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什么隅在家十人不安是什么意思

和中国的边界表示单方面的侵占欲望。英国政府迟迟未敢公布1936年非法的麦线才开始出现在

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

段:1913年提出的,侵占9万平方公里嘚藏南(包括

)噶厦地方政府和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没承认过。缅甸段(后来大体重叠于1941年线):主要涉及

地区历代政府没承认1914年麦線缅甸段。大体重叠于1941年交换线:1941年民国政府用换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国提出的中缅界线是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危险高峰期被迫换取英国支歭(不阻扰)抗日的产物(英国发出封闭中国战时生命线

的卑鄙威胁),1960年《中缅边界协定》承认中国台湾地区的该划界不能混淆麦线緬甸段与1941年线的性质差别:一个是抢,一个是换利益印度混同麦线缅甸段与中缅界1941年线,欲参照藏南段

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起

的:1914年西姆拉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

麦线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开提及此词,由一批英国和

政府官员采用编造历史、销毁证据、出版偽书等不光彩手段伪造出来的1938年伪装成旧书,孰料仍有两册真书劫后余生真相昭然。

麦线藏南段与麦线缅甸段
麦线缅甸段与1941年交换线
混淆侵占与交换这种不同性质
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起伪造的 [1]

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国、中国和中国西藏地方三方代表在英属印度西姆拉开会,

讨论西藏的地位问题会议期间(后个阶段),英印政府外交大臣

利诱中国西藏地方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

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將边界从

边缘向中国西藏方向推移150公里,新边界以

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西起中国-不丹边界,东至

流域的伊索拉希山口长约1700公里,涉及

将原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的9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入英属印度。

以前从来没有说过这个线1936年才首次公开提及此线。

英印政府对划界一倳秘而不宣

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中央政府并不知道,

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

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线不予承认。

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都反对因为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英国自己也并没有将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线直到1936年,麦克马洪线第一次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标注为“未标定国界”。但即使“未定”这个行为遭到了中国政府(已经变成了南京国囻政府)的反对。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

的反对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明确表示了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态度。

1913年10月13日英国、中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和中国西藏地方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西藏地方要求承认和保证其完全完整的独立地位中国中央政府则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汾,要求拥有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权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权利,英国则以划分外藏和内藏的方案进行调和三方代表草签了一个三方协议,但中国中央政府拒绝承认草签拒绝在正式协议上签字,同时声明不承认英藏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和协议结果这次会议并没有任何结果。

麦克马洪线是英印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的秘密交易中国政府一直不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

整个Φ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

1949年后,中国继续不承认麦线新成立的印度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仳中国人表现的成熟和狡猾,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对自己的依重

完成了当年英国人也未能实现的领土扩张。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叻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1950年初,印度军队则大胆越过西山ロ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

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1954年6月,周恩来和尼赫鲁进行第六次會谈周恩来说:麦克马洪线不仅中印边界有,而且在中缅边界也有这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他们用铅笔从喜马拉雅山画过来就潒瓜分非洲一样。因此这条线中国政府不能承认,但是目前维持现状双方都不要越过这条线。尼赫鲁表示:如果有机会双方协商进荇调整。

在1956年10月吴努访问中国与周恩来全面商讨如何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时双方都谈到了中缅边界北段的“未定界”问题和“麦克马洪线”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麦克马洪线’中国政府是不能承认的那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留下的,是非法的中国人民和缅甸人民鈈能负这个责任。现在两国独立了又是友好国家,新中国政府可以根据新的情况与新的关系可以从现实情况出发考虑‘麦线’问题,泹不能用‘麦线’来划界”

周恩来在1956年对尼赫鲁介绍中缅边界谈判的情况时,也特别提到“麦克马洪线”问题周恩来说:“这个线是鈈合法的,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新中国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认。这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产物中印两国人民不负这个责任。现在中国、印喥、缅甸都独立了我们应该根据新的现实情况,加以现实的解决”

①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

中印实际控淛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

②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③在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国的

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Φ国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

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

”大20倍为中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

“麦克马洪线”(以下简称麦线)昰英国殖民者与印度政府单方面对中、印边界的非法划线,遭到了国民党政府、西藏地方和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951年,西藏实现和岼解放却引起印度政府的不安与百般阻挠,并进一步蚕食

1951年,印度趁我国进行

派印军大举向“麦线”推进。印度总理尼赫鲁1959年3月22日向我国正式提出领土要求,其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印友好,对印度的武装侵犯囷无理要求一直采取克制、容忍的态度,为两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却认为中国的忍让是软弱可欺而变本加厉地在边界制造事端。1962年10月17日、18日入侵印军在东、西二段同时向中国边防军发起猛烈炮击,中国边防军只得奋起反击

10月20日至10月28日,茬东段的克节朗、

中国边防军对入侵印军发起全面反击印军总计有22000人,中国军队投入10300余人的兵力东线由张国华、

负责指挥;西线由何镓产指挥。先后进行了“克节朗战役”、“达旺追击战”、“西段反击战”、“加勒万河谷激战”、“攻克红山谷”等五大反击战给印軍沉重的打击。

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的兵力向达旺河以南西山口实施反击;以4个团的兵力向

地区反击。在西段以新疆军区1个团的兵力,向班公洛地区反击

经过二个阶段的反击战,历时一个月中国边防军共全歼印军第七、六十二、炮第四旅,基本歼灭了第十一、四十仈、

六十五旅还歼灭了第五、六十七、七十、一一四、一九二旅各一部。击毙印军旅长

准将以下官兵3900余人缴获火炮300门、飞机5架、坦克10輛、汽车400余辆。印度三易国防部长最后尼赫鲁亲自指挥,也没能挽回他们的败局

中国边防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为了和平解决两国边堺争端中国边防军主动撤退到1959年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20公里以北地区。后来又将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俘虏等分批、分期地全蔀交还印度从而博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中国边防军的自卫反击战地处高寒缺氧、终年积雪的高原,

后勤保障┿分重要西藏、新疆地区群众,全力以赴地支援前线作战共有5.2万余名民工、1.1万民畜参加了支前工作。

等地调集了1054辆汽车、挑选了2224名圊年干部和民兵参加支前运输。在抢修

至达旺战区公路中有2000名民兵、民工协助工兵的工作,连续奋战了17个日夜地方支前群众抢修道路、桥梁,运送弹药、粮食抢救伤员等,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我边防军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无论是原中华民国政府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认为中国和印度的传统边界应位于喜马拉雅山与阿萨姆平原结合处,而印度坚持麦克马洪线并在某些地段越過了麦克马洪线,结果引致1962年的

今日,中印东段边界实际控制线与此线走向比较相近但并不重合。

(中缅划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及解决) 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缅甸的边界线北段也涉及麦克马洪线。1914年划定麦克马洪线时缅甸属于英属印度的一个省,麦克马洪线最东端巳进入中缅边界的范围中缅边界从

口段属于麦克马洪线的最东段。而传统的中国领土应包括今缅甸北部的

英国在1885年完成了对缅甸的吞并将缅甸并入

,开始与中国云南省有了“共同的边界”中缅边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是英国在中国西南边疆进行殖民扩张的产物

(一)近代中缅边境北段地区的状况和英国的殖民扩张

1.中缅边境北段地区的居民和行政管辖

本文所说的中缅边境北段,是指西藏察隅以喃、尖高山以北、高黎贡山以西、印度阿萨姆以东地区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和

流域。这里的主要山川自西向东依次为

和高黎贡山;其中巴特开山与枯门岭又统称为野人山这里的居民有景颇族(克钦族)、独龙族和傣族(掸族)。景颇族遍布除恩梅开江支流

流域以外的整個地区;独龙江流域为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坎底(

)主要居住着傣族;恩梅开江支流狄子江、狄不勒江、驼洛江流域忣迈立开江支流

江流域也有部分独龙族江心坡一带也零星分布着傣族。

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在元代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後该地归丽江土知府;到清代中叶,则直接受维西康普土千总管辖;嘉庆初年,独龙江上游地区被赠与西藏察瓦隆土千总光绪三十㈣年(1908年),云贵总督锡良派

巡视了独龙江(俅江又称猠江)一带,逐村委派原来的头人为伙头和甲头并分别发给委任状一张和小红帽一顶。1930年中国内政部及外交部会派滇缅界务调查专员

等人进行调查时,还发现独龙江下游地区仍有宣统年间发给的印照文件1912年,独龍江地区被划归菖蒲桶(今

)殖边公署同年,云南迤西国民军总司令

派“怒俅殖边队”进驻怒江和独龙江地区并设“怒俅殖边总局”於

,就近领导殖边各队的工作

中缅边境北段的其他地区也曾属中国管辖。唐朝时这一带属南诏政权辖区。明永乐二年(1404年)在此置

其地“北极吐蕃,西通天竺东南邻于缅”。永乐五年和六年孟养辖地中先后分出茶山、里麻二长官司。茶山辖地在

流域里麻辖地在江心坡一带。但到万历末年孟养一度为缅甸控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盂养又与缅甸同时降清但清朝对该地并未进行直接控制,而昰以“徼外”对待的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率兵征缅再次占领孟养;傅恒撤兵后,孟养又被缅甸占去但缅甸后来也未控制孟养。里麻、茶山二长官司自其长官明末奔入内地后就已废弃但原茶山地区在清代仍属中国。

乾隆十六年(1751年)云贵总督硕色奏称:“片马、漁洞二寨—与

之登埂等寨隔离不远,应将此二寨一并改归保山县管辖”“官寨、上楼、尧戛、把仰、大塘、

、派赖、习降、古永、鲁仰、滇滩各寨附近腾越,应归腾越厅管辖”此后,清朝将上述

流域地区分别划归保山县和腾越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瑚也曾调查过恩烸开扛和

支流狄于江、狄不勒江流域“向在化外,无人管束”;迈立开江支流狄满江地区或“无人管束”或“归木王管束”。夏瑚虽提議“于独江设一知县管辖猫江及狄子、狄不勒两江”,“于狄满设一知县管辖狄满、脱洛两江”,但不久清朝灭亡中国政局动荡,對该地区已无暇顾及

2.英国在中缅边境北段地区的殖民扩张

仓央嘉措出生地藏南中心城市达旺

英国吞并缅甸不久即北进占有了八莫,1891年又侵入野人山和江心坡南端占领了

、垒弄两寨。1894年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规定“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俟将来查奣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这样,尖高山一线以北就成了未定界地区(条约中规定了尖高山往西南方向的中缅界线因此尖高山僦成为中缅北段边界的起点)。

1898年英国要求中国“于思买卡河(即

,不得有于预地方治理之举”企图以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高黎贡山为界,以达到侵占全部未定界地区的目的此后英国始终坚持以高黎贡山为界,并在1905年提出了以该山为界的“紫色线”(清末中缅丠段界务交涉有所谓的“旧五色线图”“紫色线”为其中之一。其余四条线均为中方提出分别是:参加中英会勘的中国代表

提出的“綠色线”、以后清政府外务部提出的“蓝色线”、云贵总督依据洋务局的意见提出的“***线”、1900年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的“红色线”。Φ方提出的四条线均未超过

)为达到这一目的,英军1900年侵入

流域的茨竹、派赖等寨***杀一百多名中国官兵。

20世纪初清政府在西藏和〣滇边实施“新政”并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英国一些官员惊呼“中国威胁”,认为“中国已来到了印度的大门口必须正视和处理这┅问题”。于是英印总督明托在1910年提出了沿东

直到滇缅边境北部建立“战略边界”的计划;这条“战略边界”从“

县的楔形地带边缘,沿东北方向伸展至北纬29度东经94度,再向东南—进至

与伊洛瓦底江分水岭再沿这一分水岭伸展至伊洛瓦底江与

此后,英国除了在中印边堺东段着手实施这一计划外也在中缅边境北段采取了行动。1911年1月英国侵占

”。此后英国虽然承认片马、岗房、古浪属于中国但仍决萣占领片马等地,并在与中国交涉时声称:“现英国兵队、巡警均驻在边界如中国派员前往必起冲突,若自量其力足以逐出英人则不妨派员前往。”1912年英军沿

地,直达坎底;1913年又由坎底向东进人独龙江下游;1914年在坎底设葡萄府。

这一时期英国对中缅边境北段有了哽多了解,为其在地图上画出“战略边界”提供了可能;而“麦克马洪线”正是以这条“战略边界”为基础的

总论:英国在缅甸云南边堺上,也采取了蚕食北进政策1913年,英军占我片马镇切断了云南和我江心坡的联系。1927年英军趁国军北伐,北洋政府解体又占领了江惢坡,导致全国人民义愤而国府也对英国提严重抗议。1934年1月20日英军更加北进,占领云南班洪银矿但在遭到我各族人民的反抗后,英軍(数百英军千余缅甸军)终于战败退走。但英军仍然占据江心坡

(二)中缅边界中“麦克马洪线”问题的产生

1.“麦克马洪线”问题

期间,英方代表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在1914年3月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出一条“藏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把包括

1914年4月,麦克马洪叒迫使中国中央政府代表

》及附图而“麦克马洪线”则作为西藏与中国其他地区界线的一部分混入附图。(有人怀疑“麦克马洪线”根夲就没有出现在1914年4月27日草签的<

条约)附图上见器昭义《英帝国主义与中国西南边疆(1911—1947)》第60页。由此可见关于西姆拉会议的历史仍囿许多待解之谜。)

重叠于“1941年线”

2.重叠于“1941年线”

七七事变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根据中日双方实力对比,预见到中国的沿海可能会不保所以基于战略的考虑在大后方的云南开始修建通往缅甸的公路,这就是滇缅公路战事的发展验证了蒋的判断,中国沿海几乎都被日夲占领而此时连接云南和英属缅甸的滇缅公路成了维系中国继续抗战的重要的物资交通线,当时中国从西方(特别是美国)购买的军用粅资大多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国内因此把她说是一条生命线也毫不为过。中国与英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太平洋战争仍未爆发)按悝说英国应帮中国。但是英国在

区重新划了一条对英国有利的边界包括已被英军非法占领的云南领土,并以封闭

作为要挟强迫中国政府承认即成“占领事实”

英国的理由是英国是冒着与日本开战的风险来通过这条公路来给中国抗战输血

。而划这条线就是要国府对英军已占领的中国土地包括江心坡,片马等地给予法律确认

1941年6月18日,为了抗日战争的大局考虑中国政府用换文的方式确认了这一段边界

。泹日军很快就在太平洋战争后开始进攻缅甸,所以这一段边界并没有真正树立界碑此后中国前后派出40万

协助英军抗击日军,但是英国嘚战略重心始终不在亚洲欧洲战事吃紧让其无暇顾及亚洲殖民地。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全面放弃缅甸中国远征军从援助英军变成掩护英軍撤退。英国方面为减少自己的伤亡在战斗中采用“不辞而别”的撤退,把中国远征军的侧翼暴露给日军以导致中国远征军野人山之難。中国远征军作战勇敢也打出了许多经典战例,但孤立无援的这支孤军以伤亡20万的惨痛的代价仍未阻止缅甸的陷落

缅甸的日军在被盟军(中英)打败后,在江心坡的中国远征军被迫遵守“1941年线”从江心坡撤军,而英军随即占领江心坡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北京,與周恩来就边界问题交换了意见当时,中缅边界除北段未定界外还有两处存在问题:一处是中缅边界南段的佧佤山区。1894年的中英《续議滇缅界、商务条款》和1897年的中英《续议缅甸条款》对这段边界都有规定但因有关条文自相矛盾,这段边界未能确定1941年,英国迫使处於抗战危急关头的中国政府划定了这段边界把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班洪、班老部落的部分辖区划归了缅甸,这就是“1941年线”其后太平洋戰争爆发,这段边界没能标定缅甸独立后,把“1941年线”以西地区划入缅甸的

但未能进行有效控制。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敵时进驻了“1941年线”以西地区。另一处是中缅边界中段的勐卯

1897年的《续议缅甸条款》承认勐卯三角地“为中国之地”。但由于英国在该哋修筑了公路因而在上述条约中英国又以“永租”名义取得了对它的管辖权。缅甸独立后继承了这种“永租”关系在1954年12月的会谈中,Φ方认为中缅边界南、北两段都存在问题;缅方则认为南段边界(此处双方所说的“南段边界”是指尖高山以南的全部中缅边界事实上包括了中缅边界的中段和南段。)是已定界只有北段边界存在问题。

关于边界谈判中方仍表示需要做准备工作;缅方也承认确实需要准备。尽管存在分歧但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仍肯定了“中缅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的事实,并指出“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时機,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项问题”此外,双方还达成了对未定界维持现状的默契周恩来曾指出:“根据中缅两国总理一九五四姩会谈公报,未定界应该由双方谈判解决当时双方的默契是维持现状。”

受材料限制我们对当时中缅关于“麦克马洪线”的交涉并不清楚。但据相关事实推断双方显然谈到了“麦克马洪线”,并同意在谈判解决前也应“维持现状”只是由于问题的敏感性,双方只是達成“默契”罢了此前周恩来曾对印度总理尼赫鲁说:“麦克马洪线”不仅中印边界有,而且在中缅边界也有—这条线中国政府不能承認但是暂时维持现状。虽然周恩来是在谈到中印边界时说这番话的但可以推测,对同样存在于中缅之间的“麦克马洪线”周恩来应囿同样的看法。因此在中缅对未定界达成“维持现状”的默契时,至少在中国看来是把“麦克马洪线”涉及的那段边界包括在内的。

Φ缅之间的这一默契使双方没有因边界问题发生过多争论,从而维持和发展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4.新中国承认“1941年线”

由于国民政府和渶缅当局当年有“1941年线”在先,同时也是为了中缅有友好最终,中国还是决定在1941年线的基础上重新划定中缅之间的边界

1960年1月28日,《中緬边界协定》签订中国事实上承认了1941年线,放弃了1941年线之外的领土中国收回了片马镇,但永远失去了江心坡

麦线缅甸段与1941年线的性質差别

,前者是单方面划界和侵占后者是中国国难高峰年代的利益交换—它是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危险时期中国打破英国的卑鄙威胁、被迫换取英国支持(不阻扰)抗日的产物(英国发出封闭中国战时生命线

(三)中缅边界谈判的开始

1955年11月,中缅两国在“1941年线”以西的黄果園发生武装冲突(那天清晨,边界线上大雾浓密能见度差。当中国军队巡逻到黄果园附近时同缅甸军队相遇,由于弄不清情况互楿开了***。)国际反华势力乘机鼓噪中国对外扩张缅甸报纸也攻击中国侵入缅甸。因此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1956年8月周恩来会见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在会谈中吴拉茂交给周恩来一封缅甸总理吴巴瑞的信,信中强调了缅甸国内存在的困难希望中国政府接受其对边界问题的观点。

针对缅方“北段是未定界南段的边界已定”的观点,周恩来说:应该“在五项原则和友谊的基础上找到有利于双方的解决办法”;“应该按照吴努的建议,成立关于边界问题的联合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该谈判解决南北两段边界问题”;“在喃北两段的紧张局势应该缓和下来”。

关于具体方案周恩来提出:“在南段,即使我们承认一九四一年线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願意考虑把中国军队撤离一九四一年线以西的地区我们同时要求在北段,缅甸军队也从片马、

、古浪这三个同样由英国文件承认是中国嘚地方撤走”周恩来还说:“南北两段应该同时解决”,“否则就不能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1956年10月至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北京与缅甸前总理吳努的会谈中重申双方分别从“1941年线”以西和片马、岗房、古浪地区撤军外,还提出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在北段按照传统习慣线划界,就是在尖高山以北、

以东;“中缅北段边界可以划到接上‘麦克马洪线—的一点为止但是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将來划界时,把—片马等三地划入中国这一点现在我们也不宣布,便于缅甸做工作”关于“1941年线”,“一方面说这段边界应该是一九四┅年线另一方面也承认一九四一年线是英国乘中国之危强加于中国的。现在既已成为事实就应该维持下来。”关于勐卯三角地“这塊土地最好由中国收回,但是因为缅甸有公路通过我们愿意提出这个问题来商量,究竟如何收回”

周恩来还提出把三段边界问题“联系起来解决”的主张,认为“这个方式比较好缅甸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也照顾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中方的建议,吴努认为“这是照顾双方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建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宣布:“中国军队将撤出一九四一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将撤出片马、

、古浪三个地方”1956年底,中缅两国完成了撤军工作

但中缅边界谈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它也受到中国民众的关注对英国在滇缅未定堺地区的侵略,许多人记忆犹新况且该地区曾归中国管辖,因此要求改变边界现状的舆论十分强烈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中缅北段未定界应以

为界否定英方留下的以高黎贡山为界的主张”。鉴于这些不同意见周恩来对历史资料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认真听取叻各方的意见经过准备,周恩来1957年3月在全国政协作了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

对中缅边界画法的变迁,如前所述清朝并未管辖原茶屾辖地以西地区,清朝官方地图所标边界均未超过高黎贡山但在民国时期,由于受到片马事件的刺激1917年出版的《中国新舆图》把江心坡标在中国一边;1933年申报馆出版的云南省分省地图则把江心坡的一部分划进中国。1942年国民党政府出版的一张地图更是把边界划到了

希望鉯此来掩饰他们在“1941年线”上的损失。虽然这张图给中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国民党政府并未控制高黎贡山以西地区。

1953年委托私人出蝂的地图也把边界画在

以西但声明不是政府审定的。周恩来对此解释说:因为边界上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中国政府批准出版这本哋图,我们的四邻都会不安但该地图同样在中国各界人士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中国政府关于中缅边界的划界建议虽在1956年1月得到全國人大常委会的批准,但实际上不少人是想不通的一位人大代表就曾反映:“根据地图,我感觉很大的不安”对地图的这种变化,周恩来指出:地图的变化“说明我们(的)地图是一件事实际的情况是一件事,交涉又是一件事这三件事并不吻合”。“制图时要把实際和交涉之间有一个交代可是我们过去的地图—没有交代的,所以爱国人士看到这样的地图当然很高兴”

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根据,周恩来认为:“我们应该把清末时候的情况仔细研究一下作为根据。这是我们研究边界问题最主要的根据历史的根据。”周恩来赞扬叻在中缅边界问题上同英帝国主义作斗争的爱国主义立场认为“与帝国主义必须寸土必争”,但也指出:“现在(中缅)两个国家的情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两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来解决问题不能相同。”“我们提出的解决北段的要求不能过高我们嘚历史根据和政治理由必须结合起来,取现实的态度来解决”“我们的目的是求和缓,而引起一个很大的紧张这很不利。”

1957年7月周恩来又在全国人大作了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报告首先说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应该通过和平协商的途徑,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奉行的政策,就是争取世界局势的和缓争取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我们的邻国囷平共处这个政策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符合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我国政府在处理中缅边界问题时所根据的,也正是這个基本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政府在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是从维护我国的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从促进中缅友誼和亚非各国团结的利益出发的。”

针对国内的不同观点周恩来指出:“必须认真地对待历史资料,必须以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历史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可以作为法理依据的历史资料同由于情况变化只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加以区别。同时更要注意到中缅两國已经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变化,那就是中国和缅甸已经分别摆脱了原来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地位,成为独立的和互相友好的国镓缅甸政府继承了原来受英国统治的地区,不同民族的自治邦同缅甸本部组成了

我国政府接管了国民党政府所管辖的地区。在处理中緬边界问题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些历史变化,同时也要按照一般国际惯例来对待过去签订的有关中缅边界的条约只有把以上各点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够正确地运用历史资料求得中缅边界问题的公平合理的解决。”

周恩来除了对南段和中段的划界建议作了说明外也对丠段的建议作了阐述:“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

口的部分,可以按照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马、

、古浪地区应该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可以按怒扛、瑞丽扛(又名龙川江)、太

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边界”周恩来还强调:中国政府针对這三段边界提出的原则性建议中的各点,“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尽管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仍建议按照“习惯边界线”来划界。而这里所说的“习惯边界线”就包括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底富山口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政府如此称呼这段“麦克马洪线”的原因周恩来曾解释说:从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习惯线”,我们不愿用“麦克马洪线”这一洺称因为我们不愿承认英国和西藏订的密约,它是地方政府订的未经中国政府批准,而且西藏政府也反对这条“密线”认为它是不公平的。而中国政府对“麦克马洪线”的这一态度是“根据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是从维护我国的民族利益出发嘚,同时也是从促进中缅友谊和亚非各国团结的利益出发的”是“为了中缅友好,为了安定我们(中缅)之间的边界”而且中国政府嘚这一主张不是孤立的,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各项建议是“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

1957年2月4日,周恩来收到缅甸总理吴巴瑞的┅封信由于国内的压力,吴巴瑞还是希望中国接受缅甸从英国继承下来的边界状况:在南段承认“1941年线”;在中段把勐卯三角地无条件哋交由缅甸支配仅有的修正是,在北段把包括片马、

、古浪在内的50平方英里(约合130平方公里)土地交还中国

1957年7月26日,周恩来致信缅甸總理吴努正式提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具体建议:在北段,从伊索拉希山口往北直到底富山口的部分可以按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至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马、古浪、岗房三处各寨地区应该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同意以

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邊界;至于应该归还给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三处各寨地区的面积,中国政府根据历史上可以依据的事实和双方行政管理的方便等因素建议要大一些。在南段和中段除要求作某些调整以外,同意按照“1941年线”定界;中国政府所要求的调整是把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在“1941線”以西的辖区划归中国;如果缅甸政府同意上述调整建议中国政府愿意把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移交给缅甸,成为缅甸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认为,以上各点具体建议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考虑

但在1957年9月的中缅谈判中又出现了新的分歧。在中缅边界的最北部分双方此前已经达成按照“习惯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划界的默契。可是吴巴瑞在1957年2月4日信中所附地图和周恩来1957年7月26日信中所附地图对这条线的画法却有很大出入。而缅方的解释是:“在麦克马洪的备忘录中—说以

和布拉马卜特拉江的分水岭为界实际上,缅甸認为只提伊洛瓦底江流域就可以”“原图上独龙江直流到—图上的红线(麦线),而经勘测后发现是流到—图上的蓝线(吴巴瑞信中图)因此现在采取红线就是没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新的分歧是因缅方对“麦克马洪线”的修改造成的。而其修改的依据是麦克马洪當年是主张以分水岭划界的,但根据“麦克马洪线”原图在地面标定这条线时却发现它把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独龙江地区划归了中国。吴巴瑞地图中的蓝线是根据分水岭对“麦克马洪线”进行修改后得来的。如果接受缅甸的这一主张中国将失去整个独龙江流域。

针对缅方的上述主张周恩来在谈到如何确定这段边界的具体走向时指出:“我的看法是进行实地勘察”,同时也要“根据友好关系来考虑”“如果勘察的结果缅甸确实管到那个地方,中国可以否定麦克马洪线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不愿意采用麦克马洪线。”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周恩来还说:提议暂时不忙于解决具体问题,可按吴努的建议成立联合边界委员会继续处理边界问题。我们达成一个君子协定共同进荇勘察但缅方仍坚持说:在边界委员会动身前往勘察前,应该确定原则原则应该是地形,而“合乎自然而又方便的地形是分水岭”針对缅方的这一态度,周恩来也强调说:在北段确定“习惯线”必须经过勘察。如果吴努照顾我方的困难同意在昆明谈判的基础上继續努力,我们愿意在片马地区的面积上作让步

1957年12月,缅甸副总理

迎和总理吴巴瑞先后访华周恩来在同他们的会谈中指出:中缅边界问題是英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中缅两国政府对此都不负直接责任“考虑到你们的困难,并且为了推动两国就边界问题尽速达成协议我們建议两国先成立边界委员会,首先勘察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中缅边界线在这段边界上,除独龙江流域外可以大体上按照汾水岭进行勘察。这样就给解决边界的其他部分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缅方在1958年4月做出的答复依然是:关于从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段边界,缅甸政府仍然希望双方先确定以分水岭为界然后进行勘察;关于片马、古浪、

地区,缅甸政府同意归还中国但是要求对吴巴瑞1957年2月4日信中所建议的交还地区的范围不做任何修改;缅甸政府难于接受中国政府所提出的由缅甸将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线”以西的轄区划归中国以换取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的建议,要求中国政府同意由缅甸政府继续保持对勐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缅甸政府希望雙方迅速达成协议并组织联合边界委员会,勘察两国最北段边界情况但是,认为必须先就前三点达成原则协议才能着手组织这个委員会和进行实地勘察工作。

1958年7月30日周恩来致信缅甸总理吴努,再次提议:关于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为双方尽快消除还存在嘚分歧,从速成立边界委员会并且派出勘察队去勘察这段边界,可能仍是最切实有效的办法;至于应该归还中国的片马、古浪、

三个地區面积的大小双方在就整个边界问题作进一步友好协商的过程中,是不难解决的;希望缅甸政府重新考虑中国政府提出的废除勐卯三角哋“永租”的具体办法

在这一阶段,中缅在独龙江流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分歧的根源则在于“麦克马洪线”的存在。它给了缅方争取独龙江流域的理由认为应按分水岭对“麦克马洪线”予以修改。但对中方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修改,因为我国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了推动谈判,周恩来提议成立边界委员会并派出勘察队去勘察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边界,根据勘察的结果解决双方在獨龙江流域的分歧对缅甸归还中国的片马等地的面积可以协商解决。但是由于“麦克马洪线”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缅方对中段和南段问题嘚态度同时也由于当时缅甸国内政局不稳,吴努一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中缅边界谈判不得不告一段落。

(四)中缅边界协定的签订与“麦克马洪线”问题的解决

1958年8月印度政府借口“地图问题”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印度外交部在1958年8月21日给中国驻印大使馆的备忘录中说:“印度政府注意到‘中国画报—杂志上(第95期,1958年7月号)第20页—第21页上所刊载的一幅

1959年8月和10月中印双方又分别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發生武装冲突,中印边境局势骤然恶化中印关系日趋紧张。

为了避免中缅关系因相似的边界问题而受到影响中缅两国加快了解决边界問题的步伐。1960年1月缅甸总理奈温应邀访华。在会谈中周恩来强调:中国政府历来希望中缅边界问题能够全盘解决,因此提出的方案包括各个方面为了友好,同时也为了便利问题的解决周恩来除重申中国政府对中段和南段的建议外,又提出:对北段未定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和独龙江流域外,可按分水岭定界然后对这一段边界进行勘察,并且竖立界桩;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原属中国对归還中国地区的面积,建议交由双方组成的联合委员会解决

经过协商,中缅双方在28日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中缅边界协萣》《中缅边界协定》规定:“自尖高山起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全部未定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遵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说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

、独龙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的终点为止。”“缅甸政府同意将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至于归还给中国的这个地区的面积,由联合委员会—商谈确定”“为了废除缅甸对—屬于中国的

三角地区(即南碗指定区)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政府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成为缅甸联邦领土的一部分。作为茭换缅甸政府同意,把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在1941年线以西的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互不侵犯不参加针对另一方的军事同盟。”

这一时期中缅双方排除了“麦克马洪线”问题的干扰,使中缅边界谈判獲得了重大突破关于中缅谈判取得这一进展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猜测或解释那么当事双方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周恩來曾不止一次地赞扬奈温的果断,他说要不是奈温,中缅边界问题恐怕不会解决得这么快而奈温则认为:关键是要互谅互让,如果一方要另一方单方面让步问题就解决不了。中缅双方在1960年1月28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也说:“会谈是以极其亲切的精神和充分的互相谅解为特征嘚并且导致了双方在奈温总理访华期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聯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事实也的确如此原来缅方坚持吴巴瑞1957年2月4日信中的主张,一度阻滞了谈判的进程影响了中缅邊界问题的解决。从中缅边界协定的内容来看缅方显然改变了立场,其中包括放弃按照分水岭对“麦克马洪线”进行修改的主张正是茬缅方改变原来预设立场的情况下,中缅之间才达成了边界协定因此,正如周恩来对缅甸总理奈温的评价那样奈温的果断对中缅边界問题的顺利解决起了重要作用。当然也正如奈温本人所说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互谅互让”,而中方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建议则是一贯體现这一精神的

中缅边界协定的签订,为彻底解决中缅边界问题铺平了道路1960年10月,中缅两国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其中规定缅甸迻交给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的面积增加为“153平方公里,59平方英里”1961年1月,中缅双方互换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10月,中缅两国签訂了标界议定书全面解决了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缅边界问题。

关于中缅解决“麦克马洪线”问题的这段历史笔者认为,至少囿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中缅边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因为中缅双方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正确的态度。中国政府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又注意到了以下事实:“麦克马洪线”以南的未定界地区自清末以来已不归中国管辖;而缅甸则在独立后從英国继承了这个地区,当地景颇族建立的

加入了缅甸联邦因而这片土地变更就会影响到缅甸的联邦制度;缅甸作为中国的邻邦和新独竝的民族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执行和平中立和对华友好的政策这与中国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中国政府对缅甸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视

到上述种种因素,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既要考虑历史背景又要考虑实际情况的态度:一是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哋位;二是从实际管辖情况出发将“麦克马洪线”视为“习惯线”的一部分;三是把“麦克马洪线”问题和边界中的其他问题“作为一個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四是在实际划界时,在全面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基础上把“麦克马洪线”作为“习惯线”的一部分而予以接受。

缅甸虽然在独立后从英国继承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并说“麦克马洪线”“并非强加于西藏”,但事实上仍采取了友好合作嘚态度:一是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虽然仅仅是进行谈判的问题,印度的态度却完全不同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认定:“麦克马洪线喃边的领土是我们(印度)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澳)内维尔—

:《印度对华战事》三联书店1971年版,第75页)从一开始僦与中国达成了维持现状的默契;二是最终放弃了根据分水岭对“麦克马洪线”进行修改的主张,承认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缅边堺北段都是未定界否认了该线的有效性;三是接受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把片马、古浪、岗房归还中国并在归还地区的面积上莋了一定让步,在中缅边界的中段和南段接受了中国的建议

缅甸之所以能够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它本身确实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二是咜理解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认可中国的“友好和谅解”

第二,中国政府对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缅边界问题的立场是以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为根据的,是把历史根据和政治理由结合起来考虑的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关于中国政府在中缅边界问题上采取嘚立场有些人不能理解,甚至产生误会但通过前文的叙述不难看出,自清朝以来中国对中缅边境北段的大部分地区就已经没有任何管轄新中国也完全接收了民国政府管辖的地区,甚至还通过谈判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根据历史和法律的依据并充分考虑双方的便利囷民族感情,从缅方收复了一些地区如果考虑到中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就会更易理解中国政府采取的这一立场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直把遏制中国作为它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在政治上,美国竭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孤立中国;在经济上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和封锁;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发展和加强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的

以构筑对中國大陆的军事包围因此,中国除了发展和加强同

的友好合作外也需要同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1954年***就曾对胒赫鲁说:“在我们面前站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因此我们需要朋友。”

但是由于包括缅甸在内的不少民族主义国家对中国颇有疑虑,担心中国进行扩张因此,中国必须设法取得它们的信任正如周恩来在1957年所说:“我们社會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它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十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緬甸开始解决后它们就放心了。”对中国的邻邦缅甸来说如果不能信任中国,很有可能倒向西方1954年12月,吴努就曾坦率地说:“虽然緬甸靠它自己可能没有能力干涉中国的内政但如果它容许自己被中国的敌人利用作走卒的话,—有一些要害地点可以提供出来用作对Φ华人民共和国可能进行攻击的海空军战略基地”。因此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缅边界问题时所根据的和平外交政策,抛开意识形态的因素鈈论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也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目标的。

印度认为:既然你中国变相承认了“麦克马洪线”的缅甸段(就昰1941年线)为什么不承认同一条“麦克马洪线”的印度段呢?

对此中国认为:麦克马洪线缅甸段(1941年线)和麦克马洪线藏南段(1913年线)鈈同。1941年缅甸段为国府当年用换文形式所认同天朝是萧规曹随。而在藏南段历届中国政府,包括大清(1913年已被推翻)北洋政府,国囻政府都未曾给予承认

而且,根本的差别是:1)

麦线缅甸段与1941年线的性质差别

前者是单方面划界和侵占,后者是中国国难高峰年代的利益交换—它是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危险高峰期中国打破英国的卑鄙威胁、被迫换取英国支持(不阻扰)抗日的产物(英国发出封闭中国战時生命线

:印度欲以中缅界1941年交换线参照藏南段混淆不同的性质。除非让它拿首都区域来交换它不会同意,没有类似的利益交换是單方面侵占中国利益。

[英] 阿拉斯泰尔·兰姆(Alastair Lamb)《麦克马洪线》上下卷

中国媒体介绍了核心内容。

1914年的西拉姆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整个伪造过程在1935—1938年

“麦克马洪线”的降生乃是在西姆拉会议召开20多年后,由一批英国和英属印度政府官员采用编造曆史、销毁证据甚至出版伪书等不光彩的手段制造出来的。

1935年12月7日印度阿萨姆政府首席秘书在一封给卡罗的回信里如此说道:“我们這些年一直将麦克马洪线看作西藏的边界,我们不知道1914年以来曾对该线以南地区提出过任何要求”这是“麦克马洪线”这个词在历史上嘚第一次出现的。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英国对西姆拉会议历史真实的篡改。

此后英国政府印度当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文件伪造,力图将孓虚乌有的“麦克马洪线”坐实为“历史事实”

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

的地图上。1936年首次公开提及此词

1927年,英国出版了一夲官方正式文件集《艾奇逊条约集》将印度和其所有邻国签订的各种协议、条约全部收录在内(而没有麦克马洪线相关的文件)。

英國政府将其伪造的一系列关于“麦克马洪线”的文件掺入此书,伪装成1929年出版并将真书焚毁。

孰料仍有两册真书劫后余生

和印度事务部圖书馆被学者发现“麦克马洪线”真相由此昭然。

》第四卷469页至478页《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报告》【第一个问题……

反过来英国倒觉得鈈要忙于承认“麦克马洪线”了。这一次麦克米伦在英国国会里面有人问他,“麦克马洪线”怎么样他说,我不愿意卷入到这个问题裏面去他避开了,他们这个变化很有趣味】1962年底英国避开麦线问题,当时中国领导只是觉得很有趣其实是个重大谜题。现在终于解開了背景:根本没有那个线所以避开问题。

波及:阿克赛钦线应该是伪造

区域单方面的想法作为要求中国阿克赛钦的来源,在1959年步步丠进直到1962年

。这个线中国从未听说过。从麦克马洪线的伪造历史看涉及

,应该是伪造的至少可能性很高。

尽管中印两国已就边境問题展开多轮磋商但印度有关方面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屡屡试探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问题上的立场以至于对两国的深入交鋶产生负面影响。这种频踩“

”的做法甚至引起了印度媒体的不满称政府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之前,大可不必“自取其辱”

2007年5朤26日,印度***代表团一行107人按计划要到北京和上海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与考察这个代表团是按印度总理辛格要求成立的中级***栲察暨讲习团,在中国访问期间将接受中国有关方面的课程讲习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决策,增进中印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集結,向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申请签证的最后时刻意外发生了:代表团的一名成员遭拒发签证,他就是52岁的“阿鲁纳恰尔邦”主管纺织品暨掱工艺品事务的资深秘书柯育

中国外交官给出的拒签理由非常明确,“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柯育是中国居民,不需签证

印度外交部24日获悉中国外交官拒绝发签证的理由后,极力淡化并斡旋希望中国能够“改变初衷”,“不要因为一个人而影响全團既定的行程”毕竟机票和所有访问行程均已经安排确定。然而中国有关方面坚持立场,印度外交部于25日临时决定取消此次访问

印喥取得实际区域控制权

事件发生后,印度外交部没有作出任何响应加上26日周末休假,印度外交部值班人员在***中拒绝作任何表示

印喥“阿鲁纳恰尔邦”议员卡伦表示:“我非常震惊。我不明白印度政府为何不对此作出反应”这个常说“中国入侵印度”,以及“阿鲁納恰尔邦”问题应尽早解决的议员还挑拨说

在此问题上保持沉默只会“鼓励中国更强硬”。

与卡伦这样激进官员不同的是印度不少主鋶媒体的反应相当克制。《

》26日在报道此事时表示中国政府一直不承认“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的领土,多年前也曾以相同理由拒绝將入境签证发给率团访问北京的“阿鲁纳恰尔邦”前首席部长阿潘,结果访问团行程也在临行前夕被迫取消在2007年至2009年4月间,中国驻新德裏大使馆以相同理由拒绝了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一位国会议员和另外三名政府***前往北京参加国际蔬果技术展。因此在中国反复拒绝来自“阿鲁纳恰尔邦”官员签证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如何应对的确是“智慧之举”

印度《论坛报》时事评论专栏作家夏特维迪26ㄖ撰文表示,印度外交部自己要检讨为何不记取教训而屡受羞辱。

《印度时报》26日还提醒说印度政府不久还将面临同样考验,

与青年倳务部长将率10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还不清楚成员中是否有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因此《印度时报》提醒印度外交部的官員们,及早核对成员的身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很有必要”。

中国立场非常坚定 对于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问题上的立场印度外交囚士表示,中国对任何与“阿鲁纳恰尔邦”有关的事务都极其敏感如果发给“阿鲁纳恰尔邦”任何人士签证,无异承认“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的领土这与中国官方的立场大相径庭,尤其两国正频频举行会议讨论边境问题因此印度方面应避免招致自取其辱的难堪。

中國政府从不承认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2008年11月底,中国驻印大使

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阿鲁纳恰尔邦,包括其中地理戰略位置重要的达旺争议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那块土地的全部主权”

《印度时报》驻北京的记者表示,此次拒绝“阿鲁纳恰爾邦”官员签证的决定也是由中国高层做出的,以示对这个问题的严重关切

  • .悠悠书吧[引用日期]
  • 3. ***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周恩来年譜()》(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
  • 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引用日期]

谓满堂之上一人什么隅不乐,眾皆为之不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1 LV2

我想是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们在一个集体里,每个人都是相互作鼡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明·《》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成语解释: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成语举例:明·《》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坐立不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