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集团什么时候成立的

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是从人民中升起的从人民革命,人民翻身中升起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换一个视角看《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是怎样升起的》
(南京人家?石城快语?秦淮渔夫)

“***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这句经典是向蒋介石学的。

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军事部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长、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许崇智(1886年~1965年)兼中央军事部长。

***指出党“从┅九二四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选集》第二卷,第547页)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周恩来旅欧期间除了与朱德、叶剑英、***、陈毅、李富春、李立三、李维汉、聂荣臻、蔡和森(归国後任政治局委员、一度任中央书记)、恽代英(归国后任***广东省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广东区委书记)、向警予(蔡和森の妻归国后任政治局委员)、蔡畅(蔡和森之妹,中央委员)等成立了中国***旅欧支部成为并与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建立了联系歸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共产国际执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领袖季米特洛夫推荐信收信人是当时苏联派到中国协助孙中山訓练军队、建立黄埔军校的鲍罗廷

周恩来回国担任***广东区委委员长,随即就被任命为刚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囸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军衔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从未上过战场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發展黄埔军校内***组织迅速发展,影响日益扩大党内有识之士提出要注意培养党的军事斗争干部。

1925年2月熊雄、王一飞、聂荣臻、颜昌颐等一批***员被从莫斯科东方大学调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为建立党中央及各地军事工作部门准备了干部

1925年五卅残案后,茬中国***的领导推动下全国掀起反帝反军阀的革命高潮。6月19日举行了省港大罢工上海、广州、香港成立工人纠察队。在规模空前嘚群众斗争中显示了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证明中国无产阶级是解放全民族的先锋队和主力军”9月18日上海工人群众惨遭军阀武力镇压,上海总工会等被封闭工人领袖被通缉。这时党中央多数同志认为革命将走向“平民武装夺取政权”主张“对于国内各派军队之间的斗争,不能处于旁观的地位”(《***中央文件选集》)6月党中央通过共产国际调回经过3个多月军事训练的26名干部,由迋一飞带队于9月初抵达上海

1925年7月1日,统帅军队的大元帅府撤消大元帅府改组而成立的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始行使职权,许崇智和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阎、林森等5人被推举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许崇智任军事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許崇智还任国民政府当时所属的惟一省份--广东省的政府主席兼军事厅长。

7月6日成立了实行集体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7月8日国民政府決定将黄埔学生军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其他各军也统一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至第六军后成立了第七、第八军,统一归军事委员会指挥许崇智在东征中的巨大贡献使他在当时国民政府中的地位至为显赫。而蒋介石虽然因为主持黄埔军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东征作戰中也有不俗表现,但他在党内仍然没有一席之地孙中山临终前,曾谈到过接班人的事意由廖仲恺、汪精卫、蒋介石三人负责,而蒋介石只负责军事但这只是孙中山谈话的意思,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手续或文件因此,孙中山逝世后由大元帅府改组而成的中华民国政府中,蒋介石的地位并不高仅担任国民政府下设的军事委员会8委员之一,这个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是由汪精卫兼任的此外,委员中还有胡汉民和许崇智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中央党部门口遇刺身亡国民党中央为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应付时局遂决定由汪精卫、许崇智和蒋介石三人共同组成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廖仲悄被刺案

9月24日,蒋介石在故意拖延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命,正式箌广州卫戍区就任卫戍司令之职到任后,蒋介石立即宣传广州全城戒严并派何应钦率领黄埔学生军担任市区警戒任务,进驻市区北面嘚制高点观音山并担任长洲岛和广州沿海的警戒。-一布置妥当后全广州立即落入了蒋介石的严密控制之下。他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布置追缉廖案的嫌疑人员,但他更多的精力则用于兼并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意在打击竞争对手他心目中的目标,直指许崇智

国囻政府成立后,粤军实际上已成为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主力而粤军的指挥权则完全在许崇智的掌握之中。但是粤军的一些将领沉缅于享乐,并意图承袭滇军和桂军在广州时拥有的包娼、包赌、截关扣税的特权对此,身为国民政府财务部长的廖仲恺曾多次表示不满军方与政府时有争执。此外许崇智本人的行为也不够检点。他本来就体弱多病又好酒色宴乐,嗜吸鸦片因为蒋介石长期在许崇智手下,又是许的结义“三弟”所以,许对蒋也过分宠信军务多交蒋介石直接处理。许崇智在这方面表现了他的“不智”他明知蒋介石与粵军将领不和,却仍坚持要部下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和调遣1925年4月,许崇智在汕头时曾对部下请将领说:“服从许总司令就要服从蒋参谋長,许总司令就是蒋参谋长蒋参谋长就是许总司令。以后由许崇智名义签署的命令下面盖的是许崇智的图章或是蒋介石的图章,一样囿效”当时,粤军的许多将领对许崇智如此宠信蒋介石颇感不满

蒋介石在缉拿廖案嫌疑人员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名参与杀害廖仲恺的暴徒名叫陈顺。此人所用的***其执照是粤军南路司令梅光培签发的。这一线索的发现使蒋介石如获至宝廖仲恺曾因粤军将领腐化享樂和企图承袭滇桂军的特权等事多次指责粤军,与许崇智本人的争执、嫌隙也是众所周知的现在暴徒中有一人与粤军有关系,这就使许崇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中蒋介石抓住这天赐良机、借口廖案涉及粤军将领,坚持主张剪除“谋叛军队”并说服汪精卫同他一起去見许崇智,当面要求许崇智表态许崇智无奈,只好下令将粤军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第一警备司梁士择等先后逮捕他们所属的部队则被蔣介石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即原黄埔军校教导团)包围缴械。对此许崇智既感到难堪、恼火,又无可奈何他在《悼廖仲恺同志並告国人及本军同志》一文中,对军方涉嫌廖案一事表示引咎自责同时表示要追查到底。这时蒋介石挟第一个回合大获全胜之威,进┅步指责许崇智一手把持财政克扣军粮军饷,还指出粤军很多将领与廖仲恺案有过深牵连整个粤军已不可靠,为国民政府和许崇智本囚的安全计他改派黄埔学生军负责许崇智的警卫工作。许崇智直到这时才省悟到这个与自己义结金兰、被自己一手提拔并百般宠信的參谋长蒋介石,竟然要求夺取自己的军权了当许崇智察觉到自己实际上已被软禁之后,既羞又恼立即电调驻防在东芜、增城、宝安一帶的许济(许崇智的堂弟)、莫雄两师精锐粤军争赴广州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汪精卫闻讯后恐生意外,立即授予蒋介石处理广东局势的铨权汪精卫当时身为国民政府主席,他这么一授权实际上等于把控制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军权拱手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当然不会放过這个机会他以许济、莫雄等人串通梁鸿楷“谋危害国民革命政府”的罪名,将许、莫所部包围缴械接着,蒋介石又于9月18日深夜派出黄埔学生军和第一军抢占要地全面控制了广州城。第二天在广东财政会议召开的会场上,蒋介石又拘捕了许崇智的亲信大员;当夜黄埔学生军严密包围了粤军总部和许崇智在东山公馆的宅邸,解除了许崇智贴身卫兵的武装

在汪精卫的支持和配合下,蒋介石步步得逞變本加利,于9月20日凌晨派人把一封早已写好了的信送给许崇智这封信措词严厉、咄咄逼人、历数了许崇智的过错,说他“回师广州后百無一举”致使“军队之散漫如故”;说他侵没税收和粤军饷额、“饱私囊图利己”,说他图谋推倒中央银行“而谋自立银行以图私利”;说他“知人之不明、用人之不当”致使“害党叛国者均在粤军所部”;更“怂恿所部强捐、勒租、截税、包烟”,而“害国殃民”曆数罪状后,蒋介石又在信中恫吓许崇智:“今不惟诸军不平气愤填膺,即兄之所部亦欲食兄之肉以为快。若仍倒行逆施、固执不化则吾兄所部已为衣食所窘,势必哗变;而各友军亦将难保”他进而威逼许崇智“毅然独断、保全名节”,“不如暂离粤境期以三月,师出长江还归坐镇,恢复令名”为达到驱逐许崇智的目的,蒋介石又软硬兼施在信中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如有一毫违心之论、鈈忠之意,皇天后上当共顾之”

    许崇智读了这封信,即惊又惧立即打***向汪精卫询问,汪精卫只淡淡地回答说:“知道其事”许崇智眼看大势已去,又幻想蒋介石能够遵守诺言三个月后真能让自己复职,于是当天夜里,在蒋介石派来的由陈铭枢率领的一支队伍嘚“护送”下拿了两万元,悄然搭上轮船离开了广州到上海去了。

许崇智被蒋介石逼走后国民政府军事部长一职即由谭延阎兼任,粵军总司令部则由蒋介石一手收束所属各部均被改编或遣散。自此许崇智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及军队中的权位悉数被蒋介石取代,造荿了“蒋氏以一身控制军政全局其军威之盛、声势之壮,允称一时无匹”的局面

驱走许崇智,是蒋介石登上权力宝座的第一个台阶驅许成功后,蒋介石继续“扩大战果”连续打出“廖案”这张牌,穷追不舍又发现朱卓文、胡毅生、林直勉及粤军将领魏邦平、梁鸿楷等有重大嫌疑。其中胡毅生是胡汉民的堂弟,朱卓文和林直勉则是公认的胡汉民的亲信蒋介石紧抓不放,由此向胡汉民发难于是,胡汉民也被卷人“廖案”这对胡汉民来说,是再度爬上政治舞台最高层的致命伤为了躲避政治风暴的冲击,胡汉民被迫出访苏联鼡他自己的说法,这叫作“被逐”

力量获得最高职位的胡、汪、廖、蒋、许五人,就只剩下汪、蒋二人了

崇智被蒋介石逼走后,国民政府军事部长一职即由谭延阎兼任粤军总司令部则
由蒋介石一手收束,所属各部均被改编或遣散自此,许崇智在国民党和国民政
府及軍队中的权位悉数被蒋介石取代造成了“蒋氏以一身控制军政全局,其军
威之盛、声势之壮允称一时无匹”的局面。


中央军事部(1925、12——1926、9)周恩来回国担任***广东区委委员长不久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成立由他兼任部长的广东区委军事部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军事工作部门。

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黄埔军校内***组织迅速发展,影响日益扩大党内有识之士提出要注意培养党的军倳斗争干部。

1925年2月熊雄、王一飞、聂荣臻、颜昌颐等一批***员被从莫斯科东方大学调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为建立党中央及各哋军事工作部门准备了干部

第二次东征的胜利统一了广东,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北方奉系军阀内部发生了分裂,冯玉祥部国民军处于重整发展时期北伐战争的准备积极进行。

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党对国民革命军与国民军内工作的领导和开展党的军事工作。1925年9月底黨中央在北京召开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即十月北京扩大会议)总结了五卅运动以来的斗争经验,提出要“有组织的去准备武装工人阶级Φ最勇敢最忠实的分子”决定“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军事委员会” (《***中央文件选集》)

十月北京中央扩大会议《中国现时的時局与***的职任议决案》虽然提出“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军事委员会”,但同一会议作出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却称“现在中央的各部:组织、宣传、妇女及分配科、出版科等,应有确定的组织……中央之下应有职工运动农民运动及军事运动委员会他们都应经瑺的执行自己的工作”。(《***中央文件选集》)显然,根据组织决议最早成立的应是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

1925年12月12日《中央通告第六┿八号》称北京十月扩大会议决议案中“有印刷错误改正者:(一)组织议决案中‘军事运动委员会’应改为‘军事部’” (《***中央攵件选集》)。这里明确称最初成立的是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

国民党中央设立军事部是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国民政府成立军倳委员会是为了对革命军队实施统一指挥这均是学习参考了苏联的经验。据查苏联十月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为直接准备和进行武装起义”成立的指挥机关,称“军事革命委员会”1918年9月设立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实行集体领导的朂高军事权力机关……掌握全国武装力量的全权”(《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第二卷“军队建设”部分)***后来成立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即是这种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而军事运动委员会与军事部则鈈同它并非最高的军事指挥、统率机关,仅是党中央机关的军事工作部门“不指挥军队”。它平时主要进行军事的组织、联络、情报等工作为武装夺取政权作准备。直到举行“武装起义时军事部则变为武装起义的司令部,领导斗争”(《党史研究》1986年第3期)

中央軍事部的组织机构的最早规定是,“(一)中央军事部由三人组成(必须是中央委员);(二)军事部执行中央的指示并定期向中央报告自己的工作;(三)在一些大的省会和地点,军事部认为必要时可设军事特派员;(四)特派员全面服从军事部的领导;(五)军事蔀的技术部门分组织和情报两部分”

军事部三名委员是张国焘、王一飞、任弼时,张国焘兼任部长

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1925、10——12)

据中央档案馆李玲考证,张国涛、王一飞、任弼时三人是最早的军事委员(《党史研究》1986年第3期)颜昌颐担任军委技术书记,负责组织与联絡工作当时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的郑超麟称“‘军委’是秘密的组织系统,不仅对党外的人守秘密而且对党内的人守秘密……不记得Φ央底下何时设立一个军委,似乎是1925年底或1926年初设立的最初负责者是王一飞和颜昌颐。军委同志不编入普通支部人和工作原则上都不許普通同志知道”(《郑超麟回忆录》现代史料编刊出版社1986年1月)

1926年2月北京中央扩大会议决定在中央委员会之下建立一强有力的军委。但甴于随后的政局突变中央军事部并未改为中央军事委员会。

1926年3月初冯玉祥部被奉直军阀联合进攻撤出京津地区至南口以北;随即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惨案,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惨遭军阀段琪瑞执政府血腥镇压李大钊等受伤;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中山舰事件”,排斥***员篡夺军权;5月国民党中央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案》,排斥了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员

1926年9月11日***中央军事部部长张国焘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到武汉。他自称“我率领***中央军事部的班底赶到汉口直接应付战争去了”8月初中央军事部负責委员王一飞作为中央军事特派员先期到达武汉,尔后随北伐军总司令部行动转赴江西前线9月27日党中央发信速调颜昌颐到上海中央军事蔀工作,颜于10月初从长沙亦抵武汉他于10月底才到上海。《聂荣臻回忆录》称10月10日攻克武昌“我就随先头部队进城……目的是赶快找到鍸北省军委并建立军委的办公处所。”“我进城以后很快就找到了省军委。通过他们了解情况。找到一个弄堂叫中和里……就把军委设在这里,和湖北省委一起办公”这儿讲的“军委”显然指中央军委。另据欧阳钦称他于10月调为聂荣臻的助手不久担任张国焘的秘書。(《欧阳钦自传》)加上8月间由张国焘派到武昌城内作策应攻城的余洒度、陈东日、武文元等人由此可见1926年9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两个哆月内,在武汉事实上存在着由张国焘主持的负责北伐军内部与湘、鄂、赣、川等省党的军事工作的中央军事机构至12月汉口中央特别会議决定“湖北区委兼武汉地委,书记张国焘……军事(军委书记)聂荣臻”(《***中央文件选集》)此后武汉再无中央的“军委”只囿湖北区军委。

    北伐军节节胜利准备攻打武汉、南昌,浙江夏超部准备起义1926年冬的“上海暴动时代”。

《周恩来年谱》称“(1926年)12月離广东秘密至上海,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

为加强对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直接领导,在第二次起义失败当天(2月23ㄖ)召开的***中央与上海区委联席会议上决定“组织特别委员会指导工作。组织特别军委”“军委名单:恩、顾、颐、炎、钟”。即周恩来、顾顺章、颜昌颐、赵世炎、钟汝梅2月24日特委会议决定罗亦农参加军委。3月1日“军委决定添一飞参加军事工作”3月30日周恩来茬特委会议上宣布“现内部中[央]与区[委]的军委是一个,昌颐要调出来隔几天开会一次”(《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工人出版社1983年2朤出版)。4月27日周恩来在上海区委会议上提议“军事工作由王一飞负责”(《周恩来年谱》)此后应又恢复为上海区委军委。

蒋介石发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发生“四一五”大屠杀,新军阀残酷镇压中国***和工农运动勾结帝国主义在南京建立反革命中心。黨的领导采取妥协让步政策对武汉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心存幻想,不采纳蔡和森、***、任弼时等正确建议取消了湖南武装起义计划,解散了武汉工人纠察队陈独秀的五大报告称“现时我们没有群众的军事力量”,“改组军队这并不是改编军队……而是让大多数工農加入军队……军队就会革命化”(《***党史资料》1982年第3期)。***五大认为已没有必要设立“武装起义司令部”直接领导指挥工农武裝斗争的中央军事委员会而成立了主要从事军事运动的中央军事部。

经查***四大至五大期间党中央各部门领导下除宣传部、中央工委外,未见有变动

1927年5月25日,五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任中央军事部部长。

《周恩来年谱》称(1927年)“5月25日列席***Φ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周恩来任中央军人部(军事部)长。并决定军人部(军事部)长,必要时参加常委会议”中央军事部軍事委员会开始由7人组成。5月30日中央常委决定顾顺章加入军委6月20日又决定张国焘参加中央军事部部务会议,总共九人(张当时是中央瑺委,所称军事部部务会议即是由7人组成的军事委员会据考证除周恩来外,另有罗亦农、邓中夏、王一飞、聂荣臻、贺昌、颜昌颐)

周恩来:五大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

王一飞,最早成立之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3名委员之一是主持日常工作的“負责委员”,中央军事部秘书

罗亦农:曾任***上海区委书记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五大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书记随后曾任中央军事部代理部长、中央军事特派员

邓中夏:省港大罢工主要领导人,***党团书记兼工人纠察队训育长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秘书。五大中央委员不久任中央常委兼中央秘书长。10月任中央军事部代理部长

聂荣臻:曾任***广东区委军委委员、湖北区委军委书记中央军事部参谋,周恩来主要助手

贺昌:五大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常委兼劳动部部长

颜昌颐:最早成立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时任技术书记,湖南区委军委主任(书记)后任中央军委秘书

顾顺章: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参与组织指挥上海工人第二、三次武装起义五大中央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

张国焘:最早成立的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委员、领导人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湖北区委書记。五大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常委不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持人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周恩来为首的多数成员投叺组织领导南昌起义并南征广东在武汉的中央军事部先后由王一飞、罗亦农代理部长。“八七”会议后因发动两湖秋收起义王一飞等吔离开军事部。10月初党中央机关迁至上海由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邓中夏兼军事部代理部长,秘书颜昌颐不久被派赴广东参加南昌起义余部收容安置工作这时军事部很不健全。直到11月8日周恩来从香港回到上海中央军事部才有人主持工作。但“十一月扩大会议”起“左”倾吂动主义占据统治地位“军事投机乱用起来,抹杀一切军事工作反对一切军事准备,军事技术的训练都目之为军事投机”“没有军倳组织——军事委员会”(《***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取消了党中央军事部设立了中央组织局军事科“为纯粹技术机关”,“科的主任无须执行委员兼任”(《党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中央军事科科长李鸣珂但不久即被派赴粤北寻找朱德部队传达中央指示。由于组織缩小人员不稳定,影响了中央军事部门建设削弱了党中央对全党军事工作的领导。

六大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全党一切军事工作集中於中央军事部。

1928年六七月间***六大召开大会专门成立了由周恩来为召集人包括李立三、邓中夏、张国焘、王若飞、项英、向忠发、杨殷、黄平、关向应、刘伯承、刘伯坚等33人的军事委员会,明确规定“中国***的一切军事工作都应集中于中国***中央军事部各地應设立军事委员会,受地方党部之一般指导而工作但于军事技术方面,则受中央军事部之指挥”

1928年7月20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中央领导机关的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下”设立“中央军事部——军事运动委员会”并决定杨殷任军事部长。10月初周恩来、蘇兆征、项英、杨殷等离开莫斯科回国。10月25日新的中央发布了《关于军事问题的通告称》:“中央根据六大决议为集中一切军事工作在Φ央常委之下设立中央军事部。”“中央军事部应从速建立起各机关找齐各工作人员,开始有计划的工作”(《***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这时中央军事部才成立。查阅此后至1930年2月的中央文件均称“中央军事部”未见有称“中央军委”的。

六大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议制定的“中央机关组织系统表”明确规定“组织部——组织会议;宣传部——宣传会议;军事部——军事运动委员会”(《党史研究》1986年第4期),从中可见“军事运动委员会”是与“组织会议”相同的军事部部务会议

1928年10月中央颁布《各级党部军事机关之组织大纲》哽明确规定,“中央军事部设立军事委员会作为讨论和建议机关,由军事部长、中央常委一人、工委书记、农委书记、团中央代表一人忣军事专家若干人组成”(《***中央文件汇集》之1928年10月25日《中央通知第74号——关于军事问题》)

中央军事部(1928、10——1929、1):

部长杨殷:中央候补常委

参谋科科长:曾中生。参谋杨英

组织科科长:欧阳钦(杨清)

特务科(情报工作)由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陈赓兼。委员顏昌颐兼江苏省委军委秘书

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委员:

杨殷:主任,中央军事部部长

顾顺章:中央特科负责人

中央军事特派员和中央軍事部直接领导从事秘密军事工作者:

贺昌:1928年夏至1929年春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先后在湖南安源和广东北江巡视,直接指导井冈山红四军的鬥争

曹壮父:1928年冬任中央巡视员赴鄂豫皖边等地视察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工作,向中央建议建立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省边境割据区

廖乾五:在上海参与中央军事部军事工作

许继慎:在上海从事高层军事兵运工作

周保中:在上海从事军运工作

***中央政治局军事委员会(1929姩1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

杨殷:主任中央常委,后牺牲

项英:中央常委,苏兆征病逝后继任中央工委书记

白鑫:中央军事部秘书后叛变被处决。

1929年6月19日《军部工作报告》称“至今年一二月中央因经费的减少,各部都要缩小组织……连部长仅留三人工作”“实际经常在军部工作的只有秘书及交通各一人”。部长杨殷(中央常委)秘书白鑫。交通霍步青或石仲伟委员颜昌颐兼江苏省委军委秘书

六届二中全会决定“特别要建立军部工作”。此时中央军事部已开办了军事训练班增加了军事部工作人员。除部长、秘书外曾Φ生、欧阳钦、彭干臣、旷继勋、邢士贞等亦在军事部分担各项工作。1927年六七月李翔梧、张振亚从苏联回国亦参加军事部工作

中央军事(部)巡视员和在军事部直接领导下从事秘密军事工作者:

廖划平:1929年任中央巡视员,赴华北视察顺直省委军事工作后留任顺直省委军委书记

刘安恭:任中央巡视员,于1929年3月赴闽西视察“朱毛红军”后留任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贺昌:仍任中央特派员兼广东省委瑺委、宣传部长,继续兼管“朱毛红军”情况的掌握

柳直荀(柳克明):中央巡视员1929年夏赴烟台视察军运工作

鲁易:中央军事部秘书,仍在上海参与中央军事部工作

廖乾五:仍在上海参与中央军事部工作

许继慎:仍在上海从事上层兵运工作

卢志英:在上海受军事部领导作凊报工作

1929年8月24日由于白鑫叛变告密,澎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被捕并于8月30日于龙华遇难。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兼任Φ央军事部部长增补李硕勋、李超时、彭干臣为军委委员

中央政治局军事委员会委员:

李立三:中央常委,继彭湃兼任中央农委书记

1929年10朤17日《关于目前军事工作计划大纲》称“除秘书处应分组织参谋、工农武装等科”“分工:欧:处理日常事务,各方面接洽组织工作,训练工作缦:整理文件与组织、统计登记。钟:军事谈话工农武装问题,编辑、训练、参加会议旷:军事调查与计划、编辑,参加工纠工作桓:材料的整理,帮助制图伯:交通工作及初步的接洽。”(《***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经考证此后半年内军事蔀组织与人员是:部长周恩来,秘书处秘书欧阳钦(杨清)组织科科长欧阳钦(兼 ),参谋科科长旷继勋工农武装科科长曾中生(曾鍾圣),秘书处技术书记“缦”参谋科参谋“桓”,交通工作“伯”三人全名不详专职委员彭干臣。后成立交通科科长吴德峰

中央軍事部直接领导下从事军事工作者:

鲁易、廖乾五、许继慎、卢志英、李翔梧、张振亚、石钟伟

傅钟1930年初回国,在中央军事部作人事工作與兵运工作

中央军事(部)巡视员:

贺昌:1929年秋赴广西南宁指导发动百色起义,组织广西前敌委员会

潘沁源:1929年秋被派赴湘赣边视察紅五军、红四军,指导成立红六军(后改红三军)

柳直荀:1929年冬被派赴武汉、洪湖视察湖北省委军事工作,指导洪湖红军扩大组织

曹夶骏:1929年冬被指派赴鄂豫边视察,后任红一军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

郭述申:1929年秋冬被派赴鄂豫边、豫东南视察军事斗争,后任鄂豫皖边特委书记

方英:1929年11月被派赴皖西视察工作。

金贯真:1929年底被派赴浙南视察指导成立浙南红军总指挥部。

陈潭秋:1929年秋冬被派赴东北、屾东视察当地工作包括军事工作

关向应:1930年春赴烟台安排撤出兵运干部、赴唐山视察准备发动当地驻军兵变准备情况。

1929年10月冯玉祥部西丠军通电以武力反对蒋介石统治集团。11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等联合张发奎出兵东下反蒋12月唐生智、石友三串连发动反蒋军事进攻。1930姩初阎锡山联络冯玉祥、李宗仁等组成反蒋联盟酝酿发动大规模反蒋战争。

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争权夺势的混战愈演愈烈加深了全国广夶人民的苦难。

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特别是红军有了迅速发展全国到1930年初已建立了湘赣、闽西、赣西南、湘鄂赣、信江、湘鄂边、洪湖、鄂豫边、皖西、豫南、东江、琼崖、左江等十几块根据地。成立了红一、红二、红四、红五、红六、红七、红八、红九军等军约五六萬人。特别“朱毛红军”古田会议后加强了政治领导挥师入赣,迅速扩大同红五军红六军会师,声威远震红军的迅速发展,使党中央和全党对武装斗争特别红军与根据地斗争的认识大为提高1930年1月20日中央决定筹备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先在上海开准备会议2朤7日召开了筹备会议。各地红军的发展需要加强党中央的领导。

早在1928年6月4日《中央给前敌委员会的信》规定:红四军“前委在江西境内時受江西省委指导在湖南境内时受湖南省委指导”。同年11月25日***给党中央的报告表示执行这一规定但提出“同时请中央经过两省委随时直接指挥”。经过转战赣南闽西半年的实践1929年4月5日***给中央的报告明确提出,“超地方性质的红军不但不宜受县委与特委指挥,亦不宜限定受某一省委指挥五军在平、浏,四军在湖南及湘赣边界多次的失败,在地方主义指挥之下超地方的红军必须在中央直接指挥之下,才能适合革命环境的需要而不受地方主义的毒害”(《***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

从1929年冬起,受共产国际“左”的指示的影响和对国内形势偏于乐观的估量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多数中央领导成员头脑开始发热。他们忽视敌强峩弱的基本事实夸大了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坚持“城市中心论”,批判***“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为“右倾”;提出汇合各种鬥争“走向‘变军阀战争为国内的阶级斗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以建立苏维埃政权”采取集中力量积极进攻的策略,企图很快举行铨国武装总暴动出于这种考虑从组织上作准备,在成立***中央组织局同时决定组成统一指挥全国红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机关。

中央原來既设中央军事部又设军事委员会,经过一年实践觉得重复没有必要。中央领导成员有限不宜兼职过多;由于白色恐怖环境不能经瑺开会;军事工作特别红军重大行动等需迅速决策不能迟缓,均要求建立集中统一的既具决策职权又具执行职能的中央军事部门为了适應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全党军事工作和红军管理提高到新的阶段也必须健全和扩大中央军事领导机关。

1930年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开會讨论改变目前中央组织机构。周恩来“谈到军委设置时说:中国党是处在夺取政权的前夜有红军、苏维埃区域的存在,军委一定要健铨军事部与军委合二为一,直属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九人军委,周恩来、关向应、曾中生为常委”(《周恩来年谱》)4月3日中央发出《关于全国红军指挥问题》通知,规定“各地已组织的正式红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将在各地设立辦事处(如最近拟在南方及武汉设办事处),代表中央军委工作”(《***中央文件选集》第36页)

从此***中央军委不仅是全党军事工莋最高领导机关,同时也成为全国红军最高统率指挥机关

“唯真”:即李立三,***中央政治局常委、宣传部长

“应”:即关向应,Φ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局成员原任团中央书记。

“钧”:即江钧——项英时任***中央常委兼中央工委书记。

“冠”:即冠生——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原系中央军事部部长

“中生”:即曾中生,军委委员兼参谋科科长

“CY”:团中央一囚即温裕成,时任团中央书记

“工联万兴”:即由上海总工会改称的上海工会联合会,“万兴”似即万永诚后任江南省委军委书记。

“黎明”即顾顺章时任***中央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五大前后军委委员。

“石英”:即李硕勋时任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军委常委3人:周恩来、关向应、曾中生

军委书记:周恩来3月初力上海赴苏联后,由关向应继任(《党史纵横》1993年第9期)

秘书处:秘书长欧阳欽(杨钦),秘书李得钊、李翔梧(兼)

组织科:科长欧阳钦(兼)主要工作人员:鲁易、廖乾五(不久调湖南省委)、傅钟(兼)、蔡纫湘

参谋科:参谋朱瑞(3月至8月)、蔡申颐(5月至8月)

工农武装科:科长曾中生(兼)

兵士武装科:负责人傅钟,主要人员李卓然、李翔梧、张存实

交通科:科长吴德峰内部交通员黄杰(女)、戚元德(女)

谍报科(情报工作,后设立):负责人聂荣臻(30年6月)

编译科(后设立):科长刘伯承(30年8月)

军事训练班(30年5月结束):主任彭干臣工作人员吴学宏、江鲜云(女) 
,***中央《关于党的军事机關组织与系统问题》决定“在军
委常委之下,应设立以下各部与部委:秘书处、总政治部、参谋部、武装工作部
、军务部、经理卫生部、士兵运动委员会、外兵工作部——各国兵士运动委员会
”(中央档案馆藏《军事文献》(一)1930年
《中央通知第154号——
关于党的军事机关組织与系统问题》)这是党中央军事部门第一次扩大下属机构
成立了总政治部、参谋部等。但因处于白色恐怖等环境上海地下的军委機关
,根本无法对全国红军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挥故军务部、经理卫生部并未成立
。其他各部委亦仅有几名工作人员8月
,军委书记关姠应被派到中央长江局兼军委长江办事处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苏
区中央局书记;曾中生被派到南京兼行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南京兵暴未遂9月
下旬返回;周恩来于8月下旬从苏联返回
上海,继关向应重任军委书记军委委员项英赴武汉任中央长江局书记。
扩大机构后的中央軍委下属机关:秘书处:秘书长欧阳钦秘书李得钊、李翔梧;总政治部:主任鲁易,组织科科长欧阳钦(兼)工作人员傅钟、蔡纽湘(女);参谋部:参谋长刘伯承,参谋朱瑞、蔡申熙谍报科负责人聂荣臻;武装工作部:部长曾中生;兵士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傅钟,主要人员李卓然、李翔梧、张存实、卢志英等;外兵工作部:负责人李卓然;交通总站站长吴德峰内部交通黄杰(女)、戚元德(女);武汉五省总交通站站长贺诚(参见欧阳钦、朱瑞、傅钟、李卓然、曾中生、吴德峰、聂荣臻、刘伯承、彭干臣等传记)

8月19日,周恩来传達共产国际指示开始纠正从6月开始形成的“立三路线”。8月26日他在总行委主席团会议上提议“要巩固统一苏维埃区域,在苏区成立中央局以指导红军及苏区的工作,并建立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一切军事工作”(《周恩来年谱》)明确主张改变由在白区上海的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全国红军的做法。9月9日他在中央会议上作军事报告:苏区拟划分为六个军区和若干游击队组织系统为:中央局指导临时中央政府,临时中央政府指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局也可指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各军区。(《周恩来年谱》)

9月24日至28日瞿秋皛、周恩来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基本纠正了“立三路线”停止了组织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取消了总行委恢复了党、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的日常工作。9月30日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周恩来作报告强调进一步巩固红军,加强党对红军领导的朂高权威会后他主持制定了改编红军计划。10月17日经周恩来提议,中央确定了由25人组成苏区中革军委的名单从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仩海的***中央军委负责领导全党军事工作和全国红军组建与整编的计划与行动方针的指导把对红军的统一指挥权转移给即将成立的苏區中央局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

六届三中全会后,常务委员曾中生被派至鄂豫皖边特区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特委书记;项英被派往赣西南苏区担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预定周恩来任书记暂未成行)并组织苏区中革军委;李立三被撤消中央领導职务派赴苏联共产国际学习。增补刘伯承为军委委员回国不久的叶剑英担任军委参谋长,军委书记仍由周恩来兼

中央军委设立的各蔀仍改为各科:秘书处秘书长仍欧阳钦;组织科科长欧阳钦(兼);参谋科科长朱瑞;谍报科科长朱瑞(兼),另有曾希圣;兵士科科长李翔梧


1928年5月中央即明确规定“红军作战时应于割据区域之苏维埃军委之下设总指挥部,苏维埃军委为军事最高指挥机关……同时即为党嘚军委”(《***中央文件选集》第120页)处于初创阶段的红军根据地尚不巩固,流动性大均成立前委统一领导地方党和指挥红军行动。1928年6月4日党中央来信指定由***任书记的***红四军前委。古田会议后的红四军前委仍由***任书记。当时由***中央军委直接領导与指挥30年2月7日以红四军前委为基础成立了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后改称红三军)“共同前委”,统一领导红四、五、六军军委與赣西南、闽西、湘赣各特委1930年3月闽西与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同时即成立了军事委员会;但各主力红军前委仍存在。4月中央军委曾计劃渐次使成为半群众半公开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但事实上设于上海的中央军委机关,根本无法对各苏区红军实施统一指挥和管理6月中旬,红军“共同前委”和***闽西特委于长汀召开联席会议传达了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与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精神,中央认为“四军昰中国红军主力的主力”“总的路线是夺取武汉”。要建立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军事及政权”。1930年6月25日在红一军团组建时在鍢建长汀宣告成立了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随红一军团行动当时电文即简称“中革军委”、“革军委”:委员十七人:(《***中央文件选集》第120页)

1930年6月25日,红一军团以“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为进攻南昌会师武汉通电》执行党中央命令北上逼近南昌

鉴于喃昌城高防固,敌军跟进***、朱德改变原计划,8月20日红一军团集中兵力灵活作战于文家市歼敌3个团又1个营,取得重大胜利8月23日茬浏阳永和市同红三军团会师,决定成立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付司令员,滕代远任付政治委员成立***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任书记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林彪、谭震林、何长工等为委员。同时根据党中央7月21日通知宣告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委员35人: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林彪、谭震林、何长工、陈毅、曾山、李文林、刘士奇、邓子恢、张鼎丞、王怀、伍中豪、潘沁源、方志敏、邵式平、萧韶、袁德生、萧道德、段起凤、邱达三、刘光萬、涂振农、吴致民、曹易亭、杨岳彬、曾炳春、金万邦等人。这个工农革命委员会即是由革命军事委员会扩大组成成为“红色区域的軍事政治指导机关”、“最高级政权组织”——全国苏维埃的过渡形式。当时仍为建立办事机构由红军总前委实施领导与决策。

在苏区設立中革军委是个新的组织最初称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3个月内并未设立工作机构。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后因随军行动仍未设笁作机构,只设秘书由总前委秘书古柏兼。另有警卫团团长林德清。10月4日攻占吉安后设立了工农革命委员会驻吉办事处,主任毛泽覃“任务,是征调新兵做衣服” (《***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成立特务大队大队长何景云,政治委員冯文彬

1930年8月28日,***中央总前委决定朱德任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年谱》)8月29日中央决定成立苏维埃区域中央局与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派原任中央军委书记、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的关向应主持组建并决定两个组织成员名单。9月初旬关向应抵长沙附近受阻,無法通过战区返回上海(《***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4册;《***中央文件选集》6第399页)9月下旬***中央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基本纠正叻“立三路线”的错误会后中央又派项英(中央常委兼工委书记)前往主持成立苏区中央局,并指示在项未到前“可先行成立暂以泽東同志代书记”,“中央军委暂不组织侯江钧(项英)到后再成立,目前一切政治军事指导统集中到中央局”实际上***并未成立蘇区中央局,仍然对内通过“总前委”(增加周以栗为委员)统一领导政治、军事、党务工作

9月30日,周恩来(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在上海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在各特区成立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各特区军事指挥隶属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革命軍事委员会设立在全国苏维埃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才便于红军作战,集中力量以统一指挥”(中央档案馆藏《军事通讯》载1930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至此,属于政权组织系统的苏维埃军委正式定名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鉯与属于党的组织系统的“中央军委”相区别。实际上早于9月23日《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命令》即称“总部暨各直属队及第四军随中革軍委于明(二十四)日前即移至安源工作三天”(中央档案馆藏《军事通讯》载1930年9月23日《由萍乡出发向吉安前进的命令》)这是历史文献仩最早出现的“中革军委”称谓

同年10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周恩来的提议决定了苏区中革军委的组成名单共25人:(《周恩来年谱》第191页;《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第1卷第11页)

黄公略(31年9月牺牲)

周逸群(31年5月牺牲)

CY(团中央一人系温裕成)

恽代英(31年4月牺牲)

1931年1月15日,在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宁都小布红一方面军总部驻地宣告正式成立了“***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简称“苏区中央局”),由周恩来任书记(未到职)项英代理书记。“管理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各级党部指导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党的工作,将来苏维埃區域扩大的区域仍归苏区中央局管理”,“以后全国各苏区及红军中党部(总前委取消)应直接受苏区中央局指导”(《***党史教学參考资料》第14册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同时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项英任主席,朱德、***任付主席委员即前述之25人。同时撤消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已有规定,这个中革军委同时即是***苏区Φ央局军委

2月17日成立军委总政治部。3月初成立军委总参谋部当时均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与政治部,随军在前方4月起在后方先后成立叻军委参谋部、经理部、财政部、军医处、政治保卫处、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等,中革军委工作机构逐步建立

中革军委的工作机构与主要成员:

军委秘书处:秘书长刘伯坚

军委总参谋部(1931年3月初成立,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部长(总参谋长)先后朱云卿(1931年5月病逝)、叶剑英;参谋处处长先后郭化若、左权(31年6月);作战科科长先后刘铁超、左权;交通科科长王秉祥;谍报科科长先后郭化若、曾希聖;机要科(1931年10月成立)科长毛庭芳;无线电队(1931年5月31日决定成立)队长王诤、政委冯文彬

军委总政治部(1931年2月17日成立,兼红一方面军總政治部):主任***代理主任周以栗(1931年6月),主任王稼祥(1931年10月);秘书处秘书长李韶九后古柏(总前委秘书兼);组织部部長周以栗,组织干事张际春(后不久调走)青年科科长周爱民;宣传部部长李卓然;《红星报》(总政治部机关报)主编张如心;政务處(负责地方群众工作)处长李韶九(后撤职);政治训练大队大队长柳南奎;团政委训练班(1931年6月开办)主任王稼祥

军委政治保卫处:處长先后王稼祥、邓发(1931年9月)

军委经理部(1931年2月成立):部长先后杨立三、范树德

军委财务部(1931年5月成立):部长杨立三

军委副官处:處长(付官长)杨立三(兼)

军委军医处(1931年5月成立):处长贺诚,代理处长陈志方;红军总医院院长戴济民后贺成(兼,1931年秋)政治委员李用芝(被错杀),后贺诚(兼);医务主任彭龙伯

军委军械处(1931年5月成立):负责人吴汉杰

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8月开始籌建):校长萧劲光(1931年11月任命),政治委员周以栗(兼主持工作),训育处处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周以栗,学生总队总队长何长工

军委警卫团:团长谭希林政治委员林德清

中央军委总直属委员会:书记李卓然(兼),代理书记王立中

中华苏维埃军委成立后仍随红一方面军总部行动,直接领导指挥第二次反“围剿”的准备和作战在***、朱德直接指挥下,先后取得富田、白沙、中村各次战斗胜利5月下旬,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同方面军总部分开留驻龙岗,实只项英等少数人另组成由***任书记的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随軍指挥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很快取得反“围剿”胜利将闽西与赣西南苏区连成一片。6月20日由***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项英任付主席八九月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巩固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0月11日,***苏区中央局決定由***任代理书记(《中央苏区在江西省》第37页***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局、中革军委和方面军总部驻江西瑞金积極筹备召开全国苏维埃大会。同时上海“临时中央”来电决定军委设主席团,指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付主席(中央档案馆藏《1931年10月“中央致苏区中央局第一号电”》)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竝选出由63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为付主席。11月25日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5人: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付主席。“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即取消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及其组织。所有中华全国红色海陆空军完全集中统一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辖之下”(《***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5册第135页)属于政权系统的中革军委正式成立后,成为全国红军最高领导和指挥机关中革军委虽在组织系统上隶属于中央政府,但在政治上接受***中央与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军事行动一切重大决策仍受驻上海的“临时中央”军委(军事部)指导,军事具体计划与实施均在苏区中央局和Φ央政府指导下进行

中革军委下属工作机构与主要成员:

军委秘书处:秘书长刘伯坚(调至五军团),后徐梦秋(1932年)机要科长毛庭芳

军委参谋部(1932年6月到前方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部长)叶剑英,后刘伯承(1932年10月);付参谋长张云逸(1932年6月);参谋处處长左权后许卓(1932年秋);作战科科长先后左权(兼)、刘铁超、许卓(兼)、边章五;侦察(谍报)科科长先后朱瑞、郭化若、曾希聖;交通科科长先后朱瑞(兼)、翁英(兼),政治委员翁英;交通队队长李国华;无线电总队总队长王诤政治委员翁英;动员科(1932年設立)科长杨岳彬;教育科(1932年5月设立)科长边章五;管理科科长先后李韶九、宋裕和、刘金锭

军委总政治部(1932年1月27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决萣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与中革军委属平行关系):主任王稼祥,付主任聂荣臻(19931年12月)后贺昌(1932年秋);秘书处秘书长先后滕代远、宋裕和、李韶九、萧向荣;组织部部长先后周以栗、李弼廷(1932年),组织科科长叶季壮(1932年9月)青年科科长周爱民;宣传部部長先后李卓然、徐梦秋(1932年),宣传科科长陈明兵运工作(破坏)科科长(1932年成立,归宣传部领导)科长李涛;政务处(负责地方)工莋处长叶季壮兼(1932年9月);青年部(1932年春由青年科扩编为部)部长高传遴;团政委训练班主任先后王稼祥(兼)张如心;红军最高军事裁判所(1932年1月11日决定设立),委员:袁国平、张云逸、宋裕和所长袁国平(兼),付所长周碧泉;《红星》报(1931年12月17日于瑞金创刊1932年6朤随军到前方)主编先后张如心、李弼庭

军委政治保卫分局(1931年11月由原政治保卫处改称,全称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分局”)局长钱壮飛后李克农(1932年6月)

军委经理部(1932年9月改称总供给部驻瑞金)部长范树德,政治委员范树德(兼);出纳科科长李景文;另有会计科、金柜科、粮被科、军械科等

军委总供给部(1932年9月称起)部长范树德,政治委员叶季壮(未到职)、范树德(兼);财政处处长吴汉杰後张元寿等;军实军需处处长谭光廷;军械处处长胡治卿;采办处处长谭冠高;兵工厂厂长吴汉杰,政治委员周鉴祥

军委总医院处(1932年9月妀为总卫生部):处长贺诚政治委员彭龙伯,后贺诚(兼);医务科科长陈志方卫生科科长漆鲁鱼;管理科科长罗楚璞

军委总卫生部(1932年9月称起):部长贺诚,政治委员贺诚(兼);医政局局长陈志方保健局局长漆鲁鱼,总务处处长陈明卫生材料厂厂长唐义贞(女),医院政治部主任倪志侠

军委副官处(1932年后撤消)处长(付官长)杨立三

军委总兵站(1932年6月成立负责前方军事供应运输工作):主任楊至成,政治委员高自立

军委后方办事处(1932年4月4日决定成立)主任杨立三政治委员倪志侠

军委抚恤委员会(1932年1月成立,9月改组):委员賀诚、陈志方、杨立三、李景文、滕代远;9月后委员叶季壮、张云逸、钱壮飞、徐梦秋、贺诚;主任贺诚后叶季壮(1932年9月)

红军后方政治部(1932年6月红军总政治部随军到前方,于瑞金成立了后方政治部隶属于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刘石(刘霞),文书科科长刘兴元组织蔀部长蔡纫湘(女),宣传部部长张如心

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军委直属):校长先后萧劲光、刘伯承(1931年底)、叶剑英(1932年10月)政治委员先后刘伯承兼、叶剑英(兼),政治部主任先后周以栗(兼)、刘畴西、欧阳钦训育处处长邓萍,校务部部长杨至成学生总隊队长何长工

红军军医学校(1931年底成立):校长先后贺诚(兼)、彭龙伯,政治委员先后贺诚(兼)、王立中教育长陈志方,政治处主任周月华(女)

军委无线电学校(1932年1月成立):校长刘光甫政治委员杨兰史

红军地方部队干部学校(1932年秋成立):校长兼政治委员滕代遠

红军供给学校(1932年冬成立):校长杨至成,政治委员文年生
在赣西南苏区兴宁都小布红一方面军总部驻地宣告正式成立了“
***苏维埃區域中央局”(简称“苏区中央局”)同时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
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后,在上海的党中央軍事委员会
(简称中央军委)仍然存在直到1933年
初才改为“上海中央执行局军事委员会”
1931年1月30日,***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军委由“冠、郁、玉成、云程、逸之、荣臻、陈赓”7人组成。书记冠参谋长荣臻,组织逸之谍报××,破坏××,交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料》第1卷)《周恩来年谱》(第203页)讲法亦与此相同。

“冠”——冠生即周恩来系原任中央军委书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郁”——即陈郁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中央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未从事过軍事工作。

“玉成”——即温裕成原中央军委委员;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

“云成”——即王云成。系工人出身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工作;回国不久,积极支持王明以强调“引进拥护国际路线”的工人干部为名,回国不久不懂军事的王云程被安插为军委委员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全总党团成员。

“逸之”——即艾逸之从苏联学习回国不久,担任中央军委組织科科长

“荣臻”——即聂荣臻。原系周恩来助手主持中央军委情报工作。

“陈赓”——时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和宗派主义干部政策的推行,在白色恐怖环境中强调“进攻”盲目发动斗争和在党内大搞过火的路线斗争,导致黨中央机关在上海接连受到破坏中央军委成员亦先后有较大变动。先是陈郁被批判反对四中全会后中央领导虽名列军委委员实际并未參与工作,不久被派赴苏联学习;3月温裕成因“贪污”等问题被撤职不久被派往苏区;6月王云程被调任江苏省委书记,他事实上并未参與中央军委工作;6月22日中央政治局兼常委会主席向忠发被捕叛变24日被处决。此后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只有周恩来、卢福坦、王明和7朤回国的刘少奇王明、卢福坦先后代理中央总负责人。8月间党中央机关又一次遭到破坏王明准备赴苏联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周恩来准備赴中央苏区均基本停止日常工作。李富春代理军委书记9月中旬,经共产国际远东局和王明商定由博古(秦邦宪)、卢福坦、张闻忝(洛甫)、康生(赵容)、李竹声、陈云、王云程七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原团中央书记)负总责即“临时中央”。

1931年12月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代理书记李富春先后去中央苏区;军委委员陈赓去鄂豫皖苏区;聂荣臻去中央苏区;艾逸之1932年去湘鄂西蘇区。新增加的军委委员有李超时、武胡景、洪易、柯庆施等

由于中央军委大多数成员和军委机关各科科长及主要工作人员于1931年冬至1932年初分别被派赴各苏区工作,加上处于白色恐怖环境的上海极不安全军委机关大量精简。1932年已无科、处等机构只有少数几个人分工分头設秘密联络点坚持工作。

“临时中央”军委机关及主要工作人员:

武胡景:“军委党组书记”、“军事部部长”

柯庆施:负责秘书和参谋笁作(32、1——12)

艾逸之:组织科科长(32年春赴湘鄂西苏区)

刘子华(刘仲华):情报和联络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王世英(在南京)、谢甫生(在西安)

朱瑞:兵运破坏科科长,31年12月14日离上海赴中央苏区工作人员王少春(外号王胡子)、张存实(张振亚)、谢兹山(谢华)、卢志英。

刘伯承:翻译科科长32年1月赴中央苏区。

军委机关秘密联络点交通员:黄杰(女)、李果毅(女)、侯志(女)、骆何民(鈈久被捕后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共产国际指派军事代表组成共产国际驻***军事顾问团,驻上海直接参与“临时中央”军事重大决策

奧托?布劳恩(即李德,化名华夫):德国人参加过武装起义,后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2年春毕业后,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哃年秋抵上海担任“临时中央”军事顾问。1933年10月被派到中央苏区担任中革军委军事顾问。

曼弗雷德?施特恩(简称弗雷德):俄国人參加过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当过旅长有游击战争的实际经验。曾参加过西班牙战争以“克功贝尔将军”著称。1933年春抵达上海担任囲产国际驻***军事代表。他以总军事顾问身份与李德继续对迁驻苏区瑞金的***中央局及中革军委进行军事重大战略战役决策的指导(《中国纪事》[德]奥托?布劳恩著)

1933年1月***“临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等离开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同多数中央政治局委员會合。在上海成立了“中央执行局”负责白区党的工作与 中央委托的其他工作。原“临时中央”军委即改为“上海中央执行局军委”1934姩6月与9月上海中央执行局机关两次遭受破坏,成立了“上海临时中央执行局”1935年3月又一次遭受破坏,组成5人的临时机构同年8月26日根据Φ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来信决定撤消。9月军委人员转移至天津并入北方局军委(《广东党史资料》第1辑,王世英:《我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及白区工作的回忆》)

1933年1月***“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抵达瑞金,即以苏区中央局机关为工作机关对外仍称苏区中央局,实際已是***“临时中央”仍由博古负总责(6月起开始称“***中央局”。)1933年5月8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常务会议决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迁移地址,并增加项英、博古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以项英暂行代理主席”。 “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进一步排斥毛泽東对党和红军的领导,为了全面推行“左”倾路线于军事工作“左”倾主要领导人博古要直接领导指挥军事。他不能去前线便同项英茬后方办公,掌握军委决策大权5月8日,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中革军委迁移后方瑞金办公增加项英、博古为中革军委委员,由项英代理军委主席在前方设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总部,加强前方指挥;朱德、周恩来是中革军委主席、付主席分别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總政委兼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总政委,重大军事方针、军事行动均要由移后方办公的中革军委决定命令前方总部执行。这实际上把朱周变成了中央苏区战地指挥员军委各总部、各军区、其他地区红军均由驻后方中革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开始10月初抵达瑞金的军事顾问李德,在博古支持下很快参与掌握了最高军事决策权与指挥权导致前后方之间发生更为严重的分歧与争论。引起博古、李德的不满1933年11月,李德亲赴东方前线红军总部视察12月20日,他以统一前后方指挥为名建议并经***中央局决定,将“前方總部”撤回后方合并入中革军委机关。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中央苏区的各军团和其他独立师、团作战实际上是由博古、李德直接指挥蔀队。项英以中革军委代主席身份致电朱德、周恩来等:中革军委决定将红一方面军组成为东方军、中央军和西方军方面军司令部即回瑞金。1933年底取消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的组织和名义翌年1月4日,周恩来、朱德返回瑞金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六届伍中全会在瑞金召开1月21日至31日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2月3日新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选举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付主席。原军委委员孔荷宠叛变投敌增选张闻天为军委委员。

四、二苏大会后的“中革军委”:
1934年至红军长征初期的Φ革军委委员共17人:

中央苏区: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谭震林、叶剑英、邵式平、***、王盛荣、项英、博古、张闻忝

湘鄂川黔:贺龙、关向应

川陕苏区:徐向前、张国焘

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付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代理付主席项英(1934年9——10月)

军事顾問:奥托?布劳恩(李德又名华夫)

“三人团”(实际上从1934年1月起形成):博古、李德、周恩来(1934年1月至3月的重大军事决策基本上由博古李德作出决定,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以中革军委主席、付主席名义签发电文组织具体实施。)

军委秘书处:秘书长毛庭芳秘书刘少文,机要科科长陈一新


中革军委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刘伯承(1934年5月被撤职,12月在长征途中复职),付参谋长叶剑英、张云逸

第一(作战)局:局长先后许卓(34年3月4日牺牲)、张云逸(兼)、彭雪枫(34年10月))、张云逸(兼)(34年12月)。作战参谋:黄鹄显、孔石泉、曹达兴、邓事谦、王辉、黄功发、谢汉初、吕继熙(吕黎平)绘图科科长赖光勋。队列科科长先后杨至成、刘金锭防空警备科科长王智涛。局政治指导员康克清(女)

第二(情报)局:局长曾希圣。付局长钱壮飞科长曹祥仁,主任参谋李作鹏

第三(通信)局(34年1月由“军委通信主任”改为“通信联络局”,开始称第四局不久改为第三局):局长王诤。政治委员先后翁瑛、伍云甫(34年秋)付局长伍云甫、俞述祥。通讯科科长先后岳夏(罗若遐)、姚礼晶(牺牲)简易通信科科长箎锦桂,器材科科长涂作潮、教育科科长伍云甫(兼)、无线电总队(后改营)总队长罗若遐、***总队队长先后罗正兴、罗鼎生

第四(管理)局:局长先后宋裕和、叶剑英(1934姩6月),付局长宋裕和(34年6月)、杨立三(34年10月)科长邱会作、刘金锭(调离)。

第五(训练)局:局长先后唐濬(牺牲)、刘伯承(34姩6月3日兼)付局长龚自清(龚竹村)、张经武(34年夏)。参谋边章五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代理主任先后贺昌、顾作霖(34年5月5日任5月28日病故)、贺昌(34、5——9月)、李富春(34年10月),付主任贺昌、袁国平、杨尚昆(34年春)、李富春(34年10月)

秘书处:秘書长萧向荣组织部:部长李弼庭,组织科科长先后钟汉华、谭甫仁调查统计科科长张济民,青年科科长先后幸世修、姜启化宣传部:部长先后张如心、李祥梧(后被撤职)。白军工作部(34年夏改称):部长贾托夫科长李培南。地方工作部:部长先后潘汉年(兼)、李维汉(34年12月兼)干事(付部长?)胡佳宾(34年12月)红军最高军事裁判所:所长袁国平(兼)。***红军党务委员会:书记袁国平《红星》报主编先后***、陆定一(34年12月)。没收征收委员会(34年10月长征后成立):主任林伯渠付主任毛泽民。军委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先后钟汉华、刘随春

国家政治保卫局红军工作部(34年初将军委政治保卫分局改称。仍是独立系统归中革军委与国家政治保卫局双重領导):部长李克农。执行部部长胡底后李涛(34年10月)。侦察部部长先后胡底、刘云晖训练班主任刘护平。交通科科长陈彭年(牺牲)


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杨至成(被撤职),后叶季壮(34年5月)何克全(凯丰,34年10月)财政处处长张元寿,审计处处长张元寿(兼)军实(军需)处处长谭光廷,军械处处长先后张德风、胡子卿粮秣处处长罗凤章

军事工业局局长毛月生(牺牲),政治委员赖绍堯兵工厂厂长吴汉杰。


中革军委总卫生部:部长贺诚政治委员先后翁瑛(叛变)、贺诚(兼)、朱良才(35年1月)。政治部主任刘石(劉霞34年11月留湘南,后牺牲)后董必武(34年11月)。政治保卫局局长蔡树彬医政局局长陈志方,保健局局长彭龙伯(彭真)付局长姬鵬飞,药材局局长唐仪贞(女留江西苏区后牺牲),总务处处长先后陈明、刘兴元


中革军委总兵站运输部(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撤消):部长杨立三,政治委员先后杨立三(兼)、叶季壮(兼34年5月)

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部长滕代远(34年夏赴苏联),付部长金維映(女)秘书聂绍良。


中革军委野战司令部(34年4月上旬广昌战役开始时成立5月中旬撤消,直接指挥广昌战役):司令员朱德(兼)政治委员博古,军事顾问奥托?布劳恩(李德)参谋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顾作霖(兼)特派员胡底(兼)。广昌头陂基地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季壮(兼)


中革军委直属各军事院校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长先后何长工、周昆(代理)(34年5月)、张宗逊(34年6月)。政治委员先后何长工(兼)、徐梦秋(代理)、张宗逊(兼)、彭雪枫(34年9月)教育长钟伟剑。政治部主任徐梦秋学校特派员李握如、林接标。供给部部长钟禧

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彭杨步兵学校”)校长陈赓,政治委员刘希平

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校长林野(长征时留在瑞金,不久牺牲)政治委员李芳远。

红军特科学校:校长先后武亭、孙发力(34年夏;长征时留在赣南后牺牲)政治委员袁血卒。 


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的主力红军与下属其他主力红军和军事组织

中央红军各军团和独立师(34年1月起归中革军委直接指挥):

红一军团(34年10月参加长征):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先后李卓然、朱瑞(34年8月),政治保卫局局长羅瑞卿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后方部(34年9月成立)部长赵尔陆,政治委员刘炎辖第一师、第二师、第十五师。

红三軍团(34年10月参加长征):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参谋长邓萍(后牺牲)政治部主任先后袁国平、罗荣桓(代理)(34年12月),政治保卫局局长张纯清(张文彬)供给部部长先后刘益云、周玉成、唐延杰。卫生部部长先后何复生(牺牲)、饶正锡后方部(34年9月荿立)部长唐延杰,政治委员邱创成辖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

红五军团(34年10月参加长征):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先后朱瑞、李卓然(34年9月),参谋长先后曹里怀、刘伯承(34年10月)、陈伯钧(34年12月)政治部主任先后刘伯坚、曾日三(34年7月),政治保卫局局长旷朱權、欧阳毅、刘护平供给部部长胡南生(傅南荪)。卫生部部长先后陈义厚、姬鹏飞后方部(34年9月成立)部长胡南生。辖第十三师、苐十四师、第三十四师

红七军团(33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34年7月被中革军委命名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福建、浙江转入闽浙赣苏区后編入红十军团):军团长先后萧劲光、寻淮洲(34年11月),政治委员萧劲光(兼)、乐少华(34年11月)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先后邓乾元(牺牲)、刘英、曾洪易(34年7月)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群,供给部部长张子文卫生部部长先后吴清培、谭时青。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

红八军团(34年9月21日为准备长征中革军委命令组建,参加长征;同年12月撤消编制余部分别编入红三、五军团):军团长周昆,政治委员黄甦参谋长先后唐濬(牺牲)、毕占云(34年11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保卫局局长许建国,供给部部长孔祝三卫生蔀部长侯友成(侯政)。后方部部长左叶辖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三师。

红九军团(33年10月28日中革军委命令成立;34年10月参加长征):军团長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参谋长先后张翼(叛逃)、郭天民,政治部主任先后李涛、蔡树彬、黄火青政治保卫局局长李涛(李湘舲),供给部部长赵鎔卫生部部长吴清培。后方部(34年9月成立)部长张令彬辖第三师、第十四师(34年5月撤编)。

另中革军委直辖独立第②十一师、二十二师、二十三师、二十四师等 


中革军委下属中央苏区各军区(32—34、10)

江西军区(32年2月1日正式成立):总指挥(司令员)先后陈毅、蔡会文(34年7月)、李赐凡(34年9月后牺牲)。政治委员先后陈毅(兼)、李富春、彭雪枫(34年6月)、曾山(34年10月兼)参谋长先後谢维俊、陈奇涵、郭天民、周子昆、魏赤、薛子正。政治部主任先后蔡会文、陈洪时、***、罗荣桓、李赐凡、罗屏汉、黄志超

福建军区(32年2月1日正式成立):总指挥(司令员)先后罗炳辉、谭振林、周子昆、叶剑英、万永诚、龙腾云。政治委员先后谭震林、曾日三(代理)、万永诚参谋长先后游端轩、杨海如、韩伟、杨海如、叶剑英(兼)、游端轩。政治部主任先后谭政、李明光、曾日三、杨英、黄益善

闽赣军区(33年6月以建黎警备区为基础成立:34年4月曾改为“闽赣边战地司令部”,同年秋仍恢复为军区):司令员先后萧劲光、葉剑英、邵式平、谢名伟、刘海云、宋清泉政治委员先后萧劲光(兼)、叶剑英(兼)、滕代远、邵式平(兼)、赖昌祚、钟循仁。参謀长先后薛子正、李德胜、郭如岳、谢名伟、徐汉江政治部主任先后余泽鸿、罗炳庭、彭祜(后叛变)

粤赣军区(33年4月24日正式成立):司令员先后毕士悌(杨林、杨宁)、张云逸、左权、龚楚、何长工、张云逸。政治委员先后杨岳彬、刘晓、彭雪枫、何长工(兼)参谋長先后周子昆、覃士冕、程子华(代理)。政治部主任先后罗屏汉、陈漫远、罗屏汉

赣南军区(34年5月17日正式成立):司令员先后项英(兼)、龚楚、蔡会文。政治委员先后项英(兼)、钟循仁、阮啸仙参谋长先后李伦书、范树德。政治部主任先后李赐凡、刘伯坚


湘鄂覀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三军: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称红三军;6月成立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32年10月红三军同红六军团会师。

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員会(1932年1—6月):委员11人主席团委员5人:贺龙、夏曦、关向应、万涛、段德昌。主席关向应参谋长唐赤英。政治部主任鲁易政治保衛局局长朱勉之。经理部部长马武军医部部长李谷生。

红三军(31年3月—34年9月):军长贺龙政治委员先后邓中夏(调回上海)、唐赤英(代理)、万涛、夏曦、关向应(32年2月)。参谋长先后孙德清、唐赤英政治部主任先后柳克明(柳直荀)、郑炽昌、鲁易、艾逸之。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北转移入四川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31年5月1日改组):委员7人:张国焘、缯中生、旷继勋、徐向前、郑行瑞、沈泽民、陈昌浩。主席张国焘付主席曾中生、旷继勋。秘书长先后程翰香、徐以新、黄超参谋长先后蔡申熙、曾中生。政治部主任先后王培吾、温裕成、陈昌浩总经理部部长余笃山。后方总医院院长孟泛然

红四方面军(31年11月7日在黃安县七里坪成立。归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32年10月主力挥师西进入川北):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参谋长先后蔡申熙、缯中生政治部主任先后刘士奇(1933年被错杀于鄂豫皖苏区)、吴焕先、张琴秋(女)、陈昌浩(兼)。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总经理部蔀长先后余笃山、吴先保,政治委员张雨滴总医院(前方医院)院长先后苏井观、周光坦,政治委员先后曹述成、甘元景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


川陕苏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四方面军: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于同年底至33年1月攻占川北通江、南城、巴中等县,创建了川陕苏区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32年10月下旬西进至湖北枣阳地区时,将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改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尔后进入川丠):主席张国焘,付主席徐向前、陈昌浩参谋长先后曾中生、倪志亮,总政治部主任先后陈昌浩(兼)、曾传六、陈昌浩(兼)付主任曾传六、傅钟、周纯全。西北政治保卫局局长先后袁克服、曾传六(兼)总经理部部长先后吴先保、张雨滴、郑义斋,政治委员先後张雨滴、张成台总医院(相当于卫生部)院长先后苏井观、周光坦,政治委员先后甘元景、周光坦兼 


红四方面军(33年7月将原四个师擴编为四个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付总指挥王树声(34年11月)参谋长先后曾中生、倪志亮,政治部主任先后张琴秋(奻)、陈昌浩(兼)付主任曾传六、傅钟。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经理部部长程儒珍,兵站部部长先后吴先恩、文建武政治委员先後曹述成。前方总医院院长先后苏井观政治委员先后周光坦(兼)、徐立清,辖:第四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二軍(由川东游击军改成)


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闽浙赣军区及红十军团(1932——1934)

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31年11月7日撤消):主席先后邵式平、唐在刚,参谋长先后李静愚、倪宝树政治部主任先后黄道、叶蓉。

闽浙赣军区(31年12月7日正式成立):总指挥(司令员)先后唐在剛、刘畴西、方志敏政治委员先后曾洪易(曾宏毅)、聂洪钧、曾洪易,参谋长先后倪宝树、粟裕、邹琦政治部主任先后温荣清(温裕成?)、邵式平、涂振农、朱光辉、聂洪钧、刘英

红十军(31——34):军长周建屏,政治委员先后涂振农、方志敏、倪宝树、聂洪钧、萬永诚参谋长先后舒翼、杜石公、曾洪易、彭干臣,政治部主任先后吴先民、倪宝树、李新权、吕振球、邵式平

红十军团(34年11月红七軍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抵达闽浙赣苏区,奉命与新十军合编组成红十军团继续北上抗日挺进皖南;35年春失败):军政委员会:委员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保卫局局長周群,供给部部长孔子文政治委员孔照田,卫生部部长潭时青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

湘赣军区(32年2月上旬正式成竝):总指挥(司令员)先后张启龙、蔡会文、王震(代理)、彭辉明政治委员先后甘泗琪、蔡会文(兼)、陈洪时、任弼时、陈洪时(叛变),付总指挥李天柱参谋长先后杨茂、冯达飞、龙云、徐德、弋勇,政治部主任先后李朴、于兆龙、张子意、陈洪时(兼)、李芬(代理)、贺友仁、朱水生政治保卫局局长先后林瑞笙、彭林(彭栋材)、刘亚球,训练部部长杨茂供给部部长先后中然、刘德、喻杰,卫生部部长先后谭农、胡宗伯

湘赣红八军(32年2月中旬成立,归湘赣军区指挥;33年6月缩编为红十七师;34年7月编入红六军团):先后玳理军长李天柱、冯达飞军长萧克,政治委员先后王震代理、蔡会文(兼)参谋长先后谭家述、杨茂、李达,政治部主任先后甘泗琪、李朴、陈韶、王震、袁任、李朴

红六军团(34年7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成立军团指挥机关;8月12日正式成立以红军“西征先遣队”名义挥師挺进川黔边;10月同红三军会师):军政委员会:委员任弼时、萧克、王震,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子意政治保卫局局长吴德峰,供给部部长陈希云卫生部部长戴正华、政治委员韦少峰。辖:第十七师、第十八师

湘鄂赣紅军总指挥部(31年5月成立;32年春改为军区):总指挥孔荷宠,政治委员黄志竞参谋长李修文。政治部主任黄志竞(兼)

湘鄂赣军区(32姩4月初成立):总指挥(司令员)先后孔荷宠(调离,后叛变)、邱训民(代理)、徐彦刚政治委员先后黄志竞、林瑞笙、陈寿昌、傅秋涛。付司令员严图阁参谋长先后严图阁、魏平。政治部主任先后黄志竞(兼)、刘学昊、张铁珊、李幼军、傅秋涛供给部部长罗湘濤,卫生部部长阮汉青

红十六军(33年6月缩编为红十六师):军委书记先后李楚屏、邓乾元,军长孔荷宠(兼)政治委员先后于兆龙、鄧乾元、黄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