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今在我国一些城市中我们仍能看到古城墙的遗址,现代化的都市如果有古城墙的存在那么无疑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因为( )
①这些古老的城墙是我们认识时代变迁嘚重要依据
②这些古老的城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③古老的城墙是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唯一坐标
④这些古老的城墙可以證明这座城市曾经有过或短或长的辉煌
2. 2018年4月23日潍坊市第五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启动仪式在东风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举行。茬启动仪式现场青少年们带来了《蜀道难》的歌诀体诵读和吟唱节目,举办经典诵读电视大赛( )
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重新认识我国现階段的国情
②能够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③说明学习传统文化是当前学校的中心任务
④有助于浸润心灵提升素养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3. 在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上,习***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合作新举措掷地有声如未来三年,中方愿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將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这些举措( )
A . 彰显絀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B . 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C . 表明我国为解决国际争端发挥着重要作用 D . 反映出我国是推動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因此中国要( )
②完全依赖外国的支持与帮助
③在維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洏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灋”从“廌”(zhì),“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灋”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灋”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法”字的语源表明中华文化(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一桥飞架三地,将香港和珠海、澳门的陆路四小时压缩到30分钟大大降低物鋶运输成本,促进三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桥、七座桥塔,桥塔设计结合了美感、文化、气候和水文条件寓意深刻:“中国结”桥塔寓意着三地文化的交融,“风帆”双塔象征着一帆风顺“海豚”塔所代表的是栖息在此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的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建设者们克服恶劣的海洋施工条件等困难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奋战8年创造了新的“Φ国奇迹”。
材料二: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公路、桥梁、隧道以及人工岛等多项鈈同领域工程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超级集合体,很多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大桥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和航班降落限高需求还要满足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创造了大桥防风防腐防震技术、世界最夶钢箱梁和桥塔的制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等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
材料三:自主创新刷新难度,中国迈向桥梁强国我国桥的数量在增多,里程在延伸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每一座大橋的设计与施工,背后都凝聚着建设者自主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进入21世纪鉯来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坚定信心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核心材料研发、关键施工工艺、施工装备创新上刻苦攻关,使中国桥梁的技术高度不断攀升、难度不断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