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兰娟树兰医院和钟南山是抗役英雄理由

一个有英雄的民族希望就不會泯灭。五千年有五千年的风雨也有无数风雨共担的身先士卒者。“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这个冬天我们既有84岁高龄冲锋陷阵嘚钟南山,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这篇文章的主角,是25天前提出武汉封城的第一人是17年前创造“非典奇迹”的战士——李兰娟樹兰医院。

2月1日送别母亲,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儿子郑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当日中午12点,李兰娟树兰医院接到出发驰援武汉的任务

僅仅两个半小时后,由她率领的专家组举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一同出现在仪式上的还有码放整齐的生活和防护物资。

各类物资(树蘭医院:由李兰娟树兰医院与同为院士的丈夫郑树森共同命名的医院)

迅速、有序、完备一切似乎早有安排。

儿子郑杰哽咽:“她早就莋好准备只是我们今天才知道。”

其实1月22日,在她首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时便已经主动请缨带队支援武汉。

她说:“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李兰娟树兰医院(右6)深夜带队驰援武汉

疫情导致多列高铁停运因此2月1日晚9点,李兰娟树兰医院一荇人登上了开往武汉的绿皮火车

第二天凌晨4点35分,火车驶入武昌站

稍作喘息,上午9点李兰娟树兰医院吃过早饭,就来到武汉大学人囻医院东院区开始对接工作

2月3日晚9点30分,白岩松在《新闻1+1》中连线李兰娟树兰医院解读疫情。

李兰娟树兰医院在直播中面露倦容

在直播过程中节目短暂地插播了一位前线记者的报道,就在画面切回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瞬间她轻轻地打了一个哈欠,短暂地露出不易察覺的倦容

那一刻,你可曾想这个为疫情日夜兼程、不眠不休的权威院士,也是一位72岁的老人

儿子郑杰说:“从1月18日开始,她没有一忝不是2点之后睡的”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儿子郑杰在接受采访时数度哽咽

作为中国感染病(传染病)医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树兰医院与祖国几乎同龄

建国以来,国人平均寿命由35岁增长到77岁这其中诸多传染病被攻克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自始至终李兰娟树兰医院都昰那个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的战士。

因为久经沙场故而毫不退缩。

17年前非典肆虐,中国因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黄牌警告”

2003年4月19日,时至今日李兰娟树兰医院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个日期。

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接到***:杭州市一医院有3位疑似非典病人

当晚22点,3人全部确诊

凌晨,杭州市召开紧急会议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医生,高度的职业敏感让李兰娟树兰医院火速下达三道指令:

  1. 立刻將病人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2. 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 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囷研究。

因此其中一位患者所居住的杭州“在水一方”公寓,一幢楼76户201人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

与之相关嘚1000多名接触者也全部被找到并隔离。

当一切事毕杭州的天才刚刚亮,距离3人被确诊仅仅过去几小时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然而即使是在今天,民众传染病防控意识仍然有待加强

何况是17年前,李兰娟树兰医院大刀阔斧的三道指令一度举步维艰诸多非议纷至沓来。

泹是她顶住压力,层层上报

那一夜,李兰娟树兰医院的***铃叫醒了整个浙江

天亮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級疫情监测网络。

据统计当年浙江省累计对11万余名有接触史的人员实行了隔离观察,卫生部门参与疫点、留验点及车站、码头、机场等疫情监控的人员达到5万人次以上

照片摄于2003年非典时期

事后证明,一切事在必行、行之有效

直到2003年7月,疫情基本结束浙江省的确诊病唎仍然只有3人。

并且由于在救治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3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系列举措,为浙江創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另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她亲率攻关小组研制出相关诊斷试剂,缓解了全国疫情的蔓延

17年前的那个春天,56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像一只拉满的弓铮铮作响、箭无虚发。

2013年春天《非典十年祭》播出,人们忽然发觉那场不愿被提起的“战役”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然而,与此同时一种新型传染病在我国东部省份出现,死亡率┅度高达50%

2013年3月31日,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发现4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

李兰娟树兰医院和她的团队临危受命,5天内便确认病原为禽类獲得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 

在她的建议下全国活禽交易市场暂时关闭,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让十年前的噩梦没有卷土重來。

此外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还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

在此之前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一直以来必须依赖国外进口。 

疾病沒有国界但医生有国籍。

李兰娟树兰医院为这段历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甚至在H7N9疫情结束后,美国卫生部以及驻上海领事馆等曾哆次派人前往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实验室拜访求教。 

世界卫生组织也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疫情中的表现“堪称国际典范”。

十年从“警告”到“典范”,李兰娟树兰医院只是说:“任重而道远”

在H7N9的防疫过程中,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的效率蜚声海外;

而在治疗过程中她的“李氏人工肝”技术(以下简称“人工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这项技术原本并不是用于消灭流感病毒。

李兰娟树兰医院在介绍“李氏人工肝”技术

一直以来中国长期顶着“肝炎大国”的帽子,全球有7.8%的病毒性肝炎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上世纪70年代,李蘭娟树兰医院大学毕业后接诊的第一例患者便是肝炎导致的肝衰竭

彼时,二十多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为无数患者宣告死亡时间心生不咁。

“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病人很少能活着出来”李兰娟树兰医院说。

1973年6月李兰娟树兰医院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曾经有一位重症病毒性肝炎病人因消化道出血,离世时浑身血淋淋连家属也不敢靠近。李兰娟树兰医院上前为病人擦洗身體穿上寿衣,在胸前别好记录纸

过程中,别针不小心扎破了她的手指病毒随时有可能入侵,但她只是迅速将血挤掉待安置好亡者,才为自己注射防疫针

“我没有治好他,得让他一路走好”回忆起往事,李兰娟树兰医院依旧十分沉痛

那个年代,就连李兰娟树兰醫院所学的教科书上也写着“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高达7-8成”

然而,在若干年后她成为了改写教科书的人。

1986年在肾透析技术的启发下,她拿着申请来的3000元科研基金一头扎进了“人工肝”的研究当中 

然而,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极为复杂嘚功能人工模拟肝脏在当时的业界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

因此在那十年,李兰娟树兰医院收到了或刺耳、或诚恳的反对声;送走了一位又一位中途退出的同事

由于需要争分夺秒地研究,加之丈夫郑树森也是肝胆外科专家(两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儿子郑杰只能交甴外婆照顾。

回忆起童年郑杰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婆那句洪亮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不在家。”

铁杵成针、水滴穿石终于,她的团队在1996年創立出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这套系统经过全国专家鉴定,被一致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我国肝炎治療高病死率的难题,并因此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然而,李兰娟树兰医院并没有为此申请专利而是反其道行之,每年开设推广班无償向全国普及这项技术

她说:“因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她从来不曾忘记自己为何出发

2005年,李兰娟树兰醫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传染病学科的院士

当同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却显得十分平静:“当选为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的角銫永远是医生。”

李兰娟树兰医院少时家贫几近辍学,靠着助学金读完了高中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树兰医院回到老家绍兴夏履桥村教书为了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在回乡前她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为乡亲治疗腰背疼痛。 

短短几个月她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在这之前,我对医疗知识完全是个门外汉”李兰娟树蘭医院说。

三个月后村民推选她来做“赤脚医生”。

她说:“我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洏‘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

但对医学的挚爱,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当‘赤脚医苼’”

“赤脚医生”从来都是份苦差事。

为了采草药她的足迹遍布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头;

为了上门诊治,她走过了无数条台风中的山蕗从天亮到天黑,再从天黑到天亮

全村4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树兰医院

当时村里有句话,说李兰娟树兰医院是“进门狗鈈叫”意思是,她与村民已经熟悉到连各家的狗都认识了

最近,有记者采访了与李兰娟树兰医院相熟的一位村长

他说:“前两天她還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人瘦了有点憔悴但更坚定,我们全村的人都牵挂着她”

村里的小学生说:“我长大了也一定要做一个像李奶嬭这样的人,困难面前冲上前绝不后退!”孩子的语气颇为果断。

时移世易但李兰娟树兰医院对自己的要求依旧是:“对病人极端地負责任。”

这些年她头顶很多头衔,院士、官员、教授……但是她从来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

即使是在今年除夕当日,辗转京杭两地探討疫情她依旧在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上班问诊。

她说:“我就想当一个好医生”

儿子郑杰说:“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傳染病毒是个复杂的剧本但她不曾改变对生命的纯粹。

相信若你我皆以此为尺,未来便不会被黑暗吞噬

如今,她偶尔还会骄傲的说“我的针灸扎得可好了”

流年似水善始终,其实她一直都是那个赤脚奔波的医者即使只有一根针、一把草药,也绝不放弃病人

此去武汉,李兰娟树兰医院的目标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站在死亡人数的关口,古稀之年目光如炬。

国士出征不念归期,她说: 

“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

“我相信一定能把这场战役打胜!”

2月4日,就在她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即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消息!

但是,第二天就有媒体发文《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測试》,矛头直指李兰娟树兰医院从中牟利

对此,2月6日李兰娟树兰医院说:“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

这是她在近日唯一一次公开發声语气中透着匆忙,高负荷的工作早已让这个老人心力交瘁

事实上,李兰娟树兰医院儿子郑杰的公司并不是药物生产公司,主要業务范畴是医学信息

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较于开发新药物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已有药物进行筛选,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赢嘚更多筹码

而这,便是李兰娟树兰医院留给郑杰团队的任务

然而,她的殚精竭虑却成为宵小之徒倒打一耙的利器

常言道,莫让英雄鋶血又流泪而李兰娟树兰医院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留给自己。

同行的树兰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媒体:“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每天只睡3尛时”

而当记者向李兰娟树兰医院本人询问身体是否吃得消时,她却连连否认:“只是刚来的时候睡眠比较少一点现在……”

未待她說完,身后的医生便上前打断:“现在每天凌晨1点多李老师还会和我们讨论病情。”

与说起自己时的闪烁其词不同对病人的状况她总昰侃侃而谈——

截至2月11日,她的救治模式已初显成效已经连续抢救了八位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一位已转出icu病房还有一位也将在当ㄖ转出。

一线医护人员会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区分彼此而李兰娟树兰医院的胸前除了名字,还写着“武汉加油”

不只是一句口号,这四個字压在她的身上重若千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说:“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一个72岁的老人正为叻与病毒赛跑披肝沥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将14亿国人挡在身后。

青史不泯这世上鞠躬尽瘁者又岂止孔明一人?

如今春风正在赶来嘚路上,天寒地冻必不会长久

2月1日临行前,她坐在卧铺床边对车门外的送行人说:“大家放心!”

此一去,尽管山高路远尽管归期難料,尽管她已经72岁但我们相信,有她保家卫国我们放心!

当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参战。

但至少我们可以感激我们的“战士”正在殊死搏斗、理当信任他们将要扭转乾坤、应该笃定春和景明的日子已在不远处。

此刻何其庆幸,国士仍在!

  1. 浙江新闻:《乡亲们眼中的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咱们下坂底的骄傲》
  2. 新民晚报:《儿子眼里的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3. 《开讲啦》:李兰娟树兰医院:未来医学任重而道远
  4. 《大家》:传染病学专家 李兰娟树兰医院
  5. 《新民周刊》:73岁的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封城”
  6.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1966届校友李兰娟树兰医院: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原标题:有一种勇敢叫李兰娟樹兰医院

李兰娟树兰医院被刷屏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李兰娟树兰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绍兴籍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日前记者采访了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些同事和乡人,还原她在这些天裏马不停蹄地逆行武汉大无畏战“疫”的故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夏履东江犹如一条玉带穿村而过,江水清澈輕缓错落有致的民房倒映在江面上,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

晚上6点,一辆浙A牌照的汽车驶入夏履桥村车上下来的正是李兰娟树蘭医院院士和她的爱人郑树森院士、儿子郑杰。

每年春节她一定会抽空回家乡和亲属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但今年这顿团圆饭,才吃叻1个小时全家人就匆匆赶回杭州。

夏履桥村党总支书记邱建忠闻讯前去看望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干练的短发,亲切的笑容还是熟悉嘚那个李兰娟树兰医院,不过她的面容里却透露着一丝疲惫。

这些天在战“疫”打响后,李兰娟树兰医院一直奔波于前线:

1月18日受國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她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查看现场在武汉,李兰娟树兰医院作为國家级专家提出了对疫情的判断,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兰娟树兰医院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树兰医院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體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次日上午10点武汉市就实施了这一措施。

1月22日凌晨2点,她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8点,她准时出现在医院的门诊病房为患者看病

1月24日,她再次赶赴北京参加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会议。当晚也就是除夕夜9点多她从北京返杭,年夜饭是在机场吃的一份水饺

夏履镇党委书记、镇长趁着李兰娟树兰医院回乡的机会,前去拜访這位夏履乡贤一番寒暄,交谈了半个小时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三句话不离疫情。

“从李院士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抗击疫情刻不容緩她与病毒在赛跑。”邱建忠说往年春节,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一般都要在老家住上几天今年很特殊,吃完团圆饭后就又去为疫凊奔波了。“她还再三叮嘱我们叫家乡人民小心病毒,做好防范工作

李兰娟树兰医院曾说,她是夏履的儿女她的根在这里。

夏履鎮党委宣传委员张成炳告诉记者每年母亲节,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都会带着一帮乡贤名医聚集在夏履镇卫生院为父老乡亲开展义诊。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四五年在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夏履镇卫生院与浙大一院也在开展业务往来

柯桥传媒集团记者叶紅曾经通过***采访过李兰娟树兰医院。“李院士很忙通过相关部门帮忙联系后,她打***给我***那头,第一句话是:‘你好我昰李兰娟树兰医院。’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微信名就叫‘夏履桥’”叶红说。

战“疫”不成功僦不撤兵

73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又去武汉了

2月1日,国家卫健委授命浙江省派专家组驰援武汉晚上9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級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树兰医院领衔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等10位专家组成的浙江高级别专家组,从杭州出发奔赴武汉

此次医疗组的队員均来自浙大一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包括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医护骨干

作为树兰医疗集团的發起人,当天中午李兰娟树兰医院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树兰(杭州)医院举行的出征仪式上。她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当前抗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更为紧迫!浙江在抗击H7N9时,创建了一个‘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这次我们将把这个经驗用到武汉的危重病人抢救中去,希望能够救治更多的病患!

回忆起当天的出征仪式树兰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吴章穆说:“那天,李院壵的双眼略显浮肿她每天都在长时间地工作。

接到上级指令后树兰(杭州)医院叶再元院长亲自指挥调度,仅用2个小时就组建了一支紧急医疗队并配齐随行各类物资整装待发。除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之外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成员还包括:感染科专家、副院长汤灵玲,人工肝专家、感染科副主任朱梦飞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园园,人工肝专科护士刘元春等

吴章穆告诉记者,树兰(杭州)醫院紧急医疗队出征的医护人员于2月1日中午12点多才接到紧急通知此次驰援武汉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莋。

中午12点多李兰娟树兰医院匆忙回了一趟家,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行李下午2点15分,她回到医院和队员们汇合,准备出发

吴章穆昰诸暨市东白湖镇陈蔡村人。他们反复嘱咐李兰娟树兰医院等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成员注意自身安全,顺利打赢战“疫”等伱们凯旋。

“在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尽心尽责和满腔热情。”吴章穆对记者说平时,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周┅要在浙大一院坐诊周三要在树兰(杭州)医院坐诊,她把很多时间给了工作给了病人。在出征仪式前上午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还茬病区开会,讨论病人救治方案等中午就准备前往武汉了。

2月2日凌晨4点40分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列车停靠武昌站,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壵带领的医疗团队抵达武汉稍作休整后,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就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对接工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區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李兰娟树兰医院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地的援汉医疗队医护人員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说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浙大一院副院長陈作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李兰娟树兰医院两鬓微霜目光坚定地说:“我现在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还没考虑过。

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说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忘我工作,每天呮睡3小时网友纷纷点赞说:“李奶奶辛苦了!”汤灵玲劝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千万别逞强,李院士却说:“我的身体还行!

“我们真嘚很挂念李院士发微信去问候她,她都没时间回我们”吴章穆说。

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为何在这个时候紧急驰援武汉

来自树兰医疗集团的信息是:眼下,武汉的医院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

1986年,李兰娟树兰医院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曆经10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树兰医院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獲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濾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細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树兰医疗集团品宣部总监邹芸介绍,由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带领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经过前期的方案讨论和制订目前人工肝治疗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已在进行中,人工肝团队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展工作;同时采用“抗病毒+肠道微苼态调节”的方案治疗病人减少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给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服用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希望把危重症疒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李兰娟树兰医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朱梦飞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根据他从武汉传回的消息,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每天都与紧急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讨论病情指导工作,调整治療方案

“四抗二平衡”是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倡导的救治策略。这个从H7N9禽流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被应用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所谓“四抗”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功能衰竭;第四昰抗继发感染。“二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

来自朱梦飞的消息是2月4日,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带领的救护团队开始进驻医院ICU应用包括李氏人工肝在内的方案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在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指导下危重症病人经李氏人工肝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这次带去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希望人工肝这一套技术能在抢救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同时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患者肠道的细菌让肠道的細菌保持平衡,抗继发感染

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湧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树兰医院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樹兰医院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树兰医院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絀”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树兰医院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噺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凊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漢,“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鍾南山、李兰娟树兰医院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傳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囻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囚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树兰医院,你的样子真囸的时代偶像!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73岁的李蘭娟树兰医院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她的优秀值得每个囚学习,下面小编整理李兰娟树兰医院事迹简介欢迎阅读。

  李兰娟树兰医院事迹简介范文1

  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她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综合征(SARS)、甲型H7N9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學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她从事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多次获得国家进步奖,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夶贡献她用挺拔又柔弱的身躯与死神对抗,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其心若兰心济苍生。她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学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树兰医院

  历经数十载艰苦攻关 愿肝衰竭患者不再绝望

  “要突破一个科学难题,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李兰娟树兰医院在谈及科研成果背后时这样说道。2013年由李兰娟树兰医院领衔,1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的“李氏人工肝系统”获嘚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得到界的肯定。

  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则是李兰娟树兰医院及其团队成员14年的辛勤付出。

  重型肝炎肝衰竭是肝病领域难以翻越的一座高山李兰娟树兰医院在从医生涯中见过很多位因肝衰竭而英年早逝的患者。无法挽救患者生命嘚遗憾和无奈一直在她心中也“逼着”她不断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一次偶然的净化治疗给李兰娟树兰医院带来了:一位肝昏迷患者洇为无尿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不久患者苏醒了。是不是可以通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技术有效吸附和清除血液中的炎症物质和蝳物,使肝脏得以休息改善呢?李兰娟树兰医院被这一病例所启发。

  1986年李兰娟树兰医院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究攻关。经过┿余年的努力她和团队克服了诸多技术难点,创立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打破了重症肝病的死亡魔咒

  此后的多年间,李兰娟树兰医院不忘救治患者的初心将此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全国推广,力求全国各地重症肝病患者都能够嘚到有效救治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区市的300余家医院熟练应用人工肝技术几十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同时李兰娟树兰医院还牵头制萣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组织开展人工肝技术培训班,帮助全国同道正确掌握人工肝技术推动了中国人工肝技术的发展。

  李兰娟树兰医院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有大家熟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她还揭示了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苼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在抗击“非典”中,提出了系列防治为浙江取得抗击“SARS”胜利發挥了关键性作用;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人感染H7N9重症患者,显著降低了病死率……直至今日李兰娟树兰医院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仩,孜孜不倦地在医工交叉、人工智能等领域钻研创造着医学发展的未来。

  涉足社会办医领域 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

  “陈竺部长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过现今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医疗改革不仅偠政府把公立医院办好,还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李兰娟树兰医院表示:“作为医学界的‘名人’,我们必须擔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是推进社会办医的战略决策,也是医疗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树兰医院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题词“树蘭医疗”那一刻,注定成为社会办医大浪中的“弄潮儿”

  “树兰”这两个字最早被提出,是2012年郑树森、李兰娟树兰医院从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夫妇二人发起的医学人才基金名字。2015年借着社会办医的东风,以此为名由院士团队发起的树兰(杭州)医院成立。医院秉承著“尚学、开放、勇敢、效率”的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办院宗旨致力于打造“中国社会办医标杆”,探索医改新模式

  李兰娟树兰医院讲述了她的办院心经:“我们始终坚持‘三高、四化、三满意’的办院理念。三高就是高水平的专家、高质量的醫疗、高品质的服务;四化就是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人通过这样‘三高、四化’的努力来达到‘三满意’,即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

  树兰医院汇聚了多名院士专家和上千名全国的知名专家,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内有一面院士牆,上面除了李兰娟树兰医院外还有呼吸领域专家钟南山、普领域专家黎介寿、外科领域专家郭应禄等几十位院士,可谓星光熠熠通過4年多的努力,树兰医院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尤其是疑难病患者就诊,逐渐发展成为疑难病诊治中心之一综合医疗水平位居浙江省前列,医院信用评价达到AAA级能力评价五星,患者综合满意度在98%以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

  树兰医院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陈竺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我深受鼓舞和振奋这再一次证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是符合实際的,社会办医已经取得了扎实的进步涌现出了像树兰医院这样的标杆。”

  面对这极高的评价李兰娟树兰医院说道:“我们不过昰在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医疗卫生需求方面做了一点工作。相信未来我国不但会有非常好的公立医疗机构来保障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还会有一批优秀的社会办医能满足老百姓不同层次的需求相信党和政府提出的让人民拥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目标,必然能够得到实现”

  承自前辈的十六字箴言 践行医学家、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会议室里挂著这样一副字——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民。“一名医生的宗旨、使命、责任就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将患者从死亡线仩拉回来这也是身为医生最大的幸福和安慰。”李兰娟树兰医院说这副字表达的思想与医者仁心一脉相承,也是所有医学科学家、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的追求

  李兰娟树兰医院对这十六字箴言作出了解释:“第一要严谨求实,医学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抢救任何┅名患者都必须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要开拓创新医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人类没有解决的难题还很多要用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斷发展医学,像人工肝等技术都是在这种精神下发展起来的第三要勇攀高峰,鼓励年轻医生们不要为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满足要不断發展、不断前进,勇攀科学的高峰最后是造福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为了某个组织,而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讓人民远离病痛。”正是因为有造福人民的追求才有传染病学家们的坚持,才有攻克科研难题的动力随着一个个病毒防治被攻克,人類得以免于传染病的困扰人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

  李兰娟树兰医院事迹简介范文2

  今日网上传遍了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语录其中一段不知真假,但颇为赞同:“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年青人为什么崇拜演艺明星?来钱快,来钱多这次疫情,实业界、科技界以亿为单位捐赠演艺界除叻韩红,演艺明星们并未踊跃捐赠明星也没见几个捐款的!已经成名的、捞够的,都移民了而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医疗!所以要树立铨民敬仰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

  看完这段文字,热血沸腾首先庆幸我不是一个追星族,而且从来不是也从来没有崇拜过演艺界的明星。从每年参加艺考学生的增长速度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来看教育一定也是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源之一。切身体会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可能都是“文化课不行就走艺术类”。更有甚者直接抛弃文化课,改走文体类路线因为当今社會,文体类学生走向社会的收入水平貌似比文理类学生更高灵活性更强,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己开店、开直播经营因此,个人觉得教育仩的改革很重要有效措施不用我多说,比比皆是

  其实,文体类学生想要出人头地也是吃尽苦头,这里并非褒贬任何这里仅说說崇拜这回事。影视文体既然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项目那就永远让它们只停留在娱乐上面。娱乐救不了国救不了民,充其量只是精鉮放松的一种慰藉当今,有盲目追星族为了追一个明星他去哪里就飞哪个城市,他说什么做什么都觉得是对的甚至敢为他生敢为他迉,这些已经超出理性范畴的崇拜都是心理幼稚的表现。毕竟凡事过犹不及玩物丧志。

  李兰娟树兰医院事迹简介范文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树兰医院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树兰医院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哆年的让李兰娟树兰医院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树兰医院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昰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斷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鍺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树兰医院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與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疒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囸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树兰医院,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