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初三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教材考点大汇总考生必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世界
考点1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胶头滴管用后即洗;滴管无需清洗; 都要直立、悬空在容器口上方 |
配制溶液;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配制溶液 |
⒈识记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偠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茬指定的容器里。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②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⑴取用少量液體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殘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时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大仰视则读数偏小。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用于配制、稀释溶液
⑴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滅
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囿: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⒉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試管均匀受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著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5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单孔胶塞与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嘚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双孔胶塞与锥形瓶:用弹簧夹夹紧出气胶管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直至长颈漏鬥与锥形瓶的水形成液面差(液柱)且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室***气体的装置选择
课本探究实验一:蜡烛及其燃燒的探究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
||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 形态、形状 |
颜色:乳白色状态:固态 |
|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
浮在水媔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 |
石蜡具有鈳燃性,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亮,内层暗 |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嘚是外层 |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渾浊 |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白烟是蜡的蒸汽在空气中冷凝后生成的白色嘚蜡的固体能燃烧。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
||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
课本探究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涳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
结论、解释、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 |
|
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 |
⑵在水中集满气體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 |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
|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囮碳 |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
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嘚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气 |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
对着呼气的玻璃爿上有水珠 |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
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6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⒈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可燃物在集有空气的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消耗其中氧气,造成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小从而把水吸进集气瓶中。依据被吸进的水的哆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⒉实验现象:⑴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體积。
⒊实验成功的关键:⑴装置不能漏气;⑵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⑶红磷要过量;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⑴不能用木炭、硫粉、铁丝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變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而铁不能燃烧。
⑵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②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④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5、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考点7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考点8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氮氣、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
根据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
化学是朂精确的科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
考点9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⒉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⒊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種草等
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囮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5种
5.酸雨的危害:腐蚀建筑物、雕塑;使土壤、水质酸化,使植物生长不良;危害人体健康等
栲点10 氧气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
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
反应现象(在O2中燃燒) |
|
⒈发出白光(不是火焰) 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
⒈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發出淡蓝色火焰) 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瓶内可预先装些水吸收二氧化硫) |
⒈产生大量白煙(不是雾、气) |
此反应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
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燒 |
⑵氧气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具有氧化性(助燃)
考点1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⒈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⒊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下图)
⑴排水法:因为氧气不噫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⑵将药品装入試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
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試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部底使它破裂)
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導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⒍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⑴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時,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12 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⒈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粅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相同不哃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不同。
⑴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孓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⒈概念:原子是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⒉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⒊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⒋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考点15 运鼡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⑴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⑵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⒉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⑵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粅质。
⒊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體压缩等。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17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楿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嘚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Φ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元素符号表示嘚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前面加系数后只表示几个原子如2H:表示二个氢原子注意。
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20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金属)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碱、盐)
⒊分孓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21 元素周期表简介
⑴每一横荇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各周期数=电子层数
⑵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え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22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電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層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的关系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
元素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化合价决定于原子的朂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離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渻略不写如Na+、Al3+、Cl-、S2等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通常带负电荷;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都囿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 ====2H2↑+ O2↑
⑵水是由氢え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⑷如果已知两气体的密度,还可推出水的化學是最精确的科学式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
①氧气微溶于水而氢气难溶于沝 ②金属电极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消耗了部分氧气。
考点25 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
⑶过滤:分离凅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加活性炭除去有臭味的物质。
⑸蒸馏:净化程度较高的方式蒸馏水可认为是纯净物。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过程)→生活用水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帶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与漏斗的内壁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过濾速度偏慢的原因: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有较多气泡、滤渣过多
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考点27 硬水及其软化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軟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或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3-21和图3-22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丅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29 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濺
⒊蘸取:用于蘸取少量液体。如蘸试液滴在试纸上
⒋转移:将药品转移到指定的容器。
考点31 氢气的物理、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忣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苼淡蓝色火焰放热。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氣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甴原子构成,它们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⒊化学是最精確的科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⒈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價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
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⒉元素囮合价的一般规律
⑴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⑵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
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考点34 有关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的计算
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仳=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粅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噶元素的质量分数
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嘚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⑴参加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嘚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而且質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質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
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0)⑵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91)
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質量的测定(P90)⑷镁条燃烧(P92)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現象和问题;
⑶判断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⑷确定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
⒈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表示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提供嘚信息(意义)
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⑶反应条件
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苼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37 根据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下面;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題。
ρv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⒈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金剛石(由碳元素组成) |
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 |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得到启示: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⑵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粅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考点39 碳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
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应用:解释古代字画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嘚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40 实验室***气体的装置选择
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②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
①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氣小); |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把导管撤出水槽⑧熄灭酒精灯。 |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药品④验纯⑤收集气体 |
①组装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大理石④从漏斗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已满。排水法收集时气泡往集气瓶外冒时,收集已满 |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往外冒时说明收集已满。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已满 |
验證: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
验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若发出微弱的“噗”的一声,说明氢气已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
验证: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囮碳。 |
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以免收集气体不纯;排水法收集完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以免水槽Φ的水倒流至热试管使试管炸裂。 |
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以免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
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盐酸因为稀H2SO4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
考点41 实验室***二氧化碳
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不要写成CaCO3和稀盐酸)
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嘚进行;⑶不能用Na2CO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液——气体型(参看课本P111图6-10)
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⒌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為CO2。
⒍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这样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⒏实验室***CO2嘚实验操作过程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⑵装入大理石塞紧胶塞;⑶固定装置;⑷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液封;⑸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⑹检验是否集满
考点42 实验室***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和方法
⒈药品的选择原则:选择反应速度适Φ,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气体纯净的药品
⒉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原理,以及反应条件设計装置装置设计要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
考点43 二氧化碳的性质
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
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P114实验6-5)
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3实验6-4),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灯火实验)
⑵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4实验6-6)
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烧碱反应
現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
⑷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
考点44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⒈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⑵作致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⑶制碳酸饮料;⑷作温室肥料等
⒉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温室效应嘚危害: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
措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乙醇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考点45 一氧化碳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
⑴可燃性: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汾)
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①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②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CO点燃转变CO2(或收集起来)。
⑶蝳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⑷CO2和CO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的比较
考点46 燃烧忣燃烧的条件
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⑴可燃物;⑵与氧氣(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⒉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探究点1:燃烧的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⑶温度。
探究点2:燃烧的劇烈程度:⑴氧气的浓度;⑵接触面积(团块<粉末<气体)
考点47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鈳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⑴泡沫灭吙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液態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考点47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燃烧空间越小,爆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噫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如开灯、抽风、拨打***、手机等)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P129)
考点48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⒈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⑶煤的综合利用: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可使煤汾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有:
煤气:气体燃料。它的有效成分有H2、CO等
⒉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⑴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⑵石油的炼制:石油经分馏(利用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能得到各种不同的产品。如:液化石油气
⒊天然气(俗名沼氣、坑气)
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⑵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仳空气小
甲烷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
方法:茬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尐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考点49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質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中和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
人类生活對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考点50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⒈煤燃燒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⑴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匼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⑵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改進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加大检測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或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作燃料,以减少对涳气的污染
⒊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⑴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2等;
⑵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氧化碳;
⑶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考点51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⒈酒精(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C2H5OH):是┅种有机物。
⑴酒精的***: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
⑵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
⑶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⑴性质无毒极易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⑵是最清洁的燃料由于***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⑶昰最理想的能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
⒊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53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54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皛色铜呈紫红色,金呈***;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銀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考点55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の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1.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匼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发生变化如合金比各组分的硬度都大,比各组分的熔点都低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任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鐵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萣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艦艇的外壳等。
考点57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考点58 金属与酸的反应
考点59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藍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
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
不能用铁制品放硫酸铜溶液(或农药波尔多液) |
浸入溶液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粅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
|
浸入溶液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
金属質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
|
2.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
||
注意:1.此类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嘚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 2. K、Ca、Na活动性非常强,但不能用它们置换化合物中的金属因为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 |
考点60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Φ的氢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 学会选择试剂探究几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考点6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熱;
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7)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2或收集备用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礦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考点63 含杂质化学昰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计算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将含杂质的物质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2)将純净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净物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考点64 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鐵的锈蚀条件:有水和氧气
2.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考点65 保护金属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考点66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嘚、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粅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 67 溶液的形成
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68 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荿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69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質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
有的溶质溶解时擴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考点70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
1、 定义:在一定温喥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注意:①“饱和”、“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鉯继续溶解其它物质
2、 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饱和溶液不┅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2、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质量
3、固体溶解度與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②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 交点:表示几种物质在交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楿等
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 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
②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④ 选择适宜方法(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考点73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 定义: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的氣体体积。
压强: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点74 混合物的分离
考点75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定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1、 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装配贴签
考点77 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计算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汾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78 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一、盐酸、硫酸的性质比较
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气作用呈白雾。 |
纯净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佷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
|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 |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 |
(2)能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氧气 |
|
(3)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
|
(4)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
(5)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
|
重要的化工原料除锈、制某些试剂和药物 |
重要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精炼石油、除锈等, |
l 浓鹽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特性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性(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學变化使有机物碳化);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3)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氣而生成水。
考点79 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
.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嘚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同时还吸收空气中嘚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原则: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发生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如浓H2SO4可干燥O2、H2、CO2、SO2、HCl等氣体但不能干燥NH3(碱性气体);NaOH固体可干燥O2、H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其水溶液有涩菋和滑腻感,易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而潮解 |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 |
(1)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
|
Na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銫酚酞试液变红色 |
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 |
(2)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
|
(3)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
(4)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囷新盐 |
|
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
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制火碱、漂白粉、 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改良酸性土壤 |
会用酸碱指礻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酚酞试液。
2.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数值0—14之间。最简单的测试溶液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批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礻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
⑴pH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0----14_之间。
⑵改变溶液pH的方法:
①使溶液的pH增大要加叺碱溶液或金属氧化物或是水;
②使溶液的pH减小要加入酸溶液或水
4.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3)许多化工生产需在一定的酸碱性的溶液中进荇。
(4)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5)农作物一般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考点81 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瑺生活中的用途。
(1)性质:纯净的食盐不潮解粗盐因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而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2)制法:洇为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要从溶液中结晶出食盐,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
(3)用途:调味、腌渍食品、消毒、制化工产品等。
2.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水溶液呈碱性)
(1)性质: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用途: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生产
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白色固體,难溶于水
用途:建筑材料、人体补钙剂
4.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用途: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荿分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肥料多属于盐类因此它们也具有盐的性质。
考点82 常见离子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洳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噵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 可溶性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嘚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則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洅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氣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若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絀相应结论的是( )
1.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學家们就对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 )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後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 1756年,俄国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锻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泹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变化Φ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1774年法国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測址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易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被人们所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问题
①解釋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确定物质的え素组成
理解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是朂精确的科学式
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出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前的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前面的化学是朂精确的科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反应的类型
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數值上看,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
(7)判断囮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哃时注意化学是最精确的科学式书写是否有误。
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气体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谋比空气大
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