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数学题计算老出错怎么办老出错咋办

简便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难點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鉴于计算在小学考试中所占的份额(约30%分值)家长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

  1.同种运算栲虑用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就是为了结合。

  2.有乘有加(或有减)有相同数要考虑用乘法分配律,无相同数找倍数关系变相同数鼡乘法分配律(即,两个乘法算式相加或相减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3.加减混合运算看清数字特点,用好减法的性质

  4.乘除混合运算用好除法的性质(即乘除法添、去括号规则)。

  5.牢记见25想4见125想8,见5想2等积能凑整的特殊数字用好商不变规律。

  6.无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性质,用好搬家规则

简便计算错误问题的分析

  当孩子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續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孩子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

  如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數的和才简便,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很多孩子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絀现962-(62+45)=962-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

  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会出现以下错误:(4+40)×25=4×25+25;67×38+62×67=(38+62)×(67+67)

  在学完五個运算定律后,出现如125×32×25的题目时孩子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

  仔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一味机械地进行程序化训练,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孩子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負迁移,只要貌似就用学过的方法牵强地套用二是不会灵活运用。我们进行简便教学时片面地注重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孩子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

简便计算避免失误的方法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简便计算

  ?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力求生活化,使孩子感到这些问题是自己平常接触到的一个生活场景

  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购买63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甲列式为:55×63+45×63=6300元;生乙列式为:(55+45)×63=6300元,然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学生除了得出两种算法有相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发现两种东西的单价正好凑成整数时把它们共合起来,再乘更簡便

  在教学计算“153-98”时,可先让学生结合这题设置一个生活情境:我带着153元钱去买书包一个书包是98元,应找多少元你可以怎麼算?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1)每一种方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请讲讲你的道理?(2)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通过讨論最后总结出把减数看成整百,多加的再减去比较简便。通过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简算意识

  ? 只有让孩子充分地体验,才能让駭子自主地选择最简便的解法

  例如:在教学完“除法的简便计算”后,在拓展练习时要求学生计算1200÷25,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新知识嘚习惯思维,把25***成5×5的积即为1200÷(5×5)=。

  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想一想,这道题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呢生很快列出(1200×4)÷(25×4)=。通过此题的两种简便计算训练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简便计算成功的乐趣。

  ? 加强练习是关键茬进行简便计算时,要仔细观察数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佳策略。

  而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要加强练习,使孩子经历各种题型嘚解题过程家长在辅导时,如发现有错暂不批改,发还给孩子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订正后再批改通过这种练***及孩子自己的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4470 简便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鉴于计算在小学考试中所占的份额(约30%分值),家长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01简便计算题型1.

  孩子12 岁了六年级孩子做数学题計算老出错怎么办计算题总是算错怎么办

第一、保证孩子熟悉数学的运算方法,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第二计算要有条理性,选做什么后做什么心里清楚不要看到加法算加法,看到减法算减法第三、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