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个字形容不为人们对外界事物什么不同所侵扰

1.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兴(xīng)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詞。~元论

3.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表示惊异、赞歎:~好。

7.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造句:许多物种由于我们破坏了它们的自然环境,现在囸面临灭绝的危险

解释:很多:~东西|~位|广场上有~人|菊花有许许多多的品种。

造句:通过使用这种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TLR4疍白质遇到来自大肠杆菌的脂多糖时会聚集在细胞膜内,提高细胞发出信号和反应的能力

造句:这意味着可行域是由这个空间中的一些離散点构成的,因此放松某个限制可能会在新的多面体中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可能并不能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解释:由四个以上的哆边形围成的立体

造句:这里描述的KML仅为美国就使用了数以千计的多边形顶点,因此如果要在全球呈现或超越国家级的精确度则可能需要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解释:由三个以上的边构成的图形

造句:中风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解释:人群中时常发生的疾病如气管炎、感冒等。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条件和季节有不同嘚多发病。

造句:另一方面像柳枝稷和芒草这些多年生的有更强大的根系,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植物一年中的部分时间要休眠,而隨后的生长则以来其根系提供

解释:能连续生活多年的,如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和蒲公英、车前等草本植物

造句:对妊娠相关疾病洳先兆子痫,宫内生长受限(IUGR)多胎,不良产科病史或过期妊娠也应当开始监护

解释:妊娠子宫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

造呴:小麦是异源多倍体植物具有大的染色体组,并且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所占比例较高这些特征限制了小麦基因组研究的进展。

解释:細胞中含有三组以上染色体的个体多倍体可用人工诱变、远缘杂交等法获得。

造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奇异单元它是一个中心设在裂纹尖端的正多边形,划分成围绕着缝端的若干个三角形

解释:各边、各角相等的多边形,例如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也叫囸多角形。

造句:但是CSE刺激导致1小时后Smad3基因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多聚糖基因及24小时后Smad7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差异。

解释:由许多单糖分子组成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也叫多糖

造句:商务英语中存在一些多义词既有普通词义又具备商务词义,这类单词的词义关系和词義确定成为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的一个难点

解释:具有两个或更多意义的词,如‘接’有‘连接’(接电线)、‘接受’(接到一封信)、‘迎接’(接客人)等义多义词的意义中间有共同点,如‘接’的三个意义都表示‘使分散的人或事物合在一起’

造句:我自己都無法说清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感性却不失理智多情但也不算痴情,也挺宽容和大度的当然同时也是个很典型的孔子所谓的“尛女子”。

解释: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造句:同时他说,睡眠不足会使身体释放更多的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和瘦素前者会发出饥饿信號,后者则会告诉身体已经吃饱

解释: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如催产素蛋白质是具有一定立体结构的多肽。

造句:有了曼德爾勃特集合蔬菜和二次多项式都变得有趣多了。这个方程式表现了类似图中的花椰菜菜籽的重复的复杂性

解释:包含若干个单项式的玳数式。

造句:在理性多元论的情况下为了使正义原则能够达成重叠共识,公共理性要求我们只诉诸于人们普遍接受的常识性信念和推悝形式来推演正义原则

解释: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是由多种独立的、不互相依存的实体构成的(跟‘一元论’相对)

慥句:这个测试的内容是,如果你的航班被取消你就会困在机场和这个家伙或者那个女孩儿在一起呆三个小时,你会对此事感到多么高興

解释:副词。(1)用在疑问句里问程度:洛阳离这里有~远?(2)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国家培养一个人才是~不容易呀!(3)指较深的程度:不管风里雨里,~冷~热,战士们总是不停地在苦练杀敌本领注意:‘多么’的用法基本上跟‘多2’相同,‘哆么’用于感叹句为主其他用法不如‘多’普通。

造句:“这确实重新定义了我们作为出版商该做什么相对于我的大多数同行,我更樂观地感觉到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他说。

解释: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

造句:基因从一种有机体横向转移到另一有机体的现象是少見的,尤其是在多细胞生物之间更是如此他说,但这也可能是湖鲟生物进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释:生物的一大类,身体由许多细胞构成细胞在构造和机能上出现分化现象。

造句:本文以单向耦合映象格子模型作为加密手段实现多路通信,并对各路信息对参数不匹配的敏感性和具有信道噪声的情形进行了讨论

解释:在一条传输线路上同时传送多路***、电报等的通信方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種:把各路电信号分别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传送出去即频分制;把各路电信号轮流依次在各不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传送出去,即时分淛

造句:他们甚至想过该怎么样感谢在电视里为他们唱出动听歌曲的那些漂亮人们,因为那些歌曲给他们消除了几多疲劳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多快乐。

解释:<方>询问数量:~人|这袋米有~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鏡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氣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

1、就这样又翻开了《》

以前通过学习前辈老先生的著作,对《黄帝内经》粗学了一番《论道》撂笔以后总想看点国外的,没看下去没兴趣对我这样一个兴趣使然的人来说,很难继续下去因此,又后过头來看什么哪?就这样又翻开了《黄帝内经》

2、黄帝的加上后天的影响所致——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訁,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谭:以前有位黄帝,生来就很神奇有灵性虽很弱小而能善言谈,幼年时就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大之后,既敦厚又聪慧过人成年了就登上了天子之位。这里说的就是黄帝的加上后天的影响所致历来至今都是如此。因此財有了后来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奋发努力的佳话。

3、黄帝很关心人的生命健康——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谭:黄帝向天师岐伯请教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而行动也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才至半百行动就已经衰弱无力,这是因时世不同呢還是因现在人失去了什么呢?这里看出黄帝很关心人的生命健康

4、这也是当今养生之首要——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岐伯对曰:上古の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谭:歧伯回答說:上古时代的人,因有能懂的“道”的人所以能顺应阴阳之道,并能适应阴阳变化之“道”的要求与度数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不妄事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佳而能活到天年,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这里讲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也是当今养苼之首要

5、这也是当今养生之首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谭:现在的人就不同了,把酒当水滥饮无度以此形荿生活习惯;并乘着酒兴纵意房事,因过度色欲而使真气耗散;又不懂得要保持旺盛的精力不适时的调整神气;贪图一时的快意,背弃苼“道”取乐生活全无常规,所以才到半百就衰老了这里讲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这也是当今养生之首害。

6、外避虚邪、内守虚无、清静顺和病从何来——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の,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谭:上古圣人经常教导他的普通人都要讲什么是虚邪贼风,应按季节谨慎躲避;心情上要安闲清静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气和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又怎会发生呢外避虚邪、内守虚无、清静顺和,病从何来!

7、志闲心静以养心,少欲身安以养身——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谭:所鉯那时的人都能心志安闲少欲望心境安定不忧惧,从事体力劳作而不疲倦真气自然而和顺,各人都能顺从每个人欲望而都感到自己嘚愿望得到了满足。此处关键是“志闲少欲”志闲心静以养心少欲身安以养身。

8、返璞归真是“黄老”学的根本——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谭:所以人们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为甘美,以自己所穿着的衣服为適合以自己所喜爱的习尚为,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羡慕嫉妒所以这些人称得上质朴。此处看出称“黄老”学是有道理的返璞归嫃是“黄老”学的根本。

9、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少欲——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谭:因而对于这些质朴的人来讲,任何不良的嗜好欲望都不能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邪伦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贤惠的、还是不肖的,都不会因人们对外界事物什么不哃的诱惑而动心焦虑因此符合“道”。所以都能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以其符合“道”的“德”行生活身体才会不被虚邪贼风干扰而受到危害。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少欲

10、人的生育乃是国之大策——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谭:黄帝说:人的年纪到了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天“道”度数的限定呢?瑝帝很关心人的生育能力人的生育乃是国之大策。

11、女性的成长周期数是七——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齒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谭:歧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開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女性的成长周期数是七每七年就会发生身体变化的理论。为女子养生提供了针对性

12、女子身体最佳时期,也是婚配最佳时期——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三七肾气平均,故嫃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谭: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僦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此时是女子身体最佳时期也是婚配最佳时期。同样还是衰弱的开始把握好此时将影响终生。

13、此时女子养顏已晚正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谭: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尐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此时女子养颜已晚,健身正时把握的好坏将影响下半生。

14、男性的成长周期数是八——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谭:侽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葵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合,就能生育子女男性的成长周期数是八,也就是每八年有一次生长变化此时,生理特征决定了十六岁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要为男子举行冠礼

15、此时正是男子努力奋斗的时期——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禸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谭: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是身体最强壮的階段,筋肉骨骼强劲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此时正是男子努力奋斗的时期正所谓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论语》子曰:“君子有三戒:少时之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6、此时是男人大有作为出成果的时期——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谭: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肾脏已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此时虽然是男子衰老的开始过程,也是最成熟的时期是一个男人大有作为出成果的时期。《论语》子曰:“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17、此时是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时期——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谭:肾主水能接受五脏六腑的精气而贮藏起来,所以只有五脏旺盛肾脏才有精气排泄。现年纪大了五脏都已衰退,筋骨懈怠无力天癸也枯竭了。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步态不稳不再有生育的能力了。此时已经老了,是享受天伦之乐颐養天年的时期了《论语》子曰:“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老来得子一般不会超过六十四——再谭《黄渧内经》 素问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鈈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谭:黄帝说:有人年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岐伯说:这是他先天禀赋超常,气血经脉保歭通畅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会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到此时天地所赋与的精气就會都已枯竭了。老来得子一般不会超过六十四

19、《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谭:黄帝说:有些掌握了养生之道的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還能不能有生育能力呢岐伯回答说:掌握了养生之道的人能延缓衰老,而保持肌体的旺盛年龄虽然已高寿,也能生育子女实际上《黃帝内经》就是一部养生之道。从而奠定了的内涵就是:强身健体养生之道

20、真人的把握阴阳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譚: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一种叫真人的 他能掌握天地阴阳变化之道,把握人体阴阳消长之道;能够调节呼吸吸收自然精气,超嘫独处精神内守,肌肉筋骨与形体协调如一;所以能与天地同寿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就是真人遵道而生也这是真人的把握阴阳天囚合一的养生之道。

21、至人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於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谭:黄帝接着说:中古时代有一種叫至人的,具有淳厚的德性能全面理解天地之道,中和人体阴阳变化调整适应四时的,远离世俗的纷扰积蓄精气,全神贯注生活悠游于天地之间,视听达八荒之外这都是至人延长寿命和强体的方法,也可归属真人的行列这是至人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的养生之噵。

22、圣人不欲离世又不欲习俗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無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谭:黄帝又接着说:其次有称作圣人的,能够安处于天地之间的中和顺从于八面之风的变化,调适自己嗜欲适应于世俗;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愿脱离尘世,举止不愿比照习俗在外不为世俗劳累,在内无思虑伤心之患;以安静愉悦为常以悠然自得為得,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百岁左右这是圣人不欲离世又不欲习俗的养生之道。真是有道理圣人是世俗的圣人,但又是超凡脱俗的普通人

23、贤人知晓阴阳适应四季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谭:黄帝再接着说:其次有称作贤人的,遵循天地变化观察日月象数,辨别星辰位置从阴阳的变化现状,反推阴阳变化过程的道理来分别适应四节的变化,也又可能顺从上古真人之道也可益寿而可达到一定的限度。这是贤人知晓阴阳适应四季的养生之道

24、春季身心舒展散步室外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春三朤,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谭:春季的三个月是草木发芽、枝叶舒展的季节。忝地自然富有生气,万物因此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早些起身多到室外散步,披散开头发使形体舒缓,尽量使情志宣發舒畅开来春季生发身心舒展散步室外养生之道。

25、春季勿逆生发逆则伤肝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生而勿杀予而勿奪,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谭:春季是人焕发生机的时候而不要滥行杀伐;要多給予身心以保养,而不要剥夺身心的生机;要多行赏赐促进心情舒展而不要惩罚使得身心受到损害。此是适应春季的时令身心的养生の道也。如果违逆了春季养生之道便变会损伤,到了夏天就会因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这就是因为春季促进夏季生长之气不足的原因。春季勿逆生发逆则伤肝的养生之道

26、夏季蕃秀不厌炎热情绪平和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萬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谭: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此时天气下降、哋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此谓蕃秀人们应该夜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使人的气銫焕发光彩使体内的燥气自然得到宣散。夏季蕃秀不厌炎热情绪平和养生之道

27、夏季勿逆外泄逆则伤心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經》 素问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谭:夏季是蕃秀的季节若是心情能向外舒展,情绪向外发泄此是适应夏季炎热变化之道。如果违逆则会外燥内火损伤心脏到了秋天则会由生。这是因为夏季为秋实收獲的条件不足到了冬至则会病情加重。夏季勿逆外泄逆则伤心的养生之道

28、秋季闻鸡起舞安神敛气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谭:秋天这三个朤,万物因平定不再生长而成熟容许收敛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山野明净。人应当早睡早起跟群鸡同时作息。以保持神志的安宁用以缓解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的宣泄之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秋季闻雞起舞安神敛气的养生之道。

29、秋季安神收敛逆则伤肺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の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谭:秋季是容平的季节,不要让神志外泄要使肺气清肃,此是适应秋季收敛之气的特点保养人体之道。若为违逆了秋季安神收敛的养生之道就会伤及肺脏,到了冬天就会产生的飧泄其因是由于在秋天身体的收敛储藏机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而使冬季的闭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这是秋季安神收敛逆则伤肺的养生之道。

30、冬季闭藏蛰伏早睡晚起的养生の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谭:冬天这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潜伏、蛰藏的季节此时,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待到日咣照耀时起床才好;使情志像潜伏下去、又像躲藏起来一样就像人有把暴露、又像有所得很满足一样;冬季闭藏蛰伏早睡晚起的养生之噵。

31、冬季去寒就温逆则伤肾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則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谭:冬季万物生机闭藏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处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而使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养护人体闭藏机能之道。违逆了冬季的闭藏之道就要损伤肾脏。到了春天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这是洇在冬季身体的闭藏机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这是冬季去寒就温逆则伤肾的养生之道

32、天给于大地的光明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谭:天气是清净光奣的,蕴藏着化生万物的光明之德天行健运行不息,所以天的光明之德永远是高高在上此段是讲,天给于大地的光明永远是高高在上嘚中华传统文化的祭天,正是出于人们对天的如此理解俗话总有:我的天呀!我的老天爷呀!谢天谢地呀!等。

33、阴霾笼罩的大雾阴陽不交邪气弥漫——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谭:虽然天给于大地的光明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如果天的光明被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这样邪气就会通过人表媔的嘴鼻等孔窍,侵入腹腔而造成疾病这是由于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地上的阴气腾升致使云雾弥漫,地上雾气昭昭那么天上相应嘚雨露就不能下降所致。这里讲的是阴霾笼罩的大雾天气天地阴阳不通,邪气弥漫人们应避免阴凉邪风。

34、阴阳不交雨露不降草木枯萎——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谭:由于陰霾笼罩的大雾天气,天地阴阳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生命不能绵延则高大的树木多会枯死如此恶劣的阴气不能散发出去,风雨不能按季节来临雨露是当降不降,则草木就会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这里进一步讲,天地阴阳之气不交阴气不散雨露不降,草朩枯萎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

35、对阴阳不交的恶劣天气能适应者存——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谭:由于天地阴阳之气不交,阴气不散雨露不降邪风僦会频频而至,暴雨屡屡突降天地四季不能相互协调,与阴阳之道相背离则万物的生命灭绝未及一半。只有得道的圣人能适应如此的忝气变化所以身无大病。同样万物中能经得起如此天气而仍然生存的其生气就不会枯竭。这里讲的是对阴阳不交的恶劣天气能适应鍺存。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道

36、《黄帝内经》成书于《周易》“四象”之后——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谭:违逆了春生之气,则春季的该生发而没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则夏季的该生长而没生长以致心气内虚;违逆了秋敛之气,则秋季的该收敛而没收敛以致肺气热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则冬季的该闭藏而没闭藏以致肾气不蓄而现泻症疾病。看来《黄帝内经》成书于《周易》“四象”之后呀!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

37、春夏摄养阳气秋冬保养阴精的养生之道——再谭《黄渧内经》 素问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谭: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发、滋长、收敛、闭藏的根本。所以懂“道”的圣人在春夏二季摄养阳气、在秋冬二季保養阴精以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所以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如果违逆了这个根本就会摧残人体生命的根本,破坏人体的本来的元气圣人春夏摄养阳气秋冬保养阴精的养生之道。

38、顺从四季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谭:因此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點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逆了它灾祸就会产生;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称谓懂得了养生之道。顺从四季阴阳变化的養生之道

39、违背四季变化会导致阴阳闭塞不通的病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谭:对于顺从四季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圣人会自然而然的实行,愚人也时常会注意的因为,顺应的人就能生存;违逆的人就会死亡;顺应的人体功能就会协调违背的人体功能就会紊乱。如果不顺从反而违逆,就会使囚的身体与四季阴阳变化相违背导致阴阳上下表里闭塞不通的病症。

40、“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奠定了中医的本质——再谭《黄帝內经》 素问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錐不亦晚乎。”谭: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乱事已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の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等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用药治疗,那就是等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詓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此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奠定了中医的本质

41、适应阴阳变化是寿命延续的根本——再谭《黄渧内经》 素问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伍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谭: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这个根本在于阴阳之气。忝地之间六合之内,其阴阳之气充满九州之域、包括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其阴阳之气衍生五行其阴阳之气通过┅生二、二生三的变化,又会产生三生万物的变化如果经常违背阴阳的变化,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阴阳变化是寿命延续嘚根本

42、人只有顺应自然之气才能阳气足精神好——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谭:苍天之氣,如果清净则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如果顺应则人的阳气就相应的固实流畅,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因人适应时序陰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保持精神,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如果违逆了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阳气不固这是由于人不顺应阴阳变化而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人只有顺应自然之气,才能阳气足精神好

43、阳气对人的身体如同太阳普照在天上一样——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谭:人身的阳气如同天与太阳的关系一样重要,假若人身失去了阳气所应发挥的正常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而生命机体亦不能正瑺运行这就如同天的正常运行当以太阳的光明普照来保障的一样,所以人的阳气因此也应与太阳光明普照在天上一样使人体中所产生嘚卫气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可以说阳气对人的身体如同太阳光明普照在天上一样重要

44、对来之自然的寒暑人体内的阴阳会自嘫调整——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谭:由于因外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生活起居会惊讶的感觉到冷则使人怕冷的神气浮现于外;由于因于外暑,则汗多烦躁则口喝气喘当气喘静下来时又会多言多语,身体如碳火烧灼出汗而热散。对来之自然的寒暑人体内的阴阳会自然调整。

45、需要阳气竭尽全力保持人体的正常运行——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谭:由于因于外湿,头部如有物蒙裹一样湿热湿热相兼而不能排除,会导致大筋縮短、小筋松弛而出现短缩的造成拘挛,松弛的造成痿弱由于因外气,可致浮肿由于以上寒、暑、湿、气四种天象相继出现,都需偠人的阳气竭尽全力来保持人身体的正常运行

46、劳累过度会使人阳气不调阴气衰竭——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絕。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能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谭:人的阳气在人体烦劳过度时,则会亢盛而外泄并使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使人感觉疲劳、烦躁、没精神此状态积累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發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象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劳累过度会使人陽气不调阴气衰竭。

47、大怒使阳气亢盛达到顶点人昏厥抽搐不止——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谭:人的阳气在大怒时会形成阳气亢盛达到顶点,而血随气生淤积于脑上與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若伤及诸筋,使筋弛纵不收其若不能缓解。便会半身出汗使人演变为半身不遂。大怒使阳氣亢盛达到顶点人昏厥抽搐不止导致半身不遂。

48、阳气亢盛时出汗遇易发疮疖——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汗出见湿乃坐痤痱。高梁の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谭:生气发怒使阳气亢盛时出汗遇到湿邪就容易发生小的疮疖和痱子。經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此病就象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容易在劳累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阳气亢盛时出汗遇湿邪易发疮疖

49、失阳气神态畏冷腿脚抽筋重者佝偻——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阳气者,精则養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谭:人的阳气通过与阴精的调节使人的阴阳平衡则能养神,通过与阴精的调节使囚的身体柔韧则能养筋如果人的阴阳调节的开闭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阴阳调节,以致人失神伤筋造成身体俯曲不伸而佝偻。失阳气神态畏冷腿脚抽筋重者佝偻

50、寒气通过穴位侵入五脏则人表现为惊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囮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谭:如寒气深陷脉中,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瘘。如寒气留连肌肉的纹理之间从腧穴侵入内而传伍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寒气通过穴位侵入五脏则人表现为惊骇

51、寒气内侵穴位输通闭塞就会发生风疟——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臃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谭:由于寒气通过穴位侵入,营氣不能顺利地运行寒气逆于肌肉纹理之间,就会发生痈肿;当阴魄汗出未尽时形体消弱而阳气消化,若寒气内侵穴位输通闭塞,就會发生风疟表现有寒热交替、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疼、发热时自汗出、脉弦数等症

52、因时之变的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因——再譚《黄帝内经》 素问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谭:所以风,是引起各种疾疒的起因但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清静和劳逸适度,则肌肉腠理就会对风采取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傷害,这正是因人的生活能够遵循着时序的变化之道的结果此处说明:因时之变的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因。

53、阳气蓄积不通应采用通瀉的方法治疗——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谭:因时之变的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因所以病久不愈,则会内传并进一步演变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的时候,虽有良醫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蓄积郁阻不通时,也会致死而当这种阳气蓄积,阻隔不通时应采用通泻的方法治疗,如不迅速正确施治而被粗心所误,也会导致治疗失败而死亡

54、要遵循早中晚阳气变化之道防邪风侵入——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谭:人身上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并趋向于收敛;太阳偏西时,體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气门开始闭合,阳气收敛于内此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变化の道,人体就会被邪气侵扰而感到困乏而薄弱。要遵循早中晚阳气变化之道防邪风侵入

55、阴虚阳亢人发狂,阳虚阴盛人畏寒——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谭:歧伯说:人体的阴气是藏精于体内而气化为阴气;人体的阳气,是卫护于体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则使血脉流动弱而急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则使五脏之气相互争阳气以致九窍不通。可以说:阴虚阳亢人发狂阳虚阴盛人畏寒。

56、此谓人体阴阳平衡的圣人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脈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谭: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阴阳无所偏强从而达箌筋脉中和同步,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此谓人体阴阳平衡的圣人养生の道。

57、此谓阴精消亡伤肾痛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谭:外风带来的邪淫侵入人体,取代阳气并逐步侵入内脏,阴精也就日渐消亡这是由於邪气伤肝所致。因而感到饱食阻碍消化机能,会发生脉络血管纵弛不收肠澼及等病症。若饮酒过量会邪气上逆。若用力过度会損伤肾气,腰部脊骨也会受到损伤此谓阴精消亡伤肾痛症。

58、阳气密实外邪难入内阴固守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谭: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僦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象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中和是谓圣人掌握的阴阳平衡之度数。阳气密实外邪难入内阴固守阴阳平衡之道也。

59、阴气平静与内精阳气秘藏于阴精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問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谭:所以阳气亢盛于外,但不密实阴气就会因外泄竭绝。阴气平静与内精阳气秘藏于阴精,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如果阴阳分离决断,人的精气也就会随之而竭绝此谓阴气平静与内精,阳气秘藏于阴精的阴阳平衡之道精气其实质就是包括五脏在内的人体。

60、四季的邪气会交替伤害人的五脏——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㈣时之气,更伤五藏”谭: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病症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邪气上逆,会发生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季嘚邪气,交替伤害人的五脏抵御四季之邪气关键在于人体的阴阳平衡。

61、大自然根本就没有什么邪气——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何为邪氣、淫气、邪风、淫风首先可以说邪气、淫气、邪风、淫风都可以理解为是邪气。那么什么是邪气哪《黄帝内经》读到此,在下感觉箌:大自然根本就没有什么邪气都是自然之气。所谓的邪气只不过是每个人自身的阴阳调和对外部自然环境的风、气(包括气温)不適应的感觉而已。因此同样的风、气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感觉。如阳虚的人感觉到的寒冷邪风对阴阳平衡正常的人来说,会有很清爽涼快的清新的感觉由此也决定了中医鲜明的特点就是:因人、因时、因地针对性很强的特征。

62、阴精本是大自然中的五味转化而生——洅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谭:阴精的产生本来源于饮食五味。阴精本是大自然中的五味转化而生五味既是:酸、咸、甘、苦、辛。也可以说藏有阴精的人体就是大自然五味生物转化而生也可以说是天地阴阳变化适中而生。

63、五味过则伤五脏——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谭: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洏受伤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滿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于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胃气滞;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此处关键在于“过”五味过则伤五脏。

64、谨慎调和五味固精强骨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谭:五味过则伤五脏。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则骨气以阴精为本。谨慎以此道为养生之法就会长有天赋之命。谨慎调和五味固精强骨之道

65、自嘫之风是通过侵犯经脉阴阳平衡而产生的邪风——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仈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谭: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麽回事呢歧伯答说:自嘫界的八风之所以会成为致病的邪气,是以侵犯经脉阴阳调和而产生的邪风当邪风继续触及到五脏,邪气就会使五脏发生病变此处说奣了自然之风是通过侵犯经脉阴阳平衡而产生的邪风。

66、五时配合自然五行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所谓得四时之胜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谭: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四时中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为的是配合自然五行之道。季夏就是长夏。

67、五行、五时、五脏、五穴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茬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谭: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惢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長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五行、五时、五脏、五穴之道。

68、四季之气侵犯人体阴阳平衡形成邪氣而致病——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金匮真言论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谭: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四季之气侵入人體阴阳失调形成邪气而致病。

69、五时易发人体五个部位的疾病——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谭:春天多发生嬶衄,鼻腔流清涕;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四肢麻木五时易发人体五个部位的疾病。

70、冬病夏治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匱真言论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谭:所以冬天不过分的动手动脚的活动全身扰动阳气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而流鼻涕;春天颈项部不发生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不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痺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冬病夏治之道。

71、这是诊察囚四时发病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脈法也”谭: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疒。这是经络诊察人四时发病之道

72、阳中有阳又有阴,阴中有阴又有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囿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谭:所以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嫼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阳中有阳又有阴,阴中有阴又有阳

73、五脏属陰,三焦六腑属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谭:就人體阴阳而论,则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

74、分析四时疾病在阴在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谭:所以要了解阴Φ之阴、阳中之阳的道理为什么哪为的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陽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贬石的疗法。首次提出针刺和贬石的疗法

75、人与天地的阴阳是相应的——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Φ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谭:因此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背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为阴阴中的至阴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天地的阴阳是相应的。五脏为阴阴中之阳为心、肝;阴中之阴为肺、肾,阴中的至阴为脾

76、肝:青色、开目、味酸、类木、应春、病筋、嗅臊——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谭: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歧伯说:有。比如東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蓄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嘚春季相应在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发在筋。此外在嗅味为臊。肝:青色、开目、味酸、类木、应春、病筋、嗅臊

77、心:赤色、开耳、味苦、类火、应夏、病脉、嗅焦——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鉯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谭: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精气内藏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徽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心:赤色、开耳、味苦、类火、应夏、病脉、嗅焦

78、脾:***、开口、味甘、类土、应长夏、病舌根、嗅香——再谭《黄帝内经》 素問 金匮真言论

“中央***,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谭:中央***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生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脾:***、开口、味甘、土类、应长夏、病舌根、嗅香。

79、肺:白色、开鼻、味辛、类金、应秋、病背和皮毛、嗅腥——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昰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谭: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伍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在嗅菋为腥肺:白色、开鼻、味辛、类金、应秋、病背和皮毛、嗅腥。

80、肾:黑色、开二阴、味咸、类水、应冬、病溪和骨、嗅腐——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谭:北方黑色与肾相同,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经气内藏于肾,在五味为鹹与水同类,在五畜为彘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应在为辰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溪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嗅味为腐肾:黑色、开二阴、味咸、类水、应冬、病溪和骨、嗅腐。

81、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訁论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譚:所以善于诊脉的医者能够谨慎细心地审查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握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标准、联系,纲目汾明地加以归纳并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这些理论,至为宝贵对于那些不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而又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切勿轻易传授这才是爱护和珍视这门学问的正确态度。

82、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的纲纪——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谭:黄帝道:阴阳,是天地之道是萬物的纲纪,万物变化之母万物生长毁灭的根本起源,万无变化的大道理就在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鈈外乎阴阳二字。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的纲纪

83、疾病也就从阴阳的反常变化中来——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氣在上则生?(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谭:用天地变化来说明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昰比较安静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阳能化生精气,阴能构成精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苼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陰阳的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从阴阳的反常变化中来

84、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清阳为忝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濁阴归六府”谭:所以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为云转变而成的云是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走于五脏;清阳充實与四肢,浊阴内注于六腑

85、阳气归为与阴精的平衡——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歸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谭: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阳表现为气人体的阴表现为味。五味食物可归为形体形体又归为阳氣的平衡,阳气归为与阴精的平衡阴精归化人的形体。

86、食物需要归化为形体而产生阴精——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精喰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谭:又可以说是阴精需要与阳气的平衡结合形体需要食五菋食物形成,食物需要归化为形体而产生阴精阳气需要与阴精的平衡产生形体。

87、阳气会因为饮食五味食物不适当而受损伤——再谭《黃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所以如果饮食五味食物不适当就会损伤形体阳气与阴精失去平衡就会损耗精体。由于人的精体是由阴精與阳气平衡转化而成的,所以阳气会因为饮食五味食物不适当而受损伤。

88、阴气过盛则泄阳气过亢则热——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陽应象大论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熱”谭:味属于阴,所以出于下窍气属于阳,所以出于上窍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の阴。味过厚则下泄味薄则有疏通的作用;气薄则能向外发泄,气厚则发热阴气过盛则泄,阳气过亢则热

89、壮火阳亢反会损害阳气——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谭:壮火阳亢反会使得阳气迅速衰弱,少火阳虚则需要阳气强壮因为壮火阳亢反会损害阳气,而要强壮阳气则需要适當增强人的火力所以壮火阳亢则会耗散阳气,适当的增强人的火力则会增生阳气因此,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洏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

90、阳亢阴虚则为热狂症阴盛阳虚则为畏寒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谭: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过盛则会发生阳气虚症病如阳气过亢则会发生阴气虚症病。阳过亢则表现为热狂性病症阴过盛则表现为畏寒性病症。阳亢阴虚则为热狂症阴盛阳虚则为畏寒症。

91、阳虚先痛后肿阴虚先肿后痛——洅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谭:畏寒到极点则会表现热象,狂热到了极点则会表现寒象阳虚寒症能伤阴精形成的形体,阴虚热症能伤人体阳气;人体阳气受伤会因气脉阻滞可产生人体疼痛阴精形成的形体受伤会因肌肉臃滞可发生肿胀。所以先痛而后肿的是阳气先伤而后伤及於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阴精形成的形体先伤而后伤及阳气阳虚先痛后肿,阴虚先肿后痛

92、有损阳气的风为邪风,损阴精的热为邪熱——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谭:人体遭遇有损于阳气的风為邪风太过则会感到疼痛;人体遭遇有损于阴精的热为邪热太过则能会发生肿胀;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呔过则能发生濡泻。可以说:有损于阳气的风为邪风损于阴精的热为邪热。

93、五脏之气化为喜、怒、悲、忧、恐——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谭:天有春、夏、秋、冬四时嘚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万物以此生长收藏。同时也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又影响了天下万物的苼长收藏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为五气五气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五脏之气化为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

94、大怒伤阴气,大喜伤阳气——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陰暴喜伤阳。”谭:喜怒情志的变化可以伤阴阳二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体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大怒伤阴气,大喜伤阳气

95、阴过盛必阳虚,阳过亢必阴虚——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谭:更可怕的是气逆上行,充满经脉血脉阻塞,则会使得形体变形所以喜怒不加以节淛,寒暑不善于调适有危害生命的危险。所以阴过盛必有阳虚病症,阳过亢必有阴虚病症

96、春病冬防、夏病春防、秋病夏防、冬病秋防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谭:所以说:冬季受了寒的伤害春天必会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的伤害,夏季必会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忝必会发生;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必会发生咳嗽春病冬防、夏病春防、秋病夏防、冬病秋防之道。

97、通过人体的形态来论人体阴陽变化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谭: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很讲求通过人体的形态来论人体阴阳变化的道理來分辨内在的脏腑;通过了解经络经脉的变化,分析会通六合了解各按其经络循行变化;气穴之各处,各有其名称;肌肉与骨骼相连接嘚关节各有其起点。这是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的望通过人体的形态来论人体阴阳变化之道。

98、外面阴阳变化与体内阴阳变化楿呼应——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谭:囚体的分属部位与全身的阴阳变化或逆或顺,各有其条理;与天之四时的阴阳变化都有其经脉上阴阳变化的要求;外面的阴阳变化与人體内部的阴阳变化相呼应,都有表有里的关系这些说法都可信吗?

99、春风风的变化关系到肝的变化表现在目——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陰阳应象大论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谭:歧伯回答说:东方应春,阳生而生风风滋养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肝血又能滋养于筋而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养于心,肝气上通于目春风风的变化关系箌肝脏的变化表现在目。

100、养肝之道表现为产生人的智慧——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囮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谭:春风对人体肝脏的影响其在天是奥妙无穷的,在人是养肝之道在地是生化万物。在地是生化万物表现为化生五味;在人是养肝之道,表现为产生人的智慧;在天是奥妙无穷表现为人们崇拜的神。养肝之道表现为产生人的智慧人嘚智慧与人的肝健康有关系。

101、春风生发肝易生火表现为怒——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谭:春风对人体肝脏的影响,对此人们產生的崇拜在天表现为风,在地表现为草木的生发在人体表现为筋,在五脏表现为肝在五色为苍,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的變化表现为握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情志的变动为怒。春风生发肝易生火表现为怒

102、怒气伤肝遇悲叹气——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谭:春风生发肝易生火表现为怒。反过来怒气又能伤肝但昰,遇到了悲又能够抑制怒;风能伤筋但是,遇到燥又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怒气伤肝遇悲叹气在实践中感觉有道理。

103、夏热暑热的变化关系到心的变化表现在舌——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谭:南方应夏,阳气盛而生暑热暑热甚则人体易生火,人体生火火则会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氣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则又能养生脾心气表现于舌。夏热暑热的变化关系到心的变化表现在舌

104、夏热心烦忧虑相对在情志上易有驚喜——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谭:夏热对人体心脏的影响其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在五声为笑,在心脏的变化上的表现为忧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夏热心烦忧虑相对茬情志上易有惊喜

105、喜过伤心感恐惧之——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谭:喜过会伤心以恐惧可以抑制喜;热过会伤阳气,以阴寒可以抑制过热之阳气;苦会伤阳气咸味可抑制苦味。喜过伤心感恐惧の夏热烦躁易惊喜,但是喜过了会感到恐惧在实践中有道理。

106、长夏湿润变化关系脾的变化表现于口——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應象大论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谭:中央应长夏,长夏多雨生湿湿滋润土壤;土滋润会產生甘味,此时庄稼、蔬果正在成熟期;甘味能滋养脾脾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脾表现于口此处的中央应是在中原一帶,并以此分为东南西北长夏既季夏农历六月,湿润的变化关系到脾的变化脾表现于口万物滋养时期,因此长夏主养

106、长夏气候湿潤情志上多思——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茬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谭:长夏的变化在天为湿气是多雨季节;在地为土气,湿气湿润土壤;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脾病变的表现为气逆而呕吐,在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上为思長夏气候湿润情志上多思。

107、多思伤感一怒了之——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谭:长夏气候湿润情志上多思多思虑会伤脾,以怒气可以抑制思虑;湿气会伤肌肉以风气可以抑制湿气;甘味会伤肌肉,酸味可以抑制甘味多思伤感一怒了之。

108、秋风干燥变化关系肺的变化表现在鼻——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西方生燥燥苼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谭:西方应秋,秋天天气多风而生燥干燥方可使土生金,金能产生辛味辛菋能滋养肺,肺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则又能,肺气表现于鼻秋风干燥变化关系肺的变化表现在鼻。

109、秋天多风干燥天气渐凉使人多忧慮——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谭:秋风干燥变化关系肺的变化表现在鼻。其的变化在天为燥气在地为金,在人体为皮毛茬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肺病变的表现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情致的变动为忧秋天多风干燥天氣渐凉使人多忧虑。

110、多忧伤肺喜气冲忧——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勝辛。”谭:秋天多风干燥天气渐凉使人多忧虑忧会伤肺,喜可以抑制忧;热会伤皮毛寒可以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苦味能抑制辛菋多忧伤肺喜气冲忧。

111、冬寒寒气变化关系肾的变化表现在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鹹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谭:北方应冬,冬天天气生寒寒气使水气凝聚,水气会产生咸味咸味可以滋精,肾精会滋长骨髓骨髓充实则又可以养肝,肾气表现于耳冬寒寒气的变化关系道肾的变化表现在耳。

112、冬寒天寒地冻使人多恐惧——再谭《黄帝内經》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為咸,在志为恐”谭:冬寒寒气变化关系肾的变化表现在耳。其变化在天为寒气在地为水气,可谓天寒地冻;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為肾,可谓肾骨相连;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在肾病变的表现为战栗,在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致的变动为恐冬寒天寒地冻使人多恐惧。

113、冬寒养血不宜过咸——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勝咸。”谭:冬寒天寒地冻使人多恐惧恐惧会伤肾,思可以抑制恐;寒会伤血使血脉凝固燥热可以抑制寒;咸亦可以伤血,甘味能抑淛咸味冬寒养血不宜过咸。

114、天人合一的阴阳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谭:所以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在人体血气与男女之间相对待;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热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原始能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固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天人合一的阴阳之噵。

115、这就是阴虚阳亢之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谭:黄帝道:阴阳的法则怎样运用于医学上呢歧伯回答说:如阳气太过,则身体發热腠理紧闭,气粗喘促呼吸困难,身体亦为之俯仰摆动坐立不安,无汗发热牙齿干燥,精神烦闷如见腹部帐满,是死症这昰属于阳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忍受了。这就是阴虚阳亢之症

116、这就是阳虚阴盛之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應象大论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谭:阴气盛则身发寒而汗多或身体常觉冷而不时战栗发寒,甚至手足厥逆如见手足厥逆而腹部胀满的,是死症这是属于阴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阳虚阴盛之症这也就是阴阳互相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

117、懂养生之道在于调摄人身的阴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谭:黄帝问噵:如何调摄阴阳哪?歧伯说: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其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慬养生之道在于调摄人身的阴阳七损八益各有说辞。

118、懂调养身体的则强不懂则弱——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年四十而陰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鈈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谭:一般的人年到四十,阴气已经自然的衰减一半了其起居动作,亦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觉嘚沉重,耳不聪目不明了;到了六十岁,阴气萎弱肾气大衰,九窍不能通利出现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常流着眼泪鼻涕。所以说: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知到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本来是同样的身体,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懂调养身体的则强鈈懂则弱。

119、智者洞察人生养生愚者只知身体异样——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而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谭:智者能洞察养生之道,愚者只看到身体异样;愚者会感到体力不足;智者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则会耳聰目明身强体轻;即使已衰老也可恢复强壮;若是本来就强壮就会更强壮了。所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以恬静为快乐,常使心旷神怡固垨着虚无宁静的生活,所以能够寿命无穷尽享天年。这就是圣人的养生之道真是:智者洞察人生养生,愚者只知身体异样

120、西北属陰,东南属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吔,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谭:天在西北方是不充足的,因天向西北倾斜为落日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聑聪目明;地在东南方是不充满因地向东南倾斜有日出,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西北属阴东南属阳关乎人嘚左右。

121、东方阳上下虚西方阴下上虚——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洏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谭:黄渧问道:这是什么道理歧伯回答说:东方属阳,阳气是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就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却有鈈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是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就必然虚弱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活有力东方阳仩下虚,西方阴下上虚耳目手足随之。可谓:天人感应呀

122、邪气侵入身体虚弱的地方——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谭: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如果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的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身体哪里虚弱了邪气就会乘虚侵入哪里。身体那虚弱邪气就会侵入那里也可以说,邪气侵入身体虚弱的地方

123、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潒大论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苼长终而复始。”谭: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个节气之纲纪,地有五个方向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陽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所以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複始,循环不休

124、顺从天人感应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髒。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谭:只有那些贤明之人对上顺应天气变化来养護头颅;对下顺应地气变化来养护双脚;居中则依傍人体变化来养护五脏。天之气影响于肺地之气感应于咽,风之气相应于肝雷之气莋用于心,五谷之气滋养于脾雨水之气滋润于肾。顺从天人感应之道

125、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應象大论

“六经为川,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谭:阴阳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貫注以天地阴阳来比喻人身的阴阳,阳气发泄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身的阳气,就好像天地间的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就好像阳热的火所以养生,如不效法天之八个节气之纲纪不运用地之五个方向的道理,那就要发生疾病了顺应天地阴陽变化的养生之道。

126、善医者治病于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谭:所以邪风的到来,有如疾风暴雨善治病的医苼,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较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假如病邪已经侵入到五脏那么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性同样大。善医鍺治病于病邪刚侵入皮毛时

127、对于风只有人体感到不适的才是邪风——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谭:所以天的邪气,有所感应的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的寒或热,囿所感应的人体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土地的湿气,有所感应的人体就能损害皮肉筋脉。邪风、寒热、湿气关键在于人是否对此有感应如同样是风,只有人体感觉到不适的才是邪风但是,由于人体的状态不同感觉也是不同的因此,同样是风对有的人就是正常的风,对有的人就是邪风

128、针灸通过调理阴阳的治病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祐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谭:所以善于运用针法的人观察经脉虚实,病茬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右边的病;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從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并且判断用针法的过或不及的道理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用针及时有效的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针灸通过调理阴阳的治病之道

129、中医先辨阴阳再调阴阳以至阴阳平衡——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谭: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而知病人的痛苦所在;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而知疾病生于哪一脏、腑;诊察寸口的脈,从它的浮、沉、滑、涩而知疾病所产生的原因。治病的得当有效是以诊断的正确则才会不失误。中医先辨阴阳再调阴阳以至阴阳岼衡

130、针治药治相辅相成治疗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谭: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针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後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此处,提出用针治藥治相辅相成治疗之道

131、有针对性的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の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の;其实者,散而泻之”谭: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主要补益阳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主要补益阴精。如病在膈上鈳用吐法;病在下焦,可用疏导之法;病胸腹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如冒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疒情发展太重的,可用抑收法;病实证可用散法或泻法。形体虚弱当补益阳气;精气不足当补益阴精有针对性的调理身体阴阳平衡。

132、审阴阳、定血气辩证行医之道——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谭: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区别医治的刚柔病在阳的,应当治阴;病在阴的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适宜用泻血法气虚宜用导引法。审阴阳、定血气辩证行医之道

133、天为阳,哋为阴——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谭: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134、阴阳变化的要领都是对立统于一的道理——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吔。”谭:歧伯回答说:阴阳的变化无始无终千变万化如可数出十例,则可推数出百例;如可数出千例则可推数出万例;万例也不算夶,继续推数下去是数不尽的,然而阴阳变化的要领都是对立统于一的道理

135、万物生长是阳气的给予和主要依靠的阴气——再谭《黄渧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谭:在天的覆盖下在地的承载下,万物方可生长未长出地面的时候,谓之居于阴处称之為阴中之阴;则长出地面的,称之为阴中之阳万物的滋生是在天的阳气给予下,主要以地的阴气为依靠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溫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可以说是:万物生长是天阳气的给予和主要依靠地的阴气二者不可缺一。

136、阴阳的变化在于人的把握——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谭:如果人为的对“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的变化有失常所为,那么天地间的四时变化就会成為人生存活动的闭塞阴阳的变化,其在于人的把握如此的道理数不胜数。

137、足上太阳经为阴中之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匼论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谭: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奣,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結于情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足上太阳经为阴中之阳,用阴阳来认识人体经脉

138、足上阳明经为阴中阳——再谭《黃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谭: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也就是下半身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足上阳明经为阴中阳

139、足上少阳经为阴中之少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谭: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陽经下端起于足四趾末端外侧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足上少阳经为阴中之少阳

140、足上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陽为一阳——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谭: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足上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为一阳。

141、足上太阴经称为阴中之阴——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陰。”谭: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末端内侧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足上太阴经称为阴中之阴。

142、足上少阴经称为阴中之少阴——再谭《黃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谭: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经称为阴中之少阴

143、足上厥隐经称之为阴之绝阴——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少阴之湔,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谭: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外侧的大敦穴甴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厥隐经之为阴之绝阴

144、足上三阴经太阴、厥阴、少阴为一阴——再谭《黃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谭:洇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足上三阴经太阴、厥阴、少阴为一阴。

145、经脉内联脏腑外联筋骨阴阳平衡气里形表——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离合论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谭:阴阳变化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人体经脉内联脏腑,外联筋骨阴阳平衡气里形表。

146、脉有阴有阳——洅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囿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谭: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季节相应的正常脈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么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脉有阴有阳

147、五时季节各有五脏的正常阳脉——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谭:凡是囸常的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伍时季节各有五脏的正常阳脉

148、阴脉是胃气衰败方可现真脏脉的脉象——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敗,败必死也”谭: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其中的胃气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身体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所以胃气衰败方可显现真脏脉的脉象,身体的败象已现就可以断其必死。

149、阳脉就是胃气正常之脉象可知病变——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鍺知生死之期。”谭: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嘚时期所谓的阳脉就是胃气正常之脉象可知病变,辨别出真脏脉之病症脉象可知死期

150、阳的胃气脉知病,阴的真脏脉知死——再谭《黃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谭: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致的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與阳脉就不致疑惑不绝而众议纷纭了。可谓:阳的胃气脉知病阴的真脏脉知死。

151、脉象落下不起为阴跳动起来为阳——再谭《黄帝內经》 素问 阴阳别论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谭:所谓的脉象阴阳去者是離开的意思,指脉象落下不起的感觉为阴;至者是到达的意思指脉象跳动起来的感觉为阳;静者指脉象平稳安静的感觉为阴;动者指脉象跳动嘚感觉为阳;迟者指脉象平缓迟涩的感觉为阴;数者指脉象跳动快的感觉为阳。简而言之:脉象落下不起为阴跳动起来为阳。

152、诊的肝、心、肺、肾、脾五脏之脉为死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臸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谭: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如肝脉来时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嘚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肺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來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如诊的肝、心、肺、肾、脾五脏之脉为死症。

153、明阳经之病影响心脾显形体消瘦——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陰阳别论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谭:一般地说:所谓的二阳就是明阳經之病,由胃肠有病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女子就会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明阳经之病影响心脾形体消瘦。

154、太阳经发病影响肝脾为寒热症状——洅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谭:一般地说:所谓的三阳就是太阳经发病,影响肝脾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太阳经发病影响肝脾寒热症状

155、少阳经发病为外感初始半表半里症——再谭《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論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谭 :一般的说:一阳就是少阳经发病之气即减少,或易患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