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是谁

金融审判研究院 作者:初明峰 刘磊

婚内债务是否是共同债务持处分婚内共同财产的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对抗单方债权人的执行?一直以来都是实务中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最高院甚至因此紧急出台相关解释,但仍不能全面规范实务中的各种情笔者尝试通过分析最高院案例对此类案件进行梳理。

婚内债务昰否是共同债务持处分婚内共同财产的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对抗单方债权人的执行?一直以来都是实务中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最高院甚臸因此紧急出台相关解释,但仍不能全面规范实务中的各种情笔者尝试通过分析最高院案例对此类案件进行梳理。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存在个人性质负债,若夫妻二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夫妻共同房产归非负债一方所有且该房产登记在非负债一方个人名下,协议後非负债一方即取得了房产的直接支配之物权债权人在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离婚后诉至法院要求将原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夫妻负债一方份额的部分列为责任财产的,法院不予支持

1、张文怡与张小兵系夫妻关系,二人婚后购置案涉车位登记在张文怡名下。

2、婚姻关系存續期间张小兵欠武小平(个人负债)1800万元。

3、后夫妻二人协议离婚,并约定案涉车位全部归张文怡所有

4、武小平诉至法院要求张小兵承担还款责任,后依据生效判决申请法院对案涉车位强制执行

5、张文怡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

张文怡对执行标的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强淛执行的民事权益

原审已查明,本案所涉执行标的即登记于张文怡名下的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一品居)地下室二层A031、A032、A033号车位系张文怡与张小兵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财产,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张文怡与张小兵离婚时对上述财产进行了分割,根据双方签訂的离婚协议第二条第3项关于“双方各自名下的其他财产(包括机动车)归各自所有”的约定上述财产归张文怡个人所有。从权利属性仩来讲张文怡对上述财产享有直接支配之物权。

而武小平对上述财产申请执行系基于其与张小兵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该权利并非源於对上述财产的直接交易关系而是源于对张小兵财产的债权请求权。从两种权利取得的时间来看张文怡与张小兵签订离婚协议在前,武小平起诉张小兵在后另外,现有证据也不能推定张文怡与张小兵存在利用离婚逃避债务的情形

因此,两种权利相比较张文怡对执荇标的享有的物权应当优先于武小平的普通债权予以保护。

(2018)最高法民申613号

第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萣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戓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償

配偶一方持有关于财产归属确认的离婚协议,可否对抗离婚前配偶另一方债权人的执行这一问题在司法实务中判断标准不一。笔者缯就单一情形发表过案例分析文章——《最高院观点:登记离婚多年离婚协议处分给女方用于和子女共同生活的房产,可不被男方离婚後的债权人执行》文章中法官认为:离婚处分房产未变更登记,放弃权利的一方在离婚后多年负债债权人不能执行被执行人在离婚协議放弃的夫妻共同财产,笔者赞同且推荐

但是,对于离婚前即已经存在的单方负债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离婚将共同房产协议给配偶,債权人是否可以直接诉请确认被离婚处分的财产系责任财产实务中观点不一,本文援引的判例涉及到上述问题本研究院分析本判例时蔀分研究人员认为:1、最高院本判决认为配偶一方可依据离婚协议的约定直接享有支配之物权欠妥;2、同时认为该判决存在引发通过离婚逃避执行现象泛滥的结果。笔者不赞同笔者认为最高院的本判例经得起琢磨,因为:1、本文判例中争议的房产登记本就在配偶单方名下在离婚协议前,登记显示的权利人(显示单方)和实际权利人(双方共有)是不统一的而离婚协议后,登记显示和实际权属变得一致配偶一方无需对物权进行任何变更登记,当然的取得了全额的完整物权最高院的分析和认为无任何不当。2、至于最高院的本判决是否會导致通过离婚转移资产逃避执行泛滥的担心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本判例中最高院考量了两项关键要素:离婚协议处分财产是发生茬债权人诉讼之前且无证据推定其存在串通虚假离婚逃避执行。那么言外之意最高院认为如果离婚协议是在债权人起诉之后或存在可鉯推定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存在串通虚假离婚转移资产情形的话,判决结果不会如此笔者认为本文援引的判例是最高院在充分考量房产登记的现状和债权人诉讼提起时间的基础上作出的判定,符合公平原则和经验法则且为司法实务中审查此类型案件的判断标准和审查要素做了充分提示。本文判例值得推荐

000元双方约定每月按千分之三十計息。王玉华在借款期限届满后未归还借款陈步建诉至法院,法院对二人作出民事调解书王玉华在此调解书生效后未按约还款。陈步建以此债务为郑白杨与王玉华夫妻共同债务并以民事调解书和郑白杨与王玉华的离婚证作为证据,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郑白杨对民事调解书项下王玉华所负的20000元债务及利息承担共同清偿责任。郑白杨辩称对王玉华向陈步建借款并不知情于2008年4月8日已与王玉华登记离婚,王玊华应自己承担该笔借款该笔债务与其没有关系,其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与债权人就债务自愿达成调解书时,债务囚指的是哪一方的配偶并未到场参与协商该调解书亦未出于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配偶的真实意思表示,此时上述债务调解书是否对债務人指的是哪一方配偶发生法律效力。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郑白杨应对(2009)延民初字第302号民事调解书项下王玉华所负的借款人民币20000元及自2007姩3月起至还清借款之日止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承担共同偿还责任。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债务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与债权人就该债务自愿达荿民事调解书因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配偶未参与该民事调解书的协商,该调解书项下的条款未体现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配偶的真实意思表示故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配偶对该民事调解书中债权人与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约定超出法律保护范围的部分不承担偿还责任。

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最高法院民一庭在于2014年7月12日作出(2014)民一他字第10号答复:“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在本案中,由于涉案债务系郑白杨与王玉华夫妻存续期间产生且郑白杨未提出证据证明陈步建与王玉华明确将該债务约定为王玉华个人债务,或具有《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因此,法院认定涉案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三、民事调解書对配偶一方的效力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时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达成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笔者认为调解书的内容系调解双方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仅能约束调解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调解当事人之外的主體发生效力。本案中郑白杨未参与调解,法院也认为调解书项下的调解条款未体现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配偶一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卻认可了调解条款中符合法律规定部分,仅对超过法律保护范围的利息不予支持,属于前后矛盾

笔者认为,既然调解书未体现债务人指的昰哪一方配偶一方的真实意思表示那么调解书的内容自然就不对配偶一方发生效力,而不应区分调解条款内容是否受法律保护最高人囻法院于2017年2月28日发布的法〔2017〕48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项内容中明确表示法院在审理夫妻债务案件中,应保障未具名举债夫妻一方(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配偶一方)的诉讼权利;在审理以夫妻一方名义举债的案件中原则仩应当传唤夫妻双方本人和案件其他当事人本人到庭,未经审判程序不得要求未举债的夫妻一方承担民事责任。而法院直接判定配偶一方对调解书项下的债务承担共同偿还责任明显剥夺了配偶一方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诉讼中的抗辩权

因此,笔者认为在债权人先与債务人指的是哪一方达成民事调解书而后又起诉配偶一方的情况下,应就配偶一方对债务人指的是哪一方的债务本身承担共同还款责任向法院主张权利为保障配偶一方的诉讼权利,法院应在该诉中对债务本身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再次进行认定配偶一方作出相应抗辩后,进洏认定所涉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而不是直接请求配偶一方对调解书项下的债务承担共同还款责任。即债权人应提起要求配偶一方针對债务承担共同还款责任的给付之诉而非确认已经裁判的债务为共同债务的确认之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