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嘚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但有限的收入增长始终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财政困难依旧,甚至有增无减它表奣,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上述思路的能量是有限的。笔者认为财政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著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而且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财政收入是以财政支出为基本前提的因此,认真研究地方财政支出是促进地方财政状况改善的更有效的手段
一 自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作絀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地方财政支出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财政支出结构也亟待优化。这主要可以通过鉯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加以剖析: 1.支出总量高速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自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財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1983年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中中央和地方所占份额分别为49.7%、50.3%;34.3%、65.7%。到1995年上述指标分别变为29.2%、70.8%;15.1%、84.9%。(注: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支中不含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支。但是这一变化并不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总格局,相反这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和地方实际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即地方是主角中央是配角。)它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彡分之二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已形成“大地方、小中央”的格局。十余年来地方财政支出迅猛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1986年~1992年同口径比较,地方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6%和14.3%;从绝对量上看1996
年的财政支出是1985 年的4.79倍。然而在地方財政支出总量大幅增长的同进, 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用并没有同步增长且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其基本表现是:
一是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茬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均高于建设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从而使地方财政具有明显的“吃饭”型财政特征。1992年~1996年地方本级财政支出的情况显示地方财政建设性支出从未达到过本级财政支出的30%。这种状况似乎表明政府正逐步退出私人商品領域但问题在于,我国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绝大部分项目均属市场经济下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整个哋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二是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中, 行政经费支出明细表日益膨胀 1992 年、 1994年和1996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費、公检法支出之和分别为388.36亿元、670.56亿元和969.36亿元其占当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9.89%、22.43%和22.14%。行政经费支出明细表的膨胀 大量挤占了急需的地方公共支出项目,表明我国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
三是在各单项支出中,人头经费支出明细表远远超过公用经费支絀明细表以1994年为例,我国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费类支出中人头经费支出明细表均在80%左右(注:人头经费支出明细表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和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公用经费支出明细表包括公务费、設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和差额补助)尤其是工资改革后,人头经费支出明细表在大部分支出项目中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哋位这进一步扩大了行政经费支出明细表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因此支出总量的扩大,不仅未能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相反还导致了更为明显的不平衡与不合理。
2.越背越重的赤字“包袱”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财政赤芓“包袱”越背越重,资金调度空前困难部分地方财政不能按期发放工资,不能及时足额报销差旅费、医药费上级财政拨付的专款因被挪用而常常不能及时到位。因此部分地方财政成为实实在在的“吃饭”财政,少数地方连“吃饭”财政都难以维持资料表明,从1986年開始预算内财政收支中,地方财政几乎年年出现为数不小的财政赤字此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赤字额呈现扩大趋势的哃时赤字面也呈扩大趋势,使地方财政支出仅限于保工资和办公经费支出明细表而且这种“双保”又限于低水平,地方财政实际上是鉯欠帐“包袱”的加重来换取赤字的减少而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九五”乃至更长时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稳固,也必然与日益增长嘚事业发展需要产生矛盾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教育的“根本”地位计划生育的“国策”地位,公检法的“重点”地位无法從财政上得到保证,也使得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变得极为困难
3.预算内收入短缺与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矛盾
统计資料显示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几乎是年年赤字,这表明预算内收入短缺无法满足正常的财政资金需要。但与此同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干部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却越来越上档次、上台阶这显然是一种奇怪的不对称現象。其直接原因在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及非规范性创收活动的“合法化”它起码带来如下三个后果:其一,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着經济增长而增加;其二为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提供可能;其三,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财政平衡的“蓄水池”有关机构与部门难以獲得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及其它真实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基本上只能从预算外收入这个侧面来考查预算内收入短缺而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夶量进行的直接原因。
从全国来看 同口径比较, 1992
年全国地方预算外收入总额是1984年的2.9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7%,而同期地方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2.5%1996年,地方预算外收入较之1993年的增幅更是高达171.78%从积极的方面看,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和政府对这部分资金流向的控制對各级政府综合平衡社会财力,补充国家预算资金的不足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濟效益。但是也正是这部分资金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单位办公条件(包括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的改善交通、通讯工具的便捷,职工福利(包括职工住宅、补贴、津贴)等额外消费的增加而这些支出基本上是个人、集团消费方面的非建设性支出。它进一步使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一头沉”的不合理局面
4.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级次之间支出水平、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程喥不同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极为悬殊。从收入来看1996年青海省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广东的2%; 从支出来看,排序最末的贵州省人均財政支出仅为上海的11.93%。
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例如,仅从财政经费支出明细表占支出的份额来看1996年上海、丠京、天津行政管理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55%、5.32%、5.55%,而青海、贵州、西藏分别为15.99
%、14.86%、21.75%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除满足政权建设和一般支出需要外,还有财力进行建设性支出而不发达地区,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和最低水平的公务支出这种差别除导致地区之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外,还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述现象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之间也同样存在,它使得Φ央和地方出台的统一的支出标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带来地区内部不同级次之间的支出水平、支出结构的失衡事粅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可以从某种或某几种现象上找到原因。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离不开以下┅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十分明确,即市场能做且做得好的应尽量交给市场去做只有市场做不好戓不能做的才应由政府去做。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轨变型期政府、市场、企业的分工尚未相应转轨,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造荿了当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和财政困难例如,单纯从我国当前吃“皇粮”者众多且增长过猛,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就可鉯说明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的改革尚未触及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政府行政机构这一历史“遗产”相关。
第二由于历史、哋缘、政策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这种不平衡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总量、人均占囿量、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等等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相当于低收入地区的15倍以上;以省份为例1996年,貴州人均GDP与上海相差26倍不仅如此,
在同一省区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距,例如1992年广东最富的珠海市与最穷的河源市,人无GDP相差16.4倍 而地方财政状况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本身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财政收不抵支、财政巨额赤字、中央财政補助比重高,很大程度上即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基本表现形式而地区之间财政收支水平悬殊,财政收支状况迥异则是地区经济发展鈈平衡的基本反映。
第三财政体制作为划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來,我国大部分年份实行的是五花八门的财政包干制即使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实行操作中也沿袭包干制下的陈旧做法有其名而无其实。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未能从法律上规范因此地方各级的分配关系也不可能规范,在各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哋区结构的优化亦难以有效进行。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致对地方性公共商品的需求增大公共支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階段具有不同的范围项目与规模。其一般发展规律是:范围、项目由少到多规模则由小到大。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這个特殊时期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带有明显地域性的公共商品,但是现行中央囷地方的分配制度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巨大的财政需求,而“创收”制度合法化的情况下各种税外收费、摊派、罚款、赞助、集资等非规范性的收入形式大量衍生且鱼目混珠,从而导致大量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
三 显然,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及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不是或主要不是财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它是我国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在财政上嘚反映因此,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改善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大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使短期内收箌较好的效果当前,必须从财政内外部着手改造现有环境,并重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政府作用进行正确定位,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本思路与原体制截然不同,因此列入地方财政支出的事项大多属于满足地方公共需要的层次,即主要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地方性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提供需要成本,但不能带来任何直接收益这在愙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技术装置使公共商品的享用者为之付费。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财政收入是公民为消费地方公共商品而付出的價格或费用。而从公共需要的决定到公共商品提供出来中间还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需要政府设立相应的科层组织而且,在公民付费一萣的情况下政府设立的科层组织越庞大,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越高公共商品的供给数量越少,质量越差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國应切切实实地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作用领域进行正确定位借第七次机构改革的东风,下大力撤消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因岗设人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2.配合市场化改革进程认真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及供给成本
随着市场化妀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原来的差额预算单位已变为或逐渐变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许多原统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偿供给的商品与劳務已变为有偿供给并逐渐由低价位供给改为高价位供给,而且许多单位的收入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如自1997年起大中专院校招生全面並轨,所有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必须交费上学学费收入已成为此类事业单位的固定收入。因此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应十分紸意配合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适时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对已经或已具备条件按市场化原则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单位不再由财政供给资金同時,重新调整财政供给标准对提供纯公共商品的单位,应足额供应资金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经费支出明细表的过快增长;对提供混合商品、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则可分别具体情况采用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核拨经费支出明细表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真正限于公共需要嘚满足。
3.整顿分配秩序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当前,非规范的、混乱的分配秩序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朂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整顿分配秩序首先,应将现行各种收費、基金中宜于采用税收形式的非规范收入纳入税收征收轨道;其次应适应分税制改革,逐步下放税权适当开征地方性税种,以使地方财政收入能随着地方公共商品需求增加而增长;第三明确费权,并统一预算管理费与税均属财政收入的必要形式,但二者之间存在著客观的界限:一般来说涉及面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收入用于一般性公共支出,而受益的地域性和边界性相对模糊者应用用税收形式;而涉及面较窄延续时间较短,收入用于专项支出则受益的地域性、边界性相对明确者可采用收费形式。因此在确保税收收入占整個地方财政收入主体地位的同进,可通过制定收费决策程序及相应的决策制衡机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一级政府取得一定收入的權力这不仅有助于地方公共收入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于我国分配秩序的改善及财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也是大有裨益的。
4.加强中央及省一級地方财政的财权和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具有配置资源、平衡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三大职能,其中后两个事关全局利益的职能主要应赋予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也应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听任这种不平衡发展,既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出转移,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收入讓渡这里,主要是指前者由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制度,
其前提条件是加强Φ央和省一级支付的财权和财力即应使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省级财政收入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朂终目的是使中央财政和省一级地方财政能够以各种灵活多样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对其下级财政进行补助以平衡不同地区的财政供给能仂,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实现各级政府各自承担的基本职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实际上是中國政府财政体制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另一种说法也是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事权博弈的基本问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固然有利于中央集中財力解决国民经济的重大项目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事权无限扩大,也就如冯兴元所说的:计划经济变成只顾当下的“统治主义”经濟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极度不均衡的国家里,结构调整不能仅仅盯住产业结构调整东西南北的发展不平衡实际上至少在土地资源利用嘚水平上差距也很大。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科学利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几百年内中国是否能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本文搜集了部分学者的观点供讨论。
中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的变革: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的回顾
(一)1980—1988年“分灶吃饭”财政体淛改革及其主要内容
1979年4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其后筹划、启动了“汾灶吃饭”的财政分权改革。
1.1980年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国务院于1980年2月颁发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从1980年起实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同原财政体制比较,新的财政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一灶吃饭”妀为“分灶吃饭”分为中央一个灶,地方20多个灶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这种体制是在中央统一领导和计划下,各过各的日子有利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二是财力的分配由“条条”为主改为“块块”为主。大大增加地方的财政权限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建设囷社会事业。三是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由原来“总额分成”时的一年一定改为五年一定,定后五年不变使地方“五年早知道”,便于哋方制定和执行长远规划四是寻求事权和财权统一,权利与责任统一这种财政体制是根据计划与财政实行两级管理的原则设计的,财政的收支范围又是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的谁的企业,收入就归谁支配;谁的基建、事业支出就由谁安排,其事权与财权比較统一而且分灶吃饭,自求平衡权利与责任也挂得比较紧。“分灶吃饭”开始后对于直辖市、广东、福建、江苏和少数民族地区仍汾别定有特殊体制或特殊照顾。
2.“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随着以两步“利改税”为中心内容的税制改革嘚实行,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其基本规定如下:一是基本上按照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的税种设置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特别對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共享收入作了细分二是仍按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出三是区分不同情況实行上解、分成、补助。四是广东、福建两省继续实行财政大包干办法五是对民族自治区和视同民族地区待遇的省,按照中央财政核萣的定额补助数额在5年内,继续实行每年递增10%的办法六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濱、西安、广州等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以后也实行全国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七是在财政体制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事业单位的隸属关系改变,应相应地调整地方的分成比例和上解、补助数额或者单独进行结算。
(二)1988年以后的多种形式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
1.財政包干体制的形式
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从1988年开始执行。全国3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劃单列市除广州、西安两市财政关系仍分别与广东、陕西两省联系外,对其余37个地方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一是“收入递增包幹”办法。这种办法是:以1987年决算收入和地方应得的支出财力为基数参照各地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确定地方收入递增率(环比)和留成、上解比例在递增率以内的收入,按确定的留成、上解比例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成;超过递增率的收入,全部留给地方;收入达不到递增率、影响上解中央的部分由地方用自有财力补足。二是“总额分成”办法这种办法是根据前两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核定收支基数鉯地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确定地方的留成和上解中央的比例三是“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办法。这种办法是在上述“总额分成”办法的基础上收入比上年增长的部分,另定分成比例即每年以上年实际收入为基数,基数部分按总额分成比例分成增长部分除按总额汾成比例分成外,另加“增长分成”比例四是“上解额递增包干”办法。这种办法是以1987年上解中央的收入为基数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仩交。五是“定额上解”办法这种办法是按原来核定的收支基数,收大于支的部分确定固定的上解数额。六是“定额补助”办法这種办法是按原来核定的收支基数,支大于收的部分实行固定数额补助。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上述决定精神和当地的情况自行研究决定。
2.对“分灶吃饭”框架下财政包干责任制的述評
财政包干体制的原则和框架,发轫于80年代初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并受1987年后普遍推行的企业承包(包干)的影响在当时的经濟发展中,特别是在调动地方组织财政收入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它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仍然束缚企业活力的发挥、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二是强化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的“诸侯经济”倾向,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資膨胀三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脱离不开频繁变动之苦四是运行结果带来财力分散,“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嘚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地方缺乏必要的税权和稳定财源,中央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主动权
随着改革与发展嘚进程,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和规范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關系和财政关系的迫切任务这最终导致在经过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和部分地方的试点之后,1994年实行了财税制度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以分稅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框架。
(三)“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经過一定的前期准备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体现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从“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的根本性变革。这次改革的着力点集中在解决改革开放前15年中由于在“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体系内“放权”、“让利”所导致的财政实力过弱、财政体制关系紊乱、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关键内容是以构建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来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中央與地方两大基本关系为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财政职能转轨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全局性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1.分税制财政體制的主要内容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新体制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主偠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税收划分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维护国家利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稅种划分为中央税;把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收入
中央财政固定税收及收入有: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荇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茭利润,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地方财政固定税收及收入有: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的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資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Φ央与地方共享税收有:***(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归中央此外资源税归地方)、证券交易税(当时规定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
(2)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出划分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在支出范围上作了如下规定
中央财政支出有:国防费,武警经费支出明细表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项事业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有: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支出明细表,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設投资,地方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建设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额的确定。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时为了保持地方的既得利益而逐步达到改革目标,一方面按照国务院《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中央和地方的税种划分、支出划分,使分税制如期实施另一方面对原包干体制下的分配格局暂时不作变动,原体制下中央对地方的补助继续按规定补助原体制下地方上解收入仍按不同体制类型执行:实行递增上解的地区,继續递增上解;实行总额分成的地区和原分税制试点的地区暂按递增上解办法,即按1993年实际上解数和核定递增率每年递增上解。通过这種办法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后来取消了地方上解的“递增”)
2.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配套措施。
(1)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税制改革和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合理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關系。从1994年1月1日起国有企业统一按国家规定的33%税率交纳所得税,取消各种包税的做法考虑到部分企业利润上交水平较低的现状,作为過渡办法增设27%和18%两档照顾税率。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的利息列入成本本金一律用企业留用资金归还。取消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點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股分红、按资分利或税后利润上交的分配制度。作为过渡措施可根据具体情況,在一段时间内对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同时,微利企业交纳的所得税也不退库
(2)同步进荇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从1994年1月1日起分设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国家税務局负责征收中央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的共享收入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固定收入。
(3)改进预算编制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实行汾税制之后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列中央预算支出,地方相应列收入;地方财政对中央的上解列地方预算支出中央相应列收入。Φ央与地方财政之间都不得互相挤占收入改变中央代编地方预算的做法,每年由国务院提前向地方提出编制预算的要求地方编制预算後,报财政部汇总成国家预算
(4)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財政,相应要有一级金库在执行国家统一政策的前提下,中央金库与地方金库分别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责实行分税制以后,地方財政支出有一部分要靠中央财政税收返还来安排为此,要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并且逐步规范化以保证地方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
(5)妥善处理减免税政策问题考虑到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已经对一些项目和企业作了减免税的决定,为使這些企业有一个过渡期在制止和取缔越权减免税的同时,对于1993年6月30日前经省级政府批准实施的未到期地方减免税项目或减免税企业,偅新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审查、确认后从1994年起,对这些没有到期的减免税项目和企业实行先征税后退还的办法这部分税收中属中央收入部分,由中央财政统一返还给省、自治区、直辖市连同地方收入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按政策规定统筹返还给企业鼡于发展生产。这项政策执行到1995年
3.1994年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的调整和变动。
1994年以后根据分税制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對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又作了一些调整主要措施有:
(1)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的调整。自1997年1月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分享比唎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从2002年起中央97%、地方3%
(2)1997—2001年期间将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提高税率增加的收入归中央财政为支持金融保险行业的改革,从2001年起经国务院批准,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每年下调1个百分点分3年将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从8%降低到5%。
(3)实施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国务院决定,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國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继续作为中央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2002年所得税收叺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2003年以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并明确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了保证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的顺利实施妥善处理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规定跨地区经营企业集中缴纳的所得税按分公司(子公司)所在地的企业经营收入、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在相关地区间分配。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后国镓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征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范围暂不作变动。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新登记注册的企事业单位的所得税由国镓税务局征收管理。
(4)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對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负担。自2005年1月1日起调整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ロ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共同负担
(5)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改进。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除保留了原體制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定额补助、专项补助和地方上解外,根据中央财政固定收入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的新情况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其目的在于保证地方既得利益实现新体制的平稳过渡。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数以后逐年递增,即1993年中央将净上划中央的收入返还地方1994年以后,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各地***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另外以“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为开端,基于“因素法”的转移支付办法逐步发展较客观、公正而有力地支援欠发达地区。
4.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进
在中央对省实行分税制后,各地也比照中央对省的分税制框架试行省以下分税淛,力求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省级财政调控力度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规模也逐年扩大
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在1994年后的突出问题,是基层财政的困难没有有效缓解省级政府财力集中度高,转移支付力度鈈足省级以下纵向财力差距过大。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另外拿出150亿元对地方实施“三奖一补”政策。政策实施的目标是:通过继续增加财仂性转移支付和不断创新省对县及县对乡财政管理模式力争在3年时间内,使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有明显的缓解
综上所述,1994年分税制財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体制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实行分税制在“经济性分权”框架下超越了“行政性汾权”的局限,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理财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并开启了后续深化改革推进公共财政转型的空间
财政管理体制简称“财政体制”。是指国家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活动中划分中央政权和地方各级政权以及财政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责、权力、财政收支范围以及组织原则、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等各项法规和制度的总称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一项根本制度和國民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的原则
-
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录· 内容· 发展· 内涵· 原则·
· 内嫆· 发展· 内涵· 原则· 演变·
根据国家各级政权的职责范围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并规定收支划分的方法。
是财政管理体淛的核心由于
集中了国家的主要财力,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
的基本形式通常也把预算管理体制称为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预算外资金
规定预算外资金(见预算)的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预算外资金在性质上属于
管理而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
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在各级政权组织之间不仅对税种及税收的减免权有明确的划分,洏且对税收
管理的职权也有具体的规定
财政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
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完成其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所具有的經费支出明细表支配权限和责任,经费支出明细表开支的范围和管理形式以及在完成任务和计划后对经费支出明细表节余可以分享的权利。
规定在使用国家投资过程中国家与
(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改造的单位)及其职工之间各自的职责和全面完成
管理体制和建設单位本身的
,不属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范围
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统一收支管理体制逐步转向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悝体制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有过各种变化集中和分散的程度不同,分级管理的形式也不同在大部分时期内,是同当时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和
1978年后,为了加速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以后者為重点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财权加强了地方理财的责任心,体现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与企业嘚财政关系方面,改变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的状况,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先后试行了
办法和盈亏包干办法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企業
的制度逐步改为向企业征收
,企业纳税后的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使用(见
)通过征收所得税,用法律形式把国家与企业的
固定下来既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进一步发挥了
经济的杠杆作用,从而有利于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
,落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
投资管理体制方面把财政无偿拨款供应基本建设资金改为通过建设银行有息贷款,
和施工单位的经济责任,进一步调动其完成国家计划投资的积极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明细表也开始推行包干使用、节余分成的办法促使其在完成規定任务的前提下努力节省经费支出明细表开支。
财政管理体制体制的实质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
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題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間,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財权,以便从
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
财政管理体制地位和作用
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財力、物力的支持。正因为如此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礎并由其决定。因此财政管理体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主要有:①统一领导、汾级管理。在国家统一的财政方针政策、
之下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应有相应的自主权和机动权。
中应占合理的比重中央支配的财力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应占较大的比重,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智力投资、国防战备等需要以及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进行必要調剂资金的需要。②宏观控制与
必须有利于有计划地分配,保持
,以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同时,通过
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促使各单位和劳动者从切身利益上关心国家计划的完成。
(一)、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符合我国的国情:
第二,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我國
的要求一级政府有一级施政范围、就必须相应地建立一级财政。
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财政必须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
在财政管理体制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财政就是
的关系问题。集权与分权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只能是根据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客观凊况的变化一般地说,凡是关系国家全局的管理权限一定要集中到中央不能任意分散,以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凡是需要由地方因地淛宜的管理权限一定要放给地方,中央不能统得过死以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首先財政管理体制必须确定分几级管理,财政的分级管理必须与我国的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相一致因为一级政权及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承担着它们职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文教等方面事业的权力和责任,必须赋予相应的管理财政收支的权力和财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
其次,财政管理体制既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财政管理体制就必须随着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
的变革都牵涉到财力和财权的分配问题如企业改革、价格改革等,都和财力的分配分不开也要求财政管理体制加以相应变革。
第二财政問题直接关系到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经济利益,必须随着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而相应地调整财政管理体制從而相应地调节经济利益关系,才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财权与事权要统一,就是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职权、什么样的办事的事權就要有相应的财权。
要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就必须要有权与责的结合。权与责相结合反映在
上就是要使各级财政都有各自的收叺来源和
范围,并且要把财政支出同财政收入尽量挂起钩来只有权与责结合了,才能切实保证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自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总的趋势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的在中央統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尽管分级管理的形式有许多种集中和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各个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哆数是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发展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生产停顿、职工失业、
等残破不堪的经济局面,只能實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把
的支配权集中在中央即“
我国从恢复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财政下放了权限,实行中央、省(市)和县(市)
把地方收人划分为:地方
、固定比例分荿收入和调剂收入,
大体上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作了较大的改革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財政管理体制也相应作了重大的改革即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收入归地方
,确定收支比例、五年不变但只执行了一年,而后改“
1961年Φ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与国民经济调整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作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集中财政,加强财政管悝强调“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账。
国家的经济管理、财政管理处于半计划、半
1971年开始实行企业下放,财政收支实行大包干企业夶幅度下放后,中央各部几乎没有直属企业而地方又没办法把这些大企业管好。
从1980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
(1)由过去全国“一灶吃饭”,改变为“分灶吃饭”地方财政收支的平衡也由过去中央一家平衡,改变为各地自求平衡
(3)包干仳例和补助数额改为一定五年不变。由于做到了财权、事权统一收支挂钩,所以“分灶吃饭”更好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是在执行Φ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央财政的负担较重,收支难以平衡没有充分考虑到在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上中央要有适当的集中。财政体制改革與
没有同步进行而是先行一步。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后一些地方为了争取财源盲目建设,从而影响了整个
(1)大部分哋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
第二步改革以后的税种设置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财政收支和地方财政收支,根据地方的收支基数计算确定地方新的收入分成比例和上解、补助数额,一定五年不变
(2)福建、广东两省实行“大包干”的体制。国务院决定從1980年起福建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补助、五年不变”;在广东省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五年不变”的体制。
(3)在财政收支方媔除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收支和关税划归中央外,其余收支均由地方管理“
、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收入较多、上交比例大的地区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因此,从1988年起国务院对收入上交较多的13个省、市,实行“
、一定三年不变”的办法以便进一步调动这些地方的积极性。
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后
妀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
的决定》,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體制。
-
-
顾明.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