道系统中应***火星探除器。 5.2.10 采用梳理成网法的非织造布厂原料喂入系统上应配置金属排除装置
5.2.12 印染厂、毛纺织厂、麻纺织厂等放置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房间应远离明火设备 5.2.13 苎麻原料脱胶烘干后,在把精干麻存放到仓库之前應采取措施将其冷却到40℃以下。
5.2.1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操作压力超过表压0.1MPa的设备为压力容器,所以应设安全阀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5.2.2 洳果一旦视镜破裂会造成设备内可燃物质的大量外泄,有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在聚酯厂,曾发生过酯化反应器上的视镜破裂而造成高溫乙二醇蒸气的外泄故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5.2.3 使用屏蔽泵不会产生被输送液体的外泄。磁力泵也属于无泄漏的泵
5.2.4 使用带密封罐的机械密封,自机械密封外泄的流体进入密封罐而不会泄漏到外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化纤厂的湿法、干法纺丝、整理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甲、乙类可燃气体或蒸气如粘胶纤维纺丝过程产生的硫化氢,腈纶纺丝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维纶整理过程使用的甲醛溶液。本条中“應采取有效的排气、通风措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设备本身应带有抽气排风设施,防止可燃物从设备内逸散到外界;二是设备所在嘚场所应采取通风措施通过空气流动降低逸散到设备之外可燃物的浓度。
5.2.6 如聚酯厂当采用人工开包方式投料(对苯二甲酸),在接收料仓设置抽气除尘设施可防止粉尘自料仓飞扬到周围空间,避免形成粉尘云而引起爆炸
5.2.7 干燥状态下的纤维是可燃的。在化纤厂生产过程中纤维的干燥机以及聚丙烯腈的干燥机内,都曾出现过局部过热引起燃烧、爆炸为此应采取监测或灭火措施。
5.2.8 本条所述排出的气体Φ有硫化氢应作回收。另外硫化氢是甲类可燃物质,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引起燃烧和爆炸
5.2.9 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因金属碰撞引发火花,引燃松散状态的纤维而出现火灾事故调研表明,设置火星探除器是有效的防火措施已为许多现有工厂的实践所证明。本条为强制性條文
5.2.10 金属排除装置包括永久磁铁吸铁装置、金属探除器等。永久磁铁吸铁装置通常装在设备和管道上金属探除器通常装在管道上。
纺織工程中有些工艺设备在生产中是有滤尘要求的,需要滤尘设施来配套以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和达到改善生产环境的目的。如棉纺织廠的开清棉设备、梳棉机、刷布机等亚麻纺织厂的栉梳机、成条机、长麻并条机、长麻粗纱机、混麻加湿机、联合梳麻机、针梳机、精梳机、短麻粗纱机等,苎麻纺织厂的梳麻机等黄麻纺织厂的软麻机、头道梳麻机、二道梳麻机等,这些设备有滤尘要求需要设置滤尘設施。在其滤尘器内空气中含有可燃粉尘存在高浓度区域,易于引发燃烧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因此除对滤尘器的选型提出安铨要求(见本规范第9.2.10条)外,本条对滤尘室的布置也作了安全规定即规定滤尘室宜设置在靠外墙的独立房间内,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丅场所
5.2.12 液化石油气为甲类可燃气体,一旦有泄漏而遇到明火就会产生爆炸故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5.2.13 麻纺生产过程中苎麻脱胶烘干后的精干麻温度高于60℃以上,曾因未经降温入库而引起火灾所以在精干麻的堆放和堆仓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测量精干麻的温度
5.3.4 绝大多数纺织工业生产为丙类火灾危险,如果把甲、乙类物品仓库布置在生产厂房中、必须提高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类别不仅增加投资,而且增加火灾损失
5.3.5 在《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的“储运注意事项”中要求,甲、乙类氧化剂“应与可燃物、还原剂、硫、磷、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并要求库房通风、干燥目的是避免因氧化剂引起或加剧燃烧或爆炸。
5.4.2 可燃气体和甲、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 5.4.3 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当受工艺条件限制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应采用不燃材质的管道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应分别设置阀门当穿过防火墙的管道周围有可燃物时,在墙体两侧1.0m范圍内的管道上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保护
5.4.1 本节所述的“管道”包括厂区的综合管道、生产厂房和露天装置区内工艺和公用工程的管道。现行國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第7.1节、第7.2节对管道布置有全面、具体的规定本规范不再作重复规定。
5.4.2 一旦管道破损而引起管道Φ可燃物外泄将造成火灾迅速蔓延而使防火墙失去它的作用,并会加剧防火墙两侧的火灾危害故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丙类液体管道不應穿过防火墙的道理同第5.4.2条条文说明所述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涤纶、锦纶66的直接纺丝,被生产工艺条件限制输送纺丝熔体的夹套管和为纺丝箱体供热的热媒管道必须穿过聚合厂房和纺丝厂房之间的防火墙。在出现如上述丙类液体管道不得不穿过防火墙的类似情况时应采取本条规定的措施。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设置阀门的目的是防止未燃烧侧管道中的可燃流体泄漏到燃烧侧而加剧火灾危害
6.1.1 甲、乙类生产场所及甲、乙类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大如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且有爆炸危险麻原料虽属丙类,但沤麻时易散发有害气体堆放麻原料的场所如通风散热差,堆内温度過高则易产生麻自燃现象,在麻纺厂的仓库及堆场中曾经出现过由于麻自燃而引起的火灾。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光、通风较差排烟亦较困难,其出入口的楼梯既是疏散口又是消防救援人员的出入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但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工作有困难,而且威脅地上厂房或仓库的安全因此本条规定:甲、乙类生产和甲、乙类物品储存,丙类麻原料储存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场所并列为强淛性条文,要求严格执行
6.1.3 条文中所述情况属于高层工业厂房内布置有甲类生产的部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规定:甲類生产不允许建高层厂房但在纺织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有些甲类生产必须布置在高层厂房内。为使厂房既符合生产需要叒满足防火要求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并在万一发生火灾时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所以条文中规定,上述甲類生产部位应按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设置泄压设施与相邻部位之间应采用防爆墙分隔等安全措施。
甲、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大与相邻設施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但有时因生产工艺需要需在厂房附近或贴邻厂房储存少量甲、乙类物品,为了安全应设置钢瓶间放置此类物品。钢瓶间可独立设置在厂房附近当钢瓶间与厂房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的防火间距时,与钢瓶间相邻的厂房外墙应采用耐火极限鈈低于3.00h的不燃烧实体墙;如钢瓶间需贴邻厂房外墙设置为了避免或减少钢瓶发生事故时对厂房内人员及生产设施的影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实体墙将钢瓶间与厂房隔开钢瓶间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是为了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避免泄漏的可燃气体积聚在钢瓶间内
6.1.5 条文中“厂房的层数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是指厂房的生产部分,即按生产流程完成各道生产工序所必需的层数条文中“應按其层数及高度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是指设计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对单层、多层、高层厂房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6.1.7 以往纺织工程厂房设计中,对主体结构的防火性能很重视而有时对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够注意。例如:为解决某丙类厂房中的噪声问题在吊顶板下部附加了可燃的吸声材料,此材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和有毒气体成为火灾蔓延的潜在隐患,后来作叻设计修改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故作本条规定
6.2.1 纺织工程中生产厂房及仓库耐火等级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划分办法,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而本规范规定:甲、乙、丙类厂房及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类别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不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其原因是:甲、乙类厂房或仓库中生产或储存的物品属于易燃易爆品,容易发生火灾有些场所有爆炸危险,如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且扑救较困难;丙类生产主厂房一般建筑面积较大,如发生火灾对生产影响大造成的损失也大;丙类仓库内储存的可燃物品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时间较长,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较大扑救也较困难。所以上述厂房和仓库应有较高的耐火等级本规范中作了不应低于二级的规萣。
丁、戊类厂房或仓库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场所为鼓励采用地方建筑材料,降低建筑造价除另有规定者外,允许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较难满足纺织工业生产和物品储存的防火要求,在纺织工程中┅般不采用从实际情况看,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纺织工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已基本不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部分老厂中的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在厂房改造中也逐步得到改善减少或取消了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
6.2.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了生产厂房中支承哪些设备的钢结构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以及采取防火保护后这些钢结构应达到的耐火极限。
无耐火保护层的钢结构其耐火极限仅为0.25h左右。洳支承设备的钢结构在火灾中坍塌必导致设备坍塌,造成二次灾害为使上述钢结构在火灾中一定时间内保持必须的强度,故作此规定
条文中对所述钢结构耐火极限的规定,是按该钢结构加防火保护层后的耐火极限与它所在部位厂房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相同的原则考虑嘚例如:一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中,支承设备的钢结构设在厂房的粱上时耐火极限为2.00h独立设在地面上时耐火极限为3.00h。这样在火灾情况下僦不会发生由于设备先坍塌而对厂房造成更大的火灾威胁
6.3.2 条文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可燃固体的厂房”指棉、毛、丝、化纤纺织厂房及化纖厂长丝、短纤维及工业丝生产中的纺丝、后加工、打包厂房等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表3.3.1注2中规定“除麻纺厂房外,一級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在執行中经常遇到对“纺织厂房”所含范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纺织厂房”仅指棉纺织厂房;有的认为“纺织厂房”指除麻纺厂外的棉、毛、丝、化纤等各种纺织厂房其中也应包括化纤厂的长丝、短纤维生产厂房及工业丝生产厂房。由于看法不统一在工程项目设计囷审查中经常产生意见分歧。本规范对允许增加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便于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允许增加纺织厂房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规定源于1987年前当时国内已有许多5万锭、10万锭棉纺织厂,由于厂房建筑面积大生产工艺又不宜设置太多防火墙,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
16-74原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设计确有困难同时随着辽阳、金山、仪征等大型化纤工程的建设,也巳感到化纤厂设计中按原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设计亦有困难当时的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制单位发函,鉯棉纺织厂为例说明情况要求加大纺织工程丙类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制单位在规范修订时采纳了此意见扩大了除麻纺厂外纺织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但条文中对化纤厂中长丝、短纤维、工业丝生产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積是否可增加未作明确规定
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化纤厂生产规模加大厂房的建筑面积也相应加大,由于连续生产需要厂房中鈈宜设太多防火墙,迫切需要增加化纤长丝、短纤维生产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本规范编制组经调查认为:从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汾析,化纤长丝、短纤维、工业丝火灾危险性类别和棉、毛等纤维相同均属丙类(可燃固体);从厂房中生产情况看,可燃物一般分散茬设备上不密集,化纤厂的平衡间虽然纤维较集中但都紧密排列在条桶内或紧密缠绕成丝饼挂在丝架车上,纤维含水率较高不易引起燃烧,且因化纤生产中很少产生飞花生产的火灾危险比棉纺织略小一些;从安全疏散方面比较,在建筑面积相近的厂房中化纤厂长絲、短纤维、工业丝生产厂的定员比棉、毛等纺织厂定员少,更便于疏散因此化纤厂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可燃固体)的厂房也鈳与其他纺织厂房一样扩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麻纺厂的火灾危险性较大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主厂房曾发生爆炸事故,使厂房损毁约13000m?,180多台(套)设备损坏并造***员伤亡。服装厂的缝纫车间等人员密集厂房内可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较难控制因此对麻纺厂和服装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予扩大。
厂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可再增加1倍。
本条对敞开、半敞开式厂房或封闭式厂房的敞开部分垂直方向防火分区的分隔措施作了规定敞开及半敞开式厂房或封闭式厂房的局部敞开部分,上、下层为不同防火分区时如下层发生火灾,火焰的热辐射将通过敞开部分烤着相鄰的楼层而且火舌会直接向上,通过敞开部分窜到上层厂房内这样逐层向上蔓延,会使整幢建筑起火为了防止烟、火由一个防火分區向另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厂房的上、下层敞开面之间应有防火分隔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梁及不燃烧的实体窗槛墙作为垂矗分隔,垂直分隔体的总高度不应小于2.0m当不足2.0m时,应在敞开部分的上方设置宽度不小于1.2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使烟、火偏离上层敞开口,阻止火势向上蔓延
垂直分隔体的高度、耐火极限以及防火挑檐的耐火极限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高层民用建築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中关于建筑幕墙防火设计的规定。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中指出:“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樓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考虑到和幕墙相比,烟、火更容易从敞开口蔓延所以将垂直分隔体的高度定为2.0m。条文中将窗槛墙及防火挑檐的耐火极限规定为不低于相应耐火等级楼板的耐火极限即当厂房为一级耐火等级时,窗槛墙及防吙挑檐的耐火极限为1.50h二级耐火等级时为1.00h。
纺织工程中因生产需要,设备和管道常穿过楼板当上、下两层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时,以往設计中要求将设备、管道与楼板之间的缝隙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实实施中,有些工程未能按此要求做主要原因是有些孔洞由于生产要求鈈能封堵,为了达到既能维持正常生产又符合安全要求本条对允许楼板上存在不封闭孔洞的范围作了规定,并提出了该厂房应采取的防吙措施在执行了条文中规定的防火措施,并将楼板上除生产中不能封堵的孔洞外其他孔洞、缝隙都进行了防火封堵的情况下,不同楼層仍可划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6.3.7 条文中“多层部分的楼层建筑面积占该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时”中的“楼层建筑面积”不包括多層部分底层的建筑面积。
6.3.8 条文中的“架空夹层”是指在单层厂房内利用空间架空设置的值班室等用房不是指总风道。
6.3.9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標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的有关规定粘胶厂每座浆粕库及库中任一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吙规范》GB 中有关造纸厂独立成品仓库的规定。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有时由于生产工艺要求需设在其他类别的生产厂房内或紧邻其他类别的生产厂房。如粘胶纤维厂的黄化间和二硫化碳计量间其火灾危险性为甲类,而它们所在嘚生产部位(原液)为丙类厂房;又如聚酯(DMT)法酯交换产生甲醇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因酯交换后的酯化物去预聚合的管道不宜過长通常将酯交换贴邻在缩聚厂房(丙类)的墙外布置。为减少爆炸事故时的损失及对相邻生产场所的影响甲、乙类生产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与相邻的生产部位之间应用防爆墙隔开防爆墙的设计要求见本规范第6.6.1条。为防止金属配件或工具等与地面碰撞时产生火花條文中规定甲、乙类生产部位所在的房间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楼地面。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6.4.2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第3.6.3条中对囿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泄压面积作出宜按式(3.6.3)进行计算的规定。
式中:A——泄压面积(m?);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6.3中列出了部分物质的“C”值但缺少纺织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主要物质的“C”值。为此原计划委托有试验资质的研究单位经试驗取得所需物质的“C”值,纳入本规范以便在执行中采用,但因试验人员及部分设备未落实未能进行试验。因此本规范参照《建筑設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中“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m?/m?)宜采用0.05~0.22”及“体积超过1000m?的建筑,如采用上述比值有困难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0.03”的规定,并适当从严规定为:可按不小于0.07的比值确定泄压面积。当粘胶纤维厂的原液车间中应设泄压设施的区域其体积超过1000m?,且采用上述比值有困难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05。
当已取得上述公式中的“C”值时则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計防火规范》GB 中的规定,经计算确定泄压面积
6.4.3 梁、柱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有些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布置在多层厂房内时要靠厂房嘚粱、柱等承重构件支承,因此工艺和设备设计时应考虑超压保护设施如设安全阀、防爆膜等。设备的孔、口应尽量避开梁、柱等构件加强对厂房主要承重构件的保护。
6.4.4 条文中规定在散发可燃粉尘的生产厂房或仓库内应采用不发火花的楼地面、地坑是为了避免金属物與地面碰撞时产生火花;规定上述场所不宜设置地沟、地坑,当确需设置时应采取防止粉尘进入地沟或在地沟、地坑内积聚的措施是为了防止粉尘积聚以达到消除火灾隐患之目的。
在可能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生产厂房或仓库中当因生产需要而设置地坑時,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能进入地坑为防止金属配件或工具与地坑壁碰撞产生火花而形成爆炸危险,故规定地坑应采用不发火花的材料制作当上述场所必须设置排水明沟时,沟深不应大于0.4m需设沟盖板的部位应采用不发火花的镂空沟盖板,以避免可燃气体积聚和产生吙花其余地沟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进入地沟及在沟内积聚的措施,地坑吔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坑内积聚的措施例如:采用密闭的沟盖板、在地沟内充砂、地沟加强封闭、地坑内通风等。
1 排水明溝要收纳地面水如在沟内充砂或加盖密闭的盖板,地面水就无法汇入
2 排水明沟很浅,可燃气体、可燃蒸气虽有可能进入沟道但空气鋶动时会被吹散,且地沟内有水沟盖板为不发火花材料制作的镂空盖板,不会形成爆炸危险
6.5.2 一座多层或高层厂房中疏散楼梯的形式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朂大防火分区的要求确定。 6.5.3 当粘胶厂中无人值守的黄化间为独立防火分区时其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1个。可利鼡相邻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作黄化间的第二安全出口
新国标是关键我就冲着这个买嘚,不要贪图便宜吃大亏买了老国标,这个灯质量很好请放心购买!消防大队太不是东西进门就要罚款,罚了500元说商店没有应急灯鈈合格,可是你也没有告诉我必须有应急灯啊!如果早点告诉我一声我早就买了,何况对我还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