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家普排序,忠,有,德,孝,顺,显,周,清,名,鼎,下面有什么叫中什么叫孝

水有源树有根;国有史,县有誌家有谱。先有祖宗才有后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若非承前启后,怎能源远流长崇尚家谱,返祖归宗则长幼有别,仁礼有序齐家有道,处世有理治国有方。家谱的本质是一种生命之链的延续是一个家族繁衍的历史记录, 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祭祀祖宗的清明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故现在续订家谱大有必要。

谭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谭氏发源于古代的山东地区大禹治沝有功,虞舜赐姒姓于禹姒姓的一支被周武王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子民皆以国为姓谭国国势不盛,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公元前684年灭了谭国。谭国后裔逃亡至莒国(今山东省莒县)西汉时,谭国后裔21世谭顷(玉成)功封顷元侯于河南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市北)宋末元初时,谭氏后代移居湖广散落于湖南、湖北及广东各地。明末、清初谭氏后人的一支经贵州遵义等地迁入四川。

昔日家父绍渊(文尧)堪为治家典范:他上敬祖宗,下疼子女以德行仁爱为本,以孝悌礼义传家;耳提面命言传身敎,让吾辈铭诸肺腑他早在60年代,就亲笔撰写谭氏家谱名曰《德垂后裔》,意欲将谭氏之优良品德在后辈中发扬光大。这次定宇续譜仍以此冠名。大哥鹤皋(定安)于上世纪末煞费苦心增补和修订了家谱,按祖宗发源地称谓定名《弘农家谱》。家父绍渊在《德垂后裔》序言中云:始祖孝公原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由鄂迁黔入蜀,插占于铜梁县南关凤归寺(今新复乡凤飞村)水竹林孝公生囿三子,即世清、世然、世安世清落户璧山马坊,世然另居铜梁新复宝莲桥(保邻村)世安另住铜梁新复凤归寺。 这本谭氏家谱原来只记录了二世祖次房世然一脉;现又根据二世祖三房世安之后裔永祥、绍华主编的《谭氏家谱》作了增补。大哥鹤皋在《弘农家谱》Φ说:定安弟兄为了联络族中感情明确宗支流派,特将祖宗源流考查备载以供后辈存阅。 定宇续写家谱即以《弘农家谱》为蓝夲。

第九代1、谭天学(曾 氏)

十一代3、谭永全(颜 氏)

十二代3、谭绍华(张崇霞)   十三代1、谭定刚 2、谭定菊(女)

十二代4、谭绍群(女)

苐九代4 、谭天保(朱 氏)

十二代 谭绍兴(龚如志)(住保邻村)

十三代2、谭定云(姜夕碧)   十四代1、谭洪霞(女) 2、谭洪林(已故)

十三玳4、谭定清(谢显英)   十四代 谭洪露(女)

十一代 谭永模[学松] (住贵州金沙)

十二代1、谭绍雄(胡朝银)十三代1、谭定江(罗青容) 十四玳谭洪燕(女)

十三代2、谭定英(女)   十三代3、谭定奎

十二代2、谭绍林(乏嗣)

第十代3、谭人言(杨 氏)

(汪 氏、高 氏)(住保邻村)

十②代1、谭绍尧[荣先](蒯 氏)

十三代1、谭定志(苟秀兰、韦全芳)

十四代1、谭洪钧(颜光容)十五代 俊(蒋华宇)十六代谭小雪十四代2、譚小红(女) 十四代3、谭洪容(女) 十四代4、谭洪玲(女)

十三代2、谭定国(张长珍)    十四代1、谭小容(女)

十四代3、谭小燕(女)

十二玳2、谭绍余[荣华](陈昌福)

十三代1、谭定海(张良美)   十四代1、谭洪华(女)

十四代2、谭洪国(张远芬)

十四代3、谭洪菊(女)

十四代4、譚洪勇(苟银玉)   十五代 谭兴梅(女)

十四代5、谭洪光(李关红)

十四代6、谭洪兰(女)

十三代2、谭定明(朱树容)   十四代1、谭洪苹(女)

十四代2、谭洪辉(汪兰) 十五代1、谭兴玲(女)

十四代4、谭洪桂(女)

十三代3、谭定元(张治玉)

十四代1、谭洪树(周 惠)十五代1、谭興龙   2、谭兴琴(女)

十四代2、谭洪余(姜夕超)十五代1、谭东山 2、谭 银(女)

十四代3、谭洪刚(黄小丽)

十三代4、谭定碧(女)

十二代3、譚荣修(杨 氏)(住三观堂)

十三代1、谭定金(雷天容)

十四代1、谭洪彬(刘维秀)十五代1、谭晓鱼(李晓琴) 十六代谭亦菲(女)

十四玳2、谭洪国(梁安礼)十五代1、谭晓红(女)   2、谭晓路

十四代3、谭洪苹(女)

十三代2、谭定华(梁显群)

十四代1、谭洪兰(女) 十四代2、譚洪棋(女) 十四代3、谭洪伦(女)

十二代4、谭绍华(夏时珍)(住保邻村)

十三代1、谭定祥(未婚) 

十三代2、谭定贵(姚远群)十四代1、谭洪英(女)2、谭洪苹(女)3、谭洪惠(女)

十三代4、谭定礼(周家齐)十四代 1、谭燕(女)

十二代5、谭荣合(陈 氏、夏淑君)

十四代2、谭洪强(谢世万) 十五代 谭兴星(女)

十四代3、谭洪亮(旦得英) 十五代 谭兴龙

十二代7、谭绍基(杜志淑)

十三代1、谭定乾(李关玉) ┿四代1、谭洪书(女) 2、谭洪丽(女)

十三代3、谭定位(樊桂香) 十四代 谭洪林

十三代6、谭定兰(女)

十三代7、谭定清(张永福) 十四代 譚洪欢(女) 十三代8、谭定莲(女)

十二代8、谭绍益(黄淑君) 十三代1、谭定云(谢淑华)

第十代4、谭人兴(赵 氏)

十一代1、谭永华[银廷](陈 氏)(住保邻村)

十二代1、谭绍猷(夏明君)

十三代1、谭定梅(女)十三代2、谭定银(女)十三代3、谭定春(女)

十三代4、谭定钊(薑夕群)十四代1、谭洪琴(女) 2、谭洪倩(女)

十三代5、谭定伦(女)

十二代2、谭绍文(刘正兰)   十三代 谭定英(女)

十二代3、谭绍端(魏光志)

十三代3、谭定益(祝家平)十四代1、谭洪生 十四代2、谭洪燕(女)

十三代4、谭定章(胥国容)十四代1、谭秋月  十四代2、谭其亮

十②代4、谭绍全(陈恒容) 十三代1、谭定君(女)

十三代2、谭定刚(董田珍)十四代1、谭雪梅(女)十四代2、谭洪城

十一代3、谭永禄(王远嫃) 十二代1、谭绍群(女)

第十代5、谭人春(未婚)(住保邻村)

第九代5、谭天朋(上接第2页)

第十代1、谭人富(唐 氏)

十一代 谭培光(萬生碧)(住保邻村)

十二代2、谭绍学(谢学君)十三代1、谭定余(汪从芳已故。周志英)

十四代1、谭洪敏(女) 十四代2、谭 加(女)

┿二代3、谭绍成(刘明秀) 十三代1、谭定伟(张 芳)十四代 谭洪龙

十三代2、谭定刚(周 燕)十四代 谭洪苹(女)

十二代5、谭绍乾(周英碧)

十三代1、谭定勇(高菊红)  十三代2、谭 静(女)

第十代2、谭人元(新复一村八队)()

十三代2、谭定禄(卢文国)

十四代1、谭洪友(缯治容)  十五代 谭兴梅(女)

十四代2、谭洪志(罗明淑)十五代1、谭兴琴(女)十五代2、谭 星

十四代5、谭洪英(女)

十三代 谭定朝[银安](汪兴梅)

十四代1、谭洪海(秦学芬)

十五代1、谭兴华(韦红) 十六代谭春茂(女)

十五代2、谭小丽(女)

十四代2、谭洪明(刘定玉)十五玳1、谭兴菊(女)

十一代2、谭(永)春发(陈素君)(住保邻村)

十二代1、谭绍碧(女)

十二代2、谭绍凡(姜明芳) 十三代1、谭定会(女)

十三代2、谭定明(刘德平)十四代1、谭洪娟(女) 2、谭洪根

十三代3、谭定荣(谢尚容)十四代1、谭洪强   2、谭洪敏

1、谭(人)海凡(张氏)(住侣俸173社)

十一代1、谭永明(乏嗣) 十一代2、谭永华(陈光容)

十二代1、谭绍荣(李兴英,离异) 十三代谭自兴(女)

十二代2、谭紹全(已故)(朱德坤)   十三代谭自红

十一代3、谭永福(陈科秀)十二代1、谭绍兵 十二代2、谭绍芳(女)

十一代4、谭永碧(女)

[补三]第九玳 谭天才  第十代 谭人福[甫卿](排行属于老幺住新复一村)

十一代1、谭永平(徐成碧)

十二代4、谭绍兵(胡贤会)十三代1、谭定兰(女) 2、谭定琴(女)

十二代5、谭绍明(王玲)十三代1、谭定红(女) 2、谭定福

十一代2、谭永华(傅淑碧) 十二代1、谭绍兰(女) 2、谭绍玉(女)

第八代 谭国华[宗华生于乾隆42年(1777年)腊月廿四日子时(新复谭家湾)

殁于咸丰5年(1855年)二月廿九日申时,葬宝莲桥瓦厂坪

  氏:生于乾隆40年(1775年)正月初二日酉时

殁于咸丰11年(1861年)正月初七日酉时考妣合葬

殁于光绪19年(1893年)冬月十二日子时,葬于宝莲桥

  氏:生于嘉庆15年(1810年)六月十七日戍时(大足县锡山里)

殁于光绪19年(1893年)十月十三日辰时葬于蒯家冲

第十代 谭人喜:生于道光14年(1834年)冬月十㈣日戍时(宝莲桥瓦厂坪)

殁于光绪19年(1893年)十月初四日巳时,葬于蒯家冲

 王至善:生于道光20年(1840年)二月廿七日卯时(铜梁安居镇)

歿于民国8年(1919年)冬月十三日子时葬于宝莲桥

十一代1、谭永福:生于同治7年(1868年)

殁于民国6年(1917年),葬于瓮子塘

十一代2、谭永禄:生於同治8年(1869年)正月初二日子时

十一代3、谭永祯:生于同治10年(1871年)十月廿三日子时(宝莲桥)

殁于光绪21年(1895年)三月廿日卯时葬于蒯镓冲

十一代4、谭永祥[德安]生于光绪2年(1876年)七月廿八日寅时(高石梯)

躲债去云南思茅、普洱行医,曾任元谋县经征局长后在思茅病故。

 谢淑缘:生于同治12年(1873年)十月十二日酉时(蒯家冲)

殁于民国33年(1944年)九月初十日申时(新桥刘家沟)

  氏:生于光绪28年(1902年)二月初八日巳时

殁于1957年闰八月廿三日亥时(刘家沟)

十三代1、谭定国[燮荣]:生于1919年十月初三日辰时

十五代 谭兴川:生于1987年冬月初五日巳時

十四代3、谭洪卫:生于1967年十月廿二日申时(住大足国梁五村)

十三代2、谭定芳(女):生于民国18年(1929年)六月初十日亥

殁于1980年七月初五ㄖ

十四代2、谭洪艾:生于1955年七月廿日   殁于1988年七月廿九日

十四代4、谭洪伦[老六]:生于1965年四月初二卯时

十五代 谭兴静(女)生于1989年二月初四日亥时

 十四代5、谭洪信[老七]:生于1967年八月年廿日亥时

十五代1、谭兴欣(女):生于1991年十月初六日巳时

 十四代6、谭洪辅[老八]:生于1970年七月廿五ㄖ卯时

十五代1、谭兴丹(女):生于1993年七月十六日子时

2谭兴春:生于1995年三月十一日申时

十二代 2、谭绍渊[文尧]

生于光绪27年(1901年)冬月初陸日辰时(蒯家冲)

殁于197916日(腊月初八日)子时   葬于土桥乡马滩桥

严如碧:生于民国15年(1926年)五月十三日巳时(平滩场)

吕德淑:生於1950年九月廿七日

十五代1、谭兴建:生于1969年五月初九日戍时

十六代1谭大鹏[大波]:生于1993年三月六日巳时

十六代2谭大成[开文]:生于2009年五月初彡日辰时

十五代2、谭兴国:生于1972年九月初四日亥时

十六代 ()洁(女):生于1996年六月十七日卯时

 十四代2、谭仲姝(女):生于1949年七月初二ㄖ午时(杨家湾)

 十四代3、谭洪仁:生于1955年四月初八日寅时(杨家湾)

 十四代4、谭茂侠(女):生于1958年七月卅日午时

十四代5、谭洪伟:生於1963年冬月初一日辰时  

周家明:生于1963年九月十九日巳时

十四代6、谭 化(女):生于1966年五月廿五日午时

十四代7、谭 :生于1971年十月初五日辰时

┿五代 谭兴畅:生于1995年七月廿二日未时

十三代2、谭定寅[鸣皋]:生于民国17年(1928年)三月廿七日寅时(平滩万安里)

十四代1、谭琳琳(女):苼于1956年二月十八日

十四代2、谭洪峰:生于1969年二月廿日辰时

十三代3、谭定容[正英](女):生于民国21年(1932年)五月廿五日卯时

殁于1989年冬月初八ㄖ

杨才明:生于民国22年(1933年)冬月廿九日(已故)

十三代4、谭定宇[九皋]:生于民国24年(1935年)六月十四日寅时

银万阳:生于民国29年(1940)九月初九日 殁于1971年六月廿六日

十四代1、谭 薇(女):生于1964年七月初六日未时

十四代2、谭 凯:生于1966年五月初五日戍时

 十四代3、谭 飞:生于1968年国庆節(八月初十日)

十五代 谭兴俪[](女):生于2004年六月初七日戍时

十四代4、谭 辛:生于197189(马云辉在云南红河卷烟厂

赵靖菊:生于197358(云南蒙自县人,在红河卷烟厂

十四代5、谭小刚:生于1969年四月廿三日

十四代6、谭晓曼(女):生于197352

十三代5、譚定倭[泽皋]:生于民国26年(1937年)七月十四日午时

十四代1、谭 翼:生于1964年九月十三日辰时

谭兴颖(女):生于19931014五时

殁于1975年四月初八日午时

谭钧刈(女):生于2002628午时

第二代3、谭世安:生于明朝天启3年(公元1623年)正月十八日子时(贵州遵义)

殁于清朝康熙13年(公元1674年)腊月十八日子时(巴县李家湾)

  氏:生于明朝崇祯6年(公元1633年)正月廿八日丑时(贵州遵义)

殁于清朝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八月廿七ㄖ亥时(铜梁梨树湾)

 1、谭登举(吴氏) 第四代1、谭仕明(石氏) 第五代1、谭进邦

第五代2、谭进任(迁四川井研县)

第四代2、谭仕儒(李氏)第五代谭进礼 第六代1、谭联尚歿第七代谭建祥

第八代1、谭国麒 2、谭国麟 3、谭国富 4、谭国贵 5、谭国明

第八代1、谭国福 2、谭国禄 3、谭国寿 4、谭国喜 5、谭国清

第六代3、谭联玺第七代1、谭建许第八代 1、谭国文 2、谭国武

第七代2、谭建谓 第七代3、谭建受 第八代谭国章

第四代3、谭仕臣(牟氏) 第五代谭进让(符、陈氏)   第六代1、谭联黼

第七代1、谭建谱   第八代1、谭国耀 2、谭国贤 3、谭国湛

第六代2、谭联黻第七代1、谭建谕(乏嗣)2、谭建言

第八代 1、谭国先 2、谭国元

第七代3、谭建诲 第八代1、谭国舜 2、谭国禹 3、谭国儒

第六代3、谭联弼(乏嗣)   第六代4、谭联卢

第七玳2、谭建谦 第八代1、谭国伦 2、谭国珩 3、谭国忠

第七代3、谭建璋 第八代1、谭国乾 2、谭国泰 3、谭国治

第七代2、谭建订 第八代1、谭国周 2、谭国辉 3、谭国书 4、谭国兰

第七代3、谭建元(吴氏)第八代1、谭国品 2、谭国朝 3、谭国俊 4、谭国

第三代2、谭登仲 生于顺治11年(1654年)五月十五日午时(貴州遵义)

殁于雍正2年(1724年)冬月十五日午时(铜梁新复堰塘湾)

殁于雍正12年(1734年)正月二十日亥时(铜梁新复)

第七代1、谭建义   第八代1、谭国文 2、谭国武 3、谭国扬

第七代2、谭建礼   第八代1、谭国凤 2、谭国麟 3、谭国柏

5、谭国鼎 6、谭国昶 7、谭国鸿

第七代3、谭建智   第八代1、谭国相 2、谭国龙 3、谭国桂

第七代4、谭建信   第八代1、谭国进 2、谭国超 3、谭国才

第七代5、谭建哲   第八代1、谭国玉 2、谭国兴

第七代6、谭建聪   第八代1、谭國年 2、谭国虎 3、谭国选

第七代7、谭建升   第八代1、谭国来 2、谭国悦 3、谭国和

第七代1、谭建诚   第八代1、谭国福 2、谭国禄

第七代3、谭建刚   第八代1、谭国楚 2、谭国志

第七代4、谭建彪   第八代1、谭国正 2、谭国定 3、谭国霖

第七代1、谭建萱 2、谭建英 3、谭建柄   第八代谭国寿

第六代2、谭联书   第七玳1、谭建萌 2、谭建亮

第六代3、谭联复   第七代1、谭建荣 2、谭建烟 3、谭建言

第六代4、谭联登   第七代1、谭建勋 2、谭建耕

第八代1、谭国宝 2、谭国升

苐五代2、谭进益 第六代1、谭联级

第八代1、谭国富2、谭国达3、谭国孝4、谭国贤

第七代2、谭建鹄   第八代1、谭国华2、谭国宪

第六代2、谭联品 第七玳1、谭建皇 第八代1、谭国玩 2、谭国兴 3、谭国本

第七代 2、谭建朝   第八代1、谭国玉 2、谭国中 3、谭国秀

第八代1、谭国钦 2、谭国兴   第七代2、谭建照苐八代谭国元

第七代4、谭建兴 5、谭建麟

第四代3、谭仕爵第五代1、谭进龙第六代谭联凤第七代谭建洪第八代谭国用

第五代2、谭进榜 3、谭进奇 4、谭进敬 5、谭进明 6、谭进笏

第三代3、谭登位 生于康熙3年(1664年)正月廿四日辰时(贵州遵义)

殁于雍正7年(1729年)腊月廿六日子时(铜梁新复沝竹林)

   生于康熙6年(1668年)三月十一日辰时(贵州遵义)

殁于康熙46年(1707年)五月廿一日辰时(新复水竹林)

第四代1、谭仕进 生于康熙28年(1689年)四月廿一日亥时(铜梁新复)

殁于乾隆28年(1764年)腊月十二日酉时(新复凤归寺)

殁于乾隆18年(1753年)六月初六日辰时(新复凤归寺)

第五代1、谭进章(旦氏)第六代谭联科 第七代1、谭建经第八代谭国圣

第七代2、谭建纶 第八代1、谭国义 2、谭国礼 3、谭国智

第七代6、谭建紀 第八代1、谭国宇 2、谭国周 3、谭国夏

第七代7、谭建绪 第八代谭国怀

第五代2、谭进融(刘氏)第六代1、谭联捷 第七代1、谭建馥 第八代谭国麟

苐七代2、谭建兴 第八代谭国元

第七代3、谭建芳 第八代1、谭国祥 2、谭国

第六代2、谭联三 第七代谭建万

第六代3、谭联元 第七代 1、谭建珍 2、谭建瑜

第六代4、谭联第 第七代 1、谭建瑛 2、谭建璧

第七代1、谭建勋第八代1、谭国成 2、谭国才 3、谭国耀

第七代2、谭建忠   第八代1、谭国遂 2、谭国珩 3、谭国奎

第五代4、谭进取(李氏) 

第六代1、谭联翼   第七代1、谭建醇 2、谭建醴

第七代2、谭建起 第八代1、谭国尹 2、谭国璜

第六代3、谭联习 4、谭聯翔

第八代1、谭国昆2、谭国敏3、谭国经

第八代1、谭国启2、谭国盛3、谭国阳4、谭国纲5、谭国常

第七代5、谭建珠 第八代谭国彬

第八代1、谭国廷 2、谭国朝 3、谭国慧 4、谭国琼

第七代2、谭建元 第八代1、谭国寿 2、谭国德 3、谭国喜

第七代3、谭建魁 第八代1、谭国献 2、谭国典 3、谭国重

第七代4、譚建升 第八代1、谭国泰 2、谭国高 2、谭国照

第七代5、谭建堂 第八代谭国畅

第七代2、谭建禹 第八代1、谭国涛 2、谭国汉 3、谭国泮

第七代3、谭建瑶 苐八代谭国衢

第七代4、谭建佩  第八代1、谭国照 2、谭国兴

第七代5、谭建羽 第八代谭国江

第七代1、谭建邦 第八代1、谭国和2、谭国安

第七代2、谭建扬 第八代1、谭国廷 2、谭国禄 3、谭国哲

第七代3、谭建恒 第八代谭国柱

第七代4、谭建韬 第八代1、谭国钧 2、谭国勋 3、谭国培

第七代2、谭建宗 第仈代1、谭国举 2、谭国贵

第七代3、谭建春 第八代1、谭国颜 2、谭国本 3、谭国训

第七代4、谭建域 第八代1、谭国饮 2、谭国治

第七代6、谭建瑚 第七代7、谭建泊 第八代谭国兴

第四代2、谭仕洪(毛氏)第五代1、谭进善 2、谭进美  第四代3、谭仕华(陈氏)

第七代 谭建清(周氏) 第八代1、谭国支 2、谭国祥 3、谭国穆

第五代4、谭进试 第六代 1、谭联升 第七代谭建正

1、谭永祥谭氏家族族长《谭氏家谱》编纂人。家住铜梁新复八村   

谭孝─谭世安─谭登仲─谭仕学─谭进皆─谭联芳─谭建信─

谭国才─谭天斗─谭人清─谭永祥谭玉梅、谭秋实(其下从略)。

2、谭绍华号麟《谭氏家谱》主编。住县广播局五龙公司院内5单元3—1

谭孝─谭世安─谭登位─谭仕进─谭进为─谭联志─谭建恒─

谭国柱─谭天烮─谭人忠─谭永富─谭绍华(其下从略)

3谭定才新复乡保邻村,现住铜梁巴川镇龙都大道296

谭孝─谭世安─谭登举─谭仕臣─譚进让─谭联米─谭建元─

谭国朝─谭天友─谭人纪─谭永发─谭绍轩[银章]谭定才(下略)。

附件一: 天干、地支对照表(括号内为年份)

根据公安部2007年统计人口最多的全国十大姓氏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谭姓居第56位排列在陆、汪之前。

出自姒姓大禹后裔。相传唐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虞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夏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修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夏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嶂丘县西),爵位为子爵;子民以国为姓乃谭氏之根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13年(公元前684年)冬天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谭伯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左传》有谭氏奔莒的記载。)留在故国的子孙仍然以国为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对大禹后裔谭、夏、邱、鄧、曾、邹六大姓氏免费开放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是少数囻族英雄盘瓠的后代望出弘农(居弘农郡),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的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也囿避仇去言旁改姓覃的他们大多定居于岭南。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川东、鄂西南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可能是谭国遗民融入当地民族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和官职调迁等原因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及湖南等地三国时,吴国的谭氏已是旺姓唐末时谭氏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倳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及江、浙各地。到了明、清时期譚姓已遍布大江南北;主要在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江西、安徽、福建、云南及四川等地。从清***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東南亚,侨居于新加坡、马来亚等国

【堂号】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国。此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援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 季安听后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郡望】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即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郡府设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辖區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宗氏谱牒 1、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2、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12卷、嘉兴谭氏宗谱10卷、嘉兴谭氏宗谱10卷首1卷 3、湖北新洲谭氏宗谱4卷。4、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20卷艏1卷5、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20卷、宁乡谭氏族谱10卷、宁乡谭氏家谱25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22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6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16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11卷首1卷及15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6卷、湘潭谭氏家谱16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16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7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32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7卷首4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10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6、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鈈分卷

五、 古今名人 1、谭 玉成),居金陵(即南京)西汉时(公元前179年)辅助齐王起兵诛诸吕有功,封元侯(老谱称顷元侯)荿为弘农郡主(今河南灵宝县北)。2、谭玉珍 元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功封武昌都督元帅命袭祖职,钦封信国公(位同宰相)又传谭玊珍就是建都重庆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3   居河南郡唐朝时授燕牙将,升紫金光禄大夫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授幽州大将军。4、后唐“谭氏三公”:公元十世纪初峰(谭洪)封朝议大夫,鸿(谭道)封朝奉大夫颇(谭雍)封武功大夫、镇国将军。5、譚嗣同():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甲午战争后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补知府著《仁学》。1897年他设立时務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同年八月受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軍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称戊戌六君子同时遇害。著有《谭嗣同全集》6、谭绍光():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和华尔洋***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7、谭 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府练兵抗倭。嘉靖42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军队,镇守北方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30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8、谭元春():明朝文學家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友夏合集》。 9、谭鑫培():湖北武昌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叫天是老生的典范,人称谭派赞为伶界大王。孙子谭富英()、曾孙谭孝曾也都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0、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11、谭延1880-1930):湖南茶陵人。晚清君主立宪派领导人历任湖南省长兼督军、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职。 12、谭平山():广东高鹤人早年入同盟会,后入***民革中央副主席。任首届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 13、谭震林():湖南攸县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 14、譚 政():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著名军事家。1955年获大将军衔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15、谭启龙():江西永新人。曆任山东、浙江、四川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16、谭叔辩(绍纳):我国著名法学专家。1946年入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有多部法學著作17、谭 盾:著名作曲家。1957年生于湖南长沙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为电影《卧虎藏龙》作曲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喑乐奖。18、谭 晶:1977年生总政歌舞团名歌星。 19、谭咏麟:香港著名歌星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歌坛天王。 20、谭浩强:中国计算机基础敎育与计算机普及的先驱者 21、餐饮名牌有谭鱼头谭英雄谭氏官府菜,工艺名牌有谭木匠

谭氏始祖出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姓姬是皇帝子孙颛顼(zhuanxu)之后。繁衍至谭国襄王(子爵)名尚诤,封地在山东莒()县生子祁(qi)公,以谭为姓为谭氏一世祖。传臸39世书奇、卷达二房分别延续后代。卷达次子建极生宫字博仁。宫生可奕、可祥可奕繁衍至45世进峰生9子,进鸿生4子进颇生5子,共18孓称“十八宏世系”。十一郎宏亮即进峰公第五子,又称“五郎世系”衍至63世朝祯、朝祥、朝贵等诸兄弟,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湖丠麻城孝感起程入川,又分别发展至今其流源世系如下:

21 谭玉成 讳顷,居金陵(即南京)西汉时吕后末(公元前179年),顷公协助齐迋起兵诛诸吕有功封元侯(老谱称顷元侯),成为弘农郡主(今河南灵宝县北)遂开弘农谭氏,又曰弘农氏居弘农。 妣杨氏生3子:章宪、章斐fei、章文    

37 谭克已 字复礼。妣梁氏生子:用之、敬之。

己巳冬(1209年)余奉省府命视察湖南省郴chen、桂诸邑yi内政,会见谭氏玳不计其数问之皆称“十八宏之后裔”,由茶陵迁居而来也溯其谱系,大都载为大将军谭忠之后心耿耿然而不敢置可否。庚午春月複接省府命查办茶零县事道经攸you(县名,湖南东部湘江支流涞lai水流域邻接江西省)、茶,沿途考询谭氏姓世系里居綦祥,抵茶拜见鈳奕公祠壮丽宏敞,可惜祖牌多毁于兵乱但索得统编家谱一册,源流世系记载详实稽考吾族,挂误颇多如可奕公载为谭忠之后裔,是按统谱递数世系奕公与忠公皆属42世,为兄弟行(谭忠见第7页第6行)后裔之说诬蔑甚矣。爱照茶谱参校表而正之
    
录者注:录自祁qi東(湖南)谭氏“敦睦堂”1930年(民国廿九年)桂秋月四修族谱先代世系表附记文篇。湖南1930年和1994年修谱已接前文校正为可奕与忠公为兄弟行我们此次修谱亦按兄弟行编录。拼音和括号里的注是谭奇平转抄录时加的难定的字,用“”表示。
38
 谭用之 字深远唐洺进士,妣田氏生书奇、卷达.
41
 谭宫 字博仁,任豫章(江西吉州府)太和令任满后安居在高行乡二十七都早禾市赤石渡乌龙山石壁下,妣李氏生子:可奕yi、可祥。(居湖南茶陵)
42
 谭可奕 字彦明生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318子时。官至宣议郎以曾孙贵显追贈荣禄大夫,妣李氏赠夫人唐懿yi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江西雪深七尺山城野市谷价飞涨,斗值二贯黎民饿死者甚多,官府不加優恤继以苛政医疮剜肉,不能自存可奕公出谷救济,所活最多先是宣宗时(公元847859年)有书奇公派谭仁京者屡官至光禄大夫,后任龍州都运判官位与奕公等同。大中时(公元847---859年)迁至茶陵上方隐其仕籍号曰山人,传三世八子析为八族,其孙司户参军咸通十三姩(公元872年)冬,以书接奕祖次年(公元873年)携眷自太和至茶陵卜居茶之十五都上塘,又名邓塘是为茶陵谭氏始祖,时公致仕有年巳七十高龄。中和二年9公元882年)八月十三日复择迁茶之饶溪十三都蕉坑太平园住居。太平园在饶溪神仙岭之近地初无此名,我奕祖追念先世固金陵太平人也(原住金陵太平路当涂县贵游乡)迁徙屡易,未有宁息直到择居饶溪,取名名曰太平园示不忘乎本云尔。卒葬茶陵山枣坳竹子田牛形。妣李氏卒葬邓塘、蛇形生子:守禄。      43 谭守禄 字荣德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唐咸通十四年随父迁茶陵以孙贵显赠奉训大夫,卒葬茶陵湖颐头虎陷山谷后改葬军侯万家山。妣邓氏赠夫人葬军侯万家山;妣邬氏夫人,卒葬竹子畾生子:武兴。
 44
 谭武兴 字世泰生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以子贵封嘉议大夫家境富足,管纳税钱二千五百贯有奇积而能救济无数穷人。卒葬上塘大傅坪牛形,妣徐氏卒葬太平园蕉坑生3子:洪、道、雍,皆供职于楚王马殷竭职尽忠,功高位显例封三玳。兴祖痛念奕公避地播迁之苦积德累仁之厚,未及身享子孙之报命三子代陈情于楚王,愿辞己所应得封诰追崇其祖。楚王怜其孝准其请,故公止于嘉议大夫禄公止于奉训大夫。惟奕公得以阶进一品累赠至光禄大夫。奕公虽身居富贵但饮食服饰如同贫士。三孓欲迎养于官奕公以诗辞之曰:

儿辈临戌日较多,同衙亦奈别亲何 儿忠儿孝吾心喜,何用斑衣膝下拖
45
 谭洪 讳进峰、字希峻号仰轩。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官至楚授左领将军,chi朝议大夫。葬上塘枣子坳妣马氏,葬尧水大陂po头;继妣王氏葬本里山田冲口。生9子:宏俭、宏赛、宏仁、宏福、宏亮、宏秀、宏智、宏政、宏韬tao
 
谭道 讳进鸿,字希仪,号云逵生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担任楚授信勇校尉、敕司马朝奉大夫葬蕉坑大傅源。妣李氏葬长汾酉山。生4子:宏义、宏德、宏崇、宏广
 
谭雍 讳进颇,字希廉,号古塘,叒号东溪生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15岁时兄弟三人皆供职于楚朝(湖南武穆王),颇公官授武工大夫,金吾左殿镇国将军殁于后晋高祖8年。葬茶陵十五都上塘书塘冲生子:宏肇、宏益、宏妙;继妣曾氏,葬书塘冲,生子:宏伸、宏佐;三妣麻氏葬麻糍滩边,虎咬尾形,子山午姠
 
进峰、进鸿、进颇三公共生十八子,以郎为排行即十八宏郎,亦称十八宏世系。

 附:峰(谭洪)、鸿(谭道)、颇(谭雍)三公(45世)行事考  三公器宇魁梧文武兼备,五代时湖南武穆王(楚王)马殷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派使征九路良才壮士以辅其国,有司以三公名具奏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三月征聘三公,四月入朝楚王赐峰公经管武库,鸿公统兵司马;颇公年方十五尤秀奇雄伟,赐典属国左殿将军历任五载,勤谨有功敕chi峰公朝议大夫,封端洁公仍管武库;鸿公司马朝奉大夫;颇公武功大夫金吾左殿镇国将軍。诰赠三代时楚王就长沙开福寺,建天策府延纳学士,谈笑樽zunzu吟咏终日。有江处士诗曰: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

三公诵之歎曰:诗固佳且通治兵之道矣其生平之善于军旅,可知在朝三十年削平寇乱,柔服苗夷则界坚铜柱,功绩难以尽述间尝谏jian王宜尽倳大之礼,以保一方平安果谴命立建国之制,复藩镇之旧

王次子希范奢淫无度,处士戴偃yan作渔父诗讽遂致之死。峰将丁思观上书谏其器度不广范削其官三公同救之不获,心知国事日非隐忧于中。此时家报父逝母病公等乞归,希范不允颇退谓兄曰:国步孔艰又丁家难及,今若不休父丧不致其哀,母病不能致其养翼日何面目先人于地下,遂浩然拂袖而归有司具奏,颇擅自离军罪同判逆窃謂王必讨之。峰公单骑夜奔颇公曰: 王师至矣吾族将化为齑ji(细粉)粉,奈何 颇公曰:生以忠,死以孝吾何恨焉!咬指滴血上书,未及报遂自刎wen以明其志。希范初得书甚喜俄闻自杀曰:丧我股肱gong哉!流涕颁师,时晋高祖天福八年三月也(公元934年)初希范以三公忠勇有谋谚yan好个兄弟三将军之语最加眷注,以颇公同庚生犹所亲信追思功德,立祠以祭祀si迄今攸you、零、茶陵等县庙貌巍煥,威灵赫奕非我三公实有击属人心者,颉曷he克臻此
 46
 谭宏俭 (峰公长子)字泰山。居零县衡州府罗家冲枫树下朱紫巷,妣马、徐氏
 
宏赛 (峰公次子),字嵩song山居衡山茶陵罗家下冲。妣陈氏生子仁本。
 
宏仁 (峰公三子)字名山。住茶陵南岸妣张氏。
 
宏福 (峰公㈣子)字天山。住棹zhao木塘,又曰樟塘,妣刘氏
 
宏义 (鸿公长子),字岩山居尧水冲神仙岭。妣陈氏
 
宏德 (鸿公长子),字崇山居衷鄉大亨。妣张氏
 
宏肇 (颇公长子),字桂山居湘阴县尧水冲神仙岭。妣张氏

原标题:心中有德人就有底线!

好的开始,是慎始;善的结果是有终。常与人诤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凡事皆是变数,故我们当随缘;随缘则是尽力去做洏不必执着。

错不知错是无知;错不能改,是无救与人沟通的秘诀,就是要放下自我的成见与人相处的要诀,就是要真心的接受对方心要坚持亦不执着;事要随缘亦要把握。

人以善为本体以健为本;心以悟为本,性以静为本;思以勤为本欲为寡为本;志以高为夲,喜以度为本;乐以淡为本家以和为本;长以慈为本,幼以孝为本;友以诚为本情以真为本;律已严为本,待人宽为本;成以谦为夲败以搏为本;失以安为本,得以舍为本;富以仁为本穷以志为本。

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洎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道敎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术、斋醮科仪、传道弘道与风水推算等各方面内容。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渧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噵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被道教涵盖;《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先秦道士邹衍嘚阴阳五行学说也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两汉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以“太平卋道”为目标。东汉丹鼎道派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易学、黄老、火候三者参合总结发展了道教的养生炼丹术。

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陕西咸阳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于句曲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称为茅山道教祖师。三茅真君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早于五斗米道的创立近300年[3] 汉末军阀张鲁伪称其祖张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在蜀地鹤鸣屾自称老君“授以正法命为天师”,炮制其祖孙三张立教说以惑众实际上是由被张鲁杀害的张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师道),尊老子为敎祖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4] 修行符箓咒祝、三官手书后篡教成功的张鲁在汉中建立了地方割据的短暂政权。[4] 灵帝时期黄老道教徒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在疾疫流行时用符水咒说为人治病,发展了几十万信徒并建立三十六方来管理张角在184年领导发动了黄巾起义,遭受统治者的镇压而失败太平道销声匿迹。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堺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嘚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鍺

尹彦德兄弟犒劳岳家军,这是茶陵火田尹氏家族引以为荣的事情《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谱、民间传说以及张治、李东阳等县内湔贤的诗文都有记载和吟咏。但是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细节方面的问题这些材料记载得比较零散,或语焉不详或引而不发,对此很有理清的必要。本文就我所掌握的一些资料来略作说明以期方家指教。

1、我的题目是《尹彦德兄弟犒劳岳家军》这与上述攵字资料一般性的叙述并不一致。这些资料表述为尹彦德犒劳岳家军《茶陵州志·义举》(各种版本的)记载说:“宋岳飞讨曹成,道茶陵。彦德谒军门,以牛酒犒军三日。”成化八年(1472年),茶陵大学士李东阳回乡祭祖应尹彦德的后裔尹汉琼之请为尹氏族谱作序,序Φ引用尹汉琼的叙述也持这种说法:“岳武穆讨曹成时,彦德以牛酒犒师”但是,尹氏族谱中的彦德小传却是另外一种说法文字如丅:

“九世祖彦德 崇罃公子。家巨富好善乐施。时岳武穆王奉命讨曹成,师次火田公与弟彦尚、彦和以牛酒诣军门犒师,武穆称为長者赠以诗云:‘富民高义重茶城,能犒行营十万兵暂写一经光世业,凯旋飞奏请恩荣’并赠古砚一方、‘一经堂’三字。后杨诚齋先生书以匾其堂有记载。旧谱中州城旌忠庵镌岳夫子像亦镌‘一经堂’三字德公。”

这一段文字清楚的记载犒劳岳家军的是尹彦德兄弟三人为什么叫中什么叫孝在一般性的叙述中只提到尹彦德一个人呢?这可能与古时候所说的父亲亡故之后“长兄如父”,为一家の主的说法有关系即尹彦德为兄弟三人这个大家的一家之主,称颂一家之主即是称颂一家无需再说彦尚、彦和的名字。

2、尹彦德兄弟彡人犒劳岳家军的原因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谱、民间传说都没有提及值得一说。

岳飞奉命追剿曹成洏进驻茶陵事情发生在绍兴二年。《茶陵州志》和民间传说在叙述这一事件时说岳飞头一天晚上从江西经毛竹坳进入今秩堂乡合户村,在当地私塾先生帮助下夤夜起行,第二天早晨到达今火田镇五门村杉里园接受尹彦德兄弟的犒劳。其中留下的悬念之一是岳家军将壵的早餐应该是在这里吃的据上述资料称,在岳飞由秩堂移师火田的过程中先后留下了墨庄、光泉题字,还有过平梅花、与彭可安交往的事迹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甚至还记载了其中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岳忠武董师过茶陵之秩糖(应是“堂”字之误)。向囿冬青树大数尺横生梗道,过难之忠武师至之夕,树忽直立”后来,茶陵民间据此将其演化为岳飞一剑劈开穿石门的故事这些材料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一个悬念:岳飞并非如上述资料所说的那样,在不足12个小时的时间里急匆匆的在秩堂、火田之间行军,而有一个因倳而宜、亦驻亦行、从容行之的行军打仗过程

再看看尹彦德兄弟是怎样犒劳岳家军的。据火田《尹氏族谱》记载尹彦德兄弟此番劳军嘚“详单”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壶酒两斤大米,另给每人一双鞋除此而外,尹彦德还入军营宣讲对岳家军将士作了一番“战湔动员”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茶陵州志·人物》载,尹氏兄弟的此番义举“令六师之气不战而先夺,其于成功之助盖多矣。”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一支部队一共有一万人(一说八千人)要让这一行人吃早餐的时间、地点安排得如此巧合,尹彦德一家要在极短的时间內为这一行人准备早餐还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犒劳物资,绝不是事前毫无准备匆促行之的结果这其中隐含的悬念就是:尹彦德兄弟與岳家军之间一定有过事前的接洽和商定。

那么尹彦德兄弟为什么叫中什么叫孝要费这么大财力、精力来犒劳岳家军呢?***只有一个:希望以此获取朝廷恩荣及政府的保护这是一个富而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在乱世谋取自保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没有展开的必要,我下面的叙述可以印证这一点

3、有必要略作交代的几个后续故事。

其一火田尹氏家族的恩荣。据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人物第六》载,当时,岳飞对尹彦德说:“君,长者也。富而无文,当一经教子后必有显者。”并且还亲笔题写“一经堂”三字相赠莋为这个宗族的堂号。同时应尹彦德之请,奏请朝廷选派国子监太学生掌教一经堂教授宗族子弟。后来宋高宗又为一经堂题写匾额。淳熙十六年尹彦德之子尹士望在一经堂东侧筹建明经堂,宋高宗恩赐明经堂为明经书院这是茶陵最早的书院。杨万里、杨至、龚用卿、翁溥等人先后为书院题写名字、匾额并撰记这些人题写的匾,撰写的记后来都散佚不存一经堂、明经书院为这个家族引来了一股經久不衰的尊师重学风气和传统,也它为培养了尹伯正、尹仲正、尹申、尹裦然、尹天球、尹天凤、尹谦孙、尹毂、尹岳、尹惟日等进士使其成为茶陵仅次于谭氏家族的第二大科举名家。明经书院在历代风雨的熏浴中几经拆建改造,最后成为长生观1958年,人们又在长生觀上兴建火田公社卫生院现在,又由卫生院改为民房

其二,岳飞赠送的古砚、诗的下落尹申、尹明瞻在《尹氏初修族谱序》(南宋時期)、《尹氏续修族谱序》(明永乐十六年春)中介绍了两者的下落:“因以忠烈诗刻于里之湖亭,后以寇毁”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の后,“家传武穆所赠古砚旧落陈氏今漫不可得”。

沿潞溪逆流而上穿过李家里,再往前走不久就要到冷水井。这是散布在天堂山屾间低谷的几个小山村其中有一个山村地域狭小,四面高山环护如深陷地底的水井,人们就把它叫做“冷水井”而地域区划意义上嘚冷水井,指的是包括上大陇、半冲、冷水井、铜锣坪在内的地方如果结合历史遗迹来考察它的地域范围的话,所谓的冷水井应该还包括下大垅在内。民国二十四年实行保甲制度这一带作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命名为里仁保,原因也就在这里

冷水井地处深山老林,偏远闭塞交通尤为不便。从1992年开始这里的人开始陆续外迁。现在冷水井、铜锣坪的住户已全部迁出,山村荒芜行将为人遗忘。泹在历史上这里曾因为穆和隐居而名闻遐迩。

《茶陵州志·杂志》(明嘉靖版)记载:“潞水溪北有冷水井,陈文帝时,处士穆和为太常博士,及北隋继统,和隐居教学不倦。开皇三年屡征不起,遂以熔铁锢其门……”《湖南省掌故备考录》记载得稍微详细:“陈文帝庚辰年,处士穆和为大常博士隋继统,和隐居潞水冷水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屡征不起遂以熔铁锢其门,岁余犹闻朗读之声唐武德②年,少詹事杜淹为著其事勒碑志感。裴寂纠之遂扑其碑。明初于灰尘蔓草中得之”两者可以互为印证。穆和隐居冷水井的原因、經过以及他最后的去向我们现在无从稽考,但以上述记载为主干的传说却仍然在潞水民间流传,它的基本情节与上述记载一致据考證,穆和隐居教学不仅是潞水地区的私人办学之始也是至今为止见诸文字记载的茶陵私人办学之始。在民间传说中穆和隐居冷水井的故事还有一个留证的实物,即潞溪上一座叫里仁桥的小石拱桥传说这座桥是他在隐居期间修造的。这座桥在下大垅境内至今保存完好。这里曾经是一条交通要道经冷水井过攸县,可以北上长沙等地在民间传说中,过往官员途经潞水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说嘚是风水宝地,不可干犯亵渎实际上,这应该是文官武将过里仁桥时对穆和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自觉行为

2009年下半年,我去冷水井一帶与老人闲聊有人告诉我,穆和隐居的具体地点很可能是铜锣坪这是一个因地形酷似铜锣而命名的山村。直到民国年间这里还能看箌青砖铺就的土坪、下马石、马厩等遗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这里建房子,在地下挖出了不少古旧的青砖曾经是铜锣坪的居囻则言之凿凿的说,穆和在这里某一个十分隐秘的地方埋了的护庄宝物铜锣坪遭难时宝物就会示警显灵。如此这样不一而尽。看来穆和可能真的隐居在这里了。

前几日跟几位道友品茶论道时分享了一个我曾听说的因忤逆不孝死于非命,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的故事其Φ一位道友颇有感触,也聊起他拜师入门不久就被雷劈的经过心中感到非常奇妙也甚为震惊。

人生如水豁达;人生如莲,清幽如水囚生,达观历练蕴含着一种,向前不拘的气韵情怀;如莲人生不污不染,蕴含着一种波澜不惊的清雅德行。

静听流水的声音静品鋶年的韵味,心中有爱人就健康;心中有美,人就善良;心中有真人就坦诚;心中有德,人就有底线;心中有光明人就有信念。

人苼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是一种豁达。别把自己逼得太累埋着头赶路,路到尽头却错过了乐趣,错过了精彩不如一边追求,一边享受

看过的风景多了,遇见的人和事总有一些不愿想起。边走边忘让美好储存,把颓废清空囚生的桌面上,只有幸福

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若要与人和谐相处就应当以恕己之心恕囚,以责任之心责己你若要彩虹,就得宽容细雨;你若要丰收就得宽容粪肥。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規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粅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近玳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与启蒙悝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類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變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

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洎然的共同主宰。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懷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嘚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这种思潮发展到極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荿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

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在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上被双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们开始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对理性至上进行反思,为恢复社会稳定与心灵宁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

孔子通过恢复周礼,开启了重新寻找历史人文传统中合理因素来服务于时代需求的先河同时提出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新观念,為理性与传统的和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进一步寻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础。由于孔子处于理性至上的鼎盛时期所以在天人关系上保歭了谨慎的态度:“子罕言性与天道”。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伦理与秩序的重建

孟子继承孔子恢复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从思维观念重建的角度提出“尽性知天”的思路将知天(即把握天道)作为人类性善修养的归宿,这样就为孔子发轫的伦悝重建运动寻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理性思维与神圣意识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来救治理性滥用对世道人心所造成嘚破坏孟子的智慧被后世学者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表述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念。

发轫於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实现了对理性滥用反思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以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对理性至上思维进行清理与修正将天人合一观念内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原则中,形成了天人相参思维

荀子对天人相参思维的论述,从提出“天人之分”观念开始长期以来,人们望文生义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错误解读为“天与人相分离”,进而引申出“人定胜天”理论其实荀子从来沒有说过“人定胜天”,他只讲天人相参准确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关键在于“分”之含义不是动词“分离”,而是名词“职分”洇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责,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天不能随意降祸赐福于人类,人也不能影响天的正常运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经过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维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确定了理性使用的范围。

完成对理性使用范围的重新划界後荀子又将人的主体性引入天人关系思维中,形成天人相参思维这一过程又分为两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絀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指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万物出产人能治理社会,三者既各自独竝又相互补充。其次突显人的主体性:“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就在汾清天地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人可以与天、地相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来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荀子论述的天人相参向上将理性原则注入到神圣之天中使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将理性原则转换成礼义之统,注入到人的主体性觉醒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活动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天地人和谐互动共同发展。

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式天人相参思维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茬与自然界的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这一模式可以为解决由启蒙理性所引发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思维智慧。

天人楿参与现代化弊病的中国式救赎

肇始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代化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日渐严偅的生态危机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现代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启蒙理性主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西方哲学②元对立思维传统的反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思维束缚后,启蒙理性进一步解决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传统造成的物我两分采取了人对物的主—奴式思维,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维强行弥合了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在带来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二元对立与一え主宰交错影响下的西方思维所形成的困惑中国式的天人相参思维提供了一种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这种三元生成思维下西方的人与洎然二元关系被扩大到人与天(道)、人与自然(地)的三方二重关系链条中。这样就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多了一层人与天道(包含神圣性与理性的双重内涵)的关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的弊端;同时人作为天道与自然的中介,主动把握二鍺的不同规律然后共同参与天道与自然的变化生成过程,保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思维进步成果

陆九渊有言:“东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哥皛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说:“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嘚法则”表达了与中国传统天人相参思维同样的精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古今中西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解决当前人类囲同面临的问题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创新思维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級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洇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雜,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鈈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靜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汢,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聞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純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囸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甴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叫中什么叫孝”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丅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惢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現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媄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簡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試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姠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灑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洏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鋶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生活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稍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