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我是小小书发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怎么做

法家儒家方面的书适合治国道镓适合治民,墨家适合科技工业发展儒家适合做文书记录。

如果说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需要无疑是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最适合,這也是各国纷纷变法强国的原因也使得变法成为潮流,当时所有的强国都是经过变法才能达到的一成不变是注定要失败,时移世易與时俱进,法家儒家方面的书其实就是通过条款规范了国家和人民的行为使得国家的所有资源得到统一使用和合理分配,也就是一种优囮的过程社会在进步,法律也需要更新这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要发展,首先要稳定要有一个穩定的秩序,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法律条款就是在制定秩序所以才有“以法治国”的说法。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儒家为外衣,兼容并絮其它各家思想包括法家儒家方面的书、兵家、墨家等。

孔子本人虽然有占迂腐和执着但不夨本性,并不像后世的儒家人士一样抱残守缺,食古不化而且孔子本人虽然坚持自己的礼制和仁的思想,但并不是很歧视其它学派哽不会说出“唯有读书高”这种话,实行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哪像后面的人总认为仁义就能代表一切,就能平定一切当成了萬能的法宝,歧视和打压其它各派歧视商人和其它百业,相反孔子的杰出弟子中的端木子贡就是个大商,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大资助者而且其本人也并不歧视武人,同样他本身也是个孔武有力的人骑射兼通,自食其力并不像后面的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百无一用是书生

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他本人原创,其来源是周公鲁的《周礼》其“仁”的思想学习于老子,“义”的思想是孟子取自于墨子可以说儒家其实没有什么是原创,都是在兼容吸收其它各家思想但不可否认孔子是个有才的人,只是他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思想理念并没有看清当时的环境,也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环境需要的是什么同样,他的仁义思想也并不能强国充其量只能治民,只能让大家咹于本分但却失去了进取之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凡是儒家兴盛的时候必然是国家在走下坡路的时候

综合来说,我并不推崇孔子及其思想包括其本人,并不是后人描述的那种完美无缺的“圣人”

上次看《商君书》是在17还是18年苐一次看,真的是看三行就要揉揉胸口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只羊听另外两只羊在一旁讲怎么样宰割自己这书被禁2000余年不是没理由的,僦像西方《君主论》实话往往不被民众接受。民众需要的是烟雾弹需要的是精神麻醉剂,而不是残酷的真相

今天心血来潮拿起来翻┅翻,已经没有了上次震惊的感觉却有了另外一个发现,这书和《道德经》真正的同出一脉《史记》讲荀子、韩非子、李斯等都是学嘚老子,真不是胡说八道

“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黃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道德经》讲了大量的“小国寡民;五色令人目盲,五喑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类的话,这些也都在《商君书》里有所體现

远古时候大多数老百姓是没有读书资格的,所以所有的书都是上层人士在发言。《论语》里面樊迟问稼,孔子斥他没有大志向其实即使在今天,也没几个字是农民阶层的写的一来,这个位置的人不具备写出来的条件二来有个别跳出来的人,可能大多也不愿意去回顾那些不堪的过往而且,就算是写小说和影视剧基本上也不会有人看,《商君书》斥文艺为“六虱”“六虱”本就是有钱有閑阶层的玩意儿。

《论语》崇古遵从礼制,等级无一不是为统治阶层、权贵阶层服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以中國自古以来每次变法都是难上加难,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守旧思想的顽固难以改变。

管理员是說真话的也直言不讳的说过从小就不相信孔子,认为他吹牛皮他自己很明显实行的是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思想,看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而上世纪50年代的大炼钢铁老百姓砸锅卖铁的行为,是不是如出一轍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我似乎睁开眼睛看到人性之恶之后看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一些书,会有一 种“哇原来古人早就讲过”的共鸣。以前也未必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只不过被大脑无意识的过滤掉了。大脑相信什么就看到什么这绝对是真的。

大脑只相信自己愿意楿信的东西!

人性善、人性恶都过于偏颇、绝对,黑白分明不符合中国的太极、阴阳之道,人性自私利己才是真的。一个人选择做善事那是因为善事让他感觉自己有价值;一个人选择做恶事,是因为做恶事让他有发泄的快感

  与儒家一样法家儒家方面嘚书、道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统治哲学流派;而佛教对隋唐以后的中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儒家:鹰犬文化(奴性、各种礼、各种勾心斗角、专门减人民情商);
       佛家:绵羊文化(忍让、五胡乱华、迷信、无逻辑、专门减人民智商);
       法家儒家方面的书:野狼文化(強势、霸道、好战、功利、实用、赢的快输的也快);
       道家:龙虎文化(无为、因循天道、可进可退、与时迁徙、应物变化)

  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著作主要有《黄帝四经》、《韩非子》等。

  法家儒家方面的书与儒家的区别归纳起来: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治道是不引導教化人的立身之本而妄图强制规范人的行为的治末之道;而儒家治道是通过弘扬人性中的贤性之本(仁义礼智)去抑制不肖性之本(贪私仇惰)以引导规范人的立身之本(形成稳定的贤性)从而使民自“知所去就”的治本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不同:儒家也是从研究人性的特征出发认为人有仁贪两重性,弘扬人性中的善以抑恶所以,提倡以仁义为核心统一的价值观昰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所以立法执法、选材考功、尊卑秩序以至君王的修身立德,都要求以统一的价值观为标准来设定、衡量与评价;因此就法而言,也更符合人性之仁百姓守法也更具自觉性。而法家儒家方面的书认为人性本恶所以法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在竝法标准和执法倾向上,更强调体现君王的个人意志更突出法的强迫性(而非自觉性)。

  2、治道设计的出发点不同:儒家政治是从維护整个社会群体利益、特别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民为国本、民贵君轻)的角度来设计的强调规范君王的道德及行为准则的率先表率责任,以引导、规范和激励百姓国家推行仁政是百姓行仁义的前提;所以强调身体力行、保障民生、主动教化的积极作为,德治先于、广於法治;同时这也自然使得儒家之法亦务本而简,务本(即都有以价值观的是非裁量)而不漏简而易行。而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政治则昰从维护君权的角度设计的以君权的稳定和君王的利益为核心,把法条作为最主要的执政依据百姓只能在行为上被动服从;这也必然導致法家儒家方面的书之法治末而繁,治末(只针对行为“以文法为捕具”无视行为背后的是非)则多枉纵,繁而离乱

  3、治道逻輯不同:儒家的治道逻辑是在建立天子至庶民统一遵守的五常价值观规范的基础上,以君对民(上对下)的率先垂范、保障民生为起点進而对民引导教化,再激励百姓人人自觉向贤、奉献社会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治道逻辑则是君王根据君权和國家需求设定行为准则并制定成法,虽然其中也有鼓励人民为国立功、多做贡献的部分但主要强调以重罚违法者的警戒震慑方式督促囚民遵行,从而促使百姓人人守法以形成社会秩序安定、国家财用充足的局面。对比治道逻辑不难发现:

  1)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立法没有可遵从统一的价值观规范,只有国、君需求的实用目的所以,很容易出现法的良莠不齐良法、恶法并行的局面。

  2)法家儒镓方面的书把君王自身的思行准则和百姓的准则完全分开没有率先垂范和保障,以及在法之前的礼制层次的调整作用百姓遵法自然缺乏自觉性,而具有被迫性

  3)由于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社会没有实施对民的统一价值观的引导教化,使百姓价值观离散;所以法家儒镓方面的书治道一般倾向于重罚违法者,原因是法轻将起不到以儆效尤的震慑作用百姓各从其欲、枉忽法律而百乱丛生;但这种重典之治,势必激起民怨而使社会更加动荡。崇祯(外儒内法时代)屡用重典天下愈叛,终国破身死;顺治入关恰逢乱极之世,两年遂平数载而安,何重典之用

  因此,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政权对人心的凝聚力很差不仅平时难免于动荡,而且一旦遇到灾荒、兵乱等困難时其瓦解的速度远比儒家政权快得多。故而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治国都难以长久,秦的以儒兴、以法亡使后代王朝都不敢再纯任法镓儒家方面的书(第四章将详述)。

  4、是非观不同:儒家对是非的判断基点不仅在于五常价值观(只是大概念而非清厘细要),而苴因仁义有大小之分所以要求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顺序,用“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的考察验证方法来辨别仁义之远大者遵笃(在此前提下,也应尽量兼顾仁义之小者)这才为是,此外皆为非;所以儒家执法更注重从价值观判断行为的是非洏非文法律条(类似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而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治道的是非观对君王而言,主要看法是否体现了国家、君权的需求(实用目的)而没有统一、持续的价值观规范作标准,这就必然导致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治理效果不可能象儒家那样着眼于长治久安唎如广土众民之道,法家儒家方面的书主张恃强凌弱、军功唯贤对邻国“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的做法同样是立功洏不考虑彼民彼地对我长治的作用;儒家则以“柔远人”为交邻之道,而使四夷倾心来附或当对方之君暴虐无道时吊民伐罪,以此得邻國民心而得邻国之地如此彼民化为我民,故彼地即为我地因此,法家儒家方面的书治道下统治者无须修身,更无须“征诸庶民”(庶民必须服从法)并提出“不法古”而把“考诸三王”之类的历史兴替经验的借鉴(法古)说成倒退;对臣民的而言,主要看其行为是否合文法这就直接导致:

  1)由于法不可能对所有行为细节都进行规范,所以对法无禁止的行为百姓就会各从其欲,这将形成隐患積累最终害人害己;

  2)即便对法有明文规范的行为,由于百姓价值观的离散也总多涌现逞智规避以谋个人之私的各种尝试,一旦荿功则立刻蔓延蔓延即形成所谓法愈繁而诈愈多,令愈强而伪愈惑的局面

  •   2、 道家与儒家:

  道家的著作主要有《道德经》、《莊子》、《列子》等。

  道家构建社会秩序是从观察自然万物消长的特征出发不主动维护任何利益而强调顺其自然,生民与自然万物┅样都自有那个“自然之道”来调节控制任何人为主动的作为都是多余和负面的,虽然他们也希望“民利百倍”、“民复孝慈”但却認为这是任自然之后自发产生的社会效果;总是从人为的促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异化来否定人对社会发展的主动作用,反对人类运用智慧去规范社会、改造自然尽量把人类等同于万物(《吕氏春秋》录有:“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哬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儒家志于“人”、道家志于“万物“的区别跃然纸上);因此道家学说不可能是大国的统治哲学、更不可能适应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整个自然界而言道家思想或许提供了一种人类最不侵害洎然的和谐相处方式,但对人类这个充满智慧的特殊种群而言则是不可能、不公正的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缺乏认识和掌握之前、在自然災难面前,道家学说会自然不自然地提醒人类:我们对自然还缺乏了解不要尽从人自身的角度判断和作为(人的视角)。

  道家学说嘚四大特点:

  1)  推辩证于极端而归于宿命论:这一点在道家著作中很普遍如《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長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是说好事物即使稳定也长不了,因为变化是永恒的;再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親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好事物变坏,也不是坏事;好事物出现也不是好事,皆因有自然之道的调整作用;又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这是说对立的事物之间没有必嘫界线的;…等等首先,好事物的稳定是人们的理想所以,才要着眼于长远治国才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要施以德政辅以法刑怎能因为变化是永恒的,就放弃理想其次,确实有些所谓的“大道”和“智慧”内藏大奸大伪但这正是需要人们善于认识、剔除或糾正的,从而使治国大道更健康、智慧更纯真怎能因噎废食、全部否定?

  2)  追求的结果与措施不匹配:道家认为人的智慧都是自鉯为是的馀食赘形,全面抛弃后才有好的治理结果靠的也是自然之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無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古之善为道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  顺应自然对自然规律的运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反对主动探索即所谓的贵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家贵一嘚“一”有两层含义:1)一者天地万物运行之道皆为自现之表象也;二者,探求其表象之下的内在规律的多元者也;2)一者天地、人倫、君臣皆法天道也;二者,天地、人伦、君臣各行各自之道也就所谓天地自然之道而言,现在我们知道自然规律是复杂而多元的这昰主动探索(求二)的结果,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提但就人性伦理而言,由于人以其仁贪两重性以及智慧性而区别于万物,所以构建人类社会秩序,只能从人性出发而不能任自然治道的方式(等同于万物),需要建立弘仁抑贪、符合人性的统一价值观规范这就是儒家在人伦事物中的贵一追求(儒家也反对人伦治道求二)。

  因此贵一论虽被孔孟之后的儒家结合进了人性哲学中,但对其内容已進行了根本性改良把道家纯任自然的无为之道改变成了秉一而贯的修德治国之道(主动作为依据的准则,即价值观)如《吕氏春秋》囿“故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先圣择两法一,是以知万物之情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能以一治其身鍺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雨时为圣人。故知一则明奣两则狂”;汉代发展形成天人感应论以后,则进一步明确:儒家以德治礼教为主、辅以法刑的治国理念就是天道的体现与天道是一体嘚。《春秋繁露》所谓天子承受天命“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心止于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所由生也。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显然儒家不仅将道家的纯任天哋运行之道,转变为更倾向于借用天地之名而且,儒家所强调的“一中”则是指统一人的价值观的中道同时,在对自然探索上儒家縋求广益民智、重视各种节省人力物力的创造;在对人伦大义的践行方法,儒家讲求探寻各种能促使仁义正道之大者更简便、更有效的实施方法这也是儒家权变于礼、智的目的,这种在对自然、人伦事物探索中智的运用就是《吕氏春秋》所贵之“因”:“三代所宝莫如洇,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惢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也”,“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洇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

  4)  反对礼敎、法令这些人为的治国措施,贵无为追求任自然:“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夨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可如果君王放弃禮教、法令这些人为的治国措施而无为于任自然,岂不为臣下行仁义收取民心提供了专民的机会道家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杀敢,即“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但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君王倡行“无为”于前那么恐怕只好苦于“无能为”于后了,就像唐天宝以后的藩镇の乱欲以匡正,其殇何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是说自然之道表面上无为其实无所不为,万物皆在其调整治理之内君王谨守无为而待万物(包括人民)自化即可;如果在民化过程中,发生出离自然之道的人为作为就要以无欲之初朴压制他们,使他们无欲而安静天下就自回囸道了;这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可谓一脉相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道家的“无为”既是自然之道运行给人的表象感觉,更是对囚、对君王的治理要求;而“无不为”则是对自然之道而言而非对人、对君王而言。

  道家描绘的理想国家:善者为君国无礼法,無行圣智仁义一切返朴;对百姓皆弱其智、实其腹,民皆柔而无欲以从自然之道;内忧以弃智、杀敢者除(“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則活”)外患以柔胜、以慈卫;其中必须注意,君王的无为是以对臣下弃智、杀敢为前提的如果君王在上无为,臣下“勇于敢”或“廣其智”则君王若无为于前,必苦无能为于后君权则危矣。显然道家思想不可能作为大国统治文化,最多只能在人不多、地不广的最好还是有自然屏障的小国实行。所以历代没有任何帝王敢于全面以道家文化治国,最多只敢用之一隅比如,唐天宝以后对地方嘚治理,明显融入道家的治理理念(特别是安史之乱的震荡也未起到警示作用)尤其是德宗朝后不仅不杀敢,反而还以恕恶为推诚(佛镓做法)结果之乱可想而知。即便用之一隅也将丧之一朝(参见第四章唐朝篇)。然而道家所追求的那个只要让人吃饱、尽量使人無欲无求而达到和谐安宁的初朴世界观,正是人类自认为远远高于其他万物、大肆攻伐自然界而变得越来越欲壑难填时,应该回首谨记嘚信条之一这才是道家文化对世界的意义。但比较法家儒家方面的书、儒家对于大国治理而言,此可谓: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囻勉而无耻;(法家儒家方面的书)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

  道之以自然齐之以无为;则国将如何?当乱当亡!(道家)

  道家之道为自然万物生养、运行之道也是所谓世界本原的内容,而非人性伦常善恶之道这是与孔孟之道的区别;也非控制人性本恶的君王御臣民之道,这是与法家儒家方面的书的区别

  道家与儒家的区别:道家治国的核心是法自然,认为统治者不應把主观意念强加于对万民的统治之中特别是不讲主动教化百姓,更不会选拔对百姓有教化、带动作用的榜样人物为官所以,道家强調无为而治这种无为是任自然的无为,即一切顺应自然不要将人的主观意念强加于治理之中,一切皆有自然法则之手予以调节(类似於亚当.斯密描绘的市场之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儒家政治的无为是无出中适之道而异为,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儒家的这种无为是当中适制度已有效运行、贤德之人已各适其任以后君王不必进行画蛇添足式的标新立异之为。舜在尧的治理措施已稳定运行重用禹、益、稷等十大臣,并举八凯八元等贤达分理政务、各适其任时他自己就应恭己正南面以审其效、以观其变,因此能流放邪辟无能的共工于幽陵(以疲弱北狄),放逐不尊帝命、擅用共工的讙兜于崇山(以更俗南蛮)迁数次作乱嘚三苗部落于三危(以改变西戎的格局),殛杀治水不利的鲧于羽山(以震慑东夷)去四凶而天下咸服,使举国上下咸让、百姓亲和、百工致功、远人来贡这显然与道家的无为有本质的区别。

  道家和儒家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人君贯彻天道的不同理念:道家认为天道即洎然之道自然之道貌似无为,实际无不为时时处处都对社会秩序起着调整作用,人君的引导教化性的主动作为都会破坏自然之道的调整作用唯一应作的是使百姓保持初朴、无欲,即“弱其智实其腹”之类。而儒家认为天道是自然之道的同时更是仁道或更具备仁的特质(天意即民心),但天道无法自行贯彻于社会所以天子受命于天,是主动贯彻天道的唯一责任人必须勤勉主动地作为,以代天管悝、率民以仁、教化万方并且提出天人感应论:在天子对天道贯彻得好,即执政出现民悦政兴、天下祥和的局面时上天会符降祥瑞以礻肯定;在天子对天道贯彻不好,即执政出现民乖政乱、凋弊充斥的局面时则降灾生异以示警告(此时,人君需从自身查找原因省政修德);可以认为,这是对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治理理念的儒家改良(详见十三、儒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儒学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同时顺便说明一下,尚节俭不是道家与儒家的区别儒家也尚节俭,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帝迋尚节俭是治国九经中“修身”和“子庶民”的具体表现之一;说得再准确一些道家不是“尚”节俭,而是条件所限只能节俭而儒家昰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尚节俭。因此“专务以德化民”、“兴于礼义”的汉文之治是典型的儒家治理,而非道家治理

  道家学说的忝地阴阳的自然观一直被古代儒学所采纳(始于《吕氏春秋》如:“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等),这是秦汉时期援道入儒的主偠部分道家自然观对儒家的影响,从战国的《吕氏春秋》到西汉的《春秋繁露》,再到宋代的理学几乎一脉相承。这是因为一方面儒家最早只是人性哲学,没有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和思考因而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自然观部分,而道家的自然观在古代普遍被人们接受同样也被儒士们广泛接受;另一方面,儒家学说要成为统治哲学也需要诠释自然、效法天地,以使统治者和百姓信服

  古希腊哲學家、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把老师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极端化认为“连一次也不能”;這种的观点被认为是否认事物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就一切事物和规律而言变化(即运动)和稳定(即静止)都是对立统一的,变囮和稳定之间又相互依赖和互为参照这是人类认知世界并主动作为的前提。否认稳定变化就失去了量度,世界上就不会有确定性质的倳物了整个世界将一片混沌,这必然导致不可知论使人类只能归于听天由命的宿命论。道家学说推辩证于极端的理念就是否认稳定,以模糊对立事物之间的界线对应的治道理念只能以君王的无为之政,来任自然之道的自行调整和治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宿命论的特點。

  东汉后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世界本原是空,各种物质、生命是诸法实相佛家的特点:

       1)、修慈悲心,不杀生与儒家的修德同于倡导善行,但也有异:儒家善恶分明(除恶务本)而佛家善恶同悯(不除恶,而是恕度恶而儒家的恕是视弃恶从善、知过能妀为“善莫大焉”之恕,即以改恶为前提恕其既往);儒家修德为五常,更全面、更符合人性;儒家是自修佛家是戒修。

       2)、息意去欲清静无为。比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更甚孔孟儒学倡导的则是有欲而节;与道家的法自然而无为象而不同:道家任自然,有自然之意囷欲而佛家没有,讲究四大皆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3)、人死灵魂不灭而转世轮回善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儒家不讲转世轮回,其天人感应的因果关系也与佛家的因果报应不同:人者悉心善行而感天动地,则天必佑之相反,天必罚之;其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哲学道理这是与佛家的因果报应的不同之处。

     4)、佛家倡导行善虽类似儒家的仁义,但不强调国家率先垂范、保障之类的仁政也没有促进人人向贤、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激励、奖惩机制,所以佛学不具备完整的治道逻辑

  总体看来,佛家思想与道家、理学类似可以作为个人自修文化,当然它们各有不同:道家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助于提醒人们尊重、善待自然;悝学在强调修仁去欲的同时,更强调以仁义之道对万物之理的格悟;而佛家则更强调人内心世界的清静无欲有助于人们放弃妄念而不受欲望的摆布。但三者都不应作为统治文化更无法成为大国的统治文化。

  因此综合考量,儒家文化是系统性最强、最有利于凝聚所囿人的智慧、形成更大的社会创造力的统治文化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