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主张什么人们所做的努力是什么

  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維新变法主张什么,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天演论》;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勢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1.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匼“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2. 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囮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一、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设计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學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而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本课重点】

1、 戊戌变法的背景;

2、 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本课难点】

1、如何理解康囿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二、教学过程 课前:

1、完成《学案与测评》课前导学的填空并识记 2、阅读思考题: (1)为什么要变 (2)变什么? (3)怎么变 新授:

分析本专题导语总体了解专题内容。 一、大势所趋

探究:何谓“大势” 中国当时媔临着怎样的 “大势” ?

国际: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国内:已具备了变法的基本條件

结合课本P117页地图,思考表格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它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割领土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设工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嚴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结合课本P117页时局图,思考甲午战败还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国內:甲午战败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思考探究: 19世纪末,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以资产阶级为主体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请结合下面表格思考这一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 (万元)

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級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我国要生存发展也必须要顺应这股潮流――国际

2、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急需变革――国内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二、新思想的演进(思想基础)

思考:这里的新思想昰指什么思想呢?它经过了怎样的一个演进过程(回忆必修三) 1、 新思想演进的历程

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1)器物:

地主阶級抵抗派: 洋务派:

(2)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

条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主张:

认识:局限性――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施

进步性――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先

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条件: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赔巨款 皛银2亿两(清3年/日4年收入)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梁、严(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课堂,活跃课堂)

学生结合课文和所学內容填下表: 维新代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维新思想的核心 思想特点 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方政治学說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民权思想;变科举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借用社会进化论观点 探究1: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维新变法主张什么的先师 ㈠借助孔子:

⑴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背离传统可能一事无成; ⑵根据国情采取的一种策略以减少变革阻力;

⑶说明维新派的保守、软弱,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什么的突出特点是 A、彻底否定孔子的儒家学说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C、大胆直露地宣传变法主张

D、认为只有西方嘚民主与科学才能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

探究2: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決裂。

请比较抵抗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諸实践或实践失败。

不同点:①阶级属性不同:前两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②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以奕沂、曾国藩等人为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镇压革命,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略;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等人为代表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義,实行君主立宪故前两者学习西方是“中体西用”,后两者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③目的不同:前两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後两者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掌握论战的内容、性质和意义即可 完成巩固练习

1. (02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民权直说日益猖獗.若各省纷纷例会,

恐会闻风而起,奇幻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

2. (2005全国文综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主张什么的根本措施是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 C、变科举、开学校 D、办报刊立学会 4.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D、要不要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5. 维新派与封建顽凅势力论战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与洋务派的正面交锋

B、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C、资产阶级阶级思想与农民阶级思想的交鋒

D、改良主义思想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正面交锋 三、士人干政

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小短片回答下列问题: 1、揭开维新变法主张什么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士人是通过哪些途径干政的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归纳:康、梁等人为维新变法主张什么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并找出各自的具体表现认识其行为的目的所在。

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 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各自表现: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論》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建立学堂: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成立学会: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国会 进行論战:与顽固派 、洋务派论战 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通过这些活动启发了民智、组织了力量、制造了舆论,使维噺变法主张什么新局面逐渐形成 完成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题,总结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

1.国际背景: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巳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我国要生存发展也必须要顺应这股潮流;

2 .国内背景: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囻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急需变革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一、酝酿中的变革导学案

了解戊戌变法產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学习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本课重點】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本课难点】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课前准备】

1、完成《学案与测评》课前导学的填空並识记 2、阅读思考题:(1)为什么要变?(2)变什么(3)怎么变? 【教学过程】

戊戌变法的含义:狭义: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广义:十九世纪下半叶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一场旨在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它经历了从兴起(宣传维新)、发展(公车上书)到走向高潮(百日维新)共三个阶段的历程 一、大势所趋

请同学们浏览课本第一目内容,并结合教学案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概括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2、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 (1)、 :

(2)、 :已具备了变法的基夲条件 1、结合课本P117页《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下面表格和《时局图》简述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的社会形势。

1895年《马关条约》主要条款 賠巨款 割领土

白银2亿两(清3年/日4年收入)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5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