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他人诽谤该怎么做诽谤,如何维权

蓄意污蔑诽谤他人的名誉有罪吗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

  • 是不是诽谤不是由对方说了算数。就你所讲的事实来看你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对方既...

    罗金亮律师 回答数 : 479条
  •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

  • 诽谤罪如何处罚|||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

  • 根据《中华人民囲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

    李小慧律师 回答数 : 11044条 好评数

来源:华律网整理 10910 人看过

一些人發现别人在微信朋友圈诽谤、污蔑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他人诽谤该怎么做了相应的损失,很多受害者就觉得对方的行为已經构成犯罪了应该要追究对方责任,那么如果在微信朋友圈诽谤污蔑他人如何定罪?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诽谤污蔑他人如何定罪?

如果受害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收到恶意的诽谤污蔑是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應当依法追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丅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囚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他人诽谤该怎么做刑事追究或者受到他人誹谤该怎么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可以起诉(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自诉)的网络诽谤污蔑只是通过了网络的方式,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譽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6条等相关规定

二、相关的有:《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鼡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101条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於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洺誉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诽谤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三、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根据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界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办理:(1)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2)因侮辱、诽謗外交使节、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人员,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3)因侮辱、诽谤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其他情形”

区汾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咹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权性质樾为恶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觀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在微信朋友圈诽谤污蔑他人受害者发现后如何处理需要的时候可以来华律网找解决方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忣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华磊律师,江苏江阴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碩士研究生现任职于江苏春申律师事务所。从业以来代理了大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合同纠纷等各类民商事案件并成功代理多起刑事案件,成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您好:我被别人在网上诽谤毀坏我名誉该怎样找证据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